高中作文网

民营企业的重要性(精选8篇)

时间: 2023-06-26 栏目:写作范文

民营企业的重要性篇1

关键词:企业文化;民营企业

前言:

从1988年开始,哈佛商学院就把“当代影响企业发展业绩的重要因素”作为重点研究课题。1992年,约翰·科特教授和同事詹姆斯·核斯克特教授出版了专著《企业文化与经营业绩》,在该书中,科特总结了他们1987—1991年期间对美国22个行业72家公司的企业文化和经营状况的深入研究,证明企业文化对企业长期经营业绩有着重要的影响,他们认为:“一个企业本身特定的管理文化,即企业文化,是当代社会影响企业本身业绩的深层重要原因”。并且预言,在近十年内,企业文化将成为决定企业兴衰的关键因素。这个观点对经济的发展和企业的行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纵观世界成功企业的经营实践,人们往往可以看到,一个企业之所以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常胜不败,归根到底是因为在其经营实践中形成和应用了优秀的、独具特色的企业文化。

一、当前民营企业现状

也许这些年大家对那些倒下去的民企还记忆尤新,比如巨人倒下、三株枯萎、飞龙落地、标王折翅、小霸王别姬……这些失败的民企现在还有人拿它当歌谣,广东省民营企业文化协会顾问、广东省人民政府文史馆名誉馆员陈健说,有关人士预测中国民营企业有60%在五年内破产,有85%将在10年内消失,就目前而言,我国民营企业平均寿命只有2、9年。有人认为,民营企业迅速消亡的原因主要在于缺乏有效的组织构建,没有建立职业化的管理队伍;但陈健认为,民营企业内部没有形成与设备现代化、管理现代化相适应的企业文化理念和企业文化氛围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企业员工在经营活动中没有与企业形成共有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而作为企业,应该更加注重人文的东西,注重人对企业的重要性,而不仅仅是技术设备的先进性,企业文化就显得分外重要。

二、 企业管理核心的演进

从世界范围来看,20世纪企业管理的核心经历了三个重要阶段。第一阶段是战后50-60年代,伴随着系统论、控制论、 信息论等新兴学科的相应产生,以组织管理为特征的管理科学理论应运而生,那时企业管理的核心是人、财物的管理。行为科学和管理科学理论的应用成效显著,国内劳动生产率大大提高,新的技术发明涌现,企业规模越来越大,美国成为其实的头号经济强国。但是,行为科学无法克服管理理论的弱点,管理科学过分追求理性,对作为企业主体的人没有给予。

20世纪70年代是企业管理核心演进的第二阶段,其主要特征是以“战略管理”作为管理核心。“战略管理“要求企业以整体和长远利益出发,就经营目标、内部资源及其同环境的积极适应等问题进行谋划和决策,并依靠企业内部能力将这些谋划和决策付诸实施。

到了20世纪80年代,企业管理的核心进一步演进到以“企业文化”为管理核心。这次转变的背景是日本企业的异军突起。学者对日本企业与美国企业进行了比较研究,发现了美国企业更多地重视企业技术、制度、规章、组织机构、财物分析等“硬”因素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而在日本企业的管理过程中,企业目标、宗旨、信念和人的价值观等软的因素则相对更为突出。1980年到1981年间,美国管理界连续出版了几部专门研究企业文化的论著:《Z理论---美国企业界怎样迎接日本的挑战》、《日本企业管理艺术》、《企业文化---企业生存的习俗和礼仪》、《寻求优势---美国最成功公司的经验》。四部著作以其崭新的思想、独到的见解、精辟的论述和丰富的例证,令人信服。提出企业文化这一理论体系,成为当时全美最畅销的书目,标志了企业文化理论的诞生,开启了企业管理理论的一个新阶段。企业文化理论的研究成果引起了美国企业界的高度重视,并被广泛应用。一批富有远见的企业家们逐渐达成共识:现代企业间的竞争,是科学技术和经济实力的竞争,更是企业文化力的较量,企业文化建设对于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具有决定性的意义。企业文化对企业长期经营业绩有着重大的作用,重视各级管理人员领导艺术公司的经营业绩远远胜于那些没有这些企业文化特征的公司。

三、企业文化的再定位

在感性层次上,我们对企业文化并不陌生。有些名营企业主一提到“企业文化”,就振振有词的说,他的企业在文化建设方面是如何如何的投入的,是如何如何的有“文化”的,比如有多少篮球场,有多少文艺汇演,有多少文体人才,有多少文娱项目的投入经费……

在深圳“康佳”总部,当你听到“以领先国内,赶超世界为目标”的晨读,绝不会将之仅仅理解为一种形式。对此想起曾经报到过的一个企业,该企业上万职工来自全国各地,企业在宿舍区建了一个报廊,在报廊里从黑龙江日报、四川日报、海南日报到浙江日报,全国各大省区的主要报刊在报廊里都有,而且天天更新,那些背井离乡在珠三角打工的打工仔打工妹们每天都能获知家乡当天的信息。也许报廊和报纸不是企业文化,而每天更新各大省区的报纸的举动就是企业文化。事实上,在中国企业悄悄将脑袋伸出国门的时候,企业文化也已经在优秀的企业中扎下了根。但是,我们仍有必要在这个新世纪里,对企业文化重新做一个全面而深刻的诠释。前几年,我们更多地将企业文化的焦点定位在企业的外在形象和管理风貌上,这的确取得了卓越的成效,提高了企业的管理水平,增加了企业的经济效益。如红河卷烟厂,10多个企业机构掩映在3万平方米、150多种花和树的园林之中,全厂找不到一个“严禁”、“禁止”的告示牌。还有很多企业修正了“仪表”,包括企业标识、员工自律条例、企业之歌等方式,如海信集团和长虹集团。

然而必须认识到,企业文化不仅代表了企业的精神风貌,更应该蕴涵企业的指导思想和经营哲学。 因此,除了企业形象外,它还代表了企业的价值标准、经营理念、管理制度、思想教育、行为准则、职业道德、文化建设。较为超前的企业,能够将企业文化扩展到“以人为本”的育人层次,如海尔,不仅对人进行物质上的关怀,更立足培养员工“自我实现”的文化理念,从高层次上实现“以人为本”;也有个别企业能够使企业文化与企业制度磨合,如海信集团,对于公司管理有两条重要纽带:其—是资本,其二便是文化。在肯定它们同时,也要看到即使是这些企业,也并没有形成一个适应外部环境的价值体系,在企业指导思想和经营哲学等很多方面,企业文化的作用还不够,而这些方面恰恰构成了企业文化建构中的核心问题。

企业文化由于具有上述特点,它作为一种管理手段对企业发展有重要作用: 即是企业员工在经营活动中共有的理想信念、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它包括两个层面,一是以企业的价值观为核心的理念层面;二是制度和行为层面。对内它能激励职工锐意进取,重视职业道德,改善人际关系,培养企业精神;对外它有利于树立企业形象,提高企业声誉,扩大企业影响。同时它也是企业进行改革、创新和实现发展战略的思想基础,是企业对环境适应能力的支柱。

四、现代企业文化的五大特征:

(一)速度文化

由于互联网的普及,现代企业的竞争越来越表现在人才和时间上的竞争。人才流动强度和速度越来越快,新产品的研制时间越来越紧,新产品的生命周期越来越短,而顾客不但需要产品具有良好的性价比,而且期望通过互联网得到“零”交货期或瞬时服务。这就要求企业的每一个人都要树立良好的时间观念,在管理时间上做到训练有素。

(二)学习文化

近十年来,人类的知识大约是以每3年增加一倍的速度向上提升。知识总量在以爆炸式的速度急剧增长,老知识很快过时,知识就像产品一样频繁更新换代,使企业持续运行的期限和生命周期受到最严厉的挑战。据初步统计,世界上IT企业的平均寿命大约为5年,尤其是那些业务量快速增加和急功近利的企业,如果只顾及眼前的利益,不注意员工的培训学习和知识更新,就会导致整个企业机制和功能老化,成立两三年就“关门大吉”!IBM、HP、Cisco和联想、TCL等企业成功的经验表明:培训和学习是企业强化“内功”和发展的主要源动力。只有通过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的培养企业每一位员工的学习和知识更新能力,不断调整整个企业人才的知识结构,才能对付这样的挑战,在竞争中始终处于不败地位。

(三)创新文化

创新文化就是要让企业的每一位员工都要深刻理解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转”的理念和“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的游戏规则。从制定企业中长期发展战略、市场定位、年度营销计划、人力资源规划到具体实施的每一个环节中都要有创新意识,制定和选择多套应变方案。因为新经济的特征之一就是创意经济,根据客户和市场的需求在产品、技术和服务上不断创新是现代企业的生存发展之道。

(四)虚拟文化

新经济的主要特征之一就是在企业的各种资源中,无形资产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于有形资产。虚拟文化可理解为通过技术监督局、专利局、互联网和其他媒体使无形资产增值的人文环境,例如企业的知识产权、专利、网页和广告宣传等。虚拟文化使得企业的运作具有法律保障和灵活、柔性、合作、共享、快速反应、高效输出等特点,并为企业带来大量的有形资产。

(五)融合文化

现代企业竞争模式从过去的恶性竞争逐步转向既竞争又合作的新型“竞合”关系,要求企业必须不断融合多元文化。这种融合多元文化、合作文化和共享文化的集合,使企业能够突破看似有限的市场空间和社会结构,实现优势互补的资源重组,做到“双赢”乃至“多赢”。在最近两年以来,市场活动中常常可以看到这样一种情形,某项目如智能化住宅小区的建设项目,由于规模太大,涉及面广,任何一个企业都无法独自完成,所以业主先将整个工程划分为若干个子项目分别招标,再将中标的几家企业优化组合,共同完成,只有善于“竞合”的企业才能中标做大。

五、企业家在构建企业文化中的突出地位

在企业文化的建设中,企业家的文化素质类型,往往决定着企业文化的类型。企业形象是企业文化的载体,与企业生死攸关;企业管理者是企业形象的雕刻者和塑造者,“是任何企业最根本、最宝贵的财富”。我们知道,文化是多元化的,因此评判企业文化也并没有一个统一的尺度,尤其不可能简单用“好”与“坏”衡量。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家的个人信仰往往与企业文化的定位有着密切关系。“儒商”陈荣珍就是一个典型。在这个竞争激烈的商海中,他将儒雅的人格引入了“荣事达”集团之中,使“荣事达”形成特有的“和商文化”。他说:“都认为现代市场如同战场,我不这么看。我认为市场经济如同球赛,总会有输有赢,输了有什么关系?练好内功,还有下一场比赛。”“荣事达”在他的带领下坚持“和气生财”的经营理念,1997年推出《企业竞争自律宣言》,1998年推出了《市场竞争道德谱》,1999年又首倡设立“中国企业公平音竞争日”这些行动的核心就是不仅要处理好“荣事达”与上游企业和经销商的关系,还要处理好与同行业企业的关系,避免恶性竞争。

优秀的企业家往往在企业文化建设中走在前列。柳传志就十分重视联想集团的企业文化建设。联想文化包括:讲贡献、讲效益的价值观;跻身于国际市场的共同理想;同舟共济、协同作战的整体意识;求实进取、拼搏创业的公司精神;高技术企业的社会形象。尽管联想文化在企业战略中体现的力度还不够,但其全面性已经值得我国很多企业学习。类似像荣昌集团总裁倡导的荣昌“五自”企业文(自主、自律、自觉、自勉、自信),海尔张瑞敏提出的“以人为本、以德为本、以诚为本、君子之争、和气为本”“ 日本管理(团队意识和吃苦精神)+美国管理(个性舒展和创新竞争)+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管理精髓=海尔管理模式”这些企业文化都有可圈可点之处,以及代表着经济产业的网络公司,不仅在管理上直接吸取了国外优秀企业管理理念,而且在企业文化的建立过程中标新立异,积累了发展的动力。如:搜狐——“足及生活每一天”、网易——“网聚人的力量”。

然而从整体上说,我国企业家中认识到企业文化重要性的还太少,有能力建设好企业文化的更是少之又少。即使在比较成功的企业当中,在企业文化的定位、企业文化的创新机制、企业文化与企业制度的磨合等方面,也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中国企业家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首要主体,也就肩负着企业文化在落后的土地上重新构建的重任。

六、建设企业文化对民营企业的重要性

(一)成功的企业文化能够对企业的发展产生有利的影响。

就短期影响来说,它所造成的对员工士气的鼓舞作用会帮助企业渡过暂时的难关,从而带来企业经济效益的回升;从长远发展来看,企业文化对于一个企业的成长壮大更是起到了极大的作用,虽然这种作用常常看起来并不是很直接,但却在潜移默化中发挥效用,是企业发展最持久的决定因素。因为企业文化的核心是企业成员的思想观念,它决定着企业成员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所以好的企业文化能够充分发掘出企业中每一个成员的潜能,激发出他们的士气。同时,企业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是企业无形的约束与支柱,当企业管理趋向团队化时,它就是企业内部团结的纽带、沟通的渠道,是团队之内或团队之间相互默契的“共同语言”。因此,一个好的企业文化氛围确立后,它所带来的是群体的智慧,协作的精神,新鲜的活力,这就相当于在企业的深层结构中“装”上了一台马力十足的发动机,源源不断地提供给企业创新、进步的精神动力。纵观世界成功的企业,如美国通用电气公司、日本松下电器公司等,其长盛不衰的原因主要有三个,即优质的产品、精明的销售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而且优质的产品、精明的销售或服务理念往往产生于深厚的文化底蕴。

(二)企业文化导向下的人力资源管理会使人力资源管理更加有效率,二者是一个互相促进的管理活动。

良好的企业环境和优质的产品与服务对企业员工潜移默化的作用,在企业人力资源调配、考核等方面,培养企业员工的企业精神,形成一个和谐向上充满活力与朝气的组织目标与员工价值自我实现相一致的利益、文化、精神共同体。

(三)企业文化作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的组成部分具有不可模仿性,是企业品牌的内涵。

在现代经济中,消费者选择某个企业的产品,某种程度上也是选择该企业的文化,表示他对某种文化的认同。比如选择麦当劳就是选择一种美国式的开放、自由、快捷、轻松;购买索尼产品的人,认同的是一种日本式的精巧、创新;而喜欢奔驰的人所倾慕的则是德国式的严谨、精细、气派和古典。因此,企业文化相当于企业的标签。受欢迎的企业文化使企业赢得了客户,也就赢得了竞争。

美国盖洛普咨询公司通过研究发现,决定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因素,有三大方面:一是顾客忠诚度的高低和忠诚群体的大小;二是员工忠诚度的高低和忠诚群体的大小;三是品牌影响度的高低和大小。而决定企业这三方面状况的正是企业文化。受欢迎的企业文化使企业赢得了客户,也就赢得了竞争。

七、民营企业建设企业文化的几点建议

(一)

要杜绝企业文化中的狭隘观念。

企业文化固然成型于某一企业,但也要与民族优秀的文化相结合,更重要的是符合社会的价值观念,得到民众的广泛认可。前几年的保健品市场涌现了一些大型企业,但其中很少有能够站在民族和社会的高度来建构企业文化,很少有能够将企业文化与“全民健康”、“社会保健意识”等问题相连。这些企业中可能有一些已经形成了激励员工努力工作的企业文化,并使企业效率得到提高,但它们的企业文化是狭隘的,仅仅实现了企业文化有关增强企业效率的内部职能,却远未实现用文化体现企业形象的外部职能。这样的企业难以在人们心中留下深刻而长久的美好形象。

(二)防止企业无形的文化与有形的管理制度发生碰撞。 我国许多企业家都存在企业文化与企业制度互不相关的错觉,有些企业家抱着“理想主义”甚至“空想主义”的心态去建设企业文化,完全脱离企业制度的要求,最后的结果是企业文化自我创新能力的丧失和企业制度运行的低效率,文化与制度发生了内耗。事实上,企业制度与文化是紧密相连的,现代化制度本身是一个空壳,人的执行使其具有了客观和实际的意义。而人在执行过程中的心理、态度、行为方式正是与企业文化息息相关。没有文化的制度是僵化的,没有制度的文化也是不合实际的。

(三)一个企业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胜,就必须研究市场、研究顾客,迎合顾客的心理,实现产品的本地化

取之于本地,用之于本地,才能得到当地顾客的认同,更深一层地融入本地,得到更丰厚的回报。以人为本,员工是企业的核心,这一企业文化价值理念越来越成为企业的共识。员工是企业产品的生产者,企业产品要做到真正本地化,人才的本地化应首当其冲。公司文化的当地化包括建立清晰的公司目标和招聘规范,建立培训和整合体系,提供公司内部支持。

(四)塑造企业文化要注重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定位”准确,形成独具特色的模式

我国的企业一直有着学习楷模的好传统。因此,很多企业开始学习国外大企业的企业文化。学习应该注意我们应该学习的是什么。可惜的是,很多企业并没有真正学习到企业的精华,只是学习到表现的华丽用语。

不仅仅是模仿国外企业的企业文化,而且国内企业也是互相模仿。所以也就出现了我国很多企业的企业文化大都拥有一样的词汇:“团结、求实、创新。。。”这样一个尴尬的局面。塑造企业文化至少要考虑以下因素:行业特征、企业家特质、国内国际企业文化新潮、追求独特模式、长期形成等。最忌流于形式、趋于雷同。要做到有的放矢,因地制宜,因时而异。

(五)建立统一的企业文化,营造人才兼容环境

营造人才兼容环境,可以规避风险,激活竞争,创造效益。反之,人才兼容环境的缺失,会造成人为的厚此薄彼,影响企业协调,从而危及全局。就拿联想集团来说吧,联想让产品开发者上主席台介绍产品,担任形象代表。给每个员工都压上略重于现有能力的担子,并经常性地变换工种,让最好的工人来搞技术,让最差的技术人员去当车间工人,打破界限,能上能下,使每一个员工的潜能都得到最大程度的开发,实现人尽其才。

(六)提高绩效与培养人才

重视人力资源,善于运用激励手段。公司的报酬决策有三个要点:1、重视职工需要安全感和职业保障的心理需求;2、报酬必须有很强的刺激性和鼓励性;3、对特别值得嘉奖的职工一定要锦上添花。公司要建立一个自下而上了解职工工作情况,并结合职工工作性质、职位、工作经验等合理作出正确评价的系统。这个系统用以衡量职工的工作绩效,然后据此给予适当报酬。公司不但注重物质鼓励、还要注重精神鼓励手段。

(七)企业文化要注意在延续中整合和发展。

延续指的是企业文化在企业领导者更替过程中保持稳定,防止企业形象不稳定对企业造成的伤害;整合指的是企业文化要随变化着的社会环境、文化气息、企业制度而变化;发展指的是企业文化的内容要不断充实,追赶甚至领跑于社会文化。在这一个过程的三个特征中。要坚决杜绝企业文化的内部冲突。

成功的企业文化可以成就一个企业,失败的企业文化也可以毁灭一个企业,企业文化绝不是装点门面的摆设,而是每个成功企业必须具有的理念,它在市场大潮中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如今的社会,形成好的企业文化、受欢迎的企业文化已经成为全球各大企业所追求的目标。中国的企业同样要跟上时代潮流,充分发挥企业文化的作用,在竞争中取胜。

部分参考文献

(1)

罗艾华、李刚 人民网 观点专题

(2)

吴越华《经济学家》

(3)

洪再热 中人网

(4)

李刚 《山东青年报》

民营企业的重要性篇2

【P键词】 新形势;民营企业;党建工作

民营企业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重要力量,是我国经济基础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民营企业党建工作,创新民企党组织活动方式,有利于将中国共产党先进的思想融入到民营企业的发展过程中,促进民营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增强效益。

一、加强民营企业党建工作的必要性

1、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重要保证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民营企业的数量与规模呈现出不断扩大与增长的趋势,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国民经济的发展程度。优化民营企业党建工作,有利于增强党的群众基础,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民营企业的发展领域涉及食品、服装、工业等各个方面,不仅是中国特色市场经济的组成者,更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设者。民营企业里汇聚了一批优秀的专业人才,加强民营企业党建工作,有利于将这些优秀人才吸纳到党的精英队伍中来,进一步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引领优秀的民营企业管理者充分发挥先进性,提高民营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增强其综合实力。

2、引领民营企业发展壮大的重要途径

民营企业党建工作的顺利开展,不仅有利于增强党的执政地位,同时有利于民营作出科学决策,逐步发展壮大,顺利实现战略目标,还可以提升员工的基本素质,增强凝聚力。实践中,民营企业管理层、员工的构成都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与复杂性,同时又因其私营性质,管理者、员工对于企业发展、国家和党的建设认识具有盲目性,所以往往会影响到决策的科学性与合理性。总之,加强民营企业党组织建设,充分发挥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有利于完善民营企业发展的各项规章制度,增强民营企业的凝聚力与向心力,帮助民营企业的发展思路与理念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自身发展。

二、民营企业党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对党建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民营企业管理者、员工对于党建工作的认识存在偏差,影响到了民营企业的长远发展。由于民营企业自负盈亏、自主经营、自我管理的特点,私有经济的属性,部分民营企业管理者认为民营企业的首要任务是发展经济、实现经济利益的最大化与生产规模的扩大化。在民营企业中组建党组织、开展组织生活没有实际意义,又不能给自己带来短时间内经济效益的增长,从而对民营企业党组织建设抱有消极的态度。另一方面,部分民营企业虽然组建了党组织架构,但是没有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未能定期、科学、有效地开展党组织工作,导致员工对党建工作认识不足,参加党组织活动的积极性不高,使党组织在民营企业中形同虚设。

2、对党建工作机制未及时进行优化

民营企业党建工作缺乏统一、健全的管理体制。目前,中国共产党对于民营企业的党建工作仅仅是宏观层面的指导,对于民营企业党建工作的细则、党组织生活开展的具体形式等实际问题,缺乏具体的实施细则与规定。致使部分民营企业在开展党建工作的过程中,不知道如何正确地把握方向,如何高效地开展民营企业党建工作,这就影响了民营企业党组织生活开展的实效性。

3、党务工作者队伍建设有待加强

民营企业党务工作者队伍在数量、政治素养、学历等方面都需要加强与完善。民营企业在招聘员工的时候,对于其政治身份并没有特殊的限制,对于应聘者的学历要求也不是很高,导致大多数民营企业的党员人数偏少、党员队伍规模较小、整体素质不高的现状。一方面,由于民营企业对于党建工作的重视程度不足,对于党务工作者的选拔与培训缺乏完善机制,未能及时引进高素质、经验丰富的党务工作者。另一方面,民营企业的党务工作者缺乏专业性,在担任党务工作任务的同时,还肩负着的其它的工作安排,而其工作重点更多的在于提高经济效益上,这就难免对于党建工作有所疏忽,不利于党建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完善民营企业党建工作的路径

1、提升对民营企业党建工作的重视程度,增强认同感

增强对于民营企业党建工作的重视程度,增强认同感,才能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服务功能,体现其先进性,引领民营企业不断增强综合实力,增加经济效益,在激烈的市场经济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企业管理层要充分认识到强化民营企业党建工作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在制定企业宏观发展战略、进行发展生产力的过程中,要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提升企业效益的同时,注重民营企业党建工作。将民营企业党建工作融入到文化建设、经济建设、人力资源管理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党组织的组织优势、政治优势,增强企业员工对于党组织的认同感。

2、健全民营企业党建工作运行机制

建立党建工作制度,是民营企业开展党建的基础。十提出“要加大对非公有制经济的鼓励、支持、引导”,这也给当前民营经济党建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从中央到地方都必须出台一系列加强民营企业党建工作的指导性文献、实施意见和更全面的、强劲的配套政策来指导今后民营企业的党建工作。作为一级地方政府部门,更应该加快制定措施办法,并结合民营企业的实际和特点,大胆探索务实管用的基层党建工作制度,不断提升民营企业党建工作水平。要使民营企业党建工作形成常态化、长效化。不断建立健全民营企业党建工作制度、领导、工作、协调、保障、督促和责任机制。

3、加强民营企业党员队伍建设

一支高素质、业务精的党员队伍是发展民营企业党建工作的基础,有利于创新民营企业党建工作方式,增强民营企业党员的凝聚力与向心力。首先,民营企业党组织需要有一位德才兼备,既具有丰富的党务工作经验,又具有较强业务能力的党组织负责人。其次,要采取多种措施引进优秀人才,完善民营企业的党建工作机制,发展壮大民营企业的党员队伍,促使民营企业党建工作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民营企业在引进、招聘人才时,对于优秀党员可以采取优先录取的原则,积极鼓励吸引优秀的应届毕业大学生党员加入到民营企业的发展、建设中来,为民营企业党建工作注入新鲜的血液与活力,注入企业发展不懈的动力。同时,在企业内部发展新的党员,充实党员人才队伍。可以推荐、介绍企业内部的业务骨干、技术能手、工作业绩突出的员工加入党员队伍,用他们的实际行动,业绩成果、先进性来带动、激发其他员工的工作热情与信心。最后,构建完善的党员培训机制,定期开展党组织活动,积极听取各位党员对于企业发展、党建工作开展的意见与建议,关注群众的呼声,保障全体员工的根本利益。与其它民营企业开展交流,学习先进的党建管理工作理念与方法,结合自身企业发展状况,不断加强党建工作。

总之,民营企业作为我国经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党建工作意义重大。有利于充分发挥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引领民营企业的正确发展方向,不断提升民营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 胡巍威、大学生志愿者服务工作开展的新路径探索[J]、中国电力教育,2012(25)、

[2] 余逸群、论青年志愿服务的时代要求[J]、山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2(2)、

民营企业的重要性篇3

[关键词]民企女性高管;企业绩效;市场投资范围;参考依据

[DOI]1013939/jcnkizgsc201614058

当前形势影响下,民营企业的发展增强了我国整体的经济实力,扩大了我国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力。同时,时代的变革为女性进入职场工作创造了很多的机会,充分地发挥了她们的职能作用,为民营企业战略投资规模的扩大提供了重要的保障。女性在职场中工作地位的提升,加大了她们成为企业高管的可能性。民企女性高管独特的管理风格及经营思路,有利于提高企业整体的市场竞争力。在具体的组织活动中,由于民营企业女性高管与男性高管的管理风格及风险把控的认识角度存在着显著的差异,影响着企业的绩效。

1民企女性高管的基本概念和主要特征

11女性高管的基本概念

结合目前我国企业相关管理条例的内容,能够对企业中的女性高管的基本概念有一定的了解。有的学者认为,所谓的女性高管主要是指负责企业整体运营状况的经理、部门主管及董事会中参与管理决策的女性负责人。从这种观点中可以看出,民企女性高管在企业经营活动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客观地体现出了现阶段女性高管对于民营企业发展的重要性。除此之外,有的学者从较广泛的层面上阐述了女性高管的相关内容。他们认为所谓的女性高管主要是指参与企业董事会讨论、负责企业各项业务活动开展的高级职业经理人及企业监事部门负责人中的女性。这主要是从民企高管中女性权力的大小、具体的职能作用等方面论述的,也从侧面体现出了民企高管对于企业战略目标实现的重要意义。一般意义方面的女性高管主要指的是企业经理组成中的女性负责人。

12民企女性高管的主要特征

民企女性高管主要的作用是通过合理的战略部署,引导企业开展合法的社会经营活动,并取得一定经济利益的主要领导者。民企女性高管在企业未来的市场规模扩大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是企业获得更多利润的重要保障。同时,这些女性高层管理者在民营企业市场竞争过程中,对于企业有效规避市场风险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根据相关的研究理论,民企女性高管的主要特征可以从她们的领导能力、个性品质及激励方面的独特风格三方面进行深入的探讨。

民企女性高管的个人能力特征对于企业的发展有着积极的影响。这种特征主要体现了民企女性高管日常工作中的个人领导能力、战略决策的执行力及具体经营活动中的创造能力。经济体制的不断改革,给民营企业生产规模的扩大带来了一定的市场风险。女性管理者的加入,可以通过她们个人才能的有效发挥,提升企业整体的市场竞争力。她们出色的领导能力,科学的战略决策执行力及丰富的经营活动创造力,为自身管理地位的提升提供了重要的保障。

民企女性高管的个性品质主要是指她们在企业日常经营活动开展过程中的自律能力以及个人的人格魅力等。她们针对民营企业某一阶段整体的发展形势,做出相应的战略部署,为企业经济效益的增强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同时,相对民营企业中的男性高管,女性高管更加注重细节处理,能够及时地发现工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采取有效的措施及时地解决。同时,由于性别的差异,民营企业的女性高管的自律能力更强,个人的人格魅力较为突出。这对企业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民企女性高管激励方面的独特风格,在具体的职业规划中也具有显著的优势。相对民营企业男性高管的管理方式,女性高管能够通过谈话等方式引导员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强化个人与企业发展之间重要性的思想意识。利用最简单的方式达到问题处理的最佳效果,提高了民营企业员工整体的工作积极性,为企业生产效率的提高带来了重要的推动力量。民企女性高管激励方面的独特风格,也客观地说明了她们对于良好沟通方式的重视程度:不仅提高了处理实际问题的工作效率,也逐渐地增强了员工的归属感,使得企业内部的凝聚力变得更加强大。

2民企女性高管与企业绩效的理论基础

结合目前民营企业整体的人事结构,可以发现其中企业高管团队中女性的比例较大,为企业生产效益的增加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民企女性高管与企业绩效的理论基础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21人力资金投入的理论基础

高效率的人才对于民营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不仅有利于提高企业整体的经济效益,也为企业未来战略投资范围的扩大带来了可靠的保障。知识型经济时代,企业对于人才的抢夺异常激烈。拥有丰富经验的人才,能够有效地解决企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客观问题,改变了企业不利的发展现状。民营企业为了自身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也会倾向于选择综合素质高、专业技能突出、战略眼光长远、处事态度冷静、理论知识丰富等方面的人才。民营企业从人力资金的投入作为选择高层女性管理者的重要参考依据,是从多方面综合考虑的。这些方面主要包括:①学历较高的女性加入到民企的高管队伍中,加强了企业高层决策者整体的队伍质量,保证了企业战略决策的合理性;②女性高管能够利用自身独特的优势,判断出企业市场经营活动中可能出现的风险,降低了企业的经营成本。这些方面具体工作的落实,将会使民营企业的绩效成果更加显著。

22心理学方面的理论基础

结合目前一些上市的民营企业,可以发现男性高管在具体的经济活动中更加倾向于企业参加并购活动,扩大自身的业务范围,而这方面女性管理者相对较少。但是,在投资管理方面,女性财务高管对于财务杠杆的认识比男性管理者更加全面,产生的实际效果也非常明显。在面对市场风险时,拥有女性高管的民营企业存活率要高于男性高管的企业,这与二者对于消除市场风险带来影响所选择的方式有关。同时,女性对于风险的偏好将会对企业的绩效产生显著的积极影响,主要与她们的谨慎心理有关。这方面企业的男性高管在对待具体事情方面很难取得理想的效果。

23资源依赖性的理论基础

企业绩效发展水平的提升,与企业高层管理者管理水平有着直接的关系。企业高管团队较高的组织能力、良好的沟通能力等,对于加快企业与客户之间信息传递效率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这些工作计划的具体执行过程中,民营企业男性高管在与客户沟通的过程中,往往带有一些官僚作风,影响了双方之间的信任程度。而女性高管更多采用互动的方式解决实际的问题,保证了战略决策的有效性。因此,在对待企业核心问题的处理方面,民营企业女性高管具有一定的优势。这对企业绩效水平的持续增长,起着重要的保障作用。

3民营企业中女性高管对于提升企业绩效发展水平的积极作用

31市场风险的有效规避

根据相关研究理论的回归性实验验证,可以得出民营企业男性高管与女性高管管理风格上的差异性,对于企业市场风险的有效规避有着不同的影响。当民营企业开展投资活动时,男性高管注重的是投资活动开展的成本费用,淡化了市场风险可能造成的损失。而女性高管对待这种投资活动主要的策略是投入一定的成本,最大限度地降低经营活动中市场风险发生的概率。她们这样做对于企业产生的积极影响主要表现在:①保证了企业经营活动的稳定开展,减少了企业急功近利的可能性,做到了市场风险的有效规避;②女性高管通过自身良好的沟通能力,加强了企业内部的凝聚力,保证了企业绩效的持续增长。

32稳定了企业发展的整体态势

这部分的内容主要与民营企业中女性高管的年龄有关。随着女性高管年龄的增加,她们在企业管理团队中的优势就会更加明显,企业的绩效水平也会得到不断的提升。出现这种良好的局面主要在于:①女性高管的管理水平随着自身工作阅历的增长而逐渐地提升,成熟的管理方式对于企业未来发展态势的稳定具有积极的影响;②相对企业的男性高管,女性高管随着年龄的增加,自身管理能力的增强,对于企业发展过程中大局观的掌控较为明显。同时,这种状态下女性高管跳槽的概率低于男性高管,对于民营企业发展态势的稳定起着重要的保障作用,有利于提升企业的绩效发展水平。

33保证了企业股份结构的合理性

民营企业在生产规模扩大的过程中,对于自身持有企业的股份比例也会相应地增加,影响了企业股份结构的合理性。这主要与男性高管的性格特点有关:在某些重大的战略投资活动中,当企业由于这些高管的业务作用而获得较大的利益时,男性高管心理上的期望值就会相应地增加:希望企业给予自己更多的股份。由于民营企业董事会的存在,股份的结构需要保持在一定的范围内,保证企业整体的经营活动不受影响。而民营企业女性高管对于自身的持股数量一般不会因为企业获利的多少而提出不太合理的要求。她们更加看重的是民营企业对于她们综合能力的认可度,能够对她们实际的贡献做出充分的肯定。这样不仅保证了民营企业股份结构的合理性,也对企业绩效水平的提升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4结论

民营企业依靠自身的经济实力及先进的发展理念,逐渐成为了我国经济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民企女性高管在企业日常的事务管理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对于民营企业的绩效水平提升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现代管理学的组织行为理论,能够对民企女性高管整体的工作特点、风险的把控程度、做事的风格等方面提供必要的参考依据。文中从不同的角度对女性高管自身的行为特征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分析,间接地说明她们对于民营企业绩效增加的积极影响。

参考文献:

[1]任F,王峥女性参与高管团队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基于中国民营企业的实证研究[J]、南开管理评论,2010(5)、

[2]曾萍,邬绮虹女性参与高管团队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回顾与展望[J]、经济管理,2012(1)、

[3]孔祥丽女性参与高管团队对企业成长性的影响[D]、西安:西安财经学院,2014(5)、

[4]辛欣女性参与高管团队与企业绩效关系实证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6)、

[5]浦佳公司高管继任与团队绩效的关系研究[D]、沈阳:辽宁大学,2013(5)、

民营企业的重要性篇4

十五 以来, ×× 市经济正步入新一轮增长周期的上升阶段,经济增长逐步提速,结构调整有所加快,运行质量不断提高。与此同时,针对当前市内外、国内外形势,市委、市政府未雨绸缪、审时度势,提出了建设 速度 ×× 市、和谐 ×× 市、诚信 ×× 市、小康 ×× 市 的目标,目的是要加快发展速度,优化发展环境,提高发展质量,建设小康 ×× 市。为此,笔者认为:加快民营经济发展步伐,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方式显得尤为关键。本文拟对我市民营经济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进行较为深入的剖析和研究,期望能对 四个 ×× 市 建设作点贡献,谨供各级领导和有关部门参阅。 一、 ×× 市民营经济发展的现状分析 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到今天的改革开放,民营经济的发展起起落落,而最终,民营经济超越了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夹缝并脱颖而出。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尤其是近几年的快速发展,我市民营经济已逐步成为整个国民经济成分中最具活力的部分,并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大好势头。 (一)民营经济迅速成长,对 GDP 的贡献率不断增大。首先从增速看,据测算, 2004 年我市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 173、58 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 2000 年增长 75、3 %, 十五 期间年均增长 15、1% ,比同期 GDP 年均增速快了近 5 个百分点;其次从总量看, 2004 年我市民营经济占 GDP 的比重达到 52、9 %,较 2000 年提高了 8、5 个百分点,拉动 GDP 增长 9、5 个百分点,成为促进国民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第三从结构看,民营经济主要集中在第二、三产业,其所占比重分别为 67、3% 和 48、9% ,比 2000 年分别提高了 4、7 和 2、6 个百分点;第四从个体经营户数看,据我市全国第一次经济普查单位清查情况初步统计, 2004 年全市共有个体经营户 129978 户,较 2000 年增加 42858 户,年均增长 10、5% ;第五从税收情况看, 2004 年全市民营经济实交税金 5、57 亿元,同比增长 25、6 %。 (二)民营工业蓬勃发展,企业实力有所增强。 2004 年,全市民营工业企业总户数达 3302 家,其中民营规模工业企业为 228 家,比上年增加了 88 家,民营规模工业企业占全市规模工业企业数的近 60% ;全市年产值过亿元的工业企业有 14 家,其中民营企业占了 8 家; 2004 年,全市民营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 41、8 亿元,同比增长 23、4% ,比同期全部工业增加值增速快了 10、8 个百分点,占全部工业增加值的 61、6% ;其中民营规模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 12、5 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 1、28 倍,占整个规模工业增加值的 32、4% 。涌现了一批如熙可罐头食品、 ×× 市罐头食品、湖南科力电机、双牌电解铝等产值上亿元的明星企业。 (三)经营领域逐步拓宽,产业结构不断优化。民营经济的发展不仅表现在总量和速度上,其行业覆盖面也越来越广。民营企业除了分布在制造业、建筑业、批发零售贸易餐饮业、交通运输业、社会服务业等行业以外,还延伸到旅游、学校、医院、养老院及中介等各个领域,一些新兴行业也成了民营经济纷纷进军的热门领域,据不完全统计,我市民营经济的行业覆盖率达 95% 以上。经营领域的较快拓展,使得民营经济的产业结构日趋优化,具体表现在:一是加工工业快速发展。全市农林产品加工企业比上年增加 100 多家,规模以上等对待,而且还面临众多权力部门名目众多的罚款、摊派、赞助等。 同时,现行的过于集中的财税体制不利于调动地方发展民营经济的积极性,也成为制约民营经济发展的一个因素。 另外,政府经济主管部门在短期内难以将思维方式和行为规则由原来为国有经济服务转变到为民营经济服务上来,民营经济的发展存在体制上的制约。具体表现在 : 一是多头管理体制导致政出多门,民营企业主遇到问题得不到政府有效、及时的服务。目前,我市对民营企业的管理,特别是对个体私营企业的管理涉及到工商、税务、物价等数十个单位,但却缺乏一个权威性的具有综合管理职能的组织机构;二是政府服务不到位。一方面民营企业在投资信息服务、产业指导方向、技术支持等方面存在渠道不畅、信息不通的问题,使其在项目投资选择上往往带有较大的盲目性和投机性,从而导致投资风险加大和经济损失;另一方面民营企业的人才引进上,政府也缺乏有效的管理和战略规划,支持和服务力度明显不够;三是个人和部门利益驱使导致政策难以落到实处。 (二)民营企业起点较低,人员素质普遍不高。民营企业鉴于自身的特点,大多数具有某些先天不足,主要表现为:①、起步水平较低,原始积累不足,低水平重复投资较为普遍;②、投资盲目性较大、追求目标短期化;③、职业操守不强,不正当竞争、制假造假、损害环境等现象时有发生;④、发展缺乏长期战略和长远眼光,一些民营企业 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 ;其次,大多数民营企业在人才储备上明显落后于国有企业,存在 三缺 ,即 缺管理人才、缺技术人才、缺营销人才 。据调查, 2004 年底,我市民营企业从业队伍中,中专以上文化程度的职工仅占全部从业人员的 10 %左右。 (三)经营管理模式落后,开拓创新精神不足。民营企业在创业初期,以业主个人产权为基础的家庭、家族式管理是大多数民营企业的经营管理模式,其产权制度具有明显的家族化倾向。对于民营企业来说,这种模式在创业初期也许是可行的,但随着企业的发展壮大,企业已走出原始创业阶段,这种家族式的管理已显得越来越难以适应市场发展的需要。因为:①随着企业发展规模的扩大,管理领域相应会越来越宽,依靠个人能力和家族式的监督已越发困难。②随着企业发展空间的拓展,无论从技术、产品,还是从市场、融资等方面,均已大大超出管理者本身或家庭成员可能拥有的经验和知识。管理者再学习的速度远远落后于企业发展的速度,管理者经验和知识的折旧率远远高于企业的发展速度。③伴随着企业的扩张以及生产管理的加强,信息变化更为迅速也更加复杂。这些对管理者的信息运用、判断和处理提出了更高要求,也带来更大挑战。上述缺点均可导致决策的随意性大,人才的来路和言路不畅,开拓创新意识不强,难以适应企业规模的扩大、经营领域的拓宽,从而制约了民营经济的发展和壮大。 (四)融资渠道依然不畅,企业发展缺乏资金。大多数中小民营企业在资本融通上表现为规模偏小且无稳定的资金市场配合。因此,承受市场风险和经济发展周期波动的能力较差,易于 倒闭 ,稳定性不强。 从银行角度看,由于观念和体制上的原因,我国银行体系主要服务于国有企业,大部分民营经济缺乏获得银行贷款所需的正规渠道。整个金融组织缺乏面向民营企业的民营商业化银行,加上信用中介服务体系滞后,国有大银行无论在自身机制上还是在技术操作上,都无法适应民营经济发展的需要。 从民营企业自身方面分析,首先民营企业整体发展水平低,优质企业偏少。对于管理不规范、风险不确定、经营状况一般的民营企业,银行无法从容放贷,由此形成了企业

贷款难 与银行 难贷款 的两难境地。其次大部分民营企业的信息披露、统计、财务管理制度不规范,尽管自身盈利水平可能较高,但是缺乏专业的管理人员,企业统计、财务报表的真实性与时效性无法保证,给银行贷款带来了难度和潜在风险。 (五)社保机制不够健全,企业产权结构单一。在人们的惯有思维中,民营企业的发展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职工在企业的工作时间长短不一,劳动关系的确立不太规范。据调查,我市大部份民营企业均没有按规定足额缴纳养老保险金、医疗保险金、工伤保险金、失业保险金、生育保险金。民营企业的社会保障制度和机制不健全,从业人员的合法权益得不到保障,已成为制约民营企业引进人才、企业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 其次,单一、封闭的产权制约民营企业的发展。我市大部分民营企业的产权是单一和封闭的。这种单一、封闭的产权模式在创业初期具有一定的成本优势、竞争优势和效率优势,是可行并有效的。但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特别是随着企业规模的逐渐扩大,技术的逐渐升级,企业逐步走出原始创业的时代,产权的单一性和封闭性越来越不利于民营企业吸引和留住高素质的人才。同时,产权的单一性和封闭性不利于民营企业吸引金融资本;单一、封闭的产权也使得民营企业无法从根本上形成有效的制度体系,从而难以建立符合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的公司治理结构。因此,单一、封闭的产权特征越来越阻碍民营企业的发展,成为民营企业实行更高层次扩张的主要障碍之一。 (六)科技含量偏低,特色产品偏少。民营经济选择的多为技术门槛和管理门槛相对较低的领域。除少数企业外,多选择技术要求不高且劳动密集型的行业。这样,一方面,民营经济的技术水平总体上低于国有经济;另一方面,企业缺乏长期固定的具有高新技术能力的人才,导致民营经济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特色产品少、大路货产品多,名优产品少、低档产品多,高附加值产品少、资源性产品多,精深加工产品少、粗放型产品多。民营企业同行业之间为抢夺市场,往往展开恶性竞争,甚至不惜制假造假,导致特色产业规模不大、质量不高、品牌不响。 三、 ×× 市民营经济发展的对策和措施 改革与发展的实践告诉我们,凡是民营经济发展快的地区,其整个经济社会的发展也就快。因此,我们要实现建设 四个 ×× 市 的战略目标,就必须高度重视民营经济的发展。 (一)始终坚持 三个加强 ,进一步重视民营战略。 要始终坚持 企业以民营为主、投资以民间为主、事业以民办为主 的方针,坚持把发展民营经济作为推进工业化进程的主体和富民强市的战略举措来抓,确保全市民营经济持续、健康、协调发展。为此: 一要加强组织领导。市、县区都应成立推进民营经济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各级党政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领导专门抓,形成层层狠抓民营经济的良好格局;要继续实行民营经济发展目标管理考核制度,重点考核民营经济主要发展指标完成情况、规模企业发展情况以及工业园区建设情况,并根据考核情况,对发展民营经济有功单位和人员,由市委、市政府给予奖励;要把民营经济发展列入市委、市政府督查工作的重要内容,通过督查,推动工作,促进发展,在全社会营造发展民营经济的强大氛围。 二要加强宏观调度。建立健全领导联系民营企业制度,大胆与民营企业老板交朋友。从民营企业中筛选一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年销售收入 1000 万元以上,有广阔发展前景的重点企业,作为市、县两级领导指导民营经济发展的联系点,进行重点扶持,实行领导联系、部门联办制度,及时帮助企业解决发展中的困难和问题。对重入园区,实现工业园区发展的可持续性;要大力发展特色工业园区,长丰汽车配套工业园要重点发展汽车配套工业;萍洲高科技工业园要重点发展生物制药、精细化工等医药化工业;熙可食品工业园要重点发展罐头食品及其相关配套工业;凤凰工业园要突出发展机械电子工业;各县区工业园要根据各地情况选择发展 1-2 个特色支柱产业。三是创新开发管理机制。要在明确园区工作的专抓班子、强化园区发展责任的同时,积极探索工业园区管理的新机制、新办法,推动园区实行业主开发负责制、公司员工聘任制、工程项目招标制,实现园区由政府主导型向市场运作型转变。 (三)始终推动 三个创新 ,进一步夯实民营实力。 一要加快体制创新,积极推动产权改革。大力推进乡镇集体工业企业的民营化进程,通过努力,尽快全面完成集体企业改制任务,实现乡镇集体企业的产权清晰化、股权多元化、经营形式多样化的目标。同时,大力引导和推动民营企业参与国企改革,通过租赁、参股、买断等方式,不断深化国企改革,加速国有工业的民营化进程。 二要加快技术创新,努力提高企业竞争力。要突出扶持优势企业和优势产品,帮助民营规模企业开展质量体系认证、加快优质名牌产品开发,促进民营经济向质量效益型增长转变;要引导企业提高研发和技改投入,大中型企业研发投入应达到 3% 以上,高新技术企业应达到 5% 以上;要积极引导企业开展技术改造,以先进适用技术和装备改造传统产业,提高企业装备水平,引导企业与科研院所和大专院校联姻,开展技术合作,促进民营企业大量使用新技术、新工艺和新产品。 三要加快管理创新,切实加强成本核算。帮助民营企业大力引进和培训管理人才,加强企业管理队伍建设,采取委托培训、自办职工学校、异地办班、选送职工对口培训、组织职工开展技能鉴定等多种形式,快速培养各类人才,使得全市民营经济中技工以上的各类人才占职工的比例尽快达到 20% 以上,并造就一支宏大的企业家队伍;引导民营企业建立健全财务制度,加强会计核算,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 (四)始终加大 三个力度 ,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 一是加大投入力度。采取切实措施加大对民营企业的扶持力度,下决心充实和扩大中小企业担保中心的资本金,为重点扶持企业提供贷款担保;要加大力度争取国家、省里的工业技改资金、高科技引导资金、国债项目资金、农业产业化资金以及扶贫开发资金等,以用来扶持重点民营工业。要组织民营经济扩大对外开放,全方位招商引资,全市要精心挑选 100 个项目,搞好项目包装,开展对外招商活动;积极发挥打工能人的桥梁纽带作用,通过走访打工能人,召开打工能人座谈会,发动 1000 名打工能人回乡创办、领办企业,通过外引内联,组织更多的企业与外企联姻,引进更多的企业落户 ×× 市。要积极争取金融资金对民营经济的信贷支持,筛选一批企业向金融部门推荐宣传,挑选一批规模效益高、市场前景好的企业,开展银企对接洽谈,实现银企双赢。 二是加大政策到位力度。要推动产业政策、用地政策、信贷政策、减负政策等方面政策落实到民营企业,消除体制。在产业发展上,除国家明令禁止以外,全面放宽民营企业准入领域,对发展民营经济不限发展比例、不限发展规模、不限经营范围、不限开业条件。在用地上,要确保重点民营企业的用地需求;在信贷政策上,要帮助企业扩大担保,增大贷款规模;在减负政策上,对支持发展的重点行业和重点企业的收费,试行 多家费、一家收、分头拔 的办法,切实减轻企业负担。 三是加大

保护力度。对重点扶持的企业,由市委、市政府授牌,给予重点保护。对重点保护企业未经批准,有关部门严禁进入企业进行检查和收费;同时,对侵犯企业合法权益的案件,加大查处力度,对那些慢作为、不作为、乱作为并严重影响企业发展的人和事,坚决从严查处;积极营造尊重民营经济、扶持民营经济的良好社会风气,大力宣传发展民营经济的优惠政策、典型经验和先进事迹。

民营企业的重要性篇5

关键词:民营企业;提高;企业竞争力

我国民营企业在近年来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并成为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民营企业的发展过程中仍然受到了一些因素的影响,给企业的发展带来了阻碍。面对这样的现状,企业应积极地提出相应的改革建议,针对企业问题进行积极的研究,找到解决的措施,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推动我国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

1民营企业的竞争力概述

民营企业的发展前身主要是农村的公社,就是将私有变成公有,将民族资本转换成为国有企业。我国在改革开放发展初级阶段中经济发展不景气,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明显,很多企业都呈现出了亏损的状态。在这样的环境下我国开始逐渐的进行改革,提倡私人办厂[1]。我国的民营经济也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逐渐发展起来的。民营企业对我国的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它的灵活性运行机制在我国的经济结构中产生了重要帮助,并逐渐地展现出了旺盛的生命力,在当前已经成为我国的重要经济支柱之一。尤其在近年来,我国加大了对民营企业的扶持政策,民营企业拥有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但在民营企业的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着很多问题,这些问题严重的阻碍着企业的健康发展,同时,对企业竞争力提升也造成了不良影响。企业的竞争力分大致可分为三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是表层的产品层,包括企业产品生产及质量控制能力、成本控制、营销、研发能力等;第二层面是支持平台的竞争力的制度层,包括企业结构平台、企业内外部环境资源、企业规模、品牌、企业产权制度等;第三层面就是最核心的竞争力,包括以企业理念、价值观、文化为准则的内外一致的企业形象,企业创新能力、差异化个性化的企业特色、拥有卓越的远见和长远的全球化发展目标。民营企业大多数都是中小型企业,没有资金、规模等的优势,必须在其他方面提高竞争力才能进一步的发展。

2制约民营企业竞争力提升的因素

2、1产权结构不合理

企业的治理结构受到产权结构的制约,同时会随着企业的产权结构变化和企业的规模变化而产生一定的变化,并逐渐呈现两者相互分离的状态。当前,我国的民营企业很多仍然采取集权式治理结构,这种集权式管理模式在一定阶段会为企业的发展带来效益和帮助,同时,也会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企业的竞争力[2]。但长久以来势必会因为家族模式的影响而产生不良的效果。因此,积极改革传统产权结构是十分有必要的。集权制模式和家族制模式虽然能在当前的社会中进行发展,但这种模式始终是一种原始形态的模式,很容易造成企业的内部决策失误等问题。原因是大多数的家族制模式中都有一个权力的最高行使者,缺少相应的监督和制约,使得最终的决策正确性和科学性会受到影响,一旦这个企业的权力行使者头脑发热做出了错误的决定,将给企业造成严重的影响,最终可能会导致企业面临衰败的问题。

2、2创新能力不足

民营企业竞争当前已经不仅仅限制于产品价格方面的竞争,而是更多地倾向于创新能力的竞争。现代社会中创新能力显然已经成为企业竞争力提升的重要标志。在企业没有创新收益外溢的情况下,企业创新能力将对产品生产和服务等方面提升有着重大的意义,这些将直接影响到竞争力提升。一个企业的成功创新将给企业带来全新的血液,同时为企业创造更高的效益[3]。此外,作为民营企业的领导者应认识到创新能力的重要性,只有企业不断创新才能在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实现企业的健康发展。

2、3人才资源缺失

民营企业发展中最重要的因素就是人才。从企业的创新方面来看,企业技术创新主要包含了两个种类,一是企业自身的研发所形成的创新和竞争力。二是人才带来的创新。但当前我国多数民营企业中都存在着人才短缺的问题,企业只能在模仿过程中进行适当的创新,始终无法占有更多的市场份额。民营企业在招聘人才的过程中很难找到真正高素质的合格人才,同时也缺少留住人才的能力。这种问题的出现主要是因为民营企业的工资待遇比较低,同时缺少相应的激励政策。此外,一些地方民营企业由于受到当前城市环境发展等方面的影响,无法为员工创造更好的工作环境,因此,往往很难招聘到合适的人才。

2、4商务成本限制

商务成本当中主要包括了土地、人力资源、信息和政府管理等部分内容。当前商务成本已经成为制约民营企业竞争力提升的重要因素之一。首先,我国的土地价格近年来不断的上升,给企业竞争力提升造成了一定的影响[4]。无论规模大小,企业都想靠较少的资金来获取更多的土地使用权,这是竞争力提升的重要限制因素。同时,民营企业的信息成本也在影响企业发展的速度。企业如果能以较低的价格来获取更多有益的信息,那么将得到相应的发展,但这对我国的民营企业来说仍然存在着一定困难,很难真正的提升企业竞争力。

3中国民营企业竞争力提升的主要对策

3、1从企业组织结构方面提升竞争力

由于民营企业多数是以家族模式来进行的,因此,在进行重要决策的过程中,集所有的重要人员进行科学的讨论和研究[5]。这种研究中应遵循民主性和科学性的原则,只有经过了科学的讨论后才能进行决策,保证决策的可行性。同时,企业领导者不仅要充分考虑到决策应达到的效果,还应考虑到其可行性,在可行性基础上决策才更加有意义。

3、2从企业文化方面提升竞争力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对外形象,同时也是提升企业竞争软实力的重要内容。对此,民营企业应积极的改变原有的形象,并以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等来重新塑造企业形象,使企业整体文化形象得到提升。此外,民营企业应积极打破传统的家族管理模式,只有建立起完善的管理体系才能真正推动企业的健康发展,不被社会所淘汰。

3、3从政府职能方面提升竞争力

民营企业的决策和管理都是在内部进行的,但这并不代表政府就是没有作用的,政府应在政策和制度等方面给民营企业提供相应的支持和帮助。首先,政府应积极帮助民营企业降低商务成本,为企业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6]。政府工作对企业商务成本有着重要的影响,政府的工作效率越高,民营企业的商务成本就越低,反之将会上升。对此,政府应坚持从国家利益和社会发展的角度来进行工作,切实的降低企业商务成本;其次,政府应积极为民营企业建立起良好的法制环境。加强在法律和社会诚信方面的构建,使政府和企业之间能形成完整统一的法律体系;此外,应制定相应的企业发展扶持计划,带领民营企业进行转型和升级。积极鼓励民营企业向低消耗、低污染的集约型经营模式进行转换,这不仅对企业的竞争力提升有着重要的作用,同时,也将有效地保护生态环境,实现绿色生产。

3、4从民营企业家综合素质方面提升竞争力

企业的发展和经济效益的提升与企业家本身有着重要的关系。提升企业家的综合素质对民营企业的竞争力提升有着重要的意义[7]。面对当前的社会环境和市场状况,民营企业一定要认识到人才建设的重要性,积极提升人才素养,为企业发展提供更多的帮助。对此,政府可以在民营企业转型过程中,适当的组织民营企业家参加相应的专业培训,使其企业的结构能得到及时调整,同时,帮助民营企业建立起完善的管理体系,全面的帮助民营企业实现竞争力的提升。此外,民营企业应重视起专业人才的培养,建立起工作人员激励制度,使人才能够产生更高的积极性,以此来强化企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等工作创造性,推动企业健康发展。

3、5从技术创新方面提升竞争力

在民营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中,加快技术创新,强化新产品的开发等是提升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措施。当前社会中科学技术发展水平越来越高,在知识经济到来的今天,民营企业应遵循这样的发展规律,积极进行技术创新,以此来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很多人认为技术创新对民营企业来说是不切实际的,这种观点当中有着明显的错误性[8]。美国从二十世纪初到二十世纪70年代,在产品更新和技术研发方面有一半以上都是由中小型企业来完成的,这就说明了中小型民营企业对技术创新的重要性。对此,我国民营企业一定要积极地强化技术创新能力,制定相应的技术创新策略,加大在技术创新方面地投入,鼓励和引导民营企业展开自主创新,真正的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使企业得到平稳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刘迎秋,等、中国民营企业“走出去”竞争力50强研究———基于2011年中国民营企业“走出去”与竞争力数据库的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2012,09:51-56、

[2]李明玉、中国民营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现实分析[J]、商场现代化,2014,08:25-28、

[3]张宝娟,王立新、企业文化是民营企业竞争成败的关键[J]、经济师,2011,08:62-64、

[4]谢如鹤,李志锋、中国民营快递企业竞争力指标体系探讨及实证分析[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8:58-60、

[5]彭剑、浅谈如何提高民营企业的核心竞争力[J]、职业时空,2013,07:21-24、

[6]张国峰、论民营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与竞争力提升之间的关系[J]、中国资源综合利用,2013,07:63-65、

[7]罗义成、如何提高我国民营企业核心竞争力[J]、经济纵横,2014,06:28-30、

民营企业的重要性篇6

论文摘要:我国的民营企业是在特定的 历史 条件下产生发展起来的,其企业 文化 存在众多不足之处, 企业文化 上的不足严重制约了民营企业的发展。本文重点针对民营企业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对民营企业文化建设采取确实有效的措施、策略,使民营企业文化建设走上健康的轨道。具体分析,民营企业可以在以下方面加强建设:提高企业家素质,发挥核心作用;更新观念,注重企业灵魂的塑造;提高员工的素质;建设独具特色的企业文化。

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民营 经济 得到了大力发展,在国民经济发展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目前,我国民营企业平均寿命只有2、9年。甚至有人预测中国民营企业有60%在五年内破产,有85%将在10年内消失。而大量的 调查 和事实表明,导致民营企业迅速消亡的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企业文化的缺失。事实证明只有优秀的企业文化才能创造企业发展的良好 环境 ,只有在良好的环境中才能打造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目前我国民营企业文化建设还处于较低的层次。而民营企业进行文化 管理 能够使企业达到管理的较高境界。企业文化的建立和发展,使企业全体员工有了凝聚力和向心力,有了共同的理想和追求,使每位员工把自己当做一项事业来经营。因此,急需采取相关措施来进一步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以配合企业自身的发展[1]。

1企业文化的内涵

企业文化是形成和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根本力量,是企业持续发展的精神支柱和动力源泉, 是企业生存、竞争、发展的灵魂。企业文化的核心是价值观,其外在表现就是行为方式,即企业的凝聚力、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责任感、自豪感、精神面貌和职业化行为规范等,文化的改变会带来行为方式的改变[2]。

2企业文化的作用

2、1企业文化能有效地激励员工,增强团队的凝聚力。

因为企业文化的核心是企业成员的思想观念,它决定着企业成员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所以好的企业文化能够充分发掘出企业中每一个成员的潜能,激发出他们的士气。同时,企业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是企业无形的约束与支柱,当企业管理趋向团队化时,它就是企业内部团结的纽带、沟通的渠道,是团队之内或团队之间相互默契的“共同 语言 ”。因此,一个好的企业文化氛围确立后,它所带来的是群体的智慧,协作的精神,新鲜的活力,这就相当于在企业的深层结构中“装”上了一台马力十足的发动机,源源不断地提供给企业创新、进步的精神动力。

2、2企业文化有利于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

中小民营企业由于生存条件的限制,加上自身利润导向的经营观念,造成假冒伪劣产品横行,给私营企业形象造成难以消除的影响。当年温州的假冒伪劣商品全国闻名,给民营企业形象造成的影响至今难以消除就是一个血的教训。企业形象是企业文化的外在表现,良好的企业文化可以使企业迅速获得声誉。因此只有民营企业靠自身的企业文化塑造才能摆脱恶名,塑造品牌,改善企业形象从而有利于民营企业的做大、做强,有利于提高企业整体素质[3]。

企业文化一旦形成且被大多数员工所接受,企业必然营造出一种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员工就会开拓进取,奋发向上,呈现出良好的精神面貌,提供给消费者高质量的产品和优良的售后服务。实践证明,企业文化深厚的企业,企业的知名度越高,企业形象越好。

2、3企业文化能促进企业管理的现代化,给企业的创新提供动力

企业文化作为一种软性管理,是硬性规章制度的必要补充,但软硬管理不是独立的,硬性规章体现着软的人性管理,符合人的本能需求,而软性管理却也内含铁的纪律和约束力量,两者优势互补,是科学管理发展的必然趋势和要求,有利于管理水平的提高[4]。

所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实现现代化的管理是民营企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的必然要求,但多数民营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暴露出了诸如没有健全的管理制度、缺乏合理的用人机制、决策缺乏 民主 意识等问题,因此为适应未来的发展,通过文化建设,可以促使整个企业主动充电,推进民营企业管理现代化,从而在未来 市场 上激烈的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5]。

3民营企业 文化 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从总体来说,我国民营 企业文化 建设还处于初级阶段,这主要表现在:一是我国民营企业家很多从简单的作坊做起,处于产业链的中下游,企业家文化程度普遍偏低,个人素质和 管理 水平也亟待提高。二是民营企业对企业文化的战略地位和企业文化建设重要意义尚缺乏足够的认识。因而没有真正把企业文化建设提到足够竞争力等缺乏清醒的认识,也没有真正把企业文化建设提到足够重要的地位上来,没有把其作为企业发展中极其重要的工作之一来抓紧落实到实处。三是民营企业的实际情况来看,尤其是劳动密集型的制造企业,大部分员工的素质都不高,对于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和行为规范的理解以及对现代管理思想和方法的认识不清楚,这是企业持续发展和企业文化建设的危机。四是民营企业文化往往带有浓厚的经验色彩,零碎而不稳定。企业精神既没有突出本企业鲜明的文化个性,也没有与众不同的特色,这种缺乏个性和特色的企业文化自然很难对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4促进民营企业文化建设的对策

4、1提高企业家素质, 发挥核心作用

由于民营企业家在企业中所处的特殊地位,对企业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而他们的率先垂范和倡导对企业文化的构建,对企业价值观念和企业精神的培育和形成起着决定的作用。但中国的民营企业家整体素质不高,“土老板”数量很多,这制约了企业的发展。而知识 经济 、信息时代,企业家的知识、智力、现代化文化程度决定了企业竞争力和发展程度。日本人说,代表日本左右脸的是本田和松下,因为本田的汽车生产革命和松下品牌与两位企业家的智慧是分不开的。所以要搞好企业文化,提高企业家素质是必不可少的一步[6]。

因此在构建企业文化、实施 文化战略 过程中,民营企业家不仅要跟上时代的步伐,重塑高层次的核心价值观和形成崇高的品格,也要从多方面吸收知识营养,善于 总结 经验,不断学习,适应未来发展的需要。民营企业家要树立正确的核心价值观,自觉地开展理念革命,在思想层面上重视“企业文化”,而且要努力学习企业管理相关知识,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把自己塑造成为具有渊博知识、才思敏捷、较强洞察力的企业家。当前,不少民企老板已开始觉醒,纷纷参加 mba等各种专业培训班学习,希望通过自身素质的提高来寻找企业发展的方向和出路。同时企业家作为企业的缔造者不仅应该积极加强对自身素质的培养,要善于学习,特别是要学习成功的企业;更要善于合作,与优秀的企业合作,与成功的企业合作,能提高自己的操作水平和思维能力;善于利用,要让优秀的企业家、优秀的人才为你所用,企业要发展,一定要注重人才的培养,人才利用很关键[7]。

4、2更新观念,注重企业灵魂的塑造

企业文化是将企业在创业和发展过程中的基本价值观灌输给全体员工,通过 教育 、整合而形成的一套独特的价值体系。但是通过对年产值几百万到近两亿的多家民营企业文化 调查 中发现,许多民营企业在文化建设中往往注重于做表面的文章,而忽略企业文化内涵,缺乏正确的理解与认识。

有的企业非常注重厂容厂貌、员工言行举止,注重会议、内部报刊等,但可能企业员工并没有从内心真正的认同企业文化,却将表层看作是摆设和负担。而有的企业则认为,企业文化建设就是一种思想灌输、说服教育,是宣传部门、工会的事情有的企业认为企业文化就是制定和执行企业的规章制度,只要制定出企业的规章制度,组织员 工学 习、了解并严格实施,企业的文化建设就可大功告成,企业精神也就可以培育起来了,把企业文化看成一旦形成就长此永久不变的信条。这些观点都是错误的,企业文化建设重在实质。没有健康的企业文化,没有规范的企业管理机制,一旦遇到危机,表面上再规范的企业也都会很快陷入困境。这种只注重表层的形式而忽视内在价值与理念的“企业文化”,只能导致企业老板对企业文化情有独钟,而员工对企业文化管理的认识模糊肤浅、相对冷漠,这样的企业文化是没有意义的,不能形成企业文化的强大推动力[8]。

首先改变重形式、轻内涵的有害理念,注重企业灵魂的塑造,突出个性特点。民营企业在构建企业文化中,一定真刀真枪,超越形式主义,以企业经营灵魂塑造为中枢,培育适应 市场 经济的集体价值观,培育反映企业集体个性的集体行为。其次中小民营企业一定要保持制度制定与文化理念的一致性,将本企业的价值观念渗透到各项制度之中,通过制度的严肃性和强制性来保证企业价值取向的实现;通过制度的稳定性与长期性来实现企业文化在员工心中的内化;通过企业制度的相关控制体系调控企业文化发展的基本走向,及时纠正偏差,并根据现实情况对企业文化建设提出前瞻性建议,推动企业文化理念的更新与发展。

4、3提高员工的素质

民营企业 文化 的建设更离不开全体员工的积极参与、共同努力。员工的素质决定着 企业文化 的成败,员工素质的提高又有赖于企业培训。企业培训是建设企业文化的重要手段。国家 统计 局企业 调查 总队曾就中国 31个地区200多家民营企业进行专项调查,结果显示:民营企业员工中,大专以下文化的员工人数占八成以上,大专以上的仅有不到18%[9]。我国民营企业员工总体素质较低制约了民营企业文化建设。而且从民营企业的实际情况来看,尤其是劳动密集型的制造企业,大部分员工的素质都不高,对于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和行为规范的理解以及对现代 管理 思想和方法的认识不清楚,只是以完成工作为标准,缺乏主动学习的精神和动力,这是企业持续发展和企业文化建设的危机,因此,在企业中必须建立一套完善的育人体系。

企业员工是企业文化的创造者,在企业文化的实践中又不断的推陈出新、发展企业的文化,企业员工的素质高低决定着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是企业优势竞争力的重要标志。我国民营企业可以采取诸如与晋级、评优挂钩等激励方法,鼓励文化水平低的员工循序渐进、努力学习文化知识,学习的好和坏与绩效考核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还可以从员工中选拔出不同岗位的骨干,送到高校系统学习,或者到优秀的企业去实践和培训,或者由企业自行组织到企业外部学习可专心学习,水平比较高,但是要离开工作岗位,而企业自行组织,可以不脱离岗位业余或半业余学习,批量大, 成本 低。

4、4建设独具特色的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是指企业在某一特定文化背景下产生的独具特色的经营理念和行为 哲学 ,是企业的个性化表现。企业文化必须与企业实际相结合,形成自己的特色,才具有生命力。但是目前我国不少民营企业文化建设奉行“拿来主义”,一味模仿国内外其他企业的做法,这使许多民营企业的文化带有雷同性,没有突出本企业鲜明的文化个性[10]。

比如在有关企业的价值观和企业精神的描述中很多企业都用了相同的 语言 和号。诸如,“质量就是生命”,“顾客是上帝”,“团结、高效、求实、进取”等。雷同化的企业精神既没有突出本企业鲜明的文化个性,也没有与众不同的特色,这种急于求成、千篇律的企业文化自然很难对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产生深远影响。还有的企业从创建之日起,就采取一成不变的企业文化,忽视了根据企业所处的宏观 环境 和微观环境的变化及时对企业文化进行创新,从而使原本对企业发展起积极作用的文化变成了企业发展的障碍。对一个企业而言,僵化的企业文化不利于企业决策模式、管理模式的创新,将使企业在激烈的 市场 竞争固步自封,最终被市场所淘汰。曾经风光无限的苹果公司在与微软及 ibm的较量中屡屡失败的原因就在于因循守旧,不思进取。

准确定位自身的企业文化,建立起适合自身发展的企业文化,并将这种文化灌输和渗透到企业员工中去,形成自己个性色彩鲜明的企业文化。只有特色鲜明的企业文化才能引起员工的认同与共鸣,从而产生巨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使企业立于不败之地。

我国的民营企业应结合当前我国正在建立的 社会 主义 市场 经济 客观条件,继承我国的 传统文化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民营企业文化。其中智力资源是企业竞争力的体现,我们必须利用各种信息,把人才作为发展的中心,以提高人的素质为基本途径,以培养企业理念和塑造良好形象为手段,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创新企业文化。同时一方面,民营企业要敢于打破传统观念的束缚,发挥自身适应性强、经营灵活等优势,学习古今中外优秀的管理思想和文化传统;另一方面,民营企业要了解自身所处的宏观微观环境并把握其本质,提高创新思维,建立创新文化,努力使企业向学习型组织、知识型企业发展。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知识经济已初露端倪的今天,在中国加入wto 已成事实的经济背景下,民营企业要生存要发展,必须走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之路,要认识到企业文化作为新型资源对现代企业的重要性。国内外成功企业的经验己证明了这一选择的正确性。因此,培育和增强核心竞争力是我国民营企业的当务之急,而企业文化作为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民营企业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建设企业文化对民营企业的持续发展起了决定性的作用,是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叶生、中国民营企业文化现状与发展研究[j]、中外企业文化,2007,(1):70-72、

[2]王红升、如何进行企业文化的构建[j]、中国乡镇企业,2006,(21):44-48、

[3]陈重文、浅谈中小企业文化建设[j]、中国集团经济,2006,(3):11-15、

[4]刘凤姣、我国民营企业文化建设的现状分析[j]、益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3):21-24、

[5]曲景泰、民营企业发展若干问题与对策[j]、北方论丛,2006,(3):3-6、

[6]李红梅、浅论企业文化与企业管理现代化[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05,(4):18-21、

[7]崔海娇、企业文化、协同与企业集团核心竞争力的分析[j]、大众科技,2005,(8):31-33、

[8]杨大楷、民营企业的文化重构与可持续发展研究[j]、西安财经学院学报,2005,(4):23-25 、

民营企业的重要性篇7

论文摘要:改革开放以后,中国民营经济经历了从无到有、不断壮大的发展历程,成为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一支重要力量。在经济飞速发展的现代社会,民营企业的队伍逐渐壮大,但民营经济的发展在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下,明显存在一些滞后问题,使得民营经济的发展空间受到限制,将在未来严重影响民营企业的发展。本文围绕民营企业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看法。?

??

上世纪90年代后期,随着中国经济迅速增长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中国民营经济得到了飞速发展。作为改革开放后成长起来的新生事物,民营企业克服了基础薄弱和先天不足等劣势,已发展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并逐渐显露出它在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经济效益以及维护供需平衡、扩大就业、稳定社会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已成为国民经济中最为活跃的经济增长点。客观地说,民营企业的发展正从发展初期向发展中期转变,即由靠领导人关系的协调建立制度向建立完善的制度性保障过渡,民营企业正向着更合理、更科学的方向发展。?

民营经济就其本质而言,它是"民本经济",是千千万万老百姓通过自主创业而从事的经济事业,是发展生产力、解放生产力的经济,是人民群众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手段。在民营企业快速发展的同时,我们也看到了民营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所暴露出来的越来越多的问题,民营经济的发展在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下,明显存在一些滞后问题,使得民营经济的发展空间受到限制,无法实现最大化发展。?

一、中国民营企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

虽然中国民营企业发展活跃,但存在问题也越来越多。发展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管理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人才机制需更加灵活;企业生命周期要延长;设备科技含量需增加等等。而制约民营企业存在与发展的主要问题在于:?

1、法律政策不够完善,制约作用大?

我国民营企业之所以能在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历史性时期存在和发展的原因,在于适应当时我国生产力水平。作为外部约束的民营经济政策,直接影响甚至决定民营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在产权性质和运营模式上,民营企业与传统的国有企业有所区别,因此现行法律法规对不同的市场微观主体实行区别对待。民营企业在法律上处于弱势地位,特别是经济法规对民营经济产生制约作用。民营经济相对于国有经济的弱势就显得更加需要国家政策法规的扶持,摆脱民营企业处于自生自灭的状态。实践表明,加大对民营企业的政策性支持势在必行。通过构筑保护民营经济生存和发展的法律框架,建设以法律为基础的宏观环境,才能推动民营企业的最大性发展。?

2、经营者决策能力限制,管理水平低下?

民营企业的决策水平既受制于决策者的决策能力,也受制于决策机构的组织体制和运行机制。在决策能力上,决策的效果取决于决策者的决策理念和决策心理。随着企业的发展,决策者的决策正确与否就显得尤为重要。在决策机构上,由于民营企业本身的局限性使得分权制衡的法人治理机构未能发挥作用,企业的所有者就是企业的经营者,即便经营者的决策缺乏科学依据,管理层的其他成员也难以制约,民营企业的发展往往决定于核心管理者的决策能力。我国目前的民营企业大多数仍是实行家族管理模式,这种简单又传统的模式在企业发展初期有一定的优点,但随着企业发展规模的扩大,就会暴露出诸多弊端。?

3、地方政策阻挠,企业准入受限?

由于产权性质差异和经营上的高风险性,民营企业不得不面对较之国有企业更多的市场壁垒。这主要包括许可证制度、无差异性政策限制和地方保护主义。市场壁垒的存在造成市场分割和市场准入约束。资料显示,我国对民营有限责任公司的注册资本要求位居世界首位。此外,用工许可、环保许可及建厂许可都必不可少。在直接出口方面,民营企业同样面临准入限制。准入性质的破除有赖于法律框架的构筑、市场机制的确立及市场主体观念和行为的法制化、规范化。民营企业的市场准入受限既有源于所有制差异的政策因素,也有民营企业技术水平和投资能力有限的自身因素。?

4、融资待遇不足,难以扩大发展?

无论是原始资本积累还是追加投资,与银行贷款、其他金融机构或非金融机构贷款相比,我国民营企业更依赖于内部融资。民营企业的原始资本积累主要来自企业内部的自筹资金。银行贷款、其他金融机构或非金融机构贷款在民营企业原始创业资本积累中作用较小。民营企业的追加投资同样依靠内部融资。调查显示,融资困难是制约民营企业发展的突出问题之一。民营企业难以获得外部融资,规模较小的民营企业尤其难以获得外部融资。由于民营企业的规模、信用度、财务信息透明度、经营模式、法人治理结构,与国有企业相比处于劣势,从而使贷款风险提高,加大了融资的困难。直接融资是民营企业解决融资难的又一思路,但实际上直接融资也困难重重。直接融资相对于间接融资的具有时效性,对于要求资金短期内周转的民营企业至关重要。在规范的直接融资渠道中,公共股权及公共债权市场对于民营企业的融资作用较小。这主要由于民营企业规模较小、利益关系明确、信息相对封闭而易于操纵炒作引致高风险的原因,也有公共股票市场进入壁垒限制的原因。我国《证券法》对民营企业公开上市 并没有所有制差异的歧视,但先前的配额制和企业规模要求无疑起到了壁垒限制的作用。?

二、民营企业健康稳定发展应采取的措施

?

为消除阻碍民营企业发展存在的诸多影响因素,必须实行下列措施。?

1、拓宽融资渠道?

我国民营企业自身存在的缺陷也就是融资渠道狭窄,通常都采取民间融资的形式,这种融资渠道少,融资成本高,风险大,是阻碍民营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为拓宽民营企业的融资渠道,要在经济上和政策上构筑多极化的资本市场体制,摆脱民营企业自生自灭的地位,为民营企业的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如实行融资租赁、投资基金、金融租赁和买方贷款等。?

民营企业提高直接融资额度的一般途径包括:民营企业行为的市场化、规范化及直接融资市场的发育。外部融资市场的发展特别是以银行、证券、保险、信托行业为主的金融系统协调运转,在专门面向民营企业等中小型企业服务的中小型金融机构的推动下,民营企业的金融渠道将拓宽。?

2、提升全社会对民营企业的认识高度?

要坚持"三个有利于"标准和十六大报告中关于个体私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的结论,统一认识。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实现共同富裕。民营企业也是社会主义生产力的重要发展力量,而且应该成为主要发展力量。这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发展必由之路,民营企业可以解决中国剩余劳动力的问题,是实现社会稳定的经济形式 。没有民营企业的发展,我国经济就不会有真正的活力。民营企业是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双向流通的模式,是一种新型的社会化经济模式。

3、宽松的政策法规,完善的法制建设?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多种所有制并存已作为一项基本经济制度确立下来。“私人合法财产不容侵犯”的条文也应该写进宪法,明确私人财产同国有财产享有同等的宪法权利。建议研究制定《民营企业法》,明确民营企业的法律地位。《民营企业法》可以促进、保护和规范民营企业的活动。这是民营企业应对国内外挑战的法律武器。在全国性法规不能及时修订的时候,为了支持民营企业的发展,各地也可以因地制宜研究制定一些地方性暂时规定,为民营经济的发展提供法律武器,以促进民营企业的快速、健康、稳定发展。 ?

4、优化投资环境,放宽市场约束?

放宽民营企业生产准入限度。在市场准入、经营许可证和生产许可证发放上,各种经济成分要一视同仁,机会均等,不应当按所有制不同实行倾斜政策。应该把对外开放的市场准入承诺作为对内开放的"底线"。允许民营企业进入经营;凡是已经和将要对外资开放的产业,都应当允许和首先对民营企业开放。根据新宪法精神,要加快清理、修订原有文件,进一步放开对民营企业的产业限制。目前我国尚有50多个行业不准或限制民营企业进入,有的行业允许外国人进入,而不允许国内的民营企业进入。随着中国加入WTO,在实现内外资企业统一国民待遇的同时,也为解决民营企业存在的非国民待遇问题带来了历史机遇。政府从今年开始逐步取消几乎所有针对民间资本的投资。对于一些需要发展而政府和国有企业一时财力不足的产业部门,如城市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应当逐步打开大门,允许一些实力雄厚、经营规范、素质良好的民营企业进入。要鼓励民营企业参与国有中小型企业的产权流动、资产重组和结构调整。?

5、提高管理者的决策水平,实现所有权与管理权相分离?

中国很多民营企业的成败关键,往往不是营销,也不是人力资源,而是失败在投资决策上。?

民营企业走过培育期,进入成长期后,需要经营者和企业员工整体素质的提高,但我国大多数民营企业是家长制独裁模式,一些民营企业家在经历过企业的创业时期,思想上出现自负骄傲的倾向,甚至是出现盲目自信,在企业内部搞独裁,在权力垄断上花心思,树立绝对权威,在公司重大决策上,只凭个人的感性判断,造成重大决策失误,这种决策错误,主要是由于企业的所有者和经营者的统一。聘请职业经理人对企业进行管理,建立以股东为成员的监督机构,对职业经理层进行监督。涉及企业重大项目投资、调整时,由股东召开股东大会集体决策,这样可以有效避免企业管理者作出错误的决策和投机投资,提高管理者的决策水平。??

参考文献:?

[1] 宁向东、拯救中小企业、经济管理出版社,2000、?

民营企业的重要性篇8

摘要:成功的企业文化可以成就一个企业,失败的企业文化也可以毁灭一个企业,企业文化绝不是装点门面的摆设,而是每个成功企业必须具有的理念,它在市场大潮中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是企业管理的重要部分,更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写作范文】栏目
  • 上一篇:新队员入队仪式主持词(精选8篇)
  • 下一篇:企业上市的要求(精选8篇)
  •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本站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