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作文网

留守儿童课题研究方法(精选8篇)

时间: 2023-06-26 栏目:写作范文

留守儿童课题研究方法篇1

〔关键词〕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综述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2684(2011)07-0007-04

一、问题的提出

伴随着改革开放的进行,农民工和农村留守儿童成为中国独特的社会群体。为了进一步加深对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对1978年以来国内关于农村留守儿童的文献进行了全面深入的研究。研究发现,尽管对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多学科研究目前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研究的方法也在逐渐规范化,但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研究缺乏系统性、整体性,研究中的结论存在一些矛盾,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还很多。为提高我国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研究水平, 明确农村留守儿童的概念及其内涵和外延,准确把握全国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总体状况,制定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指标体系,有必要对有关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文献和资料进行分析和梳理。

二、已有的研究成果

关于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基本状况,国内研究者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整体上令人担忧,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是他们在调查中发现的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1]。另一种观点认为,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喜忧参半,申继亮、武岳通过量化研究发现,虽然农村留守儿童在生活压力事件水平上显著高于非农村留守儿童,但二者的心理健康状况并无显著差异。虽然父母外出打工对农村留守儿童来说是一个不利的因素,但并未发现留守本身给儿童的发展造成任何直接的不良影响,大量关于农村留守儿童发展的负面描述似乎在某种程度上夸大了不良环境的消极作用,而抹杀了个体发展的主动性[2]。总体上看,当代农村留守儿童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还是应该引起全社会的关注。

1、农村留守儿童表现出的基本的心理特征

陈广云认为农村留守儿童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有远离父母少亲情、独立性差怕吃苦、自私心重难合群、过度自尊少谦虚、极端自负怕挫折等[3]。农村留守儿童消极的心理特征主要表现为:心理承受力弱、意志力不强、缺乏安全感和家庭归属感;自卑、寡言、悲观、孤僻;任性、脾气暴躁、情绪焦虑、态度冷漠、神经过敏,有的还有盲目反抗和逆反心理,对父母打工不理解而充满怨恨。这种心理上不正常的现象,陈广云将之称为“农村留守儿童综合症”[4]。很少有研究者从儿童心理发展的角度去认识某些心理现象(如任性、逆反心理)是儿童心理发展的正常表现,这会使研究有失偏颇。有的研究者发现,有少数孩子在父母外出打工后,变得更加坚强、自信,自理能力增强,而且能够理解父母的做法,把对父母的思念、感激变为学习的动力,自觉上进,表现良好。如王峰生的研究发现不少农村留守儿童面对挫折更加坚韧,形成了自主自强、勇敢负责的良好个性[5]。综上所述,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堪忧,必须引起全社会的关注,才能更好地解决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不健康问题,以推动新农村建设。

2、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成因分析

王东宇对影响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家庭因素进行研究,得出结论:与父母分离时间不同的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状况存在显著差异。与父母分离时间越长,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水平越低,各种心理健康问题更突出;代养人的文化程度、教育观念、教养方式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也存在很大影响;农村留守儿童的性别、年级、城乡差别以及是否与兄弟姐妹生活在一起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也有较大影响[6]。周宗奎等指出,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实际上是与农村基础教育的一些问题相互影响的[7]。申继亮等的研究结论是:母亲是初中农村留守儿童的主要支持源;不同性别、年级和留守时间的初中农村留守儿童的社会支持状况存在一定差异[8]。吴桂华等指出家庭教育缺失;教育资源短缺;制约农村留守儿童“学有所教”;未形成全社会齐抓共管的格局[9]。以上研究者都分析了农村留守儿童心理的负面效应,同时我们要看到农村留守儿童的生活处境和经历能给他们更多的自由和独立,不少农村留守儿童面对挫折更加坚韧,形成了自主坚强、勇敢负责的良好个性。综上所述,影响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因素是多方面的,需要专家学者进行更深入的调查研究。

3、解决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对策

王美玲认为,政府应制定相关政策,逐步消除城乡二元结构,积极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充分发挥学校作用,发展寄宿制教育,开展心理辅导课;组织自治教育,农村留守儿童较多的学校应在各年级设置“农村留守儿童自治班”;正确引导家长,改善家庭教育。家长要提高自身素质,帮助农村留守儿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10]。姚云提出,应以教育部门为中心,对农村留守儿童问题作出全面、系统、客观的分析,以寻找事实基础,充分重视和发挥学校教育的优势,政府主动担负相应的责任,以实现社会关怀的构想[11]。郑哲认为,学校的教育影响是儿童入学后最重要的社会化因素,解决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应充分发挥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功能和作用[12]。殷世东指出,“留守”学生失范行为的矫正需要社会、国家、社区、教育部门和家庭的共同努力和相互配合,共同为农村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建构一个有效的支持系统[13]。叶曼等较全面地分析了影响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因素,并提出了心理健康教育多元互动模式,即加强社区、学校、父母、监护人与农村留守儿童的互动,促进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发展[14]。陈香从家庭教育角度指出,父母应有完整的责任意识,要定期与子女沟通交流,更多关爱子女,通过多种方式和途径来表达对子女的爱,同时取得社会和学校的支持[15]。以上研究都是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有关的实施途径和策略,却没有确立针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内容,这样不免造成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空洞无物,运作困难,收效甚微。笔者认为,应针对农村留守儿童心理特点确立相应具体的心理健康内容: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道德品行教育、良好个性塑造等。在学校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活动课、专题讲座、个别咨询与辅导,创设符合心理健康教育所要求的物质环境、人际环境、心理环境,帮助他们解除心理困扰,提高心理素质。

4、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的研究方法

从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研究方法上看,主要有两种:一是理论研究方法,主要从人口学、社会学、教育学、心理学等学科视角审视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研究关于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形成的相关因素及其教育策略等;二是实证研究法,主要研究农村留守儿童心理的状况、农村留守儿童人格、自我概念、心理健康等方面。具体有心理测量法、访谈法以及问卷调查法等。

5、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研究的心理学理论依据

通过对近三十年有关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进行总结,与心理健康显著相关的心理学依据主要有:(1)人格心理学:郑雪的研究中提出统合是健康人格的本质特征,人格良好的个体主要表现为客观的认知与正确的自我意识、乐观的生活态度与积极的情绪体验,和谐的人际关系与良好的社会适应,以及实践活动的积极主动性、创造性和自我效能感[16]。(2)发展心理学:蔡少娜的研究结果表明,积极或消极的自我概念、自尊高低、自我接纳的程度、自我效能感、是否形成良好的自我同一性、自我调适能力等一系列相关的心理学概念与心理健康显著相关[17]。(3)社会心理学:闻吾森研究发现,心理健康各因子(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惧、偏执、精神病性)与积极应付方式负相关,与消极应付方式正相关;良好的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状况正相关,而消极的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状况负相关[18]。(4)积极心理学:积极心理学中关于积极的情绪和体验、积极的个性特征尤其是主观幸福感、乐观、宽恕等积极心理学的核心概念与健康心理之间有很高的一致性。何树华、杨巍峰、姚杜娟、王巍的研究都支持这一观点。(5)心理弹性理论:所谓心理弹性,是指在显著不利的背景中积极适应的动态过程。申继亮等人的研究指出,农村留守儿童的远环境只是一个缺乏解释力的标签。远环境是通过影响儿童的近环境,从而作用于个体,因而它对于个体的影响是因人而异的。以往的研究更多是单纯地研究远环境,例如留守、留守时间等对农村留守儿童发展的影响。我们应该更多地注重近环境的作用,例如亲子关系、师生关系、家庭教育观念和监护人的教育质量等,这样才有助于我们的研究能更有效地抓住影响农村留守儿童发展的关键因素,及时有效地采取干预措施。(6)经典分析理论:弗洛伊德在经典精神分析理论中非常强调儿童与父母的关系,认为早期的母爱剥夺有可能造成儿童情绪发展上的创伤性后果。研究还认为,亲子分离未必会引起不可挽回的后果,关键问题不在于分离本身,而在于替代父母对待儿童的关心程度能否补偿和代替亲生父母。此理论为我们成功解决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带来了曙光。上述心理理论中可从社会和个体的角度分为两类。从社会角度考虑的有社会心理学、心理弹性理论;从个体角度考虑的有人格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经典分析理论。不同研究者因自己的研究视角不同,所依据的心理理论也不同,笔者认为应该同时考虑这些心理理论,探索新的研究视角。

6、现有调查研究的主要特点

已有调查研究活动的主要特点:(1)大多数调查是针对一个或几个县、市的小范围。(2)调查区域主要集中在人口输出比较多的省。(3)被调查对象主要是学龄农村留守儿童,学前农村留守儿童还比较少,15至18周岁的农村留守儿童尚未受到研究者的关注。(4)在相关专家、学者对此课题进行研究后,对解决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举措落实的可行性及落实情况等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

三、问题与展望

(一)研究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1、农村留守儿童概念的界定不统一

明确的概念界定是开展科学研究的前提。但是,迄今,对于什么是农村留守儿童这样一个基本的问题,还缺乏明确、统一的界定,这将直接影响这一领域的进一步深入研究。首先,农村留守儿童、留守孩(子)、留守学生、留守少年、留守幼儿、空巢儿童等五花八门的概念在目前的研究报告中均有出现。其次,尽管越来越多的研究逐渐将概念统一到“农村留守儿童”上来,但是,不同的研究所指的农村留守儿童在内涵和外延上是很不统一的,特别是在“父母外出的时间长度”“孩子的年龄”等确定农村留守儿童概念的基本要素上还存在较大差异。

2、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原因剖析不全面

除留守以外,离婚、虐待都是儿童成长环境中的危险因素,所以农村留守儿童的健康问题,应该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究竟哪些问题确实是留守状态造成的?哪些又是由于其他因素导致的?对这一系列问题的解答,需要以农村留守儿童所处的整个成长环境为背景,加以综合考察。很多研究者仅仅是以某一个方面的影响因素作假设,而以这种片面的假设为指导,设计出的往往只会是以某个或某些学校(或学校的某个年级)、某个或某些地区的农村家庭为研究单元的研究内容和调查方案,从而有可能忽略了其他的儿童成长环境或者其他种类的危险因素给其带来的影响。在此基础上作出的研究分析和研究结论,其可信度有待考证。所以必须对农村留守儿童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了解农村留守儿童的健康问题,并且提出相应的干预措施,促进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实证研究。

3、文化客位影响

笔者认为,在研究农村留守儿童过程中,存在一个文化客位的问题,即研究者有可能已经过早地将其个人的观点强加给了被研究者,那么自然会得出不符合客观实际的研究结果。在调查研究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时,如果研究者已经想当然地认定农村留守儿童存在严重的心理健康问题,视他们为心理不健康的异类,那么在调查过程中也就带有这种偏见,调查结果就“意料之中”了。而在研究非农村留守儿童其心理健康问题时则没有这种文化客位影响。因此,研究者在认同农村留守儿童中的部分人也许存在心理健康问题的同时,也不应该将此问题扩大化,刻意地认为心理不健康是农村留守儿童的普遍现状,把农村留守儿童都看作心理扭曲的异类和弱势群体,从而将其与非农村留守儿童明显地划清界限,这样也许会对农村留守儿童产生更严重的负面影响。所以,客观地分析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状况,才能正确地认识问题所在。

4、研究者的个人因素对研究有干扰作用

尽管学术界认为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不可能截然分开,但笔者通过对相关的文献进行分类以后认为,其中只有少数的文献偏重于定量的研究,有多数的文献偏向定性的研究。前者是基于对客观数据的收集和验证,排除了研究者本人对研究过程和结果的影响,所以成文的过程比较概括、客观。后者是基于对“既有事实”的特征描述、原因分析、对策研究,其中,研究者的主观条件会情不自禁地介入研究过程,从而影响研究的信度和效度。在定性研究中,对同一问题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进行研究,社会学家、经济学家、人类学家、教育学家、心理学家等都会因为各自不同的出发点而对这一问题作出不同的描述和解释。除了研究者的职业倾向以外,这些研究者个人的价值偏好、信念、性格特征、年龄、性别、经济地位、家庭背景、个人与贫穷有关的生活经历等都可能导致他们对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采取不同的态度和不同的切入方式,从而影响研究结果。在以后的研究过程中,研究者应该不断地反思,尽量避免个人因素对研究的影响,从而保证研究的真实性。

5、忽视对农村留守儿童积极心理特征的关注

在描述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特征时,只有近三分之一的研究者谈到了农村留守儿童积极的心理特征,而几乎所有的文献都聚焦于对农村留守儿童消极的心理特征的研究。然而,农村留守儿童一般都是在艰苦环境的磨练中成长起来的,苦难造就了他们早熟的秉性,挫折磨练了他们不屈的性格,因此坚强是他们普遍具有的心理特征。而且,由于家庭的贫困,他们从小就较少得到父母的呵护与照料,逐渐培养了独立自主的生活能力。他们遇事比较有主见,在日常生活与学习中显现出较强的独立性。学习和工作中普遍都勤奋好学,生活一般都艰苦朴素等。这些优秀的特点和潜质,更值得社会各界去关注和开发。如果只看到或强调农村留守儿童消极的心理特征,而忽视对积极心理特征的关注,无疑违背了研究的公平性原则,难免会影响到研究结果的客观性和准确性,也会给农村留守儿童带来更大的心理压力和负担,伤害他们的自尊和自信。因此,在对农村留守儿童心理进行研究的过程中,即使是描述消极的心理特征,我们也应该持一种客观的、非批判的态度,更不能忽视农村留守儿童心理中积极的特征。

(二)对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展望

在农村留守儿童领域,当务之急是开展深入的调查研究,以便准确地掌握情况、了解问题,为制定对策提供必要的依据。

1、明确农村留守儿童的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农村留守儿童一词最早是由一张(1994)提出的,当时是指父母在国外而被留在国内的孩子。今天通常指的父母外出打工而被留在家乡的孩子。严格地定义农村留守儿童,需要确定以下三个基本的要素:(1)外出父母的数量。是父母双方还是单方外出的孩子算留守儿童? (2)父母外出的时间长度。父母外出流动多长时间的孩子可以被视为“留守”儿童?(3)孩子的年龄界限。多大年龄的孩子算农村留守“儿童”?纵观现有研究文献,只有少数研究对上述三个要素作出了界定,但各项研究所作出的界定标准很不统一。

按照以上的要求可以组织小型研讨会,邀请曾经开展过农村留守儿童研究的部分研究者和统计、研究方法等方面的专家,共同确定农村留守儿童的概念及其内涵、外延。概念明确后,要以适当方式公诸于世,以便共同遵守执行。

2、组织力量对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研究的视角、研究的主要内容进行深入探讨

这点是能否成功开展下一步研究的先决条件,应该尽快组织实施。建议由权威机构组织儿童、教育、心理、社会学、调查研究方法等领域的专家进行集体攻关。研究内容要尽量覆盖教育、卫生保健、权益保护、营养、行为、心理、亲子关系等内容。

3、整合分散的力量和资源,及早开展一次大型的具有全国代表性的农村留守儿童专题调查

为更全面准确地了解农村留守儿童的情况,还需要有针对性地开展专题调查研究活动。此前,由于没有全国性调查为支撑,各地在开展相关工作时不得不各自为政,导致调查研究的效率不高。由于技术力量的限制,各地的调查常常规范性不够,造成资源的严重浪费。因此,建议有关部门及早组织一次有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专题性全国调查,并在专题调查基础上组织深入的科学研究,以便更好地指导各地的农村留守儿童工作。

4、农村留守儿童分布的地区差异极大,全国性调查要针对农村留守儿童的这种分布特点进行

此前,一些科研机构选择的全国性农村留守儿童调查地点并不是农村留守儿童比较集中的地区。而一些农村留守儿童分布比较集中的地区却又没有进入研究者的视野。这样得到的农村留守儿童情况,极有可能反映不了全国农村留守儿童的情况。

未来在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范围扩大的同时,应注重研究方向、方式、方法,以及对农村留守儿童各方面问题作系统深入的研究,从而形成完整且成熟的研究成果,切实提高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水平。

注释及参考文献:

[1][10]王美玲、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探讨――以蚌埠市燕山乡为例[J]、现代农业,2009,(1):74~76、

[2]申继亮,武岳、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发展:对环境作用的再思考[J]、河南大学学报,2008,(1):14~18、

[3][4]陈广云、解析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J]、华章,2009,(2):125、

[5]郭文姣,黄俊伟、农村初中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研究[J]、社会心理学,2011(1):81~85、

[6]王东宇,王丽芬、影响中学留守孩心理健康的家庭因素研究[J]、心理科学,2005,(2):477~479、

[7]周宗奎、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发展与教育问题[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71~79、

[8]申继亮、初中农村留守儿童社会支持状况的调查[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7,(2):183~185、

[9]吴桂华,邱中慧、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成因及对策思考――以贵阳市为例[J]、中共贵州省委党校学报,2009,(1):121~ 124、

[11]姚云、农村留守儿童的问题及教育应对[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5,25(4):41~43、

[12]郑哲、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及对策探究[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6,(6):56~57、

[13]殷世,张杰、农村“留守”学生行为:失范与矫正[J]、教育导刊,2006(11):59~60、

[14]叶曼、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影响因素分析及对策思考[J]、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06,(6):67~69、

[15]陈香、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及家庭应对策略[J]、教学与管理,2007(4):48~49、

[16]郑雪、健康人格的理论探索[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5): 141~147、

[17]蔡韶娜、 近十年来我国心理健康研究综述[J]、 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7,(11):360~367、

留守儿童课题研究方法篇2

作者简介:汪立彬,女,陕西师范大学政治经济学院社会学专业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应用社会学与社会发展研究。

摘 要:笔者从目前电视传媒中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表现及成因入手,通过对目前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与服务(以下简称“关服”)对象“失衡”,主体“失真”,媒介“失正”现状的深入剖析,阐明了建设农村留守儿童关服体系的必要性与紧迫性。在此之上,笔者提出了传媒视野下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的初步设想:一是创造社会环境,搭建关服平台;二是创建主体机构,树立关服框架;三是创新运行机制,实现关服功能。

关键词:电视传媒视野;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

中图分类号:F323、8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4)05-0175-02

儿童是祖国的未来,儿童是社会的明天。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农村留守儿童问题,也为此采取了一系列重要措施,但时至今日,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形势依然相当严峻。2010年6月2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通过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了“建立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关爱和服务体系”的目标。2013年12月23日至24日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中指出,要重视“三留守”问题,健全农村留守儿童、留守妇女、留守老年人关爱服务体系。农村留守儿童关服体系建设无可否认是当前十分紧迫的重大研究课题。

一、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表现及成因探析

(一)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表现

根据电视新闻等多种传媒介报道,在广大农村地区,由于留守儿童的父母监护缺失、学校教护缺乏、社会管护缺位等诸多因素,致使他们的成长之路面临四大困境:

首先,心理困境。农村留守儿童常年“孤单自处”,心灵里缺乏亲情的温暖与呵护,生活中缺少父母的关心和照顾,思想上鲜有长辈的指引和帮助。这种情况极易引起儿童内心的孤僻自闭,从而导致性格的扭曲、价值观念的偏离,严重影响其心理健康。

其次,学习困境。根据中央教科所的一项调查显示:留守儿童的学习成绩一般都不容乐观,他们中的成绩优秀者仅占10%,大多数留守儿童的成绩处于中等偏下。很多留守儿童学习成绩不仅差,而且也缺乏上进心[1]。

再次,行为困境。行为困境和心理困境息息相关,也是农村留守儿童所面临的严重问题之一。由于亲子异地、长幼两离,长期非正常的家庭环境造成了留守儿童异样的行为习性,表现为:忧郁卑怯,固执顽劣,浪费攀比,厌家恶学……另外,安全困境。由于家庭监护力度的不足,以及社会保护措施的缺乏,农村留守儿童的人身安全现状十分严峻。此中既有亲人照看不周的疏忽,亦有坏人违法犯罪的侵害,也不乏自身行为失控的毁伤。

(二)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成因探析

第一,亲情疏怠,童心缺爱。留守儿童“独自在家”接受祖辈的隔代照顾,难免会有代际差形成的疏忽之弊。双亲务工在外,同子女离多聚少,以致留守儿童缺乏日常家庭中应有的关怀和疼爱。父母长期远离,不免使亲情日渐疏怠,经常处于“亲情饥渴”状态下的留守儿童极易形成心理问题,无论是卑怯自弃,还是冷漠多疑……对其身心发育都极为不利。

第二,教育疏失,蒙学缺知。统计表明,农村留守儿童的学习成绩大都处于中偏下的较低水平。造成这种结果的因素有三:首先,农村学校在教学设施、教师队伍、教育理念等方面存在诸多局限性,要对留守儿童提供特殊关照往往力不从心。其次,父母常年在外,对留守儿童缺少教导,容易造成家庭与学校两种教育间的脱节。再次,留守儿童自身对学习的目的不明确、兴趣不浓厚、态度不端正,以致经常旷课逃学。

第三,家庭疏懒,幼行缺管。调查显示,留守儿童中有很多人沉迷网游、厌弃功课,拜金攀比、奢侈挥霍,甚至越轨触法、公然偷摸。致使这些儿童生活习惯和道德品行如此乖离的是家庭教育的缺失。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农民工子弟在城市上学有严格的准入限制,进而孩童们只能留守农村与父母相隔两地;另一方面祖辈作为隔代监管人,往往重养轻教,娇惯宠溺。最终导致了他们肆行无忌、妄自胡为。

第四,社会疏误,治安缺护。社会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关爱意识淡薄、关注程度低微、保护措施缺乏,即使有也更多简单地停留在物质需求层面上,以至于社会管理在应对留守儿童问题上存在诸多疏漏和失误。娱乐场所如网吧、游戏厅等未能切实做到对未成年人的禁入;学校、家庭未能有效制止留守儿童的旷课逃学;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未能深入预防和纠正留守儿童的斗殴、偷盗、等行为,亦未能全面杜绝儿童拐卖犯罪的发生。

二、传媒报道中留守儿童关服体系存在的问题

(一)关服对象“失衡”

据多种媒体报道显示,农村留守儿童与其同龄人相比,在诸多方面都存在巨大差距,这集中表现在“失衡”上。1、数量大与投入小。留守儿童人口总数与政府相关财政投入严重失衡。据2013年全国妇联根据2010年“六普”的《全国农村留守儿童、城乡流动儿童状况研究报告》显示:截止2010年,全国农村留守儿童数量为6102、55万,占农村儿童37、7%,占全国儿童21、88%,全国每五个孩子中,就有一个农村留守儿童。而与之相对应的,除了一些社会儿童基金外,目前我国从中央到地方各级财政中还没有设立针对农村留守儿童的专项支付项目。2、问题多与关爱少留守儿童所遇问题与社会各界所予关爱严重失衡。一方面,当前农村留守儿童所面临的问题异常突出:心理问题,大部分留守儿童常年缺乏双亲的关爱和家庭的温暖,心理受创严重;学习问题,众多留守儿童缺乏良好的教育环境和自身努力,学习成绩低下;行为问题,不少留守儿童缺乏亲情呵护和家庭管束,行为习性乖离;安全问题,大多数留守儿童接受隔代照顾而缺少有效监护,安全常受侵害。另一方面,当前社会各方对留守儿童的关注意识还很薄弱,关爱行动还很匮乏,涉及到具体举措很多方面还是空白。

(二)关服主体“失真”

目前,参与农村留守儿童关服活动的主体有:政府、企业、社区、学校、民间组织等。活动的主要内容有:政府慰问,企业资助,社区调研,学校义教、媒体宣传等,这些活动对留守儿童所处的困境有一定程度的改善,但也有其严重的局限:首先,政府、企业以活动形式出现的关服行为都是短效、小面、浅层的,不可能长时期、广范围、根本性地解决问题;其次,诸如社区、民间组织等社会主体往往会面临职能和资金上的困境而爱莫能助;再次,学校背负应试教育、社会舆论和家长责任的三重压力,在其自身有限的教育资源条件下,教师无法做到对所有留守儿童的周全照顾。由此可见,或是出于参与方式的不妥,或是出于参与主体的无力,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当前还无法得到根本解决,真正的主体仍然处于缺位状态。

(三)关服媒介“失正”

农村留守儿童关服媒介“失正”的表现可以概括为以下四种:1、农村办学教育经费、教学设施、师资力量严重短缺。2、农村学校课余生活单调、活动场所简陋、活动内容单一、活动频率稀乏。3、农村学校心理咨询服务中心稀缺,心理辅导老师稀少。4、由市场主导,民间自发的经营活动因多数家庭无法承担费用而发展艰难,而且家长难以亲情,在治理由于亲情缺失引发的“农村留守儿童综合症”上,收效甚微[2]。

三、传媒环境下留守儿童关服体系建设的构想

(一)创造社会环境,搭建关服平台

社会环境可分为“软环境”和“硬环境”,搭建农村留守儿童关服平台必须从“软硬”环境同时抓起,齐头并进,双向而行。创造软环境可从以下入手:第一,创造社会舆论环境。媒体理应承担起为政府和弱势群体之间的交流提供平台的角色,农村留守儿童问题通过媒体得以曝光,政府、社会公益组织及个人的救助行为作为正面新闻报道则可以起到宣传作用,鼓励更多的人关注社会问题,同时应当发挥新闻媒体的宣传引导作用,通过多种传媒方式长期报道,让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成为广受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发挥知识、学术界的理论研讨作用,加快有关留守儿童问题的创新性政策制度的可行性理论研究报告。第二,创造社会法治环境。加大对农村留守儿童的法律保护力度,加快相关法律法规的研究制定,逐步形成一部《农村留守儿童权益保障法》。第三,创造农村学校、社区环境。倡导友善和关爱,崇尚洁净和自然,让留守儿童在一个阳光、健康、快乐的环境中成长。创造“硬环境”可从两保障开始:第一,实现资金保障。从中央到地方各级财政要设立农村留守儿童专项支付项目,并列入政府年度预算,按时、有序拨付。第二,实现规范保障。涉及农村留守儿童关服项目的所有设施设备、场地场所等,都要执行严格的统一规范性建设标准,并接受政府专属部门的监督、检查和评估。

(二)创建主体机构,树立关服框架

主体机构的创建是农村留守儿童关服体系建设最重要最困难的一环,它关系到关服体系建设的优劣成败。从国家层面看,目前由全国妇联牵头成立了12个相关部门参加的农村留守儿童专题工作组,由工作组统一协调、组织各部门协同开展工作[3]。据媒体报道,正是由于妇联等群众组织或者其他民间组织自身职能的限制,造成了其关服行为的局限性以及同其他部门机构协作的延滞性,这也是造成农村留守儿童关服体系“主体失真”的直接原因。所以,农村留守儿童关服体系建设的当务之急是创建主体机构:从上至下,从中央到地方,由各级领导部门的负责人组建各级农村留守儿童专项关服工作领导小组,并由新闻媒体监督实施,中央领导小组统筹全局、总体部署,地方领导小组具体安排、细分实施。

(三)创新运行机制,实现关护功能

任何一项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都必须依赖一套高效、有序、统一的运行机制,农村留守儿童关服体系的建设也不例外。 纵向上,中央留守儿童专项关服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大局、全面部署。地方领导小组则负责制定区域发展规划,并将留守儿童关服计划纳入其中,从而使之成为政府治理工作的重要内容。横向上,各级农村留守儿童专项关服工作领导小组,要尽一切努力充分宣传、调动本辖区内一切社会力量,组成最广泛的关服队伍,共同参与到具体的农村留守儿童关服工作中来。总之,要建成政府竭力主导、社会广泛参与、媒体全面监督、民众多方互动、农村留守儿童全面受益的关服体系。

参考文献:

1 王泽淮、李翠英、农村留守儿童对策分析[J]、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3)、

留守儿童课题研究方法篇3

关键词:留守儿童;社会化问题;社会系统

中图分类号:C91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02-0057-02

一、农村留守儿童的界定

由于农村留守儿童的问题越来越严重,因此关于留守儿童的各种文献、调查、研究也越来越多。但是目前人们对留守儿童概念的界定主要在称呼和年龄还未达成一致。有的作者在文章中称这群特殊的孩子叫“留守孩子”、“留守学生”、“留守少年”、“留守幼儿”、“空巢儿童”等各式各样的称谓,但笔者认为“留守儿童”更加准确恰当。在年龄上也有很多争议,如刘允明将留守儿童概念界定为“因父母双方或一方在外打工而被留在家乡需要他人照顾的16岁以下的儿童”;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课题组吴霓等人认为“农村留守儿童是父母双方或一方在外打工而留守在家乡,需要其他亲人照顾的年龄在16周岁以下的群体,主要集中在农村接受义务教育的群体”。随着研究的深入开展,在留守儿童年龄标准方面有逐渐达成统一的趋势,即以《联合国儿童公约》的年龄(18周岁以下)为准。经过对各种文献的对比研究笔者认为留守儿童就是农村地区由于父母一方或双方外出务工而被留在户籍所在地,需要父母单方,祖父母(或外祖父母)或委托人监护,抚养,教育的年龄未满18周岁者。

二、透视农村留守儿童的问题

1、家庭方面的问题

留守儿童家庭方面的问题主要包括以下两点(方面):一是生活品行问题,二是心理、情感、价值观问题。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由于父母务工长年在外,使孩子长期生活在不完整的家庭环境中,因此,他们在生活品行方面出现了真空。在家里,他们的叛逆心理表现的越来越突出,经常顶撞年迈的祖辈甚至殴打自己的祖辈。在学校,经常会出现迟到、旷课、上课吃东西、骂人、说谎等诸多问题。在2009年《当前学前教育》举过这样一个例子:李涛是典型的留守儿童,他的父母很早就去福建打工,每年只在过年回家一二十天。李涛在上一年级时,有一次上课因贪玩被教师批评,第二天便无论如何不肯上学,直到大人答应为他换一个班,他才肯去,可没多久他又要换班,同年龄的几个班都换过一遍后,他又要换学校,闹了很长时间直到大人给他换了学校,并宣布“最后通牒”后,才逐渐平息下来,只是偶尔还会因不做家庭作业逃学一二天,到外面玩够了再回家。在社会,则会出现打架斗殴、抽烟、酗酒、等违法行为。据调查,青少年违法犯罪率呈日益上升趋势,而年龄却呈现日益下降趋势。再加上农村地区本来生活条件比较差,特别是对于一些女性留守儿童,缺乏基本的医疗卫生保健知识和青春期教育,这些问题不仅会影响孩子们的健康成长,而且会导致社会的不稳定。

相对于生活品行问题,情感价值观问题则属于隐性问题。由于留守儿童的心理和身体处于快速发展变化时期,人生观价值观也处于关键的型塑阶段,他们在情感方面和价值观方面以及人际交往方面遇到许多困扰和疑惑,难以有效排解。久而久之,就会普遍出现心理、情感、价值观问题。在心理方面,如柔弱无助,不合人群,寂寞空虚,自卑闭锁,对父母充满怨恨等。在情感方面,神情恍惚,抑郁寡欢,焦虑不安,脾气古怪,孤僻内向。在价值观方面,父母只是不断地给孩子零花钱,于是便养成了读书无用论、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等错误思想。“留守儿童的乐群性、稳定性、轻松性、自律性方面低于非留守儿童,而世故性、紧张性、忧虑性得分高于非留守儿童。”“由于留守儿童的自卑和错误的价值观,导致他们把得不到亲情的原因归于社会和金钱,对社会和他人充满敌意,做出许多有害于社会和他人的事情”。

2、学校社会方面的问题

学校方面的问题主要是学习问题。在留守儿童的教育上,笔者认为学校应该承担主要责任。相当部分留守儿童在学校的学习缺乏自觉性、主动性,学业成绩明显不如非留守儿童。由于受父母的影响,一些留守儿童认为自己的父母也没有读过多少书,文化水平也不高,照样可以打工挣钱生活。新的“读书无用论”在农村地区有所抬头,根本就不相信“知识就是力量”,“知识就是财富”,“知识可以改变命运”的道理。此外,很多留守儿童还养成许多不良的学习习惯,诸如道德、守纪意识差、逃学、旷课、不交作业等。这不仅会影响孩子今后的健康成长,而且也将制约我国农村人口素质的提高。

社会方面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安全和权益方面。这种安全隐患一方面,来自于得不到亲情的照顾而产生的安全问题。唐喜梅、卢清在论文《农村留守儿童亲自教育缺失问题及对策研究》中举过这样一个例子:一个年仅10岁的农村男孩,因父母外出务工,家里只剩下他和年迈的奶奶。由于平时基本上没人管,本来需要照顾的他有时还得照顾生病的奶奶。在一次做饭过程中不慎引起火灾,导致身体大面积烧伤,最终夺去了年幼的生命。另一方面,来自于外界的侵害。由于社会、学校、家庭之间衔接上的不紧密,使留守儿童基本的人身权利得不到保障。留守儿童沉迷于网络游戏、抽烟、吸毒,溺水,甚至被拐卖,被犯的恶性事件也经常发生。留守儿童脱离家长的约束和引导,使他们遇到突发事件时,应变能力差,安全隐患极易发生,甚至成为不法分子的侵犯对象,极易受到伤害。

三、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成因

1、家庭角度

家庭是孩子健康成长的第一摇篮,父母又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对孩子的身心健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由于父母长期在外务工,无法照顾子女,使留守儿童与父母之间的情感交流与沟通出现障碍而造成亲情缺失,留守儿童长期缺乏亲情关怀,导致他们在心理情感方面出现真空。遇到问题不知向谁倾诉,错误的问题也得不到及时纠正与引导,而且留守儿童思念父母的感情会逐渐变得冷漠。再加上临时监护人常常会采取不恰当的疏导方式,例如,不要想你的爸妈了,他们不要你们了,他们只知道挣钱,一点良心都没有等类似的话语。这些都会对孩子产生潜移默化地影响。父母双方或一方不在孩子身边,对其子女教育的帮助和监督不足,甚至完全消除。学习好,得不到父母的表扬,学习不好,得不到父母的帮助。而留守儿童的监护人多为祖父辈(隔代监护)或者其他亲戚,由于体力、知识、年龄等原因,监护人大多只局限于留守儿童基本的物质需求满足,根本无法尽到对孩子的教育责任。

2、学校角度

在家庭教育功能弱化的情况下,学校的责任更加突出。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教育者最可贵的品质之一就是对孩子深层的爱,兼有父母亲的温存和睿智的严厉和严格要求相结合的那种爱”。学校教育侧重于知识的传授和学业的管理,对农村留守儿童这个特殊群体的心灵关怀难以顾及。学校与家庭之间出现了断层。在农村,学校本身师资力量就不足,硬件设施比较落后,更别说开放专门的心理课程,配备专门的心理教师。即使许多学校设置了心理健康课也是流于形式,可有可无,且代课老师并非是专业教师,对留守儿童的心理辅导没有达到理想的效果,促使留守儿童的内心世界基本上处于空白状态。因此,学校的教学理念、办学条件、师资力量和课程设置等方面是造成留守儿童社会化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

3、社会角度

父母在外打工的问题上,就真正的归结到一个社会问题。由于我国特殊的国情(人口多,底子薄,人口基数大,素质低)和不同的体制,造成目前农村,城市二元结构问题突出,再加上户籍制度的限制,造成非本地户口的孩子不能在本地读书。如果父母带孩子去别的地方读书则要承担高昂的费用,而且教材的选用不同也是务工子女在转学后所面临的问题。然而大多数农民工无法承担起这笔费用,人为地就推动了留守儿童的这一弱势群体的产生。社会各部门没有形成统一的监护体系,对留守儿童的关注度不够,对网吧、游戏厅等一些娱乐场所不能有效的管理,也使一部分留守儿童沉溺其中放任自流,从而危害社会的治安。媒体没有发挥正确的舆论导向作用,相关法律部门也没有完善关于保护留守儿童合法权益的法律条文。此外,大学生就业观念陈旧,不愿到偏远贫困地区支教。以上种种因素使城乡教育水平差距越来越大。因此,城乡长期二元分割是造成大量留守儿童出现的深层原因。

四、构建农村留守儿童的社会层级体系

留守儿童问题作为一个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其原因在于家庭,学校和社会各方面的不衔接,不应只是农村外出务工人员自己解决的问题。因此,必须在政府的主导下建立三位一体的社会层级体系,为留守儿童创造健康成长的环境和空间。

1、营造家庭微观系统

家庭是一个培育情感最基本的社会单位。“家庭是社会群体的典型,它最重要的特征就是面对面的富有感情的交往”。家长努力承担起教子之责,不应只是在外务工忙于挣钱而忽视对孩子的教育。家长应该树立“子不教,父之过”的教育观,明确教育子女是自己应尽的责任。

父母应采取多种方式,注意与孩子的沟通交流,沟通次数越多,孩子越能感受到父母的关爱。沟通方式也应多样化,除了电话外,可采用书信,条件允许可用网络视频等进行交流,发现问题及时纠正,一定要改变“读书无用论”的观点,树立“知识改变命运”的观念,父母还应该经常与老师、监护人多沟通交流,不时地了解孩子的学习、生活、思想等方面的状况,给予孩子及时的、必要的、正确的教育指导。如果有可能的话,尽量把孩子带在自己身边或者改变家长外出方式,为留守儿童营造一个温暖关爱的学习和生活空间,促使留守儿童健康成长。

2、完善学校中观系统

完善留守儿童寄宿制。农村学校寄宿条件简陋,甚至很多不具备寄宿条件,学校教育优势不能弥补家庭教育的缺失而发挥其作用。“在现代社会里学校是青少年社会化的重要机构。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是互补的,二者协调对儿童社会化的顺利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学校一定要加强改善寄宿制条件,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使学校成为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摇篮。学校加强留守儿童的教育和管理,不仅有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而且也为外出务工农民解决了后顾之忧。

建立留守儿童个人档案。如:姓名、地址、教育状况、学习成绩、行为习惯、道德品行等,从而做到与家长交流心中有数,有针对性地教育留守儿童,让学生感觉到有一种家的温暖,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开设专门的心理课程,配备心理辅导教师,有针对性地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使留守儿童融入集体当中,从中获得快乐与友谊,增强人际交往能力,消除他们的孤独感及自卑心理。比如,学校可以利用双休日,节假日组织留守儿童进行唱歌,做运动,跳舞等活动,陶冶学生的情操,健全学生的人格,摆脱不良的社会风气。

3、构建社会宏观系统

完善户籍制度政策,逐步消除城乡差距。城市的快速发展离不开农民工心血的付出,政府应继续推动户籍制度以及其他相关体制的改革,实施一些优惠政策和配套措施,比如,取消户籍限制,放宽定居条件,农民工子女就近入学,免收学杂费等,并把农民工劳动保障、职业培训等纳入正常的财政预算,使流入城市的农民享有与城市平等的权利。

加快本地经济发展,为本地农民创造就业机会。在经济发展落后的地区,充分利用本地优势资源,发展地方特色经济,大力发展乡镇企业,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现象,让农村劳动力离土不离乡。同时积极鼓励和引导更多的外出务工人员带着资金、技术、管理经验回乡创业,这样不仅可以使农民留在家乡就得到经济的满足,同时也有精力顾及孩子的抚育与教育,从源头上减少留守儿童的数量。相关职能部门要充分发挥协调、维护、教育和服务的职能,加大对农村教育资源的财政补助。媒体要加大宣传力度,大力营造关爱氛围。在现有法律的基础上完善法律政策,切实维护农村留守儿童的合法权益。确保农村留守儿童学业有教,亲情有护,安全有保。

“到2020年,我国大约有2亿农民富余劳动力要进城务工就业,农村留守儿童还有增长的趋势”。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事关祖国的未来、社会的稳定,全社会都要高度关注留守儿童。梁启超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为了民族和国家的未来,为了国家的明天,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关注留守儿童,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地做好留守儿童的教育工作,全面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

参考文献:

[1]王思斌、社会学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2]宋林飞、西方社会学理论[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7、

[3]中国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研究组、农村留守儿童问题调研报告[J]、教育研究,2004,(10)、

[4]蒋忠,柏跃斌、“民工潮”下的农村家庭教育现状及思考[J]、江西教育科研,1998,(3)、

[5]王泽淮,李翠英、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对策分析[J]、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1)、

[6]刘允明、关爱农村“留守儿童”[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

留守儿童课题研究方法篇4

一、学校实施“两个特色”教育,创设和谐趣味的学校育人环境。

学校在解决贫困农村地区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上应担当“主角”,因为在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缺失的情况下,学校教育就显得格外重要。针对留守儿童,学校的教育理念要更新,即从单纯追求升学率转向追求全体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上来。理念是行动的向导,只有在观念上发生变化,才能有效地指导教育教学的实践。我们学校,在留守儿童的教育方面,就特别创新了教育理念。

要真正解决留守儿童在学业、心理健康及行为习惯方面的问题,从学校角度来说,至关重要的就是要创设一个能够让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环境氛围。留守儿童教育环境包括校园文化氛围、学生活动场所等。对于学校文化氛围的创设,我们学校着重大力打造两个特色教育,即文化校园特色和艺术体育特色。这两个特色教育的实施,使得全校经常有活动,比如篮球赛、乒乓球赛、足球赛、田径赛等等,还比如舞蹈兴趣活动、绘画兴趣小组活动,书法兴趣小组活动,志愿者服务队校外、敬老院活动等等。并且活动有趣味,长素质,留守儿童在学校的生活,不再是单调的三点一线,而是变得丰富多彩,极有吸引力。此外,学校还建起了文化长廊,设立了阅报栏。正在准备全面打造以“诗性人生”为核心的校园文化建设。这些举措,都极大的丰富了全校学生(特别是留守儿童)的课余生活。积极引领着孩子的树立崇高的精神品质。这样,就大大减少了留守儿童由于没有父母陪伴的孤独心理,也降低了他们与社会上不三不四的人来往沾染一些坏习性的可能。这样和谐有趣的校园文化环境氛围的创建,可以陶冶孩子的情操、丰富孩子的业余生活、弥补留守儿童因为缺少家庭教育和关爱的不足。我们课题组相信,在这方面下功夫研究实施,会大大提高了对留守儿童的教育效果。

二、学校创建留守儿童教育管理平台,实施留守儿童关爱工程。

我们学校已经设有“留守儿童心理咨询室”“留守儿童和父母网络聊天室”以及“留守儿童之家”等活动场所及教育平台,这些活动场所及教育平台的创建,方便了学校、留守儿童父母以及临时监护人之间可以随时了解留守儿童的学习、思想等状况,并成为几方面及时沟通的媒介,这些活动平台也充分考虑到学生个性的展示、家长学生之间的沟通、老师学生之间的沟通功能。

由于留守儿童亲情的缺乏,性格的变异,他们更需要的是家长的关爱,为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学校已经开始着力实施“留守儿童关爱工程”,具体说来,首先就是学校行政、党员干部以及班主任老师等等各自联系几名留守儿童,不仅从学习生活上给予他们帮助指导,更多的从情感心理方面照顾关心他们,当好临时家长。我们课题研究实验班的实验老师都是家长,课题组要求做好家长笔记,做好个案跟踪记录,以期在工作中能够过得第一手课题研究材料。学校要求临时家长从细小的事件入手,能抓住每个奉献爱心的机会实施关爱工程,尽可能用最短的时间体现来自老师的关爱,让孩子们能真切感受到这种关心。特别是住校生,学校特别配备了专门的指导教师管理指导他们的学习及生活。我们希望通过这些举措,使留守儿童能在学校内体验到如同家一般的温暖。另外“留守儿童关爱工程”还包括对他们实施的自主自理能力教育活动,这个活动结合了新课程改革,组织学生自主学习,在学校通过多种形式组织学生锻炼自理能力。培养留守留守儿童的社会责任心、独立生活能力、团结互助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形成具有学校特色的留守学生教育理论体系。这方面的研究也是我们这个课题的一个重要子课题。希望通过一段时间的研究和深入的实践,能够总结出更好的经验推广。

三、创设积极健康和谐的班集体氛围,给予留守儿童平等的爱。

学校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关爱最终落脚到班级和每一个老师,作为老师特别是班主任,首先要营造一种健康向上、积极进取的班集体氛围。

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应充分考虑到全班学生(特别是留守儿童)的生理心理特点,考虑到班级内学生的差异,制定切实可行的班级奋斗目标,既有整体目标,又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有不同的要求和个体目标 。尤其是要善于发现留守儿童中所谓“低差生”“后进生”的优点,在班级活动和班级管理中进行正确的引导,鼓励他们扬长避短,有些学生学习成绩差的,有些却热心集体事务,那么就委以他们一定的班级事务管理工作;有的学生成绩差,但爱好打球、画画,就成立班级兴趣小组,发扬他们的优势。总之,要让每个学生在班级集体活动中发现自身价值,消除自卑心理,让班集体能够成为一个让每一个孩子都健康成长的和谐班集体。实践证明,一个和谐、健康、向上的班集体,能够大大增强学生的主人翁责任感、认同感和归属感,能促进学生(特别是留守儿童)心理和行为的变化,使其感受到集体的温暖,感到身心愉悦,促进他们健康成长。这也将是我们课题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

其次,教师要亲近、尊重留守学生,加强与他们的心理沟通和情感交流。

初中学生在心理上本来就开始有一种“独立”意识,很难在老师面前无话不说,同时,对外界事物开始有一些自己的独立见解。有时对老师的见解和看法也会公开表示自己的不同意见。特别是留守的初中生,这种“独立”意识,以及不愿与老师交流的现象更甚。在这种时候,教师首先要尊重留守学生的兴趣和爱好 ,把他们当作自己的子女、朋友,用心关心和爱护他们。在感情上亲近学生,多与他们进行交流和沟通,拉近与他们的心理距离,在与学生交流和沟通的过程中,更深入地了解留守学生的思想动态,进行正面的引导,使他们形成积极向上的兴趣爱好。老师通过这种方式与留守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就不会与他们产生隔阂和对立。通过这样的个案跟踪,积累经验,总结提高,相信会取得研究成果,会有教育效果的。

第三,教师要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给予留守学生平等的爱

留守儿童课题研究方法篇5

关键词:留守儿童;学校德育教育;三自教育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23-207-02

一、引言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批农民涌入城市,成为城市建设的新生力量,然后其背后所带来的留守儿童问题也日益凸显出来。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流动到其他地区,孩子留在户籍所在地,并因此不能和父母双方共同生活在一起的儿童(段成荣等,2005)。根据周福林等(2006)的研究,我国留守儿童的数量已近2000多万。研究指出,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水平要普遍低于父母都在身边的儿童,而在农村留守儿童中,初中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较小学生、高中生更为严重(李宝峰,2005)。留守儿童因父母一方或双方不在身边,亲子之间缺乏良性互动,导致其在社会性发展过程中产生一系列的不良发展趋向(王晓丹,陈旭,2010)。

留守儿童问题已经得到社会和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已有的研究主要是从农村留守儿童一般生活状况、监护人素质、家庭教育中的问题和缺陷,以及社会支持系统的构建等儿童发展的外在影响因素来了解和分析留守儿童的成长(王晓丹,陈旭,2010),及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社会交往能力的差异等(董海宁,2010)。本文拟从德育教育的角度,探讨留守儿童的自主教育策略问题。

二、留守儿童学校德育教育存在的问题

学校德育的本质是一种培养人、塑造人、转化人、发展人、完善人的教育活动,他应该具有很浓的民族人文色彩和广泛而深厚的人文关怀内涵(王东莉,2004)。反思我国德育教育,长期无法取得良好的效果,其原因首先是策略、方法的不当;其次是德育教师专业性差;在面对留守儿童问题时,对于留守儿童自身特点的认识不足,也是影响德育教育效果的重要原因之一。

1、德育课教学内容的空泛、方法单一

留守儿童所在的农村一般经济落后,发展缓慢,教育投入严重不足,教学质量较差(荣红涛,2010)。德育的教学内容往往空泛,不能具体化。在现有的德育教育中,往往将思想政治教育问题强化,而弱化了道德伦理、心理健康等方面。在教学实践中,往往注重理性知识,而没有把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使用填鸭式教学,忽视了学生的内心体验。这种教学内容和方法会使学生厌学,很难达到教学目的。

2、缺少专业知识丰富的专职德育教师

留守儿童所在地区,由于教师待遇低,很难留住人才,很多青年教师不堪忍受清贫,只得选择考研究生或外出教书,导致农村教师流失严重,而补充教师质量较差(荣红涛,2010)。优秀教师资源的匮乏,导致留守儿童所在学校往往存在没有专职的德育教师的情况,更不用提有德育教学专业知识的人才。因此,在这类学校里,德育教育很难得到提高。

3、留守学生的思想特点

(1)性格或任性、放纵或自卑、沉默

农村留守儿童的特殊生活形态不利于其健康成长。留守儿童的临时监护人通常只照顾其吃穿,或无能力或不情愿对留守儿童进行管理教育,使得很不少留守儿童生活在长期缺少亲情和家庭教育的环境中,形成了随意、任性、放纵的性格。留守儿童长期与父母分离,感受不到完整家庭的温暖,生活上缺少足够的关爱,在同伴关系中受到歧视和排挤,他们容易产生消极情绪、感到孤单、自卑,表现出内心封闭、情感冷漠、性格脆弱、任性、叛逆,行为孤僻、缺乏爱心和交流的主动性,表现出相应的心理障碍(王勇鹏,彭科莲,2007;莫艳清,2006;林宏,2003)。

(2)社交焦虑

留守儿童与父母长期的分离,与父母缺乏应有的情感依恋,使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在社会交往方面表现出了显著性差异,无论是在小学阶段,还是在初中阶段,非留守儿童的社会交往状况都要好于留守儿童(董海宁,2010)。亲子之间的正常交往关系被人为剥夺,缺少与父母经常的交流沟通,因此造成留守儿童难以形成健康良好的交往能力和品质,在正常的社会交往方面容易表现出诸多的偏差(张德乾,2006)。Bowlby和Ainsworth 认为,形成安全依恋的儿童会具有更多的社会技能,能更好地与同伴相处,表现出较少的情绪或行为问题(蒋索等,2006)。留守儿童的社交焦虑发生率显著高于非留守儿童(张顺等,2007)。

三、留守儿童学校德育教育的自主教育策略

针对留守儿童德育教育存在的问题,本文重点探讨其德育教育的自主教育策略。“三自教育”是一直是德育教育领域探讨的话题(马鹏飞,1997;吴国鑫,1999;周光相,2004;瞿琼生,2005;胡苏,2008)。有教育者认为:“三自教育”包括积极培养学生自觉学习的习惯、自主发展的能力和自强不息的精神(周光相,2004);有教育者提出“三自教育”重点包括了“自我教育、自主学习、自能发展”。

针对留守儿童,由于缺乏父母的关爱、引导和教育,很多孩子成了生活上的困难生,学习上的后进生,思想、行为上的问题生,我认为“三自教育”应为“生活自理、行为自律、学习自主”。

1、生活自理

留守儿童往往接受的是临时监护,甚至存在监护缺失,一些监护人年龄偏大、身体有病,不能为留守儿童提供生活上的照料和关怀,相反,还需要留守儿童的照料,这类监护实际上变成了“逆向监护”(王勇鹏,彭科莲,2007)。

在无法改变客观环境的情况下,学校要教会留守儿童生活自理。生活自理不仅仅指能够照顾好自己的饮食起居,还应该学会管理好自己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管理时间、管理财务。学校要利用班会活动、实践课等开展相应的活动,使留守儿童学会计划安排自己一天的学习、生活时间,并能坚持执行时间表,能够准时起床、自己收拾房间、煮饭、洗衣、按时睡觉等。同时要指导留守儿童树立正确的消费观,管理好父母给的零花钱。

2、行为自律

留守儿童与父母长期的分离,使得他们缺乏应用的情感依恋,其性格常常表现为自卑、沉默、悲观、孤僻或任性、暴躁、极端,出现了相应的问题行为。如何使留守儿童真正达到行为自律?

首先,给予学生足够的关爱,使其体会到温暖和关怀,这就要依靠班主任老师在日常工作中,多多关注留守儿童,从点滴做起,从细节做起,对其学习和生活都多给予一些关注,同时还要引导班级中的其他同学一起给留守儿童营造一个温暖的班级环境,使其在班级中有归属感,归属感往往能够唤醒学生的集体意识,使其在日常生活和学生中会为了集体考虑,与此同时,其行为自然得到了约束。

其次,引导学生制定明确的自律目标,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目标制定后,通过强化学生的自我约束力,引导学生通过自律来向目标迈进。可以通过各种班会活动,使用评比等竞争形式,在班级里营造自律的氛围,使留守儿童受到感染和带动,逐步形成自我教育的能力,不断完善自身。

3、学习自主

留守儿童的临时监护人通常只照顾其吃穿,或无能力或不情愿对留守儿童进行管理教育,一些监护人年龄偏大、身体有病,不能为留守儿童提供生活上的照料和关怀,反而需要留守儿童的“逆向监护”,使留守儿童过早地承担起成人的责任和义务,给学习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

学习自主,其实就是指的是把具体的教学活动,看成人的自然认识活动,通过经历体验认识各学科知识及其教和学的自然发展过程,逐步掌握认识事物的基本方法,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和程序,自觉地运用已知规律去分析新的知识现象,从中发现新的知识和有关规律,逐步系统地掌握知识,提高认识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留守儿童的自主学习习惯的养成对其非常重要的,能够增强其抵抗外界不良信息的能力。帮助学习落后的留守儿童补习文化课,提高其学习成绩,使他们也能体会到学习的乐趣,进一步激发他们的上进心,有利于其学习自主行为的增加,如此形成良性循环。

本文梳理了留守儿童学校德育教育存在的问题:德育课教学内容的空泛、方法单一,缺少专业知识丰富的专职德育教师,以及分析了留守学生的思想特点。进而提出了留守儿童学校德育教育的自主教育策略,即“三自教育”:“生活自理、行为自律、学习自主”,以求发掘留守儿童身心发展的潜能,弘扬主体性和主动精神,逐步形成能持久发挥作用的身心发展的内在品质和各种能力,促进留守儿童全面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董海宁、 (2010)、 社会化结果: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的比较分析 中国青年研究,2010(7),31-35、

[2] 段成荣,周福林,(2005)、 我国留守儿童状况研究 人口研究,29,29-36、

[3] 胡苏、 (2008)、 寻找真正的教育—记重庆市万州区红光小学的“三自”教育特色 今日教育,2008(6),15-17、

[4] 蒋索,何姗姗,邹泓,(2006)、 家庭因素与青少年犯罪的关系研究述评 心理科学进展,14,394-400、

[5] 李宝峰、 (2005) 农村“留守子女”的心理健康问题及其干预 教育探索,2005(5),82-83、

[6] 林宏、 (2003)、 福建省“留守孩”教育现状的调查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2003(3),132-135、

[7] 马鹏飞、 (1997)、 学校开展三自教育的构想 教育探索,87,20-21、

[8] 莫艳清、 (2006)、 家庭缺失对农村留守儿童社会化的影响及其对策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8,150-152、

[9] 瞿琼生、 (2005)、 “三自教育德育模式”的构建与实践 西江教育论从,2005(3),19-21、

[10] 荣红涛、 (2010)、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现状、问题及对策 党政干部学刊,2010(1)、 60-61、

[11] 王东莉、 (2004)、 人文关怀:当代学校德育的逻辑起点 当代青年研究,2004(4),1-7、

[12] 王晓丹,陈旭,(2010)、 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社交焦虑及认知偏差的比较研究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37,57-61、

[13] 王勇鹏,彭科莲,(2007)、 对当前农村犯罪留守儿童的教育状况调查与思考 湖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83-86、

[14] 吴国鑫、 (1999)、 实施“三自教育”培养学生自主能力 中小学管理,1999(3),35、

[15] 张德乾、 (2006)、 农村留守儿童交往状况的调查与分析 安徽农业科学,21,5679-5680、

[16] 张顺,王良锋,孙业桓,陈兴付,张秀军,高荣,邢秀雅,(2007)、 小学“留守儿童”社交焦虑现状流行病学调查、 现代预防医学,34,441-443、

留守儿童课题研究方法篇6

我参与的课题是《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下面我从研究的过程、取得的成效、存在的困惑等方面做简要汇报。

一、课题研究的过程

本课题研究是分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2017年4月~2017年8月),准备阶段。

首先,我们在4月2日组织全体教师认真学习了国家、省市等有关关于做好农村留守儿童工作的文件,强化教师责任。提高认识,更新观念,统一思想,形成共识。

4月11日,我们选取了6名有志于做课题研究的老师成立课题组,明确分工和职责,并着手对全校留守儿童进行调查登记,建立了各班级共63名留守儿童个人档案。并对他们进行深入了解。

5月16日,我们召开了课题组成员会议,各人汇报所了解的各班级留守儿童行为品性、学习能力、生活习惯、心理健康等教育现状,确立实验内容,制定实验研究方案。

5月23日,我们根据研究方案,进一步制定了学习制度、帮扶制度、考核与奖惩制度等相应的保障制度。

第二阶段(2017年9月—2017年8月),研究阶段。

收到立项通知书后,我们立刻与9月19日进行了传达,并集体学习了有关问题学生教育的理论。

为进一步了解留守儿童的行为品性、学习能力、生活习惯、心理健康等现状及影响的主要因素,课题组参考了有关资料于10月19日编制了问卷。问卷分为四个大部分,分别是,留守儿童的生活状况、心理状况、学习状况、教育状况。每项都设计了很多问题。问卷设计好后又请学校其他教师对问卷内容进行补充和完善。

10月24日,课题组成员对各班级留守儿童进行问卷调查,并利用期中考试后,学校开家长会的时机与留守儿童学生家长或者监护人进行座谈,进行随机抽样调查。

11月7日,我们对调查结果进行了统计分析,深入了解留守儿童行为品性(包括思想状态、行为习惯、言行举止)、学习能力(包括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习惯、学习目的等)、生活习惯(包括饮食健康、自理能力、卫生习惯、安全保障等)、心理健康(包括性格情感、自我认识、社会适应性等),经过认真分析,写出了调查报告,初步总结出留守儿童教育现状及转变的方法。

接着又拟定测试卷,对留守儿童进行品学综合测试,各班抽取2~3名得分较低的学生(智力正常)作为问题学生个案,并建立个案档案,收集他们的评价材料(班主任、科任教师、家长、监护人、同学的评价)、实物材料、档案材料。找出问题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分析导致这种现状的各种因素:主观因素(学生自己的智力、行为、习惯因素等)、客观因素(家长因素、监护人因素、社会因素、教师因素、学生之间影响等)。然后我们讨论商量对策:

主要有1、建好留守儿童之家,(一方面在学校中,我们还联系有条件的村委会,例如西平村建立了留守儿童之家)开通亲情电话、亲情QQ,使留守儿童在课余有一个文化娱乐、交流感情的休闲场所。

2、开展主题班会、走进留守儿童之家等活动,全面了解留守儿童现状,不断发现新的情况,贴近学生,走近学生。边实验边研究,让留守儿童学得安心,生活开心,家长放心。

3、根据留守儿童现状,分类指导,区别对待,在活动中受启发,在交流中受教育,在相处中求愉悦,从个性中找共同点,从共性中找差异。探索出留守儿童教育的新方法,新措施。

经过一段时间的活动开展,我们总结出要搞好留守儿童的教育,重点做好了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构建了对留守儿童做到“四掌握”“四管理”,“当好五员”的教师管理办法。

二是,搭建起了对留守儿童“三多”“三沟通”班级管理平台。

三是,建成了对留守儿童学生“五个一”活动的学校管理机制。

四是,筑起对留守儿童学生“十个一项目”的系统管理工程。

第三阶段(2018年9月—2018年4月),总结阶段。

1、收集汇编研究资料;对课题研究的整体情况做细致的分析、总结,整理有关调查数据及材料,总结活动中的经验、教训,撰写研究报告,总结出留守儿童的教育方案。

2、积极组织论文投稿;

3、完成结题报告;

4、课题结题鉴定。

下面说说课题研究成效:

1、学校办学层次得到提升。促进了教师走向专业化,构建了平等合作、互相尊重的师生关系,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我校有1人次被评为市级教学能手,5人次被评为县级教学能手,1人次获得市级教学工作先进个人,3人次获得县级教学工作先进个人,1人次获得市级优秀教师,2人次获得县级优秀教师,2人次在市级以上刊物,12人次学生作品在市级以上交流或获奖。

2、学生成长得到了保障。挽救一些心灵受到伤害、扭曲的留守儿童,促进了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性格孤僻的变得开朗了;成绩平平的变得优秀了;脾气浮躁的变得稳重了。

3、家庭和谐得到维护。拯救了几个濒临破碎的家庭,促进了社会的稳定,有助于建设平安校园,和谐社会。

4、社会稳定得到加强。对减少青少年犯罪、社会安定有积极的意义。同时也积累一些“留守儿童”的教育的经验,为未成年人的研究提供一些素材、案例。

下面说说困惑或者希望

留守儿童课题研究方法篇7

关键词: 农村留守儿童 课外阅读 家庭环境

课外阅读是指学生在课堂外的时间阅读课外读物的活动。课外阅读对儿童影响的问题,国内外一直都有专家学者进行研究。国外的一些调查研究发现,课外阅读不只与儿童的成绩成正比,而且还对儿童的情绪和社会性发展有积极作用。但是国内一些关于儿童课外阅读情况的调查显示,我国儿童在课外阅读方面存在着许多的问题,特别是相对于城市儿童来说,农村儿童特别是留守儿童在这些问题上的表现更为突出。

一、调研方法及对象

本次研究对湖北省阳新县的2所农村中学和2所农村小学的留守儿童和非留守儿童进行调查,分别是白沙中学、龙港中学、潘祥希望小学和龙港完全小学。调查学生共计300人。按分层抽样法,分为小学低年部、小学高年部和初中部,每部发放问卷100份,收回有效问卷276份,有效率为92%。

二、调研结果的统计与分析

按照实际情况来说,调查问卷得出的结论与现实可能有一定的差距,这是由于孩子在填答问卷时,一般都不愿意把自己说得很差,因此往往对一些优秀的、好的项目进行选答,这也是与一般少年儿童的道德水平相吻合的。

(一)个人阅读情况分析

1、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在阅读态度上的比较

在对于课外阅读的态度问题上,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相比,显示出更大的兴趣。具体见表一:

留守儿童很大程度地缺乏父母的情感支持,在生活中存在一定程度的空虚,需要在其他兴趣上寻找情感支持,而阅读是一种易得性比较高的途径。在平时读的书籍的类型方面,非留守儿童由于父母的功利性要求,平时读的教辅类书籍较多,达43、3%,这也是他们对课外阅读不太感兴趣的原因之一。相反,留守儿童由于隔代监护人无力管教、父辈监护人不敢苛责、同辈监护约束力不强,在阅读的内容方面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进行选择,从而可以培养阅读的兴趣。但是,对于阅读的目的,无论是留守儿童还是非留守儿童,普遍都认为是为了提高作文水平,达到69、2%,而把阅读作为兴趣的则非常少,只有7、4%。

2、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在阅读时间和阅读量上的比较

根据调查资料显示,无论是留守儿童还是非留守儿童,在休息日和课余时间里,最常做的事情按顺序依次是:做家庭作业、和朋友玩耍、看电视、阅读课外书籍。因此,普遍的阅读时间都不足。在阅读量上,农村儿童平均没有达到《语文课程标准》所要求阅读量,但留守儿童和非留守儿童之间的差距不大。具体见表二、表三:

由上表可以看出,农村儿童平均每周阅读时间都在20个小时以内,普遍存在阅读时间不足的问题,总体来说留守儿童的平均周阅读时间比非留守儿童平均周阅读时间短。在阅读数量上,除5-10本这个段上留守儿童高于非留守儿童,其他两段非留守儿童都占有优势。

3、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在阅读范围上的比较

在阅读范围上,主要从获得书籍的途径来分析,从调查情况来看,书籍绝大部分是由老师推荐,比例分别达到63、4%和62、5%,其次留守儿童是自己在书店选择,达20、9%,非留守儿童则是由家人推荐,达18、6%。除由老师推荐外,留守儿童倾向于自己选择,接触到的书的类型更多,在阅读范围上更广;而非留守儿童倾向于由父母推荐或购买,但父母所买的图书中,学习类教辅占了86%,而能吸引孩子阅读的文学故事类、漫画类书籍被认为是闲书,非留守儿童所接触到的书籍类型比较有限。

(二)家庭阅读环境分析

家庭环境对于孩子课外阅读有非常重要的影响,由于监护人的不同,会使孩子的课外阅读情况产生巨大的变化。

1、留守儿童和非留守儿童的比较

许多父母看到孩子读一些与课本无关的书籍就一概斥之为“闲书”,大加阻止。由调查数据显示,非留守儿童的监护人不赞成阅读课外读物的达到62、5%。留守儿童的监护人不赞成的只有27、5%,具体情分析如下。

在课外阅读的过程中,非留守儿童能够得到监护人的指导的比例比留守儿童要高出许多。非留守儿童能得到指导的比例在全部非留守儿童中占74、3%,留守儿童中的只有42、9%,其中:(1)教孩子认识生字的比例是57、3%和47、7%;(2)推荐课外阅读书籍的比例是39、2%和25、2%;(3)在孩子阅读时讲解不懂的地方的比例是63%和45、6%。

非留守儿童的监护人愿意对孩子的课外阅读提供资金支持,比例达到58、3%,而留守儿童的监护人虽然不反对他们阅读课外读物,但并不愿意提供资金支持,其比例只有19、7%。此外,非留守儿童的监护人能坚持每周抽出时间陪孩子一起阅读的达到62、8%,每周陪读的时间大概是1个小时左右;留守儿童的监护人则几乎不会陪他们进行阅读,164个留守儿童中只有7个,而且不能保证每周都能抽出时间。

2、留守儿童家庭环境分析

留守儿童由于原本的监护人缺席,因此在课外阅读的支持和指导方面会产生一定影响,加上监护人的情况复杂,主要可以分为以下4种情况进行分析。

留守儿童课题研究方法篇8

摘要:本文以湖南省怀化市芷江侗族自治县农村学生体质健康调研的相关数据为样本,系统分析农村留守儿童和非留守儿童在生长发育、营养、身体素质方面的状况,全面掌握农村地区留守儿童和非留守儿童在体质方面的差异。根据分析结果,农村留守儿童体质健康情况整体较差,应从国家、社会、学校、家庭等多个层面加以干预,增强农村留守儿童的体质。

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体质;干预对策

农村留守儿童是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变化,人口大规模流动过程中产生的一个比较特殊的社会群体。据有关调查显示,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现有5800多万。由于父母长期在外,留守儿童的生活、学习、健康均得不到良好的保障。其中,他们的体质健康是最值得关注的问题之一。因此,从2013年3月至6月对湖南省怀化市芷江侗族自治县农村留守儿童体质问题进行了调研,并以调研的相关数据为样本对留守儿童体质状况作了详细的研究,现报告如下。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湖南省怀化市芷江侗族自治县农村对江浙和广东等地劳务输出较多,留守儿童较多。因此,选取农村留守儿童为研究对象。

1、2样本选取

通过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全县8所农村学校7-14岁学生共635人,其中,留守儿童421人,占66、3%;非留守儿童214人,占33、7%。其中,留守儿童中男生206人,占49、1%;女生215人,占50、9%。

1、3评价标准

根据《全国学生体质健康状况测试细则》的规定对研究对象的身高、体重、胸围、60m跑、立定跳远、400m跑等主要指标作了标准化测试。并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

2结果

2、1身体形态发育情况

通过对比全县农村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同龄儿童身体发育情况,可知在身高、体重、胸围方面,留守儿童均低于非留守儿童,详见表1。儿童的身体形态发育主要和营养状况、锻炼、生活环境、遗传等因素有关。分析可能的家庭原因包括:①留守儿童的监护人文化程度偏低,无法照顾好孩子的饮食、学习、运动等。②家长缺乏相关的育儿知识,造成孩子营养不足、营养摄入不均衡、饮食不合理等问题。③老人和孩子在饮食习惯上有着很大的差异,一些老人不重视孩子的成长发育,认为有吃的就行。④农忙时节大人忙于劳作而忽视了对孩子的照顾,造成留守儿童无法按时吃饭。

2、2身体素质情况

从表2可知,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跟随年龄的增长,在立定跳远、60m跑、400m跑上的成绩都有所增加,但增长幅度不同。对比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在60m跑的成绩,10岁后,差值具有一定的稳定,非留守儿童的成绩较好,差距相对偏小。因此,在60m跑这项测试中非留守儿童好于留守儿童。

从立定跳远来看,即爆发力素质方面非留守儿童也好于留守儿童。从400m跑来看,即耐力素质方面非留守儿童也好于留守儿童。

分析原因可能有:①由于很多是隔代监护或母亲监护,在传统观念的影响下,认为体育锻炼影响学习,反对孩子体育锻炼;②农村学校条件差、师资不足、体育设施场地严重匮乏,在应试教育的制约下使体育课成为文化课或“放羊课”[1]、

3、1构建政府、社会共同监管与扶持的局面

对于留守儿童体质健康问题,不能仅依靠农民自身解决,更需要政府及社会力量共同参与。首先,应拓宽户籍制度,尽量解决农民工随迁子女的上学问题,使一些具有条件的农民工孩子不再“留守”。同时,也要积极开办相应的学校,并尽量减少城市高额的教育费用,从而缓解留守儿童不能与父母相见的问题。针对依然滞留在农村的留守儿童,必须根据义务教育政策的要求,为其减免学杂费,尽量解决由于家庭困难而无法接受教育的问题。其次,应加大在农村公共医疗卫生、基础教育方面的经费投入,为留守儿童提供适宜的运动场所及良好的医疗卫生条件[2]。最后,在政府的引导下,鼓励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建立“留守儿童之家”、“寄宿学校”等,为农村留守儿童提供良好的成长环境。利用媒体加大宣传力度,引起社会对留守儿童的关注,充分调动相关部门、相关群体单元,如共青团、妇联、工会、村委会、派出所等组织对留守儿童的教管,并加大对人力、物力的投入,以期从根本上解决留守儿童这个社会问题。此外,媒体还能帮助留守儿童的健康发展营造健康的舆论导向,利用各种手段引导他们树立健康的人生观、世界观。

3、2重视开展体育教育

本次调查显示,尽管农村留守儿童在运动时间上相对于非留守儿童要稍多些,但仍很不足,人均运动时间低于30min/d。农村留守儿童大多数正处于学龄阶段,由于家庭体育教育相对缺位,使学校成为他们获取体育观念、主要体育知识技能的重要场所。结合湖南省怀化市芷江侗族自治县农村学校体育发展现状,必须从以下几方面加以改进:首先学校领导必须转变以往落后的观念,正确意识到体育活动有助于孩子的体质发展、健康成长。因此,要完善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建设工作,并扩充体育师资力量,真正落实体育课、课间操、课外体育活动等[3]。其次,农村体育教师也应多参加相关业务培训,强化自身的教学水平,转变教学理念,结合本地传统体育特色,因地制宜地组织各种体育活动,从而增加运动时间,并积极培育留守儿童参加体育锻炼的兴趣与习惯,营造出浓厚的体育锻炼氛围,促使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提高。

3、3大力普及家庭卫生、营养知识,鼓励家庭体育参与

儿童正处于生长发育的重要阶段。因此,良好的卫生习惯、合理的膳食营养、科学的体育锻炼有助于形成良好的健康体质。通过体育锻炼,能促进孩子的新陈代谢,帮助孩子对营养物质的消化与吸收,进而起到促进生长的目的。此外,体育锻炼可以促进人体血液循环并刺激人体的心肺功能,起到发展身体机能能力及提高运动能力的作用。家庭是孩子重要的成长环境,家长及监护人应提高责任意识,自觉了解卫生、营养方面的常识,鼓励孩子多参与体育锻炼。

4小结

留守儿童现象是特定历史时期出现的特有社会现象。这一现象不会在短期内消失。在本次调查中,我们发现农村留守儿童体质差是由多种原因造成的,但主要包括四个因素:(1)留守儿童自身的原因;(2)学校方面的因素;(3)监护人的因素;(4)来自社会方面的因素。总的来说,留守儿童的心肺功能较差、体质差、免疫力低。因此,要解决留守儿童体质健康问题,必须依靠国家、社会、家庭三方的共同参与,才能切实提高留守儿童的体质健康水平。

参考文献:

[1]周瑞英,崔建国,祁国杰、合肥地区农村留守儿童体质现状及干预措施研究[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13,29(2):96-99、

    【写作范文】栏目
  • 上一篇:纪念抗美援朝70周年观后感(精选7篇)
  • 下一篇:彼得潘读书心得(精选10篇)
  •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本站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