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作文网

绘画教育的意义和价值(精选8篇)

时间: 2023-06-29 栏目:写作范文

绘画教育的意义和价值篇1

关键词:国画;艺术修养;兴趣

国画是一种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具有形象性、愉悦性、可操作性和自主性,因而深受幼儿喜爱。幼儿通过学习不仅可以促进艺术审美、手眼协调及各种能力的发展,而且能萌发爱国主义情感。

一、幼儿园国画教学的实践问题

幼儿园国画教学一般会针对中大班的幼儿,但小班年龄段可以让幼儿进行欣赏,但在实际操作中还是面临着一些困难和问题。

1、幼儿畏惧心理

在实际观察中发现有个别幼儿每次作画前都很恐惧操作失败。这种情况往往通过教师的个别辅助指导和鼓励引导收场。但是,长此以往,幼儿对教师有了一定的依赖性,几乎每次作画前都表示不会、不敢的情绪。

2、技巧把握难度

这种特殊的工具对操作者有很高的要求,握笔的运用对于幼儿来说往往要花费很长的时间,并且在平时练习中仍需要不断提醒。虽然幼儿绘画的内容相对简单,但是浓淡墨汁与宣纸的把握比较复杂,这对幼儿绘画的成就感有所打击。

3、活动教学方式

幼儿教师能力是全而不专。对于国画知识了解不够深入。有的教师认为它的内容技巧过于繁琐,不易于幼儿学习接受,不能寻找到合适、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方法,将国画教学化难为易、由浅入深地展开。

二、幼儿园国画教学的价值探究

在实践观察、总结的一系列幼儿园国画教学开展存在的问题中,不难发现国画教学若普及到各个幼儿园的一日活动中难度比较大。在这些压力与困难中,国画教育仍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1、结合发扬传统文化之精髓

国画是中华民族的国粹,历史悠久、风格独特,在世界范围内都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从小培养幼儿对本民族艺术的爱好和对本民族传统文化的了解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责任。虽然开展幼儿国画教学有其一定困难,但若我们把握好价值取向、正确实施教学过程这对幼儿以后的国家荣誉感、民族自信心的培养具有很大的实际意义。

2、萌发幼儿潜在情感和能力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对艺术领域的侧重点是在情感体验和学习态度上,而非操作能力。艺术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应充分发挥艺术的情感教育功能,促进幼儿健全人格的形成,要避免仅仅重视表现技能或艺术活动的结果,而忽视幼儿在活动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和态度倾向。也说明了,虽然技巧是国画教学中的一个难点,但是幼儿园国画教学的重点以及其价值是在幼儿积极的情感体验和创造美的能力上。对于孩子而言国画教学绝非是临摹细致的成品,真正的价值是这一创作的过程和体验的感受。幼儿园国画教学的独特价值正是幼儿童趣、创造力的结合。

三、幼儿园国画教学的对策方案

实际的困难和价值的重大,令我们更加重视幼儿园国画教学的实施方案。从分析来看基本可以从师资能力、工具环境、教学形式三方面进行探究。

1、提高教师的艺术修养和专业能力

教师对国画艺术要有一定的理解和欣赏能力,并掌握基本的水墨技巧和丰富的教学经验。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以及现有的能力给幼儿选择一些难度适中的画材供他们学习。国画入门,教师的指导非常关键,教师根据不同的画材选出工具供幼儿使用。开始的时候幼儿必须在教师的引领下一笔一笔去画,体会方法和步骤,教师可以运用一些简短的句子,将绘画方法和步骤串联起来,编成儿歌,这样就能大大提升幼儿学习国画的兴趣。教师注意观察幼儿的表现情况,如果表现较好,就放手让他们自己画,检验他们的学习情况。有时他们会在教师的引导下,画出他们自己的想法,达到了创意的目的。教师引领幼儿的次数多了,幼儿就会渐渐地积累一些绘画经验,如选择毛笔、用笔、用色的方法等知识。

2、重视幼儿对工具的兴趣和环境的准备

首先,幼儿园方面应认识到国画教学的特殊价值,为教学活动尽可能地配备好专用的工具、画室。在此基础上培养幼儿对笔、墨的兴趣,每次上课,教师给幼儿准备好绘画活动需要的工具,如毛笔的大小、数量,了解它们不同的用途。水、色、墨如何使用,根据具体绘画内容具体对待。教学内容开展多了,时间久了,幼儿就会熟练使用这些工具了。

对幼儿进行美术教育时,尊重幼儿,在顺应他们自然发展的前提下,加以启发、引导,更多地使用游戏式的方法完成教学辅导。努力为幼儿创造一个宽松自然的活动环境,使其身临其境地产生追求美与表现美的欲望和热情,从而积极地去观察、去想象、去创造。

3、开展多种教学形式和简化操作难度

幼儿模仿性较强,单纯的示范、模仿,很容易使幼儿形成概念化的表达方式。活动要以幼儿发展为中心,以促进幼儿发展为根本目的,教师要冲破以传授知识技能为主要目标的传统绘画教学价值观的束缚,追求绘画活动的素质教育功能,大力引导幼儿注意观察周围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和自然景物,促进幼儿个性、创造力、成功感、绘画兴趣和习惯等方面的发展。并通过记忆、想象与理解,将他们反映到绘画和手工中来,让幼儿在绘画中自己摸索,发现绘画的技能技巧,发展视知觉。

教师应该根据幼儿的生活、理解水平和绘画能力发展的特点来选择和安排教材内容和学习顺序。以最基本的点、线、面为基础,活动中教师不再处于核心地位,而是促进幼儿获得发展的角色,是启发者、引导者、环境的创设者,是幼儿的良师益友。

绘画教育的意义和价值篇2

【关键词】绘本作品;文本分析;教学活动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017(2013)11-0030-03

【作者简介】华希颖(1972-),女,上海人,南京晓庄学院教师,南京师范大学学前教育学博士。

在幼儿园早期阅活动中,越来越多的教师选择使用绘本进行教学。当前,有关绘本教学的研究正逐步深入,但随之产生的问题也开始浮现。在一些公开课的观摩活动中,执教者往往对绘本作品内容的阅读一带而过,而更热衷于表现作品附带的“多元发展价值”。于是,让很多教师困惑不解的是,绘本的教学有点像“美术活动”,有点像“社会活动”,甚至还有点像“科学活动”,但好像已经不是“阅读活动”了。

作为一种文学艺术样式,绘本能表现广泛的人类文化活动,它对儿童(包括成人)的确有着多元发展价值。就文学的价值和功能而言,公元前六世纪孔子提出了“兴观群怨”说,认为文学可以使人的精神感动奋发、了解社会生活、增进社会交往、怨刺上政。西方文论也认为文学可以净化、愉悦人的心灵,介入社会生活、实现精神的替代性满足等。在当代文论中,通常把文学的这些价值和功能概括为审美、认识、教育及娱乐功能。[1]儿童文学作品、包括绘本同样具备文学的这四种功能,对儿童成长和发展具有独特的意义。幼小的孩子通过阅读感到心情愉悦、身体舒适快乐、精神自由,这体现了文学的审美和娱乐功能。而当他们带着这些身心的感受去认识天地万物、生活世界,同时在潜移默化中获得发展和成长时,文学的认识和教育功能也随之实现。

因此,儿童文学的各项功能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关系,它们以整体的方式综合发挥作用。其中,认识和教育功能的实现离不开儿童的审美感受和阅读体验。换言之,文学乃至儿童文学的认识和教育功能的达成有其特殊性,必须建立在审美或娱乐功能的基础之上。

在幼儿园教育领域,教育者的身份使得我们十分重视文学作品和绘本教育功能的实现,但是对教育功能如何实现却仍需尊重文学活动自身的规律。俄罗斯文豪列夫・托尔斯泰曾在《艺术论》中谈到,文学艺术活动通过作品唤醒读者体验过的情感,而读者可以在文学活动中用动作、线条、色彩、音响和语言传递并表达出来。[2]在幼儿园文学活动及绘本教学中,我们也可以通过对作品的阅读,激活幼儿已有的情感体验,并鼓励幼儿用语言、表情、肢体动作、声音、涂画等方式欣赏或表达自己的感受。

而在当前幼儿园绘本教学活动的设计中,一线教师存在着教育目标(功能)优先、认知目标(功能)优先的思维定势,不尊重文学活动开展的特殊规律。表现在教学活动过程中,就是忽略对绘本作品基本内容的阅读,淡化或无视幼儿的审美体验,急于实现绘本作品中附带的“多元发展价值”。 诚然,绘本作为一种重要的早期阅读材料,可以促进幼儿阅读能力的发展;作为一种课程资源,也可以引发生成主题活动,它的确具有多元价值。但是作为幼儿园语言领域的集体教学活动,教师首先应该尊重作品、尊重文学艺术活动自身的规律,以真正实现绘本对儿童的多元发展价值。

尊重作品,意味着教师带着孩子初次接触绘本时,要让幼儿充分与文本内容沟通、对话,唤醒、激发幼儿已有的审美体验,从而自然实现绘本的认识及教育功能。

对绘本教学活动的设计而言,尊重作品意味着教师在设计之前首先要把自己当成一个读者,充分理解作品内容,对文本的各个要素,如作品主题、画面特征、人物形象、语言特征、情节结构等进行深入剖析,这些文本要素的分析与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均密切相关。在下文中,我们就来详细论述文本分析与教学的关系。

一、作品主题的分析

对绘本主题的把握决定了一个教学活动的基本方向。通过多次绘本教研我们发现,一些教学活动的严重失误往往是由于对作品主题的误读引起的,而幼儿教师文学素养的欠缺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我们知道,一部文学作品意义的呈现,需要读者通过文学接受过程加以具体填充和再建,而这也要求读者具备一定的文学能力和经验对文本所提供的信息进行相应的选择、填充、提炼和重组。[3]如果读者的文学能力有限,那么他们对文本的接受就会发生根本性的阻隔,作品主题的解读就会出现问题。

例如在绘本《第五个》中,作品通过五个残缺不全的玩具在一个昏暗的房间里等待看病的经历,表现了一种克服恐惧和焦虑情绪、最终战胜自己的勇气。但是如果有些教师把作品的主题误读为教育孩子看病的时候要排队,做一个遵守秩序的好孩子,那么在他们的教学活动中自然就会往道德教化的方向上走。

我们在教学研讨中还发现,不仅文学素养的高低会影响幼儿教师对作品主题的理解,一些教师还会故意无视作品所要表达的主题,随意放大或利用作品的某一段细节,而把它作为教学的重点。例如同样在绘本《第五个》中,有的教师发现作品中有“进去一个,还剩四个……进去一个,还剩三个……”的语句,就认为可以利用其进行数学活动,根本不理会作品自身想要表达的含义。

二、画面特征的分析

绘本作为一个新兴的文学艺术样式,是由图画和文字共同来完成叙事抒情、表情达意的任务的。绘本中画面前后页之间的关联及其叙事性特征,使得幼儿可以通过对画面的直接观察来理解作品故事情节的发展、人物形象的活动及审美情感的表现等。仍然以绘本《第五个》为例,其画面的基本特征是:随着人物心情的变化,作品画面的色调从昏暗转向明朗,并用环境中吊灯灯光的移动衬托作品人物的心态。画面中玩具的表情刻画细腻传神,逼真地表现了玩具们就医时恐惧不安的心理状态。那么,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就可注意引导幼儿从画面色调转换及细节刻画中去观察、预测人物的情绪变化。

而在绘本《我的连衣裙》中,其最突出的艺术特征是通过朗读的音韵节奏感与画面相结合,构成音画相映成趣的节拍,使得画面呈现出奇妙的音乐性。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将朗读作品和翻书的动作配合起来,尤其那些无需发出声音的画面,静静地和幼儿一起体验音乐中休止符的美妙。

三、人物形象的分析

对人物形象的分析也会影响教师的教学进程。由于目前很多幼儿园使用的绘本是从西方国家引进的,我们会发现其中一些人物形象的塑造,例如爸爸妈妈的形象,和中国传统文化观念中的父母形象有不少差异。我国儿童文学作品中传统的勤劳、善良、甘于奉献的母亲形象,与国外众多绘本中会大叫、发脾气、赌气,有自己的乐趣和爱好的妈妈形象相差甚远。如何理解这样颇具挑战的人物形象,如何通过这些丰富、饱满、立体的圆形人物向儿童还原生活和人性的立体与真实,是值得我们每位绘本执教者深思的。

当然,在一个教学活动中,教师所要做的不仅是自己准确把握作品人物形象,更重要的是帮助幼儿感受、体会人物形象的所思所做所想。例如绘本《第五个》中受伤的小玩具们一开始沉浸在害怕与恐惧之中,但最终都凭勇气战胜了自己。那么教师可以通过自身的角色转换,适时地从教师的角色转换成作品中的玩具形象,和幼儿一起体验小玩具们紧张、害怕的情绪,并分享最终战胜自己的快乐。

四、语言风格的分析

幼儿园语言教育十分重视幼儿表达能力的培养。幼儿教师也试图通过绘本教学让幼儿想说、敢说,激发他们丰富的语言表达。然而,对于不同语言风格的绘本而言,对幼儿语言发展的目标,以及教师自身语言表达的要求也应该是不一样的。

在语文教育中,大致把语言表达的风格划分为叙事、说明、抒情、议论四种。幼儿文学作品的语言,大都具有鲜明的叙事性特征,所以教师常常注意培养幼儿描述一个故事或事件的发生、发展和结局,以帮助他们慢慢形成一种叙事的结构。在绘本教学活动中,教师通常也高度关注幼儿描述事情发生状况及过程的语言表达,并尽量鼓励幼儿用丰富而有想象力的语言进行描述。

但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有些绘本的语言风格以说明性的表达方式为主,常表现一些有趣的自然科学现象或社会生活现象,如《昆虫躲猫猫》《小痂》等。那么,教师自身在教学活动中的语言特点就应进行转换,以简洁、准确、清晰的语言表达为主,对幼儿语言能力的培养也不宜过多鼓励表达的丰富性和想象力。而在一些长于抒情的儿童散文、诗歌类绘本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需注意自身语言表达的艺术感染力,以契合作品特有的语言艺术风格。

此外,当绘本作品的内容可以激发幼儿表达自己的观点时,教师要放下心中固有标准答案的束缚,鼓励幼儿用议论性的表达方式去质疑、反思作品的内容,让孩子们想说、敢说。同时,教师自己也可以作为读者参与其中,发表自己的观点和见解,以激发儿童更深入的议论和讨论。

五、情节结构的分析

对故事性作品情节结构的分析,深深影响着绘本教学活动的具体实施过程。还是以《第五个》为例,这个绘本中故事情节的发展和推进式以人物心理变化为线索,作品中小玩具们波动起伏的情绪变化推动着情节的发展。那么,教师在教学活动实施的现场就可以通过营造人物形象情绪起伏变化的心理氛围,来推动整个教学活动的进程。

有些绘本的情节结构复杂,有多条叙事线索,那么教师有时就要舍得放弃一些叙事情节,在一次活动中以一条叙事线索为主展开教学活动。典型的案例是《我砍倒了一棵山樱花》的教学活动。由于作者同时在作品中叙述了和童年伙伴在乡村山野的游戏、砍倒山樱花树的来由、童年禁忌、山民捕猎等多条线索,教师就不必急于在一次教学活动中把作品所有的内容都传递给孩子,以免使幼儿产生杂乱纷呈的阅读体验。而且,作品中消极灰暗的叙事情节(如山民猎杀野生动物)也不宜向孩子充分展示。

总之,当教师拿到一个绘本时,先不要急于进行活动设计,首先应把自己当成一个读者,对作品文本所呈现出来的主题、画面特征、人物形象、语言风格及情节结构进行深入剖析。这是尊重作品,组织和开展绘本教学活动的前提,也是一名幼儿园语言教师的基本职业素养。

【参考文献】

[1] 童庆炳主编、文学理论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绘画教育的意义和价值篇3

关键词:绘本阅读;国内外现状;阅读建议

中图分类号:G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29-0252-02

DOI:10、16657/ki、issn1673-9132、2016、29、161

一、绘本阅读是什么

绘本阅读作为早期阅读的材料,主要以图片为主、文字为辅,色彩鲜艳,内涵丰富。长期阅读绘本,能促进婴幼儿的逻辑思维、语言能力、审美能力的发展。好的绘本其本身的价值是多元的,不仅能在儿童认识语言上发挥作用,而且在教育价值和内涵上也有突出的作用。

教育部在2001年颁布了《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地把对幼儿早期阅读的要求纳入到了语言教育的目标体系,要求“培养幼儿对生活中常见的简单标记和文字符号的兴趣;利用图书、绘画和其他各种方式,引发幼儿对书籍、阅读和书写的兴趣,培养前阅读和前书写技能”。

二、国内外对绘本阅读的研究

(一)国外对绘本的研究成果

1、亲子阅读具有重要意义

凯瑟琳・L・弗莱彻、爱莲・里斯、卡米拉・奥提斯、丽贝卡・M・斯托等人在阅读方面都有突出的研究成果,他们的研究一致认为:“父母和幼儿的性格特征、幼儿的兴趣爱好、阅读的预期目标是影响阅读的主要因素。”并且认为,亲子阅读能促进幼儿语言、阅读习惯和文学素养的发展。

2、阅读在教学中有重要的作用,教师应适时地引导幼儿

克里斯蒂娜・E・范・克瑞恩诺德对幼儿园绘本教学的意义进行调查,调查结果显示:教师能够帮助幼儿理解图画书,教师参与绘本阅读要比幼儿自主阅读更有效果。教师要调动和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在绘本教学中适时地对幼儿实行干扰和引导。

(二) 国内对绘本阅读的研究

1、亲子阅读存在着误区

除了少部分家长能够尊重幼儿的意愿,选择一些图文并茂的图书之外,大部分的家长对绘本阅读的认识还比较模糊,通常会选择一些认物书,因而无法起到培养幼儿良好的思维习惯和阅读能力的作用。

2、绘本在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对绘本在教学中的运用研究,台湾和和香港地区做得比较系统和全面,大陆方面近年对绘本的调查和研究也开始多起来。综合他们的调查结果表明:1、教师对绘本以及绘本教学有了一定的认识,但是程度不够深。2、不同背景下的教师对绘本以及绘本教学的认识和实施有差异。3、教师选择绘本、挖掘绘本价值、把握绘本主题的能力还有待提高。

三、 对绘本阅读的几点建议

(一)精心选择优良绘本,让幼儿爱上绘本

我们要为幼儿选择优良的绘本,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内容要符合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目的应该是以关爱、尊重儿童为基础。

1、绘本画面要精美,富有内涵,能给孩子艺术审美的熏陶

图画不仅仅是为了装饰,更多的是能表达丰富的内涵和审美情感,从一开始就能吸引到幼儿。

比如:《小牛顿爱探索科普绘本》这个少儿绘本是由韩国、英国、德国、法国、意大利、美国、乌克兰、俄罗斯、瑞士等国际知名画家共同参与创作的,曾创下了在全球1600多万册的销量,是风靡世界的儿童科普读物。

2、主题多元,充满哲理与诗意

故事的取材要贴近幼儿生活,最好是幼儿熟悉的事情,情节要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状况、思维方法及语言特色。同时,还要有一些异于常态、常理、常情的变化,使儿童感觉既熟悉又奇特,新颖而有趣。如《猜猜我有多爱你》《逃家小兔》《爷爷一定有办法》《第一次上街买东西》《兔子彼得的故事》《米菲在海边》《鼠小弟的故事》等。

(二)加强对幼儿教师的培训

绘本作为师幼互动的载体,需要幼儿教师准确地理解绘本要传递的思想,理解绘本中图画与文字的关系,把握绘本的内涵,并在这个基础上引导幼儿理解绘本蕴含的思想和内涵。因此,在幼儿园推行绘本阅读活动,首先要培训的就是幼儿教师。只有提高幼儿教师的素质,使他们深刻领悟到绘本阅读的价值和特点,才有可能有效地组织绘本阅读,真正解决幼儿园绘本阅读活动中出现的问题,给家长以正确的指导。

为此,幼儿园要积极组织教师进行绘本研讨活动,可以邀请绘本创作的作家或研究专家、阅读推广人、幼儿教育专家等到幼儿园来进行绘本专题讲座;也可以组织教师到绘本阅读教学比较成功的学校进行教学观摩,要求每一个幼儿教师都要写教学笔记,最后一起进行集体讨论和备课。幼儿教师自己也要有提高自身素质的意识,能在正确的思想指导下开展广泛的阅读活动,撰写阅读心得,用心体会,敏感地捕捉绘本中蕴含的教育价值,并科学地设计绘本的阅读教学活动,以帮助幼儿更好地阅读,启迪幼儿的心智,陶冶幼儿的情操,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三)家园共育,打造儿童成长记录袋

1、亲子阅读,营造书香氛围

幼儿园要适当引导家长积极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做一名阅读爱好者,并努力打造书香环境,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

2、引导家长为孩子选择适合的绘本

每个幼儿的性格是不一样的,有的内向,有的外向,有的调皮,有的听话,选择绘本的时候就不能一刀切,要有针对性,要选择一些对幼儿性格培养有帮助的绘本给他。内向的选择一些表达生命题材、幻想题材的绘本,如《彩虹鱼》《奥莉微》;外向的选择一些成长题材、情绪题材的绘本,如《大卫》系列、《逃家小兔》《彼得兔的故事》。

3、互动分享

师生在幼儿园讲读完绘本后,并不意味着绘本活动的结束,这才只是整个阅读环节中的一部分,剩下的就是需要家长配合完成了。一些适合扮演的活动我们有时候会交给家长和幼儿配合完成。然后让幼儿把所听到的故事或者自己延续的故事讲给家长听,家长要把听到的内容记录下来。这样每周一个故事,家长、教师和幼儿的压力都不大,贵在坚持。每个学期下来,我们都会把每个幼儿的成长阅读袋展示出来。

参考文献:

[1] 徐鸿洁、关于绘本阅读融入生活的思考[J]、早期教育:教科研版,2012(9)、

[2] 徐燕、幼儿阅读材料的选择[J]、小学时代:教育研究,2011(1)、

绘画教育的意义和价值篇4

宋代不仅是中国文化发展的高峰,也是中国古代绘画艺术向人文化发展的兴盛时期。[1](P245)它所反映的广泛的现实生活内容,在古代绘画史上是极为突出的。以至于影响到元明清及以后绘画的风格样式及理论,表现了中国古代绘画的成熟与高度繁荣。由于宋代举国重视文人,社会关注文化,印刷术的进一步改进和广泛使用,区别于官学的书院机构大增,使平民百姓受教育的权利大增,文化构成了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与文化发达相对应的是商品社会的高度繁荣,宋朝打破了唐朝以后城市的政治区域与平民区域划分严格的格局,将平民的工商业的经营扩大到全城各个角落,还打破经营时间的统一。特别是坐落在贯通南北的大运河沿岸的汴梁和临安都是人口超过百万的大城市。宋朝人口超过20万的有6个城市,10万户以上的城市由唐代的10多个增加到46个。这些城市的繁荣为都市商业圈和市井文化形成、发展提供了必要的土壤。

市井文化是区别主流文化的,它是属于无序化的自然文化,产生于街头巷尾、带有浓重商业倾向、通俗而纷乱的市民文化,直接反映着市民的日常生活和心态。虽产生于城市,但价值核心仍然摆脱不了小农社会的自然经济的社会心态。这种具有平民精神的变革性表现在宗教的势微与世俗精神的来临。

一、市井文化的政治功利性决定着市井审美的价值趋向

(一)市井文化对宫廷文化的审美观念投怀送抱

市井文化既然本质上是一种典型商业性的文化,它的政治性价值观必然是功利的。宋代是宫廷画院最昌盛的时期,在当朝皇帝的主持下,画风富贵辉煌,“翰林图画院”为赞美天下昌隆而尽粉饰太平之能。“黄家富贵”就是指以画家黄荃为代表的画院绘画的主流。宫廷艺术的审美趣味直接影响着市井文化,社会的崇皇心态也反映在混杂市井的画家身上。由于宫廷画院对社会的重要影响力,晋身画院成为宫廷画家是民间市井画家的晋身之举,所以,他们的绘画风格是既效仿名家,又独辟蹊径,以迎合宫廷主流艺术的审美趣味。①

(二)市井文化影响下的绘画题材满足了统治阶级的审美需求

在宋代,商品流通日益增强,随着物质生活的繁荣昌盛,各行各业蓬勃发展,从唐朝170行发展到400多行,[2]可谓五花八门、三教九流。椐《梦梁录》“清明节”条载:“杭城风俗,侈靡相尚,大抵如此。”类似的记载在同书“五月”“七夕”“中秋”等条中亦可以轻易找到。朱熹也感叹:今衣服无章,上下混淆。表明民间衣着方面的水平提高。由此可证杭城奢侈之风极盛,消费意识极强,这种奢侈之风在当时非常浓郁。宋代政府对这种奢侈之风想禁也禁不住,反而顺水推舟。围绕城市生活的民间绘画行业,特别是造纸业、装裱业等文房制造业的进一步发达,直接刺激了以毛笔为主要创作工具的绘画艺术。甚至还出现了可以套3~5色版的木版插图印刷品。[3]

“宋代不只是在平民的商店、茶楼、酒肆和居室中有‘装堂遮壁’的绘画,以山水、花鸟等悦人心目的作品吸引主顾,象征高雅和装饰环境,就是连皇帝宫廷和上流社会也受此风影响,以至那些充满道释意味的宗教画或阐说人伦教化的箴规画也渐次衰替。”[4]反映在绘画领域方面产生了道释门、人物门、宫室门、番族门、龙鱼门、山水门、畜兽门、花鸟门、墨竹门、蔬果门等绘画门类,扩大了中国绘画的题材和门类,这样受市井文化影响的民间绘画艺术与宫廷绘画艺术一起完成了中国绘画审美风格由壮美到优美的转变。

二、带有商业标签的市井文化直接刺激了绘画艺术的人文表达

(一)读书人范围的扩大,直接刺激了民间绘画创作队伍

宋代是中国历史上为数不多的教育高峰时期,由于雕版印刷的流行,活字印刷的发明,教育成本大大降低,使平民受教育的程度大为提高。其中除一部分因科举成功而走向仕途,另外大多投身于市井商贾,并由他们的文化所为最终促进了独特的市井文化。和前朝的情况大为不同的是宋代画家的出身可谓千差万别,除有出身于皇家贵戚、豪门贵族的,大多出身于民间。除了由皇上亲自把持的宫廷画院创作队伍外,民间市井出现了很多的像范宽、翟院深等由民间到画院的艺术家。据《圣朝名画录》记载,许道宁成名前在开封端门前卖药,时时戏笔而做寒林平远之图,以聚观者,有买药者,必画树石相送,无不称其精妙。由此有名声,遂游公卿之门,多以礼待。因为宫廷画院的很多画家都来自民间市井,所以,随着蒙在“丹青之术”的具有宗教神秘外衣淡去,把绘画作为统治阶级向来“传教化、助人伦”的职业属性渐渐改为“图愉悦、重功用”的大众实用职业。这种来自平民化倾向、突出表达创作个体意识的创作潮流和绘画行业的重新属性,以及从业者出身的变异,必然引起社会的对绘画的通俗性、广泛性的时尚要求,也必然扩大了绘画行业的创作队伍。

(二)绘画可以以一种普通的商品形式流通于文化消费的链条中

商业经济发展不仅在理论上促进了宋代文化的自由发展,而且使之专业化、商品化。宋代文化市场包括绘画、印刷、诗词演唱、说诨话、合生、杂剧、南戏、音乐等。商业经济市场体系中,“交子”为主要钱币,支票、汇票等作为商业票据出现,与今天银行类似的换铺为市场交易的稳定提供了可能。与之相应,城市制度最大的变化就是坊市制的彻底崩溃。它是社会经济发展的结果,坊市制彻底崩溃对城市居民生活的直接影响,就是使得人们的生活越来越随意、越来越自由。宋代的城市消费与前代有一个最大的差别,就在于个人消费的行为有很多是在经由市场这一重要环节之后才最终完成的。可以说,宋代城市的个人消费较前生了一定量的质变。绘画作品一反过去那种高雅的姿态,成为街肆买卖的商品。如相国寺庙会日,“殿后资圣门前,皆书籍、玩好、图画及诸路罢任官员土物、香药之类。”有的画家因擅长绘婴儿而被称为“杜孩儿”。擅画“照盆孩儿”的刘宗道,每次创稿都画几百本后一次抛售,以防他人摹仿夺利。[5]又如前面提到的潘家楼的“鬼市”上也有“衣物、图画、药环、领抹之类”的物品出售。北宋著名画家燕文贵初入东京开封时,曾在天门道上出售自己的山水、人物画。绘画作为一种商品流通形式并不产生于宋代,但是在宋代已经达到成熟。绘画艺术的普及使过去满足庙堂的奢侈品变成平民消费的文化产品。

(三)绘画艺术的进步体现在受市井文化影响的人性解放

尽管其消费活动有着高档和低档、高价和低价的差别,但仅就花钱消费而言,就包含了人人平等的因素。它反映出在商品经济的影响下,政治强权基础的松动和普通民众社会地位的上升,是原始的人本主义的萌芽,这其中包括没有政治身份的市井绘画投资人。“京城资产百万者至多,十万而上,比比皆是”。尽管商贾阶层对有名画家的作品青睐有加,有投资获利的因素,也不能排除附庸风雅的因素。毕竟整个社会对文化的重视是超出以前任何一朝的。商业活动依附于文化体现商业价值,文化又依附商业活动体现文化价值是当时的大势所趋。绘画活动相应投其所好也是必然,由前朝的政治画、宗教画转向山水画、花鸟画,人物画也注重生活情趣,反映世俗生活。《罗汉洗衣图》一反宗教画的神秘,把6位罗汉画成身边寻常的人,或洗衣服或挤干衣服或挽袖在水中刷洗,有的起身晾晒,这种把神仙当凡人的描画,突出反映了当时人本主义的思想。难怪有日本学者认为当时是“东方的文艺复兴时代”。[6]

三、市井文化影响下的绘画艺术游离在高雅与庸俗之间

(一)士人阶层是引领市井文化的先锋

宋代文人在文化市场的主导地位,离不开他们所具有的优越的社会地位与经济处境。纵观整个中国封建时代,宋代文人所受到的优厚待遇几乎是绝无仅有的。因此成为市井文化市场必须迎合的消费群体。文化艺术的商品化,对当时或后世都具有积极的意义和影响。读书人的价值观和审美观因此而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中国古人在思想意识中形成了一种十分顽固的价值观念:“学而优则仕”、“学成文武艺,卖与帝王家”。因此,他们为了博取功名、踏上仕途而不得不寒窗苦读,甚至不惜皓首穷经。到了宋代,随着商品意识的兴起和文化艺术的商品化,传统的官本位意识开始发生动摇。文人的创作才华能够被商业市场赏识,能够获得直接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文人的艺术价值能够在创作中获得实现并为社会所承认。因此,有不少士子在科举场上失败之后,不再醉心于此,而是投身到文学艺术创作中来,通过创作之路去实现自己的艺术价值。文人画在此时的兴盛说明文人画在宋代的繁荣是有深厚土壤的。文人画并不注重形象的精细刻画,具有一定的随机偶然性,以突出表达创作者的思想感情为主要特征的,它融儒释道于一体,体现“天人合一”的境界,至今仍是中国绘画的灵魂。对于崇尚时尚性、娱乐性、追求感官享受民间绘画来说,文人画的诞生标志着为他们树立了新的精神目标、寄托了他们的情感家园。后来文人画逐步从院体画和民间绘画中分离出来,为民间绘画的走向确立了其进程的航标。

(二)市井文化的通俗性决定了低俗绘画现象的泛滥

绘画教育的意义和价值篇5

在中学阶段,由于中学生的各种心理生理等方面都进入了一个特殊时期。青春期丰富的想象力与"绘画危机"发生了激烈的碰撞,如何来调和二者之间的关系,甚至把中学生的"绘画危机"转化为中学生想象力的爆发时期,在这个过程当中美术课的重要作用就充分的凸显出来了。以下是结合我的教学实践总结出来的几点经验,以此来谈谈我的观点:

首先,新时代的美术学科吸取了视觉艺术教育的含义,也有少部分视觉文化教育的含义,可以说,美术教育的范围包括一切与视觉有关的艺术作品、艺术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各种视觉影像,既包括传统的绘画、雕塑、工艺、建筑这些知识和技能,也包括新兴的以及在未来不断兴起的视觉艺术作品和现象,还有日常生活中能够构建并传达个人态度、信念以及价值观的各种视觉影像。所以说美术课不能局限于传统的课堂教学,而是要通过网络、电影、期刊杂志等尽可能多的方式给学生进行视觉方面相关内容的学习,或者是进行新的知识的理解。现如今视觉文化对学生的影响是很大的,美术课必须要与时俱进。

其次,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培养学生在生活中从大众文化里去吸取营养,来丰富他们的表现方法和正确的审美情趣。一是因为表现方法的匮乏将会限制他们丰富的想象力的表达。因为不同的青少年在同一个阶段的绘画创作,往往也会表现出许多不同的风格。即使是同一名青少年在同一个阶段中,绘画表现也是多样的,从中反映出人类绘画行为中的不同目的与需求。二是因为文化的因素将决定绘画能力的发展。青少年的绘画能力发展受到人类生活中文化和社会的影响,即使共属同样的文化传统,地区环境的因素也会影响青少年的认知及其绘画表现。三是因为衡量青少年的绘画能力发展的指标不能只依据写实的再现程度。四是美术课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中学美术课对中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提高他们对真、善、美与假、恶、丑的辨别能力,陶冶其道德情操,很自然地与"五讲四美三热爱"的政治教育融为一体,这无疑对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的形成具有积极意义和作用。比如有不少青年学生,由于缺乏文化素养和艺术鉴赏能力,他们对人体绘画作品和扑克、画区别不清,容易把美当作丑,把丑当作美,有的人由于受到品的毒害而上上犯罪道路。通过美术课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艺术鉴赏能力,可以使他们认识到:人体绘画作品是为了突出表现人的形体美和人的内在活力,是对人自身的赞美和对生命的歌颂,它是一种健康的具有积极审美价值的艺术品,能给人以美的享受;而扑克和画刊宣扬的是低级趣味、寻求感官刺激,它们用纯自然主义的手法甚至变态下流的方法故意宣泄、亵渎情爱,引导人们走向堕落。学生通过接受这种审美教育,有了辨别美丑的能力,就能自学抵制品的侵袭,增强自身的免疫力;同时也能用正确的态度和方法欣赏人体美术作品,升华自己的审美情感。这种审美教育可能会比讲抽象的道理或硬性制止学生看品的效果更好。

由此可见,审美教育能使人心理健康,乐观向上,精神生活更充实、更丰富,有助于良好的道德品质的形成。除上之外,中学美术课通过审美教育对智力发展也起着促进作用。美术课通过具体形象如线条、色彩、形体、结构、空间等绘画语言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记忆、想象和创造能力,而这些能力正是智力的主要因素。丰富有趣的美术常识以及与之相关的历史知识、民族风俗等内容又大大增加了学生头脑中的知识容量,对发展智力大有裨益。

最后,加大学生参与美术学习的比重,创设激发创新精神的美术学习情境,进行跨学科的教学探索。我会常常组织一些小组合作的活动,运用生动、形象、多样的教学手段,创设激发创新精神的美术学习情境,比如实物、故事、游戏、戏剧、小品、录像、参观、访问等,激发学生对美术的感受、想象和创造能力。甚至还导入了信息技术,用信息技术来指导学生创造美术作品。让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得以释放,而避免"绘画危机"。

绘画教育的意义和价值篇6

[关键词]儿童美术心理;儿童美术教育;文化心理学

传统儿童发展心理学下的儿童美术心理研究,主要是关于儿童绘画发展阶段的研究,即将儿童绘画能力作为儿童心理发展的重要标志,通过对儿童绘画的分析研究,为儿童心理发展阶段研究提供科学的实证材料。显而易见,发展心理学中的儿童绘画阶段研究,还不是完全意义上的儿童美术心理研究,因为仅仅依靠对儿童绘画阶段的分析判断,还不足以揭示儿童美术活动心理现象的根本规律。

立足于生命哲学起点的儿童美术心理研究,首先关注的是儿童生命存在的价值,而不是儿童为艺术生存的价值。从学科属性来看,儿童美术心理研究不是直属于艺术心理学的范畴,当然也就不能简单套用艺术心理学的研究策略和方法。儿童美术心理研究的对象应是处于特定文化环境下的儿童心理问题,美术教育作为一种文化环境要素,对儿童美术心理的发生、发展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不仅能促进儿童美术特殊能力的发展,同时也应促进儿童情感、人格的成熟。

一、儿童美术心理研究的嬗变与发展

传统的美术心理学从毕达哥拉斯的“数的原则”到亚里士多德对“秩序”“匀称”的判断,直至“黄金分割律”标准的应用,自然科学的价值判断在审美研究领域被推崇到了极致。这种建立在自然科学方法论基础上的美术心理学,在决定论和还原论的主导下,一直试图在复杂的美术活动中探寻永恒的心理客观规律,不论是在生物学、生物化学支持下的“实验心理学派”,还是其后受物理学影响的“格式塔心理学派”,都成为美术心理学的奠基理论,使美术心理学沿着科学化的方向走到了今天。

建立在儿童发展心理学基础上的儿童美术心理学研究,其重要的标志性研究是儿童绘画发展阶段理论,“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与罗恩菲德的绘画发展理论之间存在着惊人的对应性,这种明显的对应性证实了以儿童画作为思想标志探索儿童思维发展的可行性”。在皮亚杰的儿童心理发展阶段学说的影响下,1927年英国心理学家里德发表了他的“儿童绘画发展阶段说”,首次把儿童绘画发展分为“涂鸦期”“线描期”“叙述的象征期”“叙述的写实期”“视觉写实期”“压抑时期”“艺术复活期”7个阶段。同时,他与罗恩菲德同时提出了儿童绘画发展的“直线型”模式,认为儿童绘画能力的发展是一个随着儿童智能不断成熟而成长的“直线型”发展过程。

然而,到了1978年,在美国“u型行为发展会议”上,儿童发展心理学家们开始提出儿童心理的“u型”曲线发展模式,认为儿童绘画是一个有峰谷曲线变化的发展过程。上个世纪80年代后期,英国、美国有关学者在这一研究基础上更是提出了“多轴媒体表现说”,认为“不同儿童在同一阶段的绘画会呈现不同风格,而且文化环境因素往往决定绘画能力的发展,儿童在社会文化资源和日常生活中受到环境文化影响,所以,不同民族、地域文化会影响儿童绘画的知识认知和形式表现。”可见,当今的儿童美术心理研究已从单学科走向多学科,从关注儿童个体发展走向宽阔的社会文化领域,儿童美术心理的发展不仅与美术教育具有直接的关系,而且与民族文化之间具有重要的关联。

二、传统儿童美术心理研究中的若干问题

儿童美术心理作为儿童个体生命现象,不仅反映出儿童生命存在的本真,同时也折射出儿童作为社会文化存在的特征,儿童美术心理活动自然离不开美术知识形态,而且必然地受到美术审美心理结构以及社会文化结构的影响,所以有关儿童美术心理的研究不仅会涉及儿童美术活动的生理与心理机制问题,也会涉及美术知识与审美情感问题,同时还会涉及儿童美术心理发展中环境文化影响的问题。

(一)关于儿童美术活动的生理与心理机制问题

如同人类存在语言模式的生物发展结构一样,人在发展过程中也可能存在着审美发展结构,人的审美经验甚至在儿童使用蜡笔、颜色之前就已经开始了。研究生命发生基础的生物学理论一直是研究儿童美术心理发生问题的重要理论依据。“儿童作为生命发生体,天生就携带着一种先天性的‘自然结构’和图式,这是儿童与生俱来的一些审美心理原感。”传统儿童发展心理学基础上的儿童美术心理研究立足于儿童物质生命的本原,对儿童美术心理中的视知错觉和生理变化问题给予了高度关注,而现代儿童发展心理学基础上的儿童美术心理研究则立足于儿童的社会文化属性,对儿童美术心理中的文化符号认知理解和体验问题情有独钟。

“心理学是否是纯自然科学,是否应当列入生物科学的范畴,这应当是一个应该继续讨论的学术问题。心理学也可以应用比较法,通过和各级动物的比较,来进一步说明人的有关心理现象,但是,无论如何,绝不应该把人的心理机械化和生物化。”建立在儿童生理成熟机制上的儿童美术心理研究把儿童美术活动能力首先归于其生理机制的成熟,特别是有关儿童美术技能研究的生理成熟论者往往把幼儿手腕、手掌大小、肌群及手臂肌肉发达程度作为儿童美术心理发展的主要原因,并且把美术活动有形的结果视作衡量儿童美术动作机制成熟的重要标准。其实,通过美术活动结果来判断儿童生理机制发展水平,往往会让研究者过分相信儿童美术动作技能的“记录”功能,但事实是,对于那些有动作技能不良记录的儿童,之所以没有表现出美术能力,往往不是因为他们的手臂、手眼协调机制没有达到成熟水平,而只是由于缺少有关经验而已。比如“发展知觉能力和肌肉运动能力可以为临摹几何图形提供必要基础。从表面上看,这似乎是符合逻辑的。与此相反,我们认为上述研究所得结论也未必完全正确,因为,他们(研究者)把临摹几何图形的能力看成只不过是知觉能力和运动能力的相加,这显然是不够的。”传统儿童发展心理学忽视儿童美术活动特有的整体性,仅仅把儿童绘画视为一种感知意义上的心理现象,而非多元因素作用下的学习过程。尽管以格式塔心理学为代表的传统儿童发展心理学认为知觉感官的功能同样具有抽象、推理等理解上的意义,但是儿童美术活动毕竟不是一种单纯的视知觉心理现象,仅凭这些“儿童知觉感官功能的抽象、推理”显然不能让儿童顺利完成复杂的美术活动任务。

传统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儿童美术心理研究由于固守实验、实证的方法研究儿童美术活动中的生

理心理机制,所以就不可避免地出现了把儿童绘画作品作为“试纸”,试图依此判断儿童智力水平的现象。如20世纪60年代流行于美国的“画一个人”的测量工具,它旨在依据儿童画中出现的细节详尽程度来判断儿童对环境认知的水平,让心理学家由此断言:“那些虽然在纸上自由画出一些符号,但还没有能力画出‘封闭形状’,或是不能将自己在纸上所画的符号与他们周围环境之间联系起来的儿童,可以看作是三岁儿童的智力水平,在三岁年龄阶段,这样的绘画水平是正常的。”时至半个世纪后的今天,在我国还依然能够看到当年美国“画一个人”测量的影子,如当下我国长期热度不减的“少儿美术考级”,其实就是一种变相的儿童美术心理测试。

(二)儿童美术心理研究中的知识与情感问题

“人不仅在其本质上是乐于求知的,而且人的生命、全部现实生活也是由知识所建构的。”从儿童美术的发生看,游戏是儿童美术活动的重要原生形态,如果说艺术是游戏的一种形式,那么儿童的游戏就是一种艺术形式。知识既然是认识和经验的总和,那么儿童美术活动的知识就应包括对游戏中物质媒介操作的经验与相应的内心情感体验。儿童美术活动不是狭义的艺术专业化的生产或欣赏活动,而是伴随游戏过程的一种广义的学习活动,所以它一方面涉及非专门化的宽泛的造型艺术知识,另一方面涉及游戏活动规则以及由实践操作引发的认知理解行为,即当儿童把玩绘画工具,进行涂鸦游戏时,不但认识操控了工具,同时也体验了整个游戏所带来的精神愉悦。

由于传统儿童美术心理研究过分强调儿童美术活动的有形成果,强调儿童美术知识的所谓专业化,因此就难免使自身在儿童美术知识认知与情感表达之间陷入自相矛盾的境地。他们一方面认识到“现代绘画方法确实给儿童提供了表现其心理活动的机会”,使儿童能够不受传统技法知识的束缚来自由表达自己的内心情感,但是另一方面他们又担心儿童这种自由表达“不仅鼓励了那些所谓的自发笔画和因一时冲动而闪现出的形象的大量出现以及由混乱不整的色彩所组成的粗糙的艺术品的大量涌现,而且干扰了受视觉控制的形式的准确性。粗糙的画笔以及滴色的油笔,仅使儿童们创造出某种片面地表现他的心理状态的画。”他们看到了传统写实主义艺术观念下技法训练的弊端,“传统方法就是让儿童用一支削尖了的铅笔一味地把模特描摹下来,”因此使儿童受到了束缚,但同时他们又主张“阻止儿童运用艺术品去再现他所观察到的现实”。由此可见,传统儿童发展心理学家在尊重儿童自由表达与维护经典美术知识的权威之间徘徊不定。

其实,如果我们摆脱经典艺术知识观对儿童美术心理研究的约束,从儿童美术活动的生命价值出发看待儿童美术活动中知识的个体经验特征,就可以避免上述矛盾,因为如果心理学也是科学,它就要研究被人们认为是主观的、个别的、偶然的现象,并且不能否认它们的合规律性。

(三)儿童美术心理研究中的民族文化影响问题

心理现象是由社会活动、自然环境及社会活动和自然条件所产生的概念等建构而成的。时至今日,虽然科学实证方法仍然是包括儿童美术心理学在内的心理学研究的重要途径,但是,“科学如果没有社会环境的需要和刺激,是不可能得到发展的”。受实验心理学科学实证观的影响,传统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儿童美术心理研究一直忽视儿童所属民族文化对儿童美术活动产生的影响。20世纪70年代,美国康达尔大学家庭研究与人类发展学教授w、l、布雷顿曾充分肯定儿童美术发展阶段理论的价值,认为“在美术的发展上,世界各地的儿童似乎都遵循着一条共同的规律,他们都是按照上述的美术阶段发展的。我们曾经收集了另外一些国家的儿童绘画,像巴基斯坦、巴西、埃及、印度、乌拉圭、日本以及许多欧洲国家等,从这些国家的儿童画中也发现了同样的情况。由此可见,儿童早期的美术作品所采取的形式在世界各国都是相似的,其差异仅在于画面上所反映的内容有所不同,这些差异不是因为各国文化的不同所造成的,明确地说是因为儿童在绘画中所反映的各国不同的风土人情所造成的。”从以上论述我们不难发现,当“风土人情”没有作为文化要素进入儿童美术心理研究时,儿童早期绘画被认为都是相似的。

形成于20世纪80年代的文化心理学则认为某一文化语境制约着语境环境内的人对刺激的反应,文化是人类创造的符号表象系统,“人的心理尤其是高级心理活动主要是符号活动,是创建或制造、运用、操作符号的过程。”照此观点,儿童美术心理活动同样应该是儿童在一种特定文化环境中的符号认知与操作过程。上个世纪90年代,我国发展心理学研究者张增慧、林仲贤合作开展了3-6岁壮族与蒙古族儿童颜色爱好的研究,结果表明:受所属民族文化的影响,不同民族儿童对颜色的爱好具有差异性。此研究结果为我们认识民族文化与儿童美术心理之间的关系提供了重要支持。进入本世纪后,世界各国的儿童美术心理研究进一步表明:“文化的因素将决定绘画能力的发展,儿童从社会文化资源、日常生活中学习绘画……即使共属同样的文化传统,地区环境的因素也会影响儿童的认知及绘画表现。”

三、不同价值观、知识观与文化观的美术教育对儿童美术心理发展的影响

“环境和教育在儿童心理发展上具有决定作用,遗传只提供儿童心理发展的可能性,而教育则规定儿童心理发展的现实性。”不同教育观念下的儿童美术教育直接影响着儿童美术心理的发展。我们认为,儿童美术心理研究与儿童美术教育研究的重要区别与联系在于:前者是针对儿童美术心理现象的事实问题进行归因分析;后者则是从社会要求出发,在明确儿童美术教育价值、目标的前提下,通过对儿童美术现象的分析研究来检验美术教育内容、过程与方法的有效性。当然“这并不是说,心理学不是实验教育学的一个必要的参考因素,而只是说,实验教育学所参考的问题不同于心理学的问题。实验教育学的问题所涉及的不是儿童一般的和自发的特征和智力,而是有关的教学过程对于这些特征所产生的变化。”

(一)不同价值观的美术教育对儿童美术心理发展的影响

正确看待幼儿原始美感的发生以及遗传基因的文化属性是儿童美术心理研究的重要哲学起点。“卢梭要求把儿童当做儿童对待的观点是应该加以检讨的,因为儿童不仅是一个‘儿童’,而且还确实是一个‘人’,儿童的活动不仅是‘儿童的活动’,而且还是‘人的’活动。看不到‘儿童’与‘成人’之间的差别是错误的,但是,看不到‘儿童’与‘成人’之间作为‘人’而存在的共同性也是不对的”。正是受卢梭的影响,传统儿童美术教育家往往在“保持儿童艺术天性”和“适时美术教育干预”之间摇摆不定,就连著名的儿童教育家蒙台梭利博士也不例外。在她看来,“没有什么绘画的进阶练习能引人达到艺术创造,儿童的绘画是依自己的情感制作,就象促进自己的语言的成熟一样,儿童的努力是自发的,因此她坚信儿童绘画是不可教的,但是她又以激烈的语言谴责当前学校展出的那些具有‘自由画’儿童期特色的可怕的美术作品,她认为心理学家收集、观察,并加以分类的‘幼儿心理的文件’,其实不过是智能上不法的可怕表现而已,‘它们显示出儿童的眼睛未受过训练,手是迟钝的,心对于美

丑同样地无感觉,真假不分’。”蒙台梭利顺应儿童的自然成长,确认儿童的努力是自发的,但是又惧怕儿童因缺失训练而变得美丑不分,同时把这种现象归罪于心理学家,显然有失公允。

儿童美术教育的专业化往往把儿童美术学习看成是儿童接近艺术经典的必然途径,从而忽视了儿童美术心理的自发特征。“艺术教师很容易有尽可能早地教学生中心透视法这类诀窍的倾向,它使老师显得很内行,使想尽快达到成人标准的学生感到高兴,也会给家长留下深刻印象,但是,它很快就变成笨拙的洗脑。”显而易见,儿童美术教育家在目睹了实验心理学关于形状知觉、图形记忆与外在刺激条件的研究成果后,会更加坚定利用美术手段促进儿童上述方面发展的信心,于是也就出现了旨在训练儿童专门化形状知觉与形状记忆能力的教学内容,如儿童写实绘画训练,原本是借用了一种艺术式样的普通美术活动,由于教师偏颇的教学理念,即要刻意强化儿童对客观形状知觉记忆的刺激条件,结果出现了固定僵化的儿童美术教学内容与机械死板的训练模式,使儿童陷入被动的苦恼之中,尽管儿童所画的形象与客观实物越来越像,但其自主表达的能力却越来越差。因此,有美术教育家认为:“发展知觉能力和肌肉运动能力可为儿童绘画奠定重要基础,但是,美术活动中的技能操作不是知觉能力与运动能力的简单相加,如果排除了有关理解、想象和情感兴趣等其它心理因素,而一味希望通过专门化的感知训练来达到发展儿童美术心理的目的,可能会让儿童付出惨痛的代价。”

(二)不同知识观的美术教育对儿童美术心理发展的影响

“幼儿心灵的成长在最好的情况下也是一个脆弱的过程,很容易受到在错误的时间灌输的错误内容的干扰,在艺术及其他教育中,最出色的教师并不是将自己的所知倾囊相授,而是凭着一个优秀园丁的智慧、观察、判断,在最需要帮助的时候给予帮助。”儿童美术教育的目的必须通过美术知识来实现,这其中包括从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获得的美术知识。传统的发展心理学认为,“在专门组织的感觉训练的条件下,知觉的发展最为有效。”同时,“儿童为了正确感知图画,必须学会考虑绘画的特点,他应当掌握社会上已经形成的素描和色彩画的艺术标准。”如果从儿童的特殊才能或特殊儿童教育培养角度看,上述主张似乎并不错,但是对于普通儿童发展意义上的儿童美术教育来说,这种狭隘的美术知识观显然已经背离了儿童美术教育发展的健康轨道。

关于儿童美术的概念,在《牛津艺术指南》中,其条目的主要内容是:“如果给予儿童方法和机会,他们会用线条和色彩表达自己,或者会塑造他们能找到的造型物质,这种能发展成表现物体的素质将持续到青春期。显然,儿童的美术知识不应是专业化美术知识形态的代指,在鲁道夫·阿恩海姆看来,儿童美术“知识的根本是一个感性世界,是我们可以体验的,从一开始,儿童就试图用公开的形式表现出他的体验,这种形式的形成既受到他所接触到的并知道如何运用的媒介的制约,同时也只有用这种媒介才得以产生。”以上论述虽然没有为我们界定出明确的儿童美术知识概念,但是,正是这种模糊的表达显示出儿童美术知识的人文性特点,因为儿童美术知识不仅仅是显性的知识形态,作为人文知识,它理所当然地还具备隐喻性特征,即作为一种人的体验与表达,它不是“通过逻辑的、实证的渠道来进行的。”。只有基于这样的儿童美术知识观,儿童美术教育才能在促进儿童审美情感、发展儿童审美知觉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并使儿童美术教育成为儿童美术心理发展的外在动力。

(三)不同文化观的美术教育对儿童美术心理发展的影响

绘画教育的意义和价值篇7

关键词:绘画艺术 鉴赏教育 美术教育

每一个视觉健全的人都有一定的审美能力,能从个人的角度欣赏一幅绘画作品;但要从专业的角度进行鉴赏却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做到的。鉴赏是一种后天专门训练所获得的能力。因此,鉴赏高于欣赏。初中美术欣赏主要通过欣赏活动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而不是掌握多少美术史论和多少美术技法理论,其根本目的是学会用一种美好的心态面对社会、面对未来。教育的任务不仅是用知识来充实学生的头脑,而且要发展他们的智力和才能,教学应当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有助于人的高尚品德的形成。

新课程标准指出:"应通过美术学习,使学生认识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差异性,人类社会的丰富性,并在一种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的特征、美术表现的多样性以及美术对社会生活的独特贡献。长期以来,学校美术的评价只是单纯的技巧技能的考查评价,忽视美术欣赏能力的培养。在我们的绘画艺术教育中,我认为应将绘画欣赏作为其基本内容,单纯靠学校每周一、二节课的课堂教学来训练来练就绘画赋形表现能力,无疑是不自量力的。而培养绘画欣赏能力无疑是美育的主旨,也是学校教育可以实施见效的。这在西方许多国家都曾达到验证。

但如何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呢?我认为应该按以下四步来进行:

第一步:简单描述:

新美术课程标准首次提出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概念,其目的是强调通过学生亲自参与美术活动来体验和感受活动的价值,从而形成自己的艺术和价值观念。美术欣赏是一项审美活动,它需要通过自己的思维活动如观察、判断和想象来感悟美术作品,这种活动更需要个人的审美感受和情感的体验。

情感是审美活动的中心问题,美术作品大部分是以精神产品为主的,它通常表现艺术家某种思想和观念,主要作用于人的情感领域。

学生由于生活阅历、审美经验、知识修养的不足,能对美术作品积极主动地欣赏是比较困难的。教育学家第斯多惠在教师规则中讲过:"我以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

因此,在欣赏的开始,应先抛开含义、价值判断、背景等因素,只让学生指明画面上存在哪些物象,用语言表达直观看到的和感受到的。对变形较大的作品,指出原型;对抽象作品,可指出画面存在哪些形状、色彩、结构等,使学生注意到应该注意的所有方方面面,这很重要。因为人们在看画时,常看主要形象而忽略其他,或只看自己感兴趣的而忽略其他细节。

第二步:形式分析

形式分析是将感性立即转化为理性分析。我们要解决的不再是作品给你什么感受,而是画家是如何使你产生这样感受的。这就是需要从艺术语言和作品的形式感来分析,来探讨色彩、形状、线条,肌理、人物描绘的特点,分析部分与部分、部分与整体、图和底的关系等。这是鉴赏中的重点,也是难点。

如夏加尔的《举杯、双重自画像》,学生通常能感受到画面中的快乐气氛,通过教师诱导和提示,学生会发现原来这种氛围是画家刻意营造的,夏加尔所追求的单纯的形、色、人物动态都体现了天真和童趣,欢乐和喜悦的气氛来自人物的表情和动作,压缩的风景和高举的酒杯也起了很强的烘托作用。

形式分析是帮助学生了解和把握形式美的规律,体验和品鉴形式美的意味,可以由浅到深,由点到面,由形象到风格。分析时切忌繁琐和硬性解剖,破坏作品的整体生命。

第三步:意蕴解释

意蕴是作品中的一切有形事物的无限延伸因素。意蕴解释是绘画鉴赏的最深层次,从外在层面到内在层面的探讨。对超越画面形象即"象外之象"的刨根问底,当然,我们不能只中循迹而求。

绘画教育的意义和价值篇8

【关键词】多元 绘本教学 主题活动 融合

【中图分类号】G6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1-0249-02

绘本,是一种以图为主,文字为辅的书籍,它对幼儿发展带来的深远意义已被越来越多人认同。在幼儿园主题活动开展得轰轰烈烈之时,教师们开始研究如何将绘本融入到幼儿园课程中去。然而在实践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其一,教师在绘本内容选择上存在着随意性,市场上大量的绘本使老师挑花了眼,如何选择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绘本,将绘本内容和幼儿经验相联系还存在着困惑。其二,绘本教学与主题教育不相融,在不适宜的主题中开展绘本教学,不仅没有体现绘本的价值,而且会破坏绘本的魅力。因此,寻找主题活动和绘本教学有机融合的契合点,探索有效的融合方式,实现主题背景下绘本教育的最大效益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在过去的一年中,我园以“绘本教学1+N”的模式开展了绘本融入主题的实践探索。“1”是指教学活动中对绘本文本的教学,即幼儿在教师的指导下阅读文本获取信息,理解、积累语言的一种过程。“N”是指多方拓展,让幼儿有多种收获。即以文本为中心,向周边辐射,如进行与文本相关的音乐活动、美术活动、游戏活动,通过“读图”来拓展幼儿的思维,从而提高幼儿的体验、感悟能力。

一、绘本融入主题教学的实践探索

(一)优选绘本,建立主题背景下的绘本资源库

与主题内容相关的绘本有很多,但并不是所有绘本都合适。只有既能激发幼儿表现的欲望,又能提供丰富的表现空间,而且能够推动主题深入开展的,才是合适的绘本。我园以年级组为单位,由各年级组长牵头,在每个主题开展前分析主题,解读绘本价值,研讨绘本选择策略,形成了一系列适合融入主题的绘本库。优选绘本主要从以下两方面着手:

1、以主题目标为牵引

目标是行动的宗旨,是教育活动的灵魂。我们在开展每个主题活动之前,首先要解读教材,对主题进行分析,明确该主题的目标,然后再选择合适的绘本进行拓展。比如大班主题《秋天多美好》下的小主题《我们的树朋友》,其中主题目标包括了解树的用途以及人类的关系,感受树的美丽,而绘本《树真好》正切合这样的主题。

2、以幼儿阅读特点为准则

小班幼儿由于注意力短暂,生活经验较少,而且兴趣比较容易集中在熟悉的事物中,对动作和声音喜欢模仿。因此外形新奇、画面漂亮、单幅画面大、角色形象可爱的绘本更容易受到他们的青睐;中班幼儿除了注意力时间有所延长,他们的理解能力也有所增强。他们开始喜欢幽默夸张的故事,能表现人物情感和心情,性格鲜明生动,富有想象力和感染力的图书;大班幼儿正处于性格形成的重要时期,对新奇事物充满了好奇和探究的欲望,乐于欣赏多种题材和形式的图画书,尤其是充满奇思妙想、情节发展出乎意料的图书。他们偏爱的图书语言细腻,刻画入微,幽默且富有想象力和浪漫色彩。

(二)探索主题背景下的开展模式,实现“1”的引领作用

融入式,将绘本融入各个主题活动中,这也是本园开展绘本活动的主要形式。比如大班主题“我长大”,里面渗透绘本《我做哥哥了》、《大卫,不可以》,让孩子了解自己,感受自己长大了;并列式,与其他主题并列开展,比如在小班下学期同事开展“可爱的鼠小弟”和“大家一起玩”主题,借助《可爱的鼠小弟》系列绘本故事,让孩子与“大家一起玩”的主题结合,明白友情的珍贵,学习如何与人交往、相处。两条线同时开展,但又互相交错,互为依托,保证主题的独立和完整;生成式,以绘本为载体,选取一个幼儿感兴趣的,有教育价值的主题,并集中在某一个时间段完成。比如“爱”这一个主题,里面包含七本绘本,带领孩子体验亲人之爱、朋友之爱等,其中的延伸活动有十多个,包括绘画、音乐活动、手工制作等等,可以单独在某个时间段开展,完整地让孩子了解绘本所要表达的主题。

(三)挖掘绘本多元价值,丰富幼儿“N”的感受

主题课程是幼儿在园生活关注的焦点,它追随着幼儿的兴趣发展而进行,涉及到各领域的教育内容,其中,语言、音乐、美术等形式的自然融合是绘本教学的最佳环境。

绘情:绘本可以提供幼儿真实或最接近真实的各种生活经验,让孩子不但可以对书中和他有相同遭遇的人物产生认同并得到宣泄内心的情绪的机会,它也可以帮助孩子学习从不同角度来看事情,练习以不同的立场替别人设想。

绘声:乍听起来,绘本与音乐似乎风马牛不相及,其实不然。绘本多采用重复句式、语言节奏感、韵律感强,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促进幼儿节奏、韵律感的提高。比如根据绘本《爱吃水果的牛》创编歌曲,我们选取了幼儿熟悉的歌曲《可爱的小牛》作为乐谱,这首歌曲节奏简单,适合歌词改编,让幼儿自己填词。让绘本不仅可看,还变得可唱。

绘色:绘本是用“图”说故事的,绘本让孩子学习到无国界的艺术风格,写实的、印象主义的、朴素的、民俗的……等,也让孩子学习不同的美术技法,水彩画、拼贴画、铅笔画、纸雕……等,阅读绘本就如进入美术馆的展览一般,进行一场视觉的饕餮大餐。

绘趣:从儿童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儿童的很多生活常识和行为规则都是通过游戏而学习和积累的。利用绘本和游戏活动的结合,让幼儿通过动作的模仿、规则的习得等方面,加深对动作表现,同时也增进对词、句、故事内容的理解,从而更充实、提升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通过绘本游戏,让幼儿敢玩、会玩、爱玩,从而在游戏中爱上阅读。

绘演:绘本可以提供幼儿很大的想象空间,通过对绘本内容的讲解,孩子们也能主动参与创作故事。在尝试添加角色、设计对话、增加情节等方面都能发挥幼儿表演的主动性,也能让幼儿进一步感受绘本的魅力。在角色扮演的情境中,幼儿不是孤立存在的,有了伙伴的互动,大家可以共享对故事的不同见解,这样方式能促进幼儿更深入地理解绘本内涵。

(四)创意绘本,延伸主题教学到亲子阅读中

本源自上一个课题“幼儿园经典绘本阅读指导策略的实践研究”开展以来就很注重亲子阅读的作用,我园坚持开展“故事大王赛”、“好书推荐”、“妈妈故事团”等活动,提高家长对亲子阅读的认识以及培养阅读技巧。为了让家长能进一步积极参与培养幼儿的阅读习惯,加深对主题教学的认识,自上学期以来,幼儿园中大班开始注重将平时的亲子阅读活动与我们的主题活动结合,提高家长的参与度与参与质量。

1、我讲故事妈妈记录

“我讲故事妈妈记录”活动已经开展了一学期多了,每周末孩子们会将本周学到的绘本故事表演讲述给家长听,并请家长记录下来,在记录纸上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画画装饰故事。然后下周一孩子们将故事带到班级,与班上幼儿一起分享故事。每个孩子都有一本自己的故事记录本,通过这种形式,不仅看到了孩子们一学期的进步,也让家长了解幼儿园所教的内容。

2、绘本故事新说

此活动主要选取已经学过的绘本故事,根据所提供的故事来引导幼儿续编故事情节,激发幼儿对创造性想象活动的兴趣,鼓励幼儿大胆、连贯、完整、生动地表达自己的想法,达到培养幼儿发散性思维与想象力的目的。“绘本故事新说”活动主要以亲子形式展开,请家长帮助幼儿把握好故事发展的合理性,让幼儿的想象既超乎寻常又合乎情理。

3、旧书新用

图书是幼儿最熟悉的好朋友,孩子们喜欢看书,他们从书本里学到了许多知识,但图书破损后,孩子们就不愿意再去碰了,怎么样让这些图书再发挥作用呢?我们鼓励让孩子们将破损图书上的各种各样的动物、植物、人物等形象剪下来,粘贴到纸上,再让他们创编故事。通过让孩子学做小作者,自编图书,在剪剪、贴贴、画画、讲讲等过程中,丰富孩子的想象能力,并且让他们尝到了学做小作者的快乐和自豪。

二、绘本融入主题的教学成效讨论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引导幼儿接触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使之感受语言的丰富和优美,并通过多种活动帮助幼儿加深对作品的体验和理解。由此可见:优秀的绘本可以引入我们幼儿园的课程中,绘本的多元教育功能更值得我们探索,每一幅图中都隐含着教育的元素,它能将我们幼儿园课程中的五大领域的知识融入到图画中,是促进幼儿发展的良好载体。

(一)对主题活动的成效

绘本丰富了主题教学的阅读素材。我们幼儿园所采用的教材是浙江省编教材,是“幼儿园生命・实践・智慧课程”,它是从对儿童的生命理解出发,以关注儿童独特生命的价值为宗旨的课程。课程涵盖的范围相当广,而绘本丰富与多元的主题正好可与课程相结合,如人际关系、认识自我、家庭关系、生命教育、关怀他人……等均可融入主题教学之中。绘本提供各种思考的、观察的、判断的与感受的认知学习经验,孩子从绘本中学习主题内容,获得丰富的知识。我园现已初步形成了绘本融入主题的教材系列,推动本课程建设。

(二)对幼儿的成效

1、绘本能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幼儿品性

在主题教学活动的进行过程中,本着以幼儿发展为本的理念,时刻注意培养幼儿的积极态度和情绪情感。而绘本作为一种文学形式,能触发幼儿的情感知觉和人性本质。绘本《爱吃水果的小牛》讲了一只善良的小牛,它会主动去关怀帮助别人,孩子们被深深的感动着,更深刻的感受到动物与人类是好朋友,将主题“我的动物朋友”的中心思想“朋友”体现得淋漓尽致。通过阅读绘本,儿童不断进行着情感体验,凭借着阅读,情感得到了升华和提升,让孩子在人格、道德与生活各方面获得成长。

2、绘本能激发想象力,释放幼儿的个性

绘本作为一种丰富、有趣的信息符号载体,其生动的视觉表现能够使幼儿不受文字的约束,激发想象,唤起对所视对象的兴趣和情感。这为幼儿提供了一个广阔的思维空间。图画的世界就是幼儿的世界,幼儿的个性在绘本的阅读过程中得到释放。绘本的价值和魅力在于:它没有一句教条,却能满足孩子的成长需要;没有一丝说理,却能启发孩子的深入思考;没有一点儿喧闹,却能激起孩子的会心大笑。在绘本阅读中“让孩子像个孩子”。

3、绘本能够提高幼儿语言发展水平

在主题活动背景下,阅读活动的范畴更为广阔,既蕴涵了丰富的语言经验,又融合了科学、社会、艺术等多元知识体系,为幼儿全方位学习创造了条件,搭建了平台。幼儿在看、画、演的过程中,提高了他们语言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他们在一个轻松的环境里变得敢说、愿意说。

探索的道路是曲折但幸福的,我们已经找到了新的方向,继续努力研究探索,让绘本成为孩子们成长中设疑和解惑的桥梁,让绘本教学成为教师体验多元教育价值的有效捷径,让绘本成为我们每一位教师和幼儿不离不弃的好朋友,让阅读成为我们生活、成长的一种方式。

参考文献:

[1]彭懿、图画书:阅读与经典[M]南昌:二十一世纪出版社,2006、05

[2]陈定儿主编、点亮童心-幼儿园文学整合教育研究成果集[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7、12

[3]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编写、《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解读(试行)》解读[M]、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04

    【写作范文】栏目
  • 上一篇:化学反应流程(精选8篇)
  • 下一篇:实习实践心得(精选6篇)
  •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本站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