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作文网

初中物理说课稿(精选8篇)

时间: 2023-06-29 栏目:写作范文

初中物理说课稿篇1

美术教材将这个内容安排在初中第四册的第三部分。从教材安排的教学顺序来看,教学应在让学生掌握了绘画色彩的作用及表现形式后,运用色彩的表现基本技法塑造形象,按先学“淡彩静物”后学“水彩画”的程序进行。众所周知,水彩画是较难掌握技法的画种,对于普通中学来说,教材在这方面的要求似乎太高。但是,“淡彩静物”只需在素描画面上涂上一层颜色,而教材又只要求学生涂上物体的固有色,这种简单的技法对初中生来说是不困难的。因此,普通中学的美术课应因地制宜地舍去水彩画要求较好,将教学重点摆在“淡彩静物”上为宜,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淡彩静物”的学习。“水彩画教学”可以放在美术第二课堂酌情进行,以满足美术尖子生的求知欲。

“淡彩静物”,也称“铅笔淡彩”,就是在素描画面上涂上一层淡淡的颜色后开成的美术作品,其特点是素描与色彩相互配合,取得相得益彰的效果。由此可知,“淡彩静物”所用颜色应具有透明度很高的特性,以保证涂色后不影响素描的表现力,这就非水彩颜色不可了。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明确肯定:“淡彩静物”不是素描,是色彩画,而且是最简单的水彩画。这种肯定,实质上就是对“淡彩静物”的定位,也突出了“淡彩静物”对色彩透明性能的要求,对学生学习“淡彩静物”的涂色技法,也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

“淡彩静物”的素描稿和涂色是“淡彩静物”课堂教学的两个组成部分,素描稿是基础,涂色是重点,在教学中应正确处理好这两个内容之间的关系,决不能片面地只强调素描稿或涂色效果而影响了课堂整体教学效果。

素描稿在“淡彩静物”中起着表现物体的形体结构、空间透视、质感量感等重要作用,是“淡彩静物”的关键内容,它直接影响到作品的成功与否。从普通中学的学生素质来看,这又必然是教学中的难点。为了突破这个难点,普通中学的“淡彩静物”教学宜用一课时专门进行“淡彩静物”的素描稿教学及训练。在教学中,特别要提醒学生注意,素描稿与与以前学过的明暗素描的表现方法及要求不同。什么地方不同?如何要求?教师必需讲述清楚,使学生懂得:①“淡彩静物”的素描稿不需要变化微妙的中间灰调子,因为过多的中间灰调子在涂色时极易使色彩纯度变化,使画面变脏;②用线简洁、肯定;③“淡彩静物”的素描稿是线面结合的结构素描。

“淡彩静物”的素描稿要求清楚以后,就应开始技法的教学了。素描稿的技法要求可以归纳如下:①执笔要轻;②线条明确;③明暗分明;④透视正确;⑤慎用橡皮。在教学中,教师应对学生示范讲解:怎样握笔才是执笔轻?什么线条才是符合要求的线条,用多了橡皮擦会产生什么不利因素等等,让学生从直观上领略到技法要领。为了强化教学内容,此时教师应拿出课前准备好的“明间素描”与“结构素描”范画,对比指出结构素描省略了哪些中间灰调子,哪些线条是应该肯定、明确、强调的结构线,怎样突出等,使学生有一个明确的学习目标及切实的技法掌握标准,从而理解并掌握素描稿的技法,这“淡彩静物”的淮我教学作好准备。

学生掌握了“淡彩静物”的素描稿技法,再学习淮色就容易多了。值得一提的是:“淡彩静物”是学生用色彩塑造形象的启蒙课。不同于前面学习过的图案色彩的涂色学习,所以,教师必须用一课时的时间教会学生认识物体的固有色及如何涂上物体的固有色。在此之前,学生已学过色彩的基本知识,掌握了三原色、间色、复色、色性及色彩混合等理论知识,为了教学的需要,可用适当时间复习一下以上内容,重点应放在色彩混合上。例如,通过“红色与绿色”的混合告诉学生,互补色一般不要混合,否则得到的色彩纯度低、容易脏、乱,影响色彩效果。通过有目的的复习,以达到巩固学生色彩混合基本技法的目的。

“淡彩静物”的涂色技法要求并不高,只需要将物体的固有色相涂准确,色彩涂均即可。对于普通中学的初中学生,涂均匀颜色还是比较容易的,但要将色相涂准确就很困难了,显然,这堂课的教学重点应放在这里。为了突破难点,在教学中,最好实施以下方案:

第一步进行某两种确定颜色(两种原色或间色均可)的不同比例的混合训练,让学生注意观察色相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特别是纯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第二步再实施调配某种指定颜色的训练。例如,让学生用“红、黄、蓝”三原色调配出赭石,用“橙、蓝”两种颜色调配赭石,并提醒学生注意色彩纯试想的变化,让学生通过实例得出“混合的颜色种类越少,调出颜色的色彩纯度就越高”及“一种颜色(三原色除外)可以通过多种色彩混合途径得到”的结论。

第三步方案,就是教师出示色相明确、纯度适当的的色物体(最好不用固有色是三原色的物体)对照实物进行固有色的调色示范讲解,进一步巩固课堂教学效果。

初中物理说课稿篇2

关键词:讲学稿;文本;人性化;实践化;导向性

中图分类号:G423、2

正所谓教无定法,教学的形式应该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于是乎目标教学法,杜郎口中学"10+35"课堂模式,洋思中学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模式等应运而出,尤其是南京溧水东庐中学的讲学稿脱颖而出,成为教学中的一朵奇葩,其影响之大,运用地域之广,着实令人叹服。

此次去东庐中学学习,参加扬州文津中学主办的讲学稿研讨会,各位专家的几个教学观点让我醍醐灌顶,如:"从课本中来,到学生中去。""教学内容要个性化解读,要打造个性化教师。""没有教的学是自学,没有学的教是独白。""学习要有效率,效果,效应,效益。""教师要站得住讲台,站得稳讲台"等。铿锵有力,掷地有声。通过讲学稿异彩纷呈的同课异构的观摩课,专家精辟幽默的点评,及文津中学导学稿"四导四学"详细的经验介绍,我对讲学稿有以下几点设计原则:

1、讲学稿应尊重文本

文本与讲学稿是相辅相成的关系。朱熹说过"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因此,讲学稿的编写与教学必须基于文本,不能做舍本逐末的赔本生意。这在实践中,有很多教师将教科书与讲学稿生生割裂,先上教材再上讲学稿,讲学稿活脱脱变成了习题集,没有达到讲学稿"减负"的初衷,相反变成了学生的包袱,一提讲学稿老师厌烦,学生苦恼,这违背了讲学稿的初衷--讲学稿是文本的一个载体。徐燕谋说"柏木无根,生意无从发端"。教科书是讲学稿的根。

2、讲学稿的人性化与实践化

无论哪种模式都要以人为本,关注学生的讲学稿也不例外,我认为每一个课堂都应该包含着真善美,教师的每一个动作,每一句话语也都蕴含着真善美。

那么讲学稿如何做到人性化。首先,讲学稿的编写要精细。精,教师选题要精,在编写时教师本人要"先上题山,后下题海",从石头中挑出玛瑙石、珠宝呈现给学生,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这个题不错,选上;那个题不错,选上;再一看,这几道题有点意思,选上。结果一看,讲学稿已是题山题海,学生无从下手,无心下笔,真是"面面俱到,则面面不到",要适当留给学生一点空白,正如老子说的"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1],车轮是空的,所以能转动。学生有余地,所以有潜力。二是细。古人说"业精于细""细节决定成败"。东庐中学讲学稿在设计,保存,版面的美观,题的可操作性等方面都无不体现着细,有兴趣的教师可展开他们的讲学稿细看研究,一定会获益匪浅。

如何做到讲学稿的实践性?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生只有会运用知识,才能获得知识","教育应该有用"。要"让学生不但学到知识,还能运用知识。"[2]讲课是有框架的,棱条分明的,可教师是活的,有思想的,讲学稿这个媒介,就如同一个毛石,它需要教师的个性化的抛光、打磨、润色,这样才能成为一个光彩照人的宝石。一个有思想的教师,他可以将讲学稿上成生活指导课,可以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此次去东庐中学,徐城主任的讲座中提到X与Y的关系时,乐呵呵跑到窗帘旁,窗帘拉开了又合拢,合拢了又拉开,学生恍然大悟,有时教学不需要拉拉杂杂,喋喋不休的语言,化抽象为具体,化理论为实践,可以事半功倍。在讲平移中,他选取《黄河大合唱》曲谱,让学生找平移,形象具体生动,学生热情高涨,原来教学与实践相结合,学生上课会"癫狂",学习效率"傻子也开窍"。哎,总有人把枯燥的工作做到精致而完美。"天外有天,人外有人",我信!

3、讲学稿要有导向性

讲学稿是人开车时的方向盘,它可以引导教师和学生,让教师和学生能抓住学习重点,突破学习难点。无讲学稿的学习状态,半数学生在课堂上"醉翁之意不在酒",心猿意马。而讲学稿上课要完成,这就改变了学生上课的无作为状态。在考试复习时,各种资料铺天盖地,学生左一个拐杖用用,右一个拐杖扶扶,拐杖之多,大有"乱花渐欲迷人眼"之势,结果每一本参考书都如蜻蜓点水般,都涉及了,都未渗透。猴子掰玉米般,掰一个扔一个,每个都掰了,最后仍是两手空空。讲学稿是基于教材、考纲、课程标准来编写的,是一个学校全体教师智慧的结晶,因此,它将主载课堂,引领教师学生,渗透于考试。

诚然,讲学稿有诸多妙处,但我们对于讲学稿引入课堂,不能一味的全盘端来,要注重学生实际,"一切从实际出发",从课堂"高效"出发。要有创意,不能一味跟风。甘肃省大多数初级中学的学生是住校的,学生没有充足预习时间,而讲学稿的精髓恰恰在于学生提前扎实预习,我们的绝大多数学生做不到,没时间做到,这样只能将预习时间压缩到课堂,实际我们也是这样操作的,向课堂45分钟要质量,所以我们的教师要协调好预习与授课的关系。在东庐中学和文津中学听的课将课堂检测也放在了课后,与我们的实际也不符,这有悖于高效课堂的原则,当堂不评价怎知学习效果?将检测放在课后对我们的学生来说是学业负担加重了,学习效果更是天方夜谭,不实际。当然,讲学稿的探索过程是且行且思,不能一蹴而就,我们要保持清醒头脑,应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兼收并蓄。

有专家称"讲学稿是语文教学的怪胎,教学的悲剧。"我不这样认为,新事物的诞生总是在质疑声中成长,讲学稿还有相当长的路要走,可能不够完美,但不能毅然决然的全盘否定。学术界,社会要给予它成长的空间,要想着如何让它精益求精,而不是想方设法把它扼杀在萌芽状态。

对于这次学习我想要用一句话概括:"出去走走才知道人还有另一种活法,枯燥乏味的教学也可以别开生面。"

参考文献:

初中物理说课稿篇3

关键词: 自主学习 预习 讲学稿

2001年教育部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提出:“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与自主性。”然而,现今初中物理教学中,我们发现仍然存在学生缺乏自主学习能力的问题。所谓预习,就是上课前的自学,是指在教师讲课之前,学生独立自学新课的内容,做到初步理解,并做好上课前的知识准备的过程。那么教师如何指导学生有效进行预习就非常重要。

我校长期推行以讲学稿为载体的教学合一的教学模式,这一教学模式的核心内容是“先学后教”。学生在课前的充分预习是课堂学习的基础。讲学稿中的课前预习这一版块是讲学稿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担任着指导学生课前预习的重任。那么,讲学稿的课前预习版块应如何指导学生预习呢?

一、明确了目标,让学生知道预习什么。

传统教学中教师布置学生的预习就一句话:“明天我们上某某课,请同学们回家认真预习一下。”这样布置预习,学生预习的目的性不明确,教师也无从检查,预习效率很低。我们使用的讲学稿首先要明确预习的内容,一般来说预习内容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与本节课相关的已经学过的知识,另一部分是将要学习的新课的内容。有了这样具体明确的预习要求,学生在预习新课时,也就有了目标和方向,就能抓住书本上的关键部分。

让我们先来看压强第一课时的预习:

1、怎样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谈谈你的认识过程。

2、速度是如何定义的?这样定义有什么好处?回忆它的表达式、单位及物理意义。

3、什么是弹力?力的作用效果有哪些?怎么画力的示意图?

4、什么是压力?压力的作用效果有哪些?

5、看书上76页的图,至少提出一个问题。

6、自己动手做实验:把一块砖分别平放、侧放、竖放在沙面上,记录砖对沙的作用效果。

7、动脑筋想一想,再设计出一些与以上类似的实验。并用你身边的器材亲自动手做一做,仔细观察现象,准备将你的实验向大家展示和交流。

这样问题1、2、3是让学生回忆与本节课内容有关的已有知识,为本节课的学习做好准备工作。问题4、5、6是针对本节课的重点设计的,要求学生通过看书加以解决,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提问能力、动手做实验能力、观察能力等。

二、精心设计,预习题要让学生有可预习性。

我们在设计课前预习的问题时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学情,设计的问题一定要难度适宜,超出学生预习能力的问题不能出现在讲学稿中。这就要求师生在上课的时候通过活动共同探究。

1、通过前面的活动,我们知道:当电路中的 或

发生变化时,电路中的电流就会发生变化。

2、前面我们学习了滑动变阻器,你能说说滑动变阻器的使用方法吗?

3、今天我们研究电流、电压和电阻这三个物理量之间的变化关系时,应用什么物理方法?你能具体地说说吗?

4、请在甲图a、b中填入适当的电表,并按照甲电路图完成乙图的电路连接。

5、欧姆定律的内容和公式是什么?

我们在设计课前预习时应注意问题的可预习性。1、2两个问题是学生在上节课已经学过的问题,学生只要认真复习,就能做出来。3、4、5这三个问题要求学生认真看书,再结合已有的知识。本节课的预习千万不能布置如探究电流与电压之间关系的实验这类问题,因为学生在家里是没有条件完成这个实验的。但是这个实验是本节课的重点也是难点,如果一点都不布置预习也是不行的。所以我们设计了3、4两个问题,分别从实验的方法和电路的连接这两个角度,让学生预习。这样的设计让学生的预习有了可操作性。

三、通过及时的反馈和展示,调动学生预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

要检查学生的预习,及时了解学生的预习效果,及时指出学生预习时的错误之处,也可以采取学生展示式。学生展示从形式上来看,可以是易点展示,可以是重点、难点展示,可以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成为老师,讲解课前预习中的问题,其他同学聆听、质疑、补充。

例如我们在讲学稿中的课前预习有这样一个版块:交流预习情况。

1、展示预习成果:交流你的思考和做实验的情况。

2、讨论:通过预习你想了解哪些知识。

第一个步骤给了学生一个展示预习成果的平台。利用教室的实物投影让学生自己上台展示自己的预习情况。这样上台展示的学生必须在课前认真准备,其他学生要提出自己的想法,必须认真预习和聆听同学的讲解。这样的展示不但可以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而且可以督促学生在课前认真地预习和准备。

第二个步骤给学生提出了自己想法和问题的平台。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此教师应在教学中更多地鼓励学生独立思考,不唯书,不唯上,大胆质疑,为学生创造良好的问题氛围,抓住学生每一次提问的机会,给予表扬和鼓励。

总之,讲学稿中的课前预习,就是要把新课的内容都仔细地阅读一遍,通过讲学稿中的课前预习版块所设计的问题阅读、分析、思考,了解教材的知识体系、重点、难点、范围和要求。学习如果没有目标,就如航海时没有灯塔,很容易迷失方向。

参考文献:

初中物理说课稿篇4

初二年级英语教学反思周记

这学期,我任教八年级(初二)1和4班的英语。英语是中学生的一门主课,无论是学校、家长还是学生都很重视它,但是不少学生觉得这门功课单调枯燥,学起来吃力,甚至有不少学生放弃了它。究其原因,是学生对英语学习的接触面小,说练机会少,以及他与中文的部分反差的诸多因素,使得学生对英语学习常常存在 “厌、怕、弃”的不健康的心理。这使我不得不改进教学方法。这学期我做的成功之处是:

第一,确立与新课程相适应的教育观念。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老师不能代替学生读书,代替学生感知,代替学生观察、分析、思考,代替学生明白任何一个道理和掌握任何一条规律。老师只能让学生自己读书,自己感受事物,自己观察、分析、思考,从而明白任何一个道理和掌握任何一条规律。于是我改变“一言堂”,把课堂还给学生,形成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教学过程。

第二,使学生明白学习目的。

要学好英语,首先要使学生认识到学这一语言的目的和意义。众所周知,人类社会已经进入了21世纪,新的世界将是个充满竞争和多变的世纪,中国要在跨世纪的竞争中取得主动,中华民族要腾飞,要最终取决于优秀科技人才的涌现。如果我们不懂英语,怎么去了解世界?只有学生自觉地把自己的理想与祖国的前途和命运联系起来,才会对英语学习真正感兴趣,这种兴趣也有可能转为学习英语的动力。因此我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通读和节选教材,围绕着最简单、最基本、最常用的英语词汇、句型、交际会话等进行教学,使学生对英语产生兴趣,形成学习动机。

第三, 改革课堂教学,积极运用学校推广的讲学稿。

积极响应和落实学校的改革实验课题,在每一节英语课堂教学中都认真使用讲学稿,并认真出好每一份讲学稿,督促检查好每一位学生做好讲学稿并实行周周清每周小测试,检查学生掌握知识的熟悉程度,以查漏补缺,扎实打好学生的英语基础,尽快提高学生的英语成绩。

第四,努力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

相对来说,初中生比小学生独立性强,自尊心也逐渐增强,渴望得到尊重。师生之间只有互相尊重,互相信任,才能建立起友好关系,从而促进学生学习的兴趣。所以我

初中物理说课稿篇5

一、主备教师要发挥好“主角”的作用

在一部电影中,几乎所有的故事情节都是围绕主角而展开地。离开主角,这部电影就失去了它存在的意义和价值,这也是“007”系列电影中,主角詹姆斯·邦德的扮演者换了一代又一代,可“他”依然英勇神武、青春永驻。同样,在教学过程中,主备教师如同一部电影的主角,整个的备课活动都是围绕主备所提供的材料而进行的。这就给主备教师提出很高的要求,需要广泛涉猎与主备章节有关的很多资料,精心选材;需要结合章节训练重点、实际学情选择合适、恰当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需要虚心请教有经验的老师、深入了解不同班级学生,集思广益,增强讲学稿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比如,笔者在主备《孙权劝学》一课时,除了深挖教材,把握本课利用对话组材的妙处、利用对话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的教学重点之外,还翻阅了《三国演义》《三国志》《资治通鉴》等相关文史资料,全面了解了“生子当如孙仲谋”的孙权那礼贤下士的君王风范;出生士族,博学儒雅的鲁肃那敬才爱才的大家风姿;英勇善战、孔武有力的吕蒙那智勇双全、运筹帷幄的大将本色。由于对本文涉及的三个人物形象深刻了解,这使我在备讲学稿时游刃有余,能在定稿会上自如应对同科教师的质疑。课堂导学、课后讲学稿的批阅中发现,95%的学生已经当堂完全掌握本文知识点,只有5%的学生对个别字词没有完全理解。这一过程虽然很累,但看到顺利的“集体研讨”、同科教师的赞誉、良好的教学效果,内心还是很欣慰的。但是部分主备教师却不能正确角色定位,认为既然有“集体研讨”这一环节,到定稿时会有其他老师集思广益、有备课组长把关审核,所以不提前精心准备,不深挖教材,不了解实际学情,或“临时抱佛脚”,或闭门造车,或抄袭现成教案来应付,这样的“主角”淡化处理导致定稿会效率降低,同科教师情绪大,给课改教研造成了不必要的负面影响。笔者认为主备教师要做好备课环节的“主角”,只有主备充分准备的前提下,才能够激发同科其他教师参与研讨的“表演欲”,才能让“集体研讨”掀起新高潮,让讲学稿真正体现集体合力的优势。所以,主备教师要珍惜这样展示个人驾驭教材能力和学科素养的机会,发挥好“主角”作用。

二、同科教师要彰显“配角”的魅力

众所周知,一部出彩的电影除了主角的精彩演艺外,不能缺少配角“众星捧月”式的默契配合和衬托。比如,香港演艺界的大哥大级人物洪金宝一直在影视作品中担任配角,可他同样赢得观众的尊重和认可。笔者认为,集体备课的看点就是集思广益,能最大限度地优化教学资源。那么,同科非主备教师不能产生“有主备忙着挖教材、查学情,有备课组长审核完善,我等着用现成讲学稿就行了”的消极等待思想。但是主备教师的学科素质、驾驭教材能力、课堂导学能力等个体因素都会影响其对课程的把握程度,讲学稿的初稿或多或少都会有点瑕疵。这都需要同科教师认真钻研教材、教法、学生,从不同角度对初稿进行“把脉”“会诊”,才能使讲学稿的设计日臻完善,使教学稿更符合实际学情,更便于课堂操作。比如,笔者在主备自读课《秋天》时,由于本人对现代诗不太感兴趣,相关专业欠缺,涉猎资料不全,因而在讲学稿设计中障碍重重,尤其对诗歌营造的第三个画面“少女思恋图”无法理解。在集体定稿会上,同科老师并没有因为自己是“配角”而敷衍,大家均进行了中肯的点拨和建议,这才让我豁然开朗,原来这首诗第三节中,写出了由外景向内情的过渡,写出了初恋从无到有的过渡,由景及情,将全诗收束在感情的实处,将浓浓的秋意敛在牧羊女那清澈的眸子里。正是同科教师充分发挥了自己的“配角”作用,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和意见,才促使我设计出一份高质量的讲学稿。

三、审核教师要凸现“导演”的才能

一个好的导演可以成就一大批的演艺明星、摄影师、剪辑师……正因为有张艺谋、陈可辛、冯小刚等这些可以准确把握市场需求、观众审美需要,善于发现人才,有独特审美视角的大牌导演,才有一部部国产大片走出国门,走向世界,才有一个个“谋女郎”“冯女郎”引领影视娱乐新潮流。放到讲学稿模式下,笔者认为备课组长、学科带头人充当的就是“导演”这个角色。首先要对全册教材有全面的、正确的、提纲挈领式的把握,对同科、同组教师的实力、能力、特长有一定的了解,这样在分配主备章节、课目时才能做到有的放矢,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各位科任教师钻研教材、涉猎资料、了解学生、研究教法的积极性,才能让讲学稿初稿更贴近实际教学需要。比如,上学期,由于七年级语文备课组长是刚从初三级组调进的教师,对七年级同组教师不太了解,导致个别课在分配主备教师时不合理,这给一些主备教师,尤其新教师的备课带来一些挑战和难度,也影响了备课的速度和质量。我主备的《秋天》就因这样的因素而三易其稿。虽然这对科任教师个人来说是件好事,提供了一次新的锻炼和尝试机会,可是对整个学科组来说,无形中延误了备课进度。或部分课要开展教学活动了却不见讲学稿,或讲学稿粗制滥造就出炉,这都使讲学稿和教学活动不能和拍。为此,备课组长、学科带头人是否有能力充当、是否扮演好“导演”这个角色,将在一定程度上决定讲学稿质量的优劣,教学活动是否可以顺利开展,课改教研是否落到实处。

初中物理说课稿篇6

[内容]

<?XML:NAMESPACE PREFIX = O />

(浙江省象山县第二中学 徐秀君)

现代文阅读教学要重视词语教学,词语教学不能仅仅停留在把词典上的释义直接告诉学生,重要的是要讲清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特定含义,让学生真正体味到文章作者的用词之精妙。“词不离句”,“义随境迁”是词语教学的两条基本原则,比较辨析则是词语教学的最佳方法。有比较才有鉴别。只有通过比较才能领悟到作者为什么用此词而不用彼词的奥妙。因此,词语教学时,应当让学生从比较中理解,从比较中鉴赏,从比较中学到他人的用词之艺术技巧。就笔者的粗浅体会,可以运用以下五种比较方法。

一、初稿用词与修改稿用词比较。

所谓初稿用词与修改稿用词比较,就要将文章初稿(或初版)用词与修改加工后的课文用词进行比较。通过先后的两稿或数稿的比较分析,才能具体而真切地了解到作者为什么用此词而不用彼词的道理。正如鲁迅先生所说的:“应该怎么写,必须从大作家们完成了的作品去领会。那么,不应该那么写的这一面,恐怕最好是从那同一作品的未定稿去学习了。”例如这样一个语段:“不是年青的为年老的写记念,而在这三十年中,却使我目睹许多青年的血;层层淤积起来,将我埋得不能呼吸,我只能用这样的笔墨,写几句文章,算是从泥土中挖一个小孔,自己延口残喘,这是怎样的世界呢?”其中的“埋”是常见词,却用得十分精当,如果就词论词,学生很难体会到它的精当之处。其实,在鲁迅先生的手稿中,最先用“闷”,继而改为“淹”,最后才改定“埋”。在教学中,我们提供了这一材料,引起了学生的兴趣,经过一番比较辩析,他们发现:“闷”虽然表达作者烦闷、愤懑的感情,但与“血”配合不妥帖;“淹”,虽与液体的“血”能够配合得上,但这里的“血”已经是层层淤积起来了,故又配合不拢;而“埋”就很贴切,使叙事简劲、深刻,有力地表达了对反动派的强烈憎恨,抒发了对革命者深沉的怀念,表示了革命一定成功的坚定信心。又如“忍”和“丛”,在鲁迅先生的初稿中分别为“眼”和“边”,作者为什么要这样修改呢?因为“眼看”是一般的看,不带感情色彩,“忍看”是岂忍看,不忍看,带有强烈的感情色彩,所以“忍”就更能表达作者对国民党反动派的愤慨之情和对惨遭杀害的革命烈士的悲痛之情。“丛”是多,“刀丛”比“刀边”更形象,更能显现刀枪林立的白色恐怖之险恶,更能揭示反动派血腥镇压的凶残,也更能表现作者无所畏惧的精神。我们认为,引导学生从初稿和修改稿的比较中探求词语改用的真谛,关键在于教者在平时的学习中,要多多收集积累这方面的实例,这样,才能在教学中运用自如,左右逢源。

二、调换词语比较。

因为比较的词语都要从原稿和修改稿中去找,既不可能,也不必要。有些精妙的用词,是作家以其娴熟的功力一挥而就的,并不是多次修改而成的。因此,运用同义词调换课文中的用词,两相比较,以显示课文用词之妙,不失为一种简便易行的比较法。

在教学中,可运用选择式比较,如《人民的勤务员》中这样一句:“寻找一切机会为人民服务。”“寻找”是一个寻常词语,而用得却极其精当,为了让学生体会其妙处,我们故意在黑板上写成这样:(寻找、利用、抓住)一切机会为人民服务。然后要学生选择出精当的词语,并说明理由。因为“利用”、“抓住”都是等“机会”出现,有了机会就为人民服务,没有机会就拉倒,而“寻找”是主动去找,是一种自愿的、积极的行为。因此,用“寻找”就表现出雷锋同志为人民服务的高度自觉性和主动情神,反映了雷锋同志为人民服务的极端热枕和积极态度。

也可以填空式比较。如:“他身材很高大,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一()乱蓬蓬的胡子。”我曾要求学生在括号内填上量词,他们填写的量词五花八门,主要有:把、团、撮、络、束等,然后让他们对照课本,原来是一个“部”字,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接着分析鲁迅先生为什么不用其他量词而用一个“部”字呢?“部”一般与书本、机器等相联系,“部”与书组合时,表示书的容量大,数目多;与“机器”组合时,表示机器的整体性。鲁迅在这里也正是取了“部”的整体性和量大数多来形容孔乙己的胡子,说明孔乙己的胡子多而且乱,这样,就成功地塑造了一个精神颓唐、贫穷潦倒、寒酸邋塌的小知识分子形象。所以,这个“部”在刻划孔乙己的外貌上具有很强的形象性,是其它量词所不能代替的。

还可以示错比较。如“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教者故意把“浮”写成“升”,当学生发现后,就让他们比较,作者为什么用“浮”而不用“升”,两者的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运用这种比较方法,要让学生懂得:读文章时,不要只盯在“丽词佳辞”上,要重视品味寻常词语,尽管其“貌不惊人”,其实它的内涵在特定的语境里也是很丰富的,其表现力也是很强的。

三、同物异词比较

这种比较就是对课文中同一描写对象先后的不同用词进行比较。如《孔乙己》一文中,同样描写孔乙己取钱的动作,一是“排”(排出九文大钱),一是“摸”(从破衣袋里摸出四文大钱)。“排”与“摸”可以对调吗?不能。因为孔乙己的处境前后不一样,初次出现在酒店的孔乙己,虽然不会营生,但他给人家抄抄书,还能换些钱来买酒吃,因此,通过一个“排”字,我们仿佛看到孔乙己将钱一个挨一个摆出来的动作,这个动作又是极其认真的,也是缓慢的,这样,就活画出了孔乙己对来之不易的钱的珍惜,也维妙维肖地描绘出他在短衣帮面前的几分炫耀和傲然自得的神态。最后一次出现在酒店里的孔乙己境况不同从前,腿被打断,是坐在蒲团上用手撑着“走”来的。要从自己的衣袋里掏出四文大钱,还得找摸一番,才能“摸”出,可见钱之少;即使钱少,如果手脚灵活,一掏就可以了,探囊取物,也要艰难地“摸”半天,可见他已手指僵硬,动作迟钝,处于命运的悲惨境地。“排”与“摸”前后映照,形象而深刻地揭示了孔乙己每况愈下的悲惨境地。

同物异词,联系上下文进行比较教学,反复体会,才能深刻地理解词语的含义和表达效果。从同物异词的比较中,要让学生领悟到:精选动词可以使人物灵动传神,栩栩如生,跃然纸上。

四、同词异物比较

就是将用于不同对象的相同的词语进行比较。同一词语,尽管字面意义相同,但在不同的语境中会有不同的含义,表现出不同的情趣,产生不同的艺术效果,同词异物比较,有助于学生懂得“义随境迁”的道理。

例如《风景谈》:“这时候,忽然从山脊上长出两支牛角来,随即牛的全身也出现,掮着犁的人形也出现。”其中的“长”用得十分传神,为了让学生体味其妙处,可以联系已读过的课文《回延安》中的“长”(身长翅膀吧脚生云,再回延安看母亲!),《荷花淀》中的“长”(那肥大的荷叶下面,有一个人的脸,下半截身子长在水里,荷花变成人?)。这三个“长”,尽管字面含义相同,但在文中所体现的情趣绝不相同。《风景谈》中的“长”用于写景,表现牛体由低到高逐渐显现的情景,使明丽宁静、生气勃勃的画面由静到动,动静结合,俨然一幅月夜归耕图。《荷花淀》中的“长”用于写人,把人拟为植物,化动为静,使水村健儿巧妙隐伏、沉着射击的神态毕现。《回延安》中的“长”用于抒情,充分反映了诗人渴望再回延安的迫切心情,并抒发了加速自己前进步伐的激情。

同词异物比较教学的好处在于:有助于学生体会到同一词语的表达效果在不同的语境里是各不相同的。也就是说,对词语的理解和鉴赏,要因文而异,不能以此代彼。

五、增删词语比较。

这种方法就是在同一语句中,增添一词或删减一词,然后两相比较,以显示某一词语的表达效果。这种方法常用于对附助性或修饰性词语的品味。《阿Q正传》中写阿Q与小D打架,围观者有的说“好了,好了”有的说“好,好”。有“了”与无“了”就不一样,前者是解劝,后者是煽动,把两种闲人的神情、口气和心理都活画出来了。《绿》的首句是“我第二次到仙岩的时候,我惊诧于梅雨潭的绿了”。尾句是重复首句,只是在“惊诧”前增添了“不禁”一词。那么这“不禁”一词是否多余呢?不是的,首尾相比,后者比前者感情更强烈,“不禁”一词,就把作者看到梅雨潭的绿后那种无比激动的思想感情表达了出来。

初中物理说课稿篇7

“淡彩静物”,也称“铅笔淡彩”,就是在素描画面上涂上一层淡淡的颜色后形成的美术作品,其特点是素描与色彩相互配合,取得相得益彰的效果。“淡彩静物”不是素描,是色彩画,而且是最简单的水彩画。这种肯定,实质上就是对“淡彩静物”的定位,也突出了“淡彩静物”对色彩透明性能的要求,对学生学习“淡彩静物”的涂色技法,也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淡彩静物”的素描稿和涂色是“淡彩静物”课堂教学的两个组成部分,素描稿是基础,涂色是重点,在教学中应正确处理好这两个内容之间的关系,决不能片面地只强调素描稿或涂色效果而影响了课堂整体教学效果。

素描稿在“淡彩静物”中起着表现物体的形体结构、空间透视、质感量感等重要作用,是“淡彩静物”的关键内容,它直接影响到作品的成功与否。从学生素质来看,这又必然是教学中的难点。为了突破这个难点,普通中学的“淡彩静物”教学宜用一课时专门进行“淡彩静物”的素描稿教学及训练。在教学中,特别要提醒学生注意,素描稿与以前学过的明暗素描的表现方法及要求不同。什么地方不同?如何要求?教师必须讲述清楚,使学生懂得:①“淡彩静物”的素描稿不需要变化微妙的中间灰调子,因为过多的中间灰调子在涂色时极易使色彩纯度变化,使画面变脏;②用线简洁、肯定;③“淡彩静物”的素描稿是线面结合的结构素描。

“淡彩静物”的素描稿要求清楚以后,就应开始技法的教学了。素描稿的技法要求可以归纳如下:①执笔要轻;②线条明确;③明暗分明;④透视正确;⑤慎用橡皮。在教学中,教师应对学生示范讲解:怎样握笔才是执笔轻,什么样的线条才是符合要求的线条,用多了橡皮擦会产生什么不利因素等等,让学生从直观上领略到技法要领。为了强化教学内容,此时教师应拿出课前准备好的“明间素描”与“结构素描”范画,对比指出结构素描省略了哪些中间灰调子,哪些线条是应该肯定、明确、强调的结构线,怎样突出等,使学生有一个明确的学习目标及切实的技法掌握标准,从而理解并掌握素描稿的技法,为“淡彩静物”的教学作好准备。

值得一提的是:“淡彩静物”是学生用色彩塑造形象的启蒙课。不同于前面学习过的图案色彩的涂色学习,所以,教师必须用一课时的时间教会学生认识物体的固有色及如何涂上物体的固有色。在此之前,学生已学过色彩的基本知识,掌握了三原色、间色、复色、色性及色彩混合等理论知识,为了教学的需要,可用适当时间复习一下以上内容,重点应放在色彩混合上。例如,通过“红色与绿色”的混合告诉学生,互补色一般不要混合,否则得到的色彩纯度低,容易脏、乱,影响色彩效果。通过有目的的复习,以达到巩固学生色彩混合基本技法的目的。

“淡彩静物”的涂色技法要求并不高,只需要将物体的固有色相涂准确,色彩涂均即可。对于普通中学的初中学生,涂均匀颜色还是比较容易的,但要将色相涂准确就很困难了,显然,这堂课的教学重点应放在这里。为了突破难点,在教学中,最好实施以下方案:第一步进行某两种确定颜色(两种原色或间色均可)的不同比例的混合训练,让学生注意观察色相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特别是纯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第二步再实施调配某种指定颜色的训练。例如,让学生用“红、黄、蓝”三原色调配出赭石,用“橙、蓝”两种颜色调配赭石,并提醒学生注意色彩纯试想的变化,让学生通过实例得出“混合的颜色种类越少,调出颜色的色彩纯度就越高”及“一种颜色(三原色除外)可以通过多种色彩混合途径得到”的结论;第三步方案,就是教师出示色相明确、纯度适当的物体(最好不用固有色是三原色的物体),对照实物进行固有色的调色示范讲解,进一步巩固课堂教学效果。

初中物理说课稿篇8

  所学国家课程均参加考试,部分科目计分方式发生变化;中考录取计分科目增加3门,录取计分满分从605分增加至800分;斗门一中全部面向全市招生,华中师大珠海附中一半计划用于指标生招生……

  11月14日,珠海市教育局公布《关于进一步推进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简称“珠海中考招生制度改革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首次向公众揭开珠海新中考改革面纱。这也将成为近年来珠海中考改革力度的一次。

  征求意见稿已在珠海市教育局官网上公布。2019年12月14日前,市民可发邮件至jyjzsb@zhuhai、gov、cn,或寄信至珠海市教育局4号楼210室(地址珠海市香洲区人民东路112号,邮编519000)反映意见。

  根据征求意见稿,新中考政策将从2020年初一入学的新生开始实施,2023年正式实施新的招生录取政策。届时,珠海将形成完善的基于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结合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录取模式。

  老生老政策。目前初中在校生中考继续按现有政策执行,不受新中考改革影响。

  珠海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作为广东省第三批新中考改革实行城市,珠海的征求意见稿在充分吸纳全省中考改革实施意见“养分”的同时,也借鉴了兄弟城市的优秀做法。

  南方+记者梳理发现,相较珠海正在执行的中考政策,征求意见稿主要有六大变化。

  变化一:

  英语听力变听说,理化生强化实验操作

  “学考是中考招生制度改革的基础。”根据现有政策,珠海实行初中毕业、高中招生“两考合一”制度,即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与中考合并进行,其考试成绩既是学生毕业又是其升学的重要依据。

  对此,征求意见稿将完善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制度放在整个改革的首位。

  考试科目保持不变,但题型、内容有变化。征求意见稿仍将国家《课程方案》规定的13门科目全部纳入考试范围。不过,英语科目在原有听力考试基础上增加听说考试;生物科目增设实验操作考试。

  考试“命题权”全部收归,学校不再自主命题。其中,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道德与法治、历史和地理共9门科目的笔试继续采用广东省教育考试院统一命题,珠海市教育局统一组织考试;英语听说、体育与健康、理化生实验操作、音乐、美术及信息技术由珠海市教育局统一命题、统一考务规则,各区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实施;体育与健康除开展必考科目外,还将从体能与技能两个方面进行选考科目的考试。

  部分科目考试方式有所调整。学考以笔试为主,运用和探索面试、口试、实践考察、实验操作和技能测试等方式。如英语听说考试采用计算机辅助测试的方式,物理、化学、生物实验操作考试采用现场测试的方式,体育与健康考试采用平时体质健康检查加现场测试的方式。

  配套新中考改革,按照部署,珠海将于2022年9月前建成标准化英语听说考场和理化生实验室,确保每位考生拥有充分的学习与练习机会。

  珠海新中考改革与全省改革一脉相承。此前,广东省教育考试院相关负责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各科目的考试内容会增强基础性和综合性,着重考核学生掌握学科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宽度和广度,试题试卷的整体难度适当,减少单纯记忆、机械训练性质的内容;同时增强应用性,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变化二:

  6门变10门,录取计分总分由605分增至800分

  新中考计分科目和计分总分调整是本次征求意见稿备受外界关注的重要原因之一。

  对照现有政策,新中考改革后,计分科目大幅增加,同时取消合格性考试科目。目前,珠海中考科目包括计分考试科目、等级性考试科目和合格性考试科目三大类,其中计分考试科目6门,等级性考试科目4门,其他全部为合格性考试科目。

  改革后,现有计分考试科目和等级性考试科目全部调整为计分考试科目,音乐、美术、信息技术等合格性考试科目调整为等级性考试科目;现为合格性考试科目的理化实验操作考试,以及新增的生物实验操作考试全部纳入计分性考试科目,各占科目总分的10%。

  与之对应,中考录取计分满分发生调整,由现在的605分提高至800分。除语文、数学、英语、体育与健康4门按1:1的权重计分外,其余6门科目均按0、4至0、8的权重计分。

  “跟现有政策对照,体育占比加大,物理、化学相对弱化。”珠海一初中王老师介绍,物理由现有的100分降低为80分,化学降低为70分;体育与健康则从现在的45分提高至70分,在中考录取计分满分中的比重从现在的7、44%提高至8、75%。

  有网友表示新高考增加计分项目太多,或造成学生学业负担加重;也有网友认为其他城市早就这样执行,全科参加考试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

  “现有中考计分科目存在重理轻文、等级考试功能弱化等问题。”珠海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解释,这次改革坚持问题导向,采取精准施策,其目的是要求初中生夯实基础,做到文理兼顾,做到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平衡。

  变化三:

  普高采取“分数+等级+综合素质评价”录取,职高不设等级科目限制

  前期,南方日报率先披露“珠海将启动中考改革”的信息。当时珠海市教育局透露,顺应新高考改革需要,珠海形成基于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结合综合素质评价的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录取模式,并于明年前出台配套政策。

  本次征求意见稿对这一新的录取模式进行了详细阐释。目前珠海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完全参照初中学考成绩,改革后将增加综合素质评价部分。

  其中,珠海普通高中学校录取采取“分数+等级+综合素质评价”的办法,实行计分科目、等级科目和综合素质评价相结合的综合录取办法。其等级科目作为普通高中录取的资格条件,录取计分科目总分作为学校录取的择优条件。

  “这一政策将从2020年入学的初中一年级起实施。”珠海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招生学校自主设定等级科目要求,在等级科目与综合素质评价符合要求的基础上,按计分科目总分从高到低进行录取。

  中职学校(含技工学校)录取条件相对宽松。根据征求意见稿,中职学校录取不设等级科目限制条件,各学校、各专业按计分科目的总分进行投档录取,从而引导初中毕业生有序分流,鼓励和引导动手能力强、职业倾向明显的学生接受职业教育。

  此外,珠海鼓励辖区示范性中职学校“双精准”示范专业实施自主招生、择优录取。

  变化四:

  强化市级管理力度,斗门一中全部招生计划面向全市

  招生计划是划定中考录取分数线的重要依据。本次征求意见稿强化了市级层面招生计划管理力度,优化了部分高中招生范围。

  其中,珠海市一中、珠海市二中、斗门一中、珠海市实验中学、北师大珠海附中、华中师大珠海附中、珠海三中、珠海市艺高和民办普通高中面向全市招生(珠海女子中学只招收女生);珠海一中平沙校区、省实珠海金湾学校招生计划的80%面向全市招生,20%分别面向高栏港区、金湾区招生;和风中学、田家炳中学招生计划50%面向全市招生,50%面向斗门、金湾和高栏港区招生;珠海四中面向横琴、香洲和高新招生。

  “3所高中招生范围进行了调整。”斗门一中不再将每年20%的招生计划面向斗门区招生,全部计划面向全市招生;珠海三中由面向横琴、香洲和高新招生调整为面向全市招生;和风中学招生计划50%面向全市招生,50%面向斗门、金湾和高栏港区招生。

  珠海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实际执行中,该局将对各类计划进行适度调整,从而提高计划预测与招生实际的吻合度。

  变化五:

  华中师大珠海附中新增指标生计划,和风中学不再招指标生

  普高指标生政策是珠海本市户籍学生关注的焦点,也有助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初中教育质量全面提高,推进教育公平。征求意见稿对珠海指标生招生政策进行完善。

  具体而言,珠海市一中、珠海市二中、斗门一中、珠海市实验中学、北师大珠海附中继续将70%招生计划作为指标生分配到全市所有初中学校。珠海三中、珠海四中以及新设的华中师大珠海附中将50%招生计划作为指标生分配到招生范围内的所有初中学校。

  与现有政策相比,珠海四中、华中师大珠海附中新纳入指标生招生范畴,珠海三中增加了招生比例,和风中学不再开展指标生招生。“总体而言,指标生招生计划数呈增加趋势。”珠海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说。

  按照要求,普高指标生招生设单独志愿批次,并采取单独录取的招生办法。

  变化六:

  特长生纳入自主招生范畴,最多可占招生计划总数10%

  实施近两年的自主招生政策也作了一些调整。体育和艺术特长生(简称“体艺特长生”)招生统一纳入到自主招生范畴,符合条件的普通高中每年可拿出招生计划10%的名额用于自主招生,且自主招生与特长生招生计划比例由学校具体确定。

  目前,自主招生和体艺特长生招生分开招生,其中自主招生是2017年推行的新举措,其招生比例不超过学校当年招生计划(不含民族班)的5%;体艺特长生坚持多年,未明确招生计划占比,但从近两年各普通高中体艺特长生招生人数来看,大多数学校保持稳定。珠海一中去年和今年体艺特长生招生人数均为65人,其招生类别和类别具体招生数量也保持不变,占比为学校当年招生计划数的5%。

  具体而言,普高可根据自身办学目标、定位、特色和政策动向等制定自主招生方案,依据学生的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和综合素质评价等进行自主招生;体育、艺术特长生作为高中自主招生的特殊对象,招生学校、招生计划及招生方案单列。

    【写作范文】栏目
  • 上一篇:广告公司市场分析(精选8篇)
  • 下一篇:亲子幼儿足球活动方案(精选4篇)
  •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本站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