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作文网

地区经济基础(精选8篇)

时间: 2023-06-30 栏目:写作范文

地区经济基础篇1

一、区域循环经济的本质

从社会的整体角度来看,经济发展是社会发展的主线,也是社会发展的基础,却不是社会发展的根本。社会发展的根本是既能保证人类社会的高速发展,也能够处理好与自然界的关系,以实现全人类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平等、诚信。区域经济的发展是循环经济发展的“沃土”,也是社会整体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石。区域循环经济的本质就是将循环经济与区域发展有机结合,高标准、高起点推进经济的快速发展,在这个过程中,务必将经济发展与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生态价值重构等融合为一体,构建循环区域经济发展新体系。

二、区域循环经济发展的基础分析

1、区域的自然生态基础。

循环经济的发展离不开特定的自然生态环境,必须把环境的保护和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相结合。我国幅员辽阔,各地的自然生态条件差异较大,主要包括:一是南北差异;二是东西差异;三是山区与平原地区差异;四是沿海与内陆差异;五是城市与乡村差异;六是边疆与腹地差异。每种差异均包含着土壤差异、地形地质构造差异、动植物差异、气候气象差异等。

2、区域经济基础。

经济发展一直是人类社会活动的主旋律,人的衣、食、住、行均离不开一定的经济基础,区域经济的发展仍然离不开特定经济基础。从社会的发展历程来看,经济基础好的地方越来越富饶,经济基础差的地方发展速度较慢。我们发展区域循环经济,仍然离不开经济基础,但这个基础可以进行人为地调整与约束。例如,为了促进某经济基础薄弱地区的发展,可以进行适度的经济扶持,这就类似于招商引资,但这种经济扶持又不等于招商引资,最大的区别是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的角色定位。目前,经济发达地区的经济不一定是真正的循环经济,这些地方的自然生态环境可能已经被破坏得很严重,但进行循环经济建设有着较好的经济基础;而落后地区,想发展循环经济却困难重重,缺钱可能导致这些地区永远地属于经济欠发达地区。

3、有关区域循环经济发展的技术基础。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在发展区域循环经济的过程中,技术的研发与应用承担着最重要的角色。从整个社会来看,发展区域循环经济的技术基础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有关自然资源科学利用的技术,这些技术是发展循环经济的主体技术;二是有关自然生态环境保护的技术,这些技术为人类活动的负面影响起到保护作用,让人类活动与自然生态相融合;三是零污染技术的研发,目前的许多科技产品与服务的生产对生态环境没有任何的负面影响,这些经济实体也应该是发展循环经济的主体技术。技术基础决定着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发展的质量,现如今的技术已经相对成熟,只是在技术的推广方面存在着较多的障碍。这些障碍不是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问题,而是技术推广中必要的政策支持和经济支持。我国的许多企业存在着两类运作问题,一是引进环保的技术设备资金缺乏,就只能随意或偷偷地排放生产中的废水、废气和废渣;二是迫于某种因素,虽然配备了较好的环保设备,但出于运作成本问题,只有在有关部门检查的时候才启用这些设备。

4、有关区域循环经济发展的制度基础。

我国的相关部门,制定了许许多多的促进经济发展政策,对于循环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制度基础。这些制度分为两个层次,一是宏观指导性政策,给经济实体以较大的发展空间,促进投资与再投资;二是微观性的约束性政策,凡是涉及人民大众利益和自然生态环境保护与开发的,均有必要引导与约束。出于特定的目的,有些地区在招商引资方面做得很自私,说是自私主要是因为引资只考虑能否带来较高的经济收益,而较少或根本不考虑对当地生态环境的影响。甚至,有些地方政府官员出于政绩,明明知道某些投资会严重破坏生态系统,也要大肆引进,在自己荣耀地去往他处后,留下的是千疮百孔的“繁荣”局面,也留下了影响子孙万代的毒瘤。所以说,制度建设也是一个推陈出新的过程,也是一个创造社会文明的过程,每一名有良知的社会分子都应该以人民大众的利益、社会整体的利益选择自己的行为。

三、促进区域循环经济发展的策略

1、深

入研究循环经济发展理论,为循环经济发展提供理论支撑。循环经济发展理论是全新的经济领域,既包含传统经济的理论内容,也包含着适应全人类健康发展的全新内容。这个全新的内容主要涉及以下几方面内容:一是重新考量经济发展与自然生态环境的关系;二是经济发展对人类幸福指数的相关关系研究;三是新经济实体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四是政府投资与民间投资在循环经济的作用与地位。

2、出

台刺激循环经济发展的政策,为循环经济发展提供政策支撑。循环经济的发展离不开特定的政策与制度,这些政策与制度既能约束经济实体的运作,也能保护经济实体的运作,但是,特定的政策鼓励,会产生较大的经济推动力。这些政策与制度的制定、执行、监督必须由政府承担,而且其内容必须包含以下两方面:一是获得优惠政策经济实体的资格;二是优惠政策的具体内容及执行标准。

3、强

化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的技术研发,为循环经济发展提供技术支撑。我国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领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主要表现为:能源等战略性资源短缺将直接影响到国家的安全,水资源危机将直接威胁到中华民族的未来生存;而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综合利用率低、生产效率低、能耗高等不合理利用等问题比较严重。生态环境的透支仍很突出,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状况尚未得到有效控制,水污染、大气污染和固体废弃物污染日益严重,正在对我国的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形成影响。这些问题的解决将依赖于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技术的技术研究。

小结:

地区经济基础篇2

关键词:基础设施;西部民族地区;投资

由于自然、历史、社会等原因,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尤其是薄弱的基础设施建设问题已成为制约西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因此西部民族地区要抓住西部大开发的重要历史机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夯实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

1 基础设施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

1、1 基础设施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基础设施通过其巨大投资的乘数效应促进经济增长,而经济增长反过来通过加速效应刺激社会对基础设施增加投资,最终形成滚动式发展的良性循环,使基础设施投资与经济增长相互促进。1994年世界银行发展报告以“为发展提供基础设施”为主题考察了基础设施与经济发展的联系,通过对多国1990年的数据分析表明“基础设施存量增长1%,gdp就会增长1%”。

1、2 基础设施与成本的关系

基础设施的发展既能降低企业生产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又能减少管理与交易成本,促进管理效率提高。一方面,随着基础设施的发展和竞争机制的引入,基础设施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的价格将逐步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也相应降低。且良好的基础设施建设可以避免企业自己投资基础设施,因此提高了开工率,降低了综合成本。另一方面,基础设施的发展有利于交易双方获得更多的交易信息,使得交易者进行交易变得越来越容易,减少了获取信息的成本和进行交易的费用。

1、3 基础设施与产业结构的关系

作为服务于经济发展的基础设施产业,其发展与工业的发展是一种双向的互动关系。即相互为对方提供投入,同时又互相消耗对方的产品。具体来说,一方面交通、电力、通讯、电力、供水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发展将消耗工业部门提供的产品,为工业的发展提供市场需求。另一方面,工业的发展也需要消耗基础设施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工业也为基础设施建设提供市场需求支撑。

1、4 基础设施与获取境外投资的关系

基础设施竞争力是一个国家国际竞争的重要组成部分。据imd《世界竞争力年鉴(1999)》中的计算结果,基础设施的竞争力与国家竞争力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88。发展中国家之所以吸引外资困难在于国际资本为攫取最大利润,在决定投资产场所时,并不是单纯看中投资所在地廉价劳动力和税收优惠政策,而是更加重视投资场所的总体竞争力,其中包括现代金融服务体系是否完善,通信是否畅达,交通是否便利,以及公共设施是否齐全等等。

1、5 基础设施与消除贫困的关系

具备最基本的基础设施是确定社会福利程度的基本标准。94年世界银行的发展报告中认为贫困与基础设施落后密切相关,“穷人的概念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定义为:不能消费最低数量的清洁水,生活环境卫生条件恶劣,除直接的定居外,流动性和外界的联络极其有限的居民”。基础设施建设不仅可以改善人们的生存和发展条件,而且可以创造更多就业机会,改善贫困人口收入。

1、6 基础设施与环境的关系

由基础设施构筑的生产和生活条件是社会进行经济活动的基础物质环境之一,是支撑经济活动得以实现和延续的必要条件,扩大基础设施投资建设,完善基础设施服务,可以优化人们的生产和生活环境。如环保类基础设施。

2 西部民族地区基础设施存在的问题

2、1 基础设施投资总量规模存在的问题

基础设施发展快慢与其投资规模的大小密切相关,投资规模大小是影响基础设施发展的关键。相对于经济发展的要求而言,西部民族地区的基础设施整体规模仍然滞后,投资不足。具体表现在:

第一,经济基础设施存量不足。据2004年《中国统计年鉴》整理得出:西部民族地区每平方公里拥有铁路的长度是东部的24、5%,是中部的28、8%;拥有的等级公路和等外公路分别是东部的21、9%、58、5%,是中部的43、3%、65、3%;每万人拥有的城市自来水管长度、城市供气管道总长度及城市下水管道总长度西部少数民族地区仅占东部的51、2%、70、3%及42、4%,分别是中部的93、0%、121、2%及79、1%;每人拥有的市政工程铺装道路面积分别占东部和中部的43、6%和68、5%;城市污水日处理能力只有东部和中部的22、0%和39、4%。

第二,社会基础设施投资不足,与东部发达地区比较差异巨大。统计显示:2000年东西部高等院校的数量分别是491、233;每十万人中大专教育的人数东西部分别是5681和2940;东西部平均文盲率各为5、8 、13、1;每千人中东西部卫生机构数为4、7 、2、2。这些数据明显的反映出了西部地区的教育、医疗,人力开发等方面的投入不足。

2、2 交通类和通讯类基础设施存在的问题

西部民族地区大多地处偏远地区,自然地理条件复杂,自然屏障重重,交通运输业的发展是打破封闭、开阔视野、促进与其他地区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西部民族地区的交通运输以公路运输为主要手段,除一些国道、省(区)道外,大部分属于低等级公路,路面质量差。特别是有些山区、牧区和边远地区还没有现代化的交通设施,仍然肩挑背扛或畜驮。

各种通讯设施是信息传播的主要载体,而信息作为现代生产力的重要组成要素,其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西部民族地区通讯设施普及率低,传播手段落后,尤其在好多农牧区,还无法实现村村通邮。

2、3 能源类基础设施和环保类基础设施状况

西部民族地区的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存在着工程布局不均,且多数工程维修不够,不能充分发挥工程效应,利用率低。水环境逐渐恶化,水资源开发利用难度越来越大。在电力开发和电网建设方面,经过长期的努力,绝大部分地区解决了通电问题,但大部分地区存在电力供给不足的情况,不能满足居民用电增加的需要。

在西部民族地区,这些年开发和建设的实际情况表明:基础设施对环境的消极作用大于积极效应。一方面由于规划的不科学或过度开发,在西部一些生态脆弱或敏感地区修建的大量公共工程造成了对自然环境的巨大压力,甚至是根本性的破坏;另一方面在基础设施的设计和营造时,对废弃物的排放和处理问题缺乏长远考虑,使得环境成本外化,不但提高了基础设施服务的成本,而且造成无法估量的环境污染。

2、4 社会基础设施存在的问题

与东部地区相比,西部民族地区社会基础设施水平严重偏低,人力资源“瓶颈”约束明显,教育普遍落后,文化水平偏低,人才严重缺乏,导致了西部的知识和技术能力普遍薄弱,其综合知识发展程度、人均专利授权数和获取知识能力分别仅相当于东部的35%、30%和14%。

3 加快西部民族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的对策

3、1 科学规划基础设施建设

基础设施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历史任务,开展西部民族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必须顺应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坚持规划先行,充分发挥规划的统筹指导作用。基础设施的投资规划应当从产业规划、生产力布局、宏观经济影响、社会影响等多方面进行全面的、综合性的、动态的规划。

3、2 大力增加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投入

当前民族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投资需求与资金供给的矛盾十分突出,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大量资金,仅仅依靠中央和地方财政是远远不能满足投资需求的。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必须向投资主体多元化、资金来源多渠道、投资方式多样化发展。在基础设施的投融资过程中,政府应充分发挥他的“示范”和“引导”效应,集中有限的财政预算内资金、国债资金和政策性金融资金重点分配或补贴到那些对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具有长期性、战略性、全面影响的基础设施领域,如:交通、能源、石油开发、邮电、城市基础设施方面。同时,也要尽可能地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以各种不同的形式参与到基础设施的建设中来,要积极利用世界银行贷款及国外政府援助资金,积极利用国内资本市场、扩大民营企业进入基础设施领域。

3、3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基础设施是新农村建设的物质基础,也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不仅影响广大农民生产、生活的改善,也是造成城乡差别不断扩大的一个重要原因。西部民族地区农业发展相对落后,农村生产生活条件较差,农民收入水平较低,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应把工作的着力点放在改善基本生产生活条件、发展特色农业、提高农民素质、加快脱贫步伐、加强生态建设和保护等方面,确保农民群众实实在在得到实惠。

3、4 加强对现有基础设施的管理

基础设施维护与基础设施的经营效率密切相关。基础设施建成后,其效率的正常、有效发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与基础设施的良好维护。忽视维护的结果必然导致基础设施的重建或至少是局部更新,从而造成资源的大量浪费。因而需要加强对现有基础设施的维护和管理,并适时进行改造,延长其服务期限和提高其服务质量。

3、5 以科技促进基础设施改造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要素的运用会带来基础设施建设质的飞跃。西部民族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应以提高运输速度、服务质量和经济效益为目的,发展与配置现代化运输装备;采用网络技术建立智能交通系统,采取科学方式对各种交通方式进行综合管理协调,提高综合运输网络的总体效率;邮电通讯部门应逐步建成邮政传输快速化、作业机械化自动化、信息处理综合化、服务多元化的现代化邮政通讯网,满足经济和社会发展信息化的要求;加快城乡电网改造,推动西电东送,提高电力产业的技术经济效益;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改造,提高其现代化和市场化水平,增强城市综合服务功能。

3、6 重视社会基础设施建设

社会基础设施对经济社会的发展起着间接的推动作用,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其在社会发展中将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西部民族地区要重视社会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地区的教育、科研、医疗及计划生育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尤其是对人力资源投资——正规学校教育、职业教育和岗位培训计划、成人和其它类型的非正规教育,能够更有效的增加人的技能和人力资源,从而推进技术进步,这是解决西部民族地区发展瓶颈的重要举措。

参考文献

地区经济基础篇3

西部大开发,基础设施建设要先行。但西部地区不论是从基础设施的硬件——交通到基础设施的软件——文化、教育、卫生,还是从城市基础设施到农村基础设施,乃至于影响到西部投资环境的治理污染方面的基础设施都明显滞后,严重制约了西部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西部大开发整体战略的实施。滞后的基础设施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西部地区在基础设施的硬件——交通设施建设滞后

交通是基础设施中最为基础的设施,它不但是西部地区内部之间要素进行有效配置的前提,而且还是西部加快和外部沟通的重要桥梁。据估算每百万人口拥有的公路里程数每提高一个百分点,人均GDP增长率提高0、82个百分点。但目前西部地区交通设施存在“两低、两差、两不足”的突出问题。“两低”:一是路网密度低,二是通达水平低;“两差”:一是道路等级、质量差,二是出海条件差;“两不足”:一是建设资金不足,二是自身发展能力不足。具体表现在:①交通运输路网密度低。2000年,全国交通线路综合密度为1585、41公里/万平方公里,西部地区只有834、91公里/万平方公里,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53%,东部的18%。交通运输网密度低,最终影响到资源的优化配置,延缓了西部发展的进程。②道路通达水平低。据统计,目前西部地区尚有680多个乡镇未通公路,占全国未通公路乡镇总数的85%,滞后的交通成为阻碍西部地区信息勾通,要素流动和经济文化发展的瓶颈。③道路等级低,质量差。2000年,在西部地区53、3万公里的公路中,等级路为43万公里,占公路总里程的80、7%,而全国平均为85、6%;西部地区高速公路总里程数仅为东部地区的42%,二级以上公路里程只占全国二级以上公路总里程的21%。此外,由于地理环境的限制和自然条件的恶劣,使得道路的质量差。④出海条件差。一个地区离出海岸的远近和出海成本是成正比的。按各地区中心城市(省会城市或自治区首府)到最近的主要港口之间的最短铁路运输距离计算,东部和中部的平均距离分别为167公里和909公里,而西部则高达到2052公里,分别是东部和中部地区的12、3倍和2、3倍。除内蒙古以外,西部地区离出海口的距离都在1300公里以上,其中重庆、四川、云南、青海和新疆的距离则超过2200公里。⑤建设资金不足。从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在地区间的分配来看,西部地区远远小于东部地区。长期以来,西部地区基础设施的投资比重只占全国总投资规模的18%左右,同时国家对西部地区交通建设的政策性支持力度也明显不足。⑥自身发展能力不足。实施沿海开放战略以来,中西部地区一直作为东部地区的资源供应地,市场化程度很低,大部分省区的自我发展机制还未形成,自身投入的资金也明显不足。

(二)西部地区在基础设施的软件——文化、教育、卫生方面建设滞后

表一:东、西部地区基础设施软件的比较

地区高等院校大专教育平均文盲卫生机构人卫生机

/十万人率(%)员(万人)构/千人

全国104149506、72559、14、3

东部49756815、8251、24、7

西部201293813、1116、62、2

注:资料来源: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01》有关数据整理

由表一可见西部地区在文化、教育、卫生等基础设施软件建设方面明显滞后于东西地区,这不仅直接影响到西部地区当前的发展,而且还影响到西部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三)西部地区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由表二可见,西部城市在供水量、人均生活用水量、实有房屋建筑面积、供水能力、铺装道路面积、用电量等指标上都远远低于东部城市的水平。城市竞争力是衡量地区经济综合实力的重要指标,而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又是城市竞争力提高的重要基础。西部地区城市现有的基础设施,难以使城市化的极化作用和辐射作用有效发挥,从而无法带动整个西部地区的发展。西部地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整体滞后主要的根源是投入的不足,建设部门2000年的统计,全国城市基础设施(不含电力和通讯)投入1437、5亿元,其中西部十省区总计为185、5亿元,占全国城市基础设施投入的12、9%,抵不上一个上海市(194、3亿元),与广东省基本持平(181、6亿元)。

表二:东、西部城市基础设施比较

项目东部西部西部为东

部的%

城市供水量(亿吨)134、947、8923、60

城市人均生活用水量(吨)91、974、781、28

实有房屋建筑面积(万m2)38、4629、6577、09

供水能力(万吨/日)1、130、7557、69

铺装道路面积(万m2)9、215、9464、50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城市统计年鉴2001》有关数据计算。

(四)西部地区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表三:东、西部地区农村乡镇基础设施和文化设施覆盖率比较(单位:%)

项目全国东部西部

供水站覆盖率20、732、38、2

汽车站覆盖率33、241、632、7

发电站覆盖率22、721、824、6

电话装机容量覆盖率93、499、187、9

程控电话覆盖率84、297、370、1

文化站覆盖率76、886、365、6

图书馆覆盖率15、227、77、7

影剧院覆盖率32、842、425、2

小学覆盖率76、872、088、5

中学覆盖率85、797、270、2

职业技术学院覆盖率17、925、511、8

通电村97、4102、189、5

通邮村91、6100、875、5

通电话村48、475、819、3

通公路村88、793、179、8

通自来水村17、733、59、2

注:按行政村委员会数计算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农调队,2000《中国农村统计年鉴》第173页、177页和第179页。

由表三可见西部地区农村乡镇基础设施和文化设施覆盖率也低于全国和东部的水平,西部地区要发展,占西部地区绝大多数的农村的发展是前提,农村的发展离不开基础设施的建设,西部农村现有基础设施现状难以适应西部地区进一步发展的要求,改善西部农村基础设施滞后的格局显得尤为迫切。

(五)西部地区环境的基础设施滞后

表四:东、中、西部地区工业污染强度比较

项目东部西部全国

工业废气排放量(立方米/元)35、93、6

二氧化硫排放量(吨/亿元)363968478

工业烟尘排放量(吨/亿元)196812352

工业废水排放量(吨/亿元)508760

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吨/亿元)1、54、72、4

注:污染强度按单位工业GDP的污染强度计算;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1》

西部地区在工业废气、二氧化硫、工业烟尘、工业废水的排放量和工业固体废弃物的产生量的都远远高于全国水平和东部地区,使得西部地区的污染程度最为严重,严重影响到西部地区的投资环境。西部污染严重的主要原因是西部地区在污染治理方面投入严重不足,加大对污染的治理、环境的改善,是西部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内容,是改善整个西部地区的投资环境,加快西部开发的应有之举。

西部大开发,基础设施建设要先行。明显滞后的西部基础设施显然难以为西部经济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加快西部基础设施的建设成为西部大开发的突破口。

二、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的思路对策

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延缓了西部经济的发展,成为西部大开发的瓶颈。我们要充分认识基础设施建设在西部开发中的作用,并加大投入力度,加快西部基础设施建设的步伐。但这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另一方面基础设施建设在速度上不是越快越好,在规模上不是越大越好,而是要同经济发展相协调,并考虑投资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实现协调发展。当前西部大开发中基础设施的建设存在着双重的问题:既滞后,又盲目上马、重复建设。因此,我们要在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总揽全局,协调发展。

(一)加快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应理顺的关系

针对西部大开发中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已出现的争投资、争项目,盲目上马,重复建设的一些情况,必须加强宏观引导,实施科学管理。当前要正确处理以下六对关系:

1、基础设施建设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基础设施是经济发展的前提条件,促进经济发展是基础设施建设的目的,不能将二者本末倒置,而要协调发展,基础设施建设规模既不能滞后于经济发展,也不能超越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但目前西部地区基础设施的发展和经济的发展水平出现了非对称格局,一方面是原有的基础设施的水平不能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成为经济发展的瓶颈;另一方面是西部大开发中在基础设施建设上有些地方又出现了盲目上马的过热现象,如车流量小、经济落后的地区热衷于建高速公路。因此建议:(1)有关部门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要进行充分论证,使基础设施建设在速度、效益、规模上同经济发展的速度、效益、规模相协调;(2)完善项目审批手续,合理把关,科学管理,基础设施的建设不应成为政绩工程,而应切实为经济、社会发展创造条件。

2、基础设施建设中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关系。要同时兼顾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既要防止在基础设施建设中片面追求社会效益而忽视经济效益的倾向,也要防止相反的倾向。当前西部地区在基础设施建设中存在着相反的两种倾向:一是在项目论证中存在着忽视经济效益的倾向;二是在实际运营中存在着过分地追求经济效益的倾向。如高速公路在论证时多从社会效益角度考虑,即使车流量少、经济落后的地区仍然上马,但一旦投入运营就追求投资效益,提高收费标准。由于收费标准提高,导致了高速公路的车流量减少,投资回收期延长,而为了缩短回收期,再提高收费标准,结果造成了一种恶性循环。为此建议:(1)在项目论证时,除军事等涉及到国家安全的特殊基建项目外,各种基础设施项目都要充分考虑经济效益,即使公益性项目也要考虑经济效益,否则会变为“公害项目”。要计算出投资回报率和投资回收期。(2)基础设施的收费标准调整要依据《价格法》,经过价格听证会的论证,兼顾基础设施提供者和消费者的利益,并充分考虑低收入群体的承受力。

3、已建项目与拟建项目的关系。一是要考虑二者的协调发展问题,拟建项目要与已建项目相配套;二是要考虑在充分利用己建项目的基础上,上马拟建项目。当前在西部地区存在着已建项目未充分利用,又盲目上新项目的现象。如有些地方已建的机场未充分发挥作用,又新建机场;有的地方高速公路的密度大,利用率小。为此建议:(1)建立健全基础设施效益评估制度,对已建项目的利用程度进行评估,在此基础上考虑新建项目;(2)建立基础设施建设协调机构,加强规划与协调,统一决策,改变目前国务院各部委、省市各厅局分头决策和多头管理带来的弊端。

4、基础设施建设内部各类项目之间的关系。既要协调基础设施中的硬件项目水电路、邮政电信与软件项目文化、教育、卫生之间的比例关系,又要协调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建设的关系,同时还不能忽视公益性环境治理方面的基础设施建设。当前西部地区在基础设施建设中存在着重硬件轻软件、重城市轻农村的现象。为此建议:(1)建立基础设施项目体系制度,从总体上把握各类项目之间的内在比例关系,实行科学管理;(2)拓宽基础设施建设范畴,明确将西部地区的教育、文化、卫生、农村基础设施、环境治理以及其他公益性项目列入基础设施重点建设的范畴,加大投资力度。

5、基础设施建设中各投资主体之间的关系。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主体应多元化,同时应协调好各投资主体之间的关系。但目前存在着“三多三少”现象:政府投资多,民间投资少;中央政府投资多,地方政府投资少;内商投资多,外商投资少。因此建议在基础设施建设主体方面加大“三个比重”:(1)划分政府与民间的投资范围,加大民间投入的比重;(2)划分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投资范围,加大地方政府的投入比重;(3)划分内资与外资的投资范围,加大外资投入的比重。

6、基础设施建设中重点与一般投资领域之间的关系。在基础设施的建设上,必须处理好重点与一般,近期与长期的关系。在近期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领域应包括:(1)水电路:水资源开发、水利设施及江河湖海的治理,电网、邮电通信、广播电视,公路(含高速公路)、铁路、机场、航空港、海港与码头:(2)教育、文化、卫生设施重点项目;(3)农村基础设施、农田草牧场、生态环境项目;(4)城市设施建设、开发区建设;(5)原油、天然气、核电等能源开发项目;(6)饮水工程、天然气管道、污水与垃圾处理、绿化、美化等公益性项目。

(二)加快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的对策

1、加大国家对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力度。西部大开发,基础设施建设必须先行。但西部地区由于自身条件较差、实力薄弱、历史欠账较多,仅仅依靠民间的资本和西部地方政府没有实力解决这一问题,因而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必须主要依靠国家投资来完成。国家在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投资领域应包括:跨省际的公路、铁路干线;大江大河的治理及重大水利工程和饮水工程;邮电、通信、广播、电视等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中的骨干通道;非盈利、非商业性开发与经营的重大公益项目;生态环境治理重点项目;重点机场和口岸建设。

2、积极推进基础设施投资主体的多元化。(1)根据陕西的成功经验,对部分基础设施实行股份化集资,商业化运营。既拓宽资金来源,也提高运营效率,减轻政府负担;(2)鼓励地方集资搞基础设施建设,如地方铁路、公路、机场建设等;(3)放宽外资的准入条件,采取优惠政策,在基础设施建设中更多地引进外资。

3、合理运用经济杠杆促进基础设施建设。一是适当调整盈利性基础设施的收费标准。基础设施中盈利性项目收费标准低,影响了地方与民间投资的积极性。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经价格听证会的论证,对其中的一部分提高收费标准。二是推进基础设施资本市场建设,如设立西部地区基础设施投资基金、发行基础设施建设债券、加快基础设施行业企业的上市。

4、进一步完善价格运行机制,采用支持性价格政策筹集建设资金。一是继续允许西部地区修建二级收费公路,鼓励外资和社会资金投入西部公路建设;二是在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中,扩大以收费权为核心的经营权质押政策的实施范围,鼓励外资和社会资金投向西部地区;三是积极疏导西部电网电价矛盾,鼓励对西部的电力投资;单独核定西部地区各电网输配电费用,鼓励电力生产企业与用户直接签订购电合同,降低用户电费负担,适当降低东西部地区之间骨干电网联络线的输电费用,鼓励“西电东送”;四是对新建的水利工程供水项目,实行补偿成本、合理回报的水价政策;五是对没有征收污水处理费的西部地区城市,要求尽快开征污水处理费,对已经开征的城市,要求进一步提高污水处理费标准,尽快达到补偿合理成本略有盈利水平。

5、坚决贯彻和落实“受益者负担、投资者受益”的原则。把中央政府、地方政府、企业在基础设施建设上的责、权、利相结合,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一方面中央政府将适当放宽限制,允许外资和私人投资开发原材料和能源,特别是鼓励他们加快西北能源重化工基地的开发建设;另一方面国家将重点矿藏资源划定保护范围,将那些保护范围之外的矿产资源的开发经营权下放地方,调动地方政府和群众的积极性。

[1]杨萌凯:解决西部交通建设落后的途径[J]、《西部大开发》,2001(11),P44-46。

[2]谢晚霞:西部地区基础设施状况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2001(10),P60-64页。

[3]胡鞍钢:地区与发展:西部开发新战略[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1(2)。

地区经济基础篇4

关键词:哈大齐工业走廊;区域经济整合;区域分工;区域合作

中图分类号:F061、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8)05-0143-02

2005年6月,国务院确定了“哈大齐工业走廊”的经济发展思路。在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如何实现哈大齐工业走廊区域经济整合,进一步提升哈大齐工业走廊参与国际、国内竞争的整体实力,是关系到“走廊”区域经济发展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对于这个问题,我们课题组成员在认真研究区域经济整合理论的基础上,深入到“走廊”各区域走访调查,对“走廊”区域经济整合的优势、目标、制约因素及对策等问题进行了研究,最终达成共识:对哈大齐工业走廊区域经济进行整合就是要打破行政区域界限,实现“走廊”区域经济一体化。而实现“走廊”区域经济一体化是一个发展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区域分工与合作问题不可避免地摆在了未来的发展中,这一问题是实现哈大齐工业走廊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充要条件。因此,我们在对哈大齐工业走廊区域经济整合问题初探的基础上,还要进一步研究哈大齐工业走廊区域分工与合作问题。

一、合理的区域分工是哈大齐工业走廊区域经济整合的动力源

区域分工亦称劳动地域分工或地理分工,是社会分工在经济地理空间上的表现形式。区域分工从单个区域的角度看,表现为区域生产专门化,即各地区专门生产某种产品,或某一类产品,甚至是产品的某一部分。它实际上是生产力“趋优分布”规律下,人们为获得各种区域利益而出现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必然选择过程。也就是说,在经济利益的趋动下,各区域根据自己的优势进行劳动地域分工,当劳动地域分工达到一定规模时就会形成区域专业化部门[1]。因此,地域分工的产生源于以下两个原因:一是区域的比较优势,二是规模经济。哈大齐工业走廊各区域有各自的比较优势,并能形成规模经济,客观上存在区域分工的条件。因此,在对哈大齐工业走廊区域经济进行整合的过程中,每个区域应该在所在的经济和行政区域的坐标上找准自己的位置,进行合理的区域分工,确认各自区域经济发展的主导要素,因地制宜的选择最为合适的主导产业。

哈大齐工业走廊哈尔滨区域是全省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和交通中心,具有雄厚的产业基础,较为先进的技术装备,以及电站成套设备、飞机、燃气轮机、汽车等高加工度产品的自主研发能力,具有成为哈大齐工业走廊产业集聚核心的实力。因此,其产业发展应以建设我国重要的绿色食品基地、装备工业基地、高新技术产业基地以及生态旅游基地为目标,逐步成为综合性的产业发展中心。

哈大齐工业走廊大庆区域辖5区4县,是“走廊”南部城市带的重要节点,也是中国最大的石油、石化基地。近年来,大庆市石油、石化工业稳步发展,以高新技术为先导的地方工业在不断壮大,炼油、化工、化纤、化肥等大型石化工业基地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加强,具备成为哈大齐工业走廊以现代石油化工为主导的重要增长极的实力和潜力。根据大庆区域的基础和条件,应将其建设成为石化和石油工业基地,以及高科技现代化的园林城市。

哈大齐工业走廊齐齐哈尔区域辖7区9县,本区域是黑龙江省西部地区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化教育、商贸中心,是国家最早兴建的老工业基地之一,其重型装备制造业在全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近几年,食品工业发展迅速,有成为地区经济支柱产业的趋势与潜力。因此,齐齐哈尔区域应依托良好的农业基础和重型机械工业基础,进一步完善中心城市的再工业化,带动周边地区城镇化发展,建设绿色食品和机械工业基地。

肇东市是以医药、化工、食品、纺织、机电为主导产业的工业城市,是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和畜牧业生产基地。从肇东的基础和条件看,应将其建设成为以农牧产品深加工为主导产业的专业化城市。

安达市是全国的“奶牛之乡”和牛肉基地,利用安达市与大庆市空间联系紧密的优势,依托大庆,发展石化工业,同时,加强乳制品加工产业聚集力,建设乳制品加工基地,实现专业化发展。

哈大齐工业走廊合理的区域分工是“走廊”区域经济整合的动力源。哈大齐工业走廊区域经济整合作为空间过程,其基本特征是各种生产要素的空间流动。作为空间状态是生产要素流动所形成的经济集聚和经济扩散。而哈大齐工业走廊合理的区域分工格局形成后,就会使得要素流动在空间经济方面所具有的各种“放大效应”得到更好的发挥,因此,合理的区域分工有利于生产要素的区际自由流动,特别是能促进技术创新及其在区域之间的传播。合理的区域分工不仅有利于生产要素的区际自由流动,而且还可以形成经济聚集和经济扩散。因为专业化生产是区域分工的具体形式,它有利于企业规模的扩大和同种企业在地理上的集中,从而形成经济聚集。同时,区域分工的细化将不断衍生出越来越多的新企业,这些具有前后关联的企业以及相关支撑结构在空间上的聚集,有利于企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从而形成经济扩散。由此可见,哈大齐工业走廊区域经济整合是区域分工的必然结果,合理的区域分工则是“走廊”区域经济整合的动力源。

二、加强区域合作是哈大齐工业走廊区域经济整合的内在要求

哈大齐工业走廊区域经济整合的过程是建立统一的商品市场、要素市场和服务市场的过程,是区域分工的必然结果。而建立在比较优势基础上的区域分工,使得区域间相互依赖日益深化,区域间相互交流的规模不断扩大,从而为“走廊”各区域进行合作提供了可能。借鉴国外发展经验与国内实践,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哈大齐工业走廊一个跨行政区界的一体化经济区,规避行政单元掣肘,进行区域间合作是“走廊”区域经济整合的内在要求。因为从理论角度看,区域分工理论指出区域间要素禀赋的不同,使各区域具有比较优势,通过区域合作可以弥补各自的不足,充分发挥、共享彼此的优势,形成合力;协同学原理强调各区域作为子系统,彼此之间的联系通过合作可以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从而使各区域内的要素从无序状态转为有序状态,形成协同力。而从实践方面看,区域间合作在区域经济整合中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欧盟在世界经济全球化中所取的成绩凸显了区域合作的重要性;资源不足但合作发挥重要作用的长三角、泛珠三角、环渤海区域的经济已成为国内经济发展最快的区域。实践证明,加强区域间的合作,有利于提高区域间的相互开发度,增强整个区域经济的发展活力;能使分散的局部地区优势转化为叠加的综合经济优势,形成一种新的生产力,这种新的生产力所发挥的作用实际上体现了各个区域的合力效益[1]。

哈大齐工业走廊具有较为雄厚的产业基础,各区域在经济上具有很强的互补性,但目前各区域经济合作的水平不高,这已成为“走廊”进行区域经济整合的最大制约因素,因此加强区域合作是哈大齐工业走廊进行区域经济整合的当务之急,借鉴国内外经验,根据走廊实际情况,建议采取如下措施加强区域合作:

1、加强地方政府之间的合作

哈大齐工业走廊虽仅隶属于一省,但由于横贯哈尔滨、大庆和齐齐哈尔三市,而且还穿插着隶属绥化市的肇东、安达等城市,由于行政区划意识还很浓,所以还未能突破行政区划形成真正的经济联系。从目前看,“走廊”区域经济合作主要以各地方政府主导为主,而随着“走廊”建设的加快,哈尔滨、大庆、齐齐哈尔、肇东、安达等市之间的经济联系日益紧密,走廊内公共产品供给中也可能存在搭便车问题的化解,这就需要淡化行政界限的作用,加强地方政府之间的合作。因此建议建立政府之间的跨行政区协调机制,设置主要着力于开展城市间横向联系和合作的机构,减少经济活动的摩擦,降低交易成本,进一步推进“走廊”各区域之间的合作向高层次、宽领域、紧密型方向发展。

2、加快推进市场合作

市场合作是指通过市场的联合,在充分发挥和挖掘区域市场潜力的基础上,依靠区域资金和人才,嫁接先进区域的技术和管理经验,共同开发,共同发展,从而将行政区域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而目前哈大齐工业走廊适应区域经济整合发展的区域市场体系尚未发育成熟,总体上商品市场的壁垒虽已逐步弱化,但劳动力、资金、技术等要素市场的壁垒还未完全消除,还存在这样那样的障碍,这就要求我们要最大限度地开放市场,要按市场化原则,在利益共享的基础上,鼓励企业在技术、资金、管理、人才等多方面进行市场合作。

3、加快进行基础设施建设的合作

基础设施是一个区域内经济发展的重要实体性要素,它主要以交通建设为中心,涉及道路、供电、通讯、信息、环保等方面。目前,哈大齐工业走廊基础设施等级较低,基础设施建设由于缺少资金而相对滞后,这就要求我们加快进行基础设施建设的合作,统一规划、实施、协调区域基础设施建设,实现整个区域的交通网络、生态保护网络和信息网络的互通共享。

4、积极推进产业合作

哈大齐工业走廊各区域在产业发展上存在盲目重复建设、产业结构严重趋同和资源浪费严重等问题,因此,我们必须在产业发展上加强协作与联合。从走廊实际情况出发,应着力加强高新技术产业合作、工程研究中心和企业技术中心合作,积极推进石油勘探开发领域的合作、农产品深加工领域的合作、旅游产业的合作、重型农机和工程机械产业的合作等等,从而提高“走廊”区域产业整体实力。

总之,我们在对哈大齐工业走廊区域经济进行整合的过程中,必须提高区域内各行为主体对区域分工与合作前景的前瞻性认识,采取积极有效措施,积极找寻各区域可以互补的优势、可以合作的领域以及可以实行的互利互惠政策,从而将走廊建成一个分工明确、合作紧密的有机共同体。

地区经济基础篇5

【关键词】贵州;农村;基础设施

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我国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人民生活水平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经济总量有了显著的提高。随着全国经济的发展,贵州省经济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人均收入水平和经济总量取得显著提高。但相比城市,贵州农村经济仍然存在较大的差距。特别是贫困地区农村经济仍然处于相对落后的状态,基础设施也很落后,严重制约了贫困地区农村经济发展。贵州省大部分农村的自然环境还是很恶劣、生产条件相对落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水平相对还比较低,特别是农业生产性设施建设落后、农村交通设施建设普遍落后、农业生态环境日夜恶化、农村生活服务性设施普遍不足等,从而导致贵州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面临着诸多问题,主要如下:

1、贫困地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资金不足,融资渠道单一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对于经济建设有着重要的作用,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建设。中央财政对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只占有投入资金的一部分,很大部分是需要地方政府财政部门所承担的。但目前贵州省政府财政的支出也很大,在对贫困地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资金相对较少。近年来,贵州省大力支持贫困地区农村经济发展,投入到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也在逐年增加,但还是不能满足建设的需求。加上资金使用效率底下,缺乏完善的管理监督机制,致使基础设施建设资金存在诸多的问题。贫困地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是一项需要很大投资的工程,实施周期长,难以管理,私人大多都不愿意来投资,使得贫困地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融资渠道单一,这直接影响了建设的速度和建设的质量。

2、贫困地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管理机制不完善

贵州省在对于贫困地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过程中,建设体制和管理机制都还不够完善。在贫困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政府没有一套相对完善的建设机制来主导基础设施的建设。贫困地区的基础设施是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目前,贵州省贫困地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规划落后,部分基础设施贱没有进行过科学的规划,甚至脱离实际,不适用或者不便于操作,还有的是规划了但是缺乏统筹,各个部门之间无法协调统一。还有的地区甚至没有规划就盲目建设,不仅耗费了大量的物力财力,使有限的资金没有得到合理的利用,而且造成了资源的严重浪费,农民也没有从中得到利益。近年来,贵州省很多贫困地区虽然修建了许多基础设施工程,但是由于没有完善健全的管理机制,有一些新修的道路桥梁在短时间内就被损坏,后续维修成本大大增加,造成了资源浪费和使用效益的降低,并且还影响投资者与农民群众的建设积极性。

3、贫困地区农村基础设施重点领域建设不足

在贵州省贫困地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很多地方政府没有规划好建设的重点项目,甚至有的地区是盲目建设,不但浪费了资源资金,还损害了农民的建设积极性及对政府的信任程度。如:贫困地区农村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基础教育设施是贫困地区农村经济发展的前提,教育设施的建设好与坏直接影响农村经济的发展。从目前来看,贵州省贫困地区农村基础教育设施建设率还很低,很多地区农村孩子上学要在几公里甚至十几公里以外的地方。如,贫困地区水利设施,水是农业生产的基础,也是农民生活的保障。贵州省很多贫困地区农村的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基本为零,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基本是“靠天吃饭”,这就严重制约了当地农业经济的发展。还有的地区建设了水利基础设施,但是由于年久失修以及无人管理等因素,严重影响了农民生产使用。又如,贫困地区农村文化、医疗设施的建设,贵州省今年来不断加强农村新型合作医疗的建设,但建设水平和建设范围在贫困地区还没有铺展开,贫困地区农民的接受程度还很低下。文化设施建设在贫困地区几乎为零,文化设施的建设对于丰富农民精神文化生活,引导农村经济发展有着相当重要的作用,贫困地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势在必行。

4、加强贵州省贫困地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政策建议

地区经济基础篇6

资源优化配置是市场的本性,利润驱使下,资源会涌向能够创造更多经济价值的领域或产业。市场经济使部分经济基础较好、条件较为健全的地区得以聚拢更多的资源,同时也使部分条件较为欠缺的区域在市场环境下形成资源流失、经济发展更加困难等问题,最终拉大区域经济发展的差距。市场经济环境下,民族地区由于地理位置、经济基础、基础设施、体制管理等方面的因素制约,在资源聚拢方面缺乏优势,流向民族地区的资源较少,同时民族地区既有的资源也因市场的驱使而流失严重。因此市场环境下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必须借助政府的帮助和推动,通过财政政策来平衡因市场手段调节而形成的各种问题。通过民族地区财政政策的合理调控,民族地区才能在资源分配方面保持相对的平衡。根据政策科学原理,财政政策调控必须根据所要调控对象所处的客观情势、矛盾症结和基本需求等情况来调控,在此基础上确立政策调控目标,选用政策工具,并对政策调节的具体实施进行有效论证,由此,财政政策的推出才能达成预期目标。发展经济改善民族民众生活是民族地区的主要目标,资源缺乏、环境脆弱是民族地区的基本情况,结合市场环境下民族地区发展需要以及资源分配的相对公平需求,民族地区财政政策调控的民族关怀主要在经济发展、环保、资源、生活改善等方面。

一、财政政策调控以优化民族经济为基础

各民族共同繁荣是我国的基本民族政策,推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提高民族地区经济水平一直是民族地区的重要问题。虽然民族地区人口较少,但是民族地区的区域面积占到国土面积的一半还多,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不仅是本区域经济的增长,更关系着国家经济总量的提升。另外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不仅是经济问题,也是政治问题,关系着我国多民族国家的和平和稳定。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民族地区经济已经形成了区域经济发展的基本模式,根据民族所处区域不同,不同民族区域的经济发展或狩猎经济、游牧经济,或农业经济,第一产业比重较大是大多数民族地区经济结构的共同特征。根据市场发展规律,第一产业在区域经济中所占的比重越大,区域经济发展就越落后,工业和服务业的比重增加将有效提升区域经济发展的速度。民族地区单单依靠小农经济的生产模式或者初级加工工业的模式已经远远不能实现市场环境下经济利益的最大化,因此必须依靠财政政策等财政杠杆撬动区域经济的发展。产业结构不合理、经济附加值低、经济发展活力不足等问题都是大部分民族地区在经济发展方面的普遍问题。结合民族地区的实际情况,依据财政政策来推动民族区域经济发展,可以从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支持和发展新兴产业,推进产业升级等几个方面来着手。首先是培养新的经济增长点,发展新产业,拉动经济发展,动力不足是民族地区普遍问题,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必须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发展新产业,在此基础上财政政策调控就要向新产业增加支付,为新产业发展进行资金倾斜,从财政方面解决新产业发展中的资金不足问题。其次,推进产业升级,在多年的发展过程中,民族地区已经在当地资源基础上形成了区域经济发展的基本系统,农业、工业、服务业各有发展,但是由于技术水平和需求制约,民族地区的农业、工业、服务业等方面明显存在着技术因素不足等问题,农业依靠经验,工业主要是初级加工,而服务业方面更多地局限于区域的生产生活服务,技术服务等服务业的发展不足,要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就必须推进产业升级。产业升级主要在于成本、技术等因素限制,因此借助财政政策推动产业升级,就需要结合产业升级需求,根据相关问题,通过税收、补贴、转移支付等手段来推进产业升级,最终推进产业附加值提升。最后,产业结构方面,产业结构不合理,第三产业发展不足、第一产业比重过大是民族地区经济的基本特征,财政是导向,财政政策导向下的资本流动可以使更多的资金进入到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最终推动劳动力向第二、第三产业的转移,优化产业结构。

二、财政政策调控以合理利用民族资源为方向

计划和市场是资源配置的两种手段,广泛利用资源是市场的基本特性。在利润导向下,因供给和需求的复杂作用,资源会流向更加符合其经济利益最大化特性的领域,优化资源配置是市场的基本功能。市场对资源的自发调节在经济利益层面来看是合理的,但是从社会层面来看,市场对资源的自发调节功能很容易使区域之间的资源分配失衡。由于多种因素制约,少数民族地区在经济基础、管理体制、基础设施等方面都缺乏聚拢资源的优势,因此市场环境下民族地区的资源很容易流出民族地区,而外部的资源也因为民族地区缺乏市场吸引力不愿意进入民族地区。国家经济的发展,不是某个或某些地区的单独发展,而是多个区域经济的共同发展,虽然部分区域由于条件不足发展较晚,但是在目标上,所有区域、所有人群的共同发展是国家社会发展的最终目标。市场环境下的资源分配不平衡使得经济发展本来就缓慢的民族地区更缺乏资源支持,因此借助国家政府的力量,调整市场环境下的资源流向不平衡,有助于民族地区缩短与其他区域的发展差距。配置资源、公平分配和稳定经济是财政的基本功能,财政政策是财政功能发挥的主要表现形式,民族地区在市场环境下的资源流失问题可以通过财政政策的资源配置等功能来化解。市场环境下民族地区的资源流动包括自然资源流动和人力资源流动。以自然资源来看,民族地区地域广阔,资源丰富是大部分民族地区的共同特征,在资源优势条件下,不少地区以资源开发为方向,形成了资源开发输出的基本经济模式。因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需求不足,在这种环境下,民族地区的资源在当地的加工利用较少,更多的初级资源因其他地区的市场经济发展需求而从民族地区流出,而对民族地区而言,自然资源以低廉的价格流出使资源对于经济发展的贡献有限,同时也使得该区域在之后的经济发展中资源缺失。从人力资源来看,近年来,民族地区的教育发展较快,接受高等教育的民族学生越来越多,民族人才素质水平在不断提高,但是,由于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不足,市场上的人才需求不足,市场经济下自主就业政策使得民族学生走出来的多,但民族地区可以选择的岗位并不多,由此更多的民族学生流出民族地区。另外由于经济水平有限,市场环境下民族地区对人才所能提供的薪资待遇等方面和其他地区相比并不具备优势,因此进入民族地区的人才也较少,一方面是本地人才的流出;另一方面是外地人才的不愿进入,人才资源匮乏成为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对于因市场经济而带来的民族地区的资源流失,需要财政政策在调控方面对相关问题予以平衡。首先是资源方面,可以财政补贴的方式推进民族地区自然资源深加工,尽量使民族地区资源在本地提高附加值再进入流通领域,增加资源在民族地区的效益。其次是人力资源方面,可以通过财政政策方面的倾斜,鼓励外地高素质人才进入,同时也为吸引本地高素质人才的回归提供财政方面的便利,如创业补贴等,增加民族地区对人才的吸引力。

三、财政政策调控以保护民族生态环境为前提

由于地理条件、气候条件等影响,少数民族地区大多生态环境脆弱。西南、西北是我国少数民族的主要聚居区,也是我国多数水系资源的发源地。自然地理上的区位特征使得民族地区的生态环境与整个国家的生态环境息息相关,民族地区的生态环境维护具有国家战略意义。市场环境下,为了推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民族地区通过各种措施来推动当地产业发展,提高经济水平。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使得当地的矿产资源、土地资源、森林资源、湿地资源、自然资源等资源的利用更多地局限在经济领域内,过度开发、滥砍滥伐的现象在民族地区时有发生,经济发展中的经济主导性使得民族地区的生态环境维护处于被忽略的地位,极大地损害了民族地区的生态环境,因此也使得民族地区生态灾害频发,严重影响了民族民众的生活。民族地区的生态环境是民族民众的生存依赖,建立在生态环境损害基础上的经济发展实质上是暂时的短暂的发展,只有建立在生态环境维护基础上的经济发展才有利于民族地区的可持续发展。经济和生态关系密切,生态效益较好的地区经济水平往往也较高,不少发达地区或国家中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同步发展已经从实践上证明了经济和生态的正相关性。因此无论是从民族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态对经济的促进作用来看,民族地区的生态环境维护都十分必要。市场自发调节带来的生态损害需要通过国家政府的力量来调节,财政政策作为国家经济调控发展最为重要的手段,在民族地区的生态环境维护方面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民族地区的生态环境维护也是财政政策调控需要考虑的重点内容。财政政策对生态环境的维护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首先,通过财政税收等手段遏制生态环境损害的企业或产业发展,同时减少对生态环境不利的产业方面的投资,通过资金方面的流动,提高损害生态环境的成本,减少损害生态环境方面的资金流入。其次,通过财政转移支付等手段,对民族地区的生态环境进行维护或修复,鉴于民族地区生态环境的重要性,财政政策需要对生态环境问题较为突出的地区进行专项资金支持。最后,立足民族地区的生态环境,推动民族地区生态经济的发展。生态也是资源,立足生态,发展经济是民族地区未来经济发展的必然方向,通过财政政策鼓励生态经济方面的资金投入,可以有效推动民族地区生态经济下的各种产业发展。

地区经济基础篇7

[关键词]交通基础设施;交通投资分配;制造业区位;合理性

[中图分类号]F5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36X(2012)06-0024-04

交通基础设施是指那些为产品运输和居民出行提供交通服务,在一定区域范围内可以共享的生产性投入性质的,由公路、铁路、桥梁、隧道、机场、港口和运输管道等组成的公共资源。由于这种公共资源能够改变各种经济要素在时间和空间上的互相接近程度,并在本质上影响经济要素的实际收益率,因此,交通基础设施最终会影响经济活动的分布(杨立波、刘小明,2006;姚影,2009)。目前,国内对公共设施空间分布合理性的研究大多是从设施供给数量和区位上予以考虑的,未能将可达性与公平性有效地结合起来(顾鸣东、尹海伟,2010)。而事实上,公共基础设施空间分布的合理性不仅与其所提供的各项结构要素在空间上能否满足其周边服务人群的需求有关,同时还与产业的空间分布有着直接的关联。但迄今为止,很少有研究从产业空间分布对地区差距产生影响的角度来探析交通基础设施空间布局的合理性。在地区差距日益扩大化的中国,在中国政府采用对交通等基础设施进行巨量投资来应对始于2008年的世界金融危机以刺激经济复苏的背景下,这一问题无疑值得探讨。同时,交通投资分配直接影响我国交通基础设施未来的空间格局,并将对包括制造业区位选择在内的经济活动的空间分布产生广泛的影响,而制定有效的交通投资政策的前提之一是对交通基础设施现实分布的准确把握,因此,探析2008年之前中国交通基础设施空间分布的合理性以及能否通过新一轮的交通基础设施投资的合理分配来缩小地区差距等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制造业发展水平在很大程度上能反映其所在区域的资本存量水平(Krugman,1991),加之2006年制造业资产已占据我国总资产的74、41%,我国地区差距主要源于制造业占主体的第二产业等原因(范剑勇,2008),本文拟从交通基础设施对制造业区位影响的视角来考查中国交通基础设施的空间分布及近年来交通投资分配的合理性。

一、中国交通基础设施的空间分布及其合理性

(一)中国交通基础设施的空间分布

本文选择2002年与2006年的数据来考查中国交通基础设施的空间分布。基于铁路、公路和内河航运等运输方式在我国经济活动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同时考虑到目前国内外相关研究中大多仅选取其中一种或两种来表征一个区域的交通基础设施水平(如:Holl,2004),其代表性本身就受到质疑,本文选择了铁路、公路和内河航运这三种运输线路的实物指标来表征交通基础存量综合指标。由于这三种交通运输设施在我国经济生活中所发挥的作用大小迥异,直接加总线路长度不能体现各自发挥的作用,故本文采用我国各省域运输线路的加权密度来表征交通基础设施存量综合指标。其中,运输线路密度等于这三种运输线路长度的加权和与所在区域总面积之比,而各种运输设施路线长度的权重等于其年度货运量占全国年度货运总量的比重。具体根据历年的《中国统计年鉴》计算出2002年与2006年中国31个省域的实物形态的交通基础设施存量作为反映交通基础设施水平的综合性指标,据此得到2002年与2006年中国31个省域交通网络密度,如图-1所示。

通过比较分析发现,2002年和2006年中国各省域的交通基础设施水平存在着极大的异质性。北京、上海、天津、江苏与广东等省市位居前列,这些地方的交通运输线路密度远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而贵州、青海、、新疆与内蒙古等西部省份的相应指标则远远地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同时,2006年中国的交通网络密度虽然在2002年的基础上有较大幅度的提高,其中,河南与重庆等地提高的幅度最为显著,而广东与海南等地的相对值水平略有下降,但是中国各省域的交通基础设施的空间分布仍然具有极大的不平衡性,各省之间依然存在着很大的差距。且2006年各省域之间的波动幅度较2002年更大,中国各省域的交通基础设施水平之间的差距进一步扩大了。

依据上述数据,运用空间计量软件Geoda095i作中国31个省域的交通基础设施存量空间分布五分位图,如图-2、图-3所示。可以看出,2002年中国交通基础设施的地理分布表现出极大的差异性,呈现出显著的东、中、西梯度,东部地区的交通基础存量显著高于中部地区,中部地区的交通基础设施存量又显著高于西部地区。2006年中国交通基础设施的地理分布五分位图也表现出与2002年类似的东、中、西梯度。通过对比图-2和图-3还可以发现,中国交通基础设施具有向沿海及中部地区进一步集聚的趋势。

(二)中国交通基础设施空间分布的合理性

1 交通基础设施的过度集中导致制造业区位的过度集中。传统的区位理论和新经济地理学主张交通基础设施能改变集中(市场规模和集聚经济)和分散力量(要素成本和竞争)的相对重要性,运输成本和要素流动成本的降低能增大要素的流动性,并最终影响制造业的空间分布(如:Weber,1929;Losch,1939;Krugman,1991)。提高交通基础设施水平能改变企业的产出效率,改变交通网络的性能和交通成本(通勤成本和运输成本),从而引起劳动力、资本与技术、制造业区位以及集聚经济效应的相应变化,进而对经济活动的空间分布产生影响。这已得到经验研究的支持,如任晓红、张宗益(2010)在检验中国的制造业与交通基础设施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时发现二者在空间分布上具有很强的一致性,证明交通基础设施的空间集聚是导致我国制造业空间集聚最为显著的因素之一。由于我国的交通基础设施呈现极为显著的东、中、西梯度,且交通基础设施具有向沿海及中部地区进一步集聚的趋势,这将加剧制造业区位的进一步分异。测度产业集聚程度的方法有多种,洛伦茨曲线和基尼系数法较为常见,Krugrnan(1991)就运用空间基尼系数(spatial Ginicoefficient)来测度美国制造业的集聚度。考虑到数据的可获得性和分析的便捷性,本文选取2002年、2006年两个时间点,参照赵伟、张萃(2009)的方法,采用各省域制造业产值占全国的比重来衡量制造业区域集聚程度,并据此得到中国31个省区制造业2002年与2006年间集聚度变化趋势图(见图-4)。

从图-4可以看出,中国制造业在2002与2006年均处于高度集聚状态,其在空间上表现出很强的东、中、西梯次,而且这一趋势有进一步强化的迹象。任晓红、张宗益(2011)在分析我国提高交通基础设施水平对产业区位选择的另一种体现形式——资本流动的影响时也发现,交通基础设施水平的差距是决定区域间资本的流向并导致地区差距发生变化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

2 制造业区位高度集聚导致地区差距的扩大化。制造业发展水映了制造业所在区域的资本存量水平,而不可移动要素的价格是由规模报酬递增的产业所决定的,意味着制造业发达区域能够提供较大的规模经济效应,从而使本地区的收入和消费水平提高(Krugman,1991)。Baldwin,Martinand Ottaviano(2001)的研究发现,区域经济活动的空间集聚会因降低创新成本而刺激经济增长,制造业集聚程度越高越有利于所在地区资本的创造的事实。同时,向心力使新企业迁入导致的经济增长又会进一步推动制造业的空间集聚,这样,制造业区位选择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累积因果循环效应。因此,制造业发展水平的差异在很大程度上能反映地区差距的变化。本文依据范剑勇(2008)的修正数据整理出各产业对总基尼系数变化的贡献检验并证实了这一假设,具体如图-5所示。

从图-5可以看出,在1994年到2004年间,第二产业对地区差距的形成具有决定性作用。由于制造业是第二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得出制造业是形成地区收入差距最重要的因素的结论。由于制造业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个地区的资本水平和经济实力,因而制造业的过分集中必然导致强者更强,弱者更弱的结果。换而言之,由于中国的经济相对于世界发达国家来说仍处于相对不发达的状态,在中国现阶段,回流效应处于优势地位,制造业集中的结果将导致制造业的东、中、西梯次集聚的趋势更加得到强化,进而致使我国的地区差距进一步的扩大化。

3 中国交通基础设施空间分布的合理性。通过以上的分析可以发现,我国的交通基础设施在空间分布上的极度不平衡性是导致我国制造业高度集中的重要原因,交通基础设施空间分布所引致的制造业区位选择具有进一步强化我国地区差距的趋势,从这个角度上看,我国的交通基础设施在空间分布上极具不合理性。

二、中国交通投资分配的合理性

交通基础设施投资格局将影响要素的流动与制造业的空间分布,进而影响地区差距的走势。运用我国2000-2008年交通基础设施投资的数据得到中国近年来的交通投资区位分布图(见图6)。从图-6可以看出,近年来我国的交通基础设施投资呈现出十分显著的东、中、西梯次。虽然各个地区的交通基础设施投资均有增加的趋势,但是,中部地区和东部地区增加的速度远远高于西部地区,我国若干年来交通投资过多地偏重于东中部地区,在事实上已经造成我国的交通基础设施空间分布的极度不平衡。在2007年底基本贯通的总规模约3、5万公里的“五纵七横”国道主干线对中国交通分布的极度不平衡性改变不大。虽然自2008年以来,我国新增的交通投资分配的合理性增加,在2008年新增280亿元中央投资安排中,东部占13、3%,中部占25、7%,西部占61%(刘斌,2009),但是,交通基础投资在总体分配上仍然具有很大的不合理性。从2000-2008年的9年间,占我国全部国土面积的13、5%的东部的交通基础设施投资是占国土面积的56、4%的西部的3、91倍,占我国全部国土面积的29、3%的中部地区的交通基础设施投资是西部地区的6、23倍。西部地区交通基础设施占总投资的比重依然很小。因此,我国现阶段的交通基础设施投资方向和分配的合理性均有待提高。

地区经济基础篇8

关键词:区域经济;区域金融;主、客观基础;差异性

中图分类号:F832、7 文献标识码:A 章编号:1006-3544(2010)02-0018-04

区域金融的核心思想体现的是以区域经济发展差异为基础的金融的空间分布与运行。从地理空间角度讲,区域经济发展差异不仅表现为一些单纯的指标系列,而且表现为支撑区域经济发展的直接、间接相关性诸区位因子。本文将这些区位因子界定为主、客观基础。主、客观基础通过经济或直接影响区域金融的存在与发展程度。

一、区域金融存在的客观基础

区域金融存在的客观基础,是不以人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地区经济发展程度、自然地理位置、自然条件、自然资源、城乡差异、市场发育及规模。

1、区域经济发展程度的差异性。区域经济发展程度可通过区域经济总量(地区GDP)、经济发展速度、经济结构、人均生产总值、人均收入水平和人均消费水平与结构等多种量化指标进行综合评价。根据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与自然地理位置、自然条件、自然资源、基础设施建设、城乡经济比例、政府政策、历史积淀与传承呈正相关。国内大量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由于上述诸因子在我国广大地域空间中客观分布的非均衡性,自上世纪80年代末至今,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呈拉大的态势。从经济与金融的辩证关系讲,一方面,经济发展水平会直接影响金融的生成与发展;另一方面,金融对经济的反作用归根结底也要以经济发展为最终基础。因此,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差异。自然会形成以差异性为基本特征的金融结构。

2、自然地理位置的差异性。经济地理学意义上的自然地理位置,概括而言是由地质地貌的历史变迁而形成的异质方位和距离,具体表现为某一事物与地球表层自然要素或自然综合体的相对空间。自然地理位置中的方位和距离是历代区位理论学家着重研究并对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指导意义的区位因子。尽管现代科技的发展与应用,使空间距离相对有所缩短,但距离不能被绝对地消灭。方位也不能被绝对地改变是恒久规律。众所周知,人类的任何活动都离不开特定的自然地理区位,同时,不同的自然地理区位对人类的活动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制约。早期人类历史中的社会大分工、商品生产及贸易的发展,大都是在自然地理位置较好的河川流域和一些欧洲国家中产生并较快发展的。我国近代史也鲜明地展现了东部沿海地区既是我国民族工业的发祥地,又是最早受到西方工业文明冲击的区域,这些导致直到新中国成立后,全国工业的70%汇集在这一地区。改革开放后,中央政府对该地区实施的全面“东倾”政策的缘由之一,也在于其自然地理区位的优越。相比之下,自然地理区位较差的西部地区,人口集聚程度和经济发展水平均较低。因此,自然地理位置对以费用最少、成本最低、效益最大为经营信条的经济活动的存在与发展所带动的资金流动以及资金的主动进入,虽不是充分条件,但也不失为必要条件。

2、自然条件的差异性。自然条件即自然环境,是自然界中对人类经济活动产生影响的各种自然要素。具体包括相互联系的两个方面:(1)未经人类改造利用的,与人类活动还没有直接联系的纯自然;(2)经过人类改造利用的自然,如改良后的土地、草原,人工建造的运河、水渠,人工培育的动植物品种。自然条件是人类生存和生产发展的基础条件,其对产业布局、贸易交流、资金流动均有十分重要的影响。由于长期的地质、地壳变迁和气候的变化,自然条件在各地区呈现出非均衡性的特点。地势平坦与山川、荒漠、沙漠等密集的地区,降雨充沛与干旱、半干旱地区,土地肥沃与土质贫瘠地区,风沙严重与湿润地区,在人口集聚、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势必会有较大的差异。虽然人类可以改变一些自然条件,但有些自然条件是现阶段人类科技发展所无法改变的。如对我国缺水的西北、缺土的西南地区自然条件的改造,其成本是无法估量的。在金融固有的趋利规律支配下,一方面资金随经济的发展大量、较易地进入自然条件较好的地区,另一方面资金净流入也是青睐自然条件好的地区。这会直接引致自然条件不同地区金融发展程度上的差异。

4、自然资源的差异性。自然资源是与人类社会发展相关的,能被利用并可产生使用价值、价值,对劳动生产率有影响的生物、农业、国土、水、海洋、光、热、气候、森林、草地、矿产资源等自然要素。由于地质、气候长时期的变化整合和许多自然资源的不可位移性,使以上各类资源的空间分布呈现非均衡性。如我国东北地区耕地、水资源较丰富,主要矿种比较齐全;东部沿海地区这些资源则相对匮乏;中部地区耕地、水资源均高于东部沿海地区,各种矿产资源也较丰富;西部地区的矿产、能源和材草资源较丰富,但耕地资源少,土质沙化严重,地质灾害也较多。无疑,自然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人类社会赖以发展的源泉,是区域生产发展和产业分布的自然基础。自然资源的丰富能促成生产企业和金融产业的集聚并形成规模经济和规模经济效益,相反则由于集聚的过程较缓慢,难以形成集聚和规模效益。区位理论中,德国地理学家克里斯塔勒的中心地理论和经济学家廖什的市场区位论中所刻画的等级结构,很重要的缘由是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等区位因子的约束。自然资源分布的差异与其他区位因子共同奠定了各区域中不同层级的区域金融结构。

5、基础设施的差异性。基础设施是保证国家或地区生产和居民生活正常进行的物质工程和公共服务设施。当代意义上的基础设施,涵盖经济基础设施和社会基础设施两个层次。基础设施对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乘数效应”。世界银行的研究结果表明,人均GDP每增加1个百分点,要求基础设施总量增加1个百分点,居民获得安全饮用水增长0、3%,铺砌的公路增长0、8%,电力增长1、5%,电信增长1、7%。近年,我国学者测算的基础设施投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大致为基础设施投入每增长1%,拉动经济增长0、1~0、3个百分点,部分发达国家和地区的这一数值已达0、3~、4个百分点甚至更高。基础设施的基础性使其建设不仅先天具有先行性的特点,而且,由于基础设施同时具有整体性、不可分性和准公共物品性,其建设常常遇到耗资巨大、资金周转期限长与政府财力有限之间的矛盾。尽管自上世纪末,有些国家采用BOT、BOO、PPP、ABS等方式解决这一矛盾,然而,比较而言,自然地理位置、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等差异较大的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的时间成本和费用成本的差异也是较大的。基础设施建设的差异在对地区商品生产和贸易的发展形成直接影响的同

时,也会对地区资金流动和地区金融发展形成直接或间接的助力和阻力。

6、城与乡的差异性。由于城市与乡村形成的历史及产业特点的差异,城与乡在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等方面发展速度存在的差异是世界各国的普遍现象,所不同的只是在像我国这样的发展中大国中差异更大、更显著而已。我国的城乡差异在建国初期就非常明显,经过计划经济时期均衡发展战略的实施,城乡差异有所缩小;改革开放后的1978~985年有缩小的趋势,但到1994年则由原来的1、86倍扩大到2、86倍,后在1994年到1997年间再度缩小,从1997年开始不断扩大。2002年城乡收入比首次突破3:1,到2007年达3、33:1,2008年为3、31:1。如果考虑到城市居民未计人其中的隐形收入,和乡村居民收入中用于第二年生产性投入的部分,城乡间实际收入差异大约是6:1,远超出世界银行报告中提出的3/4左右的警界线H。巨大的城乡差异必然会对融资规模、方式、风险抵御能力、金融业务的开展等产生不同的需求与供给,从而造就了城乡之间的不同金融结构。

(七)市场发育及规模。如果说市场价格是供求的晴雨表的话,那么,市场的发育程度、规模及其运行,则既是地区经济发展状况的集中体现,也是经济要素与金融要素实现有机结合的纽带和桥梁。市场的发育程度一方面受上述诸区位因子的影响,另一方面,以“看不见的手”的机制对经济和金融资源起引导与配置作用。不同的市场发育程度会有不同的引导力和配置能量,由此也将形成不同的资金流量、流速和不同的金融结构。历史地看,商品生产和贸易的发展促成市场的形成,市场形成后又作为商品生产和贸易发展的诱导因素和载体,使其在更大的规模和更广的地域上拓展。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市场环境、市场主体和市场运行机制等相对完善,中西部地区尤其是西部地区,则相对较差;东部地区资金充裕,金融发展程度高,中西部地区尤其是西部地区资金欠缺,金融发展程度较低。

二、区域金融存在的主观基础

区域金融存在的主观基础,即人们的意识通过对客观条件的加工而形成的主观安排,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政府政策。政府政策是政府领导集体主观意志的体现,是行政机关、政党组织和其他社会政治集团为实现所代表阶级、阶层的意志,以权威形式标准化地规定的一定时期内应达到的目标、原则,采用的方式、步骤和措施。由于政府所具有的权威性,其政策的颁布,特别是优惠政策的实施,对地区的经济发展具有极强的作用力。在此作用力下,政策惠及与否可使地区经济加速或减缓。不仅如此,政策的作用力也会在一定程度上与金融的反作用力耦合,构造出不同层次的金融结构。改革开放以来,中央政府在东部沿海地区实施的全方位优惠政策,不仅促成了该地区的率先发展,而且在促进内、外资流入等方面也获得额外便利;中西部地区则被边缘化,致使东西差距拉大。近年,中央政府推动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政策初见成效。需要指出的是,世界各国政府的优惠政策,总是有选择的。也正是由于此,地区间经济、社会、金融发展的差异性是难以避免的。

2、金融意识的差异性。金融意识是人们对金融活动的认知和由此支配参与金融活动的行为。存在决定意识。金融意识作为总体意识中的一个亚种也是如此。金融活动的展开、深化有赖于金融意识的支撑。金融意识一方面是个体在金融活动的长期参与和观察中形成,另一方面受当地商业文化和等影响。金融意识主要和人们的生产习惯和生活方式有关,而生产习惯和生活方式往往和所处的环境有关。从金融意识历史演进的角度看,是沿着商品意识、货币意识、信用意识等的轨迹产生并向前发展的。所以,金融意识既体现了一个地区或一个国家中人们意识的历史传承性,同时也折射出不同经济、金融的成长阶段中,人们金融意识的差异性。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和中西部地区的历史传承及改革开放后的发展,使地区间金融意识的差异较大,进而人们参与金融活动及参与程度的差异性也较大,这种差异,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地区金融事业的发展。

3、金融活动的空间分布性。任何金融活动的运行都要以一定的地域空间为依托。在具体地域空间中开展的金融活动,表现为金融工具、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的差异性安排。(1)金融工具。人类社会经济发展史表明,金融工具的每一次历史变革都无不深刻地打上了其产生、发展的那个时期的环境、经济、社会发展程度的历史烙印。不言而喻的,金融工具的现实应用,归根结底大体上也还是脱离不了各区域不同的环境、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同水平。(2)金融机构。无论传统还是当代,金融机构的安排和联系总是要落到具体的地域空间中,并且不同功能、不同层级金融机构的安排总是要大体与区域的差异性为基础。如1998年中国人民银行的机构改革中,就考虑到我国地区差异大的特点,参照美联储大区行的设置模式,撤销了31个省级分行,在9个大区设分行并下设支行;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分支机构的安排,按行政区划设置与其总行及人行相应机构保持联系。同时,改革开放后先后建立的股份制、地方性金融机构,也是以区域环境和条件的差异为基本出发点,选择条件相对较好的地区设置的。(3)金融市场。由于金融市场特别是其中的资本市场,是高等级金融工具运行的场所。纵观历史、横看现实,金融市场的设置与运行,一是明显地显现了以具体地域空间的条件为依托,二是更深刻地体现了不同空间中区位因子的互补与结合。如一个金融市场可覆盖几个区域、或一个区域中有几个不同层级的金融市场。

三、结论

从以上对区域金融存在基础的分析,可得出以下几点结论。

1,主、客观基础的相对决定性。如果说经济发展程度、自然地理位置、自然条件、自然资源、城乡差异、市场发育及规模是区域金融之所以存在、发展的客观基础的话,那么,相比较而言,政府政策,尤其是优惠政策、人们的金融意识和金融活动的空间分布,则是区域金融存在的主观基础。两大类基础之间的关系是,客观基础是基本的,主观基础一般是依客观基础而生成、发展的。在具体运作中,两大基础互为条件、互相依托、互相促进、相互耦合形成一种合力,共同推进区域经济和区域金融向更高一层级的演进。在各区域中,两大类基础均存在,不同的只是优、劣、多、寡和利用程度上的区别,如自然资源禀赋的“西风东欠”,经济社会资源禀赋的“西欠东风”。同时,两大基础在相当程度上决定着区域经济与金融的发展程度。

2、主、客观基础的非完全决定性。尽管主、客观基础是任何区域经济、金融发展不可或缺的基础条件,但这并不排除在特定时期、特定条件和特殊情况下,区域经济与金融的生成与发展并不受所在地区主、客观条件的约束,特别是随着人类科技水平的提高,新兴学科的兴起和新方法的被运用,这些约束条件和制约度会在一定程度上递减。因此,在区域发展中,较优的理念是,既不要于各区域殊的主、客观基础而不顾,又不能完全被既有的主、客观基础所束缚。

    【写作范文】栏目
  • 上一篇:中等职业教育法(精选8篇)
  • 下一篇:初中物理实验推理法(精选8篇)
  •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本站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