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作文网

留守儿童社会调研(精选8篇)

时间: 2023-07-01 栏目:写作范文

留守儿童社会调研篇1

[关键词]《青少年积极人格问卷》;留守儿童;心理发展;积极心理品质

留守儿童是指由于父母一方或双方外出打工而被迫留在家里,处于正在接受义务教育阶段的儿童。据2013年5月10日全国妇联的《我国农村留守儿童、城乡流动儿童状况研究报告》显示:根据2010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的抽样数据推算,可以确认0-17周岁的留守儿童在全体儿童中所占比例为21、72%,以此推断,全国农村留守儿童约6102、55万人,占农村儿童的37、7%,占全国儿童的21、88%;与2005年全国1%的抽样调查数据相比,5年间全国农村留守儿童增加了242万;义务教育阶段的留守儿童规模为2948万,其中小学(6-11岁)和初中(12-14岁)学龄阶段儿童在农村留守儿童中分别占32、01%和16、30%,规模分别为1953万和995万[1]。湖南省是劳务输出大省,留守儿童规模占到全国的7、13%,湖南农村留守儿童人数已超农村儿童的半数。这表明“留守儿童群体规模确已十分巨大,且处于一种持续增长的态势。”[2]随着农村留守儿童规模的扩大,对留守儿童的研究也日益增多。这些研究主要集中在留守儿童的学习、道德、安全、心理等问题上。Seligman博士认为积极心理学的力量,是帮助人们发现并利用自己的内在资源进而提升个人素质和生活品质。积极心理学家关注的是日常的激励和友爱。它要求人们用一种更加开放的、欣赏的眼光去看待人类的潜能、动机和能力,研究积极品质,关注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强调人的价值[3]。本研究侧重在积极心理学和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等理论的指导下,对当前留守儿童积极心理品质现状进行调查,探讨留守儿童积极心理品质的发展特点,并针对性地提出留守儿童积极心理品质培养策略。

一研究设计

(一)研究对象

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在湖南省的湘北、湘南、湘中、湘西、湘东各抽取了4所中小学,以班级为单位进行团体测量,总共发放问卷900份,回收861份问卷,有效问卷802份,其中男生410人,女生382人,缺失10人;四年级275人,五年级293人,七年级110人,八年级121人,缺失3人;非留守儿童494人,留守儿童287人,缺失21人。

(二)研究工具

根据Seligman编制的积极心理品质问卷修订了《中小学生积极人格量表》。该量表有5大分量表,15个积极人格因子:(1)关系品质:社交智慧、善良慷慨、合群性;(2)活力品质:好奇心、美的领悟、思维判断;(3)协作品质:领导力、合群性、(4)约束品质:自我控制、情绪管理、谨慎审慎;(5)超越品质:耐挫力、独立性、希望乐观、生活适应性[4]。测试共68题,包括3道测谎题。经信效度检验,该自编量表的内部一致性α的系数为0、826,重测信度为0、42,信度良好,各个维度与总问卷分的相关系数为0、68~0、80,各个维度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36~0、62,信效度达到统计学标准,可用于大规模的中小学生相关积极人格发展调查分析。

(三)统计方法

数据采用SPSS20、0进行分析处理。

二研究结果

(一)留守儿童积极心理品质的总体状况

总体而言,留守儿童在积极心理品质中的得分为全体被试儿童的前27%,且在这前27%的人数中所占比例比较高,得分均接近45%,而在后27%的得分中,留守儿童的所占的比例均分在33%,低于我们的预期值(见表1)。因此,根据研究结果,可以看出留守儿童的积极心理品质并非显著低于非留守儿童。另外,由积极心理品质得分的百分数也表明,平均有43%(最高达到51%)的留守儿童的积极心理品质得分处于前27%内,平均有33%(最低28、5%)的得分处于后27%内。这说明,大部分留守儿童的积极心理品质是处于中等及以上水平,但也还有1/3的留守儿童积极心理品质处于较低的水平。

(二)不同性别的留守儿童积极心理品质的发展特点

为了解不同性别留守儿童积极心理品质的发展特点,以积极心理品质为因变量以性别为自变量,进行T检验。结果表明,在积极心理品质的社交智慧(t=-2、161*)与善良慷慨(t=-2、586*)两个因子上性别差异显著,其他方面的因子差异不显著。男生在耐挫力、独立性、社会化、自我控制、思维判断的得分高于女生,但是在其它因子上要低于女生,特别是在善良慷慨和社交智慧上要普遍低于女生。

(三)不同类型的留守儿童积极心理品质的比较(M±SD)

留守的不同类型是留守儿童内部差异的重要指标之一,主要体现在父母是否有一方在家等方面。单留儿童是指父母中有一方在家的留守儿童,双留儿童是指父母双方都外出打工的儿童。在此以留守儿童的不同类型为自变量,以积极心理品质为因变量,对儿童积极心理品质的特点进行比较分析。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单留、双留与非留守儿童在社交智慧(F=5、50,P=0、00)、美的领悟(F=2、89,P=0、01)、谨慎审慎(F=4、08,P=0、00)、社会化(F=3、34,P=0、01)方面差异显著,而在耐挫力、合群性、好奇心、自我调节、独立性、领导力、生活适应性、希望乐观等因子上面没有显著差异。同时,单留儿童在谨慎审慎、美的领悟、独立性、希望乐观、生活适应性、领导力、社会化、合群性、社交智慧等因子上面的平均分都要高于双留儿童。而在耐挫力、生活适应性上面,双留儿童与单留儿童的得分要高于非留守儿童。由事后检验得知,双留守儿童在谨慎审慎(F=-0、82,p=0、01**)、社交智慧(F=-2、51,p=0、00**)、美的领悟(F=-1、13,p=0、00**)上与非留守儿童有显著的差异。单留儿童在社会化(F=-0、39,p=0、045*)上与非留守儿童有显著性差异。而单留儿童与双留儿童在美的领悟(F=-0、78,p=0、04*)上存在差异,在社交智慧(F=-0、84,p=0、208)、谨慎审慎(F=0、03,p=0、927)、社会化(F=0、41,p=0、101)上没有显著性的差异。

三讨论

留守儿童是在我国经济社会转型期出现并将长期存在的社会群体,因“成长中缺少了父母情感上的关心和呵护,导致了学习成绩不理想,内心比较封闭等问题,进而产生认识、价值上的偏离,个性、心理发展的异常,一些人甚至会因此而走上犯罪道路”[5],所以留守儿童是最需要关注的特殊儿童群体之一。

(一)留守儿童积极心理品质的总体状况

研究结果显示,留守儿童积极心理品质总体水平较好。留守儿童在积极心理品质中得分占全体被试儿童的前27%,且在前27%的人数中所占比例比较高,得分均接近45%,这表明不宜轻易给留守儿童贴上问题儿童的标签,防止将留守儿童污名化。在对留守儿童的教育中,我们要为留守儿童营造积极的生活与学习环境,更要重视留守儿童内在的积极心理品质与潜能的激发,“充分挖掘‘留守’蕴涵的积极因素激发留守儿童的学习兴趣”[6]。研究数据表明,有约1/3的留守儿童积极心理品质得分处于后27%低分组范围内,主要表现在生活适应性、耐挫力和希望乐观等方面,因此,在对留守儿童的教育过程中,要加强留守儿童积极乐观、生活适应性以及耐挫性的训练,注重培养留守儿童积极的自我认知和良好的生活适应能力。

(二)不同性别的留守儿童的积极心理品质发展特点

调查结果表明,留守儿童在积极心理品质的社交智慧(t=-2、161*)与善良慷慨(t=-2、586*)两个因子上性别差异显著,其它方面的因子差异不显著。男生在耐挫力、独立性、社会化、自我控制、思维判断方面的得分高于女生,但是在其它因子上要低于女生,特别是在善良慷慨和社交智慧上要普遍低于女生。其原因可能是女孩比男孩更能善解人意,在语言上也具有先天优势,在人际交往中善于寻求社会支持。故女生在善良慷慨和社交智慧上得分更高。因此,在对留守儿童的教育中,要加强对女生耐挫力、独立性、思维判断等方面的培养,对男生则要加强移情能力与社交技巧等方面的训练,引领他们健康成长。

(三)不同类型特征的留守儿童积极心理品质发展的特点

调查结果表明,在美的领悟、谨慎审慎、社会化、社交智慧上面,单留儿童、双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三者之间有显著差异。单留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只有在社会化上差异显著,在其他方面差异不显著。此结论和崔丽娟所得的结论有一定差别。崔丽娟的研究认为,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在生活适应性存在显著的差异,且非留守儿童要显著的高于留守儿童[4,7]。人们随着经济条件的改善及生活压力的增大,在教育孩子的观念上也与以往有很大的不同,更何况现在是电子信息及交通极其发达的社会,电话、网络等缩短了留守儿童与外出父母的心理距离,而高铁等交通工具则大大方便了外出打工的父母亲回家探望留守孩子。特别是单留儿童,大多数是与母亲留守在家,由于有母亲的陪伴而没有产生诸多不利影响。而双留儿童很少见到父母,对父母的思念非常深,虽然也经常与父母通电话,但其他的照顾者始终不能替代父母在儿童心目中的位置。更何况父母不在身边,把孩子交给其他人抚养,容易让孩子产生一种被抛弃的感觉,会让儿童产生较低的自信心,在各方面不能够很好地发展,从而造成双留儿童在许多方面要差于单留儿童或者非留守儿童。因此,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应尽量留下妈妈或爸爸在家照顾儿童,使儿童不会因为缺失爱而在各方面受到影响。

四结论

留守儿童的积极心理品质在整体上与非留守儿童的差异不显著,这表明留守儿童并不是问题儿童。不同年级的留守儿童在目标专注、情绪控制、积极认知、人际协助、友善仁慈、坚韧性、希望乐观、思维判断、审慎勇敢、领导才能等方面差异显著,而在家庭支持方面没有显著差异。双留儿童与非留守儿童相比,双留儿童的积极心理品质普遍低于非留守儿童,但是单留儿童与非留守儿童相比,则没有显著性的差异。

参考文献:

[1]全国妇联课题组、全国农村留守儿童、城乡流动儿童状况研究报告[J]、中国妇运,2013(6):30-34、

[2]王秋香、论农村留守儿童生态性社会化模式的构建[J]、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15(3):13-17、

[3]SELIGMANM,CSIKSZENTMIHALYIM、PositivePsychol-ogy:AnIntroduction[J]、AmericanPsychologist,2000,55(1):5-14、

[4]崔丽娟、留守儿童心理发展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上海教育科研,2009(4):36-38、

[5]董颖,李维江,成夏炎、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现状与对策:以浏阳市澄潭江镇为例[J]、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2015,15(2):24-27、

[6]杨铮传、农村留守儿童学习兴趣的调查与探析[J]、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2014,14(1):40-45、

留守儿童社会调研篇2

【关键词】“留守儿童”;心理问题;对策分析

一、引言

近年来,我国国民经济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城市发展突飞猛进,农村也大力推行机械一体化。于是,大批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不断的拥向城市,为国家的繁荣,城市的发展贡献着自己的力量。可是,在农民背井离乡,使自己生活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城市不断繁华的情况下,新的问题即“留守儿童”问题却日渐突出。按照学界的一般定义,所谓的“留守儿童”是指农村流动人口在户籍地以外谋生时,把未成年的子女留置在户籍地而产生的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具体是指与父母双方或者一方分离并“留守”在老家的少年儿童。根据2000年第5次全国人口普查表的抽样数据推算,我国2000年农村的“留守儿童”人数约是2000万人。随着2005年来农村外出打工人员的流动规模进一步扩大,农村“留守儿童”的人数将远远超过这个数字。

由于“留守儿童”长期生活在特殊的环境中,缺乏父母直接的关爱与呵护,久而久之,产生了一系列的心理问题。据前人的有关调查显示:65、9%的老师认为父母外出打工的孩子在心理上存在较大的问题。“留守儿童”自幼离开父母,缺乏亲情的关爱,往往易产生焦虑、烦躁、悲观、疑虑等一系列的消极情绪。在性格方面的研究,前人认为较为突出的是性格柔弱内向、自卑孤僻。在对“留守儿童”其他问题方面的研究,前人也做了进一步的探讨与分析。学习方面因缺乏家庭的辅导,导致困难重重;行为方面缺乏父母的管教,在监护人不敢管也管不了的情况下,“留守儿童”产生厌学、逃学、沉迷于游戏厅、网吧等娱乐场所,引起行为上的偏差,严重者走上犯罪的道路,误入歧途。

综上所述表明:“留守儿童”问题已不是单纯的教育问题,而是已经发展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前人从众多方面对此进行了分析,为我们今后更深入的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然而在对“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研究方面还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具体表现在:对“留守儿童”激动、悲痛、情绪忧郁以及意志力方面的研究不够深入,在解决对策过程中,关于同伴关系及“留守儿童”自我控制能力对其身心健康发展产生的影响未引起足够的重视。

据此,笔者打算运用调查与访谈等多种方法,对“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积极探讨“留守儿童”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寻求对“留守儿童”有效的教育对策,为“留守儿童”营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改善他们存在的不良心理,帮助“留守儿童”重建自信心,树立良好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使其身心能够积极健康的发展,成为一个健康的社会人。

二、留守儿童存在的心理问题

通过阅读大量的参考文献,笔者对“留守儿童”有了基本的认识。在我国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主义的前景下,我们对“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更加的担忧起来。为了更深入的研究“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探讨产生问题的原因,笔者随机对山东省160名“留守儿童”进行了调查、访问,根据数据显示“留守儿童”比较突出的心理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敌对

笔者对“留守儿童”与其他人发生矛盾时所采取的处理方式进行了调查统计,见表1

表1:“留守儿童”与别人发生矛盾的处理方式及所占比例

处理矛盾方式

所占比例

吵架

43、3%

闷不吭声

16、2%

向父母诉苦

18、9%

采取其他行为发泄

21、6%

从表1中可以看出:43、3%的“留守儿童”会采取吵架的行为,16、2%表示自己会闷不吭声,18、9%向父母诉苦,还有21、6%会采取其他发泄方式,寻找心理平衡。可见,“留守儿童”采取打架或其他行为方式解决问题的还是占绝大部分,由此,可以推断,“留守儿童”存在一定程度的孤僻、偏激、不团结、搞破坏、易产生敌对等不良心理问题,从而导致打架斗殴、拉帮结派等不良行为,缺乏道德感和理智感,严重者有的参与盗窃、抢劫,最后走上犯罪的道路。

2、人际关系敏感

“留守儿童”在情绪、性格上存在心理问题直接影响到其人际关系的发展。根据对“留守儿童”是否愿意和同学一起参加集体活动这一问题的调查结果统计显示:16、7%的“留守儿童”认为对活动不感兴趣,不愿跟同学一起参加,显得不合群,人际关系十分敏感,不愿与人接触,喜欢独来独往,孤僻自闭;46、6%的表示别人叫我去才去,显得内向,不积极;也有36、7%的表示非常愿意参加。

3、悲痛、厌恶、焦虑、忧郁

“留守儿童”年幼就离开父母,从小缺乏父母直接的关爱与呵护,从精神上得不到满足,久而久之,他们变得沉默寡言、内向、不开朗,较为突出的是情绪悲痛、焦虑、厌恶、怨恨、忧郁。根据笔者的调查统计显示,81、1%的“留守儿童”非常的想念父母,一旦谈及其父母,表现的非常焦虑,悲痛不已,泣不成声。而18、9%的表示不太思念,长期跟随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生活,对父母已经失去了以往的那种浓厚的亲切感,有的甚至讨厌父母、怨恨父母。这些“留守儿童”当中,在提到父母的时候,大多表现得很默然,有的避而不答,有的则是闷不吭声。再者,在调查中还发现,85%的“留守儿童”认为自己的性格发生了很大程度的变化,其中16、2%的患有不同程度的忧郁情绪,具体表现在:做事畏缩不前,胆小怕事,行为不积极,表情木然等不良心理状态。

可见,缺乏父母关爱的“留守儿童”在不同程度上都会产生一定的情绪问题。

4、学习心态

根据调查统计,89、2%的“留守儿童”是由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监护,5、4%由亲朋好友监护,还有5、4%由老师或兄弟姐妹之间互相照顾。由于生活在特殊的家庭环境中,64、9%的“留守儿童”表示自己在学习方面存在困难,加之大多数“留守儿童”在学习上自觉性差,纪律不强,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主动性不高,成绩不理想,得不到学校和老师的重视,因此,极易产生厌学、逃学、学习劲头不足等不良心理。

三、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成因分析

1、缺乏良好的亲情教育

“早期的亲子关系定出了行为模式,塑造出一切日后的行为。”这是麦肯侬(Mack-innon,1950),有关早期童年经验对人格影响的一个总结。

笔者大多对中小学阶段的“留守儿童”进行的调查,年龄多处在7—14岁之间。在这个阶段,正是儿童成长过程的第二关键期,亲子关系的正常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众所周知,依恋关系是孩子身心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基础,良好的依恋关系能够满足孩子的基本生理需要,能够帮助孩子形成对社会的安全感和信任感。然而,在笔者的调查结果中显示,16、2%的家长平均一周与孩子联系一次,10、8%平均每月联系一次,29、7%表示不定时的联系,43、3%的很少联系。

由此可见,相对于其他同龄儿童来说,“留守儿童”自年幼便远离父母,缺乏频繁的联系,从而缺乏一种稳定而和谐的亲子关系,长期处在这种特殊的生活环境中,极易表现出胆小、迟钝、呆板、不与人交往、怀有敌对、破坏等不良的人格特点。这些不良的人格特点会直接影响到留守儿童的身心发展,致使“留守儿童”往往在情绪上变得焦虑、悲痛、厌恶、怨恨、忧郁;在性格上变得孤僻自卑,缺乏自信,存在不同程度上的心理问题。

2、监护人不能完全胜任对孩子的管教

调查结果表明,89、2%的“留守儿童”由祖父母辈进行监护抚养。老一辈的思想观念比较陈旧,用传统的教育方法去教育现代的儿童是行不通的;而5、4%是由亲朋好友做监护,还有5、4%的是由老师看管或兄弟姐妹之间互相照顾,对于别人的孩子,通常是不敢管、管不了、也没法管,于是采取通融政策,只要不犯大错误即可。在这种特殊的教育环境下,“留守儿童”养成了一些不良的生活习惯,最后导致出现一系列的不良问题。

3、学校教育因素

学校对人格形成与发展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学校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地向学生施加影响的教育场所。其学校的教育也会影响到“留守儿童”身心健康的发展。

学校的教育管理制度不够完善。现在大多数的学校、老师十分关心学习“成绩好”的学生,而忽略“成绩差”的学生。“留守儿童”属于特殊的社会群体,其生活条件和学习条件明显的比其他同龄儿童差,学习方面显得困难重重,自然而然不引起学校、老师的注意,加之“留守儿童”性格孤僻自闭,沉默寡言,人际关系十分敏感,极易产生一定程度的心理问题,作为老师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不能给予及时的引导,使其心理问题更为严重。

4、社会因素

首先,我国的产业结构发展不合理,工业发展快,而忽视了农业发展,致使农村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外流,加之经济条件的限制,使得父母不得不把孩子留置家中,从而导致“留守儿童”的数量越来越多。

其次,社会教育制度不够完善,使得社会上存在大量的性行不良少年,他们整天游手好闲,拉帮结派,偷摸拐骗,对社会造成了很大的不良影响。“留守儿童”由于缺乏父母的管教,缺乏及时的引导,很容易受不良分子的诱惑、拉拢,最终误入歧途。

再次,因有关部门缺乏对娱乐场所的有效管理,致使众多未成年“留守儿童”产生厌学、逃学、学习干劲不足等不良的学习心态,整天沉迷于娱乐场所,不能自拔。

5、自我调控因素

以上引起“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原因均属于外部因素,而外因是通过内因起作用的。“留守儿童”本身的自我调控系统就是其内部因素。根据调查统计显示:21、6%的“留守儿童”表示自己的自控能力较差,16、2%的表示自控能力很差,54、3%的认为自己的自控能力为一般,只有7、9%的认为自己自控能力很强。自控能力差的“留守儿童”比自控能力强或者一般的“留守儿童”在情绪、情感、学习心态和行为方面更易产生不良的心理问题,从而影响其人格的健康发展。

四、解决“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对策分析

1、完善家庭教育,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

“留守儿童”比平常人缺少最多的是父母的关爱和呵护,长期缺乏父母的陪伴。“留守儿童”大多处在小学阶段,一般都是未满14岁的少年儿童。这个阶段,正是儿童成长过程中第二关键期,亲子关系的正常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众所周知,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也是长任教师,良好的亲子关系能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相反,则阻碍其发展。为了“留守儿童”能够像其他儿童一样健康快乐的成长,笔者认为,完善家庭教育环境,加强父母与子女的沟通,搭建他们能够见面的桥梁,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培养良好的情感是重中之重。

2、寻找合适的监护人,并提高监护人的素质

作为“留守儿童”的监护人,需要具备一定的素质:能够及时的发现孩子的不良行为,给予及时的教育与引导,使其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要对“留守儿童”进行细心的观察与沟通,打开他们的心扉,培养他们良好的心理;祖父辈的监护人没有足够的能力对其学习给予帮助,可以为孩子请家教,使其获得个别化的教育,提高学习成绩。

3、加强学校教育,提高教师素质

首先,作为学校应该加强对教师的素质培训,使教师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能够做到公平、公证,使“留守儿童”拥有与其他儿童同等对待的教育。教师本身应该注重身教而多于言教,给孩子提供一个良好的榜样,成为孩子心目中心理健康的表率,引导孩子身心健康发展。

其次,学校应加强制度管理,避免社会上的不良分子进入学校,以免造成不良影响,遏止了校内的不良成员进行破坏,避免“留守儿童”结识不良分子,一旦发现,学校、老师应给予及时的引导,帮助他们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使其人格发展能够“弃恶扬善”。

4、鼓励加强农业生产

“留守儿童”的数量之所以不断的增多,主要的原因是因为父母外出打工,没有条件把孩子带在身边。解决“留守儿童”问题的关键是解决父母外出打工这一现实问题。政府应鼓励发展农业生产,使农村的劳动力能够得到充分的发挥,大力发展乡村企业,减少农村劳动力外流的现象。

5、加强和完善社会制度,充分发挥社会教育职能

首先,拥有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是个体心理健康成长的必要条件。因此,社会有必要给予“留守儿童”更多的关注,有效的弥补家庭教育对其关怀的不足,多给予他们指导和帮助,为“留守儿童”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

其次,良好的社会环境是“留守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客观要求。政府应加强和完善社会制度,维持社会秩序,严厉打击犯罪分子给社会带来的不良影响,加强对娱乐场所的有效管理,严厉打击传播不良音像制品的行为,维护社会安定,为“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成长创造一个积极向上的社会环境;多组织社会公益活动,抓住对社员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有利时机,呼吁社会成员多关注“留守儿童”及其他弱势群体,给予他们热心的关怀与帮助,让他们感觉到国家及政府的温暖。

6、提高“留守儿童”自我调控能力

“留守儿童”自我调控能力的程度对其心理健康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不同的自我体验,不同的自我控制,都会对“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为了使他们能够与其他同学一样健康发展,笔者认为必须培养“留守儿童”的个人素质。

首先,对“留守儿童”进行适当的情绪调节。格罗斯的研究发现,情绪调节可以减少表情行为、降低情感体验、从而减轻焦虑等负性情绪对人们的影响,因而对身心健康有益。

因此,我们有必要对“留守儿童”进行适当的情绪调节,从不同的角度帮助“留守儿童”抑制或削弱其不良的情绪问题,维持和增加良好的情绪,使其正确面对现实,学会调整自己的心态,提高自我控制能力、自我认知能力以及提高对社会的适应性,能够帮助他们重建自信心,克服自卑、疑虑等不良心理;培养良好的自尊心,使其身心能够健康发展。

其次加强“留守儿童”的自控能力,提高意志力。鼓励“留守儿童”正确面对眼前的挫折,敢于面对,敢于挑战,提高自己的独立性,坚定性和自制力。

第三,培养“留守儿童”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及人际关系。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儿童特殊的信息渠道和参照框架,也是儿童得到情感支持的来源之一,可以满足儿童归属和爱的需要以及尊重的需要,对“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有着不可磨灭的作用。

五、结论

总之,笔者通过调查、访谈等多种方法,并搜集了大量关于“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相关文章,进行了综合的整理分析,为了能够更深入的研究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积极探讨其产生问题的原因,寻求有效的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对策。本文主要从对“留守儿童”激动、悲痛、情绪忧郁以及意志力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在解决对策中关键抓住“留守儿童”同伴关系及自控能力对其身心健康发展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为“留守儿童”营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帮助“留守儿童”重建自信心,树立良好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改善他们存在的心理问题,使其身心能够积极健康的发展,成为一个健康的社会人。然而,由于个体心理存在内隐性,本文仅用调查、访谈、文献这单一的方法进行研究,很难全面的掌握“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这在我们今后的学习研究中,综合运用多种研究方法,全面地、深入地对“留守儿童”心理问题进行研究,分析其问题产生的原因及解决策略还有待进一步的探讨。

【参考文献】

[1]段成荣,周福林、我国留守儿童状况研究[J]、人口研究,2005,(1):29-36、

[2]于慎鸿、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探析[J]、中州学刊,2006,(3):128-130、

[3]梁岭,郑丽、论农村“留守儿童”教育[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6,⑺:84-86、

[4]林燕华、对留守儿童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初探[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5,(5):121-124、

[5]吴承红,蔡澄,邵启扬、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及其解决策略[J]、教育探索,2005,12(174):100-101、

[6]陈少华,马勇琼、农村“留守儿童”心里问题探析[J]、玉林师范学院报,2006,(4):177-180、

[7]堪海燕、透析农村外出务工家庭“留守儿童”的心理发展问题[J]、2005,(6):399-401、

[8]厉育纲、农村留守儿童教育:新农村建设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EB/OL]、

/Article、asp?Category=1&Column=64&ID=4806,2006-11-29、

[9]张国举,王彬竹、新农村建设中的留守儿童心理问题健康教育问题初探[J]、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07,(1):131-134、

[10]彭聃龄、普通心理学(修订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5,428、

[11]李晓丽、试析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及心理援助[J]、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2):55—59、

留守儿童社会调研篇3

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学前教育

一、问题提出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村青壮年外出打工,一大批未成年孩子被留在家中,出现了一个新的儿童群体——留守儿童。这些农村留守儿童长期与父母分离,得不到父母的教育与关爱,这会影响他们的心理健康与性格养成。因此,研究农村留守儿童的学前教育问题,帮助学前留守儿童健康成长,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研究设计

(一)研究对象

本研究以河南省X市为例,以留守儿童为研究对象,对该地区的农村幼儿园、留守儿童监护人、家庭教育及社会教育状况进行了深入调查。

(二)研究方法

1、问卷调查法

本研究采用抽样调查法,对X市五县一区的每个县区都进行了抽样调查,每个县区抽取3个乡镇,对抽取到的乡镇进行深入走访。调查对象为0至6岁的留守儿童监护人及幼儿园教师,研究共调查了18个乡镇,发放两种调查问卷,一种留守儿童监护人问卷,共发放108份,收回有效问卷96份,问卷回收率为88、9%;一种幼儿园问卷,共发放54份,收回54份,回收率100%。

2、访谈法

本研究对X市18个乡镇的36所幼儿园园长、乡镇干部及留守儿童监护人进行了随机访谈,实地观察了36所幼儿园及乡镇的具体情况,分析了18个乡镇留守儿童的学前教育整体状况。

3、观察法

本研究课题组成员赴X市五县一区的18个乡镇进行了实地观察,对该地区的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状况、幼儿园管理以及留守儿童的社会教育等状况,进行了深入的观察研究,并在观察过程中进行了较为详尽的记录。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农村留守儿童学前家庭教育现状

1、农村留守儿童家庭结构状况

在回收的96份问卷中,家庭结构类型的调查结果如下:单亲抚养有57个,占59、4%;隔代抚养有26个,占27、1%;亲戚抚养有13个,占13、5%。

2、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状况

调查发现,该地区农村留守儿童监护人整体受教育水平较低。监护人中小学及以下学历的占55、4%,初中学历的占33、1%,高中及以上学历的占11、5%。监护人整体教育水平较低,是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存在的一大问题。调查发现,该地区留守学龄前儿童与父母聚少离多,父母亲子联系较少,亲子教育缺失。在回收的96份问卷中,留守儿童与外出打工的父母,平均每周电话联系1次及以上的仅为17人,占17、7%;每两周联系1次的有22人,占22、9%;每月联系1次的有29人,占30、2%;一个月到半年联系一次的有14人,占14、6%;半年以上联系一次的有8人,8、3%;从未联系过的有6人,占6、3%。调查发现,该地区86、9%的留守学前儿童的监护人对亲子教育的看法为:留守儿童的教育就是让孩子吃饱喝好。56、1%的监护人认为,0至6岁儿童有必要进行学前教育,但监护人对学前教育的看法,仅为幼儿园教育。关注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成长的监护人仅为3、4%。留守儿童父母长年累月在外为生计奔波,亲子关系缺失,这种不稳定的家庭结构易引发各种儿童心理与行为问题。调查发现,该地区农村留守儿童监护人儿童安全保护意识淡薄。86、9%留守学前儿童的监护人不了解儿童安全保护意识是什么,监护人儿童安全保护意识淡薄,留守儿童很容易成为意外伤害及违法犯罪的受害者。

(二)农村幼儿园教育状况

1、幼儿园硬件设施不达标,幼儿园条件差

调查发现,该地区幼儿园在园舍、场地及设施等硬件方面基本都不达标。在被调查的幼儿园中,40、3%的幼儿园园舍面积不足800平米,31、3%的园舍面积在800至1000平米之间,园舍在1000平米以上的仅占28、4%。

2、幼儿园师资力量不足,教师学历较低,对留守儿童关爱不够

调查发现,该地区农村幼儿教师师资力量不足,职称偏低。在被调查的农村幼儿教师中,中专学历占总人数的70、3%,中专以下学历者为20、3%,中专以上学历者9、4%。73、2%的农村幼儿教师无职称,有职称者占26、8%。调查发现,平均每班留守儿童占幼儿园班级人数比例为:超过班级总人数一半以上的为36、8%,占班级总数20%至50%的为43、4%,占班级总数20%以下的为19、8%。农村幼儿园中85、7%的幼儿教师在平时的班级教学中并未对留守儿童特殊照顾。农村幼儿教师精力和体力有限,不能全面、细致地照看每一个留守儿童,更不能及时地发现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

(三)留守儿童社会教育状况

1、政府对留守儿童的教育投入不够

调查发现,河南省X市的政府部门并未专门对留守儿童进行特殊照顾,仅仅是对贫困户建档立卡进行帮扶,帮扶的家庭有部分是留守儿童家庭,而广大留守儿童并未成为帮扶对象。各乡镇也曾考虑过为农村留守儿童改善幼儿教育条件,但是当地政府和教育部门财政投入不足等问题限制了政府对留守儿童的作为。

2、留守儿童社区教育缺乏调查

发现,X市农村地区完全没有社区教育,更没有关于留守儿童的社区教育。以村委为单位的社区,社区教育的实施率为0%。X市农村地区83、6%的乡镇都有专门为儿童设立的活动中心,活动中心主要是儿童游乐场和育婴店。社区教育的缺乏,使农村留守儿童教育放任自流,不利于孩子成长。

四、建议与对策

(一)注重家庭教育,为孩子选择合适的临时监护人

注重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为孩子选择合适的临时监护人是至关重要的。父母在外出打工之前就应该考虑家庭情况,至少有一方留在孩子身边照顾孩子,如若不能,也应该为孩子选择有身体条件和经济能力的人做孩子的临时监护人。良好、亲密的亲子关系是孩子心理健康成长的基础,因此,不管父母外出打工离家有多远,都应该经常与留守儿童保持联系与沟通,让儿童感受到父母之爱。另外,学前留守儿童的父母,要全面考察临时监护人的抚养能力和文化素养,考虑他们是否有责任心和爱心,能否较为科学地教育留守儿童,能否为留守儿童提供适当的家庭教育。

(二)加强幼儿园师资力量建设,改善农村幼儿园硬件条件

加强幼儿园师资力量建设,改善农村幼儿园软、硬件条件,能够从根本上改善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这就需要加大幼儿教师师资引进,提供多样的幼儿教师研修培训渠道,设计合理的研修内容,设置科学的符合幼儿心理发展特点的课程,从而全面改善留守儿童的学前教育状况。本研究中的幼儿园硬件条件,主要是指幼儿园园舍、场地及设施等方面。改善幼儿园硬件条件,给幼儿提供足够多的户外游戏活动场地,能够使留守儿童身心得到更好的发展。

(三)建立农村留守儿童成长记录袋

建立留守儿童成长档案,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发展非常重要。农村幼儿园应在儿童入园的时候,对儿童家庭情况进行深入调查,为每一名留守儿童建立儿童成长记录袋。幼儿教师要在成长记录袋中,详细登记每个留守儿童的家庭基本情况,随时记录儿童在幼儿园期间的表现,包括在园的日常表现、心理变化、与父母或临时监护人的情感沟通情况等。幼儿教师通过成长记录袋,更细致地监控留守儿童的成长状况,发现问题时及时地与其父母或者监护人沟通,以尽快解决问题。

(四)加强政府引导,实现社区帮扶教育

在政府引导下的社区帮扶教育,对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至关重要。各个社区或者村庄,应该设立留守儿童成长帮扶小组,在帮扶小组领导下,为每一个留守儿童建立一份成长档案、聘请教育专家开设讲座、发放育儿知识教育资料、举办各种形式的家长学校,通过多种形式关注留守儿童成长,也为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提供适当的引导。实现社区帮扶教育,家庭、幼儿园、社区三方合作,共同努力,使留守儿童能够健康、茁壮地成长。

参考文献:

留守儿童社会调研篇4

随着国家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留守儿童数量的不断增加及其各种健康问题的逐渐暴露,其中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已成为我国新的公共卫生问题。

1、调研目的和方法

1、1 调研目的。走访了解留守儿童家庭基本状况以及儿童日常生活行为表现,了解留守儿童的生活环境和心理状况,调研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发现他们的成长中存在的心理问题,并给予及时矫正。

1、2 调研方法。实地调研本次调研选取了山东省日照市莒县、临沂市沂南县、泰安市东平县三个地方进行留守儿童的调研,使用《儿童社交焦虑量表》(SASC),对留守儿童心理要素"害怕否定评价"和"社交回避及苦恼"量大因子进行数据收集、同时采用《儿童抑郁障碍自评量表》(DSRSC)对留守儿童心理抑郁程度等心理健康状况进行全方面调查。

2、调研结果及原因分析

2、1 调研数据分析

数据统计显示了,小学与初中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诊断结果,小学留守儿童和初中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水平总分分别为19、85和21、63,小学留守儿童的分值在正常范围内,而初中留守儿童的分值略高于正常值。小学留守儿童的测验分值中害怕否定评价维度6、67,抑郁障碍评价维度5、54,社交回避及苦恼维度7、64,这三项平均分均在正常范围内且低于初中留守儿童。小学留守儿童与初中留守儿童比较,两组儿童在害怕否定评价维度差异不显著,在抑郁障碍评价维度和社交回避苦恼维度差异达到显著水平。

根据表格对于不同年级的留守儿童的研究,我们进一步思考发现,随着年龄的增长、年级的升高,在缺乏父母关爱和正常家庭氛围的环境下城长起来的儿童往往更加缺乏安全感,更容易表现出孤僻、胆小、自卑的心理特征并且其人际交往能力也相对较差。除此之外,初中年级的留守儿童大部分已进入青春期,情绪起伏大、变化多,容易缺乏理智自我控制能力,易紧张、易怒、行为冲动,女生则变得心思更加细腻,不愿意与别人分享自己的秘密,而作为留守儿童其心思本来就比较敏感,此时的他们因无法的到有效的沟通,导致很多心理问题不能及时得到排解。

2、2 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2、2、1 农村留守儿童存在的主要问题。农村留守儿童在个性心理上表现极为异常,有这样两种典型"症状":一是性格内向、孤僻、自卑、不合群、不善于与人交流;二是脆弱、脾气暴躁、冲动易怒。

2、2、2 留守儿童存在问题的原因。一是家庭对留守儿童的教育意识淡薄。父母是儿童成长的第一任教师,家庭教育是伴随孩子的终身教育。因此,家庭教育对孩子行为、心理健康、道德观念与智力发展将起着决定的因素。但在调查中发现,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尤为淡薄。 二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滞后。当今,一方面全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另一方面农村的经济社会发展却相对滞后,尤其是边远山村。三是社会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关注不够。近年来,社会上的一些不良风气现象严重,对缺乏父母关爱,并在成长中留守儿童的思想上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心理、生理受到不同程度的扭曲。主要表现在农村社会教育薄弱,教育资源缺乏,教育观念陈旧,不能有效地弥补缺乏父母关爱的留守儿童的不足;一些娱乐场所缺乏有效管理,在互联网、电视、书刊等文化传播媒体中,庸俗、低劣、暴力、色情等腐蚀内容屡禁不止,对缺乏父母关爱、亲情关爱的留守儿童具有腐蚀性和诱惑力。

3、对策建议

留守儿童问题是一个全方位的问题,他们失去父母庇护,身心、学习、成长都面临着失管、失教和失衡,由此引发了诸多社会问题,因此各方面都应该正确认识并采取积极措施。

3、1 家长要转变观念、监护人要树立角色意识,重视孩子的全面健康发展。父母应与孩子经常联系。通过在莒县、沂南县和东平县留守儿童家庭的走访,我们发现,留守儿童的父母与孩子交流很少,见面更少,这对孩子的成长是很不利的,容易倒是"亲情饥渴"现象。针对每个星期或至少半个月要交流一次,如果经济允许,可增加亲子互动的时间与机会,如一个学期中间回来一次或寒暑假把孩子接到身边;除了生活、身体、学习方面外,还要注重与子女的情感交流和心理沟通。也可通过讲述打工的经历,使孩子理解尊重父母,形成正确的生活观;除电话联系外,可以用书信的方式,调查发现,许多学生习惯通过书信来抒发和宣泄内心感受。另外,父母要经常与监护人联系(每周至少一次),督促监护人行使监督责任;经常与学校沟通联络(每月至少一次),切实关注孩子的成长。

作为监护人要树立角色意识,真正担负起教养孩子的责任和义务。监护人可参加家长学校,学习儿童教、养、护知识,努力为其营造近似完整结构家庭的环境,既不放任自流也不娇宠溺爱,做到严爱的结合。

3、2 学校要提高对留守儿童的关注程度,为农村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师生互动学校加强对农寄宿基础设置的建设。通过师生互动学校对留守儿童的学习、生活和安全实行全方位管理,及时填补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空白;设立情感交流室、法律援助室、文体活动室,配备图书、体育器材、亲情电话等设施,同时,配备洗浴室、餐厅、宿舍等,为农村留守儿童提供干净整洁的休息和集中生活学习的良好环境。加强生存、安全和法制教育,强化其自尊、自立,使其知法、守法;开设心理课程,有针对性地对留守儿童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增强其心理抵抗能力。教师除了多与之交谈外,可借助作业本广泛地与班上每个学生沟通,交流内容广泛,具有及时性、针对性、双向性和高效性。

3、3 加强农村的社区建设,发挥社区对留守儿童的监护和教育作用。社区对留守儿童的教育有很大的作用,因此,要加强农村社区建设,给农村社区以监护留守儿童的责任和权力,并在社区设置一处留守儿童活动中心的目标。建立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继续教育机制,引导青少年积极参与思想道德的修养活动,使脱离学校和家庭的留守儿童能在社区继续接受思想道德教育。

参考文献:

留守儿童社会调研篇5

【关键词】城镇学前留守儿童 生存现状 建议

【中图分类号】G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3-0006-02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来临,我国城镇人口激增。截止2009年底,城镇人口达到6、22亿,中国城镇化水平已经达到46,6%。因此,随着产业结构调整带来的城市结构性失业与职业变换、家庭结构单一、婚姻不稳定等因素导致的城市隐性留守儿童数量突增,已达1465万人。第五次人口普查抽样数据表明,城市留守儿童大约270万,占全部留守儿童的13、5%。就浙江省丽水市来说,有30多万劳动力常年外出务工或国外劳务输出,占全市总劳动力的29、05%,产生了23455名留守儿童。城镇留守儿童问题相当突出……

一、城镇学前留守儿童生存现状分析

城镇学前留守儿童由于短期或长期缺乏父母监护,存在“隔代教育”、“亲情饥渴”、“关爱不足”等情况,容易造成学龄期学业、社会适应、心理调适等方面的种种偏差问题。城镇学前留守儿童的生存现状具体分析如下:

(一)隔代教育引起的家庭教育环境缺失

叶澜研究指出,隔代教育是经济转型时期的产物,一部分小孩子的父母为了生活中某些原因外出打工或夫妻分离,将自己的子女托付给祖辈照顾,形成了一种祖辈养育孙辈的教育现象。这种祖辈监护模式导致很多隐性问题的出现。在本研究中,发放《幼儿调查问卷――幼儿监护人》和《教师调查问卷》,从而得出城镇学前留守儿童家庭监护的一些情况。

研究涉及的丽水市天宁社区学前留守儿童的父母大多属于劳务输出,在国外工作。由于工作条件的限制,53、6%的孩子留给自己的祖辈监管。祖辈监管重“保”不重“教”。教育方式呈现两个极端:过于溺爱或过于严厉。过于溺爱的家庭,亲子互动中祖辈往往过于骄纵与顺从,导致亲子关系的不平等化,致使祖辈的权威性逐渐削弱;过于严厉的家庭,教育方式简单粗暴,在亲子互动中幼儿总是处于弱势地位,不敢有自己的想法,与祖辈的亲子关系逐渐疏远。另外,父母长期在外,联系甚少,父母与幼儿间的亲子关系不容乐观也影响着父母在家庭教育中权威地位的确立。亲子关系不佳,这都影响着家庭教育环境质量的良性发展。

(二)“亲情饥渴”导致幼儿心理、行为出现偏差

在本研究调查中,随机抽取丽水市天宁社区某配套幼儿园大、中、小班留守儿童各5名,其养护人也被选取为访谈对象。结果发现,城镇学前留守儿童与父母之间的互动十分有限,一年甚至几年都难得见上一面,即使在重大节日也可能分隔两地。如下图所示:

我们知道,良好的亲子关系能使幼儿从小形成安全感与信赖感,有助于幼儿身心的健康成长。但因为父母角色的长期缺失,使幼儿长期和父母缺少沟通和交流,自认为得到的关爱就少于其他的孩子。父母为自己过生口、周末外出等亲子活动对其他孩子来说是很正常的事,但对于这些城镇学前留守儿童是一种奢望。他们强烈地渴望得到父母的关爱,这种心灵上的情感得不到满足,会对其健康人格的形成不利。这些“得不到爱的孩子”,不能很好地产生依恋行为,他们体会不到家的温暖,体会不到亲情的伟大,不了解爱是一种美好的情感经历,那么他们成年以后可能就不会爱亲人、爱别人。

在本研究中,通过发放《教师调查问卷》了解到,学前留守儿童由于家庭教育环境的缺失,导致性格、情绪表达、认知、人际交往方面也有其特殊性。例如,有34、1%的学前留守儿童性格较内向、文静。这类幼儿在幼儿园的表现普遍为从众心理强,从不主动要求什么,不管与老师、同伴交流还是玩耍都是小心翼翼,生怕自己做错了什么。而44、5%学前留守儿童在性格方面表现出冷漠的特点。例如,在调查中,“在园的情绪表现”一项中,“爱哭闹,情绪不稳定”占了28、5%,“该幼儿与同伴发生冲突时,一般由谁引起”这一选项也证实了学前留守儿童情绪不稳定、易焦易躁的性格,58%的学前留守儿童是攻击的一方。同时,学前留守儿童在认知和人际交往方面也存在知识面狭窄、思维不灵活、注意力易分散、好奇心缺乏、人际交往较为被动等问题。

(三)关爱不足暴露社区补偿教育体系的空白

社区作为学前留守儿童学习生活的另一个重要场所,对家庭教育具有重要影响。本研究人员走访了莲都区的几个社区,情况却不容乐观。存在“有形式无内容”的情况。2006年,丽水市市妇联深入留守儿童较集中的乡(镇)开展调查研究,市家庭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在全省率先出台《丽水市留守儿童教育管理工作意见》。此后几年,还开展了家长与留守儿童结对活动、建立“留守儿童之家”和“留守儿童俱乐部”。并设立“亲情热线”,组织家庭教育讲师团开展家庭教育知识讲座、发动爱心企业为留守儿童捐款等等。特别是青田县开展工作最为扎实,但在丽水市较少有社区为留守儿童组织的教育活动或活动室。就现行的幼儿园教育同样存在着缺陷。

在家园联系方面,工作没有侧重点。幼儿园还没有建立留守幼儿档案的概念,更没有专门的留守幼儿家园联系活动。当研究人员在访谈一位幼儿教师时,问道:“您班有留守孩子吗?”老师马上答道:“没有”。可当问道:“您园有爸爸妈妈在外地工作而由爷爷奶奶带的孩子吗?”老师回答:“这很多,每个班都有,基本上父母在国外工作。”同理,在一日教育活动中,教师对幼儿行为的观察局限于表象,往往把情绪、认知、社会性发展等方面表现有偏差的学前留守儿童错误地视为“问题幼儿”。

在留守儿童的解决策略研究中,几乎所有的研究都涉及到政府、学校、家庭三管齐下的举措。人们一般认为留守儿童家庭应设法加强对留守孩子的教养:学校作为专门的教育机构,应对留守儿童给予特别关注与爱护:政府应承担相当的责任。本研究认为,改善城镇学前留守儿童的生存现状,除了参照现有的留守儿童教育管理制度及好的做法之外,还应以社区浸润式教育体系构建为主旨,建立以社区为本的城镇学前留守儿童教育补偿体系。

二、社区补偿教育新思路――社区浸润式教育体系构建

社区浸润式教育是社区幼儿补偿教育的一种具体模式或实践方式,其归旨在以社区内教育环境的浸润和托幼机构定期开展的教学及各类开放性活动为依托,通过对社区内所有儿童和家长的无偿开放,努力促使社区留守儿童、家庭及普通儿童、家庭和居民的共同参与,来实现对社区内所有居民和儿童进行科学的幼儿教育指导及教育活动,进而在社区生态环境中建构社区学前留守儿童教育支持系统。社区浸润式教育要求在幼教专业人员和社区工作者的引导和自然情景状态中,借助其丰富的社区幼儿教育资源、幼儿园教学活动和教育影响以促进社区一家庭一儿童的互动品质和教育的融合,为教育公平奠定心理及教育之准备。

社区浸润式教育具有以下特点:1、针对教育对象展开长期、不间断的教学或活动,潜移默化地影响所有参与的人员:2、所有教育活动均在自然生态的情境中采用小步子、个性化教学:3、是在幼教专业人员的指导下,对教育对象(幼儿及监护人)具有实质性帮助的教育过程:4、以“幼儿教育社会化“为宗旨,浸润式教育服务的对象包括社区、家庭、学前留守儿童。因此它是全方位、多方面的社区教育。

社区浸润式教育开展的活动对象主要是针对学前留守儿童和其监护人。

三、社区浸润式幼儿教育体系构建的政策建议

2003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等部门(单位)的《关于幼儿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指导意见》。该文件中指出:“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加强对幼儿教育工作的领导,把幼儿教育工作纳入本地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加强幼儿教育的科研工作,认真研究解决幼儿教育改革和发展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并制订相应的政策和措施,把幼儿教育工作作为考核各级地方人民政府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民政部门要把发展幼儿教育作为城市社区教育的重要内容,与教育部门共同探索依托社区发展幼儿教育的管理机制和有关政策。”

因此,要使社区幼儿补偿教育卓有成效地进行,更需要政府、社区以及社区配套幼儿园承担一定的社会职责。

(一)以政府为主导,构建政策保障体系

鉴于幼儿身心的稚嫩性,首先,政府应将学前留守儿童关爱服务工作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和社会管理创新总体部署,顶层设计,统筹推进:其次,政府应责令相关部门修订或进一步完善监护制度,强化父母法定监护责任,探索有偿监护制度,填补学前留守儿童监护缺位:第三,政府相关部门要建立有效的领导协调机制,健全工作督查考核机制,建立共建共享的学前留守儿童网络管理档案,探索学前留守儿童关爱服务的有效模式,并建立学前留守儿童专项基金,对工作卓有成效的社区和社区配套幼儿园进行资金支持与奖励。

(二)以幼儿园为主体,构建家、园、社区“三位一体”的关爱行动计划

幼儿园作为专门的幼教机构,在学前留守儿童教育方面要发挥主体作用。要以幼儿园大型开放活动为依托,向全体社区居民有目的、有计划、不间断地进行现代幼儿教育理念渗透、家庭科学育儿知识宣传和亲子游戏活动等,力图弥补学前留守儿童及家庭学前教育的诸种“缺失”。同时,社区工作者要摸清本社区学前留守儿童网络管理档案中的幼儿家庭情况,定期举办家园联系小组活动、亲情化的角色游戏活动,在沟通中、在活动中潜移默化地弥补因“缺失”造成的幼儿发展偏差问题,促进学前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成长。

(三)以社区为主阵地,构建学前留守儿童协调保障机制

在社区工作中,“优势视角”是社区工作实践的一种新模式,它强调对个人、家庭和社区资源的充分挖掘和有效整合。它着眼于个人的优势,以利用和开发人的潜能为出发点,协助被服务对象使之从挫折和不幸中摆脱出来,从而实现其理想的一种思维方式和工作方式。如上所述,城镇学前留守儿童在心理、情感、社会性、认知等发展中,处于弱势地位。在社区浸润式教育活动中,社区工作者首先要评估个体学前留守儿童身上存在的问题和教育诉求,动用、协调一切社会条件对学前留守儿童进行援助,以使其能积极地参与到幼儿园的各项学习和活动之中去,使他们从中获得社会的理解、支持和公平对待。在浸润式教育活动进行中,社区工作者要积极对参与方提供多方面的支持与协调服务。比如,提供专用游戏场地、学前留守儿童问题汇总及团体辅导小组划分,家庭教育的跟进与回访,亲子联系方式与频率的跟进与回访等。再比如,通过参与对幼儿园的教育活动,制定出一些能帮助学前留守儿童提高能力的活动计划等。

总之,学前留守儿童问题,关系到社会的稳定与持续发展,关系到和谐社会建设。要进一步建立并细化学前留守儿童关爱工作长效机制。在各项幼儿教育补偿活动的开展中,要因地制宜,切实做到分析每个学前留守儿童的现状,有针对性地制定行之有效的管理办法和工作机制,以“幼儿为本”,尊重幼儿、保护幼儿的自尊心不因“缺失补偿”而留有“缺憾”。

参考文献:

[1]蔡迎旗、留守幼儿生存与发展问题研究[M]、南京:江苏教百出版社,2009

[2]叶敬忠,潘璐别样童年――中国农村留守儿童[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3]林宏福建省“留守孩”教育现状的调查[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2003,(3):132-135

[4]沈剑娜、社区浸润式教育的实践研究及其理论分析[D]、重庆:重庆师范大学,2004、

[5]林宏福建省“留守孩”教育现状的调查[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2003、(3):132-135

留守儿童社会调研篇6

[关键词]留守儿童;家庭功能;变化;家庭功能

重塑民政部最新统计资料显示,截止2016年11月,不满十六周岁的农村留守儿童数量为902万人,其中由(外)祖父母监护的805万人,占89、3%;无人监护的为36万人,占总数的4%,一方外出务工另一方无监护能力的为31万人,占总数的3、4%。由此可见,超过93、3%的农村留守儿童是不能和父母中的任何一方在一起生活,家庭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相应的家庭功能也发生了改变,这种变化无疑会对留守儿童产生消极影响。此外,2016年2月,国务院的《关于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意见》提出“强化家庭监护主体责任,加大关爱保护力度,逐步减少儿童留守现象,确保农村留守儿童安全、健康、受教育等权益得到有效保障”,这一指导思想把家庭监护责任放到首位,重视家庭幸福与社会和谐,因此关注留守儿童家庭功能重塑的问题就显得十分重要。

1家庭功能与家庭功能重塑

1、1家庭功能的内涵

家庭在个体一生中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不同的家庭会对个体产生不同的影响,良好的家庭功能是个体实现发展的一个重要条件。20世纪70年代首次提出家庭功能的概念,距今已有30多年的历史,国内对其研究也有将近20年的历史,研究者都认为家庭功能对个体的发展有重要的作用。国内学者将家庭功能概括为家庭在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方面所能起到的作用,即家庭对于人类的功能和效能,结合本研究的主题,笔者从情感、教育、保护等功能的角度来研究家庭功能发生的变化及其重塑的路径分析。

1、2家庭功能重塑的提出

家庭功能重塑是针对留守儿童家庭功能失调提出的。当前,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多,大多数农民选择进城务工,破坏了原有的家庭结构,家庭功能紊乱,进而产生了留守儿童问题。目前关于留守儿童的研究颇多,但以功能主义为视角对留守儿童家庭进行功能重塑的研究相对有限,且大多研究关注家庭功能失调对留守儿童社会化的影响,如何实现家庭功能重塑和整合的研究相对较少。本文在此基础上主要探讨如何重塑家庭功能,为留守儿童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环境。在研究方法上,本文采取了实地研究的方法,深入H村留守家庭与留守儿童及其父母或其他监护人进行了访谈和观察,并加入当地“与爱童行”公益组织,参与贫困留守儿童家庭的救助活动,同时,为确保资料的真实性和代表性,通过设计调查问卷收集了相关数据,发放问卷共102份,其中有效问卷96份。

2农村留守儿童家庭功能发生的变化

2、1家庭教育功能不断弱化

家庭教育功能是指父母承担的对孩子的教化。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他们的一言一行都会影响儿童的性格和人格,父母通过家庭教育可以对儿童进行文化知识、思想情感等方面的熏陶,对儿童的未来成长具有重要意义。伴随着农村劳动力的外出流动,父母单方或双方外出务工后家庭的教育功能不断衰弱,“有人养,没人教”的现象在农村十分普遍。父母角色的缺失使留守儿童无法得到及时的引导,父母也因长期外出错过了孩子最佳的教育时机。根据调查问卷收集的资料显示,如表1,15、02%的留守儿童有人全面辅导,31、17%的留守儿童有人辅导,但是只能辅导一部分,53、81%的儿童处于无人辅导的境地,家庭教育状况堪忧。另外,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时,40、51%的留守儿童希望由父母来对自己进行帮助,家庭教育现状与留守儿童的需求不相匹配,家庭教育功能发挥的还不够完善。

2、2家庭情感功能被忽视

许多学者曾指出,在由传统社会转向于现代社会时,家庭越趋于简化与情感化。在家庭中,情感交流是最重要的家庭活动。父母的情感投入对孩子的心理健康成长有很大影响。父母外出务工,对留守儿童而言,家庭功能的失调主要表现为情感满足功能的削弱,由于留守儿童与外出父母接触不多、沟通不足,遇到问题无法及时得到父母的安慰和支持,极易缺乏安全感与心理依附感,造成亲子隔阂。通过调研笔者发现,除了极少数为困难家庭,大部分留守家庭经济条件都不错,而富裕家庭关爱缺失导致孩子心理问题更多,增添了新的难题。图1调查问卷统计资料显示:72、34%的儿童选择希望父母常回家看望自己,由此可见,父母的陪伴对儿童来说才是最好的礼物。此外,在被问到最想对父母说的一句话时大部分留守儿童表达了对父母的关爱与思念,还有儿童写到“如果一家人能在一起生活,穷一点也没关系”。

2、3家庭保护功能逐渐衰弱

家庭保护功能主要体现在对生理和心理安全方面的保护,对于留守儿童来说,由于父母长期不在家,自身又具有脆弱性,很容易产生各种安全问题。尤其是女童,近年来针对农村留守女童的案件层出不穷,需着重关注。由于缺乏父母的关爱与保护,农村留守儿童普遍缺乏安全感,容易造成性格缺陷和心理偏差,在调查中笔者发现留守儿童中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有的为人冷漠,内向,甚至怯懦,不利于后期的社会化。如表2所示,父母外出后,除34、18%的留守儿童没有受到过伤害,其他65、82%都有不同程度的人身伤害,其中有25、32%的儿童把受欺负的原因归结于父母不在身边,18、99%归结于自己胆小怕事,这跟填写调查问卷的留守儿童多为青少年留守儿童有关,留守儿童进入青春期后,身心各个方面都在发生变化,在这过程中如果缺少父母的指导与关爱,就会变的迷惘焦虑,长期以往形成自卑内向的性格,受到欺负时也往往倾向于自身找原因。农村留守儿童父母由于长期外出,导致家庭原有的教育、情感、保护功能等缺失,增强留守儿童的孤独感,引发焦虑等不良情绪,甚至引起一些偏差行为,这些问题的解决有赖于家庭功能的重塑和整合。

3农村留守儿童家庭功能重塑的路径分析

留守儿童家庭功能的重塑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家庭小环境和社会大环境,需要从多层路径出发进行重塑与整合。

3、1强化家庭责任,提升家庭功能

要想解决留守儿童问题必须实现父母家庭角色的回归,恢复留守儿童家庭的正常功能,承担其应有的家庭责任。3、1、1强化父母的法定监护责任,提升家庭教育功能。农村留守儿童问题频发与父母或监护人没能很好履行自身的监护义务,家庭教育能力低等相关。为此,要完善留守儿童监护制度,明确相关监护人的法定监护职责和义务,形成相关的配套制度,对不履行相关规定和相关义务的人实行惩罚手段。同时要加强对父母的教育,使其充分认识家庭的功能,切实重视子女的教育,将子女的身心健康发展放在首位,给予孩子关怀与支持,不断提高教养水平,切实发挥家庭教育功能。3、1、2拉近距离、加强沟通,完善家庭情感功能。首先,父母要审慎外出。如果要外出务工,应该避免两人同时外出,经济条件允许的话应将孩子带在身边进行照料,不能带在身边的,应选择合适的监护人,加强与监护人的沟通与联系,密切关注孩子的成长。其次,切忌过度的物质补偿,物质无法真正弥补亲情缺位对孩子造成的影响,甚至还会使留守儿童形成不良行为习惯,不利于孩子身心健康发展。最后,父母一定要加强与子女的沟通,应主动与孩子进行电话联系,有条件的可以通过视频等形式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及时了解孩子的生活和心理状态,在交流内容上不仅要关注孩子的学习,更要关注其交友和生活情况,假期时可把孩子带到身边一同居住,加强亲子间的交流。3、1、3建立家庭功能丧失预警机制和保护机制,强化家庭保护功能。由于监护缺位,留守儿童存在一些安全隐患。一是留守儿童容易受到人身伤害,并且女童还面临等多方面的威胁;二是出现了一些自卑、冷漠等负面情绪,容易受到欺负,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家庭对儿童的成长具有重要作用,家庭功能的正常发挥有赖于家庭成员之间的互动与交流,然而,当前留守儿童家庭最缺失的就是沟通与交流,2016年白皮书显示,其中有7、7%的留守儿童一年没有见过父母,2、7%的孩子甚至和父母在一年里没有任何联系,家庭功能近乎丧失,为此,需要建立家庭功能丧失预警机制和保护机制,把留守儿童纳入预警范围和保护圈,建立保护档案,实施情感保护等措施。总之,父母应该将子女放在首位,明确抚养责任和义务,从家庭教育、情感、保护功能出发,为儿童提供必要的关爱与保障。

3、2建立健全社会关爱服务体系,弥补家庭功能

留守儿童家庭功能缺失,并不会直接造成留守儿童各种问题的出现,只有当家庭、社区、社会各个方面的监管都处于失灵状况时,才会导致留守儿童问题。为此,建立健全社会关爱服务体系,发动民间公益组织、农村社区和留守儿童群体自身的力量具有重要意义。3、2、1发挥民间公益组织的力量。重塑家庭功能,关爱留守儿童需要结合全社会的力量,民间公益组织便是其中一支不容忽视的力量。笔者调研过程中参加了“与爱童行”民间公益组织,为农村留守家庭送去慰问物资,志愿者针对不同年龄、不同类型的儿童还会提供个性化的心理支持和情感慰藉,鼓励孩子树立信心,好好学习,而且后续针对困难家庭还会开展回访工作,能够及时回应困难留守家庭的需要,保证了帮扶工作的长效性。3、2、2重视乡村文化建设,复兴农村社区功能。在早期,乡村文化对人起着教化作用,是村民凝聚在一起的重要力量,当前农村社区却逐渐丧失了这种功能。为此,关注乡村文化,复兴农村社区的教化功能,增强邻里之间的交流与帮助,形成互帮互助的农村支持网络对重塑留守儿童家庭功能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要发挥农村社区的照料功能与监护功能,为留守儿童家庭提供应急服务。“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种淳朴的观念应该在农村广为推崇,关心留守儿童安全,积极解决家庭困难,为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创造一个良好社区环境。3、2、3留守儿童去“标签化”,帮其树立远大志向。大众对留守儿童群体一直存在刻板印象,这会使他们更加敏感、自卑,并可能会产生一些心理问题,因此,必须去除标签化。一方面,社会公众要摈弃成见,平等相待,另一方面,学校也要一视同仁,重视孩子的心理疏导,积极引导同学之间的正常交流。留守儿童并非问题儿童,据笔者调查,大部分留守儿童都能理解父母的辛苦,感恩父母的付出,在生活上很坚强,在学习上对自己要求也更加严格。父母要密切关注孩子,正确引导、教育孩子,帮助孩子树立远大理想。中国自古就有家国之说,“人有恒言,皆曰‘天下国家’。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重视家庭的稳定作用。留守儿童家庭功能的发挥与重塑不仅需要政府的支持,还需要社会各界、农村社区、学校的大力支持与分工协作,最重要的是每个家庭为此所做的努力和付出。关爱留守儿童,重塑留守儿童家庭功能,使他们与其他儿童一样有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促进整个社会的和谐进步,这也是我们应该努力奋进的方向。

[参考文献]

[1]袁宋云,陈锋菊,等、农村留守儿童家庭功能与心理适应的关系[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6,24(2):231-235、

[2]张丽、留守幼儿和非留守幼儿的身心健康状况对比研究[J]、中国妇幼保健,2014,29(36):6035-6036、

[3]刘军、国内家庭功能研究综述[J]、社科纵横:新理论版,2012(3):139-141、

[4]张丽敏,田浩、流动儿童的家庭功能与文化适应:心理韧性的中介作用[J]、心理研究,2014,7(2):91-96、

[5]邓翠云、孤独症儿童与正常儿童家庭功能的对比[J]、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6,30(3):105-108、

留守儿童社会调研篇7

关键词:“留守儿童”;家庭;学习习惯

为了能够提高自己及家人的生活质量,更为子女当前及将来的教育积攒费用,越来越多的农村及城市剩余劳动力离开自己的家乡,向经济发达地区转移。由此,也催生了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一“留守儿童”群体,他们出于各种原因不能跟随父/母到打工地接受教育,而留在了户口所在地。

近几年来,社会各界对“留守儿童”的关注主要集中在他们的基本生活情况、学习、品行、心理等几个大的方面,对学习的研究又主要集中在学习成绩、学习兴趣、学习效能感、学习信心与学习动力等几个方面,忽视了对“留守儿童”学习习惯的研究。鉴于学习习惯这一非智力因素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本文选取从学习习惯这一角度出发,来深入研究初中“留守儿童”的学习情况。

学习习惯是学生在学习情景中长时期里逐渐养成和保持着的一种较为稳固的学习行为倾向。一个养成了良好学习习惯的人,他对学习有一种亲合心理,他从心底里把学习当成了第一需要,当成了乐趣,不学习便难受。那么,初中“留守儿童”的学习习惯现状如何?是否会因为家庭结构不健全而受到影响呢?本研究的目的就在于对初中“留守儿童”进行学习习惯问卷调查,了解目前他们学习习惯的现状,并对“留守儿童”及其任课教师进行访谈,了解他们学习习惯的成因,以此为依据,给学校、家庭和社会在改善初中“留守儿童”学习习惯状况时提出建议。

一、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1、研究对象

本研究的对象选自四川省南充市“留守儿童”较多的三所中学。在所选中学的初一至初三每个年级中,随机抽取两个班共1246名初中生作为研究对象,对他们进行学习习惯测试。其中既包括“留守儿童”,又包括非“留守儿童”。

当场发放问卷1246份,收回1244份,回收率达99、84%;其中有效问卷1086份,无效158份,有效率为87、3%;样本中“留守儿童”660人,占总数的60、77%。

2、研究方法

本研究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问卷调查主要用于了解初中“留守儿童”学习习惯的现状,访谈调查用于了解初中“留守儿童”学习习惯的成因。

参考国内外相关文献,自编初中生学习习惯调查问卷。该问卷由8个分测验包括57个项目组成,分别测试初中生学习计划、课前准备、课堂学习、复习、作业、考试、课外学习、应用等8个方面的习惯,在正式施测前进行了预测和信度、效度检验,结果表明其信度、效度较好。评分方法为:由被试从1-5五点等级上进行自我评定,每题用5点评分,情况从差到好,分别评为0、1、2、3、4分;分数越高表明学习习惯越好。全部数据统计分析使用spss12、0 for win-dows软件包。

二、调查结果

1、初中“留守儿童”学习习惯的总体状况

本研究将初中生学习习惯分成三个等级,分别为:较差、一般和良好。据调查初中“留守儿童”学习习惯的总体状况如下:

表1数据表明,学习习惯较差的初中“留守儿童”有146人,占被调查“留守儿童”总数的22、12%;学习习惯一般及以下的454人,占被调查“留守儿童”的68、79%;仅有31、21%的初中“留守儿童”学习习惯良好。说明,初中“留守儿童”学习习惯总体状况堪忧。

2、初中“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学习习惯差异比较与分析

对初中“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的学习习惯进行T检验,看两者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 通过对初中“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学习习惯得分进行T检验,发现两者存在显著性差异(P=0、036),非“留守儿童”的学习习惯得分要显著高于“留守儿童”学习习惯得分。进一步分析学习习惯中八个维度的得分情况,在学习计划上的得分差异高度显著(P=0、01),说明,非“留守儿童”的学习计划性要显著好于“留守儿童”;在复习上得分差异显著,说明非“留守儿童”的复习习惯明显好于“留守儿童”。其他六个维度,除作业外,课前准备、课堂学习、考试、课外学习、应用等五个维度上的得分差异虽没达到统计学上的显著性水平,但也可以看出非“留守儿童”的情况均好于“留守儿童”。说明,缺乏父母双方有力的监管,会极大地影响初中“留守儿童”的学习习惯。

3、初中“留守儿童”学习习惯的成因分析

初中阶段是一个可塑性很强的阶段,人生观、价值观还没有完全定型,人的很多活动还属于他律水平上。在这个特殊的时期,由于父母单方或双方外出,对孩子学习习惯的监督与指导功能弱化,一旦缺少了强有力的监管,初中生的自律性又不强,导致他们的学习习惯变差,学习成绩不良。这是造成了多数初中“留守儿童”学习习惯不良的主要原因。如果父母双方外出,由祖辈监护孩子,祖辈责任心虽强,但体力和知识水平不足;由其他亲戚监护孩子,由于这类监护人在对“留守儿童”施教时大多瞻前顾后,“有所为,有所不为”,遇到阻碍时,往往采取放任的态度;即便是父母单方外出,也会因为余下的一方在承担过重的家务劳动后,再无足够的精力和体力去督促孩子的学习了,这都会导致家庭功能在指导“留守儿童”形成良好学习习惯过程中的弱化。

初中“留守儿童”学习习惯不良的另一原因是受到自身认知水平的限制,不能很好地区分好坏学习习惯。如很多学生都认为临考前将试题答案全部列举出来,背诵熟练,以提高答题时的准确率,是一种很好的学习习惯。另一方面,教师由于需要承担繁重的教学任务,往往感到身心疲惫,没有过多精力和时间去指导“留守儿童”区分好坏学习习惯,并且很多教师缺乏培养“留守儿童”良好学习习惯的意识,对他们的学习习惯情况知之甚少;“留守儿童”的监护人也因为家务原因及自身受教育水平有限,亦没有足够的能力和精力指导他们区分好坏学习习惯。这些因素也导致了初中“留守儿童”不良学习习惯的形成。

初中“留守儿童”在缺乏父母有效监督的情况下,还易受一些不良书刊、影视文化及网络游戏的毒害,且“留守儿童”一旦陷入就很难自拔,耗费他们大量的学习时间和精力,使其没有充足的学习和休息时间,久之,他们的学习习惯也会受到严重地影响, 如上课精力不集中,不能按时完成作业等等。

有些家庭,“留守儿童”放学后,需要协助家人从事一定量的家务劳动后才有时间去学习。这些儿童由于学习时间得不到充分的保证,也极大地影响到他们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

三、对改善初中“留守儿童”学习习惯的建议

1、学校要肩负起改善“留守儿童”学习习惯现状的主要责任

在家庭功能不健全的情况下,学校成为“留守儿童”社会化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场所,如果学校能给予“留守儿童”更多的关爱,帮助他们养成良好学习习惯,以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和学习成绩,将会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他们家庭教育上的缺陷。因此,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留守儿童”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引导他们形成良好行为模式的主动性,而不是任由“留守儿童”通过尝试的方式形成自己的学习行为模式。要应让“留守儿童”明白什么是好的习惯,应该保持;什么是不好的习惯,应该消除。

学校教育如成为影响“留守儿童”成长的主渠道,这还要求学校教育不仅要完成校内对“留守儿童”的教育,而且要求学校教育应有意识地向“留守儿童”的校外生活延伸,以弥补“留守儿童”家庭教育上的缺失。因此,作为学校教育工作者,不仅要建立详细的“留守儿童”档案,还要彻底调查“留守儿童”在校外的学习情况,定期主动与“留守儿童”的监护人联系,及时了解“留守儿童”的一些不良学习习惯,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2、家庭应承担起培养“留守儿童”良好学习习惯的必要责任

首先,监护人不要让“留守儿童”干过多的家务活儿,保证他们有充足的时间来学习,尽量为他们创造一个安静、宽松的学习环境;应指导“留守儿童”多读一些健康有益的书刊,观看积极向上的影视文艺节目,用大量健康的、进步的、充满生机和活力的信息去占领他们的思维空间;

其次,监护人不能只关心“留守儿童”学习习惯中的某一项习惯的培养,而是要注重他们整体学习习惯的养成,这样才会使他们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再次,监护人还要选择周围学习习惯不良的反面典型,从其产生的原因、造成的危害和后果等方面,进行具体分析,深刻剖析,教育孩子提高识别和改正不良习惯的能力;

最后,对于自己无法解决的问题,监护人应主动与学校联系,借助学校的力量来共同完成对“留守儿童”的教育。

3、政府各部门要为解决“留守儿童”学习习惯不良的问题创造必要条件

政府要大力发展地方经济。解决初中“留守儿童”学习习惯不良的问题,最直接的途径就是大力发展地方经济,增加本地就业岗位,让外出务工人员重回家乡就业,结束“留守儿童”的“留守”状态。

政府相关部门还要下大力度整治学校周边文化环境,铲除影响青少年健康成长、滋生社会负面影响的土壤,整顿规范文化市场,坚决查禁社会丑恶现象,清除文化垃圾,净化社会风气,为“留守儿童”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扫清障碍。

留守儿童社会调研篇8

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机制;构建研究

中图分类号:C91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1494(2014)01-0115-05

随着我国城镇化、工业化进程的深入推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进一步从农业向非农产业转移,农村人口加快向城镇集聚,农村留守儿童的规模在不断增加。根据“六普”样本数据推算,截至2010年底,全国有农村留守儿童6102、55万人,占农村儿童的37、7%,占全国儿童的21、88%,与2005年全国1%抽样调查估算数据相比,五年间全国农村留守儿童增加约242万,总体规模不断扩大。与此同时,我国农村留守儿童还呈现出分布广、困难多等明显特征。从总量上看,四川、河南、安徽、广东、湖南5省农村留守儿童占全国总量的43、64%;从留守儿童占农村儿童比例来看,重庆、四川、安徽、江苏、江西和湖南的比例已超过50%,湖北、广西、广东、贵州的比例超过40%。由于机制保障不健全、社会化支持不足、教育资源单一等问题,这一数量庞大的特殊群体仍面临着亲情缺失、安全缺保、生活缺助、学业缺察、心理缺慰等一系列困难,农村留守儿童的生存、发展、受保护和参与权利仍未得到全方位的保障。

近十年来,对留守儿童的相关研究,已经成为我国社会政策理论与实践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一方面,在实践行动领域,关爱农村留守儿童、维护留守儿童权益构成了我国各级政府公共政策及其行动领域的重要内容,各地留守儿童关爱体制机制已初步建立并不断得到完善。另一方面,在理论研究领域,留守儿童所引起的教育、社会化、人力资源等系列问题在进入2004年以后,真正引起了社会各方面的关注,并成为我国公共政策研究的热点之一。这些研究从多学科的角度,对留守儿童的身份根源、生存状况、教育监护、心理情感等方面进行了探讨,并提出相关对策措施。但从整体上看,已有政策实践和理论研究对留守儿童的研究仍存在一些不足,尤其用减量化的思路,以网络化、立体式的研究范式,对新形势下构建留守儿童关爱机制展开系统研究的成果仍较缺乏,目前类似的相关研究是散落于有关留守儿童的社会支持和社会化等研究中,或仅在政府公共政策的行动领域中得到某些实证。因此,本文将以构建关爱留守儿童的网格化网络、组织队伍、机制平台、行动计划和乡土资源基地为着力点,进一步研究健全和完善留守儿童关爱机制的新路径。

一、进一步构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体制的重要意义

一是保障和改善民生,建设美丽中国的重大课题。农村留守儿童是我国经济社会转型期出现并长期存在的社会群体,是最需要全社会关注的特殊儿童群体之一。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我国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体制,不仅是补齐教育民生短板,顺应群众过上更加美好生活新期待,建设美丽中国,促进社会进步和谐的重大议题,也是大力破解教育问题,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努力实现我国教育的均衡化、优质化发展,推进教育公平的重要战略手段。

二是改进未成年人教育工作,维护未成年人权益的现实需要。根据留守儿童在思想品德教育、文化知识学习、行为习惯养成、心理发展状况等方面的独特规律,有针对性地加强教育和管理,改善留守儿童生存处境,提升留守儿童福利水平,提高留守儿童整体素质,促进留守儿童健康、全面发展,是当前我国改进未成年人教育工作的焦点问题之一,也是切实维护未成年人权益的一项重要任务。

三是建设教育强国,提高未来建设者素质的客观要求。教育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的作用,对提高劳动者思想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发展科学技术、培养人才具有重要意义。加强留守儿童工作,改善留守儿童教育状况,巩固和提高农村义务教育水平,让广大留守儿童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不仅关系到我国深化教育改革、实现教育跨越式发展、完成从人口大国向人才强国转变的战略部署,而且农村留守儿童群体作为未来新农村建设的生力军,他们的自身素质直接关系到我国县域经济的发展,关系到我国城镇化、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建设进程,直接关系到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顺利实现。

四是创新社会管理,建设和谐社会的特殊考量。留守儿童问题是涉及儿童生存发展的重大民生问题,更是关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社会和谐稳定大局的重大社会问题。必须进一步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工作,以创新农村留守儿童服务管理的新机制、新模式、新途径、新方法为着力点,以解决农村留守流动儿童成长发展中的突出问题为切入点,推进留守儿童服务管理制度化、规范化,才能为促进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创造条件,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为构建和谐中国做出积极努力。

二、当前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体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社会化支持不足

家庭、学校和社会是促进少年儿童社会化的三大重要机制。但由于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三个环节仍存在一定缺陷与盲区,尤其在留守儿童的社会化过程中,担当“社会化他人”最重要角色的父母和教师不同程度的缺位,再加上农村基层组织功能弱化、社会组织支持缺乏规范性、持续性等原因,导致农村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群体的社会化机能单一、社会化资源严重不足,并由此产生了失范和越轨等一系列“留守综合症”,亟需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社会资源,建立由基层政府、学校、社区、家庭、邻里和社会组织等构成的多方位的社会支持体制。

(二)权益保障不健全

一是受监护权缺失。全国妇联有关调查报告显示,2010年46、74%的农村留守儿童的父母都外出,农村留守儿童主要以隔代监护(与祖父母居住)为主,占32、67%;亲戚监护或其他人监护约占10、7%;尤其引起注意的是,独自居住的留守儿童高达205、7万,占到3、37%。因临时监护人由于自身缺陷和客观条件的限制,多数留守儿童的监护责任落实不到位。据统计,所有隔代照顾留守儿童的祖父母,平均年龄为59、2岁,受教育程度很低,小学文化程度占绝大多数。二是教育权益保障不均等。据全国妇联的调查报告显示,我国6—11岁和12—14岁的农村留守儿童在校比例分别为96、49%和96、07%,表明他们绝大部分正在学校接受义务教育,农村留守学龄儿童义务教育总体状况良好,但部分中西部地区的农村留守儿童受教育状况相对较差。三是生命健康权仍未实现全面保障。比如,受欠发达、后发展基本区情的制约,广西农村地区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水平仍较低下,卫生知识普及不到位,导致留守儿童在保健预防、体格检查和健康教育等方面仍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四是帮困救助机制尚未健全。由于当前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和救助水平仍不高,仍无法真正满足困难留守儿童及其家庭有尊严地生活和平等参与社会发展的需要,对困难留守儿童及其家庭帮扶与救助的长效机制急需进一步健全和完善。

(三)教育资源平台单一化

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已经成为我国农村地区的普遍问题。在家庭教育缺失的情况下,不少农村学校仅满足于提供一些简单刻板、停留于书本上的教育;再加上由于长期以来乡村社区教育的缺位,开发利用特色乡土文化等乡土资源对留守儿童进行教育引导的工作仍有待进一步深化,尚未真正形成充分保障和满足留守儿童成长与发展需要的有效综合平台。农村留守儿童担当着未来我国农村建设主力军的重任,但受现有教育资源和平台的局囿,不少留守儿童不仅存在学业成绩不佳、教育基础不扎实、社会适应能力不强等弱点,而且缺乏对自己家乡的根本热爱与了解,更谈不上成为优秀乡土文化的传承与守护者。

三、进一步健全和完善留守儿童关爱体制的若干对策建议

随着新形势的变化,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机制,必须坚持“儿童为本、政府主导、学校主体、家庭主线、社会参与”的基本路径,把建立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纳入我国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的总体规划,纳入各地社会管理创新的总体部署,最大限度地解决好留守儿童在文化教育、家庭生活、心理健康、社会保护等方面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不断创新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的体制模式和路径方法,才能为留守儿童健康成长营造更加良好的社会环境,总体满足留守儿童的基本公共服务需求。为此,笔者提出了“五个三”的建设路径,并以此为着力点,努力构建和完善农村留守儿童“学有所教,情有所依,安有所护,困有所助”的关爱体制。

(一)以“学校—家庭—社区”为依托,构筑关爱留守儿童的网格化网络

一是健全学校关爱、保护网络。充分发挥学校制度化资源优势,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力量配备,努力为留守儿童提供良好的学习、生活和监护条件。根据留守儿童的成长环境、爱好特长、性格特点,因材施教,积极拓展教育领域,激发留守儿童的学习兴趣,培养留守儿童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关注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增设心理课程,开展心理教育和心理咨询活动,构建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平台,提高留守儿童心理素质。创新留守儿童帮扶互助机制,推进城乡学校共建、师生结对,根据“地域相邻”原则组织留守儿童成立自助合作小组,加强对留守儿童同辈群体文化走向的引导,推动留守儿童自我管理、自我保护、自我调节能力的养成。二是完善家庭监护网络。建立留守儿童家庭监护责任监督制度,督促外出务工人员妥善安排好子女的学习与生活,切实履行法定监护责任。建立留守儿童监护人与学校定期联系的制度,加强学校和家庭在留守儿童健康教育上的协同合作。在留守儿童较集中的中西部地区进行试点,建立一批农村留守少年儿童示范家长学校,提供家庭教育指导和服务,引导、支持外出务工的家长和监护人承担好教养子女的责任和义务,提升科学教养的能力和水平。三是强化社区管护网络。把留守儿童社区管护工作纳入新农村建设、农村文化惠民工程建设之中,建立村(居)留守儿童教育和管护体系,充分发挥社区管理和服务功能。鼓励有条件的村(居)依托乡镇综合文化站、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基层服务点、农家书屋、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等场所,建设“幸福家园”留守儿童活动中心,采取“政府投入一点、部门投入一点、社会捐赠一点”的方式探索建立“以奖代补”制度,配置亲情电话、视频聊天设备,添置少儿图书、体育活动器材等设施,引导留守儿童尤其是寒暑假空白期进入留守儿童活动中心,解决留守儿童周末无人关爱、自由活动危险、安全无保障等问题。探索社区留守家庭和留守儿童互助新形式,依托“诚信计生”小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等平台,以邻里关照互助为重点,制定邻里关照互助公约和邻里关照互助承诺书,开展经常性的沟通交流活动,增进邻里感情,有效解决农村留守家庭的生产生活难题。

(二)以“教师专职队伍—部门专业队伍—社会志愿者队伍”为主力,壮大关爱留守儿童工作的队伍力量

一是加强关爱留守儿童的教师专职队伍。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强化教师责任,开展丰富多彩的师德师风主题实践活动,引导教师自觉增强职业理想、职业道德和人文素养。依托“国培计划”平台,重点实施农村教师素质提升计划,强化教师队伍能力建设,提高对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水平。创新农村学校教师的补给机制,争取更大力度实施“特岗计划”,满足农村学校对音美体等专任教师的基本需求,逐步解决农村学校师资总量不足、结构性矛盾突出等问题。及时总结并提炼学校教师担任留守儿童“家长”的实践经验,积极推广重庆、广西等地典型经验,鼓励更多优秀教师成为寄宿留守生的“家长”。同时,加强教师与家庭、社区的衔接,做好非寄宿留守儿童的教育和管理工作。二是强化关爱留守儿童的部门专业队伍。强化对教育、财政、劳动、农业、妇联、团委、关工委、计生、司法、卫生、文化、民政、农业、工商等部门工作人员的社会工作能力培训,积极发挥专业人员在为留守儿童提供服务、维护儿童权益方面的作用。以民政、妇联、团委、关工委为主体,建立保障农村贫困留守儿童获得应有的社会扶助网络;以政法、公安、工商部门为主体,净化校园周边环境,加强对农村留守儿童的管理和保护,建立维护儿童合法权益的环境净化与安保网络;以卫生、计生部门为主体,有针对性地开展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咨询等专题培训,建立农村留守儿童医疗卫生保健网络,逐步完善留守儿童部门联动管理服务制度。三是壮大关爱留守儿童的社会志愿者队伍。广泛发动社会力量,积极开展关爱留守儿童的各种帮扶活动。组织“爱心妈妈”、“知心姐姐(哥哥)”和大学生志愿者等爱心人士与留守儿童结对子,定期为留守儿童进行学习辅导、生活帮助和心理抚慰。组织志愿者进入乡村少年宫,聘请“五老”人员、大学生村官、返乡大学生、担任留守儿童辅导员、管理员,定期为留守儿童举办革命传统教育、思想道德教育、安全和法律教育讲座。继续鼓励和支持企业爱心捐赠,争取加大友成常青义教等非政府组织的援助力度。依靠网络力量,以“微公益”等新模式创新留守儿童的社会关爱平台,探索推进留守儿童关爱工作平民化、常态化的新机制、新途径。

(三)以“动态监测机制—帮困救助机制—权益保护机制”为基石,完善关爱留守儿童的机制建设

一是健全留守儿童动态监测机制。整合学校、计生部门、基层社区(村区)等力量,开展全国留守儿童摸底调查,建立留守儿童动态监测信息平台,定期对留守儿童进行调查和登记,建立留守儿童专门档案,全面掌握留守儿童的家庭状况、学习状况、生活状况以及监护人状况,及时了解留守儿童的规模和结构变化趋势,及时掌握留守儿童状况及需求,逐步实现全国留守儿童动态监测信息的共建共享,为全国留守儿童工作提供信息基础。二是健全留守儿童权益保护机制。依托未成年人保护委员会和妇联组织,建立农村留守儿童维权中心,开通农村留守儿童维权热线电话。完善农村留守儿童就学状况动态监测机制,加大义务教育执法检查力度,消除农村留守儿童辍学现象。制定实施多部门合作的留守儿童伤害综合干预行动计划,加强安全教育和法制教育,在中小学校、幼儿园和社区普遍开展灾害避险以及游泳、娱乐、交通、消防安全和产品安全知识教育,提高留守儿童和监护人的自护自救、防灾避险的意识和能力。探索建立农村中小学校园安保队、校园民警、保卫干部、保安人员、护校队“五位一体”的校园安全新型警务体系。综合整治校园周边环境,集中力量对校园周边网吧、游戏室、营业性音像场所、零食摊点进行整顿和监管。建立健全留守儿童安全保护预警与应急机制。严厉打击侵害农村留守儿童身心健康和合法权益的违法犯罪活动,做好违法留守儿童的教育感化和挽救工作。加强对农村留守儿童及其家长的法律援助,符合法律援助条件的100%给予法律援助,切实维护其合法权益。三是建立留守儿童帮困救助机制。完善农村社会福利救助制度,对困难留守儿童及其家庭给予重点关注、重点帮扶,确保特殊困难留守儿童获得应有的社会救助。建立长效帮扶救助机制,加强政府投入,发动社会捐赠,主要用于帮助因家贫而辍学,因重大疾病或意外伤害而无能力治疗的困难留守儿童,切实改善特殊困难留守儿童的生存环境。充分发挥“希望工程”、“春蕾计划”的平台作用。建立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社会援助制度,鼓励社会专业机构和志愿者,为农村留守儿童提供心理援助,引导农村留守儿童形成优良的心理品质。

(四)以“寄宿制学校建设计划—营养健康促进计划—阳光成长计划”为抓手,实施关爱留守儿童的行动计划

一是加强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计划。按照国家有关标准,结合义务教育规范化学校建设、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中小学布局调整的实施,加强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进一步完善寄宿制学校教室、学生宿舍、食堂、饮用水设备、厕所、洗澡房等设施,配备必要的管理、服务、保安人员。创新完善农村寄宿制学校管理模式,重点规范和加强寄宿留守儿童的各项管理,坚持对留守儿童在安全上优先监管,在学习上优先辅导,在生活上优先照顾,在活动上优先安排,充分发挥寄宿制学校为留守儿童传授科学文化知识、发展个性特长和进行生活习惯养成教育的功能。加快自治区级留守儿童示范学校创建工作。二是深化留守儿童营养健康促进计划。按照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要求,加强留守儿童保健、生长发育监测、计划免疫、儿童常见病治疗等基本卫生保健服务,定期组织留守儿童进行体检,建立留守儿童个人健康档案并及时更新。在全面实施鸡蛋工程的基础上,稳步实施农村中小学“营养改善计划”,加快完善“春苗营养厨房”等企业资助平台,加强中小学食堂建设,突破“厨房”瓶颈,快速提升学校均衡营养供餐的硬件设备和管理水平,切实改善学生伙食,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三是实施留守儿童阳光成长计划。以“好好学习、报效祖国”为主线,在留守儿童中深入开展“快乐、感恩、励志”主题活动,通过倡议书、榜样故事、经典诵读、主题班会等形式多样的活动,营造良好的学习成长环境,引导农村留守少年儿童树立“自立、自强、自信、自尊”的意识。加强留守儿童挫折教育和磨砺教育,培养留守儿童良好的心理素质,增强社会适应性。定期在全国开展“优秀留守儿童”评选活动,集中展示优秀留守儿童健康向上的精神风貌,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引领带动作用。

(五)以“劳动技能实践基地—民俗文化传承基地—红色革命教育基地”为平台,打造关爱留守儿童的乡土资源基地

一是建设红色革命教育基地。依托中西部革命老区丰富的红色教育资源,组织留守儿童开展以爱国主义为主题的思想品德教育,深入探索留守儿童思想道德教育新途径新方法,打响“红色文化·红色教育·红色接班人”组合牌,打造“与历史牵手、与先烈同行”的“红色教育名片”,建成留守儿童接受革命传统洗礼、寻求精神源泉、培育民族精神、弘扬先进文化的重要红色革命教育基地。二是建设民俗文化传承基地。结合各地农村文化特点,进一步总结和推广广西等省区围绕本土优秀民俗文化举办假期兴趣班、大力弘扬优秀民族民俗文化的经验模式,借助乡村少年宫的资源优势,引入企业、民间团体等社会力量,创办一批“民俗文化假日学校”,利用寒暑假为中小学生尤其是留守儿童传授本地喜闻乐见的优秀民间艺术,在统筹解决留守儿童假期无人照看问题的基础上,丰富其假期生活,为提高留守儿童人文素养、传承民俗文化做出有益探索。三是建设劳动技能实践基地。坚持“立足现实、贴近学生、体现综合、务求实效”的原则,对在校中小学生开展劳动技能培训。尤其在留守儿童比较集中的农村寄宿制学校要注重引导和培养孩子的乡土情结,酌情建立学农实习培训基地,可通过校内培训基地和校外培训基地等多个平台,针对低年级学生开展种花、种草、日常生活自理常识等培训,针对高年级学生则结合当地农业支柱产业特色进行系统培训,让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掌握一定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刘维涛、全国妇联“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状况”研究报告[N]、人民日报,2013-05-11(4)、

[2]叶敬忠,杨照、关爱留守儿童——行动与对策[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65、

[3]胡国雄,肖亚红、“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缺失问题的研究[J]、教学与管理,2011(8):35、

[4]江立华、乡村文化的衰落与留守儿童的困境[J]、江海学刊,2011(7):108、

[5]董溯战、中国农村留守儿童社会保障权研究[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80、

    【写作范文】栏目
  • 上一篇:安全教育演讲稿300字(精选9篇)
  • 下一篇:安全风险研判机制(精选8篇)
  •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本站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