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作文网

科研成果转化流程(精选8篇)

时间: 2023-07-01 栏目:写作范文

科研成果转化流程篇1

美国的经济和科技实力居世界前列,在美国有1000多所高校从事科学和工程研究活动,其科研成果占全美所有学术研究开发活动的80%,形成了基础研究的核心,因此高校科研成果产业化就显得尤为重要。美国高校在注重提高自身科研能力的同时,技术转移同样很有特色和影响力。如今,绝大多数的研究型大学都成立了技术转移办公室。其中麻省理工学院(MIT)的技术发明引领美国科技界的发展,同时技术转移工作成绩斐然,本文通过深入分析其技术转移的成功经验,以期为我国高校的技术转移工作提供借鉴和学习的范本。

麻省理工学院技术转移的成就

在美国所有大学中,MIT开展技术转移较早,也很成功。由MIT师生独立创办或通过该校转让专利许可建立的企业总数达4000多个,有1065 家企业的总部设在学校所在的波士顿地区,其中80%的企业是以知识创新为基础的高新技术产业。这些企业雇用职工总数达110 万,年销售额为2320 亿美元,年收入达1160亿美元。MIT每年产生400~500件发明,与企业达成60~80项技术许可协议,申请专利150项左右,接受技术许可的企业有很多声名显赫的大型跨国公司,对开拓了新领域或改进新方法的发明,MIT技术许可办公室采取许可成立新公司的方式将其推向市场,每年许可的新公司达20个左右。长期以来MIT的技术转移呈稳步发展态势,其专利发行总数、许可认证数以及开办公司总数均处于均衡发展状态。2002~2005年MIT技术许可办公室支出总额基本维持在900~1000万美元左右上下,而收入总额持明显上升趋势,2002年收入总额约为3300万美元,2005年上升到4600万美元,增幅比支出总额增幅明显偏大。由此可见,MIT在努力发展科研的基础上,技术转移工作也取得了很大的成效,走在了世界前列。

麻省理工学院技术转移的成功经验

MIT始终致力于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科研能力,是培养发明家的学府,学科的融合发展更是促进了技术发展和发明的产生,雄厚的科研实力是技术转移成功的奠基石;MIT与企业联系紧密,为技术转移搭建了极好的运作平台;技术许可办公室凭借多年的经验走出了一条技术转移的特色之路。

雄厚的科研实力

营造创新创业氛围,激发学生科研潜力,奠定了新技术新发明产生的基石。波士顿区域的大环境营造了一个竞争的气候,周围公司林立,为创立新公司提供了可供参考的模型,为师生创新创业提供了很好的机会和丰富的资源。MIT的大学理念强调社会责任及通过实践进行学习,保证了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都是在激励自主创新基础上进行,如大学生研究机会计划向所有MIT的学生提供研究机会,项目可在学年或暑假的任何时间进行,可在任何系或跨学科的实验室开展;同时每年一月为独立活动期,学生在没有学科压力下全身心地参与到研究中。除此以外还有工程实习项目、综合研究项目、回归工程计划等,所有这些,都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潜能,从而促进了新技术新发明不断产生。

鼓励学科融合发展,促进了发明的产生和技术的发展。创新机会来源于学科的交叉,高校必须发展有利于多学科发展需求的组织结构,推动跨学科不同专家之间的合作。MIT有跨学科组织66个,其中差不多都是VIO,VIO是虚拟研发组织的理念渗透于大学跨学科组织的产物,其利用现代化高新计算机网络和通讯工具,以某一核心团队为依托进行管理,将有能力有愿望参与目标实现的多学科组织连接起来,打破空间限制,实现教育资源的优化、共享和互补,提高了大学组织对外界的适应性和灵活性,促进了大学组织的跨学科发展。

与企业界的密切联系――搭建技术转移运作平台

MIT在注重发展科研的同时,与政府以及企业界的密切联系为技术转移搭建了运作发展的平台。早在1948 年,在工业界的建议下,便成立了全美第一个将大学与工业界紧密相连的“工业联合项目”。目前,MIT通过工业界获得的研究经费占全校研究经费的20%,这一比例位居全美高校之首,同时MIT与企业界的联系方式更趋于多样化,建立了很多与企业界的交流平台,如下表1所示。

搭建与企业界的交流平台,促进了学校内部学科系的相互交流,从而学科群相继生成,新技术新发明不断涌现;有经验的指导者在指导过程中,对商业界及技术界发展现状及前景的分析,使创业者做到心中有数,进一步促进了创新创业的发展,形成了一个闭合的良性循环系统;校内的研究人员与业界人士的密切交流,形成资深产学联盟,使政府、企业、学校三者之间构建有机体系,为技术转移的运作不断搭建平台制造机会,政府、企业、高校三方协力互动有利于加速技术转移及商业化的过程;同时形成冒险动力机制,制造了独有的风险投资机会,从而使刚刚创立的新公司可以应对高科技风险,相互之间交流兴办企业的经验,促进新公司相继成立。

技术许可办公室的高效运作

MIT的技术许可办公室主要负责在技术转移过程中执行层面的工作,兼有管理和拓展业务两方面的职能,是MIT的技术转移工作的规划者、监督者、协调者和服务者。负责知识产权管理、专利分析与专利策略、技术许可与转让、企业合作、融资与企业孵化等各项工作。其职能贯穿科研选题立项-研发-形成科研成果-技术转移-商业化全过程,因此,技术许可办公室的高效运作对技术转移工作的成功与否起着决定性作用。

科学的人员安排

MIT的技术许可办公室工作人员共计30名,其中高级技术许可人员10名,主要有一名主任,两名副主任,如表2所示,7名分管特定领域的技术经理,项目较多的领域分别由3名项目助理协助工作。技术经理一般有着十几年的工业界工作经验,绝大多数有着专业背景,通晓技术转移及商业化的全过程,还有一些具有法律背景,也是很好的谈判专家。

技术经理根据自身的专业背景负责某些特定领域的技术许可工作,对某一项目实行全程管理:项目纰漏、市场评估、专利归档、协商许可协议等,分工明确、权责分明提高了技术管理的效率;技术许可办公室充分认识到高层技术管理者只有具备丰富的知识、开阔的视野、超前的眼光和创新的思维,才能形成正确的决策和思路,推动技术转移工作的顺利进展,因此经常组织培训,不断提高团队的整体素质,从而形成了一个奋发向上的团队。

合理的技术转移运作程序

技术转移时间的长短取决于技术研发所需时间、技术市场状况、相似技术竞争力、商品化所需的工作量、发明者和接受方的意愿等诸多不确定因素。技术许可程序的高效运作则尽可能地减少不确定性,从而缩短技术转移的周期,尽早实现商业化。通过与我国高校目前技术转移的运作程序相比较,MIT技术许可办公室在运作程序中有以下几点值得我们借鉴:

第一、提交项目时,MIT注重充分发挥发明信息表的作用。研发者填写发明信息表,除对发明的创新点及研发过程进行详述外,还要阐述相关领域的发展态势及当前技术市场中的相似技术竞争力、预测发明商业化途径、列举潜在投资者、估测技术的市场发展潜质及商业价值。对可能的商业化途径及潜在投资者的相关描述,有利于技术转移后续工作的开展。

第二、在调查分析过程中,技术经理首先明晰产权形成途径,产权明晰是资产管理的基本前提条件,明晰产权尊重技术型知识资产的形成与转化应用过程中产权的运动变化规律,从而避免权责纠纷;技术经理通过对技术市场进行系统调查、合理分析,对商业价值进行精准化预测,尽可能准确地对技术型资产进行以经济指标为主的综合评价,从而对技术的创新点及商业化潜质进行有效评估,更加明确申请专利的适用性、市场潜质、相对于同类技术的竞争力;调查结束之后,定期进行工作分析,利用多次工作获得的信息确定出潜在投资者等的筛选标准,从而设计出科学的筛选工具,同时设计出技术、经济等多项指标,从而使得对发明的商业价值评估趋于量化、精确化。

第三、MIT以专利营销促进专利保护,鼓励第三方来实现技术的商业化;在确定许可对象过程中,非常注重发明者自身的有效参与,因此才能更加明晰技术的特点,将技术许可给有资源、精通技术、具有丰富市场经验的公司;在后续商业化过程中,技术许可办公室不仅提供开拓市场、营销、培训等支持,还通过信函、商业计划、余额明细表,问卷调查及电话联络等对商业化程序进行监督;最后收益将按比例分别分配给发明者、院系(研究中心)、学校(运用于研发教育基金),从而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

对我国高校的借鉴与启示

首先要注重创新创业文化等软环境的建设,促进新技术新发明的产生,为技术转移奠定坚实的基础。

通过社会实践、创业咨询、综合服务等多种渠道培养师生的创新创业精神,为学生社会实践营造氛围、提供舞台。在企业中形成一批各学科人才的实践基地,校企联手打造高校师生和科研人员的创业通道。设立创业贷款,支持大学师生创业,设立课题研究经费,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设立专项担保资金,为师生向银行申请个人创业贷款提供信用担保,通过各种途径降低大学生创业门槛。

继续鼓励学科交叉研究和自由探索式研究。进一步构建和完善科研创新体系和组织结构;以重大科学问题为核心,集中相关的优势学科,整合多方面的优质资源,组织大体量、高水平的科研创新团队,全力争取重大科研突破,保持和发挥基础研究的优势,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其次应完善技术转移支撑体系,构建适合技术转移发展的区域创新体系。

科研成果转化流程篇2

关键词:转化医学 医院科研管理 管理模式创新

随着生物医学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对生命现象的认识和了解也与日俱增。然而,基础研究的成果并未真正惠及更多的临床患者,而是随着医学研究的逐步细化,学科分支的增多,生物医学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之间的距离日益加大,再加上不同研究领域不能很好的沟通和协作而事倍功半,使得现代医学在治疗组织器官缺损、恶性肿瘤、遗传性疾病和各种慢性病上的进步举步维艰,其成就与巨量的投入不甚匹配。除此之外,由于科研成果考核评价机制的不完善,引导和激励方向有偏差使得一些科研人员从事科研工作重数量轻质量,重基础轻临床。因此,为了打破基础医学创新发现与临床应用之间的屏障,转化医学模式应运而生。

1、转化医学的概念

转化医学的概念是新的,但其理念、内容并不是新的。我国汉代的名医华佗早在两千年前就从植物麻黄中提炼出麻沸散并用于临床治疗中。青霉素的发现、磁共振成像技术的发明和普及、幽门螺杆菌的发现及胃病防治等都是经典的转化医学范例,其共同特点是他们的科研成果造福了广大的临床患者。由此,这些研究人员也理所应当的成为了诺贝尔奖的青睐者。可以看出,转化医学倡导以病患中心的理念,从临床工作中去发现患者需要解决的问题、由此提出问题,然后由基础研究人员进行研究和分析问题;随后再将基础科研成果快速转向临床应用,解决问题,造福患者[1]。如今,基础研究与临床应用之间的鸿沟、临床需求与产业化及开发应用技术的脱节已成为阻碍生物医学发展的壁垒,人们意识到必须要加强基础与临床的结合,以产学研一体的模式推进临床研究及时向产业转化,服务于病人。为此,转化医学作为一种新的医学模式,医学理念被重新提出。目前多数学者都支持转化医学的发展模式应该是双向互补的,不断螺旋上升的,永无止境的研究过程,一方面把实验室研究获得的成果,迅速有效的应用于临床;另一方面把临床中遇到和发现的问题,又及时反馈到实验室,通过两方面双方的沟通和协作,不断地完善、推进或开展新的研究,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诊断、治疗和预防水平。这个双向互补的过程涵盖了与医疗研究和临床实践相关的各个环节,每个环节都是中继点和加油站,环环相扣的每个环节都不可少,最终的目的是高效提升医疗技术水平,更好地服务于广大患者。[2]该模式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将基础医学研究取得的成果应用于临床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中;二是就来自临床医生的观点和假设,设计基础研究实验并加以检测和验证[3]。

2、转化医学理念指导下科研模式的转变

转化医学从实践个体研究到系统化、综合各个学科研究的医学发展模式,对传统的医学模式提出挑战,也为医学的持续发展带来了难得的机遇。

转化医学的中心目标之一,通俗的说就是要大幅度促进和推动从实验台到病床(From the bench to the bedside)的研究模式。然而要达成这一目标并不容易,它需要多学科交叉合作。这就意味着首先要有一个囊括多个基础学科及临床医生的研究团队,他们之间需要彼此紧密协作,才可能实现转化医学的主要目标。具体而言,传统医学研究模式向转化医学研究模式转变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从各自为营或有限合作到团队科学。转化研究强调,要实现科研成果迅速地成为临床可应用的技术、产品或方法,就必须主动从研究的最初阶段开始,让不同学科的专业人员在一个平台上开展团队工作,发挥各自优势,通力合作,走开放联合之路,拓展交叉合作领域和国际合作的渠道。二是从以疾病为中心到以患者为中心。转化医学的医学研究模式倡导以患者为中心,构建临床治疗和基础研究之间的双向通道,有利于基础研究成果快速转向临床应用,以提高医疗总体水平,最终使患者受益。人体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应以系统生物学的思路,从更全面的角度来解决问题。即从临床问题出发,将相关的生物学和多学科手段集中在一起,有计划、由点到面的破解难题,加快基础医学研究与临床实践的相互转化,通过产学研一体化的形式,推进临床应用新技术的发展。三是从医生、科学家独立个体到医生科学家。传统上,临床医生与基础研究人员是通过迥异的训练方式培养而成的,二者之间很少交集。或许在很多时候,个别医师由于个人兴趣再接受专门训练而成为具备一定基础研究能力的研究者,然而就一个临床机构的主要人员而言,还是以单纯的临床医师为主。然而,成规模的转化研究,其核心是一批具备临床医疗资格的科学家,他们通晓各自学科的临床实践技能,因而可敏锐的发现问题之所在;同时,他们也完全掌握相关基础研究的手段和语言。因此,这些医生科学家成为纯粹的医生和基础研究人员之间的桥梁,可以将临床问题顺畅地转化成为基础科学问题,并同样流畅的将基础研究获得的成果转化为临床技术[4]。

值得注意的是,在重视转化医学的同时,不能忽视基础理论的研究。转化医学的实现,不是以牺牲基础医学研究为代价,而是要求科研工作者更应该在基础研究的方向选择和深入程度上深思熟虑、仔细斟酌。

3、科研模式转变对科研管理提出的新要求

有句话是:“科研工作三分研究,七分管理”。足见提高科研管理水平,对推动科研建设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转化医学模式为科研管理提供了一体性的、系统化的解决思路。转化医学提示:必须打破先基础研究、临床研究,然后是科技成果转化与推广的研究和管理模式,坚持医学科研活动的衔接和延续性,建立新的科研管理模式。第一,转变观念。作为执行科研管理的主体――科研管理人员,必须转变观念,正确引导和宣传,切实做到从管理者到科技人员都要以患者为中心,以解决临床实际问题造福病患为检验科技水平的重要标志,形成医学研究从临床工作中发现和提出问题,再从实验室推广到临床验证的良性双向转化。第二,人才培养。转化医学需要在所有参与研究人员当中,有一些专业的、具有国际视野并精通国际领域问题的“领航者”,负责指导整个研发过程。需要进一步完善教育改革,有一整套完善的转化医学人才培养机制看,储备一批具有国际化视野、具有良好的沟通和协调能力、熟悉转化程序的规范性、通晓转化医学研究的规则章程的转化医学研究人才,使转化医学可持续稳步发展。第三,做好桥梁。医院的科研管理部门责无旁贷应是医院转化研究的组织者和推动者,科研管理人员不仅应该从管理的层面去指导临床科研人员进行临床医学科学研究,还应该通过提供多种信息交流平台,加强促进临床研究与基础研究的之间沟通与交流,着实做好转化医学的桥梁。[5]第四,加强成果转化。在选择了正确的基础研究方向并得到有价值的科研结果,并对临床需要有了深切了解和把握之后,下一步便是把医学生物学基础研究成果迅速有效地转化为可在临床实际应用的理论、技术、方法和药物,即B2B的转化。此时,科研管理工作者需要为之提供指导性的思路、决策和办法。

4、医院科研管理的对策

转化医学对医学的发展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探讨转化医学的科研管理,推动我国转化医学发展,医院科研管理需要采取以下对策。

4、1提高科研管理人员的自身素质和管理水平

科研管理者作为医院科研管理活动的实践者、服务者和信息反馈者,其素质和工作能力直接影响到医院科研管理水平。要提高医院的管理水平,归根结底要有一支懂科研、善管理、能指导科研的管理队伍。一要制定好科研管理人员的培训计划,通过在岗学习、短期脱产培训、继续学习深造,开展管理类课题研究,以此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二要让管理者深入到基层单位中,了解各个岗位科研管理流程,了解各个科室的研究进展和方向,以便提高服务水平和协作水平;三要增强自身的信息获取能力和分析能力,通过信息网络即时地了解国家的政策法规、科研课题招标信息等科研动态,即时提供给科研人员,起到事半功倍的服务效果。

4、2提供多种形式的信息交流平台

学术交流活动是遵循科研规律与开拓创新的重要途径。积极组织与国内外兄弟单位与研究机构的学术交流活动,为基础研究人员及临床医生提供宽松的信息交流平台,为不同专业的科研人员之间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梁,互通不同领域的最新研究情况,以便更加系统、更加有效地开展转化医学教学科研工作,在沟通中产生思想火花,达成共识,以期促成成果转化。建立便捷的网络信息化管理系统,建立标准化样本库,构建现代化科研管理信息平台,该平台的运行能够更加高效的促进资源的共享、支撑创新发展,提高管理工作效率,可以随时调取符合科研设计需要的疾病标本,随即用最新的科技方法对其进行研究,使临床资源更加有效地服务于基础研究。此外,还可以通过信息化数据库的建立与国内外的科研工作者进行学术交流。

4、3认真抓好科研人才的培养和梯队建设,不断提高科研水平

在转化医学研究中人才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这就要求领导干部树立竞争靠科研、水平靠人才、人才靠培养、管理出成果的观念,不断从人力、物力、财力上改善科研条件,为科技创新、科研成果转化提供条件保障。选派丰富临床工作经验的医生、优秀的基础科研人员去国外深造,带着问题去学习,将医院的科研与国际接轨,推动本单位转化医学科研水平的发展和相关人才的培养。同时也鼓励年轻有作为的学科带头人承担科研管理工作,使他们科研与管理工作两头肩,使其熟悉科研管理工作流程,更加有效的进行科研管理工作,促使医院科研管理队伍建设得到充实和提高。

4、4建立适应转化医学发展的一整套管理规范

医学转化过程是由一系列连续的活动构成的,包括从最初的概念诞生到最后的临床试验并最终成为商业化的药物或医疗技术等整套流程。这么多的过程需要涉及不同领域,不同技术。每个领域都有不同挑战,因此,科研管理应以转化医学理念为指导,通过完善管理制度,鼓励科技创新为转化提供保障。医院应完善和修改管理制度,加强对课题申报、研究制度、中期检查制度、奖励激励制度等方面的管理,制定出详细周密、完备系统、合理有效的制度及奖惩方案,使科研管理工作逐步达到规范化、制度化和法律化。另外,加强过程管理,加强审定与协调,提高科研质量,为转化提供平台;医院在过程管理上确保人员、项目、经费、条件四落实,确保课题研究质量,采取有效的监督和跟进并及时调整,杜绝了经费浪费、科研造假等现象。最后,关注成果申报,强调转化产出。

4、5在大型科研型医院和医学高校基础上,建立转化医学研究中心

目前,许多高校通过发展转化医学机构来促进医院转型,如:跨单位的院所结合,在大学和综合性医院内部建立转化医学中心,例如复旦大学就建立了我国首个病理转化医学研究和人才培养研究所,中国医学科学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和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与哈佛大学医学院携手成立转化医学联合中心。这类机构将不再是单纯的临床诊疗单位,而是将科学研究和医院临床实践结合在一起,进行前瞻性临床研究和转化医学研究,搭建科研实践平台。这就需要科研管理工作者仔细论证考察,因地制宜,统筹规划,选择条件较为成熟、有一定转化医学基础的机构先行试点在取得一定成功经验的基础上逐步推行。

未来随着转化医学观念的临床普及、转化医学所涉及的各个学科体系的不断完善,学科人才的发展壮大,国家医学科技国际竞争力的提高等都需要医院科管部门在其职责范围内做出更大的贡献,需要站在更高的层面认识和促进转化医学的临床医学科学家培养,促进转化医学发展的科研技术环境。

参考文献:

[1]刘杰,吕有勇、解析转化医学:医学科研选题应源于临床[J]、中华医学杂志,2008,88(38):2665―2666、

[2]侯树勋,谭佳、转化医学的发展与现状[J]、中华医学杂志,2010,90(39):2804―2805、

[3]韦刚、浅谈PDCA循环理论在项目管理中的应用[J]、现代企业文化,2009(26):101-103、

科研成果转化流程篇3

关键词:高校 科技管理 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2)06(c)-0241-01

在当前的知识经济时代,高校传统的科技管理模式已不能满足新时代对科技管理的需求,作为三大创新主体之一的高等学校,必须要建立良好健全的科技管理机制。

1 当前高校科技管理存在的问题

1、1 注重立项轻视产出的现象比较普遍

一直以来,申请科研项目、争取科研奖励是高校科技管理的工作重点,这是由于目前国内科研评价体系对科研人员和科技机构进行考核评估时,主要是以获得资助的项目数量以及资助经费作为衡量其科研实力的重要标志之一,获资助的项目及获取的经费越多,就越容易通过考评。而对于所承接的项目到底完成得怎么样、成果应用效果怎么样、能带来什么样的经济效益等后续问题却不甚注重。科研项目的申请难、验收易,造成科研人员注重课题争取胜于课题完成,更不注重科研成果的进一步提升和推广应用,这种本末倒置的现象显然是不合理的。

1、2 科技管理队伍有待加强

虽然各高校科技管理的队伍在不断壮大,但与我国科技发展水平及科技管理体制改革的要求相比,仍存在一定的差距。主要表现为:(1)业务水平不高。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有二:其一为科技管理人员并不全都出自管理专业;其二为科技管理人员常年忙于具体日常事务性工作,没有时间及精力去全面学习科研管理的业务知识。(2)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一直以来,高校给予了科研人才各方面的优待,但对科技管理人员却缺少关怀。

1、3 科研评价体系及考核机制不完善

目前的科研评价体系及考核模式过于功利:科研人员能否获取项目、经费及成果奖励,以及获取项目、经费和成果的多少,直接关系到其职称晋升、收入高低。在金钱和名利等利益的驱使下,科研组织里,每个人都想着由自己主持课题,争夺有限的科研经费,导致了科研组织成员间出现不良竞争,缺乏沟通,犹如一盘散沙。科技管理人员无法协调各部门间的利益冲突,使得科技成果与经济效益无法结合,经不起市场的考验。

1、4 知识产权管理缺乏系统性

当前,高校传统的科技管理仍是依照项目研发的自然流程,大致分为科研计划管理、成果评审(鉴定)和奖励、转化推广三阶段为主线的管理模式,对于研发过程中产生的知识产权等,仅将之视为科技成果的表现形式,通常被纳入成果管理。在科研计划管理、科技成果转移等具体工作环节通常缺少知识产权的战略研究,对知识产权的管理缺乏前瞻性、系统性和规范性。

1、5 科技成果的转化率低下

尽管当前高校取得了大量的科技成果,但对于科技成果的转化和推广程度很低。2011年1月,中国新闻网曾就此发表评论,指出我国高校每年通过鉴定的科技成果达1万项左右,其中30%左右的项目具有很好的推广价值和产业化前景,但目前科技成果转化率仅有10%~15%,大量具有产业化前景的科技成果被束之高阁,呈现出“成果多、转化少、推广难”的局面。

2 加强高校科技管理的对策

2、1 创新科技管理理念

要从根本上解决以上问题,首先就要从思想上提高对这些问题的认识。对于高校科技管理的目标要从追求数量提升到质量的高度,不能单以高校所拥有的科研项目数量、发表的学术论文数量和国家重点项目等指标来衡量,更应注重科技成果的阅读率、引用率、转化率及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努力使科技成果与社会需求达成一致。另外,在管理过程中,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意识,从科研人才的角度出发,简化工作流程,减轻科研人员的负担,为科研人才创造一个良好的科研环境。

2、2 完善科技管理体系

一个完善的科技管理体系需要有效的管理机制、评价体系和考核激励机制来支撑。首先要建立一套符合实际情况及有利于科技创新的管理机制,将课题立项、成果奖励、重点学科的确定以及学科带头人的选拔等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其次要建立合理的评价体系和考核激励机制,使科研工作健康化。只有充分衡量科研人员的创造性劳动的价值,在政策和制度上使其知识劳动的价值得到充分体现,才能激发高校科研人员的工作热情,促进高校科技的发展。

2、3 建设高素质的科技管理队伍

科技管理工作者是科技管理的主体,高素质的科技管理队伍是实现科技管理创新根本所在。要建设高素质的科技管理队伍可以从以下四点着手:(1)要多途径引进科技管理人才,不拘一格引进人才,尤其要重视对不同背景及经历的人才的引进。(2)要对已有的管理人才进行有计划的系统性培训,如:参加研讨会、培训班,与兄弟院校进行人才交流等。(3)要加强实践锻炼,针对不同人才的特点,给予不同的任务,通过对实际问题的处理,丰富他们的实践经验。(4)制定行之有效的激励机制,缩小科研人才与科技管理人才在待遇上的差别,吸引并留住优秀的科技管理人才。

2、4 营建良好的人才发展机制

优秀的科研人才是科技实现创新的重要力量,是科技管理的关键资源,在管理过程中,应当重视为科研团队培养储备人才,为科研工作输入新鲜血液;还要营建一个适合人才发展的政策和机制,以调动科研积极性。鼓励高层次学生参与科研,目前越来越多的学生选择进入到更深层次的学习和研究当中,他们拥有年轻的心态和不一样的见解,具有极强的可塑性、巨大的发展潜力,是高校科研的储备资源,应当要有意识地培养他们的创造能力和创新思想。此外,还要建立严格的奖惩机制,营造公平竞争的氛围,建立协作型的研发团队,将分散的力量拧成一股绳,提高科研水平。

2、5 加强高校内外沟通,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科技管理人员在管理的过程中,应当加强与科研人员、科研院所、企业、地方政府以及主管部门的互动交流,一方面为科研工作获取更多资源;另一方面使科研与市场更好地结合,促进科研成果产业化。如: 聘请企业技术人员到高校兼职,以科研项目为载体招收联合培养研究生、博士后等,形成人才双向流动机制;推荐科研人员到企业中去,将高校的科技与人才优势,转化为成果优势,进而转化为经济增长优势。

3 结语

高校科研的发展离不开科技管理工作,制度化和科学化的管理,对促进高校科技发展,提高科研成果的转化率和经济效益有着重要的意义。所以,高校的科技管理工作要坚持与时俱进,根据发展的要求不断改革创新,促进科研工作效率,更好地为经济社会的发展服务。

参考文献

[1] 陈省平,李子和,刘涛、科技项目管理[M]、中山大学出版社,2007(1)、

科研成果转化流程篇4

论文摘要:知识管理融入科技成果转化是科技成果知识密集性的内在本质要求。通过对科技成果转化过程研究。提出了科技成果转化过程的三阶段知识管理模式,明晰了各阶段的知识管理重点,构建了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方法的科技成果转化过程知识管理状况评价模型,为知识管理在科技成果转化中的应用和评价提供了科学的借鉴。

知识作为一种要素投入,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显著,国内外众多专家都对“知识经济”的到来做出了大胆的预测。科技成果是知识经济发展的介质,科技成果转化效果是知识经济发展的保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效率的提高,进而促进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必然要求科技成果转化的管理遵循知识运动的客观规律,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的知识管理研究是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的有力保证。

1 科技成果转化的内涵

学者和机构对科技成果转化的内涵有着不同的理解,傅家骥J、武春友J、GiorgioPetronii等根据研究的背景不同分别给出了科技成果转化的定义。《中华人民共和国科技成果转化法》对科技成果转化进行了如下定义:科技成果转化是指为提高生产力水平而对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所产生的具有实用价值的科技成果所进行的后续试验、开发、应用、推广直至形成新产品、新工艺、新材料,发展新产业等活动。

2 知识管理的内涵

知识经济的发展主要依赖于知识管理。近年来,关于知识管理的研究也越来越多,郁义鸿、金吾伦、IkujiroNona、ka等分别给出了知识管理的定义。综合以上学者研究成果,可以得出知识管理如下定义:知识管理就是运用集体的智慧提高应变和创新能力,是为企业实现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共享提供的新途径。具体来说知识管理应有外部化、内部化、中介化和认知化四种功能。外部化是指从外部获取知识、并按照一定的分类将它组织起来,目的是让想拥有知识的人拥有通过内部化和中介化而获得的知识;内部化和中介化所关注的分别主要是可表述知识和隐含类知识(或称为意会知识)的转移;而认知化则是将通过上述三种功能获得的知识加以应用,是知识管理的终极目标。

3 科技成果转化过程的三阶段知识管理模式

3、1 科技成果转化过程的阶段划分

通过对科技成果转化定义和过程研究,可以把科技成果转化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即小试中试阶段、生产阶段、市场开发阶段。小试中试阶段是对实验室科技成果的“放大”,即为技术实现工业化生产进行试验,是成果转化方把成果转变为产品原型或样品;生产阶段是指成果需求方企业把新产品原型或样品转变为新产品的过程;市场开发阶段是指成果需求方把新产品转变为市场上所需要的商品并促使其产业化的过程。科技成果本身具有知识密集型的特点,在其三阶段转化过程中,通过不断地对科技成果进行试验、开发、生产及推向市场,知识在成果的供给方、需求方、资本投入者以及实现其配套组合的组织者之间流动着,创新的思维范式在人们头脑中形成并经过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外化和内化后,经过实践操作而创造出新的知识。所以在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存在着连续的知识流动和知识创新。

3、2 科技成果转化过程的三阶段知识管理模式建立

科技成果转化过程既是一个产生有价值成果的过程,也是一个产生有价值知识的过程,它是对所积累知识的延续与创新。因此,从科技成果转化过程的三阶段(小试和中试阶段、生产阶段、市场开发阶段)着手,阐述每一阶段由于知识流运动所产生的知识创新,是推动科技成果与知识管理耦合的基点和关键耦合域。通过对科技成果转化与知识管理耦合域的确立,本文建立了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三阶段知识管理模式。如图1所示,该模式主要包括成果小试和中试阶段的各种检测、工艺设计、信息化设计的知识管理;成果生产阶段中的先进制造技术、标准工艺、组织与管理的知识管理;成果市场开发阶段中的市场定位、营销规划、客户与市场、团队协作的知识管理。在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三阶段知识管理模式中,科技成果转化每一个阶段都伴随着各种知识的互动、转化、整合、创新,涉及大量隐性知识、显性知识以及二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转化,客观上存在着复杂的作用机理;在成果转化三阶段之间,通过成果转化过程各部门的衔接,使研发知识、生产知识和市场知识形成成果知识的转化流和创新流,不断促进科技成果知识的转化和创新。

3、2、1 科技成果转化小试中试阶段的知识管理

科技成果转化的小试、中试阶段是对实验室科技成果的“放大”,是学习、掌握、吸纳已有的科技成果知识,并初步实现科技成果转变为产品原型或样品,对其技术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进行试验及生产设备适应性改造建设的综合过程。

从时间维度上来分析,小试和中试阶段是成果转化的一段过程,知识在不断地转变、融合、合并。从这个意义出发,待转化的成果知识既是静态的实体,又是动态的过程,是“实体”和“过程”的统一体。当对知识进行分类和测度时,较为注重的是知识的实体性,即成果样品;当关注知识的创造、传播、学习和应用时,所涉及的是知识的过程,可以引入知识的存量和知识的流量(知识流)。当知识流产生时,知识存量和知识结构都必然会改变,通过以下两种知识流通的渠道:一是成果转化试验方与其外部成果转化方之间的知识流动;二是成果转化各方内部的知识流动。

在这一反复试验过程中,知识流的表现形式既是外生的(专业化),又是内生的(干中生)。所谓知识流的“外生”,是成果试验方(主要是需方)通过接受其他转化方知识的传播与外溢效应,来获取知识和积累知识,如通过技术交易等获得新的知识;所谓知识流的“内生”,是成果试验方通过有目的、有组织的科学研究、技术发明、技术开发等活动,在自己的实验活动中积累经验,进而将感性的经验积累上升为理性化的知识,并通过这类过程不断进行知识积累。

3、2、2 科技成果转化生产阶段的知识管理

科技成果经过小试和中试阶段,己经趋于完善和成熟,这样就可以进人成果需求方企业生产阶段。科技成果转化婀生产阶段是科技成果需求方企业把经过小试和中试的新产品原型或样品转变为新产品的过程,是运用新知识进行生产的阶段。科技成果需求方企业通过检测、调试设备、实施经营性批量化生产来寻求实现最低生产成本的生产规模。由于这一过程将改善的知识成果与调整后的生产设备结合在一起,而且在这个设备与软件知识结合的过程经常出现预料外的问题,所以,此过程也是完善科技成果商业化应用的重要一环。科技成果被需求方引进以后,通常要引起需求方企业技术条件、装备水平、人员乃至组织方面的变动,以创造科技成果生长的条件,这就将引起科技成果需求方企业在生产阶段的知识管理活动。

科技成果生产过程的本质是知识管理和创新过程,在生产过程中的各个流程、各项活动都包含着知识管理和创新的内容,它们分别是:技术知识创新,工艺知识创新,组织知识管理;当然,也有包含着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知识管理内容。科技成果生产过程中要做到的关键就是要有创新的组织管理理念,这是生产阶段的指导思想之所在,因此,其作用是中坚性的,领导和引导性的,它往往决定着整个生产项目小组的领导特点、组织文化、激励机制等管理理念,组织知识创新对于生产技术和工艺知识创新具有协调和引导作用。生产技术知识创新和工艺知识创新两者的作用不可小觑,两者从基本技术细节上起到支持性、促进性的作用,二者缺一不可。

3、2、3 科技成果转化市场开发阶段的知识管理

科技成果转化的市场开发阶段是科技成果需求方企业把新产品转变为市场上所需要的商品并促使其产业化的过程,是进行市场开发、信息反馈与改进的阶段,也是对可行性研究中市场预测的一个检验和实现科技成果产业化的阶段。这一过程中,自始至终存在着调查市场、分析客户需求、不断调整研究开发方向、形成有价值的知识挖掘和创新活动这些知识管理活动来源于市场或者客户的信息,通过分析研究,进而形成有关市场或者客户知识,并运用这些知识来形成科学的决策活动,其目的是建立一定规模的科技成果转化产品市场,以此来保证规模化生产的实施。

科技成果转化市场阶段的知识管理,是为达到开辟新市场目的而进行的知识管理。具体来说包括寻找新用户、发现产品新用途、重新细分市场等知识管理活动。在这个阶段中,往往需要与客户、供应商不断进行交流,以获取他们在科技成果推向市场后对成果的意见反馈。这是市场开发阶段对外部隐性知识的吸收,也是对成果进行再次创新的知识储备。

4 科技成果转化过程知识管理状况评价模型

4、1 科技成果转化过程知识管理状况评价指标体系建立

为了分析知识管理在我国科技成果转化中的实施效果,需要建立一套比较全面、客观的数据指标。结合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三阶段知识管理模式,本文在科技成果转化过程知识管理状况评价目标下构造3个子指标系统,它们分别是小试中试阶段的知识管理状况、生产阶段的知识管理状况、市场开发阶段的知识管理状况。

(1)小试中试阶段的知识管理状况指标

小试中试阶段是科技成果转化双方把科技成果转变为产品原型或样品,并对其技术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进行试验的过程。下列指标用来表征其知识管理状况:成果知识流动水平、成果知识积累水平、成果结构性创新水平、内外部信息沟通能力。

(2)生产阶段的知识管理状况指标

生产阶段是指科技成果需求方企业把新产品原型或样品转变为新产品的过程。下列指标用于表征其知识管理状况:成果工艺创新能力(消化、吸收、再创新和自主性创造性开发和应用新制造工艺技术的能力)、成果生产的标准化水平(成果产品生产安装等过程中实施标准化管理和控制的水平)、R&D员工和生产员工的知识管理水平。

(3)市场开发阶段的知识管理状况指标

市场开发阶段是指科技成果需求方把新产品转变为市场上所需要的商品并促使其产业化的过程。下列指标用于表征其知识管理状况:客户与市场知识吸收能力、营销人员知识管理水平、售后服务知识管理水平、营销体系的适应度(针对新成果产品投入市场的营销组织体系对产品销售的适应程度)、外部环境变化调整营销创新策略的响应速度。

4、2 科技成果转化过程知识管理状况评价模型的构建

科技成果转化过程对知识管理状况评价是对知识管理状况的模糊描述,其优劣程度没有明确的界线,如果人为地用特定的分级标准去评价会很不确切。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能对科技成果转化过程知识管理状况进行有效评价。

(1)建立评价集

科技成果转化过程知识管理状况评价一般分为优秀、良好、一般、较差、差五个层次,则评价集可以记为 如果将绩效等级用1_5的尺度来表示,则评价等级

(2)建立评价隶属度矩阵R

表示对于第i个指标,专家认为其属于第j个等级的可能程度;Sij表示认为指标i属于等级j的人数;N为参加评估的专家总数。

(3)计算综合模糊评价矩阵B

B表示被评价指标从整体上看对V模糊子集的隶属程度。最后按最大隶属度原则确定科技成果转化过程知识管理状况的优劣。

4、3 应用分析

在模型应用过程中,首先,根据所建立的科技成果转化过程知识管理状况评价指标体系,通过专家调查方法获取相关数据;其次,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管理状况进行评价,获取相关评价值;最后根据评价值确定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的知识管理状态优劣。通过对科技成果转化过程知识管理状况的评价,可以反映出该管理体系存在的一些问题,根据这些问题可以及时采取相应措施提高产业科技成果转化过程的知识管理水平。

科研成果转化流程篇5

目前国家工程中心总数达到264个,包含分中心在内为277个,分布在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其中东部地区173个,中部地区52个,西部地区52个[2]。北京、山东和江苏组建中心数量最多,共建设中心97个,占工程中心组建数量的35%;西部地区中高校、科研院所较集中的四川、陕西和重庆建设数量最多,共建设24个,占西部地区的46%;除这三个地区外,西部的工程中心仅占全国总量的1%,四川和云南、贵州、海南和内蒙各2个,青海组建1个,共计11个,不到全国总数的4%,地区差异十分悬殊。另外,和山西省工程中心组建数量还没有实现零突破。鉴于西部地区总体科技实力薄弱,工程中心区域发展不平衡性可能很难在短期内得到改观。围绕国家重大科技创新和民生科技需求,工程中心在高新技术、社会发展和农业领域中9个主要技术领域进行布局,其中高新技术、社会发展和农业领域工程中心组建比例大致为2∶1∶1。其中,农业、制造业和新材料领域组建数量较多,共建155个,占总量的59%;资源开发、环境保护和文物保护领域的工程中心数量较少,共建29个,占总量的11%,这与我国在行业、技术领域的科研实力和科技资源集聚现状相仿。为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崛起[4],各级科技主管部门也在节能减排、新材料、新能源、新能源汽车等领域加强相关工程中心的培育和组建工作。2007年之前,工程中心组建主要是依托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建设公益类工程中心。随着科研院所转制和创新型国家体系建设,企业逐渐成为自主创新主体,2008年开始,依托具有高成长性的行业龙头企业组建的企业类工程中心纳入国家工程中心组建序列,并且组建速度不断加快。目前,包含分中心在内的277个工程中心,具有企业属性的有148个、事业属性的有122个、企事业双重属性的有7个。其中随依托单位转企的46个,依托民企的32个,依托院校的83个。组建企业类工程中心将会是未来几年新的发展趋势。

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取得的成就

取得一批重大科研成果和专利2010年,工程中心共获得科技成果4434项,同比增长96、37%[3]。其中,工程中心自行研发成果3354项,吸收依托单位成果738项,吸收外单位成果144项,吸收其它成果98项,引进国外技术100项;申请专利6194项,其中申请发明专利3716项,授予专利3510项,授予发明专利1450项;出版科技著作246部;发表科技论文12920篇,均较2009年有大幅度提高。建立一批高水平的工程化研究试验基地2010年,工程中心新增大型设备(设备原值在50万元以上)953台/套,总金额152、99亿元,同比增长89、09%和464、54%;共建成中试基地344个,中试生产线292条,同比增长6、50%和6、18%;建立技术服务网点733个;建成农作物示范基地1255个,示范面积达21278万亩;建成畜牧繁育基地46个,育种35518万头/万只,畜牧出栏规模24273万头/万只。提升科技成果转化水平,推动行业产业发展2010年,工程中心共转化科技成果17233项,同比增长177、38%。其中:以技术入股方式转化112项,以技术转让方式转化6596项,以技术承包方式转化628项,以技术服务方式转化9897项;累计推广科技成果18962项,同比增长36、45%。其中:推广新技术(新工艺)1930项,推广新产品14601个,推广新设备2431台/套。培养一批高素质、复合型技术管理人才队伍截至2010年底,工程中心共拥有职工61544人,同比增长18、99%。其中:固定人员49804人,客座人员11740人,共培养研究生6618人,其中硕士占21%,博士占8、17%,科技人员占58、68%,生产经营人员占28、45%,管理人员占8、13%。在人员培训方面,2010年,工程中心为科研机构、企业等培养各类急需人才749325人,同比增长33、77%;共举办各类技术培训班8566期,包括远程培训教育等形式,参加人数640257人,同比增长55、66%和81、45%。开展广泛产学研合作和学术交流2010年,工程中心与9474家国内外大专院校、科研机构、企业开展技术合作,其中:大专院校1863家,科研机构1515家,企业6096家。主要采取共同研究开发、委托生产加工、咨询服务等合作方式。其中:共同研发4224家,委托生产加工1750家,咨询服务2219家;对外开放实验室(试验室)801个,开放设备9598台/套,开放生产线349条;举办国内外学术报告会与专题讲座3227期;召开国内技术交流会与展销会2894次,成交项目676项,成交金额7、60亿元;进行国际学术交流活动1994次,签订合作项目438项。承担国家重大科技创新任务2010年,工程中心共承担科研项目13350项,同比增长28、90%,其中承包大型成套工程项目1081项,较上年增长30、40%。完成科研项目6769项,完成项目占承担项目总数的50、70%;承担部级项目2726项,同比增长12、92%,占承担项目总数的20、42%。其中:“863”计划项目501项,科技攻关计划项目619项,“973”计划项目122项,星火计划项目29项,火炬计划项目23项,其他部级项目1432项。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截至2010年底,工程中心总资产达555、86亿元,同比增长43、41%,是2001年总资产69、57亿元的近10倍。其中固定资产177、26亿元,流动资产319、14亿元,对外投资28、46亿元,其他资产31亿元;工程中心年末负债233、80亿元,年末净资产310、46亿元,同比增长34、85%;工程中心总收入681、11亿元,同比增长150、82%,是2001年总收入64、84亿元的10倍多。其中:产品销售收入545、99亿元,技术转让收入62、04亿元,承包工程收入61、94亿元,其他收入11、14亿元;创造利税105、94亿元,出口创汇7、87亿美元。

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发展的成功经验

建立了规范的管理体系,坚持严格的遴选程序多年来,工程中心建立了一套从遴选、同行可行性专家论证、综合评审、验收、运行评估的管理程序,严格坚持由政府决策、专家咨询、运行评估的“三位一体”管理模式。随着工程中心组建数量的增多,技术领域内工程中心数量接近饱和,以建设管理为主向以定期运行评估为主的管理模式转变是工程中心发展的必然选择。目前,工程中心已经开展了四次大规模的总体运行评估,评价重点主要包括持续创新能力、成果转化能力、行业作用、对外开放服务、运行机制建设等方面,取得了很好的实践效果,积累了丰富经验[4]。遵循科技创新规律,长期坚持工程中心定位在科学问题发现、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工程化和产业化四大阶段中,我国在工程化和产业化阶段的科技投入最为薄弱,按照国际惯例,工程化阶段经费投入是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10倍。多年来,工程中心一直秉承促进我国工程化、产业化能力,带动行业发展和技术进步的宗旨,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在未来新一轮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中,工程中心应在坚持建设宗旨和定位基础上,丰富系统功能和建设内容,发挥工程中心在创新链、产业链中,不同研发机构、创新型企业,高等院校的重要作用,展现出工程中心独特的战略价值。创新管理体制,探索行之有效的产学研合作模式作为工程中心体系中的微观个体,各个工程中心在长期运行管理过程中心进行了积极、有效地探索。采用独立型、相对独立型(依托单位二级机构)、整建制挂牌型和多依托单位联合组建等多种运作模式,逐步完善了管理制度,协调国家、行业目标与依托单位目标,实现国家工程中心建设宗旨。另外,采取“网络制”、“股份制”、“会员制”、“联合实验室”、“成果转化基地”、“技术创新联盟”等多种模式[5],建立了与上、下游单位合作网络和国际合作交流渠道,积极开展联合技术攻关、学术交流等活动,在对外开放与服务方面,取得了显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坚持发挥行业带动作用的建设理念工程中心作为具有准公益性质的科研开发实体,是在市场经济条件,政府通过公共财政支持产业发展科研开发活动的最好载体。不论是公益类还是企业类的工程中心,都通过积极实施“专利战”与“标准战略”[5],培育行业关键技术的自主创新能力。以适用的高新技术、高附加值产品为突破口,积极探索工程化成果扩散、辐射机制[6],通过技术入股、技术转让、工程技术承包和技术服务等多种途径,不断地向行业推广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促进了行业技术进步,对行业技术发展的引导、带动和示范作用逐步增强。

政策建议

科研成果转化流程篇6

( 一) 相对开放

虽然地方高校对于推动所在地域的经济社会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也由于地缘差异,使得地方高校之间的发展也存在开放性较差的问题。但是随着协同创新的深入推进,开放程度明显提高,具有外部开放和内部开放两个类别。外部开放是指地方高校与政府部门、企业单位、科研院所对外协同合作,建立统一的协同创新平台; 内部开放是指高校内部形成的学术资源( 学术理念、学术技能) 分享机制,包括学院和学院之间、学科与学科之间的互相交流、开放。

( 二) 更加聚焦

协同创新是地方高校的科研活动不断聚焦的一种有效途径,这既促进了高校、政府、企业的多方合作,也引导地方高校为满足区域发展的重大战略需求而集成科技资源,有效地服务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科研活动,这也弥补了高校与经济社会现实需求联系不紧密的缺点。这种整合所有的学术科研资源,构建统一的资源分享平台,将人才、项目、平台整合起来,具有将多方资源集成聚焦的特征。

( 三) 高度融合性

对多元主体的融合作用是地方高校协同创新对区域创新作用的具体体现。高校为企业人才培养、人员培训、共同进行技术研发,共同建立技术平台等。通过成果转化,企业将高校的成果根据市场需求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从而放大并实现了科技成果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这个过程中,二者互相融合,分工协作,既有区别又存在联系。在协同创新体系中,政府的作用不容忽视,政府引导协同创新的发展方向,为协同创新提供政策支持。对于高校而言,政府还可以通过增加地方高校相应的专业和研究方向建设的财政投入而进一步推动科研活动的发展,发挥地方高校在区域创新系统中的人才培养和智力支持的作用,为区域发展提供持续动力。

( 四) 更具持续性

动态、长期、持续的发展过程是地方高校协同创新的又一个特征。一方面,高校通过与企事业单位、科研院所、其他院校建立短期、中期、长期不同时间段的合作,逐步、持续地推动协同创新的发展; 另一方面,在人才培养、技术创新、项目开发等合作环节都需要循序渐进地持续推进,在此过程中,高校与其他单位主体互相分享人才与其他资源,搭建合作交流平台,共同攻克科研难题,进而实现长期可持续的合作。

二、高校协同创新与科研行政管理的相互关系分析

( 一) 科研行政管理对高校协同创新的影响

地方高校科研行政管理在学术资源共享机制、成果转化管理机制、科研评价体系和学科间科研协同机制等四个方面影响了高校产学研协同创新、

1、 学术资源共享机制不够全面

目前来看,高校、企业、科研院所等各方科技力量相互协作与融合还不够完善,亟须通过建立协同创新机制,使得高校与企业、科研院所之间有机地密切合作,形成良好的科技资源共享机制。这对于在当前经济全球化和开放式创新的趋势下,充分利用外部科技资源,降低资源获取和利用成本具有重要意义。

2、 成果转化管理机制不够健全

高校对科技成果鉴定的试验应用和推广合作是高校与企业之间的协同管理的重要内容。科技成果转化既是产学研合作的关键,也是科技成果进入市场满足社会需求的关键。成果转化管理机制的不够健全,继而缺乏了科研行政管理制度的保障,从而使得科技成果无法及时转化。

3、 科研评价体系导向不尽合理

高校科研评价将期刊论文、专著等理论成果作为主要的考核指标,导致高校科研对理论研究的偏重。而技术研发、专利研究并未受到高校科研足够的重视,科研人员展开的技术攻关活动不能作为科研评价的主要指标,从而使得科研人员从事科研活动的重点是追求学术成就,不符合实际市场需求。

4、 学科之间的科研协同合作不够深入

随着科学技术朝着纵深方向发展,学科与学科之间已经突出表现高度分化、高度综合,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与协同合作成为科学研究的大趋势。但是目前地方高校的研究主要偏向学科领域内的小科学研究,交叉融合程度不高,学科之间联系交流不够,学科群建设亟待完善,综合优势发挥不佳,导致目前还无法完全适应社会与经济发展。

( 二) 地方高校协同创新对科研行政管理的影响

高质量的高校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会从加强成果转化管理、完善科研评价体系、完善高校学科科研协同机制、完善科技创新平台等四个方面进一步完善科研行政管理机制。

1、 加强成果转化管理

为了将更多的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科研管理部门要寻找市场信息、建立可供转化知识的机制。当前,地方高校距离走出象牙塔,结合实际的社会需求,让科研活动与市场需求相结合还有一定差距,这也是目前制约科学知识研究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原因之一。

2、 完善科研评价体系

建立健全高校科研评价制度要指明地方高校协同创新的特征和目标,改进目前地方高校对教师科研工作的评价机制,要形成对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具有促进作用的激励机制、奖惩机制。在现有的科研学术考核与奖励制度的基础上,建立健全对地方高校协同创新项目的激励与奖惩。

3、 完善学科协同交流机制

目前,高校学科与学科之间存在一定的交流障碍,要加强学科与学科之间的科研协同创新,应鼓励边缘学科、交叉学科多进行协同合作的科学研究,用综合学科的研究思想、研究方法,构思更多的创新源泉。要建立健全边缘学科、交叉学科的协同合作、科研资金分配以及一系列相关的激励机制,为学科之间的协同交流打好前期的基础。

4、 加强科技创新平台建设

科技创新平台的建设包括建立研发中心、实验室等,从而开展重大科研协同项目的攻关。高校与企业首先要制订好科研协同计划,高校的科研行政管理部门应及时检查合作项目的落实情况,及时沟通,及时反馈问题和意见,突出科技创新平台的功能目的。

三、科研行政管理对协同创新的影响因素的因子分析

( 一) 问卷设计

本文主要的数据支撑就是来自问卷调查收集的数据,在问卷设计时参考了多方的意见,以科研行政管理对地方高校协同创新的影响为主题,收集大量文献进行归纳总结与研究,并对全国高校相关地方高校科研行政管理人员进行了调查访问,通过整理调查的结果,初步设计了调查问卷的相关问题,并在听取有关专家的意见后对问卷进行了修改。整个问卷采用四点式李克特量表,选项程度依次递进,量化分数依次为1 - 4,并利用微信问卷星面向全国各地方高校的行政管理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共搜集109 份有效问卷。

( 二) 科研行政管理对协同创新的影响因素的因子分析

1、 因子分析适用性检验运用EXCEL 将109 份有效问卷整理成矩阵,并用SPSS进行KMO 和巴特利特球形检验来证实因子分析的适用性。其中KMO 值为0、 790 0、 7,巴特利特球形检验给出的相伴概率为0、 000,小于显著性水平0、 05,拒绝各变量间相互独立的假设,即选取的变量间具有较强的相关性,非常适合做因子分析。

2、 结果分析本文运用统计软件计算出初始因子解中特征根大于1的6 个公共因子,其累计方差贡献率为66、 215%,这6 个变量解释了所有问题的60%以上。管理对地方高校协同创新的影响因素的一级评价指标依次命名为科研管理共享与对外交流、科研资源共享与管理机构、科研管理理念、科研评价与激励机制、科研管理组织机构、科研管理对外交流与成果转化程度,并通过对其因子载荷进行计算构建地方高校协同创新在科研管理机制中的影响因素指标体系。

3、 因子解释从表2 中可以看出,地方高校协同创新在科研管理机制中的影响因素评价指标体系共包含6 个一级评价指标和22个二级评价指标。从表2 中可以清晰地看出,6个一级评价指标所占权重依次为0、 29、0、 21、0、 18、0、 12、0、 10、0、 10。根据实际调研的结论,在协同创新的大背景下,科研管理共享与对外交流对于科研管理非常重要,既包括科研信息的分享与管理、科研管理活动的对外开放程度,也包括管理机构对各学科间的交流合作的管理程度。科研管理共享与对外交流排在第一名。科研资源共享与管理机构科研管理理念科研评价与激励机制科研管理组织机构科研管理对外交流与成果转化程度依次分列2 - 6 名。

四、对策与建议

地方高校协同创新以高校为主导,基于创新发展的共同目标,为了打破行政、地域、管理的界限,高校与其他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高校内部等相关主体应该展开更加密切合作,通过发挥各自优势,促进资源、资本、人才的自由流动和产学研相结合,以此实现科技资源利用率最大化,实现更多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通过对地方高校协同创新在科研管理机制中的影响因素的分析,本文建议从以下四个方面对高校科研管理进行提升。

( 一) 建立资源共享、协同合作的科研机制

根据实际调研结论,在协同创新的大背景下,科研资源的共享程度对于科研管理非常重要,包括学科间资源的共享、项目的合作,学校与企事业单位、科研院所的资源共享与合作交流。在行政管理机制方面,地方高校协同创新应建立科研资源共享、协同合作交流的科研管理机制,将学科人才、科研项目统一起来,建立整合的科研资源的平台。

( 二) 建立健全科研行政管理机构与组织模式

完善科研管理的组织模式,从而满足科研信息有效地上下传递,健全科研信息的分享与管理机制。加强与企事业单位及其他科研院所的交流合作,加强知识产权的保护、鼓励科研人员申请专利,尊重并保护科研人员的知识产权,保障科研人员的合理收入,从而促进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整体提升。

( 三) 建立高校内部协同机制

打破高校内部院系间壁垒,鼓励跨学科、跨院系合作组建新的创新团队,吸引更多的团队、个人参与创新团队建设。促进校内不同学科之间的整合,组建跨学科发展与研究中心,实现跨学科交叉和多学科融合。调整科研队伍整体结构,既要注重分学科建设,又要注重学科群发展,实现多学科的综合渗透,打破学科、院系之间的藩篱,构建跨学科的交流平台,促进不同专业、不同学科团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以及学科内不同专业之间的整合。

科研成果转化流程篇7

一、高校科技档案与知识资源开发的有效关联

高校科技档案是重要的信息资源,是高校成员从事科技活动所形成的真实记录,它不仅反映科技活动的最终结果,同时还反映科技活动的全过程,是积累经验、吸取教训和提高质量的重要文献,是高校内部最重要的载体之一,具有原始性、权威性、针对性、连续性、科学性和成套性的特点。

根据知识获取和传播的难易程度,知识被划分为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其中显性知识能够明确表达,容易实现知识的沟通与共享,显性知识容易编码的特征使知识在生产力发展的过程中并不能够保持持久的竞争优势,高校科技档案中的显性知识包括与科技活动相关的各种法律法规、规章制度、行业标准、业务规范等,以科技档案管理体系为主体形成的各种理论知识、科研成果、馆藏档案、资料及其加工品检索工具、编研产品等等,以及档案馆能够收集到的与科技活动和科技发展有关的其它编码知识。与显性知识相对的隐性知识无法成为一个文本,难以用语言清晰表达,它内含于高校从事科技活动的成员和高校科技档案管理成员的头脑中,包括各种专业和非专业的知识、技能、人的领导能力、决策能力、管理能力、创新能力等等。传统的高校科技档案的管理工作停留在对一定范围内发生的科技事件进行记载,对科技成员、科技组织发展及状况进行记录,缺乏对知识的有效引入、积累、整合、流传,难以实现高校组织内知识和信息的共享和创新,降低了知识资产在高校科技活动中的地位。因此,高校科技档案管理需要开发科技档案中的信息资源,综合运用高校各种组织高校长期科技活动形成的文化、现代档案管理的流程、现代档案管理的技术等手段,通过建立基于组织业务内容和职能的知识挖掘和知识共享体系,以最大化对高校从事科技活动的成员尊重,最大程度地发挥高校在科技活动中形成的知识的价值,促进高校科技活动形成的档案由潜在生产力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

二、高校科技档案知识资源开发的价值分析

现代高校不仅是知识传播的重要场所,更重要的社会责任是生产社会发展和社会进步所需要的知识,高校科技档案中的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包含着许多重要的信息资源,科技档案信息在科学研究领域通向生产领域的过程中,起着将现有科技成果转化为经济效益、转化为生产力的巨大作用。因此,不仅要将档案资料收集整理好,而且要将科技档案中有实用价值的技术信息开发出来,为社会提供利用成为高校科技档案知识资源开发的重要任务。

1、 提高高校知识生产的效率和水平。现代高校的重要职责是为社会生产社会发展和进步所需要的知识,高校生产的知识积累的记录的形式是科技档案。在高校知识生产的第一个流程是对科学研究的课题论证,对研究的科学问题进行可行性论证,论证其理论意义、实用价值和经济效益。在此过程中研究人员需要综合以往的科技成果,掌握和了解国内外科技水平、新技术、新工艺、新成果和市场动态,从而确立研究问题可能达到的技术水平、市场目标研究成本和研究成果的类型、数量和质量,科技档案为制定切实可行的目标提供参考;科学研究的过程是建立在科技档案的基础上的,科技档案为研究人员获得及时的资料,并通过同步服务,避免了科学共同体内部的重复劳动使科学研究工作成为创造性的劳动提供依据;科技档案的最终完成是建立在科学问题研究鉴定以后,是科技应用和科技推广的起点,是联系潜在生产力和现实生产力之间的桥梁。因此,高校知识生产的环节需要开发科技档案知识资源,提升知识生产的效率和水平,加快科技档案在生产力转化中的作用。

2、 加快高校学习型组织的形成和塑造。知识形成以后的价值不在于知识本身,而在于知识通过不断运动改变自身和为社会服务的过程,生产知识的组织只有在知识流动的全过程上,不断扩大和深化与内外部资源环境的交流互动,才能真正提升组织在知识生产和知识创造中的主动地位。高校之所以能够成为知识生产的重要场所,是因为高校这个知识生产组织能够通过合理的制度构建适合发挥其成员创造性思维的组织形态,使有机的、扁平的、符合人性的、可持续发展的知识生产组织形成和塑造成为可能和必要。高校内部以知识为基础的激励机制包括知识运行机制、知识明晰机制、知识绩效机制和知识奖惩机制的创立调动高校内部成员将隐性知识在高校内部共享与转移;现代科学技术为高校隐性知识的共享与转移提供技术保障,知识发现、数据挖掘技术、网络与组织内部网络技术、知识仓库、群件技术、知识地图以及知识供应链等代表未来管理发展趋势的先进技术手段提高高校隐性知识流动的范围和效率,促进高校隐性知识共享与转移;而共同的文化背景为学习型组织的形成和塑造提供了内在的驱动力。

3、 提高高校科技竞争力。在科技竞争中,基础研究和高新技术领域在现代社会科技经费的大力支持下得到了快速发展,一个国家对信息的占有程度以及对信息的开发广度和深度成为衡量发展潜力的重要标志,基础研究能力、科技转化率和科技管理机制三个层次构成了科技竞争力的主要内容。高校是科研活动的主要执行部门,高校科技竞争力直接影响国家科技竞争力的生成和发展,高校科技竞争力是高校利用所掌握的资源产出比对手更多更高水平的科研成果的能力,主要体现为高校及其科研机构的科技总量、科技水平和科技潜力,是高校及其科研机构现有科技资源、科技能力、科技环境、科技潜质的综合。高校科技竞争力并不仅仅体现在显性资源,科技档案知识资源的开发也是高校提升科技竞争力的重要途径,高校充分开发和利用科技档案知识资源已成为提升高校科技竞争力的必然趋势和客观需求。 三、高校科技档案知识资源开发的基本途径

1、 更新高校科技档案管理观念。现代信息技术和科技档案形态数字化的趋势使高校科技档案的管理职能发生了变化,科技档案管理在高校知识生产和知识创新中的基础性地位日益突出,高校科技档案知识开发要求重新规划和完善科技档案管理。同时,高校科技档案管理人员由于熟悉科技档案业务知识,能够接触高校内部和外部的科技资源,知识角色的转化成为高校科技档案管理人员发展的趋势,需要从科技档案实体的保管人员转变为知识管理者、知识提供者和决策咨询者,因此,高校科技档案管理人员需要掌握系统的档案专业知识,还必须具备一定的现代科技知识和相关学科知识,具备较强的信息捕捉能力,能从纷繁复杂的档案资料中提炼出有价值的信息,并能及时传递于知识生产和知识创新活动中,为高校科研活动服务。

科研成果转化流程篇8

[关键词]高校 知识流 特征 机理

[作者简介]石贵舟(1974- ),男,安徽安庆人,南京工程学院,副研究员,硕士,研究方向为知识流与高等教育管理。(江苏 南京 211167)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4年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资助项目“高校产学研协同创新运作机制研究”(项目编号:2014SJB230)、2014年南京工程学院党建与思政研究立项课题“高校实践育人机制研究”(项目编号:SZ201415)和2012年南京工程学院高等教育研究重点课题“知识管理视野下高校生态安全管理研究”(项目编号:GY201203)的阶段性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36-0175-03

高校以知识作为最基本的操作材料和加工材料,被视为知识的发源地和创新地,知识已经成为其核心的灵魂和纽带。而高校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文化传承四大功能的实现无不跟知识息息相关,从这个意义上讲,高校是思想源和知识库。因此,高校知识流的研究,要把握高校知识流的特性和脉络,提高其流动的有效性,从而促进高校知识创新和高校的可持续发展。

一、高校知识流的含义

高校知识流是指知识在高校内各个知识驻点(科研院所、院系、相关组织机构等)之间,经过共享、交流、积累、互通、序化、创新等一系列过程得以升华,价值得到提升,促进高校功能的顺利实现。知识驻点是知识流中的一些关键点,是知识流的中枢。知识流在那里聚集,既可储存又可输出,如同经过急流过后处于一个休整状态,比较平稳。而知识流依托组织载体,通过知识主体进行知识的交流和传播,达到知识的积累和提升,从而完成知识流的往返循环,永无止境地流动。

二、高校知识流的特性

(一)知识流的动态性

知识只有流动起来,才能实现其创新,发挥其功能,提升其价值。知识在认知、提取、开发、分解、储存、传递、共享、运用及创新等这一过程中往复循环,永不停歇,从而满足人们的多种需求。如果引进供应链的概念,高校的知识在各个驻点之间的循环流动就是一条知识链,链的节点就是知识驻点,知识在各驻点之间因科学研究、学术交流、课程讲授而不断流动,保持着其动态性和新鲜性,保持着知识的常用常新。

(二)知识流的增值性

从整个价值链视角来看,知识链实际上就是价值链。各项知识活动对高校价值增值有不同的贡献程度,如高校的科学研究、科技创新和孵化、学术讲座和文化传承等活动。这些活动能够有效地发挥知识的作用,实现知识的价值,并力图实现价值的最大化。这种知识价值增值的过程是高校价值的重要体现。

(三)知识流的有效性

从经济学的视角看,知识是具有无损耗、可重复、能分享、可共用等特点的理想化资源。但是,这种理想的资源并不会在认知、共享、交流和互通过程中始终保持高效,它会因转移内容、转移渠道和转移方式的不同,而使知识流动的有效性存在着差异。具体而言,知识流的效率受到来自内因和外因的影响。其内因包括传播者和接受者本身的知识能力素养、自身的资质禀赋和知识转移内容等因素。外因包括知识流动过程中知识转移渠道、知识传播技术、科研课题专利技术保护相关政策和法规等因素。知识流的流动效率与知识转移的成本和影响知识转移的内外因素均有关系。知识转移成本越高,知识流动效率越低;知识转移内容越多、范围越广,知识流的效率就越低。

三、高校知识流的形成

(一)知识势位差的存在

由于每个人的生活经验、成长过程、家庭背景和学习经历等各不相同,人们的知识也就存在着差异。人与人之间因为以上提及的原因而存在知识的势位差,从而形成知识流,如同电路中的电位差产生电流的道理一样。每个人无法拒绝从别人那里获得知识,也无法不向别人提供自己已经掌握的知识,使得知识流成为一种时代的必然趋势。尤其是在以知识为核心加工材料和生产材料的高校,知识流就是知识传播、共享和交流的必然选择。

(二)知识需求的不同

每个人不可能知晓所有的知识,而每个人对知识的需求又不完全相同。这种知识结构(知识资源的组合)的不同,就决定了知识需求主体对不同层次和不同水平的知识,有着不同的选择,因此,知识流成为人们绕不开的时代必然选择。这从我国的载人飞船航天工程、嫦娥奔月工程和载人深潜探海工程需要各个专业、各个工种的紧密配合,发挥各自知识特长就可见一斑。因此,从别人那里获得新的知识满足自己对知识的需求,产生知识的必然流动,知识流就应运而生了。

(三)知识创新的需要

高校的教育教学、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和文化传承,无一不跟知识有关,无一不需要知识的推陈出新。教育教学是对知识的传承和传播;科学研究是对知识的应用和创新;人才培养是知识的转化和转移;文化传承是知识的储存、积累和扩张。因此,高校的四大功能就是要求高校在不断实现知识的创新和再创造。反过来,知识的创新需求也推动了知识的流动。教育教学和科学研究都是以知识为基础,通过知识的传授、共享、转移、转化到知识的创新,这一系列过程,实际上就是知识的流动过程。培养人才和文化传承也都是通过知识的移植、转化过程。高校的这四大功能,最终都是完成知识的共享、转化、创新,这是高校的需要,也是知识创新的需要,这一需求正是知识流流动的内在动力。

四、高校知识流的影响因素

(一)知识流动的技术因素

如果把高校整体看作一个知识链的话,知识在知识链内的流动必须是低成本的、无阻滞的运动,也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共享、融通和创新,才能实现高校的四大功能。而信息通信技术和电子数字技术的迅猛发展为知识的积累、共享和创新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减少甚至消除了阻滞。表1展现了不同形式的知识转移能力。

从上表中可以看出,不同的交流形式,产生不同的知识互动性。传统的书本、报刊、文件等比较固化的形式,其互动性较低;面对面的会议、交流的讨论形式,其互动性很强;而随着通讯技术的发展,微博、视频QQ、飞信、微信等互动性明显增强,对知识的转化能力显著增强。显然,对知识流来说,交流形式是对知识创新起重要作用的因素,互动性是知识之间产生碰撞、相互融合的过程。知识互动越频繁,知识转移和转化的概率就越高,产生新知识和创造新知识的可能性就越大。

(二)知识流动的文化因素

知识是人们对客观世界或运动规律的认知,具有具体性。而文化是用文字表达的能力,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体体现,具有广泛性。文化是知识的可靠后盾,知识流就是在知识的认知、共享和互通中,产生新的知识,体现知识价值,并提升知识价值。知识流在知识传递过程中是无阻滞的运动,而知识依托于组织文化,在知识共享、知识交流中促进知识流动。因此,必须营造优秀的高校组织文化,让知识分子在交流、沟通、协作的过程中,提升自己的知识和能力。作为高校管理者还应该为知识的共享、创新提供一个良好的平台。众所周知,知识分子之间有天生的竞争性,而知识分子核心的知识就是其掌握的隐性知识,隐性知识是其科学研究和创新活动过程中个人经验的积累和知识的浓缩,也是其能力的核心体现,并不愿意与他人分享。这就需要营造一个相互信任和尊重,注重保护知识专利权的组织文化氛围,让奉献隐性知识的人享有冠名权或获得分享他人知识的权利,或者是在职称职务晋升中享有优先权等。同时高校可以建立核心知识库,大家可以有偿地共享库中的知识或是交换使用知识库中的知识,从而让核心知识库中的知识越用越新。

(三)知识流动的组织因素

组织是知识依托的有效载体,知识流中的知识驻点实际上就是高校的组织。通过建立高校的核心知识库来强化知识的积累和共享作用,也就是把个体游离的知识转化到组织这个载体中去,建立学习型组织,便于知识的有效流动。其实一个人的知识包括便于编码、以书面文字或图标表述的显性知识和体现一个人能力、不易编码,体现在做事行动能力的隐性知识。高校作为知识源和智能库,聚集个体知识形成组织知识,并与高校的教育教学、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结合起来,能够促进高校的可持性发展、提升高校的知名度。因此,高校应提倡全员学习,构建学习型高校,让知识流高效流动起来,知识在各节点(组织)上能减少迟滞,信息流畅。同时,高校的各组织应鼓励并支持员工积极参与到知识的共享和创新活动中去,如专利发明和创造、科研成果的转化等。在对员工进行技术知识培训,提高业务知识和学识水平的同时,也要注重培养其创新意识,促进新知识的产生。高校组织中知识流动的过程如图1所示:组织中的知识流通过第一层的知识认知、知识分享、知识内外化到知识创新,最后实现知识的生产,也就是完成高校的四大功能,经过第二层知识流程,实现知识的应用和转化,经过第三层知识流程,实现知识的创新和升华,然后依次往复,最终产生新的知识。知识价值和实用性都实现了提升,高校的功能也顺利实现。

五、高校知识流流动机理

知识可以分为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显性知识是可以编码、能明确表达的知识,便于人们的学习;而隐性知识是不易编码、高度个性化的知识。高校的知识流就是要促成知识的转化,并对此进行有效管理,而知识转移和创新是通过知识流的普遍化、外化、系统化、内化四个过程来实现的。从知识流动的形式来看,又可分为四种基本的知识流动形式(见表2):一是隐性之间互动;二是从隐性到显性;三是从显性到显性;四是显性之间互动。知识流通过普遍化流动过程后在灵感场作用下,会使交流者得到新的灵感,产生新的想法和思路。知识流通过外化流动过程后,在传授场的作用下,可以将个人的知识进行转化,促进高校新知识的产生。知识流通过系统化流动过程后,在分享场的作用下,可以更新高校的知识库,让更多的人利用和共享高校知识资源丰富。知识流通过内化流动过程在应用场的作用下,提升高校的隐性知识,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科学研究水平。

高校知识已经实现了显性知识与显性知识之间、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之间、隐性知识与隐性知识之间的不断转化,所产生的这种螺旋式过程是知识创造和再创造的关键。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和流动实现高校知识创新,如图2所示的知识转化和升华形式,显示了高校知识流流动的机理。高校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与创新这四大功能的实现都与知识相关,知识的创新是高校生存和发展的关键所在,知识以组织为载体,通过载体的知识互动促成知识的创新、共享、增值和创新。所以从知识流与知识载体的内在关系来把握知识流是非常关键的,知识流实际上包含有四个过程:知识的积累、传播、共享和创新,这四个过程是依次循环往复的。

六、提升知识流效率的对策

(一)创建核心知识库

高校建立自己的核心知识库来储存和积累知识,促进高校的知识日积月累,实现其动态增长,同时便于知识的共享和互通。高校的核心知识库,应该由高校学术委员会作为最高领导机构,下设知识管理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其构成可以由图书信息中心、教学实验中心、论文资料中心、网络资料中心、报刊档案中心等构成。例如,建立高校信息中心、图书资料中心、科技成果转化中心、学术论文中心、专利成果中心,需要对这些中心进行区别对待,有些需要建立知识冠名权,有些实行对知识的有偿使用,有些可以是无偿使用,有些则需要保密。但是,核心知识库一定是知识流的知识源和中转站。

(二)建立激励机制

只有通过建立知识激发机制,提高教职工的满意度,促进教职工奉献知识,才能实现知识从教职工转移到知识库,再从知识库到个别教职工的流动。建立激励制度,如专利权制度、冠名权制度、提供知识的奖励制度、职务晋升制度、年终考评奖励制度等,激励教职工主动地进行知识交流,促进知识共享和提高。

(三)完善学习机制

在高校建立完善学习机制,建立学习型组织,鼓励教职工参加在职进修或学习,提高其知识和能力,吸收更多的前沿知识,丰富其知识内涵。这样,他们会增强事业心和责任感,也会增强职业忠诚度,鼓励知识从知识库到教职工的流动。例如,举办各种知识讲座和论坛,开办各种知识学习培训班,提倡更高层次的学历进修和业务进修,开辟专门的时间供师生集体学习和讨论,并把自己学到的知识通过成果的形式贡献到知识库中。

(四)多元交流机制

职工通过交流和合作就会发现自己知识的不足,在科研实践中通过解决某一科研难题而互通有无,通过学术研讨开拓自己的知识面,这就是交流机制带来了知识流动的动因所在。因此,要增强科研合作和教学研究的沟通,实现知识在教职工内部的流动。例如,建立青年教师导师制、以老带新传帮带制、教研室周三学习讨论制、远程视频学习和听讲座学习交流等制度。通过多维度、多层次的交流机制,全面提升知识的流动效率。

总之,高校的知识在知识的共享、融合和互通等过程中产生了知识流,而知识流借助现代信息通信技术,减少知识流动的阻滞,从而实现知识的增值。高校知识流必须遵循规律,提高知识流的技术配置,从技术上解决难题,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多元交流机制,营造文化氛围,建立合理组织,努力探寻知识流动的合理途径,使知识形成良性循环和互动。通过上述对策,使高校顺利完善其四大功能,实现高校的快速、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石贵舟,余霞、大学文化提升高校核心竞争力[J]、教育与职业,2011(33)、

    【写作范文】栏目
  • 上一篇:年度宣传思想工作总结(精选8篇)
  • 下一篇:城市金融服务(精选8篇)
  •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本站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