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作文网

建筑工程规划(精选8篇)

时间: 2023-07-01 栏目:写作范文

建筑工程规划篇1

关键词:工程测量占地面积容积率建筑密度绿地率

中图分类号:E271文献标识码: A

1概述

城市建筑规划竣工测量工作是对已竣工建筑的整个项目进行的竣工测量(包括地面工程建设和地下工程建设),以检验各项工程施工的现状、做出记录,并根据规划审批的各项要求、施工规范等技术标准,为工程验收和评定工程质量提供依据。它是落实规划意图、合理利用土地、项目建设的真实记录,此外,竣工测量资料还是城市规划、土地管理执法监察的重要工作依据。福州市根据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和有关规划竣工测量的技术要求实施规划竣工测量,根据城市规划管理部门批准的规划建筑红线图、总平面图、规划用地红线图,对已竣工建设项目尺寸、高度、层数、间距、退让以及平面位置进行实地测量并测算总体指标。福州市规划竣工测量随着城市建设发展出现的新状况不断完善和提高,在原竣工测量基础上将房屋分层测量、获取现场照片等纳入到竣工测量工作范畴,确保城市规划管理部门获取可靠的规划竣工验收资料,作为福州市规划竣工测量作业与检查验收的依据。

2作业内容

城市建筑规划竣工测量可分为外业数据采集与内业资料整理两大工序,前者主要进行相关资料的收集、数据采集与竣工地形图绘制,后者则是在前者基础上进行资料整理以形成规划竣工资料。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福州市的建筑规划竣工测量技术不断更新完善,测量内容已涵盖了全野外1∶500数字地形图测绘、建筑高度量测、建筑面积量测、建筑占地面积量测、绿地面积量测、机动车泊位测算、外业拍照、编写报告等。主要作业内容如下:(1)全野外1∶500数字地形图测绘,主要包括图根控制点布测,含地面及地下室;地形要素采集;内业编绘成图;外业巡视自检等步骤。(2)建筑高度量测:建筑底层高度量测;建筑主体高度量测;屋面女儿墙高度量测;屋面梯间,水塔等附属设施高度量测;屋面斜屋面高度量测;技术层高度量测;半地下室,负层高度量测;内业编绘成图。(3)建筑面积量测:外业测量建筑边长,不一样的每层都要实量;屋面、地下室均要实量;内业编绘图表并计算容积率。(4)建筑占地面积量测,经外业检核无误,内业提取建筑基底面积并计算建筑密度。(5)绿地面积量测,经外业检核无误,内业提取绿地面积并计算绿地率。(6)机动车泊位测算,外业清点地面,建筑底层,地下室机动车泊位。(7)有成效外业拍照,立面材质,颜色配套等。(8)地上下管线探测及地下管线建库。(9)福州市规划建筑竣工测量报告编制。

3实施要求

3・1资料收集,收集已有的测绘资料及相关图件,如规划建筑红线图、城乡规划用地红线图、土地使用证、规划总平面图、竣工建筑底层平面图(若有地下室,还应附有地下室平面图)、建筑放线资料、建筑区周变地形图、控制资料、建筑立面图等;周边已有管网图、各管线的设计图、施工图、竣工图、技术说明资料、相关地形图、测区控制点资料等。

建筑工程规划篇2

[论文摘要]:针对城市规划管理中出现的新趋向,从城市规划面临的挑战、如何迎接这一挑战,以及城市规划管理对投资环境的重大影响方面阐述了城市规划管理应有的基本思路。

前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城市建设和发展步入了一个新的时期,形势很好,城市正处于一系列激烈的社会经济变革之中,面对经济体制转轨、产业结构调整、城市急剧扩张和城市化进程日益加速等诸多变化,传统城市规划受到了空前的挑战。提出了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应如何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把握好规划原则,适应政府职能的转变,真正成为政府的重要职能部门。城市规划管理工作来说是问题与成绩同在,机遇与挑战并存。因此,有必要对当前城市规划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原因进行分析,寻求解决对策,使我们的城市规划和建设事业走上健康发展的道路。

一、正确认识城市规划

1、城市规划面临的挑战

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城市规划被认为是“国民经济计划的继续和延伸”。因此,城市规划对城市建设的调控主要采取的是一种机械的目标管理和计划控制的方式。但是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城市建设也逐步由以前的政府投资行为,转变为市场调节为主的多元投资行为。城市的开发建设表现为多种经济法人之间的利益关系,或者是经济法人与公众利益的关系。传统的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城市规划体制无论在自身机构、管理机制、还是规划方法等方面都难以适应这种新的经济关系。

主要表现在,一是传统的城市规划对城市土地和空间资源价值认识不足,造成国有资产流失,城市建设资金短缺;二是传统的规划管理强调的是计划性和强制性,若严格按照城市规划进行管理,则投资商没有任何选择余地,容易影响投资商的积极性,若规划执法不严又容易产生各种腐败现象;三是城市规划代表的是城市的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目前我们低规格的城市规划管理机构(有的城市还没有独立的城市规划管理机构),难以承担起市场经济条件下调整和协调经济法人与公众利益关系的职能;四是传统的城市规划是以土地利用控制为核心的一种静态的物质规划,规划缺乏实施可行性论证和评估,造成了规划的目标过于僵化,实施中缺乏可操作性,难以适应干变万化的市场,从而造成大面积的违法建设;五是传统城市规划关注的是既定规划蓝图的实现,而忽视了城市规划对城市土地开发过程的调控功能,容易引起土地的投机活动;六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投资商对经济效益过度追求往往会侵害公众的利益,造成土地浪费、环境污染等问题,而作为城市整体利益的代表,城市规划部门难以对这类行为进行有效的干预和调控,使得公众利益受到损害,社会公益事业的建设得不到有效保障;等等。

归结起来就是,我们传统的城市规划管理机制还难以协调市场经济条件下产生的多种经济法人之间以及多种经济法人与公众之间的利益关系。这就是我们面临的一个新的挑战。

2、如何迎接这一挑战

首先,要树立规划的资源意识。城市规划不仅是一种重要资源,而且是一种能直接产生经济效益的资源。市场经济条件下,土地使用权的取得主要通过有偿出让、转让。土地出让转让的关键是土地价值问题。尽管影响土地价值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但就具体某一块用地来说,它的价值往往由城市基础设施配套完善情况和城市规划确定的开发条件来决定。《城市规划法》“城市规划区内的土地利用和各项建设必须服从城市规划”的规定,明确了城市开发用地的性质、功能和容积率等开发要求由城市规划来确定,这些开发要求直接左右着开发效益。因此,通过城市规划的科学测算,合理确定开发商与城市政府收益分配比例,可以为政府筹集大量的建设资金。具体地说,城市建设中容积率的提高、原有建筑的加层、“破墙开店”等用地性质功能的改变都可以产生很高的级差收益,但这不是项目开发本身产生的,而是政府长期基础设施投入的结果。这些收益不能全部纳入开发商的口袋,而要通过规划的手段,使政府基础设施投入产生的收益回流到政府的口袋中,为城市建设可持续发展创造条件。因此,从一定意义上说,城市规划直接创造了经济效益。

其次、要把市场机制引入城市规划,规划管理要靠“两手”。市场经济是以市场方式按价值规律配置资源的一种经济方式,市场经济条件下,城市一切经济活动都直接或间接处于市场关系之中,市场机制是推动生产力要素流动和城市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的基本运行机制。这种运行机制对形成城市土地市场和带动城市建设起了十分重要的的作用。在这种运行机制下,如果城市规划不利用市场调节这只“无形的手”,就无法对城市建设实施有效的调控。当然,城市规划工作从本质上说是一种政府行为,无论在什么体制下都是以政府的管理或干预的形式维护公众利益的一种社会力量。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开发商追求的是最高最大的利润,这种对经济效益的过度追求往往会造成对公众利益的侵害。市场土地供给的有限性与价格的上涨趋势也往往会导致土地投机活动。市场调节的结果也往往只使直接经济效益高的项目吸引了很多投资者,而维护城市正常功能的绿地、道路交通设施等公益事业仍然难以吸引投资,只能依靠代表社会整体利益的城市规划的调控来加以解决。如不加以控制和引导,市场机制很容易导致城市建设的盲目性和城市功能失调。因此,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规划管理工作既不能单靠行政手段进行控制,也不能仅靠市场调节进行规范,而要靠“两手”,一是行政法规“有形的手”,二是市场调节“无形的手”。第三、城市规划要为城市建设筹集资金。当前城市建设中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建设资金问题。有资金才能改造城市,没有资金城市就难以发展。所以、城市建设资金问题,是我国乃至世界所有的城市市长所关注的问题。没有建设资金,规划得再好也没有用。在国际上,城市建设资金一般有三个来源:一是税收,西方国家都是用税收来搞城市建设的。像日本大版市1996年的建设资金是1500多个亿,还说不够。二是级差地租,以土地来挣钱,比较典型的是香港。三是各种收费,增加城市积累。就我国来说,税收不是我们的办法,规划费用也不是办法,国务院早已三令五申,不许乱摊派。地方政府唯一能掌握的是级差地租。级差地租用不好,城市就不能发展;级差地租用得好,城市就会发展。温州市紧紧抓住这一点,五年内城市改造面达50%,创造了一个新的温州城。杭州、宁波等城市也充分发挥规划的调控手段,对旧城区进行成街、成片改造,取得了较好的效益。同时,有的市县尽管也利用级差地租的杠杆作用筹集资金进行旧城改造,但由于没有充分发挥规划部门的作用,缺乏科学的测算,在土地开发过程中造成了国有资产的流失,使一个本来可以给城市政府带来收益的成片开发项目入不敷出,成为政府的包袱。所以,我们必须充分利用规划的手段、级差地租的杠杆为城市建设筹集资金。

二、城市规划管理对投资环境的影响

城市规划管理因其工作的综合性、复杂性、系统性、周期性、对投资环境的影响是全方位、多层次的、概括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引导城市规划管理对投资引导通常通过公共政策制定、规划的编制和规划信息的管理来实现。通过总体规划、分区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专项规划对城市的自然资源进行配置,对自然环境的利用提出要求,对城市基础设施、公共设施建设作出安排、对城市功能进行布局、对城市土地的开发方式(序列、时间、开发强度等)作出规定。

调控城市规划管理是政府对经济实行调控的主要手段之一。一方面,城市规划管理可以协调不同利益主体(如政府与投资者、投资者与投资者、投资者与当地居民)之间的利益关系;另一方面、城市规划管理可以控制投资开发火向、结构、空间、速度、节奏,它对投资的调控主要是通过规划编制、规划政策和规划项目的审批来实现。例如、以商住楼为主体的房地产投资过猛时,可以通过严格限制其它用地性质改为商住楼用地性质、严格控制商住楼用地的开发强度、严格要求商住楼规划设计质量、严格履行审批程序等措施对其抑制。

规范投资行为是一个市场行为,而没有规范的市场行为只会导致市场秩序的混乱和投资的失败。规范的市场才能使投资者(尤其是中长期投资者、境外投资考)有安全感。城市规划管理对投资行为的规范作用是通过规划编制管理、规划审批管理和规划考察管理来实现的,它告诉投资考应该干什么,不应该干什么。如果投资者犯规,则将受到纠正。

保障投资是有风险的,这种风险来自许多方面,其中一个风险来识于他人对投资者利益的侵犯和损害。城市规划管理对投资者合法利益的保障作用通过规划审批管理和规划监察管理来实现。例如,当投资者已获得菜一块土地开发的合法权力时,他人在该块土地上违法进行建设,导致投资者在资金、机会、土地等方面的损失,这时对违法建设的查处就是对投资考合法权益的保护和对违法者的惩罚。

服务投资需要服务,这种服务来自各方面。规划管理也是一种服务,它对投资者的服务主要通过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的服务宋体现。规划局机构设置和运转效率、规划管理人员的服务质量优劣、规划局形象好坏等等,都会直接影响投资者的心理行为和投资效果。例如,规划管理人员的腐败会直接增大投资者的成本,增加投资风险;反之,良好的服务会增加投资考成功的机会,减少投资失败的可能。

结束语

规划管理应具有前瞻性,应能预测城市经济发展动向,并及时调整策略与手段,对投资环境的改善应该更多起引导作用,而少使用制约手段。规划管理与投资环境是一个动态平衡的开放系统。目前中国的西部大开发战略为中西部地区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同时也带来了极大的挑战。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决策已经开始吸引一些人才、资金、技术进入西部地区,但相应的配套软硬件环境却不尽如人意,这主要表现在政府观念开放程度不够、市场经济意识不够、招商引资的基础性工作不够、基础设施条件较差、办事效率低、官僚作风严重等等、从而影响招商引资的进程。如何把握好城市规划与投资环境的关系,充分了解和努力发挥城市规划对投资环境的作用,以营造最佳投资环境,是城市规划管理者应该认真加以研究的重要课题。

[参考文献]

1、浅谈城市规划管理心得体会作者:吴迪《黑龙江科技信息》2007年第24期

建筑工程规划篇3

按我国现行的建筑工程造价构成分析,尽管设计费在建设工程全过程费用中比例不大,一般只占建安成本的1、5%-2%,但对工程造价的影响可达75%以上,由此可见,设计质量的好差直接影响建设费用的多少和建设工期的长短,直接决定人力、物力和财力投入的多少合理科学的设计,可降低工程造价10%、但在工程设计中不少设计人员重技术、轻经济,任意提高安全系数或设计标准,而对经济上的合理性考虑得较少,从根本上影响了项目成本的有效控制。特别是设计阶段对项目经济的影响达70%-95%。下面对民用建筑设计中降低工程造价的途径谈几点看法:

1地基处理方案的选择

目前,建筑物逐步走向多层、高层、甚至超高层。对地基的要求越来越高,天然地基已无法满足工程需要,地基处理方案也越来越多。就桩基而言就有好多种,如现浇钢筋砼灌注桩、预制钢筋砼桩、双灰桩、碎石桩、高压喷射水泥桩、粉喷水泥桩、粉喷石灰桩等。事实上,各方案造价往往有较大差距,选择经济好的方案能大大降低造价。

2钢筋种类的选择

现在市场上钢筋种类很多,如Ⅰ级钢筋、Ⅱ级钢筋、Ⅲ级钢筋、新Ⅲ级钢筋、冷轧带肋钢筋,冷轧扭钢筋等。大多数设计人员一般把设计的重点放在配筋计算上,忽视了钢筋种类的选择。在满足结构设计的前提下,选择造价低的钢筋方案,可以达到降低工程造价的目的。如在一些大跨度无梁板设计中,过去常采用φ10-φ12Ⅰ级钢筋,若采用φ12Ⅱ级钢筋,可减少30%的钢筋用量。按我省现行材料价格信息Ⅰ级钢筋和Ⅱ级钢筋价格基本相等。显然,使用Ⅱ级钢筋要经济得多。新Ⅲ级钢筋、冷轧带肋钢筋是近年来推广使用的新型钢筋。新Ⅲ级钢筋是专门为建筑结构应用开发的新型钢筋,比普通Ⅱ级钢强度提高近20%,而每吨价格却增加不超过10%。选用新Ⅲ级钢筋,不仅可以节省用钢量,同时可增加建筑物安全储备和砼结构强度,对高层和重要建筑作用尤其显著。冷轧带肋钢筋是以普通低碳钢或低合金钢热扎园盘条为母材,经冷轧减径后在其表面冷轧成具有三面或二面月牙形横肋的钢筋。在现浇板中大多数用φ6-φ12热轧Ⅰ级钢,强度值210Mpa。若用冷轧带肋550级代替,其强度值340Mpa。用等强代换计算,可节省用钢量(1-210÷340)×100%=38%。且它们与砼的粘结强度相当于光面钢筋的三倍以上。冷轧扭钢筋,是将低碳钢热轧园盘条经专用钢筋冷轧扭机调直,冷轧并冷扭一次成型,具有规定截面形状和节距的连续螺旋状钢筋。由于其截面形式的变化,使其强度提高近一倍,连续螺旋状与砼的握裹力提高近80%。不仅节约钢筋用量35%左右,且提高钢筋与砼的协调工作能力。

3框架结构的非承重墙体种类选择

在目前高层建筑中非承重墙对工程造价有着较大的影响。传统的做法是粘土空心砖,自重大,保温性能也差。现在有许多轻质、隔音、隔热且价格较经济的新型建材可供选用。如加气砼、砼空心砌块、水泥玻璃纤维板、石膏条板、膨胀珍珠岩空心条板等。

4控制层高

在满足建筑功能的前提下,适当降低层高,会使工程造价降低。有资料表明:层高每下降10厘米,工程造价降低1%左右,墙体材料可节约10%左右。

5楼梯选型

在一些工程中,我们经常看到3米乃至4米宽的楼梯仍有用板式的。实际上,当楼板长大于3米时,就应该设计成梁式楼梯。如某工程楼梯间跨度为3、6米。采用板式时板厚130毫米,砼用量为1、5米3、钢筋用量50公斤;而采用梁式楼梯时、板厚40毫米,砼用量为1、3米3,钢筋用量为26公斤,显然梁式楼梯要节约资金。

6采用"隔震"技术

"隔震"在多层中可采用,其主导思想是将建筑物的基础与主体之间用一种特殊的橡胶垫即所谓的"隔震垫"隔开,使基础和主体之间的刚性连接变成柔性连结。这样一旦发生地震,可大大减轻地震力对上部主体结构的影响。因此,整个结构受力构件的配筋及截面尺寸都可以减小,从而降低工程造价。

7各专业设计协调配合

在实际中经常发生凿洞拆墙现象,造成人力财力的浪费。各专业应相互配合,及时协调各有关问题,把隐患消灭在设计中。

8采用合同措施,有效控制造价

建筑工程规划篇4

关键词:城市规划设计;建筑设计;关系;服务功能;潜在价值

1引言

随着时代的变化和经济的持续发展,城市的发展也是日新月异,扩建规模也越来越大可以呈现出一种蒸蒸向上的繁荣景象。一个良好的发展开端会给城市的整体规划和设计带来更为严格的考验。建筑物是城市当中的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建筑物的设计是否规范合理对城市的整体面貌和发展都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由于最近这些年出现了很多与众不同的建筑,严重影响了城市的面貌和整体规划设计。经过理论的研究和实践经验可以证明,城市的规划设计是否可以和建筑设计协调发展这两中,重视的程度可以直接影响着这两者之间的关系,同时,这也是保证城市稳定快速发展的重要途径。

2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的关系

2、1城市规划设计与建筑设计的差异

在设计目标上存在的差异。由于城市的规划设计目标是具有着非常强的可控型性的,氛围在整个城市的规划设计当中,所以在进行整体规划之前目标并不是十分的明确。建筑设计主要是针对具体特定的建筑物,不但需要更明显的体现出建筑物的功能,还需要适应城市的整体发展状况,所以在进行建筑设计的时候需要拥有足够专业及相当完备的知识和技能来进行设计。在设计的过程当中存在的差异。在进行城市规划的设计当中,参与设计的人员应当拥有着一定战略性和长远的发展性的眼光,并且按照城市每个方面的实际发展情况制定出合理规范的设计方案,进一步确保城市阶段性的长久稳定的发展空间。由于建筑设计需要从自身发出在进行考虑的,然后在不断的进行优化自身因素。在设计任务中存在着差异。城市的规划设计并不是一下就可以成功的,而是需要很长的一段时间通过城市的发展变化才能具体体现出来。

2、2基于发展趋势的建筑设计与城市规划设计

为了有效地满足城市建设发展的需要,要结合城市发展的实际需要合理的制定规划方案,目前城市规划设计正向着低碳环保、和谐的方向发展,这样就有效的保证了城市整体规划的合理性;为了有效地保障城市建设发展的实际需求,建筑设计正朝着低碳环保、整体性的方向发展,有效地保障了城市建筑设计的优化。在这种情况下,城市规划设计与建筑设计都充分考虑了彼此之间的优点,并且逐渐向着双方的有点靠近,使得两者之间的关系更加紧密。

3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协调发展

3、1将城市规划作为建筑设计的方向

通过相关的研究可以发现,为了有效地保证建筑工程设计的稳定性与工程长远的发展,需要在工程设计的过程中贯彻城市规划设计的相关内容,防止出现与城市划想冲突的情况,满足城市发展对建筑工程的要求。建筑工程不仅具有非常强的功能性、实用性,还可以有效地反映城市建设的景观,体现城市建设的形象。但是就目前的情况看,在建筑工程设计的过程中,并没有将建筑工程与城市人文情况、建设周边的环境相结合,只是单纯地将建筑工程作为一个单独的个体进行设计。虽然可以有效的体现出建筑工程本身具有的作用于功能,但是很难将建筑物融入到城市的整体发展过程当中。所以,在对建筑工程进行设计的过程当中,要结合城市建设规划的方向,设计出符合城市规划零年的建筑工程设计图。城市的规划方案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会影响着建筑工程的具体发展情况,所以在设计的过程当中要对城市的主要元素进行分析,比如城市建设的自然环境、人文景观等特点,这样可以为建筑工程设计提供非常重要的参考依据。虽然城市建筑设计需要着眼于微观方向,但是当需要与城市建设规划进行宏观的结合,只有这样才可以有效地保证建筑物与周围的自然环境和、人文情况达到和谐统一的效果。

3、2培养并提升设计人员的创新思维,提升设计的创新性

不管是在怎样的时间进行着怎样的活动,人们的行为活动都会受到潜意识的影响。只有在人们的潜意识里面形成一种行为的形态,人们才能够按照意识进行活动。所以,人们的潜意识对于人类的活动具有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不管是在对城市进行规划设计或者是对建筑工程进行设计的过程当中,设计工作人员的设计思路都是按照潜意识的指导进行的。只有不断地提升设计人员的创新意识,使其具备创新思维,才能够有效地保证建筑工程在设计的过程中具有一定的突破性,才能用自己的创新思维提出与过去不同的设计方案。虽然在对建筑工程设计进行创新的时候不可以对已经存在的主观规律进行改变,在使用不同的规章制度所组成的主观规律,以及生态环境长期以来所构成的客观规律基础上进行工程的设计创新。有效地将城市整体规划与局部建筑工程结合在一起。

3、3保证城市规划设计与建筑设计的协调发展

虽然城市规划设计与建筑设计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但是在城市建设的过程当中协调统一的发展是必要的前提。近年来关于城镇化建设的脚步不断加快,城市的规划设计也变得越来越重要,建筑工程在城市建设过程当中承载着生活、工作、贸易等功能,建筑工程的数量与规模也在不断地扩大。在制定建筑工程设计方案的时候,需要较城市规划考虑到其中,城市的发展方向以及政策的元素进行充分的考虑分析,有效的保证建筑工程设计的理念与设计方式同城市规划的方向基本一致。比如,老城市在规划设计的过程当中要将火车站作为主要的中心构建综合商业区,此时真的火车站与其周围的建筑设计就需要保持一定的时尚、休闲风格,保障与城市规划中所打造的商业区规划目的一致。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对建筑工程设计与城市规划设计的过程当中,要充分的认识到城市规划对于建筑设计的约束性,在实际的工作当中要保持认真严谨的态度将城市规划设计工作做好,建立完善的建筑工程设计评价体系,有效地保证建筑工程设计与城市规划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杜和华、试论建筑设计与城市设计规划的关系[J]、安徽建筑,2015(6):20~21、

建筑工程规划篇5

关键词:建筑空间;信息集成;全生命周期;应用体系

1引言

日新月异的全球信息化发展过程中,空间数据基础设施建设及地理空间数据管理手段都面临着新的挑战。国内外各大城市都根据各自的需要,大力加强空间基础设施信息的采集。对于城乡规划管理部门而言,实现规划区内基础空间数据的信息化管理,掌握城市社会经济生产生活的现状和变化情况,作为城乡规划、城市建设和城市管理的重要基础性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建筑物信息具有覆盖面广、数据量大、信息采集难度大等特点,通过建筑物信息可以准确获取城市的建筑量、容积率、建筑密度、使用功能、空间分布等详细信息,是进行城乡规划管理和城市建设的重要基础数据源。以建设项目为核心的空间属性信息分布于规划、建设、房产等多部门的各个审批环节,例如:空间图形、建筑属性等。目前,由于缺乏全面的数据整合机制,信息采集得不到同一管理,严重影响到空间信息的利用水平。因此,结合城乡规划自身业务需求,构建完备的城乡规划建筑物信息数据库及其管理体系,建立健全长效的建筑空间信息统筹管理、维护更新机制,打破城市建筑空间信息资源库的“信息孤岛”格局,提升信息采集及数据应用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2方法和过程

2、1建筑空间数据库实现目标构建

城市建筑空间信息的整合,实现了各种建筑图形数据的集中化管理。通过在建筑数据整合的过程中形成一套城市空间建筑信息的管理和工作机制,实现建筑全流程信息的整合建库和智能化更新,并通过完善的数据共享接口,实现各相关部门的数据互联,促进建筑空间信息成果的有效应用。基于以上原因,新型城市建筑空间数据库信息管理模式的构建应致力于于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1)一套标准:以全过程建筑数据库构建为基础,建立一套宏观、中观、微观的建筑空间数据库标准体系。提出建筑空间数据库的架构,明确建筑空间数据库建设的内容,建立建筑空间信息数据标准及调查标准,对信息编码规则、用途分类、调查表、技术方案、成果要求和标准等方面进行明确和详细的规定。研究制定空间数据库建库流程和数据更新机制,满足智慧城市背景下城乡规划基础建筑数据管理的需求。(2)一组流程:全流程图形和信息的整合多源建筑数据建库。在统一数据整合流程、明确数据存储标准的基础上,以城市建设与规划审批管理单元为核心,梳理并入库城市建设相关的全过程建筑图形和属性数据,实现以城市用地功能单元为基础的建设项目图、文、表、档信息全生命周期关联。(3)一个平台:研发基于GIS的建筑空间数据库管理系统。系统包含数据存储、浏览查询、数据编辑、统计分析与决策辅助等功能,实现大规模建筑空间数据的可视化存储、编辑、管理、更新。在此基础上结合建筑数据库的属性信息进行数据挖掘,并就建筑信息在城乡建设与规划管理的各领域研发相匹配的应用功能,构建通过相应数据结构实现跨部门的数据共享交换的目标。(4)一系列应用:通过对国内外建筑空间信息管理应用领域的研究分析,归纳梳理不同的建筑空间数据的类别及要求,建立建筑空间数据的“量”属性集,构建基于建筑空间数据库的规划决策辅助范式,服务于规划编制、审批、批后管理、政策决策支持等方面的需求。

2、2建设项目空间信息流转机制梳理

2、2、1多元建筑图形资源运行流转周期梳理建筑物空间信息是在以建设项目为主体基于建设项目所在地对应城乡规划条件下,经过各类城市空间管理部门报建审批流程中逐渐形成的。因此,梳理各部门对应业务下所产生的建筑空间信息十分必要。通过对城市建设职能部门业务分析,涉及项目建设空间管理的部门主要是国土、规划、住建房产;从建筑空间管控的角度来说,国土部门的管理主要是项目用地层面,规划部门的管理是落实由用地至建筑单体的层面,住建房产部门的建筑空间管理主要是体现在房屋及房屋内户信息管理。各职能部门的建设项目审批要素梳理如表1所示。2、2、2建立多维信息关联的建筑数据管理模式建筑属性数据库作为建筑图形数据库的外部属性,是数据统计与分析的重要基础。它可以进行建筑空间信息的综合、深层次分析,能够辅助进行空间定位和显示空间实体分布特征,为规划管理、规划决策提供重要的参考信息。城乡规划管理、编制、设计等工作对于建筑物信息的需求层次不同,需要建立基于建设项目的宏观、中观和微观管理结构,从不同的维度实现对建筑信息的分析、管理和提取。建筑空间数据库需要构建一套从不同维度聚类分析的数据管理模式。为满足城乡规划中建筑信息各层次应用需求,本研究提出建立“项目-单体-楼层-户型”的多级建筑信息管理模式,通过项目编号、单体编号建立建设项目与单体的空间属性联系,实现建设项目的一体化管理。宏观层次:以国土红线、用地红线、控规地块为基本单元,实现建设项目的边界、容积率、建设性质等指标统一化管理。中观层面:以建筑单体为基本单元,实现建筑物建筑高度、层数、使用功能、栋数等建筑物的管理。微观层面:以建筑内的楼层和户型为基本单元,实现建筑内的建筑构件、楼层信息、户型信息和预售、销售信息的管理(图1)。2、2、3以需求为导向的城乡规划信息数据库建库标准设计城乡规划建筑空间信息库作为城市建设实施成果载体,涵盖了与城乡规划相对应的图形信息库和属性信息,通过对建筑空间信息的综合、深层次分析,辅助进行空间定位和显示空间实体分布特征,为规划管理、决策提供重要的参考信息。以城乡规划应用需求为导向,在合理的建筑特质属性范畴内构建深度优化的建筑空间数据库结构,是建筑空间数据库建库的重要工作内容。主要包括:规划编制现状信息分析提取、重大决策辅助支持、建筑全生命周期信息查询、城市建筑保护等方面。基于此设计相应的建筑属性结构库,将直接为城乡规划工作的开展提供有利的辅助手段(图2)。

2、3建筑空间库的整合和更新流程机制

2、3、1建筑空间图形与属性整合流程在梳理各类建筑空间数据的流转阶段、制定数据存储和应用标准的基础上,须对所有的数据进行全面整合。整合的主要工作包括完成各阶段数据信息采集、图形转换和信息补充调查等,工作流程如下:(1)图形整合:以现状地形图为基础,完成建筑物GIS要素建库,对地形图尚未更新的建筑物,结合定位红线、竣工验线以及遥感影像图,辅以现状补充调查进行补充要素,完成区域内建筑物图形整合。(2)属性要素录入:根据建筑空间数据库建库的要求,完成建筑物属性项目经济技术指标,单体建筑物的经济技术指标,单体内信息的属性录入。(3)信息关联:在完成项目图形和属性录入的基础上,根据项目信息及单体信息,关联规划主管部门的审批信息、图形材料和文本材料信息,使建筑空间数据库的内容与规划信息无缝衔接,并预留端口实现远期与房产等部门数据对接。数据整理流程如图3。2、3、2建筑空间数据更新机制研究在整合各阶段建筑空间数据库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城乡规划的建设审批流程阶段数据更新的特点,构建相应的数据更新机制,以确保建筑空间数据的更新及时、精准。数据更新主要设置在以下阶段:建设项目总平面图阶段:在项目进入建设项目总平面图审核时,完成审定总平面图的规整、项目范围与相应建筑轮廓线的上图、建设项目属性和建筑单体属性关联录入等三方面工作,该阶段所有建筑标识为在报状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阶段:在建设项目核发建设工程许可之后,完成定位红线规整及上图、定位图中建筑轮廓线取代原总图建筑轮廓线并录入相应属性等两方面工作,该阶段的建筑物标识为在建状态;竣工验收许可阶段:在建设项目核发竣工许可之后,完成竣工验线图规整及上图、竣工图建筑轮廓线替换原定位图建筑轮廓线并录入相应属性等两方面工作,该阶段的建筑物标识为已建状态,从而实现建设项目生命周期内的建筑空间数据更新(图4)。

3实证案例

3、1建筑空间数据库构建——以长沙市湘江新区为例

为全面掌握城市建筑空间分布特征,长沙市开展建筑空间数据库应用研究。本研究结合城市建设过程规划管理部门审批的图形和审批属性,构建以湘江新区为试点区域的建筑空间数据库。本研究共录入竣工验线图建筑物4398栋,定位红线图建筑物3970栋,全要素地形图和线化地形图建筑物91484栋,结合卫星影像对现存建筑物进行补充,核查补录建筑物3112栋,结合建筑物使用功能及城乡规划用地分类标准,对建筑物建筑性质进行类别划分,完成建筑性质、建筑年代、高度、材质等信息的录入,形成长沙市湘江新区全面的建筑空间数据库,并在此基础上,完成长沙市建筑空间数据管理平台研发,实现数据查询、数据编辑和数据分析功能,实现建筑数据在规划审批、编制中的辅助决策作用(图5)。

3、2建筑空间数据库应用

建筑空间数据库建成后,可以在城市建筑容量分析、城市空间形态研究、公共配套设施服务范围评估、项目选址分析、建设用地储备,规划编制、规划修改等规划实施全过程开展服务和应用,并且可以结合规划审批的需求,及时提取和分析相关数据,为城乡规划发展和决策提供重要定量依据,建筑空间数据的应用体系见图6。3、2、1城市建筑容量分析建筑空间数据库具有建筑信息详尽的特点,可以快速提取特定区域的建筑现状信息,且可以对已实施的城乡总规、分区规划和控制性规划范围内的建筑物容积率、建筑密度、建筑高度、各类建筑物用地面积与建筑面积等控制性指标进行核算,通过建筑物信息建库和属性录入,建筑物楼层、建设年代、建筑性质、基底面积、建筑总面积等方面信息都可在地理空间上进行自定义统计,且通过与控制性详细规划、卫星影像等图形进行叠加,能够快速导出相应的建设经济指标,服务于规划编制的数据支持(图7)。3、2、2规划实施效果评估通过对片区内的建筑容积率、建筑密度、建筑高度、各类建筑面积等控制指标进行核算,并与相应规划的指标进行对比,可对规划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价,为规划修改与调整、规划管理与政策安排提供依据(图8)。3、2、3城市空间形态研究根据建筑空间信息库内不同年代建筑物空间分布,构建建筑空间拓展等时线,从而分析城市空间边界的演化方向和演化加速度,直观可视化的把握城市的发展过程(图9)。通过特定视角下的建筑高度分布分析,可以演化得出城市建筑高度分布天际线,服务于建设项目审批过程,为塑造优美城市景观、天际线、最终构建城市建筑体系起到辅助作用(图10)。3、2、4公共配套设施服务范围评估结合不同用途建筑物空间分布特征,分析现状公共配套设施的服务范围与服务人口,为新规划公共配套设施的数量与空间分布的确定提供支撑,如中小学校分析、公路站场规划分析、水厂规划布局分析、变电站规划布局分析(图11)。3、2、5方案对比及项目选址分析通过统计建筑信息在空间位置的分布,在不同建设项目方案的对比和重大基础设施选址上,能够定量分析不同方案的影响范围和建筑数量,从而实现建设项目精细化实施和项目方案最优化(图12)。3、2、6片区城市更新改造按建筑类型、建筑层高、建筑结构、建筑年代等分类标准,统计改造和拆迁范围内整体及分区的建筑物指标及人口、家庭数量等,准确核算规划区拆迁补偿成本、改造成本、拆迁安置现房需求数量等指标,结合城市棚户区改造、四增两减工作,为规划方案和改造、更新计划等行动规划提供决策依据(图13)。

4展望

建筑空间信息资源的整合改善了城乡规划辅助手段,提高了规划编制、规划审批、批后管理等业务实施精准可靠性,为科学规划提供数据支持。但随着技术的进步、城乡建设的飞速发展,城乡规划管理工作面临更高的要求。建筑信息资源整合须立足高点,在满足多用户的使用和共享的同时,又要满足建筑信息的深度挖掘的需要。信息资源的广覆盖和深挖掘是一项复杂的命题,建筑空间信息资源整合更是规划信息化工作的一项长期任务,是一个不断循环和提高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困难与挑战并存,为满足人们对信息深层次的追求,建筑空间信息数据库未来工作应从以下方面开展深入研究。

4、1建筑信息多维信息管理

结合BIM和城市仿真的发展需求,建立“二维”+“三维”的数据浏览、查询和展现形式,实现建设项目的项目单元、楼栋单元,楼层单元的建筑信息精细化管理。以3DVP三维地理信息系统内核为基础,实现城乡规划管理业务系统与三维平台之间的无缝集成,支持二三维视图同步联动、二三维信息融合查询、三维规划空间分析等图文交互功能,为规划管理提供多元化的空间信息参考,增进审批决策的科学性(图14)。

4、2“建筑信息数据库+”应用模式

建筑物管理的信息化、智能化,构建了“智慧城市”的物理底层基础,而为了进一步丰富建筑物信息的内涵,需要探索建筑物信息与其他行业信息的整合,如能源使用信息、人动和居住信息、交通信息等,形成“建筑信息数据库+”应用模式,从而探索建筑空间数据库在规划编制、规划审批、批后管理和实施评估等阶段及其他各行业的广泛应用(图15)。

参考文献:

[1]陈真,何津、智慧城市建设中建筑物数据库的设计[J]、测绘通报,2016(9):103-107、

[2]何宗,张泽烈,蒋陈纯、重庆市主城区建筑物数据库建设初探[J]、地理空间信息,2012,10(2):6-9、

[3]蒋慧忠,曹如军,徐周、基于GIS的三维建筑物数据库设计[J]、软件导刊,2011,10(9):148-149、

[4]王欢,基于时态GIS的建筑物生命周期数据库的构建[J]、城市地理,2016,(第18期)、

建筑工程规划篇6

建设工程规划监督测量包括验线测量和竣工测量两个阶段。本文主要探讨了建设工程规划监督测量技术与方法。

【关键词】建筑工程 测量技术 测量方法 质量控制

中图分类号:TU198文献标识码: A

【前言】

建筑工程规划验收竣工测量(以下简称“竣工测量”)是指对新建、改建、扩建的房屋建筑物及其附属构筑设施竣工后的形状、大小、位置及属性等进行测定、采集、表述以及对获取的数据、信息、成果进行处理和提供的一项测绘技术活动。通过对竣工信息的处理、分析,能直观地反映建筑工程建前、批后、建成三个阶段的变化情况,能为建筑工程的规划验收创造有利的条件,同时有助于提高规划审批与监督管理的科学水平和工作效率,促进规划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确保规划管理目标的实现。竣工测量成果的质量,不仅影响规划部门掌握现状地理信息的正确性,而且直接影响到规划管理部门对规划审批的落实和监督管理。

1、工程实例

城市建筑规划竣工测量工作是对已竣工建筑的整个项目进行的竣工测量(包括地面工程建设和地下工程建设),以检验各项工程施工的现状做出记录,并根据规划审批的各项要求、施工规范等技术标准,为工程验收和评定工程质量提供依据。它是落实规划意图、合理利用土地、项目建设的真实记录,此外,竣工测量资料还是城市规划、土地管理执法监察的重要工作依据。淄博市根据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和有关规划竣工测量的技术要求实施规划竣工测量,根据城市规划管理部门批准的规划建筑红线图、总平面图、规划用地红线图,对已竣工建设项目尺寸、高度、层数、间距、退让以及平面位置进行实地测量并测算总体指标。淄博市规划竣工测量随着城市建设发展出现的新状况不断完善和提高,在原竣工测量基础上将房屋分层测量、获取现场照片等纳入到竣工测量工作范畴,确保城市规划管理部门获取可靠的规划竣工验收资料,作为淄博市规划竣工测量作业与检查验收的依据。

2、竣工测量质量控制要求研究

规划竣工测量的质量不仅涉及到测量成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而且还将影响到规划管理部门审批的落实和监督管理,因此施测时,作业人员都比较谨慎、细致,加之其起算数据一般为高等级的平面和高程控制点,这使得竣工测量成果比相应的一般地形图测量精度高,体现了成果的准确性;另外规划竣工测量一般都在工程竣工完成后短时间内必须完成,具有很高的现实性;同时竣工测量是由施工单位实地测量和建设单位共同配合进行的,地形、地貌各要素表示齐全,权属关系清楚,因而具有权威性。所有这些有利条件都使得利用规划竣工测量成果动态更新城市基础地形图是最经济、最适用的一种方法。

2、1、质量控制依据。竣工测量质量控制是为了满足竣工测量的质量要求,具体来说是为了保证测量质量满足规范标准以及规划管理要求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方法和手段。作为城市竣工测量来讲,它的任务是提供城市规划、城市建设和城市管理所需的基础地形图和规划管理所需的相关信息。竣工测量的技术要求依据《城市测量规范》、《全球定位系统城市测量技术规程》、《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1∶500、1∶1000、1∶2000地形图图式》等,此外,还有市规划土地管理部门对测绘信息的表示要求及其他相关技术规定。

2、2、质量控制要求。为了使竣工测量图与拨地测量图能进行同精度比较,利于规划正确地开展执法管理,竣工测量的平面控制精度,要求不低于拨地测量的控制精度。《城市测量规范》规定:拨地测量应按三级导线的技术要求执行,在控制布设困难的情况下,允许同级附合一次,布设三级补导线,相对于起算点的最弱点点位中误差不得大于5cm,竣工测量的平面控制精度按上述技术要求执行。布设方式上允许用全站仪在一、二、三级导线下用坐标放样方式布设复测支导线,我院根据实验统计数据规定采用这种方式布设支导线,不得超过5条边,总长不得大于400m,并且相邻控制点间要作坐标检查,检查的平面坐标较差不得大于2cm。也允许使用GPSRTK定位技术进行多次观测代替三级导线。以等级点为基站时,以基站为圆心,作业范围控制为4km,流动站相对于基准站的点位中误差控制在1、5cm左右,布设的控制点间相对点位中误差不超过2cm,并要求两相邻控制点间距离不小于100m。

3、实施要求

3、1、收集资料。收集已有的测绘资料及相关图件,如规划建筑红线图、城乡规划用地红线图、土地使用证、规划总平面图、竣工建筑底层平面图(若有地下室,还应附有地下室平面图)、建筑放线资料、建筑区周变地形图、控制资料、建筑立面图等;周边已有管网图、各管线的设计图、施工图、竣工图、技术说明资料、相关地形图、测区控制点资料等。

3、2、竣工地形测量实施要求。1)地形图修测要先检查原图的质量,精度符合要求后才进行修测。修测工作应利用原有的邻近控制点和测有坐标的固定地物点设站进行。个别局部地区地物变动不大时,可利用经过检核、位置准确的地物点,进行装测或设站修测。当地物变动面积较大且周围地物关系控制不足,或补测新建的住宅楼群或独立的高层建筑物,或修测丘陵地、山地及高山地的地貌,应先布设图根控制点再进行修测。民房修测可根据要求利用经过检核、相关位置准确的地物点,进行装测或设站修测,并注意图面合理性处理。2)规划竣工测量起算控制点应为城市I级导线以上等级的平面控制点,利用支导线引测控制点时,应加测后视方向或与后视点距离进行校核,支导线发展次数不得大于3次;必须进行原有地物点坐标检核测量;角度测量可采用盘左、盘右单测回观测,距离测量采用往返观测或单程双测回观测。对于某些大型的竣工工程(如大型住宅小区)以及支导线发展3次仍无法测定的复杂工程,应布设导线。

3、3、建筑物周边关系测量。竣工建筑物是独立的,其周边关系是指该建筑与邻近建筑物的平面位置关系(一般为与竣工建筑物临近距离为25m的范围内相关地形);竣工建筑是小区建筑,则是竣工建筑物与邻近建筑物的平面位置关系,以及竣工建筑物与用地红线、道路规划红线、绿地规划绿线、河道规划兰线、电力规划黑线、文物保护紫线等规划控制线的退让关系。

3、4、分层面积测量。房屋建筑面积指房屋外墙(含外凸柱)勒脚以上各层的水平投影面积,包括阳台、挑廊、地下室、室外楼梯等,且具备有上盖,结构牢固,层高2120m以上(含2120m)的永久性建筑。房屋建筑面积采用直接测量法和间接测量法量测,测算时应根据有关规定,区分计算全部建筑面积的范围、计算一半建筑面积的范围以及不计算建筑面积的范围。计算采用几何公式或计算机解析法计算,面积以m2为单位,取至0、01;面积测算必须独立测算两次,取中数作为最后结果,两次测算较差应小于0、005S。

【结束语】

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为空间数据采集提供了各种各样的新方法和新手段,使三维空间数据获取向着集成化、实时化、动态化、数字化和智能化的方向发展。目前,竣工测量成果“2+1”维的模式不能充分地、逼真地反映现场实景,因此有必要适当地采用三维竣工测量、全景竣工测量等新技术新手段作为补充,为规划验收提供更具体、更详尽、更易认知的建筑三维实景,进一步促进城市规划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和信息化管理。

【参考文献】

[1]张正禄 主编、工程测量学[M]、 武汉: 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

建筑工程规划篇7

关键词:计算机应用技术建筑业建筑工程管理建筑工程领域发展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计算机在建筑工程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也越来越受到重视。计算机作为一种不断更新的现代化管理工具,它为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建筑工程造价管理、施工管理等工作发挥多大的威力、提供先进的处理手段。

1、计算机在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应用

1、1计算机在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的作用

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是一类智力劳动,主要任务是按照建筑工程建设实践的规律,综合协调各有关方面的需求,将不同种类型的项目资源配置到适当的环境和时段,并进行动态调整,以经济有效的手段达到预设的目标。计算机在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1、1实现建筑工程公司范围的数据共享

现代建筑工程项目计算机管理系统使用完善的关系数据库管理数据,最大优点是保证数据共享。数据共享意味着有条件做到在建筑工程公司范围内所采用的标准的统一。 现代计算机数据库管理系统使用有效的查找算法,使得从几百万数据中查找特定要求的数据仅需几毫秒到几秒即可得到,同时还可实现复杂的组合条件查询、模糊查询等。

1、1、2保证统计资料的准确性

项目数据可以动态地以指定的精确度直接提供给项目管理人员,杜绝了人工层层汇总带来的种种弊端,避免了对情况的错误判断和时间延误。所有这些,给积累项目经验带来了很大的困难。计算机项目管理系统可以使模拟技术,在几分钟内将同一项目实施数千次,取得的统计数据可以辅助项目管理人员进行科学决策。

1、1、3实现数据通信

借助计算机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系统和网络技术,可以实现项目管理人员之间的数据传输和信息,利用INTERNET和公用通讯传输手段还可实现公司本部与施工现场、业主、供货商的数据交流,实现远程数据操纵。

1、2计算机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特点

从传统的管理模式转换为计算机管理模式,是一项系统建筑工程。不仅仅简单地购置一些计算机装置,并能够操作它们。在决定使用计算机管理项目时,必须对它的特点有充分认识,正确解决管理者、管理手段、管理对象以及外部环境之间的关系。

1、2、1管理模式、管理制度与计算机管理系统的匹配

所有的计算机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系统都是为满足特定的管理模式而开发的。如果采用了一个先进的计算机建筑工程管理系统,而实际运作的管理模式是过时的、粗放的,或者即使采用了先进的管理模式,但是相关的统计管理不配套,或者缺乏合格的管理人员,结果不仅收不到预料的效果,反而客观上可能使人对先进的管理系统产生错觉。

1、2、2数据的非实时性

建筑工程项目计算管理系统并非一种实时系统,项目实施过程中发生的变化,并不是立即自动输入计算机,而是事后定期人工输入计算机。因此,输入的次序与实际数据发生的次序可能颠倒。

1、2、3原始数据的重要性

除了预先设置的数据有效性检查计算机对输入数据的一般性错误无法检查,对于人为精心制造的假数据更无法判断。因此,必须有健全的原始数据采集规程,建立输入数据的检查制度。

建筑工程项目本身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实施过程的各个阶段,既密切相关又有着不同的规律,要处理大量的信息,以满足错综复杂的目标要求。因此,对建筑工程项目实现动态、定量和系统化的管理与控制,必须借助于计算机系统来完成。

2、计算机在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

随着全球信息、电子等相关产业突飞猛进的发展,计算机从“贵族”走向“平民”,为我们展示了科学技术高速发展所带来的诱人前景。

2、1计算机在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

计价依据的编制是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重要内容,围绕这一内容,如何利用计算机进行搜集、整理、计算、测算、项目划分直至计算机激光排版输出,应是最基础的应用;利用专牌机根据建筑工程造价计价依据进行建筑工程预、结算的编制和审核,是目前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中应用计算机最为直接、最为普遍、亦是技术开发最为成熟的应用;建筑工程造价专业应用软件可以为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人员完成大量工作,因此,计算机在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中应用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转

2、2计算机在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前景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普及应用,为现代管理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将计算机技术用于电网建设的建筑工程概、预算管理已势在必行。

2、2、1利用计算机进行建筑工程计价依据的编制,应系统地考虑软件的开发应用,将生成建筑工程造价计价依据的数据源,即自动作为其它相关的建筑工程造价应用的数据源头:为确保结果的一致性,软件对计价依据的表格生成直至计算机激光排版输出,应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工干预,并实现子目页的智能化。

2、2、2人们利用计算机进行建筑工程预(结)算的编制已有很多成熟的软件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但从软件系统实现对建筑工程预(结)算的审核功能,则是目前同类软件中较为鲜见的。大部分的审核操作,不过是编制操作的一次重复。在一个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促进技术进步和应用水平的提高。

2、2、3利用计算机从根本上解决建筑工程量的汁算机问题,将会对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中产生巨大的影响。事实上,由计算机辅助设计(CAD)所产生的建筑工程图纸,其建筑工程量已包含在生成该图纸的相应特定的电脑文件里,只不过无法以所需要的形式格其提取出来。即使从某一规格形式的电脑文件中提取所需建筑工程量的可能,但面对事实上没有标准形式的图形文件这道难关,仍会无所适从。

3、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在施工管理中的作用

信息技术在建筑施工界十分重要,项目经理应懂得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去管理,以增强在国内的建筑市场,尤其是国际上竞争,利用信息技术有助于:

3、1提高管理水平的重要性

目前国内施工企业之间的竞争已进入白热化,以前承接建筑工程可以说是国内施工企业经营的决定性因素,能接到建筑工程就有钱赚钱的概念在许多施工企业中根深蒂固,从而导致很多施工企业对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不很重视。现在这种观点已经渐渐不能适应目前的施工企业形势,深圳市绝大部分的项目现在均采用最低价中标,利润、价格是非常低的。施工企业即使中标了一个项目,管理的不好,亏损也是很常见的。搞好管理,降低成本,提高营利能力,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对施工企业来讲是很重要的。

3、2利用网络信息技术,大辐度提高管理效率

目前大多数项目参与各方的工作协调和信息交流还是处于传统的方式和模式上,速度和效率还都非常低。这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既懂项目管理、施工技术,又能熟练使用计算机的项目管理人员太少了。主要的项目管理人员,特别是私企的老板,对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完全没有认识,从而没有积极性进行应用。

项目管理科学化是大势所趋,不管您愿意不愿意。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可以加强我们的施工项目管理,提高工作效率和准确性,从而提高整个施工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那些固守拍脑门决策,拒绝新技术的人迟早会认识到这一点。

【参考文献】

[1]全国一级建造师执业资格考试用书编写委员会编写、建设建筑工程项目管理、

建筑工程规划篇8

中图分类号:K82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前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城市中的建筑物越来越多。各项建设是城市的直观表现,建筑工程安排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城市的形象和城市经济的发展。建筑工程规划管理是城市规划实施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落实城市规划的保证和必要条件。因此,合理的规划可以保证城市居住和生产活动的正常进行有效地预防和解决城市规划带来的问题。一、工程项目管理规划

1、1工程项目管理规划定义

项目管理规划是对项目管理的各项工作进行的综合性的、完整的、全面的总体计划,它是指导项目管理工作的纲领性文件。工程项目管理规划对建设工程项目全过程中的各种管理职能、各种管理过程以及各种管理要素进行全面、完整、总体的计划。它确定工程项目管理目标,规划实现项目目标的组织、程序、方法,分解任务、落实责任,并作为相应项目的管理规范,在项目管理过程中贯彻执行,并作为考核依据。

1、2工程项目管理规划分类

工程项目的参与方众多,他们分别负责项目实施过程中不同层次、不同内容的项目管理工作。从项目的定义来说,不同的项目参与方所面对的项目工作都可以称之为项目,他们对各自负责的工作和任务都需要进行相应的规划。但从项目整体角度来说,对工程项目的实施和管理影响最大的是业主、承包商、监理工程师(或项目管理)等三方。按照项目参与方的不同,项目管理规划可以分为业主方的项目管理规划、承包商的项目管理规划和监理工程师的项目管理规划。

二、土木建筑工程前期规划2、1创建精品工程

实现精品工程的关键内容在于选择合适的

项目经理。一个优秀的项目经理要有严谨的工作态度,良好的精品意识,较强的执行力,只有这样才能够让整个建筑工程的工作质量时刻都处于被控制的范围之内。除此之外项目部的其他成员也是实现科学的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关键要素,项目总工程师和项目质检员的责任尤为重大。项目经理,项目总工程师,项目质检员是建筑工程前期规划与部署的核心环节,他们必须同时具备较强的责任心,事业心和创优决心,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的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项目部的组织架构只有控制在清晰明了的状态之下,并且经过分解之后形成相应的职能部门,各司其职。

2、2做好资源管理的规划

(1)基础设施规划

劳动者是土木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最重要因素,只有提高了劳动者的整体素质,才能够确保土木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通过全方位系统性的培训,一方面能够有效的帮助工作人员形成强烈的质量意识,另外一个方面通过培训还可以提升参见人员的技术水平和业务能力。

(2)项目管理制度规划

项目管理制度的制定是为了保障土木建筑工程管理过程当中做到有据可依,确保质量的关键环节。在土木建筑工程项目实施的前期规划过程当中,要制定好以下几条制度:质量例会制度,质量会诊制度,挂牌制度以及相对应的奖惩激励制度。

2、3做好质量过程策划

在土木建筑工程前期规划的规程当中要对质量进行有步骤的策划,只有这样才能够顺利的实现精品工程的整体目标。在实际的工作过程当中发现,工程质量规划通常情况下都是以“四书一图”的方式呈现的,并配上简单的文字介绍。所谓的“四书”主要指的是在土木建筑施工前期要编制好的四种作业指导书,分别是质量保证点作业指导书,质量校核点质量指导书,隐藏验收点作业指导书,新技术应用点作业指导书,与此同时在各个作业指导书当中都必须要清晰的划分施工的具体内容,质量等级划分要求以及验证方法。三、建筑工程项目的风险规划 由于建筑工程项目的参与方众多,建设期长,投资规模大,项目的独特性及一次性等特点必然导致这种项目的实施会遇到更多问题。如参与方众多会引发关系复杂难协调的问题,建设期长会使政治、经济、社会环境变动的可能加大,投资规模大使资金回收有问题,这些都加大了建设建筑工程项目对业主的风险。

建筑工程项目的不同阶段会有不同的风险。但风险大多数会随着项目进展而变化,不确定性会随之减少。要加强建筑工程项目的风险规划,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可行性研究阶段

这一阶段的不确定性最大,也就意味着对以后的影响最大, 所带来的风险最大。尤其要对经济技术分析、前提假设条件、资金流量预测、市场发展情况以及政策环境等诸多方面进行考虑,这时如果能够做出减少风险的变更决策,以后的代价最小。

(2)审批阶段

这一阶段最突出的就是方案的确定和审批手续的办理。其中关键一条是建设地点的选择,主要考虑工程地质、水文地质等自然条件、建设时和投入使用后的能源、运输条件以及政府部门全面规划要求。接下来就是和设计有关的问题,主要有设计思路、选用技术、设备设施的合理性。最后是政策方面的考虑。

(3)项目实施阶段 这时的风险因素要比开始小一些了。需要注意的有承包商的进度情况,监理方的工作情况(是否胜任)以及一些不可抗力的影响。 四、建筑工程项目的进度规划

4、1活动分解 建筑工程项目的各项活动分解:一个建筑项目从计划建设到投入使用,基本要 经历 项目的确定、项目设计、项目施工、验收使用等阶段。进一步细分可分为如下几项:可行性研究;编制计划任务书;编制设计文件;建设准备;进行施工;竣工验收;投入使用。如以上的活动分解为基础,相应的工程建设项目计划基本上可分成项目前期工作计划和项目建设总进度计划。

4、3项目进度计划的编制

结合项目活动的分解、任务顺序排列和时间的确定,就可以编制出相应的项目进度计划。由于建筑工程项目有庞大复杂、时间持续长、参与方众多的特点,可以将进度计划的编制按照项目进展阶段、参与单位划分。在这些按阶段或单位编制的进度计划中需要重点控制的有:前期工作进度计划(包括可行性研究,项目立项工作,资源筹集工作),设计工作进度计划(包括设计准备工作,设计总进度计划,设计工作分专业进度计划),施工单位的进度计划(施工准备工作计划,施工总进度计划,单位工程进度计划,分部分项工程进度计划)[2]。

在工程项目的建设过程中,施工阶段虽然不是最重要的决定性阶段 ,但是由于这一阶段持续的时间最长,又是项目从纸上蓝图变成实物的阶段,因此这一阶段的工作也是需要高度重视和严密控制的。项目业主方要编制出施工阶段的进度控制计划,这一计划应包括:施工阶段进度目标分解图;施工阶段进度控制的主要工作内容和深度;项目管理人员具体分工;与进度控制有关的各项工作的时间安排、总工作流程;进度计划控制所采取的措施及方法(如进度计划检查 日期、收集数据的方法、进度报表的形式、统计分析方法等);进度计划目标实现的风险分析,尚未解决的问题等。

    【写作范文】栏目
  • 上一篇:学生往返学校安全方案(精选4篇)
  • 下一篇:电子支付相关法律法规(精选8篇)
  •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本站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