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作文网

近代历史背景(精选8篇)

时间: 2023-07-02 栏目:写作范文

近代历史背景篇1

关键词:近代史学;资产阶级;产生背景;社会功能

中图分类号:K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1)33-0074-01

近代西方历史学家提出了新的历史分期,将人类历史总体上分为“古代――近代――现代”,并被中、西方历史研究学者沿用至今。从所处的历史时期来看,近代作为人类社会由奴隶制、封建制向现代社会前进的过渡阶段,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从自身的发展情况来说,无论中、西方,均在近代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革,取得了重大的成就。作为伴随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学,在近代时期同样推陈出新,经历了与时代同步的改变和创新。

一、对于中、西方近代史学产生背景的思考

“中国封建社会行进到明清时期,已经进入到衰老阶段。在根本制度上,它已经失去旺盛的活力,行将衰落。”而已经历第一次工业革命的英国却在快速发展和崛起,为了建立与生产力相适应的消费市场,英国将目光对准了拥有辽阔国土以及庞大人口的大清帝国,发动了第一次鸦片战争。这是中国进从封建社会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转折点,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陈其泰在《中国史学史・中国近代史学》一书中提到,“史学是社会生活的反映。社会生活发生深刻的变化了,史学风气也必然要发生变化”,在这时代巨变的推动下,产生了以爱国主义、救亡图存为主要是思想的中国近代史学。

中国近代史学产生的背景,是中国封建社会走向衰落、封建统治阶级统治瓦解,民族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的社会大变革时期。、辛亥革命,正是民族资产阶级由温和到强硬,最终要求封建专制统治的过程。

西方近代史学产生的背景,是中世纪中后期资产阶级逐渐兴起与教会封建统治逐渐衰落的时期。在人文主义思想的带动下,西方史学界出现了批判基督教神学史学的神本主义历史观,主张以人为研究对象的人文主义史学。

由此不难看出,中国近代史学与西方近代史学都是作为适应时代需求的新思想的产物出现的,它们为新的社会阶级提供理论武器,证明新兴阶级存在的合理性以及其要求的正确性。它们在产生之初,由于力量相对较为弱小,也都存在着唯物主义历史观与唯心主义历史观并存等局限性。

对于中、西方近代史学社会功能的思考

作为社会矛盾激化下的思想意识,中、西方近代史学无疑都推动了社会的发展。

18世纪后期,中国的知识分子掀起了边疆史地学的研究热潮。龚自珍的《西域置行省议》、张穆的《蒙古游牧记》等著作,以边疆问题为依托,紧扣时代气息,体现了中国近代史学经世致用的理念。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梁启超的倡导下,新史学的理论体系逐渐形成。“中国近代资产阶级史学反对天命、循环史观,反对封建制度及其纲常伦理,提倡人性、理性史观,宣扬历史进化论。”“他们用这种以人性、理性为基础、以以历史进化论为内容的历史观来呼唤中国进行资本主义的维新和改革,来证明资本主义制度代替封建制度的合理性和进步性。”

在文艺复兴时期,西方史学界兴起的人文主义史学从历史的角度肯定了人的地位;启蒙运动时期,理性主义史学强调历史发展的必然性和规律性,“继承和发展了17世纪的先进历史学理论和怀疑批判精神,重视历史研究,重视厉史与现实的联系。把历史当作反封建、反迷信斗争的重要武器对于西方近代史学对中国近代史学的影响的思考。”

对于历史学来说,最主要也是最重要的功能是传承历史,研究历史的最初目的也是还原“全体人类的精神记忆”。

我认为,以经世致用为首要目标的史学是在特定的时代背景下产生的,它确实会为新的社会形态提供历史依据,推动社会的发展,但是,在结束服务政治的使命之后,史学便应回归其本身,作为独立的社会科学存在。

二、对于西方近代史学对中国近代史学影响的思考

“戊戌维新运动前后至20世纪初年,是吸血在近代中国迅速而广泛传播的时期,中国进步知识分子群体的思想观念由此产生了深刻的变化。”中国近代史学是在西方近代史学的影响下发展起来的,通过严复对于西方进化史观的引进,夏曾佑、梁启超等人构建了区别于“知有朝廷而不知有国家”、“知有个体而不知有群体”、“知有陈迹而不知有今务”、“知有事实而不知有理想”、“能铺叙而不能别裁”、“能因袭而不能创作”的新史学。

在近代,中国史学的发展是落后于西方的。相比于西方在“将历史学建设成为一门真正的科学”这条路上走过的路程,中国在当时走的还很短。但是,中国近代史学对于中国史学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仍是巨大的。

近代历史背景篇2

1 依据课标确立教学灵魂

我所理解“一课一灵魂”的含义是应该是指一课有一个教学灵魂、中心思想,教学活动都围绕这个中心思想开展,课堂始终有一个灵魂,教师在课前搜集的资料、课堂上设计的问题、开展的活动都与这个中心灵魂有关,学生在学习中也就清楚这节课的灵魂是什么。

一节课如果缺乏教学中心,就会出现“庞杂的历史课堂”, 这种课堂教学容量大而杂乱,课堂成了材料的简单堆积。这不仅加大了学生的学习负担,浪费必要的教学时间,而且导致了教学中心游离于课程标准的核心要求,不利于培养学生史实史观能力。

“一课一灵魂”的“灵魂”可以是某一重点、难点知识,也可以是某种历史能力的培养过程,即三维目标中的“知识与能力”和“过程与方法”。 要做到这一点,还必须准确确立教学立意。

2 教学立意是一节课的“灵魂”和中心

教学立意是一节课的“灵魂”和中心,是统摄教学内容思路的体现,也是实现高效课堂关键因素之一。“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历史教学要产生“流之远”的高效课堂的效果,应在“教学立意”上下工夫。作为一节课的“魂”,教学立意能让学生从更高的角度理解历史、感悟历史并运用历史。如果历史课堂缺少教学立意,只有事件的罗列、知识的堆砌、年代的枚举这些毫无色彩的历史表述,就难以实现透过现象看本质,不利于培养学生史实史观能力。

案例:《美国的诞生》这节课的课标要求是:简述《独立宣言》的内容,初步了解独立战争的影响,讲述华盛顿的主要活动,评价资产阶级政治家的历史作用。

为了准确确立教学立意,为此我重复观看《大国崛起》中关于美国的崛起经历,查找美国历史上重要的战争对美国的影响,高中有关独立战争教材,及相关影片,阅读有关华盛顿的资料,了解他的贡献和高尚的品质,以及他在美国人民心目中的地位、对美国发展的重大影响等相关资料,查找1787年宪法在高中历史课程中的要求,了解这部宪法诞生的背景,内容,作用,对美国发展的影响。通过大量的学习,反复思考理解这节课的课标要求,尝试寻找这节课教学的突破口,寻找这节课的教学灵感。

帮助学生认识到:《美国的诞生》是第二单元的主题“步入近代”的组成部分,是继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迈向近代的标志。于是我感觉到这节课的教学立意,应打破从背景、过程、意义入手的教学常规,而应该从人类文明的发展角度来看美国的近代化进程。

这是这节课最终的教学目标,教会学生,学会用不同的视角去理解历史事件,形成正确的史学史观,使学生在学习中逐渐的构建自己的价值观体系。

宏观上,注重对单元标题的理解,把美国的诞生放在17、18世纪世界变化的大背景之下,来看待美利坚民族所创造一种崭新的文明,对教材进行整合,独立战争背景、经过、影响,这些教学点有的是一般陈述性的内容问题,有的是一般分析性的问题,真正需要探究的问题是,重点突出分析《独立宣言》,1787年宪法,独立战争的影响和华盛顿的历史作用。

让学生明白这些重点内容是美国近代化发展过程中的典型代表事件,对美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也和课标上的要求是想一致的。

最后本课教学主题确立为:渴望自由,追求自由,保障自由(为自由而战)。

3 教学中渗透教学立意,培养学生史学史观能力

在教学中,老师要有意识的注重培养学生的史学史观,让学生深刻的去体会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会产生的历史事件的结果。用这种强烈并真实的行为来冲击学生的思想,让正确的世界观根深蒂固的植入他们的脑海。

教学中基于这个教学中心来设计问题,构建情境。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应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其他图文信息,重点分析《独立宣言》,请同学们阅读材料,谈谈你对《独立宣言》的理解?

基于学生知识储备不足,不知如何入手,教师要进行必要的指导。引导学生有效思考,化难为易。

例如:设些小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材料第一段,反映了北美人民渴望什么?宣言提出什么进步主张?宣言的发表有什么影响?

通过层层设问地引发了学生探究解疑的兴趣,帮助学生化难为易,促进了学生的有限有效学习,同时感受北美人民渴望自由,追求自由,为自由而战决心。

从而让学生认识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人都必须懂得为自由而战,有追求幸福的权利,这就是这节课的灵魂。

《美国的诞生》是第二单元的主题“步入近代”的组成部分,是继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迈向近代的标志。在世界近代现代史教学中,美国1787年宪法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

这部宪法在当时对美国的历史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更因为直到今天它还在发挥着法律效力,200多年来一直是美国的立国之本,并深深影响了绝大多数资本主义国家的立法和政治制度,其现实作用也非同一般。这样一部宪法,无疑值得我们在历史教学中做深入的挖掘,以更好理解世界近现代史教学中的很多规律性问题。

而学生要准确的判断历史一定阶段的史学史观的同时,就必须得了解当时的历史文化背景,从而得知哪一阶段的史学史观形成的意义和条件。

近代历史背景篇3

关键词: 中学历史课 情境教学 教学方法

历史学科最大的特点就是具有“过去性”,历史是已经成为过去的、曾经鲜活的、有血有肉的“现在”,但是在历史教材的理论表述中,人类历史的感性形态在修辞过程中被抽离,从而使理论显示出深刻、抽象和枯燥的特性,难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高中生正处于青春期,其年龄特点、情感特点、认知特点决定了他们更容易接受感性、鲜活的事物,对抽象、枯燥的纯历史知识较排斥。在中学历史教学中采用情境教学,可以通过多种手段、方法将感性、鲜活的历史原貌呈现给学生,一方面可以从情感上拉近学生和所学历史知识的距离,另一方面可以激起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从而增强教学效果。本文就情境教学的原则和方法作探讨。

一、情境教学需遵循的原则

1、以教材为依托原则

在中学历史课堂上,教师要依据课程标准从教学目标出发,创设出师生历史情感、求知欲望、探究精神相契合、相统一的情境,不能脱离教材盲目追求历史情境的创设,使历史课堂情境是“为了创设而创设”,令情境教学虚有其表,舍本逐末。教科书不仅是教师的授课工具,更是学生学习的文本。教师必须明白:情境教学只是一种教学方式和手段,它必须以教材为依托,为教学目标服务。另外,历史教科书本身就有很多情境材料,足以活跃课堂气氛。例如,历史图片、文献资料、历史地图等。教科书中的情境材料以其简约的文字、准确的语言表述非常有利于学生的历史素养、人文素养和探究能力的培养。何时用,怎么用,需要教师灵活处理。脱离教科书,盲目追求新情境的创设并不可取。

2、以学生为主体原则

教师创设历史学习情境的最终指向是帮助学生理解、运用相关历史知识,认识历史规律和提高自我能力。因此,历史教学情境应当为“学生”而设。教师在创设历史情境时要思考:这一情境是为了什么教学目的而创设的?情境的创设是否符合学生学习历史的认知规律?情境的创设能够营造一种什么样的情感氛围?情境的创设是否有助于学生透彻理解教学内容,是否能够锻炼其历史思维能力?也就是说,在历史课堂教学中采用情境教学要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学内容的需要进行情境的创设,而不是将其作为课堂创新的装饰。

3、遵循历史本身的真实、客观原则

历史学科属于社会科学,历史本身是客观的、真实的,不是故事,不能虚构和编造,因而在创设情境时,一定要尽量使情境接近历史真实,使学生在“眼见为实”的生动感性的情境中,完成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比如,可以运用实物史料创设情境或展示一些历史图片,观看古遗址等,从而让学生树立唯物主义历史观、认识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历史课堂教学无论采取什么样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都必须尊重历史本身的客观与真实,这是历史课堂教学最基本的原则。但是现实的历史课堂上,不少教师对历史情境的创设偏离甚至脱离了史实,单纯追求以历史的生活性和趣味性来“取悦”学生。如有些老师在课堂上引用一些关于历史题材的影视作品中的片段,让《戏说乾隆》、《情深深雨蒙蒙》这些野史走进课堂,尽管趣味性强,学生喜欢,却与历史史实不符,背离了历史情境教学的原则,也违背了高中历史课程教育的初衷。

二、情境教学的方法

1、讲述历史事件可借助文学化的手法

历史教师在讲授历史事件的时候,通常要求学生重点识记历史事件的背景、时间、地点、重要人物、历史意义等。如果让学生死记硬背历史事件的相关知识,十分枯燥乏味,效果就会事倍功半。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如果运用文学化的手法将曾经发生于某一历史阶段的事件生动地描述出来、还原出来,就会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如讲“”时,教师可以生动、感性地阐述当时国内外的形势;民族的危机;民众痛失家园的心境;维新派的变与不变;爱国官员的支持与排斥;帝党与后党之争;光绪帝的矜持和无奈;顽固派的百般阻挠破坏;变法后各方的政治动态,等等。可以仿照报告文学的做法,在史实的基础上,合理地设计一些细节,增强感染力。对某些情节也可进行渲染。如此,在教师对历史事件生动感性的叙述和学生兴致盎然、仿佛置身于彼时彼地的历史时空的聆听中,将背景、时地、人物、事件、影响熟记于心。一方面避免了枯燥的死记硬背,另一方面使学生深受感染,达到以情感人,以理晓人,启思开智的目的。

2、讲解历史人物可依托故事来描述和渲染

历史人物的成长过程是立体的、复杂的,但教科书由于条件的限制,其对历史人物的介绍是概括的、简练的,即使有一些感性的叙述,也只是惊鸿一瞥式的、片段式的,无法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在讲授历史人物时,教师可以将历史人物的成长经历故事化,将人物的成长历史编成一些故事,且对其中的关键部分进行重点而详细的描述。就笔者的教学经验来说,以这种方式讲授历史人物,会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如讲,讲他的家庭出身,立志求学,投身革命,开天辟地,军事艺术,抗日烽火,重庆谈判,理论耕耘,治国良策等,一个个故事反映他跌宕传奇的人生经历,以及他胸怀天下,为改变中国前途命运而呕心沥血、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和高尚情操。又如讲华盛顿,讲他的家庭背景,求学经历,步入政坛,组建大陆军,军事生涯,拒当国王、主持制宪,最后抵制最高权力的诱惑,出演了人类历史上伟大的退场,更显示其可贵人格。对历史人物人生经历的故事化描述和渲染,不但激发了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而且使学生从中得到了激励、借鉴和启发,并逐步让历史人物的精神品质内化为学生自身的价值标准。

3、解析历史文献资料应呈现动态化进程

历史文献资料是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学历史教学的重要内容。包括重要会议的决议、法律文献的条款、革命纲领的内容、历史人物的语录言论、法律文献的条款等。如果孤立地讲读这些材料,学生很难真正理解弄懂,那么他们对这些知识的掌握就会很困难。如果教师在讲授时,将相关历史文献诞生前后的历史背景情节化、动态化,使学生能够有一个全景式的了解,对材料的理解和把握就会容易得多。如:讲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就要联系到欧洲启蒙思想,孙中山在欧美国家的考察心得,受到林肯“民有、民治、民享”思想的启迪,联系到当时民族危机和改良失败,革命派与维新派的激烈交锋;讲中共决议,要联系到一五计划和三大改造的情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初步形成,思想的发展等。这样的材料具体且情节生动。将历史文献放在一个丰富感性的动态化环境中去理解,学生容易读懂,教学效果自然比较理想。

4、分析时代背景可采用风俗化手法

时代背景是再现和把握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前提,对历史背景了解得越充分,就越能准确地理解、把握历史事件,继而逐渐培养学生科学的历史观。例如:新航路开辟、鸦片战争、新文化运动等都是某一时代赋予的历史产物,教师准确地展现时代背景,也是为了让学生能够准确地理解某些历史事件发生的必然性与偶然性。

所谓风俗化呈现历史时代背景,就是要全面准确地梳理、交代当时的社会政治背景、阶级状况、经济现象、文化氛围等带有普遍性的东西。例如我们在探讨“两宋的时代背景对文学的影响”这一问题时,可剖析如下:政治上,北宋从开国伊始推行“重文轻武”政策来加强中央集权,此后,大批文人有机会进入国家机构,他们的参政议政热情高涨,因此,在多种文学体裁中,议论化的风气不断呈现。经济上,宋代城市商业空前繁荣,市民阶层扩大。与之相适应的文学日趋庸俗化、平民化,能够歌唱的词更适宜市井生活的需要,成为宋代文学的主流形式和标志。在主流思想上,理学盛行。理学注重气节、品德,强调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而且具有较强的思辨性,因此这一时期文人士大夫的作品往往能较多地反映作者对国家、社会的政治责任、道德标准和哲理的思考。民族关系上,宋政权内外交困,民族矛盾尖锐,因而这一时期文学也折射出新的特点:爱国主义主题色彩强烈。出现了一大批以陆游、辛弃疾为代表的爱国主义诗人词人,他们的作品为宋代文学注入了英雄主义和刚健的骨力。在科举制度方面,由于宋代的科举考试范围扩大(商人子弟也可以参加科举考试),科举日趋平民化、公正化,大批读书人趋之若鹜并步入仕途,扩大了文人队伍,留下了大量脍炙人口的作品。例如唐宋家中除了韩愈和柳宗元,其余六人均是科举出身,且在文学上成就突出。在科技方面,随着活字印刷术的发明和雕版印刷黄金时期的到来,各种文学体裁也在社会上风行。另外,还有北宋政府实行宽容的文化政策,等等。所有这些使得宋代文学空前繁荣。

5、用多种教学手段再现历史情境

在多媒体教学已普及的今天,在中学历史课堂教学中可以采取多种教学手段创设情境,再现历史场景。

(1)利用历史实物、图片了解历史。有条件的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对历史遗迹、遗址、遗物进行实地观察与调查,尽管这些遗址、遗迹等因年代久远而残缺不全,但毕竟留下了历史的痕迹,为后人认知和理解特定历史阶段人们的实践活动提供了可以触摸的、实实在在的感性材料,有利于帮助学生了解历史。如南京的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观雨花台、中山陵、南京大屠杀纪念馆等,从而了解国父孙中山的一生,感受抗日战争中日军的野蛮、残暴和中华民族所付出的沉重代价。

(2)利用影视资料艺术生动地再现历史。虽然历史一去不回,但教师可以借助于多种教学手段,如幻灯、电视、电影等直观、形象地再现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场景,使学生身临其境,获得直观感性的历史体验,达到情境教学的目的。例如,在讲抗日战争时,让学生观看电影《地道战》、《血战昆仑关》、《回民支队》等片断,使英雄人物的形象鲜活地再现于学生面前,让学生感同身受,与历史人物同欢笑,共悲喜,感受历史脉搏的跳动,在如临其境的历史时空中感受历史、体验历史、了解历史、学习历史。再如《孔子》、《建国大业》里,人物和基本情节都是真实的。播放这类影视剧,可再现当年的历史,将历史“拉”回现实,使学生受到情感的洗礼。

总之,新课程下高中历史情境教学的研究,就是运用语言、图片、视频、音乐、角色扮演等方式,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把教科书上的文字变成感性生动的情境,将历史“还原”,让那些久远的、陌生的历史原貌“重现”在学生面前,寓教于“情”于“境”,使学生身临其境,让学生在感受历史无穷魅力的同时,主动地学习历史知识,培养、提高自身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陈莉、在历史课上放飞你的梦想—打造新高考模式下的高效历史课堂[J]、文教资料,2011,(4)、

[2]刘正国、让历史课堂充满活力[J]、文教资料,2011,(6)、

近代历史背景篇4

关键词:历史歌曲;中学历史教学;历史课堂

中图分类号:G633、5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7-0235-01

有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激发学生兴趣,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习效率,这是教师体现教育新理念的一个重要的方法。我在中学历史课堂实践中,尝试利用历史歌曲辅助教学,收到了很好的成效。

所谓"历史歌曲",主要指产生于一定历史时期,反映当时现实社会风貌的歌曲和乐曲,也包括后人根据对某历史事件或人物的理解而创作,带有历史评论性质的歌曲和乐曲。本文以高中历史教学为例,就其课堂运用及实施效果进行简要分析论证。

1、利用历史歌曲辅助历史教学的理论依据

运用歌曲手段辅助教学,符合中学生身心特征。历史凝固、沉静而肃穆,不可再现,但可以艺术化;音乐来源泉于生活,活泼而富有感染力,它能把过去"复活",历史得以生动地展现。中学生有一定的知识储备,感性认识丰富,正处于理性分析的形成阶段,在教学中利用歌曲创造历史氛围的教学手段,正好适合其年龄特征。

大教育家孔子倡导"六艺",把"乐"放在相当重要的地位,强调音乐教育的价值在于培养人的思想和行为合乎道德规范。柏拉图也说过,音乐蕴藏于灵魂深处,滋润身心。可见音乐教育在整个人的培养中所占的重要位置。

多元智能教育理论也对音乐智能的强势特征作了分析,把音乐作为人类的第五种重要智能,建议教师在音乐氛围中激发学生的学习状态。

因此,用历史歌曲创设历史氛围,可以调动学生情感,拉近与历史的距离,加深对历史的认识。在课堂上利用历史歌曲的教育资源辅助教学,正是为了达到这种独特的效果。

2、利用历史歌曲辅助历史教学的内容选择

利用历史歌曲辅助教学,要从创作背景、歌词、乐曲影响力等方面与课堂整合,如果素材与教学相游离,也就失去其必要性。

就创作背景而言,历史歌曲反映了历史的真实情况,表达了人民的真实感情。如必修一《伟大的抗日战争》一课,我选用了《松花江上》这首著名的抗日救亡歌曲,低沉的旋律,如泣如诉,好象时光倒转到那个悲情的年代,创设情境让学生进入了良好的学习状态。再如讲述《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播放《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讲述《新中国初期的政治建设》,播放《社会主义好》,讲述《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阶段》时,播放《春天的故事》、《走进新时代》等,美妙的乐曲引导,远胜枯燥的说教,潜移默化中渗透着思想品德教育。

学习中国古代农业发展史,为了说明封建经济中自给自足的特征,我选用了黄梅戏《天仙配》中的《夫妻双双把家还》或豫剧《花木兰》中的《谁说女子不如儿男》。讲述《太平天国运动》时,电视连续剧《太平天国》的主题曲《浩浩乾坤》,非常适合教学主题,"流血的伤口不流泪,举旗的杆子不下跪, 攥紧的拳头不松手,过河的卒子不后退",连续四个"不"字,反映出敢于斗争、勇往直前的精神,既让学生感受真实的历史,又是很好的品德教育机会;歌词"何以成败论英雄,浩浩乾坤立丰碑",恰好反映出如何评价历史事件的标准,用来评价太平天国运动的意义再合适不过了,不以成败论英雄,而是看是否推动历史发展,是否有利于民族国家利益。对歌词的演绎中,培养了历史分析能力。

在世界史教学与中,则要侧重于挖掘音乐的背景知识。如选修课《拿破仑》,可选用贝多芬的《英雄交响乐》,在音乐片段欣赏的基础上,我设置了问题"作品为谁而作?",从最初的"贝多芬献给波拿巴",到之后改为"纪念一位伟人",折射出贝多芬对拿破仑才华和反封建胆识的钦佩,既认识到拿破仑前期的历史贡献,也认识到他后期的专制独裁与战争的侵略扩张性,引导学生更加全面地评价历史人物。

3、利用历史歌曲辅助历史教学的时机把握

在历史课堂教学的不同环节,引入相应的历史歌曲,将产生不同的教学效果。比如在讲述《辛亥革命》时,我在课前播放童安格的《诀别》,为教学的展开起了很好的铺垫作用。这首歌曲是根据林觉民《与妻书》改编的,我对歌词中"夜冷清"、"思国心情"、"烽火泪"等做了问题的设置,为学生了解辛亥革命的历史背景有很大帮助。

有些音乐作品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导入,如我在讲述高一必修《近代中国资本主义》专题的最后一节《中国资本主义的历史命运》时,引用了电视连续剧《大染坊》的主题曲《把感动留给人间》:"总以为泪水早已擦干,心中的滋味却有苦有咸;总以为彩虹就在跟前,我却在风雨中越走越远,这一场荣华富贵好心酸,早知道这命运由天注定……"学生在欣赏这段歌曲时,感悟到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困难,也肯定其坚持与执着,从而对近代资本主义有了比较全面的认识。

再如在《国际工人运动的艰辛历程》一课的小结阶段播放《国际歌》,对旧世界的呐喊,对未来的坚定信念,斗争的不屈精神,教学的主题得到了升华。

在课后作业中,我们仍然可以对历史歌曲的创作背景、歌词等设置一些材料型题目以巩固知识。如选修课《千秋功过秦始皇》,课后作业中可引用电视连续剧《秦始皇》的主题曲《秦皇扫六合》的歌词,对秦朝统一的背景、过程,巩固统一的措施等展开设问,从而复习巩固了秦始皇对历史的贡献。

4、利用历史歌曲辅助历史教学的程度控制

一首好的历史歌曲,与课堂教学相得益彰,甚至可以成为贯穿全课堂的"灵魂",所以教师在教学中,不但要引导学生走入音乐,更要引导学生走进历史,从而体现出选用音乐素材的价值所在。好的历史歌曲可以点缀课堂,但毕竟历史课标才是教学依据,音乐素材只是手段,如果占用太多篇幅,便会冲淡教学主题。如《英雄交响曲》,选取部分欣赏,之后马上就应转入创作背景的介绍,并且紧紧地与历史教学结合起来,不能本末倒置,在时间上耗费太多。

教育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我们有了便捷的网络搜索途径,各级教育资源库、教辅书附送的音像资料,都为我们提供了大量的历史音乐素材,但我们一定要选择最有利于达到教学目标的作品,针对教学内容,不能牵强附会,更不能只是为了单纯活跃课堂气氛而播放,因此,要对素材认真取舍。例如在讲述高一《伟大的抗日战争》时,用《松花江上》表现日寇罪行,用《义勇军进行曲》表现敌后抗战,用《团结就是力量》表现全民族抗战等。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教育观念在不断更新。我尝试着把历史歌曲与历史教学相结合,改变枯燥的教学方式,既促进中学历史教学改革,又渗透德育、美育教育,寓教于乐(yuè),这种尝试同时也使自己体会了"教无定法"的妙处,虽然有待于进一步改进与充实,但是不囿于狭隘的学科体系,借助现代教学手段,努力实现跨学科结合,却已经使我深受其利。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言,"受教育者越少感到教育者的意图,教育效果就越大"。

参考文献

[1]钟祖荣 伍芳辉 《多元智能理论解读》 开明出版社 2003年8月

[2]《走进高中新课程》编写组 《走进高中新课程》 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年6月

[3]张爱荣 《如何把音乐融入到历史教学之中的探讨》 《中学课程辅导(江苏教师)》 2012年13期

近代历史背景篇5

在教学和考试中,一些同学看到评价历史人物的题目就会觉得束手无措,无从下手。很多学生会这样写上一句:“我认为***很好,”、“我觉得***很伟大”,而没有下文了。我给学生总结出评价历史人物分三步:1、用一句或者很简练的语言概括出这是一个什么人,在哪方面做出突出贡献,即给历史人物定位。如:“曹操是历史上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和诗人”、“唐太宗是历史上杰出的有作为的皇帝。”2、比较全面地概括出被评价人物的主要贡献、事迹和不足。如秦始皇在统一六国、创立中央集权制、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等方面功不可没,但他同时又是一个暴君。3、此历史人物对历史产生的影响。要看其是否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社会发展与时代潮流、民族团结与进步、经济文化的发展、人民愿望与利益等方面。凡是能顺应、符合、促进以上方面的就应该肯定;反之,则要否定。

结合教学实践,我认为要引导学生评价历史人物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分为二的原则。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即进步与落后、积极与消极、成功与失败、优点与缺点。杰出历史人物也不例外,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因而在评价杰出人物时也应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进行辩证的分析。例如,清朝的康熙天子平三藩、、击败沙俄等,政绩斐然,维护和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同一,但是不能由于功绩明显就完全对其大兴的过错视而不见、全盘否认。我们必须根据其在位时期的作为,一分为二地评价他。当然瑕不掩瑜,最后总体上我们还是以为康熙天子是一位很有作为的封建帝王。

2、根据教材所学或材料信息,先在头脑中搜索秦始皇的相关活动,如同一六国、派人开凿灵渠、修筑万里长城、建立中心集权政治制度、同一度量衡、货币和文字、“焚书坑儒”、 增加赋税、增重徭役等等。

3、评价历史人物必须建立在史实的基础上,决不能主观臆断,空穴来风。也就是在占有大量史料的基础上对历史人物给予评价。就是“史论结合,论从史出”,分别评述功绩和过失。先写出主要活动,再对这一活动作简单评价。例如,对秦始皇的评价,在功绩方面,写出史实“灭六国同一全国”后,再对其简单评价:“结束了长期以来诸侯割据局面,有利于人民的生活安定和社会生产的发展,符合当时各族人民的心愿。”

4、特定的历史背景。背景是历史人物活动的大舞台,人物同样的活动如果处于不同的历史背景,那就可以做出不同的评估。下面我们以评价曹操为例加以说明:

(1)是要注意区分文学作品的曹操形象与历史中真实的曹操。文学作品中,由于受到“忠奸论”与“正统”(正名)思想影响,将曹操丑化,评为乱世奸雄。戏剧舞台上定位之为“白脸”。问题出在文学作品脱离了当时具体的历史环境,更多地是以个人的感情作为了评价历史人物的标准,违背了评价历史人物的真实性与客观性。

(2)是要将曹操历史作为中的“为政”与“为文”加以区分。政治上,曹操挟豪强之威,挟天子以令,注意发展生产,唯才是举,掌握军事计谋,运筹帷幄。文学上开创建安文学新气象,作品流传千古,如《短歌行》等,意蕴深远。

(3)是将“正统”思想与历史人物对中国社会进步的客观或主观进步性加以区分。东汉没落瓦解,非曹操之过,亦非曹操所能挽救,罪不在操,但曹操发动战争兼并战争,当然给人民带来困苦,此为过。“正统”思想不可以作为评价历史人物的标准,只有认清历史人物对社会发展所起的作用,才能正确地评价一个历史人物。

(4)是注意曹操为统一天下所做的努力,尤其是赤壁之战。此乃条件不成熟之举。要求统一是历史的进步,但违背历史客观,一意孤行,未能实现,此为主观努力与客观条件1、特定的历史背景。背景是历史人物活动的大舞台,人物同样的活动如果处于不同的历史背景,那就可以做出不同的评估。

近代历史背景篇6

一、交待背景材料的重要性

新闻背景是有关新闻事件的历史的环境的材料。它是对新闻的说明和注释。为了使读者更好地了解新闻事实需要交待背景材料。只有将所报道的事物的经过、与事物的联系和影响交待给读者(观众或听众),才能把新闻的事实说明白,才不至于给读者(观众或听众)留下盲点和疑点。

(一)交待新闻背景材料是将材料与事实的最佳组合方式,也是记者写出有深度报道的一个重要方法。例如:塔斯社在出访苏联时的一则消息《参观利哈乔夫汽车厂》这样写道:"塔斯社莫斯科(1991年)5月17日电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今天的日程是从参观利哈乔夫工厂这家莫斯科最大的汽车厂开始的。中国领导人对这家企业感兴趣不是偶然的:50年代他曾在这里实习过……"其中"50年代他曾在这里实习过"不仅说出了同志经历中的这一重要片断,而且说明了中国人民和苏联人民的传统友谊与合作关系。如果没有这一背景体现出其重要的新闻价值,就是一般的外交活动的报道了。

(二)交待背景材料是为了避免孤立地报道某个表面现象,以便向读者交待清楚产生这种现象的环境和历史条件。如:中央电视台1992年9月30日《新闻联播》中播发的《北京二环路改造工程竣工通车》的消息中,有这样一段解说词:"……过去的北京二环路是指老北京内城城墙圈的环路,现在北京二环路的概念已经有了变化,它是指西北二环路向南连接东厢、南厢和西厢的环路,全长33公里,过去20多个红绿灯路口,如今已被29座立交桥代替了……"紧接着作者采访了一位市民(大娘):"因为我是老北京人,我这么一看:左安门、右安门,这几个门变化非常大。我小的时候(这些地方)全都是黄土坡,今天这么一看,我都不认识了!"这条总长度只有550字的消息,却用了80多个字来交待背景材料。使观众详尽地了解了改造前的状况,以及改造后对于缓解北京交通拥挤所带来的好处。一位北京市民的同期声采访说明了从"黄土坡"到今天"立交桥"林立的变化,背景材料的运用恰到好处。

二、背景材料的类别和作用

(一)对比性背景材料。这种背景材料是对事物进行前后、左右、正反的对比衬托,以突出新闻事件的意义,或阐明一定主题、表明某种观点的背景材料。仍以《北京二环路改造竣工通车》这一电视新闻为例,其中有这样一段采访。记者问一汽车司机:"师傅,咱们要转一圈以前要走多长时间?"汽车司机:"这二环路要转一圈,以前得走1小时40分钟左右,如果要塞车的话这时间就没谱了!当时交通非常拥挤,拥挤的情况从咱小街豁口,有时堵到东直门桥南,有时将近东直门。"然后,记者乘车沿新改造的二环路行驶,转了一圈后,又回到起点,记者以现场报道的形式说:"我们又回到了东四十条桥,转一圈正好是33公里,用了29分钟。"这里,"……以前得1小时40分左右……"与改造后"用了29分钟"是一个鲜明的对比。将背景材料的铺垫与现在既成的事实形成鲜明的对比,背景材料的运用恰到好处。由此可见,对比性背景材料在新闻中起到了衬托的作用,即用背景材料来与主要新闻事实对比,对于突出新闻意义、加强主题表达、显露新闻价值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说明性背景材料。说明性背景材料是用来说明和解释新闻事实产生的原因、条件和环境、人物的行为活动的背景材料。其作用在于能使新闻内容更容易理解、全面深刻,新闻的意义显得清楚、突出。说明性背景材料分为历史背景材料、地理背景材料、人物背景材料和事物背景材料。历史背景材料既可以用来对比衬托新闻事实,也可以用来说明和解释新闻事实。如:中央电视台1995年5月23日《新闻联播》中播发的《塔里玛干--希望之海》中,"塔克拉玛干位于新疆南部塔里木盆地中心面积达33、76万平方公里。"使观众一下就了解了这里的地理状况。

(三)注释性背景材料。它是用以帮助读者看懂新闻内容,增长知识和见闻的背景材料。它包括产品其他物品性能特点的说明,科技成果的通俗介绍,技术性问题的解释。名词术语的注释,文史记载的知识,风土人情的介绍等。有些历史、地理和事物背景材料也属于这一类。如中央台1995年6月18日《新闻联播》中播发的《打开侏罗系地层大门的人》中,导语一开始就写道:"侏罗系,是一个多年来被认为只产煤不产油的地层……"消息一开始就对"侏罗系"这一地质术语向观众进行了解释,对于观众更好地了解报道的内容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三、运用背景材料时应注意的问题

背景材料在新闻中固然十分重要,但应用不当或运用太多就会掩盖或冲淡了新闻主题,甚至喧宾夺主,不利于新闻事实的表达。因此,将背景材料恰当运用也是不可忽视的问题。

(一)背景材料要为突出主题反映新闻事实服务。运用背景材料的目的是为突出主题服务,利于表达新闻事实。如果起不到这种作用,就会显得多余,而运用得好则对人们了解新闻事实有所帮助。如:中央电视台1994年6月22日晚间新闻播发的《广西梧州军民抗洪救灾》消息中,介绍的梧州发生洪水的有关背景材料是这样写的:"梧州,是一个有30万人口的工业城市。6月17日,肆虐的西江洪峰在一夜之间便吞没了梧州市。洪峰水位近26米,超过警戒水位10米91,是近百年来未遇的特大洪水,市区部分三层楼房都被洪水淹没……"其中……"是近百年来未遇的特大洪水,市区部分三层楼房都被洪水淹没"。既交待了历史背景,又说明了洪水之大。使不生活在梧州的人,也能了解梧州洪水肆虐的情形,起到了突出主题的作用。

近代历史背景篇7

关键词: 高中历史教学 “死记硬背” 历史学习法

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死记硬背”地学习历史,是他们最熟悉的学习方法。高一开学不久,在教学过程中,有部分班级的学生“教”我如何上历史课。这些学生告诉我,老师,我们初中的老师就是叫我们划课本内容,划完了我们自己背就行了,你也像初中老师那样给我们上课吧。这种历史学习法几乎是整个高中新生在初中都用过的方法,甚至有个学生在关于科任老师授课情况的问卷调查中这么说:历史课他听不懂,如果他一稍微开小差,就不知道老师讲到哪里。因为历史老师讲课不像初中历史老师那样,一段段地讲。而他们不知道,他们面临的将是比初中要难上百倍的课程。同样的道理,高中历史的学习与初中完全不同,并不是简单地依靠死记硬背就能解决。针对学生存在的这种现象,高一历史老师非常有必要转变学生“死记硬背”学习历史的陈规陋习。高一这一学年,历史要会考,除了转变他们的学习观念外,还要教会他们如何应对考试,在考试之前通过理解分析来掌握历史知识。我认为下面这两种方法对高中历史教学有很大的帮助。

一、联系法

在教学过程中,我指导学生通过以下这种方式来学习历史:每章每节通过联系的方法来掌握该章节的基础知识。如:《中国近现代史》两本书(上下册)各章各节怎么联系呢?第一章是“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第二章程度更加深到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完全形成。随着帝国主义侵略的加深,民族危机加深,一些进步的知识分子就起来进行抗争,所以就有了第三章资产阶级发动革命,清政府统治。但是,由于资产阶级的局限特点,没能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另外的先进人物又认识到只学习西方先进技术或制度还都不行,中国必须要从思想文化上进行改变。所以就有了第五章思想文化方面的改革,新文化运动就开展起来。思想得到改变了,全国人民思想觉悟也达到了一个历史的最高境界。就有了第六章全国人民都起来参与的国民大革命运动,历史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转折点。但由于、等发动的反革命,中国共产党遭到重创,在大革命失败中也使中共认识到,必须开展武装斗争来反抗的屠杀。国共就进入了十年对峙阶段。也就是中国近现代史下册的第一章。由于日本侵略中国的扩大,国共两党又由对峙进入了合作阶段,就是第二章国共合作抗日的全国抗日战争。最后日本被打出了中国,接下来国共两党之间又为了争国家的领导权,又发动了三年内战,这就是第三章的解放战争。结果是共产党取得了大陆的领导权。中共就开始了政权的建立和巩固。第五章就是中共政权建立和巩固的内容。政权建立后向社会主义过渡,通过改造及其各种改革措施,中共进入了轰轰烈烈的十年社会主义探索时期。也就是第六章。紧接着,在十年探索中,由于没有现成的社会主义建设经验,在这十年中,犯了很多错误,没有彻底解决,就导致了错误更严重的第七章的“十年”。“十年”结束,总结经验教训,认识到是领导发动的一场错误运动,在这十年中,中国的经济也遭到了严重破坏。中国共产党为了改变这种现状,就开展的大讨论,进行了纠正,制定了经济发展的策略。中国就开始进入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也就是第八章。这就是高一《中国近现代历史》两本书各章之间的联系。通过这样的联系,使学生在头脑里先有一个大概的内容轮廓,对两册书有了总体的了解。接着就详细地看具体内容。

二、归纳对比法

《中国近现代史》(旧教材)教材的编排一般都是按照历史事件的先后发生来编写的,也就是根据时间的先后顺序来编写。那么在每一个时间段里,总会有一些相近,相联系的内容。在教学过程中,就要尽量教会学生学会归纳。比如:《中国近现在史》(上册)是以外来侵略为近代史的开端,侵略战争一结束,近代中国都是以签订不平等条约为结束。那么,在近代的中国,清政府总共签订多少个不平等条约,各条约分别有哪些内容?给当时中国带来怎样的影响?基本上每个条约都是这样的格式,引导学生这么归纳,让他们通过对比,来理解条约的内容,避免了初中式的“死记硬背”。再比如,中国共产党自成立起到现在,召开很多的会议,如果学生割裂地去记,会觉得非常乱。但是,如果能引导学生按时间的先后来总结归纳中国共产党召开的会议,结合会议召开的背景,来掌握每个会议的主要内容,这样学生会觉得这个方法比他们胡乱地来记忆这些内容要好得多。再比如,中国共产党在不同的时期实行的土地政策,共有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土地革命时期,实行的是这样一条土地政策(打土豪、分田地、废除封建剥削和债务);而到了抗日战争时期实行的是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的政策;到了改革开放,中国共产党的土地政策又是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可以通过归纳对比来掌握它们的内容。而且通过归纳来对比,就会知道为什么中共在不同的时期要实行不同的土地政策。再比如,国共两次合作,它们的合作背景、合作内容、合作目的分别是哪些?通过这些归纳对比,会使繁杂的历史知识形成一个有联系、有对比的内容模块。其实中国近现代史的归纳对比法很多,如果学生真正的通掌握这种方法,在历史学习中将会游刃有余,学生就会觉得历史不难学。

理解式记忆,能很快也、很长久地掌握历史知识。每一个历史事件,我都教学生掌握它的学习方法。比如,一节历史课,它的发展基本上是这样的一个模式:这个历史事件为什么发生,也就是它发生的背景。如何发生,也就是它发生的经过。结果如何,也就是影响。基本上就是这样的一个线索。到高二、高三阶段,特别是高三的综合复习,以上的学习方法对学生提高历史成绩起到很大的作用。因为在我们历年的高考中,历史大题基本上都是中国近现代史、中国古代史、世界近现代史三个内容的综合题。这样的题目学生就必须要懂得每个内容的联系性,相关性。所以,从高一历史教学的过程中,我们都必须贯穿这一历史学习法。

很多学生都觉得历史这个科目很难学得好,总是认为要记的东西太多,顾不过来。实际上是他们没找到方法,不懂得联系,不懂得理解,把每一个历史知识割裂开来学,会顾得了头顾不了尾。所以学生碰到最多的现象就是上到后面的章节内容忘了前面章节的内容,复习到第二章忘了第一章。在历史教学中,就必须强调学生,要改变初中历史的学习方法。要学会通过了解历史背景来掌握这个历史知识,把每一个历史事件、每个章节都联系起来,这样来学习历史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近代历史背景篇8

关键词:古代音乐 高职院校 教学 文化 传承

依据科学发展观角度出发,审视早期我国音乐历史体系研究过程却不难发现,有关于古代音乐作品的形制只能通过大量的文献典籍记载对其学术价值与文化内涵予以模糊性分析与研究。而现代高职院校中音乐相关专业的教学内容,也集中针对于体系庞大的古代音乐作为主要教材学习内容。而近代音乐史,其发展历程较短,文化底蕴还需有待沉淀。因此,高职院校音乐专业对古代音乐教学模式予以深刻研究,能够有助于学生能够了解到其音乐本体及音乐历史的发展形态,对其揭示音乐文化领域的发展有着莫大的现实意义。[1]

一、我国古代音乐教学方式应能逐渐转变

随着时代进步与高新科技的大力发展,在文化教育领域中的教学观念也随社会趋势发展要求发生了深刻变革。过去,我国古代音乐教学秉承的是“三个中心”教学思想用于古代音乐史授课教学,即强调教材、教师、课堂为中心的“三个中心”教学模式。但随着教学体制与课改教育制度等的变革发展,以学生为主的人本思想教学模式逐渐形成,重视的是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与音乐素养培养。[2]

关于传统的古代音乐史教学内容,一般会依据古代政权的更迭或变更按照年限或朝代来将古代音乐形制历史划分成夏、商、周、秦汉时期、魏晋南北朝、隋唐、两宋、元明清。而教学内容则也是紧紧围绕其古代音乐在不同文化背景时期下的社会情况、历史背景等来作为铺垫,学习其音乐文化领域中的各个文献作品等。一般而言,古代音乐文献中多以宫廷音乐作为作品来源的主要部分。因此,教学也透过这些文献作品来研究其音乐形制、音乐文化、艺术价值等,目的是另学生深谙古代音乐史学理论知识的同时,树立以社会文化为核心思想的音乐观,提高学生道德情操水平,培养综合素质与音乐素养。

但是,这样的教学模式却有着明显的教学弊端,一是在于一些学生很难了解到当时历史背景下的音乐文化及艺术本身的价值特点所在;二是由于古代音乐与近现代音乐历史所纵隔的时间、空间、艺术价值等存在距离感,所以学生很难结合古代音乐所处不同历史背景时期所具有的发展规律去建立逻辑思维框架。因此,此时最为重要的是建立起学生对古代音乐文化历史的理性与感性思维的高度认知感。例如,在先秦音乐教学内容中我们可以根据出土的乐器文物结合有关历史背景音乐予以辅教学,使学生们能够身临其境,感受古代音乐魅力的同时,深刻了解到音乐的演奏方法、乐感节奏、乐器组合方式、具有的音乐文化特点等。

或者是在汉唐音乐教学内容中,结合所处年代背景我们会知道当时关于诗词歌赋、俑像壁画、音乐图像资料等的研究具备一定考究文献来源。所以,此时应着重培养学生对其图、文、乐的研究兴趣建立,同时辅助学生能够对汉唐乐舞的发展史予以高层次的理解与体悟。同样,在两宋元明清时期,一些具有的古谱、作品、乐器文物出土等的文献资料也十分丰富,所以可以结合一些当时所处历史的古代音乐作品予以赏析,当然前提是需要将其大量的古谱予以整理优化,包括搜集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对教学准备设计工作等要予以深刻琢磨。如此一来,通过充分准备的教学设计与一些辅教学手段的实施,一方面利于学生了解其音乐历史背景,另一方面也能加强学生对今后在戏曲、曲艺等品种学习的有效衔接。

二、高职院校古代音乐框架式教学模式下的几点教学思考

前文所述,我们知道古代音乐教学与现代音乐文化存在着一定的距离感,学生在课堂学习古代音乐教学内容时,应能建立特殊的“情境”构建,用以辅助教学,避免学习时的乏味、陌生感形成,进而激发学习情趣。当然这也是古代音乐“框架式”教学的应用技巧所在。不过,对于情境教学模式下的框架式教学,也应当配套建立一个“三维”结构:

一是针对于音乐技术层面,即加强对音乐实践课程相关的作曲技术理论的学习。为此,这一方面可以通过对音乐作品本身设计时的旋律、乐感、节奏、手法、演绎技巧等的分析进行巩固。

二是关于音乐形态结构的熟知与理解。比如,可以通过一些古代音乐作品的风格、体裁背景设定予以研究,同时结合老师的教学设计与情境要素建立,辅助学生能够对音乐作品有着另一层次的高标准认知与理解,进而可促进学生逐步了解到更为深刻的古代音乐形制、艺术价值、文化内涵等的领悟。[3]

三是对音乐历史层面的认知。关于这一点的教学内容设计,老师应能通过音乐作品的授课与指导,使学生哥了解不同古代音乐所处历史背景下的音乐体裁、音乐风格、及具有的艺术价值等,通过互动性提问、情境要素建立、历史背景铺垫等方式加强学生对音乐作品的全面理解,进而可进一步将过去的音乐作品呈现的音乐文化跃然于课堂教学中,揭示出其具有的发展规律等。当然,这一过程不能缺少对音乐作品等的审美体悟,包括对作品的形态分析等,即是说不能仅仅顾及到其作品的技巧方面研究,否则会使得学生对古代音乐文化的理解与认知出现偏差。如此一来,关于古代音乐教学时建立的框架式教学模式,正是当下高职院校音乐专业教学所应予以高度提倡的教学方式。[4]

结 语:

不论是从古代音乐历史发展角度出发,还是从当前高职院校音乐教育的教学培养目标去看,院校音乐教学老师都应能改变传统教学方式。对于纵横古今却又尘封已久的古代音乐作品教学应能建立必要的“情境”要素,加强教学设计,结合图、文、乐三要素构建出必要的框架式古代音乐教学模式,以促进学生在学习古代音乐教学课程内容时逐渐完善知识结构,从中深受其益。

参考文献:

[1]王、高校中国音乐史教学现状的思考与探索[J]、大众文艺(理论)、2011(21)、

[2]唐建军、《中国音乐史》教学之瓶颈及突破设想[J]、民族音乐、2010(1)、

[3]吴燕村、“接通”在中国古代音乐史教学中的作用[J]、技术与市场、2012、(3)、

[4]仲立斌、现存传统音乐在《中国古代音乐史》教学中的应用[J]、科技资讯、2011(25)、

    【写作范文】栏目
  • 上一篇:法律诊所的意义(精选8篇)
  • 下一篇:销售服务意识培训(精选8篇)
  •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本站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