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作文网

高血压健康风险评估(精选8篇)

时间: 2023-07-03 栏目:写作范文

高血压健康风险评估篇1

通过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对影响居民健康的主要卫生问题实施干预,减少主要健康危险因素,有效预防和控制主要传染病及慢性病,加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建设,提高公共卫生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使城乡居民逐步享有均等化的公共卫生服务,全面提高城乡居民健康水平。

二、项目内容(10类41项)

(一)建立居民健康档案。服务对象是辖区内常住居民(包括居住半年以上非户籍居民)。服务项目和内容:1、建立健康档案。2、健康档案维护管理。

(二)健康教育。服务对象是辖区内居民。服务项目和内容:1、提供健康教育资料。2、设置健康教育宣传栏。3、开展公众健康咨询服务。4、举办健康知识讲座。5、开展个体化健康教育。

(三)预防接种。服务对象是辖区内0~6岁儿童和其他重点人群。服务项目和内容:1、预防接种管理。2、预防接种。3、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处理。

(四)儿童保健。服务对象是辖区内0~6岁儿童和其他重点人群。服务项目和内容:1、新生儿家庭访视。2、新生儿满月健康管理。3、婴幼儿健康管理。4、学龄前儿童健康管理。

(五)孕产妇保健。服务对象是辖区内居住的孕产妇。服务项目和内容:1、孕早期健康管理。2、孕中期健康管理。3、孕晚期健康管理。4、产后访视。5、产后42天健康检查。

(六)老年人保健。服务对象是辖区内65岁及以上常住居民。服务项目和内容:1、生活方式和健康状况评估。2、体格检查。3、辅助检查。4、健康指导。

(七)慢性病患者健康管理。服务对象是辖区内35岁及以上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和2型糖尿病患者。服务项目和内容:1、筛查。2、随访评估和分类干预。3、健康体检。

(八)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服务对象是辖区内诊断明确、在家居住的重性精神疾病患者。服务项目和内容:1、重性精神疾病患者信息管理。2、随访评估和分类干预。3、健康体检。

(九)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和处理。服务对象是辖区内服务人口。服务项目和内容:1、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风险管理。2、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现和登记。3、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4、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处理。

(十)卫生监督协管。服务对象是辖区内居民。服务项目和内容:1、食品安全信息报告。2、职业卫生咨询指导。3、饮用水卫生安全巡查。4、学校卫生服务。5、非法行医和非法采供血信息报告。

三、工作目标

项目

一、建立居民健康档案

1、建立健康档案

按服务规范要求,统一居民健康档案的格式,项目齐全,并实现计算机管理。居民健康档案建档率农村≥70%,城市≥85%,电子建档率≥50%。

2、健康档案维护管理

65岁以上老年人、0~6岁儿童、孕产妇、重性精神病人、高血压和糖尿病等慢性病人等重点人群的健康档案服务记录按服务规范要求及时更新,其他人群的健康档案及时记载主要医疗服务记录。

二、健康

教育

1、提供健康教育资料

每个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候诊区、诊室、咨询台等处摆放12种以上宣传材料,候诊区、观察室、输液室、健教室等场所播放健康教育音像资料,全年6种以上。

2、设置健康教育宣传栏

每个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宣传栏不少于2个,村卫生室和社区卫生服务站宣传栏不少于1个,每个宣传栏的面积不少于2平方米。宣传栏一般设置在机构的户外、健康教育室、候诊室、输液室或收费大厅的明显位置,宣传栏中心位置距地面1、5~1、6米高。每个机构每2个月最少更换1次健康教育宣传栏内容,内容包括健康素养基本知识和技能、传染病预防、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预防、妇幼保健、老年人保健、健康生活方式和可干预危险因素;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防灾减灾、家庭急救;医疗卫生法律法规及相关政策;食品安全、职业卫生、放射卫生、环境卫生、饮水卫生、计划生育、学校卫生等公共卫生问题。

3、开展公众健康咨询服务

每个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利用健康主题日或针对辖区重点健康问题,开展健康咨询活动并发放宣传资料,每年至少开展9次。

4、开展个体化健康教育

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的医务人员在提供门诊医疗、上门访视等医疗卫生服务时,要开展有针对性的个体化健康知识和健康技能的教育。

5、举办健康知识讲座

每个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每月至少开展1次健康教育讲座,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每2个月至少开展1次健康教育讲座。

三、预防

接种

1、预防接种管理

及时为辖区内所有居住满3个月的0~6岁儿童建立预防接种证和预防接种卡等儿童预防接种档案,采取预约、通知单、电话、手机短信、网络、广播通知等适宜方式,通知儿童监护人,告知接种疫苗的种类、时间、地点和相关要求。每半年对责任区内儿童的预防接种卡进行1次核查和整理

2、预防接种

一类疫苗基础接种率≥95%,加强接种率≥90%。

3、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处理

发现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接种人员应按照《全国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方案》的要求进行处理和报告,确保不发生预防接种事故。

四、儿童

保健

1、新生儿家庭访视

对服务区域内的新生儿访视进行统一组织管理,进行新生儿家庭访视3次,包括新生儿健康检查、母乳喂养指导、新生儿护理等,新生儿访视率≥95%。

2、新生儿满月健康管理

在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体重、身长测量、体格检查和发育评估等,满月健康管理率100%。

3、0-36个月婴幼儿健康管理

新生儿建册建卡率≥95%,1岁以内婴儿每年健康检查4次,第2年和第3年幼儿每年健康检查2次。在婴幼儿6~8、18、30月龄时分别进行1次血常规检测。在6、12、24、36月龄时使用听观察法分别进行1次听力筛查。系统管理率≥95%,对体弱儿、高危婴幼儿进行转诊及专案管理,专案管理率100%。

4、学龄前(4-6岁)儿童生长发育评估

为4-6岁儿童每年提供一次健康管理服务,健康管理率100%;服务内容包括体格检查,生长发育和心理行为发育评估,血常规检测和视力筛查,健康指导。

5、健康问题处理

对健康管理中发现的有营养不良、贫血、单纯性肥胖等情况的儿童应当分析其原因,给出指导或转诊的建议。对口腔发育异常(唇腭裂、高鄂弓、诞生牙)、龋齿、视力低常或听力异常儿童应及时转诊。

五、孕产妇

保健

1、孕早期健康管理

孕12周前为孕妇建立《孕产妇保健手册》,进行一般体检、妇科检查和血常规、尿常规、血型、肝功能、肾功能、乙型肝炎检查,开展保健指导、产前筛查和产前诊断的宣传告知,早孕建册(卡)率≥95%。对高危孕妇及时转诊,2周内随访转诊结果。

2、孕中期健康管理

孕16~20周、21~24周各进行1次产前检查,对孕妇的健康状况和胎儿的生长发育情况进行评估和指导。

3、孕晚期健康管理

孕28~36周、37~40周在有助产资质的医疗卫生机构至少各进行1次产前检查和健康指导,高危孕妇应增加产前检查次数,意外情况及时转诊。

4、产后访视

镇、村妇保医生应于产妇出院后3、14、28天内到产妇家中进行产后3次访视,产后访视率≥95%。

5、产后42天健康检查

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正常产妇做产后健康检查、恢复情况评估和健康指导(异常产妇到原分娩医疗卫生机构检查),产后42天健康检查率100%。

六、老年人

保健

1、生活方式和健康状况评估

掌握辖区内65岁以上老年人常住人口数量;每年为65岁以上老年人常住人口提供1次生活方式和健康状况评估,评估率≥90%。

2、体格检查

每年为65岁以上老年人常住人口提供1次体格检查,体检项目包括体温、脉搏、呼吸、血压、身高、体重、腰围、皮肤、浅表淋巴结、心脏、肺部、腹部等常规体格检查,并对口腔、视力、听力和运动功能等进行粗测判断,体检率≥90%。

3、辅助检查

每年为65岁以上老年人常住人口提供1次辅助检查,检查项目包括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能(血清谷草转氨酶、血清谷丙转氨酶和总胆红素)、肾功能(血清肌酐和血尿素氮)、空腹血糖、血脂和心电图检测,辅助检查率≥90%。

4、健康指导

及时告知老年人体检结果,并分类进行健康指导。体检结果告知率、健康指导率达100%。

七、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

1、筛查

35岁以上人群门诊就诊血压测量率在95%以上,对确诊的原发性高血压病例要及时下转落实管理,建立危重与疑难病例转诊制度,对高危人群进行健康指导。

2、随访评估和分类干预

按国家规范要求开展原发性高血压病例随访管理与分类干预,规范化管理率达90%,管理人群血压控制率%≥50%。

3、健康体检

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按要求每年进行1次健康体检(与随访、老年人体检相结合),体检率100%。

八、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

1、筛查

建立35岁以上人群糖尿病筛查登记,对确诊2型糖尿病病人及时下转落实管理,对高危人群进行健康指导。

2、随访评估和分类干预

对确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每年提供4次免费空腹血糖检测,至少进行4次面对面随访。并按国家规范要求进行分类干预,规范化管理率达90%,管理人群血糖控制率≥50%。

3、健康体检

对2型糖尿病患者按要求每年进行1次健康体检(与随访、老年人体检相结合),体检率100%。

九、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

1、重性精神疾病患者信息管理

辖区内重性精神病人健康档案建档率100%,并及时进行网络直报。

2、随访评估和分类干预

按国家规范要求开展重性精神疾病患者随访管理与分类干预,规范化管理率100%。

3、健康体检

对重性精神病人按要求每年进行1次健康体检,体检率达90%。

十、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与处理

1、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风险管理

建立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制度;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协助做好本辖区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风险排查、收集和提供风险信息,参与风险评估和应急预案制(修)订。

2、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现、登记

规范填写门诊日志、入/出院登记本、X线检查和实验室检测结果登记本。首诊医生在诊疗过程中发现传染病病人及疑似病人后,按要求填写《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报告卡》,发现或怀疑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按要求填写《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卡》。

3、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报告

传染病疫情报告率和报告及时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率均达100%;传染病疫情零缺报;按规范要求开展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院内自查,发现情况及时订正和补报。

4、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理

按规范要求开展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处理,处理率100%,资料收集符合要求,上报及时。协助做好结核病和艾滋病患者的宣传、指导服务以及非住院病人的治疗管理工作。

十一、卫生监督协管

1、食品安全、公共场所等信息报告

辖区内餐饮、公共场所经营单位登记率100%,食品安全信息报告及时率100%,发现问题协助调查。

2、职业卫生咨询指导

开展针对性的职业病防治咨询、指导,对发现的可疑职业病患者向职业病诊断机构报告。辖区内职业危害企业建档率、放射诊疗单位登记率100%。

3、饮用水卫生安全巡查

协助卫生监督机构对农村集中式供水、城市二次供水和学校供水进行巡查,协助开展饮用水水质抽检服务,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报告;协助有关专业机构对供水单位从业人员开展业务培训。

4、学校卫生服务

协助卫生监督机构定期对学校传染病防控开展巡访,发现问题隐患及时报告;指导学校设立卫生宣传栏,协助开展学生健康教育。协助有关专业机构对校医(保健教师)开展业务培训。

高血压健康风险评估篇2

黑龙江省绥棱县中医院 黑龙江省绥棱县 152200

【摘 要】随着我国医疗事业的发展与进步,我国在心脑血管疾病方面的研究也更为深入,而应用风险评估工具则能够帮助医生和患者更好的规避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同时采用积极正确的治疗手段为患者解除病痛,笔者将结合实际的工作经验对心血管疾病的风险评估现状及未来进行展望。

关键词 心血管疾病;风险评估;危险因素

心血管疾病对于人类健康的威胁是十分巨大的,我们可以通过健康的饮食和适当的药物予以预防,根据个人体质的不同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因素也不尽相同,目前,我国临床对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评估数据较多,如何选用正确的工具进行风险性评估是影响疾病预防的重要因素,笔者查阅大量相关资料和风险评估数据的整理,希望能够提高心血管患者救治前的正确处理率。

1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的风险评估

首先,患有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的患者容易出现贫血现象,有的研究学者还对此进行了心肌梗死溶栓试验,其目的就是希望通过风险评估系统找出发病的原因,通过经过大量的临床实践和患者的跟踪调查,统计死亡率和康复率之间的比例,之后采用回归分析法得到几组独立的临床预测变量,将患者的危险等级进行不同程度的划分,以便于为日后的风险评估提供有利的验证依据,如果是预后评价较低的患者还需要继续康复治疗,而危险程度越大其复发心血管疾病的几率也越大。风险评估的内容包括患者的年龄、心律、动脉收缩压以及是否有心血管患病史与遗传史,通过分析这些条件来确定采用何种治疗手段。其次,危险模型的建立也是进行风险评估的重要方式之一 ,危险模型包括心力衰竭病史、心肌梗死病史以及心脏收缩压等各项指标,跟踪患者出院后的症状转变,再按照临床参数来推导患者出院后六个月的病死率,其可能会随着时间的延长而出现更加广泛的适用性[1]。最后要强调的是有关心血管患者脑出血的风险评分,由于患有心血管疾病患者体内的抗血小板会与相应的抗凝血药物成分融合,通过介入治疗可以减轻脑出血的几率,但是一旦发生出血就很难治愈,即便是治愈也会留有不同程度的后遗症,因此,心血管疾病患者一定要注重预后措施的采取,最大限度的规避风险。

2 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的风险评估

对于没有患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心脏病患者更要采取适当的预防措施来降低患心血管疾病的几率,这种心脏病患者被称为亚临床状态,对其进行风险评估的要素是控制年龄在二十至四十岁之间,而且每五年都要对其进行一次风险评估,美国有调查研究数据显示冠心病、糖尿病以及患有外周动脉疾病的患者在患者心血管疾病治愈后复发的几率达到百分之二十以上。引发冠心病的因素包括高血压、高血脂及吸烟、酗酒等,还有少数患有家族遗传病史,但这些人群的发病年龄都在五十岁以后,运用风险评估工具可以将部分危险因素排除。那么,有着不同程度患心血管疾病风险的人群应该如何采取有效的防御措施呢,首先,低风险人群要通过合理膳食、规律生活起居做起;中危人群则要定期到医院体检,必要时采取适当的药物预防;对于高危人群来说就离不开药物的治疗,而且日常的工作和生活都要极为注意,尽量减少工作量,多休息,适当运动[2]。

3 心房颤动患者的风险评估

心房颤动患者不排除有一定程度的心脏病,需要通过血栓风险评估体系进行危险因素的判定,大多数心房颤动患者都死于脑血栓,因此,对于心房颤动疾病的治疗引起国际上的广泛关注,笔者推荐使用CHADS2 简易评分法,也就是对患者的血压、心律等进行测量,尤其是糖尿病患者要予以高度的重视,此风险评估系统也分为不同的等级,随着等级的升高其患有脑血栓的概率也会增大,需要注意的是除了低危患者外其他等级的患者都要采用抗凝治疗,这是一种预防脑出血的有效手段,可以机体的凝血时间来调节标准化比值,确保风险评估系数在二到三之间,一旦超出这个范围,患者及容易发生危险,尽管目前这一评分体系还没有不适应的患者,但还需要不断的研究与创新,尽量提升治疗的效果并缩短治疗时间。另一方面,就是心房颤动患者的出血风险评估,与之前的风险评估类似,抗血栓质量需要根据个人体质的不同灵活的修改治疗方案,但医师一定要控制好出血的风险,临床评分标准包括了肝肾功能、血压水平以及所服用药物的作用,这些评估因素都是衡量患者风险与获益的比值,只有谨慎、积极的选择抗栓药物与治疗方法才能更好的防范心房震颤患者患有心血管疾病的几率[3]。

4 结语

综上所述,本研究对最近几年国际上心血管疾病风险评估的方法和几种患者发生心血管疾病风险的几率进行阐述,尽管目前我国在这方面的风险评估体系还不是非常全面与准确,但通过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与先进技术一定能够更好的进行风险评估与疾病的防范工作,在心血管疾病的整合与危险因素的评定方面还需要不断的完善流程,同时增加临床调查实例,促进我国医疗事业的健康、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 世界卫生组织、 心血管疾病预防( 心血管风险评估和管理袖珍指南)[Z]、日内瓦: 世界卫生组织出版处,201-230、

[2] 陈校云, 孙纽云, 高光明、 我国医疗风险成因分析方法及常见风险因素[J]、 中国医院,2011,15(5):622-921、

[3] 吴升平, 滑蓉蓉, 王文志等、 北京市社区中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相关疾病知识、信念、行为水平与经济收入的关系[J]、 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12,17(5):444-447、

高血压健康风险评估篇3

【关键词】健康管理;肾结石;干预;指导

1收集资料

1、1体检资料患者王某,女,52岁,身高158cm体重68kg,腰围86cm,B超显示右肾有直径0、5cm的结石,肝肾功能正常,尿检正常,空腹血糖6、5mmol/L,血压150/90mmhg,心率78次/分,心电图、胸片均为正常。

1、2其它信息

1、2、1生活习惯及嗜好每天饮水量约500-800ml,喜食动物内脏、甜食,生活规律,不爱活动,很少进行体育锻炼,无烟酒嗜好,嗜好打麻将。

1、2、2既往健康状况否认肝炎,结核病,血吸虫等病史,有过胆结石切除术史。

1、2、3心理健康状况因退休,无工作压力,喜爱攀比,虚荣心强。

1、2、4生活事件儿子离婚,对其来说很难启齿,觉得没面子。

2健康风险评估

2、1目前状况①B超显示右肾0、5cm结石,曾有过胆囊结石术。②中心性肥胖,身高158cm,体重68kg,腰围86cm,体重指数>28。③高血压1级,收缩压150mmhg,舒张压90mmhg。

2、2患病风险评估①结石增大,再发的风险较高,喜甜食,喜食动物内脏,饮水量较少。②患冠心病的风险较高:肥胖,血压,爱攀比,喜面子,儿子离婚等。③患中风的可能性比较大:与高血压,缺乏锻炼有关。

3健康管理目标

预防其它疾病的发生,促进康复,降低健康危险因素,尽量使患者愉快地生活。

4健康干预指症

患者患有高血压,肾结石,中心性肥胖,需遵医嘱服用药物的同时,为其制定以下计划:

4、1确定目标人群①一级目标人群:为患者及其丈夫,儿子,女儿;②二级目标人群:社区卫生工作人员,邻居,亲友等;③三级目标人群:地方领导,相关单位负责人与工作人员等。

4、2健康教育干预工作人员通过讲座、发放资料及与患者(家属)沟通交流,使患者及家属对疾病有正确的认识。了解疾病的治疗、用药、饮食调理、并发症及诱因、疾病发展的危害性等方面的知识。

4、3膳食干预①多饮白开水:多饮水使尿液得到稀释,钙离子和草酸根浓度会降低。增加50%的尿量,可使结石发病率下降86%。②合理补钙:合理补钙,减少部分被肠胃吸收和经胃排出体外的草酸,使血液偏碱性,从而减少了肾结石的几率。③限制糖类摄入:高糖食品可以使患肾结石的机会增加,因此,注意少吃甜食。④少吃草酸钙含量高的食物:含草酸钙盐高的食物有香蕉、波菜、草莓、甜菜、巧克力等。过高的草酸摄入是导致肾结石的主要原因之一。⑤少吃豆制品:大豆食品含草酸盐和磷酸盐都高,能同肾脏中的钙融合,形成结石。⑥睡前慎喝牛奶。⑦勿过量服用鱼肝油:鱼肝油富含维生素D1,促进肠膜对钙磷吸收的功能,骤然增加尿液中钙磷的排泄,势必产生沉淀,容易形成结石。⑧多食黑木耳:黑木耳中富含多种矿物质和微量元素,能对各种结石产生强烈的化学反应,使结石剥落、分化、溶解提出体外。⑨限制动物内脏和高胆固醇的食物。⑩限制食盐的摄入量。

4、4运动干预多做肢体及跳跃运动有利于结石的排出,这些运动包括跳绳、跑步、上下楼梯、跳高、跑远等项目。若每天坚持一定量的这些运动,肾结石就能得到更好的治疗。虽然这些运动对结石有很好的辅助治疗作用,但患者有高血压、年纪很大,一定要把握好度,物及必反,过度的运动会造成肾脏的负担加重,不仅如此,还可以诱导肾绞痛发作,增加病人痛苦,不利于肾结石的康复。每次运动20-30分钟为宜,在餐后1小时进行,循序渐进,以不大口喘气为宜。

4、5心理干预①怒伤肝,必使肝气血不畅,是诱发肾结石急性发作的因素,忧忌伤脾,必使脾胃饮食不消,也是诱发肾结石的原因之一,所以,恼怒忧思应尽量避免。②创造一个和谐的人际关系环境,消除其攀比心理,与人为善,和亲友、同事等处好关系,在融洽、快乐的氛围中,才能有愉快的心理健康环境。③把心思转移到业余生活中去,鼓励患者参加丰富多彩,有益于身心健康的娱乐活动,培养多种兴趣爱好。④对于病情不要紧张,对于生活中的不良事件要从容面对,要使其慎行,世界是五彩缤纷的,不可能天天都有鲜花和阳光,家庭中不可能都是微笑和欢乐。

5追踪随访

5、1每2个月复查一次B超,指导用药和饮食调整。

5、2每天定时测量血压。

5、3观察患者的心理状态,使患者保持积极、乐观向上的心态。

5、4定期肝功能、心电图、脑卒中检查,防止风险疾病多发性,阴止并发症,搞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命中。

6效果评估

通过11个月对患者的健康管理和干预,患者每天饮水量保证大于2000ml,严格按规定饮食,改变了打麻将这种久坐少动的爱好,喜爱跳舞和跳绳。血压下降保持至130-140mmhg/80-85mmhg,体重降至58kg,B超显示双肾无结石。因此,通过这个个案显示,对患者采取的针对性健康干预,改善了她的生活习惯,减少了各种疾病的发生及发展,从而提高了患者的身体素质及生活,健康管理是有效的作用显而易见,因此,此次健康管理成功有效。

参考文献

高血压健康风险评估篇4

关键词:泌尿外科;术前护理评估;愈后

泌尿外科的患者以老年患者和小孩居多,老年患者可能合并有心、脑、肺、肝脏等基础疾病,年老体弱,营养状况差,小孩自理能力差,这两类患者依从性都较差,如何正确了解患者的身体状况和潜在风险,提高患者的依从性,积极配合医生顺利进行手术,提高手术成功率,是我们护理工作者面临的重要问题。笔者对我科采取的术前护理评估方法和临床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3年1月~12月需要手术的患者120例,其中男性86例,女性34例,年龄5~78岁,65岁以上72例,平均年龄(56、3±2、7)岁,其中前列腺增生症27例,肾结石20例,输尿管结石17例,前列腺癌18例,膀胱肿瘤12例,癌6例,肾结核9例,压力性尿失禁2例,先天性尿道下裂3例,鞘膜积液6例。

1、2方法 将上述12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住院常规护理及治疗,治疗组在前者基础上,加做术前护理评估(表1),并针对评估结果,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得分越低,表明潜在的风险越大,针对评估结果,积极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例如年龄太大或太小,自理能力差的患者,术前进行健康宣教,健康宣教是通过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的传播卫生保健知识和技术,通过信息传播和行为干预,帮助公众掌握健康防范的相关知识,改善不良生活习惯,改善周围环境,从而促进健康的过程[1],术前健康宣教有利于降低泌尿外科患者术前的应激状态,确保手术的安全性[2]。通过宣教,让患者及家属了解住院环境,熟悉医院流程,严防发生摔伤、坠床、烫伤等事件;营养状况差的患者,向他们讲解营养的搭配以及如何加强营养的摄入,也可以为他们提供营养食谱,积极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有基础疾病的患者,充分了解疾病的种类及目前状况,高血压患者积极监测血压,指导患者如何药物控制,糖尿病患者积极监测血糖水平,指导患者如何控制饮食,如何规律用药,慢阻肺患者积极戒烟,指导患者如何预防感冒,如何排痰、雾化、氧疗等;手术对于患者来说是一种严重的心理刺激,焦虑是最常见的应激反应之一,术前施行心理护理,通过调查显示需要率为100%,满意率为100%[3],心理状况差的患者,积极予以思想开导,向他们介绍手术医生和管床医生水平,消除患者的思想顾虑,通过人性化沟通,有助于护患双方相互理解,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服务宗旨,是社会发展的需要[4]。

2 结果

2、1对照组60例患者,术后发生肺部感染3例,引流管逆行感染1例,烫伤1例,血压升高2例,血糖升高1例,电解质严重紊乱1例,经积极处理后,电解质严重紊乱患者因年龄大,体质差,合并有冠心病和慢阻肺,最终死亡,本组其他患者好转或治愈出院,本组患者术后发生不良事件9例,占15%,死亡1例,占0、016%;治疗组60例患者,术后发生肺部感染1例,引流管逆行感染1例,经积极处理后本组患者均好转或治愈出院,本组患者术后发生不良事件0、033%,无死亡病例;

2、2对照组60例患者,平均住院天数为9、6d,平均住院费用为7600元;治疗组60例患者,平均住院天数为8、8d,平均住院费用为7100元。

综合分析上述结果,治疗组术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平均住院天数、平均住院费用均较对照组明显下降。

3 讨论

护理评估是护士通过观察、体检、借助诊断仪器和实验室检查等获得的资料,将收集的健康资料按一定的方法进行分类,并检查有无遗漏的过程。

术前护理评估是临床护理的一个基础工作,尤其在泌尿外科更显重要。泌尿外科的患者以老年患者和小孩居多,医学上将65岁以上的人划分为高龄[5],老年人因衰老和疾病导致脏器储备功能减退或丧失,内环境机制低下;而且由于手术前常伴随其他疾病,术后容易产生各种并发症,从而导致死亡率增加[6]。老年患者由于其生理和心理方面的特殊性,存在许多护理安全隐患,具有高风险性,加强风险管理,将高风险因素降至最低限度,是提高泌尿外科老年患者护理质量的重要环节[7]。

护理人员必须努力提高泌尿外科及老年患者相关专业护理知识,全面掌握患者的各种风险因素,熟知其生理、病理、心理特点和护理技巧,采取有针对性地护理措施,满足其身心需求,为老年住院患者提供一个安全的治病、养病环境[8]。

本案通过临床观察,发现开展术前护理评估,针对评估结果,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有效减少了术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减少患者的平均住院天数,降低了患者的平均住院费用,明显改善了手术愈后,值得在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梁进女,梁志玲、临床护理健康教育路径在经皮肾输尿管镜取石患者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指南,2010,08(17):171-172、

[2]贾萍、健康宣教在泌尿外科手术患者中的应用[J]、中外健康文摘,2013(15)、

[3]陈文、泌尿外科患者术前焦虑的评估探讨[J]、中华医学研究杂志,2006,6(2)、

[4]秦法玲、浅谈加强沟通对预防护理纠纷的意义[J]、泰山医学院学报,2006,27(4):371、

[5]顾倬云、老年外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50-85、

[6]金晓红,钱秀芳、外科老年患者的生理特点及术前护理干预[J]、上海护理,2001,2(4):33-34、

高血压健康风险评估篇5

[中图分类号] R194、3[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5-0515(2011)-01-149-01

近年来我国汽车产业发展迅猛,进入全球竞争行列,大型汽车集团机关人员面临着决策、管理、落实的巨大压力,工作生活节奏日益加快,为了解该人群的健康状况,探讨行之有效的健康管理方式,我们对其进行了健康体检,结果分析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某汽车集团机关人员共742人,其中男性573例,女性169例,年龄在23-59岁之间,平均年龄42、6岁。按年龄段分为20~29岁、30~39岁、40~49岁、50~59岁四组。

1、2 方法 询问病史,内科、外科、耳鼻喉科、眼科、口腔科、妇科检查,DR胸片、心电图、腹部彩超等辅助检查,血常规、尿常规、血生化等化验检查。

1、3 统计分析 使用健康体检软件收集、汇总所有体检资料,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 742名受检者中,无任何阳性所见者26名,占总人数的3、5%。检出各种阳性结果者716例,占总人数的96、5%,人均有3、2种阳性结果。

2、2 慢病风险因子检出情况 检出率由高到低为:高脂血症53、8%,超重肥胖51、9%,高血压35、0%,高尿酸血症24、9%,血糖升高16、6%,脂肪肝12、8%。按年龄、性别分组详见表1、表2

2、3 慢病风险因子与性别、年龄关系分析

高脂血症、超重肥胖、高血压、高尿酸血症、血糖升高、脂肪肝等检出率高,在男女中的检出率采用Pearsonχ2检验,差异均有显著性,男性明显高于女性。

以上慢病风险因子多见于中年男性机关人员。高脂血症、超重肥胖、血糖升高在30~39岁较多,40~49岁和50~59岁年龄段最严重,采用χ2检验表明这些因子在年龄分布上有显著性差异,随年龄呈上升趋势;高血压、高尿酸血症、脂肪肝在30~39岁、40~49岁和50~59岁年龄段检出率均较高,但无显著性差异。

3 讨论

健康管理是对个体或群体的健康进行监测、分析、评估,提供健康咨询和指导以及对健康风险因素进行干预的全面过程[1]。机关人员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工作责任重,精神压力大,经常应对复杂多变的局面,出差、应酬多,生活不规律;部分有烟酒嗜好,摄入营养过剩,长期坐姿,不能坚持体育锻炼,均可导致慢病风险因子多发,该人群的体检结果亦显示高脂血症、超重肥胖、高血压、高尿酸血症、血糖升高、脂肪肝是其最严重的健康问题。因此,对其开展健康管理、采取行之有效的干预措施非常必要,这个人群具有明显的优势,经济收入高,个人素质好,接受健康知识能力强,乐于沟通交流,可以开展生活方式管理,从源头上改善以上健康问题,包括:(1)合理营养与膳食指导;(2)减轻体重指导;(3)体力活动及运动指导;(4)戒烟指导[2]。同时应减轻精神负担,减少工作压力。开展健康干预2个月后对其健康效应进行评估,修正指导计划与指导方法,继续下一步的健康管理,最终取得较大的健康效应。

参考文献

高血压健康风险评估篇6

[关键词]脑卒中;预防;转诊;社康中心

[中图分类号]R74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0616(2016)02-139-04

脑卒中是目前世界范围内人口死亡的重要原因和成人残疾的首要因素,对脑卒中的一级预防是通过对脑卒中风险人群进行监控和危险因素干预,目前国内外在社区中心进行脑卒中危险因素的监控和预防性干预已上升至社会问题,但对社区中心与三甲医院分层评估和治疗干预的模式探讨较为少见,本研究即探讨了在社康中心进行心血管疾病患者脑卒中危险分层的可能性及与三甲医院双向转诊的模式,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9月~2014年5月梅林一村筛查的社区心脑血管疾病脑卒中风险人群2000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在卫生部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工程委员会制定脑卒中8项危险因素(高血压、血脂异常、糖尿病、心房颤动、吸烟、体重超重、缺乏运动、卒中家族史)中3项及以上。其中男1246例,女764例,年龄在46~71岁,平均年龄(56、8±5、1)岁。所有患者均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风险分层及干预方法

所有患者入选后均在社康中心和健康小屋中采用氟明翰卒中风险评估量表形式对高危人群进行分层评估,将患者划分为三层,其中低危10年内卒中风险低于6%,中危10年内卒中风险6%~10%,高危10年卒中风险高于10%,然后将患者送至三甲医院进行二次评估,并由三甲医院的心内科医生开处药物干预方案,其中高血压患者给予长效钙拮抗剂或肾素一血管紧张素系统拮抗剂治疗。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其中社康中心干预组1126例后期在社康中心随访和调整方案,三甲医院干预组874例在三甲医院随访和调整方案,治疗6个月对患者进行定期随访,做出治疗调整,继续治疗干预6个月,且已取得三甲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3观察指标

观察比较患者首次在社康中心危险分层结果与三甲医院危险分层结果差异性,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干预6个月、1年中相互转诊状况,分析其转诊原因,观察两组患者中未转诊者治疗1年后危险因素治疗率、达标率和差异性因素。

1、4统计学方法

数据均用SPSS17、0统计分析软件包进行处理。计数数据采用x2检验,危险分层结果采用配对x2检验。且P

2、结果

2、1危险分层结果差异比较

社康中心与三甲医院危险分层结果比较见表1。由此可见两危险分层结果经配对x2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157,P>0、05)。

2、2社康中心一三甲医院相互转诊分析

社康中心干预组与三甲医院干预组患者干预随访6个月及1年相互转诊情况分析见表2。由此可见干预随访6个月及1年由三甲医院转诊至社康中心者高于由社康中心转诊至三甲医院者(P

2、3治疗干预结果及相关因素分析

两组患者治疗干预结果及相关因素分析见表3。由此可见社康中心治疗率为91、0%,略低于三甲医院干预治疗率的92、5%,但无统计学差异(x2=0、581,P>0、05),社康中心血压控制率为69、8%,三甲医院血压控制率为73、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712,P>0、05),两组患者血压控制情况与患者文化程度、医疗保险是否享受、健康教育、首选固定复方制剂降压药物、联合用药等因素有关。

3、讨论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体力活动越来越少,久坐少动的生活方式逐渐增加,同时我国人口的逐渐走向老龄化,老年人口增多,脑卒中已经上升为全国致死率第二的常见病、多发病,其高致残、高致死率严重的危害患者的生命健康,影响其生活质量,给患者及其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医疗、经济和社会负担。对脑卒中患者进行大范围风险筛查和早期危险因素干预控制是减少脑卒中发生的必要手段,但是由于脑卒中基础高危人群数量大幅度增长的趋势,对脑卒中患者进行三甲医院筛查和干预治疗,需要耗费大量的医疗资源和成本,社康中心的建立以社区为中心的医疗服务为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和干预随访的新途径。

高血压健康风险评估篇7

【关键词】康复运动;心脏病;护理

心脏康复运动作为心血管疾病辅助治疗使患者获得最佳的生理、心理及社会活动状态,提高心脏的功能水平,延缓疾病进展,减少心脏病的发生率和死亡率,提高生活质量。

1临床资料

于2009年5月-2010年4月在我科住院的心血管疾病患者1254例,其中男性664例,女性590例。年龄在30-84岁,平均年龄69、5岁。其中冠心病658例、心肌梗塞143例、风湿性心脏病116例、扩张型心肌病52例、高血压性心脏病285例。

2康复运动风险评估

对心血管疾病患者进行全面评估,推荐合理的运动方法,避免高风险运动项目。使患者即可通过运动增加体质,又可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减少运动相关的猝死发生率。一旦决定对患者进行康复训练,就应对患者在康复过程中再次发生严重心血管事件的危险程度进行评估,掌握患者的健康状况和生活质量。评估既往史和 目前与心血管疾病相关诊断、症状与危险因素,心理状态与社会支持情况。评估必要的心血管辅助检查,如心电图、心脏彩超、运动平板试验、心肌损伤标志物等。

3心脏康复运动的适应症和禁忌症

3、1适应症:心脏康复运动的适应症包括心肌梗塞后出院前、PTCA术后、冠脉搭桥术后、心脏移植术后、先天性心脏病和充血性心力衰竭治疗评估后。

3、2禁忌症:心脏康复运动的禁忌症包括静息状态下心悸气促、胸痛、心绞痛、急性心力衰竭时心率大于110-120次/分、严重心律失常、心电图示心肌缺血。

4护理

4、1心理护理:有些患者认为患了心脏病应该静养,怕活动后增加心脏负担。护士应耐心解释,介绍心脏康复运动的重要性,同患者建立信任关系。针对不同的病人介绍疾病发生的原因、症状和使用药物的剂量及效果。评估患者有无恐惧、焦虑心理。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介绍心脏康复运动的方法,并做示范动作,解除患者顾虑。多关心体贴病人,使其主动配合康复运动。

4、2康复运动

4、2、1康复运动方法:心脏病人康复运动不是所有病人随便就可以进行的。需要在医护指导下进行,必须对病人的基本病情做出评估,在考虑病人危险因素控制,心理调控适宜等基础上,制定切实可行的康复运动方案。住院期间根据患者病情,在护士的指导下逐渐进行活动:床边坐位关节运动慢走15米往返中速行走20米往返上下几个台阶,行走80米,每日两次下一段楼梯,坐电梯上来,行走150米,每日两次。另外在病房可以自己洗脸刷牙、进餐等生活料理。出院后2-12周,患者可在密切监护下逐渐增加活动量,主要推荐健身车运动,还可选择其他形式的运动,如散步、慢跑、打太极拳、做健身操等,逐渐达到10-15分钟/次,3-5次/周。并继续接受营养、生活方式、控制体重等方面的健康教育和咨询。出院12周以后患者学会正确的锻炼方法及健康的饮食和生活习惯,不再需要医学监护,只要终身维持健康状态,并定期接受随访。

4、2、2康复运动注意事项:运动强度的掌握注意心率的变化,一般活动后心率不超过110-120次/分或增高不超过静息时心率20-30次/分为宜。如果运动过程中患者出现呼吸急促不能自由交谈,大汗、心悸、面色苍白可能是运动强度过大,要停止运动,立即休息。运动后,如果次日早晨感觉疲劳,心率加快或减慢,血压异常,运动能力降低说明运动量过大,要减少运动量。所有训练活动均应避免剧烈、快速和紧张用力。尤应注意静止性肌紧张和闭气,如悬垂、支撑、引体向上、搬运重物等均应严格禁止。

4、3健康指导:大多数老年人习惯于晨起健身,但对于患有心脏病的老人来说,这个习惯却很容易引发危险。因清晨是心脏病发作的高峰期。在一天24小时中,每天上午5-9时为心脏病发作的高峰期。因此安排在晚上或下午为好。指导中老年人,尤其是患有高血压冠心病的人不宜晨练。一些心脏病人在做全身运动时心脏病不易发作,而在做局部性肌肉运动时,反而容易诱发心脏病,这是由于机体供血方式的改变而引起的血压变化导致的,所以指导病人全身锻炼不宜局部锻炼。老年人和心脏病人宜进行一些轻松愉快又不至于增加心脏负担的全身性运动。饮食上指导病人进食低盐低脂易消化饮食,少食多餐,忌过饱,以免增加心脏负担。

5讨论

心脏病患者常常会出现代谢,激素调节变化,还会出现肌肉萎缩,体力下降、焦虑、生活质量下降等问题。如果病人不进行必要的康复运动锻炼,会使肌肉发生萎缩,关节骨骼僵硬强直,老年病人可能因为功能的丧失进一步受到损害,因此心脏的康复运动十分重要。开展心脏康复运动的目标就是控制或逆转疾病以及患者功能的丧失,帮助病人适应新的情况。有研究显示,接受心脏康复运动的患者,运动后冠状动脉血流量会明显增加,管腔增大。另外,及时进行心脏康复运动可降低病人远期的死亡率和病死率。

参考文献

[1]王茂斌,曲镭、心脏疾病康复医学[M]、第一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303

[2]任秋萍,冠心病患者的康复指导[J]、现代康复,1999,3(12):1533

高血压健康风险评估篇8

关键词:心内科;安全问题

【中图分类号】R47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4-0356-01

1 一般资料

本组2858例患者,男1320例,女1538例,年龄25-39岁,其中70岁以上1604例。高血压1774例,冠心病280例,各种心律失常198例,扩张性心肌病182例,老年性心脏瓣膜退行性病166例,风湿性心脏病74例,肺心病62例,其他疾病122例。主要合并疾病有:脑梗死、心功能不全、冠心病、心律失常、椎动脉供血不足、糖尿病、肺部感染。安全及不良事件有49例,其中跌倒18例,猝死8例,出血28例,因健康教育无效而导致的各种不良事件44例。

2 安全隐患分析及对策

2、1 跌倒。

2、1、1 风险因素:18例跌倒病例中,70岁以上者12例。6例心肌梗死患者病情稳定后下床活动时跌倒,4例高血压、脑梗死患者下床时跌倒,2例高血压、心力衰竭患者下床时跌倒,2例高血压、糖尿病患者患者洗澡时跌倒,2例冠心病患者翻身时跌倒,2例高血压患者自行外出行走时跌倒。其中12例下床跌倒的患者中,8例是在夜间睡眠下床小便时跌倒。分析风险相关因素为:①直立性低血压:长期卧床血管舒张能力降低常引起直立性低血压;②心输出量减少致头晕、晕厥甚至心源性休克;③缺氧导致意识障碍;④感觉功能因素:高血压引起耳鸣眼花、视物模糊;⑤药物不良反应:利尿剂血管扩张药、抗心律失常药常引起头痛、头昏、眩晕、低血压,强心药引起头昏视觉障碍及精神症状[1]。

2、1、2 防范措施:①跌倒评估:对心内科每位患者进行跌倒评估,从年龄、跌倒史、活动情况、精神状态、感觉功能、有无眩晕、使用药物方面评估患者有无跌倒风险。②根据评估情况给予针对性护理措施:对跌倒危险患者做好健康教育,并签定安全告知书,强调下床前应做好充分的准备,遵守“三个半分钟”原则,即平卧半分钟、坐起半分钟、下垂下坐床边半分钟,无不适再站起。下床时需有人搀扶。长期卧床患者指导其家属协助其进行床上活动。③防行走时跌倒:评估患者的活动耐力,和患者一起制定活动计划,循序渐进增加活动量指导患者如行走时头晕应扶物站立,如身旁无扶持物时应下蹲,以防跌倒。④防止洗澡时跌倒:避免过热的水洗澡,避免洗澡时间过长,由他人协助洗澡,洗澡时注观察面色、呼吸情况。⑤指导患者正确服药:服降压药后俅慰半小时后再下床,避免长时间站立。⑥加强环节管理加强夜间巡视:心内科病床统一加床栏,卧床时拉起护栏避免地面湿滑,走廊、卫生间装有扶手。⑦对有跌倒风险的患者床头插“防跌倒”标识,以引起医护人员和家属的警觉和重视。

2、2 猝死。

2、2、1 因素分析:8例猝死患者中,2例高血压、冠心病、心功能Ⅳ级患者卧床时猝死,2例扩张型心肌病、快速心房纤颤患者室外活动时突然跌倒神志不清,经抢救无效死亡;2例心肌梗死患者用力排便时猝死;2例心肌梗死患者稳定期夜间下床小便时跌倒后猝死。2例患者中,4例伴有低血钾。分析其风险因素如下:①猝死前先兆症状不典型且轻,未能引起重视;②情绪刺激、劳累、寒冷、失眠、排便用力时诱发;③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高血压,高血脂,吸烟,合并糖尿病是心性猝死的高危因素[2]。

2、2、2 护理措施。

2、2、2、1 加强评估:①对每个心脏病患者进行评估是否有猝死的风险,心衰患者进行6min步行试验,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患者评估晕厥发生率。②重视合并症的评估及护理,注意评估是否有电解质紊乱、酸碱平衡失调、糖尿病、高血脂、肺部慢性疾病等合并症。

2、2、2、2 加强病情监测:①加强心率、心律的监测:对有猝死风险的患者进行24h心电监护仪监护,心率<600r/rain、心律不规律特别是室性心律失常者应高度警惕,应汇报医生及时处理。②恶心、呕吐常是心脏患者猝死前的一种症状,出现不明原因恶心、呕吐时应特别引起重视。③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是心性猝死的高危因素,密切观察是否有电解质紊乱的表现,监测水电解质变化,采取措施保持水电解质平衡,特别是血钾保持在4、0mmol以上[3]。

2、3 出血。

2、3、1 风险分析:14例出血患者中,4例高血压并发各种类型脑出血,其中1例酒后脑出血,1例患者服用华法令,2例元明显诱因并发脑出血,另10例为全身出血。5例使用低分子肝素患者注射部位周围皮肤淤血,其中1例伴牙龈出血,3例牙龈出血,2侧糠用华法令患者黑便。分析其风险因素如下:①心内科患者高血压或并发高血压患者多,在情绪激动、饮酒等诱因下易发脑出血。②心内科较多患者使用抗凝药、抗血小板聚集药,易发生全身各系统出血。

2、3、2 护理对策:①加强评估,是否有嗜酒、便秘、易激动等脑出血高危因素,并采取干预措施。②注意观察脑出血征象对使用溶栓药、抗凝药、抗血小板聚集药患者,每天观察有无全身出血倾向;注意血凝分析结果,防止不良反应发生。③加强健康教育,告知患者及家属高血压患者脑出血风险。避免诱发因素,并加强预防措施的指导;指导患者正确服用华法令指导其使用抗凝药、溶栓药患者防出血的措施,如用软毛牙刷刷牙,防碰撞等。

参考文献

[1] 张金水、患者安全目标手册[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8:8

    【写作范文】栏目
  • 上一篇:科研考核方案(精选8篇)
  • 下一篇:师德表现自我评价通用(精选3篇)
  •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本站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