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作文网

医学科研热点(精选8篇)

时间: 2023-07-03 栏目:写作范文

医学科研热点篇1

【关键词】 射频透热;肿瘤热疗;中医药;药机合一;恶性肿瘤

1引言

恶性肿瘤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严重威胁着人们的健康和生命。目前治疗缺少理想方法。射频透热是一项治癌新技术,处于发展的前沿阶段,被国际医学界称为“绿色疗法”,“医学春天到来的标志”,是继手术、放疗、化疗和免疫疗法后的第五种疗法。其特点是对机体无损伤、无痛苦、无副作用,同时能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

我院是辽宁省癌症康复会指定的中医治疗康复中心,集科研、治疗、康复、于一体的全民所有制卫生事业单位,投巨资在东北地区首家引进中华医学会重点推广工程项目的高科技产品SR-1000射频热疗治疗机,与传统中医药治癌相结合,以药机合一新模式治疗恶性肿瘤。现将我们粗浅的临床体会结合有关资料,做一介绍。

2肿瘤热疗概念及发展

肿瘤热疗[HYPERTHEMIA]或称温热治癌,高热致癌,透热治癌等,是利用物理疗法,如高频电磁波、超声波、热水浴等,使组织加热,达到杀灭癌细胞的温度以治疗恶性肿瘤。例如舍透热治癌时,正常组织和肿瘤组织同样吸收电磁波能量。但是由于肿瘤组织散热慢,使肿瘤组织 肿瘤临近正常组织,加上癌细胞对高热敏感,因此高热能杀灭癌细胞,对正常组织无损伤、无副作用,这是高热治癌有别于放疗和化疗的独特优点。

早在100多年前有人意外发现高热能治愈恶性肿瘤。1866年BUSH首先报道1俐面部肉瘤患者,感染丹毒持续数日高热后,肿瘤逐渐缩小,2年后肿瘤完全消失。以后一直有人探索高热治癌。近30年,由于科技的进步,世界各国学者对此进行大量的基础实验和临床研究,取得初步的成果。我国于1978年开始应用此项新技术治疗恶性肿瘤。1985年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正式承认热疗作为治癌手段之一。国际高热治癌学术交流会从1975年开始已经开过8届。我国从1980年开始召开了八次全国肿瘤热疗学术会议,取得可喜的效果。

3高热杀灭癌细胞的主要作用和机理

3、1高热杀癌的生物物理学基础

3、1、1肿瘤内血管有如下特点

3、1、1、1形态异常,呈线圈样扩张扭曲,易行成血栓或闭塞;

3、1、1、2毛细血管壁在高热、压力增高的情况下易破裂;

3、1、1、3毛细血管有大量窦状隙,温度升高血流量不增加;

3、1、1、4血管神经感受器不健全,对温度感受性差

3、1、2肿瘤与周围正常组织的温度差

高热作用下肿瘤和周围正常组织吸收热量后温度升高,正常组织受热后,血管扩张,血流加快,能充分散热,温度升高不显著;肿瘤内血流缓慢,甚至出现血管闭塞,散热困难,热量积聚,肿瘤温度显著增高。其温度差可达5~10摄氏度,这个温度差保证射频透热可杀灭癌细胞而不损伤正常组织细胞(正常组织细胞安全界限为45度)。

3、1、3杀灭癌细胞的必须温度

多种肿瘤细胞致死温度临界点为42、5~43度。

3、2高热治癌作用机理

3、2、1抑制DNA,RNA和蛋白质合成;

3、2、2对细胞溶媒体的作用:高热使溶酶体活性升高加速癌细胞破坏;

3、2、3使细胞膜脂质和蛋白质发生变化,膜通透性增高,低分子蛋白外溢,导致细胞破坏;

3、2、4使细胞骨架散乱,细胞功能受损,导致细胞死亡;

3、2、5出现抑癌基因P53改变,诱发癌细胞呈程序性凋亡;

3、2、6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抑制肿瘤生长

4射频透热治疗恶性肿瘤疗效研究

4、1国外研究

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院医学院(UCLA)的STORMFK发起组织美国多单位对晚期癌症病人进行五年试验(1977-1983)的综合研究,观察1170例均为晚期原发、复发、转移的恶性肿瘤患者,经组织学检查确诊,用标准方法不能治愈。

评定标准;完全反应[CR]肿瘤各种征象完全消失

部分反应[PR]瘤体缩小 75%

轻微反应[MR]瘤体缩小 25%

病情稳定[S]无变化或肿瘤缩小 25%

病情进展[P]肿瘤增大 25%

1170例有960例至少完成一疗程,其中达到[CR+PR+MR[353例(37%),其中85例(24%)达到[CR],313例(33%)病情稳定[S],294例(30%)病情有进展。30%病人疼痛有改善,21%病人活动有改善,疗效令人满意。33%稍缩小或无变化,病情稳定。作者认为由于加温后肿瘤细胞被杀死,但间质仍保留,并为纤维组织代替,同时肿瘤血管血栓形成会阻止肿瘤坏死组织的吸收,因而肿瘤体积无显著变化,故可以认为正在增大的肿瘤停止生长,身体状况有所改善,治疗区未发生新病灶等现象是肿瘤病情稳定的重要标志。

4、2国内研究

A、 射频透热综合治疗恶性肿瘤843例疗效观察

SR-1000深部肿瘤治疗协作组赵彼得执笔

为贯彻中华医学会关于“先科SR-1000型肿瘤射频热疗机”列入中华医学会重点推广工程的通知精神,加强临床应用研究,由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北京肿瘤医院、总医院、总医院、南方医院、四川省肿瘤医院、中加联合南通癌症研究中心、淮安市第二人民医院、内蒙古乌兰察布盟医院等单位于1996-2000年先后采用国产SR-1000肿瘤射频热疗机电容式局部透热合并放疗或化疗(全身或腹腔化疗)或中药综合治疗晚期恶性肿瘤共843例,取得良好的疗效:

4、2、1病历资料

共收治843例晚期恶性肿瘤患者,其中有术后复发转移、手上无法切除的患者,也有放疗、化疗后复发转移的患者或对放疗抗拒、化疗耐药的患者,所有患者都很难以常规疗法进一步进行治疗。所有病例都经病理诊断。患者年龄14-84岁,男性565例,女性278例。病种包括;肺癌187例、食道癌50例、胃癌80例、大肠癌95例、肝癌134例、腹腔转移癌37例、癌性腹水79例、胰腺癌17例、膀胱癌15例、乳腺癌22例、骨软组织肉瘤16例、脑胶质瘤4例、其他癌62例、癌性疼痛45例。

4、2、2结果与讨论

843例晚期恶性肿瘤经射频局部透热综合治疗后,肿瘤消退(CR)156例,大部消退(PR)345例,总有效率(CR+PR)59、4%。其中几种常见恶性肿瘤的有效率分别为:肺癌58、3%、食道癌50%、胃癌47、5%、大肠癌54、7%、肝癌39、6%、腹腔转移癌70、3%、癌性腹水83、5%、乳腺癌81、8%(见表)。中加联合南通癌症研究中心采用射频局部透热结传统中医中药治疗晚期恶性肿瘤355例,有效率达51、3%,无毒副反应,发挥了射频局部透热与中医中药结合的独特优越性。

B、 射频联合中药治疗晚期恶性肿瘤355例疗效报告

射频联合中医药治疗晚期恶性肿瘤,实为中加联合南通癌症研究中心的创举。这种“药机合一”的新模式,得到江苏省中医药学会的共同认可,并推而广之,纳入医疗保险。采用SR-1000型射频热疗机,与中药之活血化瘀,攻坚散结,扶正固本等方法的有机结合进行治疗。结果:355例中CR23例(6、5%); PR159例(44、8%);MR 119例(33、5%);PD54例(15、2%),CR+PR为51、3%。结论:SR-1000型射频热疗机与中药联合治疗晚期实体瘤,是一种较为理想的药机合一的治疗模式。优点是:无痛苦、无明显副作用、无创伤性,并可连续治疗,且适合各年龄群患者使用。对提高生活质量、减少痛苦、延长存活期作用肯定。为失去治疗条件的晚期患者提供了一种新治疗方法。

晚期患者呈现气滞血瘀,气血两亏,脏腑失调,治以活血化瘀,改善微循环,继以扶正固本,增强免疫功能,待正盛本固再施软坚散结以除癌瘤。晚期病人采用中药治疗有独特的内涵,如:人参、黄芪、阿胶、黄精、冬虫夏草、灵芝、女贞子、白术等,既是扶正固本的要药,又具有抑杀癌细胞的作用。射频与中药联合治疗肿瘤有互补作用。射频直接灭活癌细胞的同时,加速血流,改善微循环,有利于药物向肿瘤组织通达的作用。由于正常组织升温出汗伤津,此时中药养阴生津弥补其不足。射频对肿瘤细胞灭活后,会有一个溶解过程,常有不同程度的毒血症状。此时中药清热解毒,可减轻症状,有“机助药达,药助机成”之功,为中医药治癌特色展现了科学前景。

医学科研热点篇2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消化学科现状学科发展

1福建省中西医结合消化学科发展历程

1、1 萌芽起步阶段

从《黄帝内经》、《脾胃论》至明清,历代著名医家对消化系统疾病有着系统全面的理论阐述,积累了极其丰富的临床诊治经验。清末至民国时期,福建省名中医力钧和吴瑞甫都曾主张中西医取长补短,兼求并进,这是我省最初出现的中西医结合思想。中西医结合是中国在20世纪对人类医学发展的一大创举和贡献,我国提倡中西医结合已有半个多世纪,我省中西医结合研究起步于20世纪50年代,一些医疗机构在临床上开始用简单的中西医结合疗法,如中西药并用、西医检查方法在中医领域的应用等,成为中西医结合的初步形式,1958年,福安专区医院老中医许少与西医殷慕道合作研究乌梅丸治疗胆道蛔虫症取得满意疗效,并获卫生部颁发的银质奖章。

1、2 创业发展阶段

从1958年起,在党和政府的重视和关怀下,福建省对中西医结合消化系统疾病的临床实践与理论研究由简单的临床总结、经验积累,逐步发展到科学分析、系统研究和重点深入的新阶段。1963年,省卫生厅召开首届西学中班人员座谈会,陈绍宗运用行气荡积治法治疗手术后粘连性麻痹性肠梗阻,疗效较好。福州市第一医院肿瘤科1964年起对恶性肿瘤开展中西医结合治疗研究,运用“理胃化结汤”结合手术与化疗治疗胃癌比同期国内外报导的单纯西医治疗效果明显提高。70年代起在综合医院中开展了多种形式的中西医结合研究。1971年,省人民医院住院部建立中西医结合病区,开展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其中中西医结合治疗溃疡病出血疗效显著,达到国内先进水平。1972年起莆田县医院运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胆道感染和胆石症,疗效突出。省立医院消化内科开展中西医结合治疗肝脓疡、急性胰腺炎、慢性胃炎等,疗效达到国内先进水平。1973年~1977年,省人民医院采用中西医结合、中药为主收治溃疡病出血505例,全部痊愈出院。该院赵竟成等以中西医结合治疗胆系结石,以大柴胡汤加减为主治疗胆石症,排石疗效较好。泉州市人民医院应用赛霉胺治疗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有效率达94%。省立医院于1973年至1980年运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肝脓肿62例,结果痊愈61例。1974年~1977年省人民医院以清胰汤为主方治疗急性胰腺炎,以利胆安蛔汤为主治疗胆道蛔虫,取得较好疗效。70年代,厦门市中医院康良石以中药与民间青草药组成“乙型肝炎合剂”系列制剂,治疗乙型肝炎取得良好疗效。漳州市医院于1975年~1987年,应用泻下祛瘀法与调和气血法为主,中西医结治疗肝性血卟啉病35例,疗效较好。

1978年以后,我省医学科研机构以中医理论体系和学术思想为指导,与常见病、多发病的防治工作紧密结合,运用现代科学方法,进行了大量科学性强、方法严密的临床观察实践和基础理论探索,使中西医结合的研究工作取得较大的进展。1978年~1984年,福州肝癌协作组把美洲大蠊与澳洲大蠊的成虫提取物用于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取得较好疗效,大多数病人肝区疼痛消失或显著减轻,食欲增加,治后生存期延长。此研究成果已推广应用。福州市医学科学研究所于1979年应用止泻冲剂治疗急性胃肠炎312例,用大通筋注射液治疗腹痛100例,有效率较高。80年代初,福建省中医研究所杨春波等进行慢性胃炎中医证型的现代病理基础研究,在进行辨证论治取得一定疗效的基础上采用胃镜、胃液分析、植物神经功能、肾上腺皮质功能等多项指标进行检测,从不同方面探讨了慢性胃炎的中医“证”的现代病理基础,表明中医的“证”有一定的病理生理学和病理组织学基础。1980年起,省立医院等单位研究发现肝瘿线可作为中晚期原发性肝癌客观体征之一。福州市医科所等单位研制应用消益肝片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安全有效。1982年,中国中西医结

* 第一执笔人:柯晓,福建省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系统疾病学分会主任委员,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

合研究会福建分会成立。福州市传染病医院建立了中西医结合肝病研究所,1983年~1987年开展了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肝炎的研究,存活率从原来的20%~40%提高到59%,疗效达到国内先进水平。福建是胃癌高发区。1985年,福州红十字医院肿瘤科潘明继等研究“中西医结合治疗晚期胃癌的疗效”,优于单纯西医或单纯中医治疗。1987年,省中西医结合研究会肝病学组在福州成立,并举行学术交流会,交流对病毒性肝炎临床诊治、病毒性肝炎活血化瘀法等中西医结合临床诊治研究的经验。这些研究成果极大地推动了我省中西医结合消化学科事业的发展。

2福建省中西医结合消化学科发展现状

近十几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我省中西医结合消化系统疾病研究在中医理论指导下,采用辨病与辨证相结合、宏观与微观相结合、整体与局部相结合、临床与基础相结合的方法,多学科参与,从多方面、不同层次展开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2、1 中西医结合消化系统疾病理论研究进展

2、1、1 证的研究进展

证的现代科学研究是中医理论研究的难点和突破口。而脾本质的研究为近30多年来中西医结合研究的重要内容。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国内脾本质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脾虚证。1992年起,杨春波、柯晓等率先在国内对“脾胃湿热证”进行了一系列深入的现代科学研究,弥补了对脾胃实证研究的不足,该研究获2006年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科技进步三等奖和2007年福建省科技进步三等奖。研究成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进行了脾胃湿热证的临床症候学调查和辨证标准的现代研究。经临床调查,400例脾胃湿热证患者表现的症状主要是胃脘闷胀(91、8%)、食欲不振(91、0%)、小便异常(78、8%)、大便异常(71、8%)、口苦粘(65、5%)等,舌质多淡红、舌形多正常、苔全黄腻,脉象以滑、弦为主。涉及中医7个系统43种疾病,分属西医的消化、呼吸、泌尿等11个系统72种急慢性疾病,提示与炎症性疾病关系最密切。

(2)对脾胃湿热证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生物学基础研究,以揭示其现代病理学内涵。初步发现慢性胃炎、溃疡性结肠炎脾胃湿热证呈胃肠粘膜炎症活动性的多,且程度较重。胃粘膜防御能力降低:胃窦黏膜内表皮生长因子和三叶因子表达阳性率显低;炎变的胃粘膜细胞增殖明显、生长因子(TGF-α)表达显高,结肠粘膜抑制因子(p16)表达低;胃炎患者的外周血红细胞膜能量(Na+,K+-ATPase活性)代谢代偿性亢进;胃酸分泌功能增强;胃HP感染率高,产毒菌占优势;菌群失调:需氧的肠杆菌、肠球菌和双歧杆菌/肠杆菌比例均增高,厌氧的双歧杆菌、乳酸杆菌较低;黄腻苔菌群密度、菌群多样性高,细菌比例革兰氏阴性杆菌升高,革兰氏阳性杆菌及球菌下降;植物神经功能失调以迷走神经兴奋性增高为主;免疫功能紊乱:胃粘膜细胞免疫的T淋巴细胞,体液免疫的IgG、IgA、IgM和树突状细胞均增强;外周血体液免疫的IgG及补体C3、C4及B因子和循环免疫复合物增高;胃炎血液流变学呈粘、稠、凝状态;缩血管物质(ET-血浆内皮素)显高,扩血管物质(CGRP-降钙素基因相关肽)显低。

(3)对“脾胃湿热”证黄腻苔的形成机制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探索,填补了国内空白。通过研究慢性浅表性胃炎和慢性泄泻的黄腻苔的脱落细胞,发现其S期细胞高,相关因子CDK4、CDK6阳性细胞显高,细胞内微核细胞、P53反应强度和出现频率亦高。认为S期细胞高及其相关因子反应增强,可促使细胞周期从G1期提早进入S期、抑制细胞从S期进入G2期和M期。表明黄腻苔的形成与其脱落的细胞周期异常有关。

(4)清化饮治疗慢性胃炎“脾胃湿热”证疗效显著,退苔效果好。

(5)谢振家等采用“复合因子+HP”基本成功复制了大鼠脾胃湿热证的动物模型。经用临床治疗脾胃湿热证的清化饮水剂作防治实验,结果表明该药具有明显的抗HP感染和减轻胃粘膜炎变的防治作用。

(6)共发表学术论文14篇,交流8次。中文文献有14篇被他人引用128次。

2、1、2 慢性胃炎研究进展

慢性胃炎在胃病发病率居第一位,包括慢性非萎缩性胃炎(CSG)和慢性萎缩性胃炎(CAG),后者可出现腺体萎缩、肠上皮化生或异型增生,具有一定癌变倾向。现代医学对腺体萎缩、肠上皮化生或异型增生的逆转非常困难。我会杨春波等通过大量临床实践,总结出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①清热解毒、活血凉血药抑制HP、促进胃粘膜急性炎症消退或恢复;②健脾益气、理气化瘀解毒促使粘膜萎缩、肠上皮化生或异型增生的逆转;③健脾益气、酸甘化阴或甘寒养阴促进胃酸分泌和增强胃粘膜屏障功能。针对CAG气虚湿热和阴虚燥热两个主要证型,分别用自创的健脾益肾、行气活血、祛湿清热的胃炎1号和养胃滋肾、舒气活血、清热育阴的胃炎2号治疗93例,总有效率69、2%,病理有效率73、1%。随访1~4年,远期有效率63、2%。还作了胃炎1号、2号合剂的药效和毒理实验,证实了其疗效和作用,获得福建省科技进步二、三等奖。在此基础上又研制了“清化饮”对慢性胃炎之脾胃湿热证进行治疗取得很好效果。厦门市中医院涂福音、吴耀南等用“胃圣”袋泡剂治疗CG 78例(CSG 46例,CAG 32例),总有效率96、12%,其中以“虚实挟杂证”疗效最好。福州中西医结合医院吴和木用“除萎平异颗粒”治疗CAG 344例,总有效率80、48%。

2、1、3 胃、十二指肠溃疡病研究进展

目前消化性溃疡的治疗存在着愈合质量不高、远期疗效不理想等问题。柯晓等对闽中、闽南地区332 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活动期患者证的调查,显示:热证(湿热46、84%,郁热11、36%)最多,其次虚寒证(21、52%)、气滞证(13、92%),无阴虚证;HP 阳性患者中:呈湿热证>虚寒证>气滞证>郁热证>瘀血证比率。我会消化专业工作者通过大量临床实践,总结出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性溃疡行之有效的方案:①川连、丹参、乌梅等单味中药和复方制剂对HP均有较好的杀灭作用;②发现部分中药有抑制胃酸、胃蛋白酶和胃泌素等药理作用;③活血化瘀的中药能改善胃粘膜血液循环;④健脾益气的中药有保护胃粘膜的功能。柯晓等用胃舒康胶囊治疗胃、十二指肠球部溃疡41 例,愈合率64、2%。林禾禧主任研制的“健胃愈疡颗粒”具有清热化湿、健脾益气、活血化瘀的功效,能明显提高溃疡的愈合质量。我省研制的“荆花胃康胶囊”治疗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活动期寒热错杂证358例,愈合率81、8%,优于雷尼替丁组。

2、1、4 幽门螺杆菌研究进展

近年来的研究证实:①幽门螺杆菌(HP)是慢性胃炎的重要致病因子之一,它可以引起急性胃炎慢性胃炎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不典型增生胃癌。②HP感染也是消化性溃疡的重要致病因素,根除HP是治疗消化性溃疡的重要治疗措施;③HP与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发生有一定关系。④HP也是胃癌发生的一个重要致癌因子;⑤HP与MALT淋巴瘤的发生密切相关;研究发现,HP感染患者初起时热证多于寒证,实证多于虚证,证型演变规律为:脾胃湿热证脾胃虚热肝郁脾虚脾胃虚寒。我会杨春波、柯晓、唐福康主任医师研制的“清化灭幽”胶囊治疗HP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根除率约30%,较西药不良反应轻微。今后可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可提高疗效,减少抗生素的不良反应。

2、1、5 功能性胃肠病研究进展

功能性胃肠病是指一组有消化道系统症状,而应用生化、影像学和内镜等检查并未发现有器质性变化的疾病。这类疾病常有动力和感觉异常,其发病与生物―心理―社会等因素有关,常见有功能性消化不良(FD)、胃食管反流病(GERD)、肠易激综合征(IBS)等。目前这类疾病的病理生理机制还不十分清楚,尚无诊断的生物学标准,治疗也是经验性或对症治疗。近年来,我会学者对此类疾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进行了积极的探讨。

GERD西医治疗主要是抑酸,促动力抗反流和保护食道、胃粘膜。中医辨证包括肝胃不和、脾胃湿热、脾胃虚寒、寒热错杂、痰气交阻等,我会柯晓等临床运用加味小柴胡汤、半夏泻心汤、旋复代赭汤、温胆汤等,与促动力药或抑酸剂联合应用可明显提高疗效。

FD的主要证型有气滞型、虚寒型、热郁型、阴虚型、瘀血型。研究发现胃食管反流型、胃运动障碍型、吞气症型均以中医气滞型多见,而溃疡型和特发型以中医虚寒型多见。我会林振文等用柴胡疏肝散加味联合黛力新治疗肝郁气滞型FD的疗效优于单用柴胡疏肝散及法莫替丁、多潘立酮组。张闽光等将FD分为中肝胃不和、脾胃湿热、脾胃气虚、寒热错杂4型,随机分为2组,采用柴枳香砂六君散为主治疗,与西药对照,观察68例,结果中药组治疗有效率为92、1%,西药组为66、7%,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伊春锦将l08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用香乌消痞汤合西利治疗,与单用西利比较,结果显示治疗组治愈29例,显效20例,总有效率96、6%,明显高于对照组。郭森仁用中药“理气化瘀法”组方的“胃动饮”治疗FD疗效确切、安全。陈寿菲等分气滞型、虚寒型、阴虚型、热郁型、瘀血型论治,分别用四逆散、六君子汤、金铃子散合沙参麦门冬汤、养胃汤、左归饮等加减,临床疗效达94、08%。此外,陈朝元等用复方陈香胃片、刘文奇等以加味半夏泻心汤、黄恒青等以四磨汤、陈亚平等用小柴胡汤加减等,均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

IBS西医治疗主要为解痉、止泻、通便、促动力等,还有多种内脏止痛剂可选用,但价格昂贵,疗效欠理想。本病主要病机为肝脾不调,气机升降失调,大肠传导失职。中药治疗腹痛以气滞为重者多用柴胡疏肝散,痛泻要方,芍药甘草汤加减,便秘常用麻子仁丸,六磨汤加减。我会的郑立升和陈朝元对功能性消化不良和肠易激综合征中医证型的现代病理学进行了初步探讨;黄可成、陈寿菲采用疏肝健脾的方法治疗IBS取得了明显的效果。泉州市一医院郑柏菁认为脾虚湿胜是腹泻型IBS发病主要因素,用七味白术散加减以健脾化湿,总有效率达91、9%。

2、1、6 炎症性肠病研究进展

炎症性肠病研究包括溃疡性结肠炎(UC)和克罗恩病(CD),目前研究比较深入的是UC。UC是易感基因、环境因素和免疫系统之间复杂的交互反应导致非特异性炎症细胞激活,炎性细胞因子及炎性介质产生造成结肠粘膜损伤。西药治疗首选氨基水杨酸,重症用皮质激素或配合免疫抑制剂,但临床治疗复发率甚高。我会杨春波、柯晓等认为溃疡性结肠炎系湿热蕴结肠腑,日久损伤肠络,治疗以清化湿热为主,观察63例患者,治疗组予清化肠饮口服同时予灌肠一号方灌肠治疗;对照组予巴柳氮口服+灌肠,结果:治疗组完全缓解率:33、33%,总有效率为93、94%,对照组完全缓解率:20%,总有效率为83、33%。陈云斌自拟健脾清肠饮联合西药柳氮磺胺吡啶治疗溃疡性结肠炎49例,对照组单用西药,3个月后评近期疗效,治疗组有效率为95、9%,对照组有效率为91、7%,无显著差异;观察6个月后定为远期疗效,治疗组为93、9%,对照组为77、8%,2组差异显著。此外,唐江山以健脾调和汤健脾益气、调和肠胃;洪伟华以健脾疏肝清肠汤健脾理气、疏肝清肠;姚自力以肠风合剂温中涩肠、清热燥湿等法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总有效率在90、0%~96、05%之间。武一曼教授等正在进行UC大肠湿热证动物造模的研究。吴耀南等研制的肠露灌肠剂(补骨脂、黄芪、丹参、鬼针草等)经动物实验,对小鼠UC有明显疗效。

2、1、7 脂肪肝研究进展

脂肪肝多由于饮食不当,过量饮酒,或肥胖症、糖尿病等所致。若不及时进行有效治疗,久之有发展为肝硬化之虞。中医认为脂肪肝相当于“肥气”、“痞满”、“胁痛”、“痰癖”等范畴。大多因肝脾失调、气血失畅、痰湿交结、痰阻血络,或嗜食肥甘厚腻之品,或长期嗜酒,酿生痰湿、肝郁血瘀为患。治疗以化湿清热,疏肝理气,健脾化湿,活血化瘀,补肾益精等为主。邵武中医院姜国峰等以消脂益肝茶配合复方丹参片,疏肝健脾、理气化瘀;省第二人民医院吴宽裕以平肝脂汤(柴胡、半夏、郁金、泽泻、丹参、香附、决明子、黄精等)疏肝理气、健脾消食、降酶祛脂;惠安县医院潘志坚等用柴胡疏肝散治疗酒精性脂肪肝60例,临床治愈32例,显例8例、有效18例,总有效率96、7%;平潭中医院杨际芳等认为脂肪肝以肝肾虚为本、痰湿为标,用肾气丸化裁治疗62 例,总有效率为85、5%。南平第一医院邱磷安等以清肝散活血止血、清泄湿热、消肿止痛;厦门第一医院赖畅钦自拟化痰祛瘀方疏肝理气祛瘀、健脾祛湿化痰;福州中医院林振文等自拟消脂益肝汤清热利湿、柔肝活血;省立医院陆霞等以活血化瘀基本方活血化瘀、祛痰化浊;厦门市中医院蔡虹用清热利湿、健脾化痰方等治疗脂肪肝,均取得较好效果。

2、2 研究成果获奖情况

目前已获全国、省科技奖计5项。分别是:

⑴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科技三等奖(2006):《脾胃湿热证的现代科学研究》,杨春波,柯晓,葛振华等;

⑵福建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991,2001):《中医辨证分型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杨春波,潘秀珍,徐顺猷等;《治疗消化性溃疡新药――荆花胃康的研究》,张勇川、苏少宁、林炳辉等。

⑶福建省科技进步三等奖:《慢性胃炎中医证型的现代病理基础探讨》(1987),杨春波,潘秀珍,徐顺猷等;《脾胃湿热证的现代科学研究》(2007),杨春波,柯晓,葛振华等。

2、3 消化新药的研究和开发

我省开发的消化新药有荆花胃康、肠得安胶囊等。另外许多有效的复方还被制成了院内制剂,如清化饮、胃圣袋茶、除萎平异颗粒、藿砂合剂等在临床广泛使用,产生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2、4 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

1995年,福建省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系统疾病学分会成立,这是我省开展中西医结合消化学术活动的中心,也是培养中西医结合消化科技人才的场所。分会成立的宗旨是继承与创新相结合。分会以中西医结合人员为主体,同时欢迎中医药、西医药及其他学科人员参加。分会委员至今已换三届,现有委员47人,其中含主任委员1人,副主任委员6人,常务委员18人。其中60%以上为高级职称。他们是我省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学科的骨干力量,其中1人被选入国家科技部“十五”攻关计划――百名老中医学术思想及临床经验研究对象之一,3人先后被选为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专业委员(2人为常委)。其中脾胃学组为组长单位,举办了5期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系统疾病学术进展学习班,260人次参加;有621人次参加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系统疾病学术活动,形成了一支较完整的科技队伍。

2、5 学术交流和知识普及

福建省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系统疾病学分会先后召开了8次学术交流会(每2年1次),分别对“脾胃理论在临床各科的应用”、“脾胃湿热”、“脾为生痰之源”、“脾主生肌”、“脾为生化之源”、“脾为气血之乡”、“脾主运化”等理论及其临床应用和实验研究进行探讨、交流,计596篇论文,621人次出席。并成功承办过一次全国中西医结合消化病学术会议和一次全国中西医结合消化系统疾病新进展学习班。每年均组织我会专家投稿参加全国中西医结合消化病学术会议,已13次(每年1次)。在福建电视台、教育台、泉州电视台和福建日报、海峡都市报、福建老年报、福建卫生报等作中西医结合消化系统疾病科普宣传100多次。

3福建省中西医结合消化学科发展趋势和挑战、机遇

3、1 发展趋势

中西医结合消化学科作为中西医结合临床学科族中一个重要学科,其学科建设成为一项重要研究任务。中西医是在不同历史条件下与不同文化背景下形成的,互有短长,互补性很强。如果取长有术,补短有方,就会促进理论水平与临床疗效的共同提高。总体来说,中西医在手段与药物上的兼容比较容易,兼容的难点在于理论与思维方法。高层次的中西医结合是结合并创新,但创新需要一个探索及积累过程,不可能一旦结合立即创新。在促进中西医结合方面,我会工作者做了很多工作,如辨病与辨证结合、宏观与微观结合、局部与整体结合等。大量临床实践表明,中西医结合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或缓解某些病因不明的难治性消化系统疾病,为一些重大疾病的预防与治疗提出了新思路。

中西医结合在防治消化系统疾病中具有一定优势,运用得当可取得良好疗效,也有利于促进中西互补或结合创新。中医脾胃理论有着丰富的科学内涵,但有待用现代科学方法进一步加以应用与研究、完善及发展。辨证与辨病相结合,传统医学理论与现代医疗实践相结合,都是行之有效的研究方法。在今后的中西医结合实践中应进一步加强对中医脾胃理论的探索与论证,以促进中西医在理论上的结合。证、四诊与治则、经络、针灸等都是传统医学中的独特理论或诊治方法,应用这些方法诊治疾病,研究其产生或作用机制,无疑将有利于用现代科学方法阐明脾胃理论与学说,也有助于形成新的诊治方法。在中药与方剂的研究中,我会消化学科亦将着力于新型中药方剂或复方制剂的研制,以期在药理及治疗上有更多的突破。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中西医结合消化病学的发展方向应该是一个开放性的,多态性的,可持续发展的一种科学体系。

3、2 面临的挑战

中西医结合消化学科的研究,追求的是在结合中创新和超越单独的中西医,绝不是重复中西医或中、西医知识的简单“拼盘”。而如何不断在结合中创新将是我们面临的重大挑战。中西医结合消化学科必须具有把中医脾胃理论知识及脾胃病防治知识,与现代医学消化学科理论知识和消化系统疾病防治知识,互相联系地综合运用于临床,其形成的中西医结合理论、方法,要勇于接受临床实践的挑战和检验,不断地通过临床实践肯定正确的、有效的理论和方法,否定和错误的、无效的理论和方法,补充新的理论认识和科学技术方法。要能依据中西医结合消化学科研究实践和经验,不断提出中西医结合研究新问题,特别是有关学术、理论重大问题及临床关键技术和方法等问题。在基础研究中应该正确处理分析和综合的辩证关系。中西医结合不是中医西医化,不能只是用简单的还原论的方法来研究中医,必须与整体研究相结合,进行综合的研究。

医学的发展趋势以及医学模式的改变,要求我们的研究不仅建立在患者个体的基础上,还要重视心理、社会因素的影响,强调个体差异,建立起立足于现代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之上的新型整体医学,这就要求我们不但要有扎实的现代科学基础,更要具备较高水平的中医理论的造诣。所以我们必须认真学习中医理论和努力提高中医素养。同时我们必须弄清楚中西医治疗消化系统疾病各自的优势病种是哪些;对同一疾病的不同阶段,中西医治疗各有哪些特色;在疾病的同一阶段,中西医对不同的病理环节分别有哪些作用;中西药物同时应用相互之间有没有影响等。通过对重大问题或关键技术方法的研究解决,面对学科未来发展的挑战。

3、3 重大机遇

中医是我国科技领域中走在国际领先地位的少数领域之一,是具有原始创新能力的领域之一,是中华民族能够为世界科技发展做出重大贡献的领域之一。因而我国对中西医结合发挥原始创新寄予厚望,中医现代化的发展也是国家文化创新发展的体现。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老龄化社会逐步到来,疾病谱已经发生了变化;医学模式已从生物医学向生物―社会―心理―生态环境模式转化;新的医学模式改变了对疾病、健康、医学任务的认识,医生的职责将不仅局限于治疗疾病,其重点会转为预防疾病,开展保健服务,增进健康,从以救治病人为中心转变为以保障健康为中心,从技术服务转变为社会服务,从医疗服务转变为预防保健服务。从而为中西医结合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新的契机。

中国传统医学以整体观念为基本特征,重视天人相应,强调内因,通过用药调整人体的自我康复能力,由机体自行抗击疾病。中医是辨证论治的,重视个体化治疗,重视人的情志,既可治疗,又可预防,更具有以人为本的特点。中医学从综合角度考察疾病,重视人体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功能活动。整体观念、辨证论治思想贯穿于认识和治疗疾病全过程。生物―心理―社会―生态医学模式把研究对象作为一个系统整体,把人的疾病置于生物、心理和社会因素三维结构中考察。因而,中医的人文精神和理念与新医学模式是比较吻合的。当今世界,回归自然、重视植物药和自然疗法已成为发展趋势,中西医结合医学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良好发展机遇。现代科学技术如分子生物学的飞速发展为实现中医现代化和在深层次上进行中西医结合提供了先进的科研手段。医学模式的转变也同时为中西医结合的发展提供了更大的研究空间;健康产业将是未来的核心产业之一。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人们对消费观念、健康观念、医疗保健观的变化和医学模式的转变,以及老龄化社会进程的加快,人们的保健和治疗的需求必然会越来越大,应充分发挥中医脾胃理论在疾病的预防、康复、医疗、保健中的作用。在“治未病”思想指导下,中西医结合会显示出巨大的产业前景。

4我省中西医结合消化学科发展的战略应对

4、1创新理论

中西医结合消化学科既要综合研究中、西医对人体消化系统的科学认识,又要综合运用中、西医关于人体消化系统的理论和方法于临床实践或实验研究中,不断深化与创新对人体消化系统的科学认识。要对中医学有关“脾胃”及其传统概念、理论、范畴等进行全面系统整理。通过中西医比较研究,科学、系统地比较中西医关于人体消化生理、病理、病因、病机等基础理论,以及对消化系统疾病的诊断、防治方法等异同,掌握其内在联系,探索其中西医结合之规律,互补结合或综合创新,把中西医关于人体消化生理、病理、病因、疾病诊断与防治等相同或不同的科学认识有机结合起来,为人们提供中西医结合系统知识和科学认识。在寻求消化生理、病理、病因、疾病诊断与防治等中西医结合规律中,通过对中西医科学认识的互相结合统一,形成相应的观念、概念、理论知识,通过对中西医学的生理观、病理观、疾病观,以及具体的中西医药理论与方法的结合研究,形成对人体消化系统的中西医结合认识论与方法论,构建中西医结合消化学科新的理论框架和体系。

4、2 突出研究重点

4、2、1 在难治性消化系统疾病治疗中进一步发挥中西医结合的优势

通过近50年的研究,我省在中西医结合消化系统疾病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特别是在慢性胃炎、功能性胃肠病、炎症性肠病、脂肪肝、慢性肝炎等疾病预防和治疗上发挥了中西医结合优势,建议今后更进一步加强上述疾病的研究,并在难治性消化系统疾病治疗中进一步发挥中西医结合的优势,目前研究重点是加强对胃肠道的癌前病变、溃疡性结肠炎等难治性疾病的治疗与预防研究。虽然目前中医或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有一定疗效,但其确切效果仍需进一步扩大验证,其重点应放在癌前病变的防治上。消化性溃疡病的近期愈合率较高,但溃疡愈合质量欠佳,远期复发率仍很高,因此如何提高和巩固疗效,防止溃疡复发是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性溃疡病的研究方向。对HP相关疾病的治疗,应提高中药或中西医结合对HP的根除率,并阐明其作用机制。

4、2、2 加强对胃肠动力疾病和功能性胃肠病的防治

功能性胃肠病具有消化系统症状,应用生化、影像学和内镜检查等未发现胃肠有器质性病变或结果难以解释其临床症状;而胃肠动力疾病具有明确的形态学或病理学证据,如神经、平滑肌的变性及退化等,其病因有消化系统本身的疾病或消化道以外的疾病累及消化系统所致。以上两大类疾病临床治疗非常棘手,尤其是功能性胃肠道疾病,不仅发病率很高,症状繁多反复迁延,而且一般西药治疗效果并不满意。中西医结合治疗可能通过发挥辨证论治的长处,也就是结合患者的社会、心理、体质、生物和环境的诸多影响因素,加强针对性、个体化和整体性治疗,临床取得了较好疗效。这正反映了中西医结合的优势和特色,是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的课题,并争取在提高临床疗效和理论创新上都有所突破。

4、3 重视人才培养

学科的发展,人才起着决定作用。应着重解决两个问题,一是学科带头人的培养。培养具备品德高尚、学识渊博、医术精湛、综合能力强、身心健康,具有坚实的中西医基础,致力于中西医结合发展的人才。二是学科团队的建设。鉴于我省的实际情况,我们建议卫生厅选拔一些医学院校毕业的优秀学生或西医院优秀的低年资临床医生学习中医,培养中西医结合的接班人;建议省自然科学基金委增加中西医结合科研基金的投入。并建议人事主管部门和科研主管部门加快人事体制改革和科研体制改革的进程,最大限度地调动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4、4 积极开展科研协作,提高学术交流水平,促进成果转化

现代医学的发展是多学科合作共同发展的结果,强调生物学杂交的优势,因此我们要积极开展广泛的科研协作,提高学术交流水平,促进成果转化。

4、5 加强科普知识宣传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已从过去注重有病治病的观念逐渐转向了无病防病的共识和基本生活方式,体会到防患于未然的重要性。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医学战略正在深入发展,因此加强科普知识宣传是“治未病”理论参与疾病防控的重要发展思路。

课题组成员:

1、柯晓,福建省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系统疾病学分会主任委员,福建省第二人民医院主任医师,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系统疾病专业委员会委员、脾胃学组组长。

2、吴和木,福建省中西医结合学会会长,福州市第二医院主任医师。

3、王大任,福建省中医药学会脾胃分会顾问,第三届福建省脾胃分会副主任委员,福建中医学院教授。

医学科研热点篇3

数据挖掘技术已广泛应用于中医病证规律研究领域,其基本流程为针对所研究疾病或证候整理相关文献资料,搜集具备中医诊疗信息、处方信息的海量数据,运用数据挖掘技术相关算法及其程序系统进行数据分析[5],总结该病或该证候的核心理论、诊疗方法及特色方药,提炼具有中医特色的个性化诊疗方案。由于疾病及中医证候种类繁多,笔者通过中国知网信息检索平台,搜索关键词“数据挖掘”,查找并学习2010—2014年相关期刊文献,汇总中医病证诊疗方面的数据挖掘技术的应用成果,旨在为内、外、妇、儿等常见学科疾病的临床诊疗提供参考。

1、1内科疾病在心血管疾病方面,杨静等对冠心病的证候用药规律进行数据挖掘,结果显示冠心病以气虚血瘀证多见,另有心血瘀阻证、气阴两虚证,丹参、黄芪、葛根等为核心用药。崔松等通过挖掘何立人治疗心悸的用药分析,总结其治疗心悸的基本方,归纳出以心悸为主重用淮小麦,以心律失常为主重用生黄芪等因症施药的特点。赵健等通过对严季澜辨治的109例高血压病患者用方数据进行挖掘,总结出严季澜自拟调肝理血汤的用方要点与学术思想。在消化系统疾病方面,王萍等挖掘整理了唐旭东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辨证证型及用药规律。Liu等[10]应用支持向量机技术研究中医舌诊舌象在胆囊炎患者中的分类,为数字化辨病辨证提供了可靠依据。吴嘉瑞等[11]应用关联规则和复杂系统熵探索颜正华治疗泄泻用药经验。杜斌等通过检索现代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文献,挖掘出常用灌肠方药及药对。在肾病及内分泌疾病方面,展俊平等[13]采用文本挖掘技术对慢性肾小球肾炎的证治方药规律进行总结分析,发现该病证候以气阴两虚、肝肾阴虚、脾肾阳虚为主,核心治法以益气养阴、化湿利水为主。凌颖茹等挖掘了黄春林治疗肾病综合征的方药使用经验。霍保民等[总结了戴希文教授分期诊疗慢性肾脏病的辨证及用药规律。袁敏探析魏子孝教授诊治糖尿病善补气、活血的用药特点。方朝晖等通过数据挖掘技术,探索糖尿病主要证型分类,以及使用频数最高的药物及药对,为临床辨证施治及用药提供参考依据。在风湿免疫疾病方面,沈姗姗等运用数据挖掘技术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文献进行分析,发现该病常见痰瘀痹阻、寒热错杂等5个证型,涉及肝、脾、肾等多个脏腑;并客观总结了其用药规律。李玲等探讨周仲瑛诊治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经验,挖掘名医用方用药特点。刘本勇等挖掘冯兴华治疗干燥综合征的用药规律。孙益等通过网络检索有关中医药治疗痛风的文献,对痛风病程分期、证型、方药进行挖掘,结果发现,痛风可分为湿热蕴结型、痰湿阻滞型、瘀热阻滞型、肝肾阴虚型4种证型,用药侧重清热利湿、化痰通络、补益肝肾。在肿瘤方面,研究人员应用数据挖掘技术对名医名家辨治肿瘤病机、治法、用药进行分析,为肺癌、胃癌、直肠癌等的中医学认识提供参考。其他疾病方面,如对再生障碍性贫血、癫痫、广泛性焦虑症等治疗的数据挖掘整理,对名医名家治疗慢性前列腺炎[28]的经验总结,探讨了疾病的主要治则治法及用方用药规律,以指导临床应用。

1、2妇科疾病马红丽等[29]通过对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病因、病机、辨证分型的现代文献信息进行挖掘,分析出肾虚、痰湿、血瘀为该病的主要病机,并从邪正关系角度将其分为5个证型。宋亚南等[30]通过挖掘现代文献有关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用药,总结其用药频数最高的5个中药:菟丝子、茯苓、当归、仙灵脾和香附,并归纳出11组核心药物组合,为临床对该病的病因病机以及方药认识提供了思路。为探索不孕症的古代医家用方用药特点,伏荣红搜集明清时期的种子方108首,经数据挖掘发现明清医家善用补益药物以补益肝脾肾,且药性以温通为主,并总结出使用频率最高的中药,以指导临床不孕症的治疗。秦莉花等运用聚类分析方法对绝经综合征妇女的情志变化与中医证型分布关系进行了研究。张素等通过挖掘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中药复方使用规律,发现该病用药涉及滋补、清热、温补、补气、安神、疏肝等多种治则,其中尤以滋补肝肾类药物最为常用。张焱等挖掘何立人治疗女性围绝经期高血压的用药规律,总结出何立人使用频数最高的药物为天麻、丹参、枸杞子、知母、黄柏等,常用药对为何首乌配伍枸杞子、仙鹤草配伍十大功劳叶等,体现了何立人辨治围绝经期高血压善于调补肝肾阴阳,“以平为期,以和为贵”的学术特点。

1、3儿科疾病王继军等[35]通过对《小儿痘疹方论》中治疗小儿痘疹的78首复方用药规律的挖掘分析,发现治疗以补虚药、清热药、解表药、利水渗湿药等中药为主,单味中药以甘草、人参、茯苓、当归、白术等药物为主,为现代临床辨证施治提供更科学合理的理论依据。王进进等]通过对900余例小儿感冒的信息进行挖掘,总结出小儿感冒的常见病因、9种分类证型,以及使用频数最高的方剂和药物,为中医儿科临床辨证施治提供参考。郑燕霞等为研究小儿慢性咳嗽的中医证素特征,采用数据挖掘方法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病位证素主要在肺、表、脾,病性证素主要为风、痰、气虚。潘芳等运用支持向量机方法对孔光一教授诊治小儿外感咳嗽风热犯肺证医案进行了挖掘,提炼出宣肺、解毒为主的治法,并归纳出桑叶、金银花、连翘、黄芩为主的用药规律。郝宏文等通过信息挖掘技术对王素梅诊治的757例多发性抽动症患儿的证候要素分析,通过对其常见证型、证素、病机的归纳,总结出王素梅治疗多发性抽动症之健脾平肝、熄风通络的治则大法。

1、4外科、眼科及皮肤疾病脱疽多对应于西医学之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动脉硬化闭塞症、糖尿病足等周围血管病。谢宇霞等运用数据挖掘技术对古今脱疽医案的方药进行分析,分别总结出3类疾病的辨证分型及常用方药,为临床应用提供帮助。赵亚男等对文献涉及臁疮的四畔证型进行研究,经数据挖掘分析其常见证型及各证型的常见症状表现,丰富了臁疮的辨证内容。角膜炎属中医“翳”“翳膜”“凝脂翳”“聚星障”等范畴,朱晓林等通过对自公元3世纪末至21世纪初的文献的搜集汇总,经聚类分析进行统计,发现角膜炎以“热、风、痰、瘀、湿”为常见病因。用药以祛邪扶正为主,祛邪以清热疏风等为法,扶正以明目、补肝肾为主。结合陈彤云教授治疗痤疮的207个处方,仓田等总结出痤疮的病位在肝、胃、肺三经,治疗以清热解毒燥湿与活血化瘀并举,兼养阴、理气之法。宁江等通过对近30年治疗寻常型银屑病医案的用药规律分析,挖掘出频数最高的中药及药对,支持众多医家“从血论治银屑病”的观点,以清热凉血法为治疗的根本大法。姜春燕等对2012年之前有关湿疹的文献进行收集整理,挖掘湿疹的证型及用药规律,总结出以湿热证型为主的核心用药,为湿疹中医治疗的规范化提供客观依据。

1、5传染性疾病田景平等基于文本挖掘方法对流行性乙型脑炎的临床用药规律进行系统研究,结果发现,中药以大青叶、地黄、板蓝根等清热解毒药使用频率最高,中成药以“温病三宝”安宫牛黄丸、紫雪丹、至宝丹的运用最为广泛,另外发现临床上干扰素、利巴韦林等西药常与中成药联合应用。利用中国中医科学院的中医临床科研信息共享系统的技术平台,胡铁骊等对乙型肝炎相关性肝衰竭进行数据挖掘,以期探索一条中医临床服务与科研需求相统一的新路径。唐仕欢等研究防治流感、肺痨的方剂组方及配伍规律,应用复杂系统熵方法挖掘隐藏于方剂配伍中的核心方药,提炼出有效方药,并融合多种数据挖掘工具应用到中药新药的研发工作中。妮等利用复杂网络分析方法,分析李发枝治疗艾滋病咳嗽的用药规律,总结李发枝从“肺脾气虚”论治的理论依据,以及治疗艾滋病咳嗽常用方药。

1、6散在中医证候数据挖掘技术不仅广泛应用于内、外、妇、儿等各科疾病,对于散在中医证候挖掘的应用也逐渐增多。有学者针对头痛进行研究,采用数据挖掘技术搜集古今医籍、名医经验中有关头痛的用药经验,总结治疗头痛的常见组方用药、药物性味归经规律;也有学者将传统中医病证与数据挖掘技术相结合,通过对燥证、盗汗、多汗证、眩晕、呕吐、失眠、肺胀、内风等传统中医病证的方药规律进行挖掘分析,为临床病证用药提供参考。

2总结与展望

数据挖掘技术主要应用于中医疾病及散在证候的四诊信息、辨证分型、核心方药等的研究中,对古籍或名医名家的学术思想、治疗经验的整理与传承提供全面的信息支持。数据挖掘技术的应用解决了以个体化诊疗为特色的中医临床研究的技术瓶颈问题,引入了中医临床循证思想,从而推动中医药信息化的进程。然而目前中医病证规律研究领域中数据挖掘技术的应用仍存在一些亟需解决的问题。首先,应规范中医药学名词信息,这是数据预处理的关键。由于中医药学的特殊性,中医药名词种类纷繁复杂,存在描述重复、歧义、不确定等问题,直接影响挖掘结果的质量。其次,中医药同一领域、同一类型的数据挖掘方法未形成统一,以致挖掘结果的可靠性及效用度尚有待考量。再者,大部分数据挖掘方法只是被单一采用,多重方法综合运用的分析研究尚不成熟,或许可以成为数据挖掘在今后中医药研究中被采用的模式。最后,数据挖掘的结果需与客观实际相结合,单纯依靠计算机信息技术得出的结果,不能完整反映名医名家的内在思维活动,仍然要结合个体以做出评估。

医学科研热点篇4

关键词:壮医;药线点灸;小儿发热;疗效观察

中图分类号:R272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349(2013)02-0075-02

发热是儿科最常见的一种症状,见于多种疾病之中,由于发病急、变化快,并家长对孩子发热感到恐慌和焦虑,迫切需要医生在最短的时间内退热,此时,解热镇痛类西药常规用于临时退热,但是,此类药物存在退热持续时间短,易反复的缺点。本院儿科2011年1~12月采用壮医药线点灸退热76例,并与口服美林退热进行比较,取得一定疗效,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选取2011年1~12月本院儿科门诊及病房127例小儿发热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76例,男43例,女33例;对照组51例,男23例,女28例。详细分布情况见表1~3。2组年龄、性别、病程等各方面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诊断标准中、西医诊断均依照卫生部制定的《中药新药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标准制定[1]。全部病例均符合以上诊断标准,属中医外感之风寒证或风热证,西医之上感。对不符合纳入标准,未坚持按设计治疗,中途换药或加药或换用其它疗法,无法判断疗效或资料不全等影响疗效判断者除外。

2治疗方法

21观察组壮医药线(广西中医药大学壮医门诊部炮制的二号药线)点灸。点灸方法:右手拇、食指持线的一端,露出线头约1 cm,在乙醇灯上点燃后轻轻甩灭明火,然后将火星线端对准穴位,顺应腕和拇指屈曲动作,拇指(指腹)稳重而敏捷地将有火星的线头直接点按于穴位上,一按火灭即起为一壮,一穴灸一壮。取穴:曲池、大椎、肺俞、风门、足三里。治疗3d统计疗效。

22对照组予用美林口服混悬液(上海强生制药有限公司,批号:H19991011,规格100mL/瓶)04mL/kg口服。每天3次,治疗3d后统计疗效。

23观察项目观察2组退热起效时间、完全退热时间、体温下降幅度及发热有无反复。

2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以(Ax-G ±s )表示,进行t检验,以P

3疗效标准与治疗结果

31疗效标准以《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1]中小儿外感发热的疗效评定标准为依据。痊愈:用药24~48 h内体温恢复正常,不再回升,证候消失,异常理化指标恢复正常。显效:用药24~48 h内体温恢复正常,不再回升,主要证候基本消失,异常理化指标接近正常。有效:用药48~72 h内体温恢复正常,主要证候部分消失,异常理化指标有所改善。无效:不符合以上标准者。

32治疗效果

3212组临床疗效比较见表4。

3222组退热效果比较见表5。

323壮医药线点灸疗效与发热时间关系,壮医药线点灸疗效在2组热程分布中无差别(P>005),见表6。

324壮医药线点灸疗效与年龄关系见表7。

4讨论

药线点灸是广泛流传于广西的壮医特色疗法,由于该疗法疗效可靠,从而得以广泛应用于临床各科。该法用苎麻卷制成药线,放入名贵壮药液中浸泡加工,然后点燃线头,直接施灸于患儿体表一定穴位或部位。以局部的刺激,通过经络传导,调整机体气血归于平衡,使人体各部恢复正常的功能[2~3]。笔者采用壮医药线对发热患儿进行穴位点灸,取曲池、大椎相配,解表泻热;肺俞与风门以宣散肺气兼解表;足三里扶正祛邪。上述诸穴共奏解表退热、增强人体抗病能力、调整阴阳平衡的作用。能广泛应用于临床,且本法免去喂药打针的痛苦,易被家长和患儿接受,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135

医学科研热点篇5

近年来,中医药逐渐被国际认可,尤其是最近我国科学家屠呦呦因成功研制出中药青蒿素获得诺贝尔医学奖,更使中药在西方医学界产生了重大影响,使中药走向世界成为可能。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近日祝贺中国中医科学院成立60周年时强调,中医药学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

汇聚三朝名方精华

此次申报美国FDA二期临床的连花清瘟胶囊是以岭药业2003年“非典”期间通过国家绿色通道审批的治感冒、抗流感中药,是在中医络病理论指导下,汲取3个朝代治疗感冒、流感等外感热病的用药精华,结合现代抗病毒、抑菌、提高免疫等研究成果创制而成。一是结合汉代医圣张仲景治疗外感热病的经典方家“麻杏石甘汤”,该方用于临床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二是采用了明代医家吴又可治疗瘟疫擅用大黄的特点,让火热毒邪尽快尽早从大便排出,以截断病势;三是结合了清代温病大家吴鞠通创立的治疗外感热病的“银翘散”。这3个朝代的温病大家治疗外感热病各有千秋,连花清瘟胶囊汇聚三朝名方之精华,外散毒邪,内清毒火,让感冒、流感这类外感热病得到有效治疗。

菌毒同治,效果突出

近年来,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等多家科研机构对连花清瘟胶囊进行了大量科学研究,证明了它的广谱抗病毒作用,尤其对甲型流感病毒(H1N1、H3N2)、禽流感病毒(H5N1、H9N2)、乙型流感病毒、腺病毒、疱疹病毒等均有较强的抑制杀灭作用,所以连花清瘟胶囊治疗感冒、流感、禽流感效果突出。

感冒、流感患者如果免疫力低下,极易继发细菌感染,引发肺炎、心肌炎等严重并发症。河北中医学院药理室实验研究发现,连花清瘟胶囊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甲乙型溶血性链球菌、肺炎球菌、流感杆菌等都具有抑制作用,可以防止感冒、流感继发细菌感染;中国中医科学院医学实验中心研究还发现,连花清瘟胶囊不仅能杀灭细菌,还能穿透细菌生物膜,抑制生物膜内的活菌数量,因此可用于防治感冒、流感后引发的支气管炎、肺炎、慢阻肺合并炎症等。同时科学研究还发现,连花清瘟胶囊可明显抑制多种炎性因子的产生,减轻汽车尾气引起的呼吸道炎性损伤,可改善因空气污染引发的咽部不适、咳嗽咳痰等症状。

13次作为国家推荐用药

近年来,甲型H1N1流感、H3N2流感、H7N9禽流感、乙型流感等呼吸道传染性疾病不断出现。每一次传染性公共卫生事件发生时,国家卫生主管部门都会针对疫情特点推出诊疗方案。十年来连花清瘟胶囊先后13次被列入部级诊疗方案,成为推荐用药,2009年我国甲流大范围流行时,连花清瘟胶囊发挥了很好的治疗作用。也正因为如此,国家卫生部将其列入《人感染甲型H1N1流感诊疗方案(2009版)》推荐用药,2011年成为卫生部《流行性感冒诊断与治疗指南》推荐用药,2013年、2014年又连续列入卫计委禽流感治疗推荐用药。

值得一提的是,因为连花清瘟胶囊良好的广谱抗病毒作用以及在治疗流行性感冒中发挥出的显著效果,该药荣获了2011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成为我国第一个获此殊荣的治感冒抗流感中成药。

循证研究助力FDA注册

医学科研热点篇6

1、中医男科学定义

中医男科学是运用中医药理论来认识和研究男性生理、病理、养生、优生特点以及男性特有疾病的发生、发展、转归、诊断、治疗和护理保健规律的一门中医临床学科。研究的对象是男性、研究的重点是男性特有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中医男科学作为一门独立的中医临床学科,其基本体系的构建和诞生,以王琦等主编的《中医男科学》出版(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为标志。近年来,该学科在理论、临床、实验研究诸方面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并向广度、深度发展。但因学科建立时间较短,故学科的命名、研究范畴等方面尚待进一步明确界定。

(1)中医男性医学的命名

中医男性医学的命名,目前有“中医男性学”、“中医男性病学”、“中医男性泌尿生殖病学”、“中医男科”,以及“中医男科学”等。

“中医男科学”这一命名有四个特点,一是符合中医临床学科的命名习惯,如中医女性医学命名为“中医妇科学”而不称为“中医女性学”或“中医女性病学”;二是有前人对男性医学命名的依据,如《男科证治全编》、《医学正印种子编·男科》、《傅青主男科》等,均以“男科”命名;三是这一命名能充分覆盖中医男性医学的学科内涵;四是与“中医妇科学”相对应,易被人们理解和接受。

将中医男性医学这一中医临床学科命名为“中医男科学”较符合学科实际。事实上,现已出版的大部分中医男性医学专著和报刊杂志发表的有关文章多采用这一命名。

(2)中医男科学的研究范畴

由于古代乃至本世纪80年代初,中医男性医学一直未形成自身的理论体系,其内容仅散见于中医内科、外科、儿科等临床学科中,因此,中医男科学的研究范畴尚未进行界定。

基于男科学研究的对象是男性,中医男科学研究的范畴应包括基础理论、临床实践和实验研究三方面与男性有关的医学问题。基础理论研究方面,包括中医男科文献及典籍的挖掘与整理、男性生理、病因与病机、诊断与辨证、治则与治法、治疗手段、药物与方剂、预防与护理、性事保健与养生优生等。临床实践包括障碍、不育症、疾病、阴囊疾病、与附睾疾病、精索疾病、精囊与输精管道疾病、前列腺疾病、男性绝育术后病、性事疾病(房中病)、男科杂病(除上述外的男性特有疾病)和男性性保健以及运用中医中药来研究生育与节育等,不宜将血尿、遗尿、多尿、尿浊、斑秃、早秃等非男性特有疾病列入男科临床研究范畴。性传播疾病虽非男性特有疾病,但因其为性传播,加之目前尚未建立较完整的中医性病学体系,所以,这类疾病多归属于男科临床研究的范畴。实验研究主要是指在中医理论指导下,运用传统方法结合现代研究手段和方法,对中医药治疗男科疾病的作用机理进行研究,如动物造模、运用现代检验手段检测有关生理指标等。开展中医男科实验研究工作,不仅能丰富和发展中医男科学理论的学术内涵,同时还能推动并指导临床研究的深入。

(3)中医男科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中医男科学虽是一门独立的中医临床学科,但亦直接受中医理论的指导,并与内、外、儿、泌尿等科以及社会学、心理学等密切联系,因而研究中医男科学不仅要掌握该学科的专门知识和操作技能,同时还要学习和运用其他中医学科以及现代科学,尤其是西医男性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学科的有关理论知识和技能。中医男科学与西医男性学有各自的研究内容和重点,其研究手段和方法亦不尽相同,如能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互补机制,必将推动男科学研究的发展。

二、中医男科学的优势和特点

现代中医男科学的优势和特色是与现代西医男性学相对而言。中医男科学与现代西医男性学研究的对象虽然同属男性,但各自的研究方法和手段有别,因而也就有各自不同的优势与特色。

(1)历史源远流长,著作众多

中医男科学虽于本世纪80年代才形成独立学科,但其发展却源远流长。自新疆1988年发现的3000年前“生殖岩画”,就记载了有关男科方面的内容。此后,在古代中医专著、房中医学专著中记载了大量的男科学内容,历代的医家对男科学的临床实践与理论探索,为现代中医男科学的形成与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据统计,明清两代涉及中医男科内容的中医典籍达百余种,有稽可考的男科医案有五百余则。这些著作对性生理、性保健、性养生等性医学内容的论述在东方文化乃至世界文化中都是独一无二的。其中许多理论已被现代研究所证实。古代蕴含丰富男科学内容的医籍宝藏无疑是现代中医男科学坚固扎实的理论基础,挖掘、整理这些宝贵遗产,将有助于男科学的发展。

(2)辨病辨证相互结合,注重整体调节

西医对男科病的治疗多采用对症治疗,即重视局部治疗。而中医治疗男科病症,注重辨病辨证相互结合和整体调节,如免疫性不育,现代医学认为是由于抗抗体的产生而引起,但根据中医男科辨证,本病可表现为气滞血瘀、湿热蕴滞等不同证候,因而在治疗时除选用一些对免疫反映有针对性的药物治疗外,还应结合证候的不同而辅以相应的治法,如清利湿热、化瘀通窍等,这种病症结合论治的方法就较单纯运用免疫抑制剂的方法优越。在调护上,中医男科的节欲、食疗、气功、针灸、按摩以及情致疗法等,皆从调整整体功能着手而兼顾局部。

(3)治疗手段丰富实用

中医男科学的治疗手段有药物治疗为主,有大量的专方专药,如治疗不育的五子衍宗丸等至今仍广泛运用。性治疗药大都有整体调节的功效。行为治疗:如治疗的九浅一深法等与现代医学的治疗有异曲同工之处。心理治疗:中医治疗十分重视调节情志,如疏肝解郁治疗阳痿等。此外,还有非药物治疗,有内治、外治,治疗方法达数十种之多,如药物外治、针灸、按摩、气功、拔罐、食疗、理疗、体疗、精神调治等。中医男科学多采用综合调治、中西医结合治疗以及从情志、起居、劳逸、、饮食等方法以调摄为主的辅助治疗。中医男科的治疗手段丰富多彩,可根据病情灵活选用,可单用一种,也可多种联合运用。其治疗方法欲药物符合当今世界“回归大自然”的潮流,且因其疗效确切、稳定,低毒副作用,无创伤,少痛苦,且经济、方便,适合我国国情,故易被患者接受。

(4)临床治疗效果显著

西医学对许多男科疾病的发病机制研究较深入细致,诊断手段比较先进,但对某些疾病如障碍种的异常、病理性遗精、阳痿,不育症中的抗体阳性、密度过高、以及生殖器官疾病中的硬结症、前列腺炎等尚无特殊疗法,药物作用单一,且易产生副作用。而中医男科学根据辨病辨证的结果,采用辨病育辨证论治结合的方法,或内治,或外治,或内外结合,往往能收到显著效果。

中医男科学之所以具有强大的生命力而呈现勃勃生机,关键在于具备了很好的临床疗效。中医男科学的临床治疗范围已从最初重点诊治障碍、前列腺疾病和不育三大类疾病向其他男科疾病开拓,目前用中医诊治的男科病已近百种,收治病种的范围正不断扩大,治疗效果亦令人满意。

三、中医男科研究现状

中医男科学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形成以来,广大中医男科学者在整理、继承传统中医男科学诊治经验及学术思想的基础上,以创新作为学科发展的动力,积极借鉴吸收现代科技的成果,在短短的十几年里在学科建设、理论研究、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取得了较大成就。然而我们也应清醒地看到在过去的十年里,现代男科学正迅猛发展。在新世纪里,人们疾病谱、健康观的转变,既为中医男科的发展提供了机遇,也提出了挑战。我们有必要审视自身的优势和不足,探索中医男科的发展道路与发展空间。本文仅就近5年来中医男科的发展现状作一简要综述,并对中医男科的发展前景作出展望与提示。

(一)功能障碍(ed)

1、理论研究

近年来,在ed的病因病机方面,不少学者逐渐突破了在脏腑定位上以“肾”为中心,在病机病因上以“虚”为重点,在治疗上以“补肾壮阳”为主导的传统观念,开始从多角度,多方位考察ed病因病机。

王琦在论述“阳痿从肝论治”的基础上,提出了治疗血管性阳痿以“调和气血,充润宗筋”为治则的观点。动脉性阳痿以“瘀”为着重点,以活血药物为主,改善的供血,方以柴胡疏肝散、桃红四物汤加减;静脉性阳痿注重“气”,其病机是气血不和、气的摄血功能失常,因其血液的运动需靠气的调节,也就是说静脉的关闭有赖于气的维系,治疗宜气血双顾。以当归补血汤加减补气调气为主。李曰庆认为,从病性上看,既有虚证、寒证,又有实证、热证,而且实证有逐渐增多的趋势,此外对病因病机的认识还要结合职业、年龄、体质等进行分析。秦国政通过对阳痿患者进行较大样本的临床资料调研发现:在当代社会环境条件下,对于病因学来说,房劳损伤已不再是主要原因,情志之变则是主要病因学基础,不良生活习惯是不可忽视的因素;对于病机学来说,实多虚少是病机转变的普遍规律,脏腑功能改变以肝肾为中心涉及其他脏腑;对于基本病理学来说,最基本的病理变化是肝郁肾虚血瘀,其中肝郁是主要病理特点,肾虚是主要病理趋势,血瘀是最终病理趋势,而且三者有机联系,互为因果,共同作用。因此疏肝解郁,活血通络,补肾振痿是其基本治则。

2、药效学及机理研究

岳玉英等对中药复方壮元丹(由人参、麦冬、蛇床子等多味中药组成,具有填精补髓、益气壮阳、抗疲劳等功效)进行了药效学研究,结果表明:给予1、5—3、0g/kg剂量的壮元丹能提高去势大鼠对外部刺激兴奋性,潜伏期明显缩短;并具有抗雌二醇,缓解阳虚证的作用;可提高机体的耐受力,抗疲劳;同时,壮元丹对机体网状内皮系统吞噬功能有增强作用,从而可增强机体的防御能力,改善体液免疫功能。王琦等对疏肝益阳胶囊治疗障碍的机理进行了恒河猴动物实验,彩色超声多谱勒研究结果表明:疏肝益阳胶囊治疗雄性恒河猴障碍的主要作用机理是通过改善背动脉血循环,使原来扩大了的动静脉管腔缩小、动脉收缩期血流速度加快、静脉回流速度变慢而恢复其海绵体功能;实验观察证实疏肝益阳胶囊对功能障碍的雄猴功能、时插入和功能均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并能提高雄猴的及时的与。治疗后角度可明显恢复。

贾金铭等对近年来增强的部分单体中药药效学进行了评价,其中包括人参、刺五加,淫羊藿,蛇床子等20味植物药,鹿茸、蛤蚧、海马等17种动物类药,阳起石等4种矿物药类药。结果发现淫羊藿的水提物可明显地促进分泌同时发现有雄性激素样作用或雄激素增强作用。能使正常去势小鼠的前列腺、精囊、肛提肌重量增加;但对摘除两侧卵巢的大鼠,未显示有雄性激素样作用。淫羊藿的叶牙根部作用最强,果实次之,茎部最弱。蛤蚧:具有双相的性激素样作用。其乙醇提取物120mg(相当于蛤蚧0、105g)、40mg给正常雌鼠皮下注射32天后,交尾期均延长,间期缩短;对去势鼠,给药2l天后可再现交尾期,并使正常鼠子宫、卵巢重量增加,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对去势雄性鼠可使其前列腺、精囊、提肛肌重量增加。蛤蚧尾部药效最强。

3、临床研究

器质性和混合性ed占全部患者的3/4以上,今后ed的研究重点应放在器质性特别是血管性ed上,随着中国逐步进入老龄化社会,就诊的中、老年患者逐渐增多。目前发现常见的老年慢性疾病如心血管病、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与ed关系密切。校正年龄因素后,在经过治疗的心血管病、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中,完全ed的患病率分别为39%、25%和28%。需要引起注意的是ed与心血管疾病有共同的危险因素,如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吸烟等,这些危险因素可以导致血管和(或)内皮功能失调,而后者可能是动脉粥样硬化和ed等疾病的早期病生理改变。ed可能是冠心病、脑血管病、糖尿病等内科疾病最初的临床表现,ed逐渐被认为是一种血管疾患,西地那非的机理是使海绵体平滑肌松驰并。这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启示,即改善供血可达到治疗目的。

中药已被证明可有效改善心肌供血,在整体调节的思想上,也可以在治疗内科疾患的同时有效改善血供。此外,抗精神病及降压药可引起药物性ed,中药在此方面也具有独特的整体调节优势。

4、治疗

4、1中成药 目前许多临床医师根据自己的经验,开发出不同剂型的中成药,但所用剂型仍以传统的丸、散、膏、丹及合剂为主,高新技术含量较差。同时在临床研究中,大多未采用随机、双盲、对照进行疗效观察,未做到方剂组成与证候合拍,加之诊疗标准不统一,虽然报道的有效率在60%—90%之间。但可信度不大,在研究领域上器质性阳痿(血管性,神经性,内分泌性)的临床报道较少。

王琦采用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及阳性药物对照方法观察,疏肝益阳胶囊治疗肝郁肾虚证及肝郁肾虚兼血瘀证功能障碍的疗效,结果显示:疏肝益阳胶囊治疗肝郁肾虚证的总有效率及显效率为92、0%及65、7%,肝郁肾虚兼血瘀证为86、4%及63、2%,显著高于空白对照及阳性对照组。

4、2辨证论治 目前临床上各家对阳痿的辨证分型尚不统一,较有代表性的为:徐福松将其分为6型即肝郁不疏证:治以疏肝解郁,方选沈氏达郁汤(升麻、柴胡、川芎、香附、刺蒺藜、桑白皮、橘叶)加减;心肾不交证,方选黄连清心饮(生地、当归、人参、茯神、枣仁、远志、莲子肉、黄连)合封髓丹(黄柏、砂仁、甘草)加减;阴虚火旺证,治以滋阴降火,方选二地鳖甲煎(生熟地、枸杞子、金樱子、鳖甲、牡蛎、丹皮参、天花粉等)脾肾两虚证:治以健脾益肾。阳痿用还少丹(山药、楮实子、茯苓、五味子、巴戟天、石菖蒲、枸杞子、熟地等)加减。下焦湿热证:治以清热化湿,方选萆?饮加减(萆?、车前子、茯苓、石菖蒲、黄柏等)。血脉瘀滞证:治以活血化瘀,方选活血散瘀汤(当归尾、赤芍、桃仁、大黄、川芎、苏木、槟榔等)加减。

4、3专病专方

(1)药物性ed:

药物性阳痿常由抗精神病药物、抗高血压药物所致,王琦认为其病机是“药毒内蕴,肝郁血瘀”,治疗在疏理气血基础上,加羚羊粉凉血解毒,抗精神病药物所致者,加用茯苓、远志、磁石、生龙骨、生牡蛎等安神定志之品,抗高血压药物所致者,加用葛根、水蛭、地龙、益母草等活血降压之品。

(2)糖尿病性ed:

洪寅认为糖尿病性ed病机“肾虚为本,瘀血阻络为标”,以益肾填精活血通络为治则,方以左归丸为主,加入甘寒滋阴之生地黄、知母及温润扶阳之肉苁蓉、巴戟天。治疗27例用药2个月,有效率达85%。

(二)男性不育

1、理论研究

历代医家都强调肾精在男性生育中的重要作用。认为肾精的盛衰决定着男子的生育能力,肾精亏虚是男性不育的主要原因。王琦认为现代男性不育症的病机为“肾虚挟湿热瘀毒虫”病性是“邪实居多,正虚为少”,病位上重点把握“肾、肝、脾”三脏。通过438例男性不育症的调研发现,实证最多(54、11%),其次为虚证(21、0%),无证可辨(13、7%)及虚实夹杂证。在实证中瘀血阻络与湿热下注居前两位(21、69%和15、75%),虚证以肾阳不足和肾精亏虚为主(7、76%及7、08%),虚实夹杂证以肾虚挟瘀、肾虚湿热居多(4、11%和3、89%),可看出瘀血阻络、湿热下注、湿热挟瘀、肾阳不足和肾精亏虚是男性不育最常见的五种证型(均大于7%)。调查结果表明,男性不育症实证和虚证夹杂证占据了证型中的大部分,单纯虚证仅有一小部分(21%)。在实证中瘀血阻络和湿热下注两种证型出现机率远高于其他证型,肾阳不足在肾虚中仅占15%左右,瘀血、肾虚、湿热三者构成不育症病变核心,它们单独为患或相互作用导致了疾病的发生、发展三者约各占1/3比例,对疾病发生发展及演变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用药指导思想为补肾填精,活血化瘀兼清湿热。

2、药效学及机理研究

现代研究补肾填精的各种药物具有以下作用:促进病理性膜结构改变(主要是头部、中段线粒体及尾部);改变蛋白质分子结构(改变蛋白质分子结构特征,使膜结构功能达到成熟状态);提高酶活性(改善能量代谢,提高ldh-x酶活性,膜表面的f-wga受体数量增加);促进dna合成(蛋白质合成);调节微量元素锌、硒、锰等。

王琦通过研究第一个国家治疗男性不育三类新药黄精赞育胶囊药理及作用机制发现:其能使未成熟大鼠附属性器官前列腺、贮精囊、提肛肌明显增长,重量增加,重量增加非常明显,又能明显提高成熟大白鼠血清睾酮含量,具有雄激素样作用;使棉酚负荷大鼠数及活力升高;有降低血液粘度,减少血小板聚集,降低纤维蛋白原生成能力的作用,从而加快血流速度,改善血液循环;能使幼年大白鼠胸腺萎缩,降低大白鼠肾上腺内维生素c的含量,有促皮质激素样作用;能使动物体重明显增加;显著增强小鼠体力和耐缺氧能力,使其负重疲劳游泳时间显著延长,表明抗疲劳和耐缺氧功效,长期服用可增强体质。治疗恒河猴生精功能障碍研究表明:治疗作用机制为:(1)改善血供:改善血液流变功能,动、静脉管腔内径缩小,增加动脉血流量,降低静脉回流速度,以达到提高组织中的血流量;(2)促进生精细胞生长发育:使曲细精管内生精细胞、细胞和生长发育活跃,细胞数大量增加。曲细精管横径变长、管腔内细胞层数增多,生精细胞增殖活跃,初级精母细胞减数分裂增多,畸形数减少,密度增加、活力提高;(3)促进雄性激素睾酮的分泌:促进leydig细胞生长发育、分泌睾酮增多,而睾酮增加促进生精细胞发育成熟,促进的生长;(4)通过调节神经递质促进发育:机体内神经递质中da恢复正常生理水平;间接调节生殖细胞生存的生理环境,以适应生长发育;(5)促进前列腺和精囊腺分泌功能增加;(6)作用于前列腺和精囊腺,使其腺腔扩大,功能旺盛。分泌物增多。

3、临床研究

在过去的十年里,生殖医学尤其是男性不育治疗领域获得了迅猛的发展。以卵泡浆内注射(icsi)技术为代表的辅助生殖技术(art)和先进的外科附睾及取精技术,彻底改变了男性不育的治疗观念,极大的扩展了治疗范围。严重的少、弱症、梗阻性无症、部分非梗阻性无症、不症均可得以治疗。男性不育治疗的主流正在一改应用药物而开始转向art。art的异军突起使得包括中药在内的各种治疗手段急待重新评价。人们不禁要问中药的作用究竟有多大,中药的发展空间在哪里。事实上每一种方法都有其适应症、功效、和局限性。icsi技术是治疗重度不育(严重少、弱、畸型,梗阻性无症,及非梗阻性无症)的首选方法。而中药可显著提高数量、活力、改善畸形率及促进未成熟的发育成熟。因此在轻、中度少、弱精症,感染性、免疫性不育等方面中药仍有广阔空间。此外,如果将中药与icsi结合,则可以做到相互取长补短,借助中药可提高质量及促进发育成熟(未成熟向成熟转化)的优势,可为icsi提供优质的。其意义在于不仅可提高icsi技术的受精率及妊娠率;而且减少传递遗传缺陷的风险。

4、治疗

目前男性不育的诊断采用辨病,辨因及辨证相结合,在诊断方法借助于现代医学的实验室及辅助检查。如:计算机自动分析,白转换,生殖免疫,生殖道感染,生殖内分泌的检测等以及采用who关于男性不育的诊断流程,使诊断更趋规范化。

4、1少、弱症

少弱症约占不育症总数的3/4,少精症多由肾气不足,气血两亏等,最终导致肾精不足所致。弱精症主要病机是肾阳虚弱,现代医学研究表明弱症主要病因为生殖道感染、精浆异常,精索静脉曲张,免疫性疾病,特发性活力低下症,内分泌疾病。

中医对少、弱症的治疗,根据“肾藏精,主生殖”的理论,补肾生精,以调补肾阴肾阳,填补肾精或益气养血为治疗大法。主要方法有:1)温补肾阳、温肾益精,代表方金匮肾气丸,右归饮;2)滋补肾阴,代表方:六味地黄丸;3)补益肾精,代表方:五子衍宗丸。处方多为阴阳并补;4)益气养血:代表方:补中益气汤。王琦以黄精赞育胶囊(枸杞子、熟地黄等)治疗少、弱症(肾虚精亏夹湿热证),结果显示:轻、中、重度患者的妊娠率及显效率分别为36、2%,15、5%;15、7%,15、6%;0%,0%。

4、2不液化症

既往主要以阴虚火旺、热灼津液论治,以知柏地黄汤为主方,滋阴降火;亦有从阳不化气,精冷血凝论治,用金匮肾气丸之类。近来提出①“精凝”与血瘀之说,用水蛭、丹参、赤芍类活化纤溶系统及丹参、赤芍等活血化瘀药配伍。②中ph值>8、8时提示生殖道感染与清热利湿药(天花粉、败酱草等)抑制生殖道炎症,改善液化因素。③清热化痰药,促进酶的分解。邹汉茂[31]以化瘀祛湿法(丹参、萆?、泽兰、水蛭、虎杖等)治疗86例;治愈46例,显效18例,有效18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6、5%。

4、3精索静脉曲张

精索静脉曲张占男性不育的15%~20%。治则治法为行气、活血、化瘀、通络。常用方:血府逐瘀汤、桃红四物汤。中药对ⅱ度以内的精索静脉曲张有一定疗效。王均贵[32]以附神通赞育汤(当归、生地黄、川芎、丹参、王不留行等)加减治疗80例,并以药渣泡水,清洗外生殖器,结果显示:痊愈35例,有效31例,无效14例,总有效率82、5%。

4、4免疫性不育

10%~20%的不育症与免疫因素有关,现代医学对免疫性不育者治疗方法有抗生素、免疫抑制剂(如肾上腺皮质激素)、洗涤和人工授精等,但其效果并不令人满意,且由于副作用大,技术条件所限不能广泛发展。生殖系统感染、外伤、高温、化学损害均可破坏血睾屏障,刺激机体产生抗体。弭阳运用自拟益气补肾解毒汤:黄芪、白术、山药、当归、熟地黄、枸杞子、淫羊藿、白花蛇舌草、半枝莲、甘草等治疗免疫性不育症64例,结果痊愈(血清asab转阴,女方受孕)24例,占37、50%,总有效率90、63%。

4、5感染性不育

生殖系特异性和非特异性感染可影响的发生、运动、抑制附腺性分泌。生殖道炎,前列腺炎及与感染有关的不液化、免疫性不育已成为最常见的病因,约占不育症的30%~50%,戚广崇以清精冲剂(萆?、红藤、丹参、白花蛇舌草等)对解脲支原体导致的不育,在解脲支原体转阴同时质量得到改善。

4、6高泌乳素血症性不育:

西药以溴隐亭治疗疗效差,中药治疗降低prl水平,解除对性腺轴抑制,促进性腺激素的释放(fsh、lh),提高血中性激素含量。代表方:芍药甘草汤。芍药甘草汤有调节激素作用,可使血清酮、泌乳素水平恢复正常。

4、7无症

中药对无症治疗报道虽多,因缺乏病因学分类,其疗效很难评估,对梗阻性无症(感染因素引起者)可选用血府逐瘀汤或桃红四物汤加三棱、莪术、土茯苓、蒲公英、白花蛇舌草等。而源性无症则疗效很差。

(三)前列腺疾病

慢性前列腺炎(cp)

1、理论研究

目前多数学者认为湿热瘀结是本病主要病因,气滞血瘀贯穿本病始终,久治不愈则气虚血瘀。戴春福认为:热毒、瘀血、气虚是cp三大主因;热毒内蕴、瘀血内阻、正气亏虚为cp三大主要病理变化;随证加味是治疗cp之活法。其中热毒是主要因素,因热毒内蕴,煎熬血液成瘀,因热毒耗气致气虚;又因瘀血阻滞,影响脏器组织的营养供给,病变组织难以复康;气虚无力祛邪,气虚又加重瘀血内阻。热毒内蕴、瘀血内阻及气虚三大病理变化往往互为因果,使cp病情缠绵难愈。施治之法当抓住疾病的主要病因病理、及时消除之,疾病才能从根本上好转。根据以上三大病因病理拟定其相应的治疗大法为苦寒解毒、活血化瘀及益气扶正。王琦提出cp的病机特点是:瘀浊阻滞,“瘀”不仅指血瘀,还包涵瘀积不通,指前列腺导管常因管腔狭窄,结石阻塞,致使前列腺导管内分泌物,淤积不出,浊为秽浊之分泌物。其治疗中主张分期论治即根据cp不同病理发展阶段加以治疗使其更具针对性。初中期以清热解毒为主,辅以祛瘀排浊,佐以温阳散寒之品以防湿遏伤阳,后期以祛瘀排浊为主,辅以清热解毒,佐以温通之品。

2、药效学及机理研究

蒋毅等综述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中药作用机理为:(1)调节前列腺微量元素(zn)水平,包括直接增加前列腺zn内含量及使前列腺内含zn金属颗粒增多;(2)调节前列腺液的ph值与药物渗透性;(3)调节免疫降低前列腺液中异常升高免疫球蛋白,增强吞噬细胞的吞噬功能;(4)抗病原微生物,活血化瘀及对症治疗,清热解毒利湿中药药理作用为抗菌,消炎,利尿,解热,镇静等。活血化瘀药物使腺管通畅,及腺体分泌排泄通畅,增加网状内皮细胞吞噬功能。贾玉森等[13]观察了前列腺炎栓(由黄连、赤芍、冰片等中药组成)对大鼠非细菌性慢性前列腺炎模型的组织病理学影响,其结果显示:前列腺炎栓具有修复前列腺组织、恢复前列腺分泌功能的作用。毕焕洲[22]发现慢性前列腺炎并非单纯的感染性疾病,其更多的机理是因为感染而致的前列腺免疫功能、前列腺抗菌因子、超氧化物歧化酶及前列腺内氧自由基水平异常;中药的治疗优势在于增大药物在前列腺内浓度而杀灭病原体的同时,还具有提高前列腺内锌离子浓度、增加超氧化物歧化酶水平及使前列腺内免疫球蛋白恢复正常的作用。

3、临床研究

慢性前列腺炎(cp)是中青年男性常见疾病的泌尿男科门诊疾病的25%,病因尚不完全清楚,且临床表现复杂,主观症状多种多样。其心身症状主要表现为焦虚、抑郁、躯体化等。随着生物—生理—社会医学模式的发展人们意识到cp属于一种心身疾病,心理因素在cp的病因及治疗中均占重要比重。单纯心理治疗效果欠佳,将前列腺炎治疗由“清热利湿,化瘀排浊”的基础上增加“舒肝解郁”,以此指导组方进行中药的整体调节。可有效改善cp患者躯体及心理症状。

徐福松将前列腺炎分为热毒型、湿热型、瘀血型、肾虚型和中虚型5个证型。(1)热毒型:治疗宜清热、解毒、凉血为主,常用药物有:银花藤、野、紫花地丁、连翘、半边莲、荔枝草、三菱、莪术、牡丹皮、碧玉散等。(2)湿热型;治疗宜清热导湿,方选萆?分清饮加减,常用药物有:萆?、茯苓、车前子、丹参、黄柏、苍术、川朴花、生薏仁、石菖蒲、碧玉散等。(3)瘀血型:治疗宜活血化瘀为主,方用王不留行汤。王不留行、丹皮、丹参、皂角刺、桃仁、三棱、莪术、怀牛膝、炮山甲、苏木、红花、赤芍、川芎等。(4)肾虚型:治疗宜补肾摄精为主,方用菟丝子丸加减。常用药物:菟丝子、茯苓、怀山药、沙苑子、车前子、石斛、生地、熟地、续断、益智子、远志等。(5)中虚型:治疗宜益气补脾,方选补中益气汤加减。常用药:党参、黄芪、茯苓、芡实、柴胡、升麻、煅龙骨、煅牡蛎、白术、陈皮、炙甘草等。

4、治疗

慢性前列腺炎的治疗呈现整体与局部,辨病与辨证,中西医药及内服与外治相结合的状况。杨吉相以前康宁冲剂治疗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精浊,湿热瘀阻证)100例显效率68%,总有效率89%。贾玉森等以前列腺炎栓治疗非特异性前列腺炎(湿热夹瘀证)104例经直肠给药,结果表明:其近期治愈率为23、1%,总有效率84、6%。

前列腺增生(bph)

1、理论研究

肾虚气化不利和瘀血内阻是bph发生的两个最重要因素,气虚血瘀是发生的主要病理机制,本虚标实是病机特点。治疗上采取攻补兼施方法,即补肾治疗同时,对活血化瘀,消?散结也重视。

2、药效学及机理研究

贾金铭等通过动物实验对消癃通闭治疗bph的机理做了深入研究:以放射配体实验研究发现,该中药对犬大脑皮层a1受体具有明显抑制作用;通过3h—tdr进行了中药消癃通闭对小鼠前列腺上皮细胞dna合成影响的研究,结果显示:该药对小鼠前列腺的生长、dna合成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运用流式细胞技术研究发现,消癃通闭可延长大鼠前列腺上皮细胞dna合成期g2+ m期, 即抑制了前列腺上皮细胞的有丝分裂;从而抑制了前列腺上皮细胞的生长;用免疫组化染色对大鼠前列腺组织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研究发现;该药能明显抑制前列腺组织bfgf的表达;进而抑制了前列腺上皮及间质细胞的生长。

3、临床研究

前列腺增生(bph)是老年男性常见病之一,其发病率随年龄增加而递增。临床观察发现中药不仅在功能上调整与恢复排尿功能,缓解膀胱刺激症状,使前列腺缩小,从而解除尿路梗阻,上述现象提示中药组方对逼尿肌具有双向调节作用。即恢复失代偿期逼尿肌的收缩功能增加收缩力及降低代偿期逼尿肌顺应性。选择中药组方进行长期观察前列腺体积减小和逼尿肌恢复情况可做为今后的研究方向。

4、治疗

贾金铭等以消癃通闭胶囊治疗120例前列腺增生症总有效率达80%,综合疗效(i-pss评分,生活质量评分,最大尿流率,残尿量,前列腺体积)明显优于对照药舍尼通及保列治。

(四)男性更年期

男性更年期综合征在我国约有1000~2000万患者。目前把男性更年期的症状命名为“中老年雄激素部分缺乏”。男性更年期综合征的药物治疗主要采用补充睾酮的疗法。实践证明,睾酮治疗可以改善总的健康状态和情绪,能提高,增强肌力和骨质密度。目前较为理想的药物是口服十一酸睾酮(安雄)。但同时,补充睾酮可能加重潜伏的前列腺疾病,如前列腺增生和前列腺癌。中医认为其病因为肝郁肾虚,阴阳气血失调。以补肾精,理冲任,调阴阳为治法,可取得满意疗效。

四、展望

回顾中医男科的发展历程,就是坚定不移走创新之路。在新的世纪里中医男科仍应将创新视为生命力,从理论体系、方法学体系、临床体系等方面拓展新的空间。

1、理论与方法学体系

理论研究是学科建设的最高层次,它来源于社会实践并对其起着指导作用。随着实践的积累,认识的延伸,理论也不断获得新的补充和完善。

一门学科的理论研究水平,规定并影响着整个学科领域的发展。21世纪中医男科要生存和发展,理论创新是关键。它应该与21世纪的时代与社会特征紧密相连,探索和研究当今社会环境下疾病发生、发展的规律。通过继承、移植、创新三者结合实现对传统的超越。从阳痿从“肾”论治,到从“肝”论治,再到“调和气血,充润宗筋”就体现着鲜明的时代特征和开放性。

当前应尽快将循证医学引入中医男科研究中,循证医学是以证据为基础的医学,通过系统收集各领域开展的临床研究结果,进行全面定量的综合分析评价(如随机对照实验和荟萃分析),为医疗实践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其特色为科学的分析手段和数理统计方法。研究方法是中医男科的薄弱环节,将循证医学引入中医男科的研究中具有强烈现实意义。

循证医学对中医男科的作用为:1)文献科学系统的整理:当今医学名家对中医男科疾病的诊治经验是一笔宝贵的财富,但仍偏重于个人经验的临床认识,采用荟萃分析方法对这些文献进行科学系统的整理,可使其上升为带有指导意义的规律性理性认识。2)临床诊断标准化与疗效评定的规范化:当前在中医男科的临床研究中,突出的问题是临床诊断标准及疗效评定标准不统一,如目前在阳痿的诊断上存在着4个权威标准,即中药新药研究标准,行业标准,国家标准和教材标准,各个标准内容不尽相同,很难对各种治疗手段的疗效进行客观的评价,当务之急应用循征医学方法建立统一客观的诊疗标准。3)开展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目前在中医男科的临床研究中,采用多中心、随机、对照的研究很少,缺少了科学的方法支持,使得临床实验结果的可信度大打折扣,同时也妨碍了中医男科与现代医学的交流与对话。

2、基础研究

中医男科的基础研究包括通过实验动物模型进行复方制剂的作用机理及药效学研究,单味药物的药理研究,主要疾病的病理生理、组织形态学变化研究等。基础研究的普及,使得中医男科的研究逐步进入到定性定量阶段,同时使视角从宏观走向微观,从整体进入到器官,细胞、分子水平,为中医与西医沟通与对话架起了一座桥梁。

3、临床研究

理论研究的突破及基础研究的深入,全面带动了中医男科临床诊治水平的提高,在现代医学新技术、新药物不断涌现的今天,中医男科凭借其可靠的临床疗效赢得了广大患者的认可。当前中医男科的临床研究呈现以下趋势。1)在诊疗模式上,形成了病为纲,病证相结合的诊疗体系,借助于现代医学的诊断技术,在临床中更多的采用西医男科诊断及分类方法。拓宽及深化了对疾病的认识。如男性不育中将其分为免疫性不育、感染性不育等。2)辨证模式方面,辨证模式已不仅是一病几型,即有传统的脏腑辨证分类,病因分类、寒热虚实属性分类或上述兼顾分类等并按疾病自身特色进行灵活变化。3)治疗思路方面,在许多病种的治疗上跳出了旧有的框架,思路及方法更加丰富。如过快的治疗由原来的“补肾固精”变为“安神定志”,并结合指导。但同时也存在以下不足:1)临床研究方法学,大多未采用随机对照双盲法;2)诊断和疗效标准不统一;如阳痿定义及诊断中医有4个权威标准,即中药新药研究标准、行业标准、国家标准、教材标准,疗效标准也不统一,新药标准定为四级:近期治愈、显效、有效、无效,行业标准定为三级:即治愈、好转、无效。3)辨证分型不统一,阳痿常见证候分类,新药标准列6型,行业标准列3型,教材标准列5型,不但证候分类不一,而且所列相同证候类型的辨证标准也不完全一致。

医学科研热点篇7

【关键词】 艾滋病;中医证候;证素

艾滋病是一种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所引起的致命性慢性传染病。其潜伏期长,死亡率高,病情严重而错综复杂。自1981年美国发现首例艾滋病以来,艾滋病逐渐成为震惊世界、难以攻克的世纪绝症。近二十几年来,中医界的许多专家、学者以传统中医理论和临床经验为基础,利用中医中药对艾滋病进行临床治疗观察和科研,并取得一定成果。本文简要概述了我国中医界专家、学者在艾滋病中医证候研究方面的研究进展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 证候分布规律的研究:唐桂兰等【1】在临床治疗上将艾滋病分为急性感染期、无症状感染期和艾滋病期,急性感染期分为风寒型和风热型,无症状感染期分为气血亏虚型,肝郁气滞型,肺气阴虚型。艾滋病期主要分为气滞血郁型,痰热塞肺型,痰浊结聚型,湿热雍盛型,热盛痰蒙型。李芹等【2】对168例HIV/AIDS感染者流行病学及中医证型分布情况,采用脾气虚、脾肺气虚、脾肾两虚、热毒帜盛、气阴两虚、湿热内蕴6种证型来分析。苏诚炼等【3】分肺气阴两虚型―以呼吸系统为主或早、中期;脾胃虚损型―以消化系统症状为主者;脾肾两亏型―晚期;热盛痰蒙型―中枢神经系统症状为主。吕维柏【4】按脏腑辨证分为肺型、脾型、肾型。胡建华等【5】对100例艾滋病患者进行了动态的证候学观察,结合患者临床证候、舌象、脉象特征,将本病分为:虚证、实证、虚实夹杂证三大类型。其中虚证以气血两虚、气阴两虚、脾肾两虚为主,实证以肝郁气滞、湿热内蕴、肝经风火为主;虚实夹杂证以气虚血瘀、脾虚湿盛、肝郁脾虚为主。邱红等【6】应用临床流行病学方法对274例艾滋病患者的中医证候分布进行了调查,发现艾滋病患者的证候表现较复杂,在本次调查中,出现的证候有29种。发生率较高的依次为脾肺气虚、风热蕴络、湿热内蕴、肝肾阴虚、气阴两虚等。很多患者不只出现一种证候。说明本病病变主要涉及肺脾肾三脏。郭建中等【7】根据1994-2006年中国期刊网有关艾滋病病例临床分析的133篇文献报道,对4000例艾滋病患者的有关临床症状进行统计分析,提出艾滋病中医临床症状分类量化的原则与方法,对艾滋病中医临床症状的标准化、规范化进行初步地探讨。李洪娟等【8】对158例因卖血而感染艾滋病毒的感染者出现的常见中医症状运用流行病学调研方法进行研究,发现中医症状依次为:乏力,急躁易怒,口干,情绪低落,咳嗽,健忘,畏寒,肢冷,纳呆,自汗,腰膝酸软,失眠,腹泻,脱发,发热;舌象:最多见的是红绛舌和腐腻苔;脉象:多表现为复合脉,其中含弦脉特征的脉象最多,其次是细脉、沉脉、数脉、滑脉、弱脉等。

2 中医辨证与客观指标相关性研究:王树等【9】将CD4细胞数作为辨证论治的依据,认为CD4细胞稍低于200/mm3者,相当于“肺脾气虚,气阴两虚”证型;若CD4细胞低于100/mm3者,相当于“脾肾阳虚,命门火衰”证型;一旦CD4细胞低于10/mm3以下,即为“肾阳衰微,阳气欲脱”证型。杨永利等【10】运用因子分析方法,探讨HIV/AIDS患者的主要症状,用因子综合得分来量化反应HIV/AIDS患者的中医四诊信息并比较不同实证和虚证的患者因子得分的差异,为艾滋病的中医证候分类和辨证治疗提供客观定量的科学依据。张艳丽等【11】运用系统聚类分析方法对艾滋病高危人群的中医望诊信息进行较好的中医证型分类,能在一定程度上揭示艾滋病高危人群的中医征型特点。李琳琳等【12】运用主成分分析法HIV/AIDS中医四诊指标进行综合分析,为艾滋病的中医辨证和艾滋病中医量表的制订提供科学依据。关静等【13】将艾滋病患者免疫学指标、外周血组分和症状体征之间的关系进行对比研究,发现非洲艾滋病患者症状体征的分布特点是乏力出现的频次最高,然后依次为淋巴结肿大、咳嗽、发热、胸痛、皮疹、盗汗、纳呆、腹泻、气短、口糜。

3 中医证素研究:有关疾病证素分布特点的研究开始于2005年,查阅近5年文献发现,其研究主要涉及以下几个病种:内分泌疾病:吴同玉等【14】通过观察182例健康体检者的症状和体征,采用证素辨证方法,分析证素积分湿的等级分布,血糖值在不同等级组间的差异以及血糖与证素积分湿的相关性。消化系统疾病:王玲等【15】对肝硬化的形态学变化与中医证候要素的研究显示瘀、郁证与肝硬化确诊有明显的关系,而湿、热要素与疾病的进展有关。心脑血管疾病:马斌等【16】对中风恢复期和发病后7天与14天的中医“证素”研究采用因子分析,主成分提取法简化辨证要素后,再采用分别聚类的方法获得不同阶段疾病的主要病机要素和病机转化特点。姜瑞雪,朱文锋等【17】从文献研究的角度,对中医药治疗心悸的有关报道56篇进行分析研究,从文献中筛选出心悸辨证分型中比较公认的证型,再从公认的证型中提取证素,最后把在文献中出现频次较高的证素依据中医理论归纳为临床常见证型。妇科疾病:杨丽蓉【18】探讨围绝经期妇女证素与血液生化的相关性研究表明血液生化可能是证素存在的生化基础,血液生化水平与相关证素的病理变化存在关系,但是不呈对应关系。

综上,近20年的文献资料显示,对艾滋病中医证型和临床症状分布规律的研究大多运用流行病学、统计学、临床病例的观察以及一些特异性指标的应用等方法,还未引用中医证素的方法进行研究。而有关常见疾病中医证素特点的研究主要涉及糖尿病、肝硬化、中风、冠心病、围绝经期妇女综合症以及其他一些慢性疾病如慢性支气管炎肺癌、乙型肝炎、原发性肝癌、慢性肾功能衰竭等疾病,而对艾滋病中医证素分布特点和规律的研究尚未见报道。因此将证素研究方法引入到艾滋病的中医证候研究将会为进一步掌握艾滋病的证候特点及基本证型,寻找其规律性,提高中医辨证论治的准确性、科学性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

[1]唐桂兰、简述中医药治疗艾滋病、内蒙古中医药,2005(6):33一35、

[2]李芹、168例AIOS/HIV感染者流行病学及中医证型分布情况分析、福建中医药,2007 38(5):4-6

[3]苏诚炼、中医药试治艾滋病30例临床报告、中医杂志,1990(3)27-29、

[4]吕维柏、八五公关课题中医治疗艾滋病临床总结、艾滋病人的希望,19、

[5]胡建华、100例艾滋病患者中医辨证分型研究、北京中医,2007 26(2):97-98、

[6]邱红、艾滋病的中医证候与辨证论治研究、河南中医学院学报,2005,120(20)5-7、

[7]郭建中、艾滋病中医临床症状量化的思考与分析、河南中医学院学报,2007 128(22)5-8、

[8]李洪娟、158例HIV/AIDS感染者常见中医症状和证候分析、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5 28(1)69-72、

[9]王树、在澳大利亚用中医药治疗艾滋病的体会与研究、天津中医, 2000(1):1、

[10]杨永利、因子分析在艾滋病中医证候研究中的应用、中国卫生统计,2007 24(5) :480-482、

[11]张艳丽、聚类分析在艾滋病中医望诊分析中的应用、中国热带医学,2007 7(10):1780-1782、

[12]李琳琳、HIV/AIDS患者中医四诊信息的主成分分析、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07 42(4):679-682、

[13]关静、 艾滋病患者免疫学指标、外周血组分与症状体征之间关系的回顾性研究、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 30(6):423-426、

[14]吴同玉、血糖与病性证素湿的相关分析、江苏中医药,2008,5(40)、

[15]王玲、肝硬化的形态学变化及其与中医证候要素关系的探讨、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2006,16(1):4、

[16]马斌、中风病发病第7天和第l4天证候要素演变规律初步研究、辽宁中医杂志,2006,33(12):1561、

[17]姜瑞雪 ,朱文锋、 心悸辨证分型及证素分布的文献研究、 中华中医药学刊,2008,1(26)、

医学科研热点篇8

从风靡一时的美剧《豪斯医生》《急诊室的故事》《实习医生格蕾》,再到近期国内热播的《医者仁心》《心术》,医生已然成为大家关注的偶像职业;。尽管现在的医患矛盾越来越尖锐,也经常有报道提出,越来越多的医科毕业生毕业后改行不愿意做医生,然而在近几年研招中,临床医学硕士仍然是香饽饽;,受到众多医科学生的追捧,特别是一些热门学科专业方向的临床医学硕士,分数线更是水涨船高。

临床医学硕士报考热度大于学术型硕士

在很多人的意识里,专业学位的含金量并不如学术型学位,理由往往如下:因为中国的学位制度正处于转型期,专业学位刚刚设立不久,还是个试验品;因为专业硕士录取分数线相当低;很多考生都是考不上学术型硕士才不得不调剂到专业硕士;因为专业硕士通常要交学费且不享受奖学金待遇

其实以上种种,对于临床医学专业来说是误解。

何为临床;?原意是诊治必临病床,引申义是医生为病人诊断和治疗疾病。而在现在,很多医科生从临床;走向了离床;,越来越偏重于理论,越来越看重发了多少论文、做了多少课题,而忽视了技能的操练,越来越重视病情本身而非病人。几年前,一条临床医学博士不会做阑尾炎手术;的报道见诸报端,引起轩然大波。同时,又有大量数据表明每年的医学本科毕业生大量转行,很少有人愿意做医生,医院招到的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医生越来越少。人们开始质疑中国医学教育,认为当代本文由收集整理医学生只会背书而不会看病,重理论轻实践。几年后,临床医学硕士应运而生,大大弥补了医学研究生实践不足的问题。从目前的临床医学硕士就业的情况来看,在招聘硕士研究生时,各大医院的临床医生岗位更倾向于招收临床医学硕士毕业生。

相比于学术型的医学研究生,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恰好可以弥补实践不足带来的诸多问题,该学位专为培养高水平的专业医生而设立,旨在提高医科研究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事实上,在各医学院校,临床医学硕士报考热度要大于临床医学专业的学术型硕士。而对于学生的职业规划来看,读临床医学硕士进入医院做医生的概率要比学术型硕士大。

特别需要考生注意的是,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一般不接受跨专业推免和考研。根据最新的执业医师法规定,本科非临床医学专业的学生不可以参加临床医师资格考试,所以即使本科毕业于预防医学、护理学等相关医学专业,也很难如愿就读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

科室轮转两年半的学习

教育部和卫生部设立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目的在于培养具备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的基本理论和医疗预防的基本技能;能在医疗卫生单位、医学科研等部门从事医疗及预防、医学科研等方面工作的医学高级专门人才。

临床医学硕士学制三年,一般的学校安排半年时间上课、做实验,两年半时间在医院各科室轮转。临床医学硕士研究生在学的三年里不仅要完成系统的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理论知识的学习,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临床实践能力上有所提高,培养一批兼具精湛医学技术与人文素养的临床医生。

绝大部分院校的临床医学硕士都按具体的三级学科设置培养模式,学生在报考之初就可以按照自己对某一细化学科的兴趣去选择专业。各大高校根据自身特色和重点学科开设不同领域的医学专业课程,考生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院校和专业方向。下面,笔者就临床医学硕士阶段的课程内容作简要介绍。

首先,接受系统的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知识的学习。这一阶段学生需要修读完人体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生理学、妇产科学、儿科学、中医学等多门课程。尽管临床医学硕士属于偏重于应用的专业学位,但是医学理论仍是临床实践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此,在未正式进行医院科室的临床学习之前,各大高校的临床医学硕士均开设有医学理论和实验的课程,通过理论学习和相关的实验,学生可以更理解医学和生命本身,了解疾病的发生机理,为进入正式的临床学习阶段做准备。任何正确的实践都需要强有力的理论支撑,医学是以人为对象的科学,医生承担治病救人的使命,更需要学生夯实理论基础,不断提高科研能力,只有实践与理论并重才是做好医生的基础。

其次,学习所选领域的专业课程。这一阶段学生会有明确的导师,硕士生导师同时就是自己的带教老师。学生的选课也有所侧重,大量地阅读本专业领域的中外文文献,做相关的实验等。学生需要掌握常见病发病诊断处理的临床基本技能、掌握医学文献检索、资料调查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如果你选择儿科学方向,那么你的导师一定是儿科医生。在硕士期间,研究生至少有两年时间要和孩子打交道。不仅系统学习儿科知识,更要为成为一个合格的儿科医生做准备。同样,选择其他方向也是如此。笔者的一位朋友考取了精神卫生方向,入学后即在省精神卫生中心学习工作,三年后对患有心理疾病的患者非常了解,毕业后进入医院精神科工作也非常适应。

最后,临床实践。学生在明确分科后,会在相关的科室学习,有医师执照的往届毕业生会和在职的医生一样,承担一定的诊疗任务。病人是医生最好的老师,在带教老师的指导下,学生开始接触病人,培养对急、难、重症的初步处理能力。同时积极提高医患沟通能力,为从学生到医生的转变打好基础。进入科室后,导师会着重加强对学生疾病的诊断、治疗、预防方面的基本训练,使其具备对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做出分类鉴别的能力和医疗实践能力。实践是临床医学硕士教育的最重要一环,特别是对于外科系统而言。医学本科生在最后一年忙于考研忽略实习,读研后很多又忙于科研论文,而鲜有动手机会,临床医学硕士能弥补这个缺口。外科的研究生跟着老师上手术台是家常便饭,他们不仅要站在老师身旁认真观摩,同时也是老师的得力助手,从拉

钩、剪线、缝合这些最基本的实践,逐步学会关键步骤的操作,很多研究生会在毕业前成为手术医生的第一助手。也正是因为这些实践的不断积累,学生工作后会更快成为主刀医生,而非单纯的理论家;。

就业去向

1、临床医生

不同的临床学科方向,就业的侧重大有不同。而且,都是做医生,从事的工作也各有侧重。

就内科学而言,是上一年度报考最热的医学专业,也就意味着毕业生的就业竞争最激烈。但内科在就业上很重要的一点是,临床工作不仅注重知识能力,而且非常重视实际的操作经验,招聘的医院非常看重这一点,这对毕业生来说也是个不利的因素。所以在读书期间,要特别注重操作经验的积累,为就业打好基础。

而对选择全科医学、家庭医学方向的同学来说,新医改为相关专业学生提供了契机,社区医院越来越受重视,家庭医生也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外科学也是临床医学最重要的分支,神经外科、整形外科等新兴外科专业技术更新换代快,急需注入新鲜血液。而年轻医生接受新知识快,身体素质好,所以就业前景看好,特别是男生。

对于神经病学和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来说,也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前者是国内外当前的研究热点,已然成为前沿科学。而随着当代生活节奏的越来越快,人们压力日愈加大,对心理医生的需求也越来越多。但是我国的现状是精神科医师的收入整体偏低,随着新的精神卫生法的出台,该行业也有着光明的前景,尽管道路曲折。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也是临床医学硕士就业的热门选择。影像医学与核医学是涉及多个学科对疾病进行诊断和治疗的一门新兴科学。作为辅助检查的有效方式参与临床工作,需要高技术的专门人才。

运动医学医师这个职业,对于临床医学硕士也是不错的选择。中国运动医学具有中西医结合的特色,在国际体育界享有盛誉。随着国家奥运争光;和全民健身;两项宏伟计划的开展,运动医学跃入大众视野。研究如何最大限度地提高人的运动能力,防治运动技术性伤病,指导群众体育,应用体育锻炼加速伤病后的功能恢复以及防治运动不足病和老年病等成为运动医学研究中最重要的课题。

此外,康复与理疗学、肿瘤学、急诊医学等医师岗位都有大量缺口,特别是二、三线城市的高水平医生数量严重不足。

2、公务员、事业单位

千万不要以为公务员和事业编之类都只是文科生的岗位,作为医科学生,如果你现阶段不想做医生,需要一份相对轻松安定的工作,公务员和事业单位是不错的选择。每年卫生部、省卫生厅、市(区)卫生局、各地疾控以及医院的职能部门等都提供有一定技术要求的行政岗位供临床医学硕士等相关医学专业毕业生报考。

3、医药公司

近几年来,生物科技相关公司在大陆雨后春笋般大规模涌现。药品研发岗位薪酬高,技术含量高,不仅吸引了药学专业毕业生,同时临床医学专业学生,也因为其丰富的医学背景,备受重视。

另外,伴随医药行业的市场化程度不断加深,私营企业中的贸易、营销、检验和医药信息管理等岗位对技术人员的需求也将会增加,像辉瑞制药、默沙东、诺华公司等每年都招收大量临床医学硕士的毕业生。

4、考博深造

在所有专业中,医学专业是对从业者学历要求最高的专业。在任何一个行业,遇到博士大家都会特别注意,因为学历高人一头,是稀缺资源;。而在医院,特别是三甲医院,年轻的住院医师,拥有博士学历者不在少数。特别是对于想进入一二线城市的三甲医院做医生,读博更是必修课。读博时选城市和导师比学校本身更重要。对于任何一个学科而言,都是学位越高,关注的领域就越专注。临床医学专业的博士往往就已经明确了非常细的专科方向。读博的三到四年里,一定要仔细斟酌未来最想做的研究方向,在期待就业的城市读书,能大大增强在该地工作的概率。

5、出国留学

2009年,一本《小强海外行医记》热销,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毕业生张德强也一时备受关注。作为国内第一本全面而翔实的中国医学毕业生申请美国住院医生培训的行动指南,读者在分享他在申请到美国做医生这段经历的同时,也把就业的眼光投向了国外。

现在,医学本科毕业生选择毕业后去美国、英国、日本、德国等发达国家,或攻读博士学位继续深造,或在一些前沿的实验室里做科研助理,或经过专业培训并通过严格的准入制度后在国外行医。不仅丰富了视野,拓宽了人际

资源,医学梦想也在异国他乡得到延续。

6、医学传媒

随着中外交流的日益加深,国内外的医学团体交往也越来越频繁。越来越多的医药相关协会、学会和学术期刊、杂志需要专职的医学英语翻译,薪水不菲。同时一些医学传媒机构,如卓信医学传媒集团等也需要医学背景的毕业生承担采编工作,以保证刊物的专业水平。同时各地的健康教育机构也吸引了大量临床优秀毕业生就职。

院校推荐

1、北京协和医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是中国医学教育的最高学府,其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也走在全国的前列。目前,北京协和医学院的临床医学硕士在北京协和医院、阜外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整形外科医院、天津血研所、南京皮肤病研究所、卫生部老年医学研究所、天津泰达国际心血管病医院都有招生计划。涵盖内科学、外科学、儿科学、麻醉学、影像医院与核医学、肿瘤学、老年医学等多个三级学科方向。临床医学硕士每年都是学校报考人数最多的专业。

协和医学院是财政部 6 所小规模特色高校;的试点学校之一,研究生经费采取全国最高拨款标准, 公费生基本助学金不低于1500 元/月,专业学位研究生也享受公费生待遇。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对于往届生,报考临床医学硕士需要考生已获得《医师资格证书》和《执业医师证书》(均不含待批),未获得证书者不允许报考。

作为中国最优秀的医学院之一,竞争相当激烈,专业基础好和有一定的医学实践能力的考生报考占优势。

2、北京大学

2012年,北京大学医学部迎来百年华诞。经历百年发展的北医已然发展成我国最重要的医学创新研究基地和高级医药卫生人才的培养基地之一 。

优秀的附属医院是临床医学硕士的重要培养基地,北大医院、人民医院、北医三院、北医六院、口腔医院、北京肿瘤医院、首钢医院、北大深圳医院都招收临床医学硕士研究生。此外,积水潭医院、卫生部北京医院、北京世纪坛医院、北京航天中心医院、中日友好医院、地坛医院、回龙观医院、首都儿研所、民航医院等作为教学医院,每年都会有一定数量的招生计划。

北医的临床医学硕士培养侧重于临床医疗技能训练与研究,学生的实践机会非常多,而且有诸多参与合作办学项目的机会。值得注意的是,每个二级学科统考生的招生规模几乎都在5人以内,还有很多专业仅招收一名学生,在报考时要平衡好兴趣与专业冷热门程度,才能增加胜算。

3、复旦大学

上海作为中国第一大城市和经济中心,医疗行业发展更是迅速。在这样的一座城市读医学院视野也更加开阔。

该校的临床医学硕士专业的分科较细,涵盖妇产科学、眼科学、耳鼻咽喉科学、肿瘤学、康复医学与理疗学、运动医学、麻醉学、急诊医学、中西医结合临床、全科医学、医学病理学、影像医学与核医学等多个专业分支。

4、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

从历史上大名鼎鼎的圣约翰大学医学院、震旦大学医学院、同德医学院再到上海第二医科大学,上海交大医学院有着光辉的历史传统。如今的交大医学院仍然是众多考生追捧的热门医学院,在教育部组织的学科评估中,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的临床医学和口腔医学分别位居国内第一位和第二位。

在内科学范围内,心血管病、血液病、呼吸系病、内分泌与代谢病、肾病、风湿病、传染病,外科系统中的整形外科、骨外科等都是国家重点学科,而这些分支在临床医学硕士中都有招生。在师资方面,交大医学院更是力量雄厚,从现任卫生部部长、中科院院士陈竺,到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振义,都是交大校友和终身教授。

瑞金医院、新华医院、仁济医院等无论从学术水平再到硬件条件,都在全国名列前茅,对于有志于留在长三角发展的同学来说,交大医学院是不错的选择。

5、中山大学

2001年,原中山医科大学并入中山大学,形成了现在的中山大学北校区。

    【写作范文】栏目
  • 上一篇:供应商优化方案(精选8篇)
  • 下一篇:少代会观后感学习心得(精选4篇)
  •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本站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