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作文网

财务报表分析方法探讨(精选8篇)

时间: 2023-07-04 栏目:写作范文

财务报表分析方法探讨篇1

关键词:财务报表分析;教学模式;研究性教学

高等教育处于国家教育金字塔的顶点,统领国家整体教育体系的灯塔作用是其他层次的教育不可替代的。而教学模式的改革又是高等教育质量改革的基石。因此,必须从作为教育教学体系的基础——教学模式出发探索高等教育改革的基本策略和具体路径。“研究性教学”理念的提出为传统教学模式的改革指出一条全新的道路。下面将以财务报表分析课程为主要研究对象,思考如何创建研究性教学模式。

一、财务报表分析课程的发展背景

财务报表分析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起源于20世纪初期的美国,率先采用财务报表分析技术的是美国的银行家,依据财务比率对贷款者的偿债能力以及信用情况做出衡量与评价。伴随着经济的发展,财务报表分析技术又逐渐被一般工商企业所借鉴,全面分析企业的财务状况与经营成果。目前,财务报表分析已成为西方许多国家高等教育工商管理专业的专业课程。

在我国传统的课程体系中,并没有财务报表分析课程的设置,相关的财务比率分析内容散见于财务会计、财务管理等课程之中。这种状况的结果是,学生片面的认为会计就是被动的记帐和编制报表,财务管理就是投资、筹资和进行股利分配,严重缺乏运用财务信息,对企业进行全面、系统整合分析的能力。直到20世纪90年代,我国一些商学院、管理学院才陆续开设了财务报表分析课程,并将其作为财会本科专业的核心课程[]。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我们发现,对于经济管理学院的学生而言,迫切需要具备对财务报表提供的信息加以综合分析和利用的能力。为此,从2005年起,我校开始在本科生和硕士研究生教学中开设财务报表分析课程,并随后将其纳入MBA、EMBA教育体系。

然而,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中非常年轻的一门课程,教学方法普遍沿袭会计教学的传统教学模式,侧重讲授式教学。以课堂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的挤压性教学方式,存在着重知识轻思维、重记忆轻运用的缺陷,迫使学生进行机械学习,抑制了学生的创造能力的发展。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才需求发生了变化,研究性教学思想也应运而生,以应用特点见长的财务报表分析课程的教学模式面临改革。

二、研究性教学思想的提出及特征

美国20世纪80年代以来有关高等教育改革的几份重要报告掀起了高等教育理念的一场革命,研究性大学及延伸的研究性教学的教育价值导向成为共识。《面临危机的国家》(1983),《构建理工科本科教育的未来》(1986),《构建理工科本科教育的未来的新期望》(1995),《重建本科教育——美国研究性大学蓝图》(1998),以及《重建本科教育——博耶报告三年回顾》(2001)等报告构成发展研究性大学的重要理论支撑文献。这些报告是在对美国本科教育进行一系列的调查、反思和回顾后写成的。报告指出:(1)教育如同一个“过滤器(filter)”,筛选出极少数极高质量的毕业生,而其余大多数学生成为“宇宙中无归宿者”(homelessintheuniverse);(2)许多新教师没有充分准备就开始教学,他们缺乏科学发现的激情和信心以及帮助学生进入科学领域的能力;(3)太多的学生在学完理工科课程后感到这些课程枯燥无味,失去兴趣;(4)学生一般是修满学位要求的学分,但缺乏对知识的系统认识,不知如何思考,不了解知识间的联系;(5)太多的毕业生工作时没有合作解决实际问题的训练,缺乏继续学习的技能和动机[]。

研究性教学是伴随研究性大学的建设而提出来的,高等教育教学的重心应从传授知识转移到以研究、探索为基础的教学上来,采用现代教学方法,使学生从单纯的知识和文化的接受者变成探索者,其目标与“储蓄式教学”、“继承性教学”、“复制式教学”等传统教学模式有着本质的不同。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杜威曾指出:学习应基于有指导的发现,而不仅仅是信息的传递。探究式的学习要求教学模式的深刻变化,将研究性学习作为标准,激励主动而非被动式的学习,鼓励学生成为批判性和创造性的思考者是研究性教学的根本特征[]。

三、研究性教学价值取向及应用

(一)研究性教学理念与基于问题的学习

研究性教学是在教学过程中,创设一种类似科学研究的情景和途径,让学生在独立的主动探索、主动思考、主动实践的研究过程中,吸收知识、应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学生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的一种教学方式。在课程演绎中,目标在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性与创造性的思维能力;提出、分析、解决和评价问题的能力;团队合作的精神;以及终生学习的能力。

引导学生进行“基于问题的学习”(Problem-basedLearning,PBL)是实现研究性教学精髓的一种较好的思维方式。学习过程不是始于教师讲解基本原理,然后学生运用原理应试,而是从现实问题出发,学生自己收集和整理有关信息,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并在解决现实问题的过程中,发现更多的疑问和兴趣点,挖掘更深层次的原因,进而形成探究性的良性认知循环。基于问题进行学习的一个关键环节是为学生准备好与现实世界相联系的问题,这些问题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能挑战学生进行高层次的思维。例如,在学习表外资源对目标企业财务评价的影响时,可以设计如下的问题作为学习起点:小金库是怎么形成的?为什么小金库现象普遍存在?这是一个有“噱头”色彩的提问,更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教师建议学生以团队的形式对此问题展开调研,对初步调研结果进行讨论后,继续引导学生思考小金库的存在对企业财务报表以及业绩方面的影响。学生在调查过程中必然会对表外其他资源产生进一步探究的冲动,最终水到渠成的深刻理解了表外资源对目标评价企业的各方面影响,同时,针对具体问题主动求解的能力得到锻炼和提高。

研究性教学的思想应体现在教学模式中的每一个环节。基于研究性教学的课程模式的改革流程参见图1。

(二)师生角色定位

研究性教学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以课堂教学为例,学生应是教室中的主角,教师以问题设计为起点,启发、引导学生展开研究式学习,并对学生探究结果进行评价和总结[]。在研究性课程教学中,学生要实现以下的角色转变:从接受式和拷贝式的被动学习转变为探索式的自主学习;从个体学习考试到团队共同研究、沟通和讨论;从单纯储备知识到锻炼创新思维和决策能力。教师则要实现以下的角色转变:教师不再是讲台上倾倒知识的翻斗车,而是把学生看做足球场上的队员,自己是经验丰富的场外教练,以学生为中心,提供教学资源、设计教学过程、提供学习建议,对整个学习过程进行调整和监控,并在关键环节上对学生进行启发、激励、指导和评价,让学生在“干中学”(“learningbydoing”)。

应用性和综合性是财务报表分析课程的突出特点,由于分析目的和目标企业的不同,决定了财务报表的分析方法没有固定的模式和思维。因此,在课程的设计中,教师更应将学生领上舞台,抛砖引玉,指出问题的方向,由学生自己披荆斩棘,选择学习道路。即使走了错路、绕了弯路,这种体验也是一种学习能力的积累。

另外,课堂师生互动次数可以作为评价师生角色定位是否正确的一个重要指标,启发式的提问是实现互动目标的有效途径[]。师生互动可以体现在课程设计的许多方面,例如课堂上的案例研讨,教师引导学生在国内外著名上市公司中,根据行业或其他特点选择案例,然后参加学生小组案例研讨并给出自己的看法。师生互动也可以从课堂延伸到课堂之外,例如,美国空军学院的诺瓦科教授等人建立的及时教学法(JustInTimeTeaching,JITT)就是充分利用网络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与课内启发式教学相结合,借助于网络的即时性特点,师生互动跨越了时空的限制。

(三)实现研究性教学的几种方式

研究性导向的课程价值不仅仅体现在课程目标的定位,其实现更依赖于课程的具体组织方式。教学方式的创新是一项富于激情的工作,在此过程中创造性和弹性都较大,需要持续的思考和点点滴滴的经验总结。根据财务报表分析课程的特点,我们认为,下列方式与研究性教学思想有较好的契合度:

案例研究教学法(Casestudy)。学习过程从一个具体公司的财务问题出发,经过学生自己的分析,得到可能的解决方案,案例成为架接教科书和现实世界间的桥梁。案例法在财务报表分析课程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是提高学生对财务报表系统分析能力非常有效的手段。案例研究的设计包括财务分析技术方法的应用,财务报表分析范例的提供,以及引导学生如何采集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方面。案例的选择注重经典性、财报时效性、以及行业选择的多元性。

专题论文研究(PaperResearch)。学生进行专题论文研究,从设计和安排研究过程到采用合适的研究方法,从数据或资料采集到整理成文,经历的是一个主动研究过程。作为课程设计中的专题论文工作量不宜过大,选题应较为具体,例如,盈余管理手段的分析,ST公司摘帽方式的剖析等均是较为合适的研究专题。

体验式教学(Experiencing-teaching)。体验式教学以培养学生自主精神和创新精神为目标,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规律,通过创设实际或重复经历的情景和机会,呈现教学内容,使学生在自我体验过程中理解并建构知识,发展能力,产生情感。体验式教学直接来源于体验式学习理论。美国凯斯西储大学维德罕管理学院的组织行为学教授大卫?库伯于20世纪80年代初提出了体验式学习理论,他认为:有效的学习应从体验开始,进而发表看法,然后进行反思,再总结形成理论,最后将理论应用于实践。体验式学习理论在实践中也得到了有效的验证,体验式学习的效果远远优于单纯的读、听、看等传统方式的学习效果。传统学习强调过去的知识和记忆,很少学生参与,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标准化学习。而体验学习则强调做中学,即重视的是感觉体验、领悟和认知,集体参与学习,凸显学生主体地位。

“观察”、“实验”、“探究”、“调查”、“实践”、“模拟制作”及“设计”等教学方式,均表现了体验式教学的思想。从广义上来看,我们前面所讨论的问题导向的研究性教学、师生角色定位、案例研究、专题论文研究均从不同的侧面表达了体验式教学的实践。体验式教学的手法非常丰富,很难通过列举的方式一一表达。古人云:天在山边,走近山边,天又远;月浮水面,拨开水面,月还深,我们的教育如同这天边远山、水里浮月,追求永无止境。

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为课堂体验式教学展开了一片新天地。影音手段极易充分展现情景,引起学生的注意力及兴趣,调动激情,使学生以最快的速度进入自主学习的状态,并实现认知目标[]。例如,在理解“CFO(ChiefFinancialOfficer,首席财务执行官)如何看报表”这个主题时,首先学生分组进行讨论,然后播放几个跨国公司CFO关于报表阅读观点的录像,生动的再现了实际商业社会中的相似情景,学生的情感体验将非常深刻。

四、结论及展望

任何一门课程的改革都是一个相对漫长的过程,需要教育者们持续的热情、脚踏实地的耐心和富于灵感的思考。研究性教学思想的前瞻性已得到高等教育领域的认可,但要有效地实施到教学实践中去并非易事。由于课程性质的不同,以特定课程为研究目标的研究性教学也将体现差异性。

财务报表分析方法探讨篇2

关键词:高校;财务管理;案例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0)15-0286-02

案例教学法是将已经发生或将来可能发生的问题作为案例形式让学生去分析和研究,并提出各种解决方案,从而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我国高校传统财务管理教学中普遍采用的是以教师课堂理论讲授为主的单一教学模式,费时费力,难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多半只懂数字分析,缺乏实际工作能力,不能适应社会需求,造成就业压力。因此,以培养和造就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为导向,改革传统的财务管理课堂教学模式,构建全新的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的案例教学模式势在必行。

1 财务管理案例教学的实施步骤

1、1 课前案例准备

教师的课前案例准备。主要是教师根据教学进度和教学要求选好案例,并认真备课,剖析案例涉及的相关理论知识,分析案例讨论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搜集相关的资料以便在讨论中向学生介绍。教师要根据教学进度和教学要求,把准备好的案例资料提前发给学生,并指导学生如何去图书馆查阅、搜集与案例相关的资料;同时要求学生安排时间认真细致地阅读案例,对案例中的思考题进行分析。学生的课前案例准备。学生应根据教师的安排认真阅读案例,查阅必要的参考资料,并写出案例分析的发言提纲,为课堂的案例分析教学做好充分的准备。如果是分小组进行讨论的案例,还要集体进行准备,并进行必要的分工,以调动全组成员的积极性。

1、2 课中案例讨论

案例分析与讨论是案例教学中关键性环节。课中案例讨论旨在分析、说明财务管理案例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措施。案例讨论过程中,教师需要具有较强的组织和驾驭课堂案例分析与讨论的能力,要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平等的自由讨论的气氛和环境。学生可以从不同角度剖析同一财务管理案例,阐述自己的看法,相互辩论、唇枪舌战,形成热烈的探讨气氛。除了自己积极发言以外,还要认真倾听别人的分析与见解,并比较自己的观点与思想,从中吸取并综合出更完善的方案和思路。教师则要努力创造良好的自由讨论的气氛和环境,把握和指导好案例讨论,要让学生成为案例讨论的主角,并注意掌握案例讨论的方向,使学生紧紧围绕着案例的主题。教师应注意只是在必要时起指导作用,在讨论中不要直接表露自己的观点,避免学生产生依赖思想。如果学生分析判断有错误,教师也不必立即纠正,而应有针对性地提出问题,使学生认识到自己错在哪里,自觉地加以修正。

1、3 课后案例总结

在学生对财务管理案例进行充分讨论,做出分析和评价之后,教师要进行归纳总结,阐明财务管理案例分析和评价的重点、难点,指出学生存在的问题,还可以提出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使学生通过案例教学,亲身体验知识的力量,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

1、4 撰写案例分析报告

撰写案例分析报告是案例教学过程中的最后一个环节。撰写书面报告是锻炼和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和书面表达能力的一个好方法。学生在撰写案例分析报告时,不要去猜测教师的分析构思,也不要去照搬所谓权威性的分析评价结论,而应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独立撰写案例分析报告。

2 案例教学在高校财务管理教学中实施策略

2、1 案例选择要科学

案例教学首先要选一个合适的案例供学生讨论,案例的选择是成功的关键。目前我国高校财务管理课程案例教学的案例陈旧,缺乏代表性,缺乏对网络经济时代信息产业、网络企业、电子商务、通讯行业等新型产业的财务管理研究,有些案例研究落后于国际企业财务管理的潮流,有关跨国投资、国际企业财务管理等方面的案例及教学都相当薄弱。这些都大大削弱了案例教学的质量。案例选择应具有一定的引导性、普遍性、代表性,能通过问题的解决,掌握这个行业相关问题的解决方法,既要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又要将知识融于案例中。美国哈佛大学每年要动员大批教师编写案例。每当开设新课时,学校都要求教师至少要新准备时效性较强的20至30个案例。编写案例已成为该校教师的一项重要研究任务。他们编写的案例大多是一份文字材料,包括事例的主要“情节”和主要数据,具有一定的教学价值。精选案例要求教师必须吃透教材。不仅要弄懂教材的每个概念原理,而且要弄懂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即知识结构体系,要选择与教学内容和教学目的密切相关的正面与反面的典型案例,寓所教理论于案例之中。教师必须从实际出发,深人企业进行调研或者挂职锻炼,把财务风险教育与财务管理实践相结合,精选时效性强的财务管理案例。运用风险教育与财务管理案例教学,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积极学习的兴趣,培养他们思考问题、解决现实问题的综合能力,培养他们把握信息、善于决策的能力。案例应尽可能地贴近我国现实,使得学生更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在案例教学中,应摈弃那种一味运用国外案例的做法。所选案例最好是一些知名或学生熟知的企业单位的案例,这样更容易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2 明确师生定位

在传统的教学组织过程中,教师唱主角,教师通过课堂系统地讲授课本理论知识,学生基本上处于被动接受知识,信息的双向流动较少,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学习效率低下。在案例教学中,要明确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通过师生共同参与,提高学习效率。在案例讨论过程中,教师要树立起平等的观念,处理好教师和学生的关系,将自己作为学生的学习伙伴,与学生共同讨论,共同进步。在案例讨论中,教师一方面要发挥组织者的作用,注意调动学生主动性、积极性,要鼓励学生大胆发言,要敢于在讨论中阐述自己的创新性观点、见解和方案,要鼓励学生对不同观点展开辩论。另一方面,教师也要有准备当学生的心态,允许学生对您的观点进行批驳、辩论,这样有助于教学相长,共同提高。

2、3 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手段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现代化的教育手段被越来越多的应用到教学中来。目前多数高校已拥有并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这就要求教师充分利用先进设备,在案例的分析过程中尽量将文字、声音、图片、动画效果与案例讨论充分结合起来,这样使得案例的叙述更加透彻清晰而且趣味化,能更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同时应结合使用EXCEL、MATLAB等数据分析软件,以提高学生处理数据和建立模型的能力。另外,还要重视网络的作用,利用其提供的大量的资源,促进师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从而更好地提高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陈瑛瑛、案例教学在高校财务管理课程中的实施[J]、当代经济,2008,(12)、

财务报表分析方法探讨篇3

(一)、会计部分

1、关于会计理论结构的探讨2、中外会计报告比较及启示3、对我国具体会计准则的思考4、关于会计信息真实性的思考

5、试论人力资源会计6、关于会计政策的探讨

7、建立我国金融工具会计的探讨8、关于商誉的会计思考

9、论会计的国家性和国际性10、关于法定财产重估增值的研究

11、试论重组会计12、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与会计监督

13、关于破产清算会计若于问题的思考14、关于会计管理体制的研究

15、论会计目标16、关于或有事项的研究

17、试论会计学科体系的构建18、关于会计工作的法律责任

19、企业内部会计制度建设20、关于会计管理体制的探讨

21、会计人员职业道德22、合并会计报表研究23、企业并购会计研究

24、债务重组会计研究25、会计准则和制度的经济后果研究

26、关于借款费用资本化的探讨27、试论会计信息的公开制度

28、试论我国的会计准则体系29、试论会计报告披露的范围

30、试论我国注册会计师制度面临的问题及对策31、关于强化会计监督的思考

32、关于期货会计的探讨33、试论会计环境34、非货币交易会计研究

35、现代企业治理机制下的内部控制制度36、试论新《会计法》下的会计监督体系37、新《会计法》对会计核算的要求38、试论会计法律责任

39、股票期权会计研究

(二)、财务管理部分

1、上市公司股利政策实证研究2、企业配股财务标准研究

3、资本成本决策研究4、企业/企业集团财务管理体制研究

5、经营者薪酬计划6、管理业绩评价体系7、财务风险评价体系

8、企业营运能力分析体系9、企业获利能力评价体系

10、企业财务危机预警体系11、企业/企业集团财务战略研究

12、企业/企业集团财务政策研究13、企业/企业集团投资政策研究

14、企业集团股利政策研究15、关于投资财务标准研究

16、关于企业价值研究17、预算管理与预算机制的环境保障体系

18、企业并构财务问题研究(题目宜具体化)19、企业/企业集团存量资产重组研究20、企业集团财务总监委派制研究21、企业/企业集团财务控制体系

22、企业财务目标再认识23、企业投资结构研究24、关于财务的分层管理思想研究25、企业表外融资的财务问题26、自由现金流量与企业价值评估

27、企业收益质量及其评价体系28、企业信用政策研究

29、关于财务决策、执行、监督“三权”分立研究

30、关于内部转移价格研究31、上市公司关联交易分析32、上市公司财务报表分析33、上市公司财务信息质量基础分析

(三)、管理会计部分

1、变动成本法的应用研究2、管理会计的假设前提与原则

3、投资决策分析方法4、关于管理会计师及其职业道德研究

5、预算管理研究,业绩评价体系与方法研究6、关于ABC法的研究

7、责任会计的研究8、关于投资项目决策的研究9、标准成本的研究

10、战略管理会计研究11、关于内部转移价格的研究12、关于成本差异分析的研究13、关于敏感性分析14、关于成本控制方法

(四)、审计部分

1、论内部审计的独立性2、论市场经济下审计的职能与作用

3、论审计在宏观经济调控中的地位与作用4、论审计目标与审计证据的获取

5、论审计与经济监督系统6、论我国审计组织体系的健全与发展

7、我国审计体制的改革与完善8、论审计的法制化、规范化建设

9、论审计执法与处罚力度的强化10、论审计风险及其防范

11、比较审计初探12、论经济效益审计13、论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审计

14、论现代企业制度下的内部审计15、对验资中有关问题的探讨

16、对资产评估中有关问题的探讨17、审计工作策略探讨

18、论内部控制系统审计(制度基础审计探讨)19、论审计方式方法体系的完善

33、论我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制度的发展与完善25、独立审计准则研究(可选一个准则进行研究)

(五)、会计电算化部分

1、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安全性分析2、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容错性及可操作性问题

财务报表分析方法探讨篇4

一、撰写毕业论文的目的及意义

撰写毕业论文是高等学校学生在校学习期间的最后一个教学环节,也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重要环节之-。

通过撰写毕业论文,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经济管理科学、财务管理理论、会计及审计理论和方法,独立分析解决企业事业行政单位财务管理与会计核算问题的初步能力;通过撰写毕业论文,可以巩固和深化所学专业理论和相关学科知识;通过撰写毕业论文,培养学生树立理论联系实际的工作作风,培养学生初步掌握独立调查研究企业财务管理实际问题的技能,初步掌握解决企业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会计核算、审计等方面问题的方法步骤;通过撰写毕业论文,检查学生对所学专业理论知识理解程度和运用能力。

二、撰写毕业论文程序

撰写毕业论文按以下步骤进行:

(一)选题(选题可按照附件一中所列的题目选定)

毕业论文作为在校学习的最后一个环节,在选题上应理论结合实际,注重实证研究,以反映出综合应用专业知识分析和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毕业论文的选题应符合培养目标,达到会计学专业专科层次毕业论文的基本要求。具体要求如下:

⒈选题的范围应根据市场营销专业要求,尽可能反映现代科学技术发展水平,难易适当,避免过于宏观的论题。

⒉要有利于理论联系实际,选题应尽可能与实践有机结合。

⒊要有丰富的参考资料来源。

⒋自拟毕业论文(设计)题目须经过指导教师审查、确认。

(二)撰写开题报告

选题结束后,学生应按要求撰写开题报告。“开题报告”写作格式见附件二。

(三)撰写提纲、收集资料阶段

在做好毕业论文准备的基础上,拟定论文大纲,即论文写作提纲。其实质是安排全文的结构,明确论文中心论点,对所论述问题大体安排顺序,形成论文轮廓,注意结构的完整性。论文大纲经论文指导教师审查通过后再撰写初稿。根据论文大纲收集必要的论文素材,为论文写作做好充分准备。收集的素材可以是文字、数字,也可以是图表、报表、可行性研究报告。

(四)写作阶段

撰写论文,修改定稿,是论文的完成阶段。这一阶段,所要完成的主要工作是调整结构,推敲论点,润饰语言和论文援引材料。最后按毕业论文格式要求,打印、装订,提交论文。

三、撰写论文要求(论文统一用A4纸打印)

撰写毕业论文要求,即是本教学环节应达到的规格,也是考核学生毕业实践环节的基本依据。

(一)论文质量

1、科学性——指论文内容应反映客观事物发展规律。

2、创造性——指论文应有自己的独立见解,不是简单重复前人的观点。

3、现实性——指论文选题和提出的理论观点,应反映企业现实经营活动和财务活动。

(二)论文结构

1、引言——提出论文主题,阐述论文写作意义。

2、正文——提出论点、论据,阐述原理、概念,计算绘图,论证分析,以揭示企业财务管理、会计核算、审计等某一课题的本质特征及其发展规律。正文可分段论述。

3、结论——全文总结。根据对主题的分析论证,提出自己的独特见解。

(三)论文表达

1、观点正确,分析透彻,重点突出,论据充分。

2、层次清晰,文字通顺,计算准确,打印规范。

(四)论文字数:8000字左右。

(五)论文格式:

第一页:封面

第二页:扉页

第三页:论文提纲

第四页:正文

论文题目:黑体,2号字

班级学号姓名(五号字)

内容摘要:*************(五号字)

关键字:***************(五号字)

一、题目(首行缩进2个字符,黑体,4号字)

(一)子标题(首行缩进2个字符,黑体,小4)

*****************************************************************。

1、小标题(首行缩进2个字符,小4)

*************************************************************************。

参考文献:按引用文献的顺序,编号列后。文献是期刊时,书写格式为:作者、文章标题、期刊名、年份、卷号、期数、页码;文献是图书时,书写格式为:作者、书名、出版单位、年月、页码;互联网资料:作者、文章标题,完整网址,年代

四、论文成绩评定

按照学院统一要求,由论文指导组的指导老师、评审老师及论文答辩组的老师就写作过程、写作论文的质量及答辩情况进行综合评定。按优、良、中、及格、不及格五档给出毕业论文成绩。

五、毕业论文撰写应注意的问题

㈠、学生选题应慎重,充分考虑自身的驾驭能力。论文方向一经确定,不得随意更改。随

意更改者,取消答辩资格。

㈡、毕业论文是对学生所学知识及毕业实习的总结,应由学生独立完成,不得抄袭。有抄

袭者一经发现,取消答辩资格。

㈢、论文要求概念清楚、内容正确、条理分明、语言流畅、结构严谨,符合专业规范。

㈣、按质按量按期完成毕业论文的写作,并做好答辩的准备工作。如未按时间及指导老师的相关要求完成毕业论文的写作,取消答辩资格。

六、毕业论文撰写的时间安排

㈠、毕业论文动员及布置

时间:2006年9月17日上午9:00,由成人教育学院教务科在成人教育学院教学楼410教室布置相关内容。

㈡、毕业论文的选题

自2006年9月18日开始进行选题,2006年10月15日前将选定毕业论文的“开题报告”及时交给班长,未按时上交“开题报告”的视为自动放弃论文答辩资格。

班长将学生填写好的“开题报告”于2006年10月22前务必交给至成人教育学院教学楼224或222房间,由成人教育学院教务科按照选题指定论文指导老师。

㈢、完成毕业论文写作提纲

2006年11月4日上午9:00整,各毕业生准时到成人教育学院教学楼410教室与指导老师见面,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完成写作提纲。

㈣、论文初稿的写作

在毕业设计期间,学生应紧密与指导老师联系,并结合所选题目及实习内容进行毕业论文的初稿写作。论文初稿必须于2006年11月15日前完成并交给指导老师。(可通过电子邮件方式进行)

㈤、论文修改

论文最后的修改应在11月26日前完成并交给指导老师。毕业论文的修改至少要有三稿。指导老师可根据学生完成论文的质量自行确定修改次数,学生应按照指导老师的具体要求进行论文的修改工作。

㈥、论文定稿及上交

论文定稿并完成装订时间为2006年12月1日前。在进行论文装订之前,必须经指导老师同意,才能定稿及装订。装订完毕的毕业论文必须于2006年12月3日前交到指导教师处。

㈦、毕业论文答辩时间及地点

时间:2006年12月16日、17日;上午8:30—11:30,下午14:00—17:30。

地点:成人教育学院教学楼410教室。

七、毕业论文题目审批表、论文封面、评阅书、答辩委员会记录可以从成人教育学院的网上下载

网址:

成人教育学院教务科

2006年9月2日

附件一:毕业论文参考选题

附件二:毕业论文题目审批表

附件录一:毕业论文参考选题

(学生可根据以下为毕业论文的参考选题范围拟定论文题目,也可超出选题范围自定论文题目,但须事先与指导老师联系,经过指导老师同意后才能予以确认。)

一:会计类

1、财务报表附注问题研究

2、上市公司会计制度设计问题探讨

3、分部会计报表问题探讨

4、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的信息披露问题探讨

5、会计调整问题探讨

6、转换债券的会计处理

7、合并会计报表问题探讨

8、企业商誉会计问题探讨

9、证券市场中的信息披露问题研究

10、外币会计问题探讨

11、技术进步对会计的影响

12、环境会计探讨

13、期货会计探讨

14、现代信息技术在会计中的应用

15、我国会计电算化应用中的问题与对策

16、会计电算化对审计的影响

17、企业管理中如何更好地发挥会计电算化的作用

18、企业会计信息与市场信息的关系

19、上市公司财务会计特点

33、股东权益稀释会计探讨

25、现金流量会计探讨

26、资本成本会计探讨

27、高新技术企业研究与开发费用会计处理问题探讨

28、无形资产核算的若干问题研究

29、企业兼并重组会计问题探讨

30、建筑合同会计问题探讨

38、投资的会计处理问题探讨

35、财务会计发展所面临的挑战与出路

36、管理会计的控制理论与方法探讨

37、管理会计核算系统探讨

38、战略管理会计问题探讨

39、管理会计规范化问题探讨

40、企业业绩评价问题探讨

41、工业企业成本核算问题探讨

42、预算会计制度改革对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的影响

43、全面收益会计问题探讨

44、金融会计制度问题探讨

45、衍生金融工具的会计处理问题探讨

46、税务调整后的会计处理问题

47、现金流量表的理论与实务

48、会计管理体制问题探讨

49、作业成本会计的原理与应用前景

50、信息资源会计问题探讨

55、成本会计发展趋势问题研究

56、知识经济条件下的会计模式

57、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规范体系研究

58、会计监督体系的研究

59、稳健原则和会计中的不确定性

60、会计模式问题研究

75、非货币交易会计处理的中美比较

64、稳健原则在我国上市公司运用情况的调查分析

65、无形资产会计的国际比较与分析

66、行为会计问题研究

67、税务会计问题研究

68、收入确认问题探讨

69、论每股收益会计

70、企业合并会计方法研究

75、会计政策内涵的研究

76、上市公司资产减值会计研究

77、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诚信问题探讨

78、我国上市公司的会计环境分析

79、我国《财务报告条例》和《会计准则》对会计的影响分析

80、责任会计问题探讨

88、所得税会计处理问题探讨

87、借款利息处理的理论与方法探讨

二、财务管理及财务分析类

1、跨国公司的外汇交易风险及其管理

2、股份公司理财问题研究

3、集团公司财务管理问题探索

4、企业流动资产管理方法探讨

5、流动资产投资总额和结构问题探讨

6、国有企业绩效评价指标研究

7、企业直接筹资的环境问题探讨

8、公司筹资策略

9、我国公司筹资现状调查与分析

10、我国公司筹资成本调查与分析

11、我国公司资本结构的现状与分析

12、我国公司筹资过程中最关心的问题研究

13、公司投资策略

14、我国公司投资决策现状与分析

15、我国公司投资结构现状与分析

16、我国公司分立中值得注意的问题分析

17、企业财务风险的成因分析及其利用和控制问题

18、上市公司财务报表分析的重心及其体系问题探讨

19、公司成长性分析的理论和方法探讨

33、股利政策与企业价值的关系研究

25、我国控股公司的实践及问题

26、资产经营与资本经营间关系问题研究

27、财务管理创新问题研究

28、财务总监制度问题研究

29、论企业资金结构的优化问题

30、负债经营对公司价值的影响问题分析

38、资本运营与公司重组问题探讨

35、全面预算管理研究

36、公司业绩考评指标研究

37、财务预算的新方法与理论

38、财务预算的激励原理研究

39、财务制度设计的理论与方

40、公司购并的财务分析问题

41、我国公司收购中存在的问题

42、我国公司分立中存在的问题

43、公司治理与公司财务的关系问题研究

44、企业价值评估的理论与方法

45、我国公司财务目标的实证研究

46、我国可转换债券的实践与存在问题研究

47、我国上市公司股利分配政策的实证研究

三、审计类

1、会计师事务所组织形式探讨

2、试论社会审计的风险及控制

3、论审计监督的地位及对策

4、或有负债及其审计

5、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审计的问题及其对策

6、论审计职业风险

7、内部控制的制度化与程序化

8、现代企业制度与审计监督

9、注册会计师审计风险的避免与控制

10、关于企业注册资本登记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11、会计监督与注册会计师

12、论审计风险及其防范

13、论审计职业道德

14、论审计会计信息联网共享

15、论注册会计师合伙制的法律责任

16、中立审计准则之比较

17、审计程序与法律责任

18、论会计信息失真对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的影响

19、国有企业年度审计问题

33、论审计信息内涵

25、持续经营能力及其审计

26、审计准则的国际比较

27、利用计算机审计的问题探讨

28、上市公司审计意见实证分析

29、会计估计审计

30、注册会计师权利与义务的平衡问题研究

38、审计责任界定问题探讨

35、内部审计问题探讨

36、管理审计理论与实务问题探讨

37、经济责任审计问题探讨

38、离任审计问题探讨

四、税务筹划类

1、增值税纳税筹划的研究

2、营业税纳税筹划的研究

3、所得税纳税筹划的研究

4、消费税纳税筹划的研究

5、税务筹划理论问题的研究

附件二: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2006届专科毕业生论文题目审批表

专业:班级: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姓名职称

论文(设计)题目

选题内容:

开题报告情况及意见:

指导教师签字:年月日

教研室审查意见:

教研室主任签字:

年月日

财务报表分析方法探讨篇5

[关键词]全面预算 预算管理 信息化 用友软件

一、引言

随着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实施工作的推进,许多财务管理和ERP管理软件都开发了预算管理的模块和功能。它可以提高由下而上或由上而下的预算编制工作的可靠性、效率和速度,从而精简了复杂、分散的预算编制、计划和预测流程,具有较强的预算分析能力及灵活的计划能力。有的还实现了全面预算管理系统与财务核算系统的对接,使全面预算数据与财务核算数据能够共享,全面预算管理系统能够自动从财务核算系统提取所需数据,并自动进行预算差异分析,在凭证制单时可以进行预算控制,如当某些科目发生额超出财务核算系统设定额时,系统会自动提示等。这种编制预算的方式,自动化程度明显提高,不同级别的预算单位能够协同完成预算工作,劳动量明显减轻,提高了全面预算管理的应用效果。

但是,这些预算管理软件大都存在着以下的缺点和不足:(1)脱离了业务预算过程,业务部门参与预算编制的程度不高;(2)合理配置资源的内涵和功能不能得到充分体现,大都仅能体现部分ERP制造排产功能;(3)侧重于会计(科目)信息,忽略了业务内容,容易导致预算和核算的不一致,预算分析对比基础缺失;(4)企业经营形势千变万化,业务内容年年不同,加上滚动预算、弹性预算等需求,预算管理软件相对缺乏足够的灵活性;(5)“预算科目控制”本质还只是“事后控制”,不能做到“事前、事中控制”,全面预算管理的核心控制地位不能得到充分体现;(6)预算分析对比功能不强,不能满足预算全面控制和绩效考评的需要。

二、关于E-CELL、U8、UR的企业全面预算管理模式探讨

通过对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摸索以及对用友相关软件的学习运用,本文提出了基于E-CELL、U8、UR的企业全面预算管理模式,即“以E-CELL进行预算编制、以U8作为预算执行系统、以UR进行预算分析对比”的全面预算管理模式。具体流程如下图1所示。

1、E-CELL在预算编制中的运用探讨

E-CELL在预算编制时主要实现以下目标:(1)预算数据采集表的设计、数据录入;(2)预算数据的审批;(3)预算数据的汇总、计算;(4)从U8系统提取预算编制参考数据,如上年数等;(5)预算数据修正,如财务部门对预算数据的修正;(6)预算数据在企业各部门的分解;(7)预算调整;(8)预算报表生成与查询(也可以用UR完成)。

在运用E-CELL进行预算编制时需要把握以下几点:(1)建立与U8系统口径一致的基础(共享)数据。E-CELL将从U8系统中取数,而且两者在UR中要进行分析比较,基础数据的一致和共享非常重要。如:部门、人员、科目、项目等。(2)设计科学合理的预算数据采集表,区分数据采集表和汇总表,充分发挥系统的汇总计算功能。特别是需要计算的预算数据,比如固定费用的分摊,要有基础的数据表。(3)设计可视易用的审批流程,体现预算的审批和资源分配功能。(4)利用版本控制预算调整和变化。预算数据勾稽关系复杂,牵一发而动全身,对预算调整应该区分日常调整和集中调整。对于日常调整,往往无需调整预算整体报表,可以更新小版本号(如由A变为A’),便于对预算部门基于最新预算数据进行比较。对于集中调整,一般需要重新编制预算,预算报表也会有所变化,应该更新大版本号(如由A’变为B)。(5)利用版本进行多版本预算比较。企业需要多套经营数据预测时,可以运用不同版本的预算进行比较,但仅对生效的版本进行预算执行分析对比。(6)利用“预算编制日”变量,抽取最新的数据。预算编制一般时间较长,业务部门编制时可能是11月,但财务部门汇总时可能已经12月,必须抽取出最新的数据进行比较,特别是费用发生不均衡时更需要对照现有数据,避免出现预算数据小于实际数据的低级错误。

E-CELL运用于预算编制时的主要不足:对诸如生产计划之类的预测,E-CELL没有计划排产的功能,建议利用U8自身的计划排产模块。

2、U8在预算执行中的运用探讨

U8在预算执行核算时主要实现以下目标:(1)对预算数据的执行情况进行核算;(2)为预算编制提供历史数据支持;(3)为预算对比分析提供实际数据。

在运用U8进行预算执行核算时需要把握以下几点:(1)核算口径与预算口径的一致性,确保预算对比分析的基础相同。(2)运用同E-CELL一致的基础(共享)数据。

这里需要探讨一些预算管理认识的误区,即“全面预算不等于全业务预算”、“有预算不等于可执行”。“全面预算不等于全业务预算”说的是全面预算虽然力求全面,但对有些细节也无法真正全面。比如会议费预算,年初预算做得再细化,依据再充分,临时变化也是常有的事(从实际情况看,没有变化往往是小概率事件)。“有预算不等于可执行”,说的是全面预算虽然确定了全年的经营大纲,但在具体执行时仍需要进一步调研论证,确定预算支出的必要性、技术上的可行性、经济的合理性及时间进度安排等。本文认为,全面预算管理不可能把所有需求都在预算管理软件中实现,在实际中,对于预算的事前控制,要通过企业的相关规章制度(如固定资产投资制度、资金审批制度)去落实,通过OA系统、协同软件等去实现。

3、UR在预算分析对比中的运用探讨

UR在预算对比分析中主要实现以下目标:(1)实现预算汇总报表编制;(2)实现会计日常核算报表(如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编制;(3)实现预算对比分析。

财务报表分析方法探讨篇6

研究性教学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将学习知识与研究问题相结合,将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相结合,在思考、分析和探究问题的过程中获取、应用和更新知识,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和训练发现、研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团队交流与合作学习过程中形成和提高素养,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研究性教学与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有显著区别。,传统的讲授式教学对学生获得知识很有益处,但很难培养学生的能力和综合素质。因此,推进研究性教学,是教学改革的必然要求,也是培养卓越工程师的应然要求。

二、研究性教学的实施范围

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都不是万能的,都有局限性,研究性教学也不例外。倡导研究性教学,并不是以其为主,而是从实际出发,积极采用以发挥其固有的优越性。应该看到,两种教学方法各有所长,相辅相成,在课程教学中缺一不可。“工程经济学”是工程管理经济平台课程中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是培养学生应用工程经济学理论进行方案选优、项目评价的一门实践性较强课程,故“工程经济学”适合采用研究性教学。但由于该课程是专业基础课,涵盖了相当的经济理论和经济评价知识,这仍然需要讲授式教学,使得学生尽快掌握基础理论和知识,为研究性教学打下基础。

三、研究性教学的组织与设计

研究性教学是一种教学方法体系,按照教学专题内容的性质和教学方式划分,主要有基于问题的探究式教学、基于案例的讨论式教学和基于项目的参与式教学。文章重点分析基于案例的讨论式教学的组织和设计。项目财务评价模块,是一个知识应用模块,经过此模块教学,学生应能针对具体项目开展财务评价,所以该模块适宜采用案例讨论式教学。笔者在教学过程中以“新设法人建设项目”为例开展示范教学,组织过程如下。(1)简单讲解财务评价的概念和基本步骤。(2)描述实际案例工程的背景、基础数据,提出要求:①讨论基础数据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利用基础数据编制财务评价辅助报表;②讨论财务评价辅助报表与财务报表之间的关系;③讨论如何应用Excel软件把报表之间、数据之间衔接起来形成信息流;④讨论建设投资借款在不同还款方式下利息计算公式,讨论量入偿付法的本金偿还额确定;⑤讨论如何应用Excel财务函数来计算评价指标。(3)学生分组,每组限定4—5人,自由组合形成讨论小组,参照《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把基本理论和知识点串接起来,由于课堂时间有限,给予一定的课内讨论时间,更多需要学生课外讨论完成,在此期间,学生可以随时寻求教师的帮助。(4)自主学习。学生根据自己分工内容,收集和整理财务评价相关的资料,初步形成财务评价知识架构,提出分工内容的解决思路和方法。(5)小组讨论。各组学生集中对案例进行讨论和分析,应用EXCEL软件编制财务评价辅助报表和财务评价基本报表。最后,梳理财务评价思路,串联基础数据、辅助报表、基本报表、指标分析计算等信息流,结合定性分析,撰写财务评价分析报告,得出结论。(6)课堂交流和点评。各小组推选代表,在教师主持下,讲解案例报表编制、报表间信息流、评价指标计算、不确定分析和财务评价分析报告,最后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7)布置课程设计,进一步加强学生应用EXCEL进行财务评价的能力。在财务评价模块开展基于案例的讨论式教学,最好结合课程设计的内容进行,可弥补财务评价模块课时不足状况。通过此方式开展教学,首先,可增加该模块的趣味性和真实性,激发学生探求问题解决方式;其次,增加了讨论、文献检索、互动环节,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自主学习和协作等能力;最后,案例教学结束后,穿插课程设计,进一步加强了知识掌握和能力提高。

四、研究性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要有效实施研究性教学,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研究性教学中教师从教学主体、教学控制者变成教学组织者、参与者,从讲授知识点变成设计工程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进行知识学习和能力训练,所以,教师必须从观念、知识、能力等方面进行更新。

(二)教学环境创设研究性教学过程要开展小组讨论、师生互动,而现在教学多是大班授课,少则两个班,多则四个班,阶梯教室坐得满满的,分组讨论难以进行,所以应启动小班授课制和讨论式教室建设计划。研究性教学虽然以教室为中心,但已延伸到网络平台。讨论式学习遇到问题,如不能及时沟通,会影响学生讨论进度和热情,虽然有QQ、Email和飞信等现代化的通信工具,但存在沟通零散,信息集成效果差等缺点,课程网络平台建设刻不容缓,在该平台上不仅教师可进行课后辅导、材料发放、重点问题讲解,而且学生组内可进行在线交流、知识分享、提交成果等。

财务报表分析方法探讨篇7

关键词:财务报表分析课程;翻转课堂;MOOC

一、翻转课堂的内涵与研究现状

翻转课堂,也称为“颠倒课堂”,就是颠覆传统的以教师为主的教学模式,改为以学生为主的学习模式,即课前学生观看在线教学视频,课上教师针对学生观看视频过程中遇到的难点问题进行答疑,并组织案例分析与话题讨论。

目前,国内对翻转课堂的应用主要集中在中小学领域,本科院校的教学实践相对较少。其实,大学生具有比中小学生更强的自学、自控能力,拥有大量的能够自由支配的时间,更适合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大学生中开展翻转课堂教学,能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二、财务报表分析课程运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可行性

1、社会需求分析

当前社会进入到一个高速发展的时期,不同行业对劳动者的素质要求不同。高等院校培养的毕业生应具有一定的学习能力与实操能力。为了避免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脱节,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逐渐被社会广泛认可,除了学生的实践经验、学术水平,学生的持续学习能力更被用人单位普遍关注。翻转课堂的应用不仅仅在于提高学生的实操水平,还培养了学生的持续学习能力,有利于学生今后的就业。

2、学生与教师因素分析

大学正是学生从被动教育转向主动学习的时期。当前学习工具较多,如笔记本电脑、智能手机、iPad等,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方便学生随时随地自主学习,并且对学生合理安排时间、做好学习规划有积极促进作用。这种学习方式有利于学生发现问题,主动探索。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基础教学设备的推陈出新,教学方法的变革也呼之欲出。近年来,高校教师学历水平的提高、国际交流学习机会的增加以及教师年龄的年轻化,使得新的教学手段逐步得以推广,这也成为翻转课堂广泛应用的助推器。

3、财务报表分析课程特点

财务报表分析综合性、应用性强,是财务知识的综合应用和拓展,在财务专业中属于核心专业必修课和考试课。本课程旨在让学习者能够结合之前所学编制读懂财务报表,揭示财务数据体现的含义,掌握各种财务分析方法,达到不仅总结过去,同时能够分析现状,更能预测未来的效果。多年来财务报表分析课程所采用的“先教后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暴露出许多弱点。鉴于此,打破传统的理论教学模式,结合现阶段用人单位的实际需求及学生学情,对课程进行改革已成为一项亟待解决的任务。

三、利用互联网和云技术实现翻转课堂

一般认为,实现翻转课堂需要经过三个步骤,即包括学生课前自主学习、课上总结答疑、课后回顾并提出新问题。

1、课前自主学习

教师依照课程标准和教学进度,通过网络将课件、案例、参考题等上传到网络,并通过网络平台掌握学生学习的情况和进度。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视频资料自主学习,发现问题可以反复观看并向教师提出问题。

2、课中答疑

组织学生讨论问题,分析案例。在课堂中,学生提出问题,通过师生、生生的质疑、交流解决问题。通过讨论,学生能够加深认识和理解,从而使知识升华,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这是翻转课堂的核心。

3、课后回顾

回顾与提升所学知识,使知识能够运用于实践,在实践中拓展能力。学生通过回顾知识和提出新问题逐步完善知识体系,同时教师通过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逐步改善教学质量。

四、财务报表分析课程翻转课堂教学模型

结合翻转课堂的实施过程,将财务报表分析课程分为预习、实施、总结三部分,其模型如图1所示。

1、编制适合的教学资料

财务报表分析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掌握财务报表分析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据此,可以将课程任务化,明确列出教学重点和难点。通过微课、慕课的方式将重点和难点知识制成MOOC视频,供学生课前学习。制作微视频时,建议采取“课件+白纸+录屏”的方式,不出现教师个人影像,知识点的讲解采用口诀化的形式,保证每段视频不超过10分钟。此外,提供在线互动功能,师生可以通过讨论区交流互动,解决问题。

2、组织课堂活动

把学生自学过程中提出的问题放在课堂上师生共同讨论。教师组织答疑,要注意如下环节:

(1)注重逻辑性。与学生一起回顾本次课布置的重要知识点、应用方法和实操难点,对微课、慕课中碎片化的知识点予以系统化的整理,以免由于碎片化的知识不成体系影响学生学习。

(2)案例分析教学。结合上市公司更新的数据,分析随着我国股票市场和会计政策的逐步完善上市公司的发展历程。以互动探讨的方式启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对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进行分析。教师最后点评,使学生能够总结课堂讨论过程中自己的亮点和不足。

(3)聚焦重难点。教师需要事先通过互联网了解学生对于教学资料的学习和理解情况,然后有针对性地对学生提出的难点知识进行讲解。学生也可将学习过程中的难点在网上发起讨论。

3、总结升华

通过教师有个性化的指导,结合同学之间的交流,学生修改财务分析报告中的纰漏,使财务分析报告更趋完美。

教师将大量的时间用在与学生交流的环节,通过对不同学生的差异化了解,有针对性地辅导,满足不同学生的不同需求,从而实现大学教育应有之义,使毕业生具有更强的实际操作能力。

总之,在财务报表分析课程教学中实施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将学习主动权还给学生,能够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实现分层教学及个性化教育,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财务报表分析方法探讨篇8

樊行健教授的这一系列丛书被纳入了西南财经大学“十五”、“211工程”重点学科建设项目“现代财务研究”之中,是由其及其博士生团队历时两年完成的,包括《财务经济分析论纲》、《财务经济分析国际比较研究》和《上市公司财务经济分析理论与实证》三本著作。分析这三本著作之间的关系,如果把《财务经济分析论纲》比喻成这一系列丛书的核心和基石,在系列中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那么《财务经济分析国际比较研究》和《上市公司财务经济分析理论与实证》就是这一系列的两翼和深化,在系列中起到支撑衬托的作用。

《财务经济分析论纲》是樊行健教授多年来对财务经济分析学科深入思考的心血结晶,是其多年来对财务经济学科潜心研究的集大成作品。在这一本书中,樊行健教授在认真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吸收国外研究成果,通过在新形势下研究财务报表分析和经济活动分析的内在联系,将财务报表分析和经济活动分析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创建了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财务经济分析新学科。

《财务经济分析国际比较研究》是樊行健教授与其2003级博士研究生共同承担的科研课题,他们通过大量查阅文献资料,理论联系实际,试图通过对各个国家财务经济分析的概念与模式、目标与信息、组织与程序、方法与技术、内容与指标等进行比较与述评,了解财务分析学科的发展趋势,获得财务分析学科完善有益的启示,客观上为财务经济分析学科所具有的中国特色作了进一步的注解与阐述。

《上市公司财务分析理论和实证》是樊行健教授与其2004级博士研究生共同承担的科研课题,他们通过深入进行调查研究,结合中国资本市场实际,试图通过对上市公司财务经济分析理论与实务内容框架的搭建,探讨上市公司与一般企业财务经济分析的共同特征与区别之处,达到深化现行财务经济分析广度与深度的目的,以适应提高上市公司质量,促进资本市场发展的需要。这一课题成果的形成实际上是体现了财务经济分析基本原理在上市公司实践中的具体应用。

限于篇幅,无法对这三本著作一一做深入点评,在此以系列丛书中奠基之作――《财务经济分析论纲》为代表,谈谈自己的学习体会。

一、财务分析的本质内涵辨析 :财务经济分析概念的创新

财务分析的概念究竟如何界定?财务分析等同于财务报表分析或者财务报告分析?如果不是,这三者之间究竟存在什么样的区别?这不仅是财务分析学科不可回避的一个重要理论问题,同时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尽管从一般意义而言,人们并不在意财务分析、财务报表分析及财务报告分析的区别,如目前出版的关于这方面的书名就是这样五花八门,说明上述概念的本质是相同或相近的。然而仔细斟酌,它们又有所区别:财务报表分析的对象是财务报表;财务报告分析的对象是财务报告;财务分析的对象是财务活动。显然,财务报表与财务报告的区别是清楚的,因此,财务报表分析和财务报告分析的内涵是明确的。但是,财务报表、财务报告和财务活动之间的关系决定了区别财务分析与财务报表分析和财务报告分析的复杂性。可见,对财务分析概念进行辨析是财务分析学科建立与发展的关键所在。樊行健教授通过回顾我国财务分析学科的发展历程,比较财务分析西方模式和东方模式的异同,融合经济活动分析和财务报表分析,创造性地提出了财务经济分析概念,使人们对于财务分析的本质内涵有了一个清晰的了解。

追本溯源,我国的财务分析学科发展最早源于企业经济活动分析课程,这一课程是沿袭前苏联财务分析模式建立起来的,这一模式也可称之为东方财务分析模式。企业经济活动分析曾经是我国会计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发展,由于其传统的理论与实务已不在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存在着内容陈旧过时、分析方法单调弊病,因此成为了改革的热点所在。在这一过程中,有人提出了“取消论”和“替代论”。 理所当然这两种模式都遭到大多数人的反对,作为折中,许多高等院校在暂停开设经济活动分析课程的同时,大都以“财务报表分析”课程取而代之。众所周知,财务报表分析起源于美国,传播于西方,因此可称之为西方财务分析模式。问题在于,财务报表分析就是财务分析的全部吗?

在樊行健教授看来,无论是经济活动分析还是财务报表分析,无论是东方财务分析模式还是西方财务分析模式,都是各有利弊,不能以偏概全;更重要的是,这两门课程或者其分别反映的两种分析模式存在相互弥补的特性,完全可以实现相互融合。传统的经济活动分析包括生产分析、成本分析和财务分析两部分(这里的财务分析主要是针对财务报表所提供的会计核算资料展开分析)。它所代表的东方财务分析模式的优点是“内容全面,能对整个生产经营过程展开分析”;其缺点是“各部分互相孤立,彼此分离,是一种重点不突出的板块式结构”。财务报表分析所代表的西方财务分析模式是以财务报表及会计核算资料为依据,以财务状况分析和财务成果分析为主要内容,其优点是“突出了财务能力分析和现金流量分析”,其不足之处是“没有与生产经营过程相联系,不能对财务指标做因素分析”。因此,这两种模式完全可以取长补短、相互交融的。

基于此,樊行健教授提出了财务经济分析这一全新概念。一方面,以财务分析为主;另一方面,把生产分析和成本分析作为影响财务指标变动的原因来展开分析。这样,形式上保留了经济活动分析的内容,实质上则是变板块式结构为渗透式结构,突出了财务分析的重要地位。为了突出以财务分析为中心,并体现财务活动与整个企业经济活动的紧密联系,樊行健教授将两者合并称为财务经济分析,并指出它是以经济核算信息为起点,以财务资金分析和财务能力分析为中心,并运用专门方法和指标体系评价生产经营过程诸要素对财务活动的影响,借以考核企业过去的业绩,评估目前财务状况和预测未来发展趋势。

无论是经济活动分析还是财务报表分析,都无法反映财务分析的本质与全部内涵;无论是东方财务分析模式还是西方财务分析模式,都无法完全适应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财务经济分析”概念的提出是一种有益的探索,其理论意义在于探讨财务分析学科内容与方法上的继续和发展的关系,既吸收了经济活动分析的长处,又发展了财务报表分析的内涵;既反映了经济活动分析与财务报表分析的融合,又促进东方财务分析模式与西方财务分析模式的协调。

二、财务分析的学科地位界定:财务经济分析学科的创立

关于财务分析的学科定位问题一直存在较大争议,有人将其划归会计学,有人将其划为财务管理,还有人将其划为金融学、统计学等。财务分析之所以定位较难是因为它是一个与上述学科都相关的一个边缘性学科,这从另一个方面也说明财务分析应该外在于上述学科而独立存在。樊行健教授根据学科发展的沿革,指出经济活动分析与会计学、财务管理等其他学科存在区别,是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而存在的。

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必须具有独特的研究对象,否则难以建立本学科的理论框架。樊行健教授认为财务经济分析的研究对象与会计学、财务学等学科存在根本区别。根据财务经济分析的本质内涵,其研究对象可以概括为“诸因素影响下的财务活动过程及其结果”。所谓财务活动过程及其结果,集中表现为企业财务状况。反映企业财务状况本身好坏的任务直接由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完成,而揭示财务状况好坏的原因则由财务经济分析来进行。因此财务经济分析的研究对象强调的并不是财务活动本身,而是各种因素(主要是生产经营因素)影响财务活动形成过程及其结果。

作为一名财务分析理论工作者,我是认同将财务分析学科作为一门独立性、边缘性的学科的。这一判断还可以从研究财务分析学科与会计学、财务学等其他学科的关系得出。实际上,在研究会计学与财务学等学科的关系中,涉及到会计学的发展如何满足关财务学科发展的信息需求;财务学科发展如何有效利用会计信息的问题。这是因为,一方面毕竟会计学并不是单纯满足某一信息使用者的需求,因此,会计提供的信息往往需要分析与转换而成为信息需求者的有用信息;另一方面,财务学、经济学、管理学等相关学科的复杂性也不能要求会计学者完全或直接掌握其会计信息的需求,对相关学科决策需求的分析,转换为会计信息的需求,也是会计学发展所需要的。在会计学与相关学科关系的信息转换中,财务分析起着重要的作用。财务分析就是根据相关学科或人们对会计信息的需求,将标准的会计信息分析转换为决策与管理所需要的信息;同时,财务分析又根据相关学科理论与实务所需求的信息,分析转换为会计应该提供的信息。可见,财务分析在会计学与财务学关系发展中体现的是一种桥梁的地位,发挥的是中介的作用。这说明财务分析学科具有独立性、综合性与边缘性特征。

从财务分析在会计学与相关学科关系中的地位与作用看,随着会计学科地位的提升,随着相关学科对会计学信息需求范围、数量与质量要求的提高,财务分析学将在分析主体、分析对象、分析内容和学科地位上有进一步的扩展与提升。财务分析不仅要满足投资者、债权人等外部信息需求者的需要,而且要满足管理者、员工等内部信息需求者的需要;不仅要满足管理学理论与实务发展的需要,而且要满足经济学理论与实务发展的需要;财务分析不仅是一门独立的边缘性学科,而且将成为一个独立于会计学和财务学等的专业方向。

樊行健教授在著作中还指出,由于经济活动分析、财务报表分析都与会计学、财务学等学科具有深刻的渊源和密切的关系,因此由经济活动分析与财务报表分析交融结合起来的财务经济分析应该同时属于会计学和财务学两个学科体系。这是符合财务经济分析的发展规律的,也是符合财务经济分析的现实情况的。但是也应该看到,随着会计学科地位的提升,随着相关学科对会计学信息需求范围、数量与质量要求的提高,财务分析将在分析主体、分析对象、分析内容和学科地位上有进一步地扩展与提升。财务分析不仅要满足投资者、债权人等外部信息需求者的需要,而且要满足管理者、员工等内部信息需求者的需要;不仅要满足管理学理论与实务发展的需要,而且要满足经济学理论与实务发展的需要;财务分析不仅是一门独立的边缘性学科,而且将成为一个独立于会计学和财务学等的专业方向。

三、财务分析的内容框架建立:经济活动分析与财务报表分析的整合

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应该具有自身的内容框架体系。这是学科的核心所在。樊行健教授在其著作中对财务经济分析这一新学科的内容框架进行了探讨。樊行健教授指出财务经济分析内容框架可以分为原理、实务和拓展三个层次,这三个层次依次递进。原理主要介绍财务经济分析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基本内容;财务经济分析的实务主要是指财务经济分析的分析内容与分析方法;拓展实际上是针对财务分析殊业务或特殊情况所进行的分析,如通货膨胀情况下的财务分析和基于合并报表的财务分析。

从财务经济分析的本质内涵出发,由于财务经济分析是基于经济活动分析与财务报表分析的整合,因此在探讨其实务部分的内容框架时,需要将上述两门课程取长补短,相互结合。一方面以财务分析为主,另一方面把生产分析和成本分析作为影响财务指标的原因来展开分析。这样,在形式上保留了经济活动分析的三大部分内容,但实质上是变原来的板块结构为现在的渗透结构,突出了财务分析的主角地位。

进一步地讲,财务经济分析实务内容框架应该建立在对传统经济活动分析与财务报表分析扬弃的基础之上,也就是说,应该“展其二者之长,去其二者之短”。财务经济分析突出财务分析,强调对财务报表和财务能力的分析与评价,无疑从研究深度对经济活动分析进行了挖掘;与此同时,财务经济分析要求联系生产经营指标和经济活动过程展开分析,并要求对财务指标的完成情况进行因素分析,实际上是从研究广度上对财务分析进行了拓宽。

遵循这一思路,樊行健教授的财务经济分析实务的内容框架大致如下:以经济核算信息为起点,主要是以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为分析依据;其次进行的是财务报表分析,包括财务状况分析和财务成果分析,前者着重通过资产负债表分析反映企业偿债能力的强弱,后者通过利润表分析表明企业盈利能力的高低;而要分析影响财务状况及其结果变动的深层次原因,需要单独进行成本效益分析;在以上对外对内分析的基础上,最后应形成财务经济分析的综合评价部分,即充分运用财务比率指标体系,并通过它们之间的关系,说明财务状况与生产经营活动之间彼此影响、相互依存的关系,以体现财务经济分析的整体性。可见,樊行健教授所建立的财务经济分析内容框架还是具有鲜明的逻辑性,将经济活动分析和财务报表分析有机地结合起来了,而没有简单的拼凑和叠加。

财务分析的产生和发展与社会经济环境及由此产生的理论与实践的发展是一脉相承的。我国的财务分析从企业经济活动分析演变而来,在近十几年的发展历程中,财务分析的理论、实践及学科建设经历了各种各样的挑战。可喜的是,我们看到财务分析始终在不断地发展、不断地改革、不断地创新、不断地完善。任何一个方向、专业或学科都要经历从无到有、由弱而强的发展过程,任何一个学科的发展过程都需要人们的不懈努力。樊行健教授的新著为财务分析学科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应当指出,财务分析学科或专业方向的建立还存在许多值得探讨的问题,如关于是否需要用财务经济分析这一概念取代财务分析,财务分析能否包含财务报表分析和经济活动分析,财务分析实务是将财务报表分析与经济活动分析融合为一体,还是将为外部财务报告使用者服务的财务分析和为内部管理者服务的财务分析分开,财务分析学科应归属于会计学科、财务学科还是其他学科等等,这些都需要热衷于财务分析的学者和实务工作者去不断探索,不断完善。

作者单位:东北财经大学会计学院/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研究中心

    【写作范文】栏目
  • 上一篇:毕业生就业协议书(精选5篇)
  • 下一篇:财务分析要素(精选8篇)
  •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本站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