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足是临床诊断过程中较为常见的慢性糖尿病并发症之一,是指基于周围神经病变及微血管病变而引发肢体缺血、继发感染及坏疽的一种病症,病情严重者甚至需截肢治疗。临床研究发现,患者对于糖尿病足的知识储备量和自身管理能力与糖尿病足的治疗效果存在相关性。本文旨在探讨糖尿病足的社区护理措施,以提高糖尿病足的社区护理效果。20xx年1月至20xx年1月我院于社区医疗工作中对20例糖尿病足患者进行护理干预,护理效果较佳,现将其阐述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20例患者均为糖尿病足患者,临床诊断结果与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会第一届全国糖尿病足学术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相符。其中,男性13例,女性7例;年龄58至76岁,平均年龄(67、2±2、5)岁;病程6至16年,平均病程(10、4±3、5)年;引发因素:因糖尿病性大疱并发糖尿病足8例,脚癣感染6例,热水烫伤4例,诱因不明者2例。上述病例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感染,坏疽部位分别为足趾和足底。
1、2 护理方法
主要的护理措施包含血糖控制、心理护理、创面护理及家庭健康教育等。
1、3 疗效判定
(1)痊愈:治愈:创面愈合,且痂皮已经形成。
(2)好转:创面愈合情况良好,坏疽处分泌物大量减少。
(3)无效:为达上述标准则可判定为无效。
2 结果
经过护理干预,20例患者中,16例痊愈(80%),3例好转(15%),1例无效(5%)。创面愈合时间为4至8周,平均时间(6、5±1、5)周。
3 讨论
糖尿病足属糖尿病严重的并发症之一,致残率高。据相关资料显示,糖尿病患者中约有15%的患者感染不同程度的足溃疡,约有1%的患者因为糖尿病足而截肢。本次研究过程中,对20例糖尿病足患者进行护理干预,护理效果较佳。结果显示,16例痊愈(80%),3例好转(15%),1例无效(5%)。与一般研究结果相同,由此可见,护理干预也有助于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糖尿病足的治愈率,保障患者的生活质量。
结合本次研究资料和多年临床护理经验,笔者认为糖尿病足的社区护理措施应当包含以下内容:
(1)严格控制血糖。根据患者体重、年龄及日常运动量为基础制定降血糖计划。指导患者定时定量进食,因老年人肠胃功能下降,故而不应饱食。但是应当平衡营养,做到食谱多样化。定时检测患者血糖,根据血糖变化对胰岛素的注射量予以调整,力求将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之内。
(2)心理护理。本次研究过程中,有6例患者于护理初期丧失抵抗疾病的信心,且伴有抑郁症状。糖尿病属一种慢性病,治愈难,糖尿病足的防治是一个长期过程,患者多难以承受长期的行为干预和病情困扰,产生消极心理和精神压力属于一种常见现象。故而,护理人员应当根据患者的家庭情况、个性特点和心理特征针对性给予教育和指导。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以增进感情交流。另外,可向患者例举一些病情治愈案例,说明现今关于该病症的研究进展,以增强其抵抗病情的信心。
(3)创面护理。
督促患者每日检查双下肢有无水泡和鸡眼,脚底皮肤是否变色,脚趾间是存在裂口且是否并发感染。告知患者泡脚水温不宜过高,时间不宜过长,水温38至40℃即可,而时间以10分钟左右为佳。同时可依循医嘱按时给予药物治疗。根据患者足部溃疡的严重程度和是否合并感染来进行处理,如果患者仅为局部红肿,则先行硫酸镁予以湿敷,而后给予混合液(胰岛素8U+盐酸山莨菪碱注射液10ml+生理盐水100ml)进行冲洗,最后于溃疡局部涂抹湿润烫伤膏即可。如若已经形成脓肿,则应及时进行排脓措施。
(4)家庭健康教育。可通过鼓励患者参与专家讲座、病患座谈会及发放康复宣传手册等方式帮助患者及其家属了解糖尿病足护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综上所述,于糖尿病足的社区护理过程中,运用血糖控制、心理护理、创面护理及家庭健康教育护理措施,有助于提升患者病情治愈率,保障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 汪勤。 舒适护理在射频消融术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效果探讨[J]。 中国实用医药。 20xx(33)
[2] 孙月红。 音乐疗法在手术室的应用[J]。 齐鲁护理杂志。 20xx(10)
[3] 张勤英。 舒适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J]。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xx(03)
[4] 赵香银。 舒适护理在手术室中的应用[J]。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xx(07)
[5] 叶媛媛,杨琼,徐敏,王蓉蓉。 手术覆盖单在手术室人性化护理中的应用[J]。 护士进修杂志。 20xx(07)
[6] 王爱琴,钟世良,贾赛雄,王丽英,农春花。 舒适护理在急诊骨折手法复位看的应用[J]。 齐鲁护理杂志。 20xx(04)
[7] 葛建芳。 人文关怀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的体现[J]。 护理与康复。 20xx(02)
[8] 周艳,刘晓丹,李勤,梁娜。 舒适护理的人文底蕴[J]。 护理研究。 20xx(34)
[9] 张颖。 预防手术中低体温的护理进展[J]。 护理研究。 20xx(16)
[10] 杨建芳。 舒适护理模式在手术室护理中的运用[J]。 实用医技杂志。 20xx(05)
[11] 杨建芳。 舒适护理模式在手术室护理中的运用[J]。 实用医技杂志。 20xx(05)
[12] 许平。 老年患者晕厥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J]。 齐鲁护理杂志。 20xx(23)
[13] 刘小芬,赵施竹。 手术病人焦虑评估及分析[J]。 中国现代医生。 20xx(08)
[14] 郑小春,吴蓓茸,李松莲,吴秀东,寿红艳。 充气式保温毯预防腹部手术患儿术中低体温的效果观察[J]。 护理学报。 20xx(06)
[15] 陈蓓敏,陈清。 护理模式的实施现状与分析[J]。 护理研究。 20xx(12)
[16] 龚梅,王玥珏,徐悦。 新生儿舒适护理研究进展[J]。 护理研究。 20xx(02)
[17] 陈霞。 医学模式的发展对护理模式发展的影响[J]。 医学信息。 20xx(01)
[18] 赵霞,黄旭强,马生秀。 肌内注射时晕厥发生原因及护理体会[J]。 齐鲁护理杂志。 20xx(07)
[19] 刘晓红,任从才,范紫香。 心理干预对门诊手术患者的影响[J]。 现代临床护理。 20xx(05)
[20] 谢玉兰。 舒适护理在化疗病房的实施体会[J]。 中国全科医学。 20xx(20)
[21] 初秋英,古娜依。 浅谈舒适护理[J]。 新疆中医药。 20xx(04)
[22] 魏天星。 临床实施舒适护理的探讨[J]。 上海护理。 20xx(01)
[23] 罗珊,马凤婵。 舒适护理在肾移植术后病人中的应用[J]。 现代医院。 20xx(03)
[24] 岳晓香,吕慧君。 神经外科舒适护理[J]。 医药论坛杂志。 20xx(04)
[25] 苏冬梅,胡晓英,杨琼,孙媛,姜爱荣,刘新华。 护理管理在创建舒适护理模式中的作用[J]。 护理学杂志。 20xx(15)
[26] 张美媛。 晕厥的急诊诊断思路[J]。 中国全科医学。 20xx(09)
[27] 李琳。 化疗呕吐病人的舒适护理[J]。 现代护理。 20xx(10)
[28] 张宏。 舒适护理研究进展[J]。 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 20xx(01)
[29] 周锦云,张晓娜,李静岩。 早产儿胃食管反流的诊断及体位疗法[J]。 铁道医学。 20xx(06)
[30] 廖红辉。 拓展舒适护理研究 提供优质护理服务[J]。 黑龙江护理杂志。 1999(07)
1、彭吉象:《艺术概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xx年版。
2、宗白华:《美学散步》,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3、叶朗主编:《现代美学体系》,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xx年版。
4、陈兆全主编:《艺术鉴赏学导论》,哈尔滨:北方文艺出版社20xx年版。
摘要:随着网络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我国城市信息化建设不断推进。作为智慧城市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构建智能交通具有很重要的意义。文章分析了构建智能交通系统的体系结构及其关键技术,明确了智能交通是未来交通发展的必然趋势。
关键词:智能交通车联网智能科学
全面提升城市生活品质,解决城市发展中的交通、安全、能耗等问题,已成为关键。“智慧城市”顺应了当前全球先进城市发展演进和技术变革的时代潮流,是当今世界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城市信息化进程中的前沿理念,是我国新一轮城市发展与转型的客观要求,是提升城市品质和竞争力的必然途径,也是更好地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大举措[ ]。建设智能交通体系是智慧城市建设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之一。
智能交通系统是将先进的信息技术、数据通讯传输技术、电子控制技术、计算机技术及智能车辆技术等综合运用于整个交通运输管理体系,通过对交通信息的实时采集、传输和处理,借助各种科技手段和设备,对各种交通情况进行协调和处理,建立起一种实时、准确、高效的综合运输管理体系,从而使交通设施得以充分利用,提高交通效率和安全,最终使交通运输服务和管理智能化,实现交通运输的集约式发展[ ]。智能交通是集智能调度、视频监控、定位管理、运营分析等应用服务为主要内容的交通发展新模式。
1、体系结构
从技术层面分析,实现智能交通的体系结构分为三个层次:感知层、传输层和应用层,如图1所示。
通过感知,获得车辆、道路和行人等全方位的信息,将采集到的信息通过传输层“运送”到服务端,根据不同的应用和业务需求,进行相应的服务端计算,对信息进行分析、处理、融合,实施重要信息的存储管理及其相关信息(如公交指示信息、交通诱导信息等)的及时发布。
2、关键技术
智能交通建设过程中,从信息的收集,数据的分析处理,到信息的管理和信息的发布,涉及很多关键技术。
2、1车联网技术
车联网,是指利用装载在车内和车外的感知设备,通过无线射频等识别技术,获取所有车辆及其环境的静、动态属性信息,再由网络传输通信设备与技术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最终经智能信息处理设备与技术对相关信息进行处理,根据不同的功能需求对所有车辆的运行状态进行有效的监管和提供综合服务的高效能、智能化网络。
车联网是物联网技术在智能交通中的应用。车联网系统发展主要通过传感器技术、开放智能的车载终端系统平台、无线传输技术、语音识别技术、海量数据处理技术以及数据整合等技术相辅相成配合实现。在国际上,欧洲的CVIS、美国的IVHS、日本的VICS等系统通过车辆和道路之间建立有效的信息通信,已经实现了智能交通的管理和信息服务。
2、2云计算技术
云计算是一种基于互联网的新一代计算模式和理念。云计算通过互联网提供、面向海量信息处理,把大量分散、异构的IT资源和应用统一管理起来,组成一个大的虚拟资源池(共享的软硬件资源和信息),通过网络,以服务形式、按需提供给用户。
云计算的特点之一是分散资源集中使用。与传统互联网数据中心(IDC)相比,云计算比较容易平稳整体负载,因而大大提高资源利用率,同时,弹性伸缩的运行环境增强了业务的灵活度。云计算的'另一个特点是集中资源分散服务,把IT资源、数据、应用作为服务通过网络、按需提供给用户。
云计算技术为智能交通中海量信息的存储、智能计算提供重要的使能技术与服务。
2、3智能科学技术
智能科学,是研究智能的本质和实现技术, 是由脑科学、认知科学、人工智能等综合形成的交叉学科。脑科学从分子水平、细胞水平、行为水平研究自然智能机理,建立脑模型,揭示人脑的本质;认知科学是研究人类感知、学习、记忆、思维、意识等人脑心智活动过程的科学;人工智能研究用人工的方法和技术,模仿、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实现机器智能[ ]。通过多学科的交叉、融合,不仅从功能上进行仿真, 而且从机理上研究、探索智能的新概念、新理论、新方法,最终达到应用的目的。
目前,具有重要应用的智能科学关键技术包括:主体技术、机器学习与数据挖掘、语意网格和知识网格、自主计算、认知信息学和内容计算等[ ]。
智能科学为智能交通提供智慧的技术基础,支持对智能交通中海量信息的智能识别、融合、运算、监控和处理等功能。
2、4建模仿真技术
仿真技术是一门多学科的综合性技术,它以控制论、系统论、相似原理和信息技术为基础,以计算机系统和物理效应设备及仿真器等专用设备为工具,根据研究目标,建立并运行模型,对研究对象(已有的或设想的)进行动态试验、运行、分析、评估认识与改造的一门综合性、交叉性技术。
仿真由三类基本活动组成:建立研究对象模型,建立并运行仿真系统,分析与评估仿真结果。汽车驾驶训练模拟器,就是应用仿真技术的成果。
仿真技术对智能交通各功能领域和运营活动进行建模仿真研究、试验、分析和论证,为智能交通体系的构建和各类业务项目实施运行提供决策依据和不可或缺的关键技术支撑。
智能交通是一个综合性的系统工程。在智能交通建设过程中,还涉及统一的标准,需要系统工程技术、高性能计算技术、数据安全技术和各种应用技术等技术支撑。
3、结语
随着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完善,各种相关理论和技术的不断成熟,智能交通发展日趋完善,那时的交通将会是人、车、路、环境达到和谐统一的新景象。
参考文献
[1]嘉兴市人民政府。嘉兴市“智慧城市”发展规划(20xx―20xx年)[R]。嘉兴:嘉兴市人民政府, 20xx、
[2]中国智能交通协会。http://www、省略。
[3]史忠植。智能科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xx、
[4]智能科学网站。http://www、intsci、省略。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以上就是差异网为大家整理的6篇《综述论文》,能够帮助到您,是差异网最开心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