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作文网

教师科研总结(精选8篇)

时间: 2023-07-05 栏目:写作范文

教师科研总结篇1

关键词:体育专业;地方高校;师资;现状

中图分类号:G80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3612(2007)11-1555-03

普通高校体育专业是培养体育人才的主要基地,肩负着培养21世纪体育人才的重要任务。当今体育人才的竞争,不仅表现在竞技体育的竞争,同时还反映在培养体育人才的教育领域的竞争。各高校竞争的实质是教育质量的竞争,而决定人才质量高低的关键在于教师队伍的素质。因此,研究地方普通高校体育师资的现状,探索加强体育师资队伍建设的对策有着重要意义。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本文以江西省九江学院、宜春学院、赣南师院、井冈山学院、抚州师专、上饶师院等6所地方普通高校的体育院系为研究对象。

1、2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法先后查阅有关师资队伍建设的法规、论文、论著及相关的资料进行整理分析。

1、2、2问卷调查法2003年对江西省6所地方普通高校(以下简称6所院校)体育专业师资的基本情况进行了调查,共发放问卷6份,回收有效问卷6份,回收率达100%。

1、2、3数理统计法根据研究的目的与要求,将问卷调查所获得的有关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与分析。

2结果与分析

2、1教师数量通过调查汇总,6所院校体育专业共有体育教师201人,其中理论课教师41人,占教师总数的20%;技术课教师160人,占教师总数的80%。体育专业学生总人数3188人,其中本科生1758人,专科生1430人。体育专业教师与学生的比例数(表1)。按照国家教育部关于《普通高等院校基本办学条件指标(试行)》规定,本科层次师范类院校生师比为1:18,体育院校生师比为1:11。从表1调查结果显示,6所院校体育专业生师比平均为1:15、9,师资总量显得不足。从教师专业结构来看,技术课教师为160人,占教师总数的80%,理论课教师为41人,仅占教师总数的20%。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要求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必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全面加强学生的素质教育则势在必行。为此,各校在修订教学计划时增加了学科比重,学科教学时数约占总学时的50%,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学科比重的增加必须有相匹配的师资。调查表明,理论课与技术课教师比例不合理,前者数量不足,后者却有所富余。

2、2职称结构根据国家人事部对事业单位专业技术职务实行结构比例管理的规定,江西省职称工作部门对一般本科院校提出专业技术职务结构比例要求,即一般普通院校高级专业技术资格占33%、中级专业技术资格占55%。从表2数据显示,6所院校体育专业高级职称为76人,占教师总数的38%;讲师75人,占教师总数的37%;助教50人,占教师总数的25%。可见,高级职称已超过结构比例要求,中、初级职称比例不平衡,讲师人数偏少,中、初级职称教师之

2、3学历结构

从表2调查结果显示,6所地方性院校体育专业高学历教师少,91%的教师为本科及以下学历,他们承担了学校体育专业教学科研的主要任务。国家教育部2004年颁布的《关于普通高等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指标》中要求高校具有研究生学位教师占专任教师的比例为30%,而6所院校体育专业具有研究生学位教师比例仅为3%。究其原因,一是前些年体育专业硕士毕业研究生数量不多,尚不能满足不同层次高校的需求;二是江西属经济欠发达地区,财力有限,吸引高学历人才的力度远不如经济发达省市;三是现任体育教师自身意识不强,自我加压不够,学历再提升的内外动力不足。

2、4年龄结构

6所地方性院校体育专业教师年龄分布基本合理(表3),35岁以下的教师83人,占教师总数的41%,其中研究生9人,占35岁以下教师的11%,硕士4人,占该年龄段教师数的5%;36~45岁的教师85人,占教师总数的42%,其中研究生1人,硕士1人,分别占该年龄段教师数的1%; 46~54岁的教师25人,占教师总数的12%;55岁以上教师8人,占教师总数的4%。另外,副教授主要分布在36~45岁年龄段为46人,占副教授总数的69%;教授主要分布在46~54岁年龄段为5人,占教授总数的56%。从以上统计数据可以看出,中青年教师所占比例大,约占教师总数的85%,这反映了6所院校体育专业教师队伍呈年轻化趋势,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另外,教师的主体主要分布在36~54岁这个年龄段,他们是学校体育专业教学科研的骨干力量,为今后江西省地方高校体育专业的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5学缘学科结构从表4统计结果反映,6所地方院校体育专业教师中本校毕业40人,占教师总数的20%,非本校毕业161人,占教师总数的80%;本专业毕业175人,占教师总数的87%,非本专业毕业26人,占教师总数的13%。教师队伍的学缘、学科结构基本合理。

2、6科研和学科建设从表5可以看出,6所院校体育专业教师的科研及在学科建设方面取得一定的成效,且具有较好的发展态势。近3年教师主持并完成部级课题1项、省部级课题25项;获省部级奖励17项;在重点核心刊物上3篇、核心期刊上69篇;出版著作29部,这些均是较高水平的科研成果。另外,院校级科研成果在总成果中也占了较大比例。学科建设也有明显的成效,现有校级重点学科3个,省学科带头人和省骨干教师9人。究其原因,外在大环境的压力和教师内在的需求。高等教育的发展,高校之间的竞争对教师队伍的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学科建设及专业发展需要一支潜心科研的队伍支撑,同时教学与科研的互动效应使教师充分意识到掌握学科前沿,了解学术动态的重要性。另外职称评聘的杠杆作用使得教师们具有较强的紧迫感在科研领域里辛勤地耕耘。由此,学科建设和科研发展呈现出良好势头。

2、7教师流动价值规律是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人才的价值也是随着市场的需求在流动中充分的体现出来。从表6可见,6所院校体育教师的流出还是大于引进。在人才流动日益市场化的情况下,经济欠发达的江西面临周边发达省市人才引进的冲击,就本省而言人才的非良性竞争,也导致地方高校人才向省会城市流失。从引进的专业来看主要是学科类的。这表明各高校对理论课教师引进加大了力度,加强了理论课高学历教师队伍的建设,进一步优化了教师队伍的学历结构。但是,人才总体出大于进的状况不能不引起重视。

3结论与建议

3、1结论

1) 6所地方院校体育专业教师总量尚不足,发展不平衡。目前体育专业教师流动状况不尽人如意,流出大于引进。2) 6所地方院校体育专业教师年龄结构相对合理。其表现在,一是副教授以上人员比例适中,集中分布在36―54岁年龄段,占副教授以上总数的90、8%。其中在36―45岁年龄段的副教授46人,占副教授总数的69%;副教授以上的占教师总数的38%。由此说明体育教学科研的中坚力量是中青年教师。但讲师比例偏低,中、初级结构不尽合理;二是教学科研的主体集中在45岁以下年龄段的教师,占教师总数的84%,其中35岁以下的占教师总数的41%,教师队伍呈现年轻化;三是学缘结构比较合理,教师的科研和体育学科专业建设发展态势良好。四是教师专业结构不尽合理,术科教师多,学科教师少,整体上高学历教师比例偏低。3) 6所地方院校体育专业教师队伍已初具规模,基本形成了一支教学科研的主体力量。

3、2建议

1) 高度重视,坚持“以人为本”。2) 加大力度,通过外引内扶,提升高学历水平,增加教师总量。一是根据地方院校的校情,针对体育专业高学历教师比例低的现状,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引进博(硕)士。二是加大对体育专业教师进修培训经费的资助力度,鼓励教师在职攻读博(硕)士,提高具有研究生学位教师的比例。在提升教师学历的同时,促使师资总量平衡。3) 采取各种优惠政策,建立健全激励竞争机制,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一是转变“官念”,强化服务意识。高校教师是办学的主体。二是完善机制,优化硬件措施。在职称评聘、学科带头人的选拔培养、高层次进修培训以及教学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对体育专业及其教师在政策上要有导向,在资金上要扶持,在指标上要倾斜,在考核上要激励约束,为体育专业的发展和其教师施展才华提供广阔的空间。三是营造氛围,打造人文环境。不仅要为体育教师提供一个良好的教学生活环境,更要营造一个民主、自由、平等、宽松、和谐的学科学术环境,要给体育专业教师出科研成果创造机会,使教师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使“引进的留得住,出去的想回来”,真正做到引才、育才、聚才和用才的四位一体。同时,做好高层次人才的储备和资源共享工作,建设一支相对稳定的富有活力的地方院校体育师资队伍。

参考文献:

[1] 吴务南,郭景闰、从发展经济学的视野看地方高校教师队伍建设[J]、江西教育科研,2006,168(7):52-57、

[2] 曹莉,等、中国高等体育院(系)师资结构的比较研究[J]、体育科学,2004,24(3):58-60、

[3] 刘超,等、安徽省高校“扩招”后教师队伍结构现状调查与分析[J]、体育科学,2004,24(2):73-74、

[4] 付奕,等、我国普通高校体育师资队伍结构现状与发展对策[J]、中国体育科技,2001,37(7):23-25、

[5] 周晓明、论新时期高校体育教师队伍的建设[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1999,23(4):86-88、

教师科研总结篇2

教研工作总结小学

本学期我校在镇教委、中心小学、教研室的指导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推进课程改革为重点,以提升教师队伍素质、提高教学质量为核心,求真务实,与时俱进,不断提升研究、指导、管理、服务的能力与水平,改革教研模式,推进学校校本教研的发展,提高新课程教学的实施水平,提高素质教育质量。现将主要工作总结如下:

一、继续推进课程改革,做好新教材的培训工作。

提高新课程培训针对性。相关学科通过各种方式继续做好新教材、新课标学习培训工作,特别是二年级数学教材的培训工作。我们将老师派出去学习,学习回来的教师对未出去学习的教师培训,使教师吃透教材,在此过程中指出了学科课改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具体地改进策略及办法,帮助广大教师解决教学中实际问题。

二、扎实有效开展教学研究活动,不断提高教师专业水平。

1、强化常规教研活动专题性。学期初成立了六个教研组,召开教研组长会,商讨、制定好计划,提出了各科研究专题。在教学视导时,各学科教研组长对各组校本教研计划进行检查,并督促各教研组按照计划开展活动。

2、坚持校本教研、校际交流的有机结合。本学期我们一月一次教研活动,每次活动都有专题、有总结、有反思。

本学期我们还加强校际交流活动。成功地组织教师开展送教活动;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大大地提高了我校教师的业务能力。

三、狠抓教学过程管理,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1、坚持推门听课。学校领导、教研组长坚持推门听课活动。通过听课,全面了解教师课堂教学的水平,发现课堂教学中的问题并及时诊断,通过这一活动的开展,有效地提高了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

2、坚持教学月检查制度。我们采取三查的形式,即:教研组长检查、教导处督查、校长抽查。检查结束后,学校召开全体教师会议,对检查结果进行总结,和教师面对面的总结成绩、指出问题,对于存在的问题督促教师整改。

3、组织教学检测,每次检测结束后,学校要求教师写好教学分析报告,并召开教学调研反馈会。对教学中存在问题进行深入剖析,提出教学改革意见。

四、加强队伍建设,提高师资水平。

认真抓好教师培训工作。树立以人为本的培训理念,坚持培训工作的全员意识,制定切实可行的全员培训和骨干教师培训计划,并按照计划执行。

本学期,我们先后派3人分别到市及兄弟学校学习。同时我们建立健全校本教研制度,狠抓校本培训工作。其方法是外出学习的教师回来要作学习汇报、上示范课,另外,我们还通过远程教育对教师进行培训,减少了培训的经费,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艰辛的背后也有不足;存在的问题主要是没有一个很好的课题研究,数学教研组的活动开展较少。我们将在新的学期里发扬成绩,克服缺点。使我校的教研工作上一个新台阶。

教研工作总结小学

随着新课标的全面实施,教育改革的逐步深入,学校的术科教学越来越显示其重要性。我校小学部术科组在全组教师的共同努力下,各科目的教学教研水平不断得到提高,教研氛围越来越浓厚,全组教师的自身修养及理论水平都得到了提高。按开学初的计划,各项教研工作得到了顺利开展,圆满完成了本学期计划任务。现将本学期教研组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强化常规管理,制定切实可行的教研计划

加强教研常规管理,是落实教研计划的根本保证。根据本学期工作计划,认真落实《教学常规管理》,继续深入学习新课程标准的相关理论。以教育科研为手段,确立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攻点、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主阵地的教学管理观念,进一步探索课堂教学改革模式,大力推进新课程改革实验工作,在常规教学和学科活动中全面贯彻新课标。以务实、创新为指导方针,各学科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教研计划,做到有的放矢,脚踏实地地做好各项工作。期初、期末检查了老师们的备课本,期末检查了听课本。

二、开展教研活动,努力提高教师业务能力

本学期术科组开展了丰富的教研活动。通过活动的开展,加强了集体教研,发挥群策群力作用。每次教研活动,专职术科老师参与教研活动。在活动中,大家认真听课、评课,提出了建议与改进措施,通过听课评课活动,既发挥上课教师的积极作用,又发挥教研组的群体智慧作用。教研组活动开展有序,活动气氛浓厚。

三、丰富校本教研含义,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学校是教育教学研究的基地,意味着教学研究的重心要置于具体的学校教学情境中,教学研究的问题要在学校真实的教学情境中发现并进行分析,最终解决。我们组教师不断提高研究水平,提高课程开发和建设的能力,做到了相互学习、共同切磋、分享交流。本学期,依据学科特点,突出学科特色,教师们引领学生在艺术的殿堂里尽情地遨游,在高雅文化的熏陶中体验美的真谛,提升审美品位。教师人人参与教学科研,在教中研,研中教。从而有效的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教师科研总结篇3

【论文关键词】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

什么是教育科研?

教育科研是以教育理论为武器,以教育领域中发生的现象为对象,以探索教育规律为目的的创造性的认识活动。简单地说,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只要能够在工作中发现教育上的问题,并能运用正确的,系统的方法,去求得科学的结论,去解决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这种活动就称之为教育科研。

人们做任何事情,都有个目的、中小学教育科研的目的,就是通过教育科学理论为武器,以中小学教育领域中发生的现象为对象,探索新形势下新的、未知的教育规律,以便发现中小学教育过程中的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从而正确地指导今后中小学教育的工作,不断创新,不断发展。

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事物总是前进的、发展的、我们的教育工作,它必将随着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而发展,指导教育运行的规律也必然在丰富、在完善、在发展、广大中小学教育工作者,只有联系本职工作认真地、不断地探索,才能培养和造就更多更好的社会劳动者。因此,开展和加强中小学教育科研,对于深化教改,切实搞好九年义务教育工作,为现代化建设培养合格人才,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开展和加强教育科研,是深化中小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

为适应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必须改革现行教育中的思想、体制、结构、内容和方法等方面中的已经过时或落后了的东西。而这些方面的改革都亟需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给予正确的回答,提出有效的措施,广泛地动员和组织开展中小学教育科研活动,充分发挥广大教师的聪明才智,集思广益,这是为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体系提供科学理念依据的源泉,是推动教育改革与实践发展的动力、进行教育科研,每一位中小学教育工作者责无旁贷,因此要积极行动起来,发挥主人翁作用,为推进素质教育,做出各自应有的贡献。

2、开展和加强教育科研,是全面提高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的需要

我们知道,学校的每一门学科,都涉及到教育科学的理论;每一门学科的教学,都需要教育科学理论去指导、教育是一门艺术,广大中小学教师,在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应有责任感和使命感,认真地进行教改实验,勇于创新,用取得的成果解决教学中的新问题;对学期或学年度所实验的课题或项目应进行书面总结,找出差距,继续研究、这样边研究,边实践,自编自导自演,既可以优化“教”,也可以优化“学”,既经济快捷,又方便实惠、所以说,教育科研的成果,一旦被广大教师所掌握,就可以变成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现实力量、目前许多学校都总结提出了“抓科普、促科研,以科研带教研”等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如,辽宁盘锦市实验中学,非常重视学校科研组织和科研活动的建设、他们不仅把科研成果通过报刊杂志进行宣传报道,而且还积极主动地把经验丰富的教师派出去巡回讲学、作报告、这样做正是取“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以便修正和完善自己的科研理论,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数十年长期坚持,因而成为全国一流中学、该校的科研带头人魏书生,也逐步锻炼成为教育实验改革的专家,全国知名。

3、开展和加强教育科研,是提高中小学教师素质的需要

国家和社会的进步依靠科技、科技的发展要靠教育、而教育发展的关键在教师、也就是说,教师的素质决定着教育发展的水平。从古今中外教育史的发展看,那些著名的教育家无不是经过教育科研---长期不断的教育实践发展而来的、我国古代的孔子,提出了“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温故而知新”等教育教学的理论,并终身为之实践,因而成为历代尊崇的教育思想家、我国现代著名的人民教育家陶行之先生,他的”生活教育”的理论,就是他在数十年教书育人的不断实践中总结创立的、我国当代著名教育改革家魏书生,也是在他十多年教育教学工作实践中,边实验、边总结、边研究,才不断取得优秀成果的。……概言之,这些例子都充分说明,广大中小学教师,开展与教育教学工作实际紧密联系的教育科研活动,经过选择课题,定向研究,不断总结积累,不仅可使“教”有特色,逐步提高教学质量,而且能提高教师自身的科研素质和实践能力、可以说,教育科研活动正是造就教育家,造就一大批卓有成效的教育工作者的根本途经;也是提高广大中小教师素质的有效手段。

4、开展和加强教育科研,是发展和完善教育科学理论的需要

科学的教育理论,来源于教育实践、而教育科研,正是使大量丰富的教育实践(包括教育教学的经验总结和教育科学实验)上升为教育科学理论的必由之路、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没有教育科学研究,就没有教育科学理论的发展、教育科学理论得不到发展、完善和提高,怎么谈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呢!只有广泛开展和加强中小学教育科研工作,才能有效地指导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和顺利实施,确保提高全民族整体素质目标的实现、

那么,怎样开展中小学教育科研工作呢?主要可从以下两方面进行:

教师科研总结篇4

1、培训目的:强化科技教师的科学素养,开拓教师的发展视野,转变教师的科学教育观念,培养教师的科研能力,提升教师辅导学生开展探索性、研究性学习和科技创新活动的能力,为青少年科技教育事业更加蓬勃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2、培训方式和内容:专家讲座、模拟学习、案例分析、问题探究等培训方法交叉使用,培训重在创设情境,促使教师在与他人充分互动的过程中,积极参与相关问题的界定、分析与解决。按以下七个学科:数学、物理与工程、化学、生物、计算机、地球与空间、环境科学来设立班,一个学科一个班,共计七个班,每班参训学员30人左右。

3、项目支持:《中国科协“科教合作”共建中学教师专业发展支持系统》项目,该项目由中国科协、华东师范大学和全国60所项目实验学校共同实施,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资助,是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从精英转向大众的当代中国普通高中教育研究》的子项目。成都七中实验学校承办的此次培训活动是该项目开展的“项目孵化”的相关工作。

4、参与此次培训的相关人员:

二、本人学习体会

首先,我最大的收获是跟黄教授系统地学习了如何开展青少年科技创新工作,包括:设计选题、撰写开题报告、撰写研究报告、准备答辩等,并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了案例讨论和实战练习。通过学习,我发现了以前工作中的一些不规范之处,思路也更加清晰了。

其次,通过黄教授的讲授我知道了很多生物学的前沿知识,尤其是植物生理学和细胞工程方面的,这些资料对于我今后的教学和科研都是很有用的。生物学科发展很快,我觉得,作为教师,我们应不断地给自己充电,知识结构才不会陈旧。

此外,生物班只有我一个学员是来自安徽的,我认识了多位四川的同仁以及三位宁夏的同仁,从他们那,我学到了很多宝贵的经验。

教师科研总结篇5

【内容提要】采用抽样调查法、比较研究法等方法对我国体科所科研人员队伍的数量状况、结构状况、课题研究状况进行了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该队伍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专业结构、年龄结构基本合理,但远不够理想,应予以优化;体科所科研人员与体育院系教师中本科以上学历人员及中、高级职称人员均居主体地位,但在体育院系教师中有研究生学历者的比例稍高于体科所科研人员。

【摘要题】体育研究

1前言

在体育社会科学领域,从总体上来研究我国体科所科研工作发展的问题,《中国体育报》2002年1月10日第7版已有报道,但以人才问题为视角,专门研究体科所科研人员队伍可持续发展的论文却尚未见诸报道。体科所科研人员队伍是我国体育科研队伍的重要方面军,与高校体育院系教师所组成的科研队伍不同的是,它是一支专门从事体育科学研究的队伍,是我国体育科研队伍中的专职队伍。本研究拟结合我国体科所科研人员队伍的整体状况,从其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展开研究。

可持续发展的原始定义为:“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求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如今,其内在的涵义已得到较大的拓展和延伸,学者们更多地将其理解为一种辩证的发展观。在对人才资源的看法上,该发展观注重人才资源与人才成长环境、人事制度改革以及教育发展、科技发展相适应、相协调。具体到体科所科研人员队伍的可持续发展,则指伴随体育科研工作的不断进步,体科所科研人员队伍当走上持续、快速、健康、和谐的发展道路;体科所科研人员队伍的发展要走优化结构之路,不断提高队伍的整体素质,将推进体育科研工作上台阶上水平作为重要使命;体科所科研人员队伍的发展不仅要重视科研人员学历层次的不断提高,更要注重科研人员的科研工作能力尤其是创新能力的不断提高。

目前,我国共有36所体育科学研究所。虽然体科所科研人员队伍逐渐壮大,科研工作的质量与水平不断提高,但也不可否认在其发展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如队伍的结构不够合理,队伍的管理还没有严格按照人事制度改革的精神去实施,科研工作与运动实践结合得不够紧密,与科技创新的要求尚存在较大的差距。这些问题在不同程度上制约着我国体科所科研人员队伍的健康发展。欲建设好这支队伍,须采取有效的激励措施,优化队伍的结构,提高科研人员的科研工作能力(包括科技创新能力),并努力营造有利于这支队伍茁壮成长的环境。只有科研人员队伍成功地实现了可持续发展的预定目标,才能促使体科所的科研工作迈上新的台阶,进而提高这支队伍对我国体育科技事业发展的贡献率。因而,对我国体科所科研人员队伍发展状况的问题有必要作深入研究,对其作出合理规划。

2研究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

采用抽样调查的方法,从全国体育科学研究所中抽取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及山东、福建、山西、广西、湖北、河北、辽宁8所体育科学研究所,将其科研人员(专职)作为调研对象,共计178人。

2、2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通读了我国体科所不断发展壮大的历史,了解了体科所科研人员的整体状况;从INTERNET网上浏览了朝鲜、韩国、德国体科所科研人员若干方面的情况;参阅了我国科研人员队伍建设与发展的专著,以及与可持续发展有关的论文。

(2)抽样调查法。从全国体科所中抽取国家体育总局体科所及山东、福建、山西、广西、湖北、河北、辽宁8所体科所,通过函调的方式,了解这些体科所科研人员的数量、学历结构、职称结构、专业结构、年龄结构、性别结构及承担课题研究的状况,为探讨如何优化体科所科研人员队伍的结构作好准备。调查从2002年10月中旬开始,至2003年元月上旬结束。

(3)比较研究法。为了研究的便利,查阅了武汉体育学院、华中师大体育系、湖北大学体育系、三峡大学体育系等11所高校体育院系教师(均系体育教师)的学历、职称与年龄结构状况。将研究对象即8所体科所科研人员的学历、职称与年龄结构与上述11所高校体育院系教师的同类情况进行比较,于比较中评价其队伍结构之优劣。

(4)统计分析法。运用SPSS10、0软件对调查所得的众多数据进行统计处理与分析。

3调查结果与分析

3、1科研人员的数量状况

1985年,我国共有28所体育科学研究所,科研人员共计729人。至2000年,体育科学研究所增至36所,科研人员则增至1700人,见图1。

附图

图1科研人员的数量统计图

3、2科研人员队伍的结构状况

3、2、1学历结构

学历结构是指科研人员中不同学历人员的比例构成及其相互关系。由表1可知,8所体科所中学历为硕士研究生的有38人,占科研人员总数的21、4%;学历为本科的有92人,占科研人员总数的51、7%;学历为专科的有35人,占科研人员总数的19、6%;学历为中专以下的有13人,占科研人员总数的7、3%。本科以上学历的科研人员共占73、1%,居主体地位,但硕士研究生学历的科研人员所占的比例与科研出成果需要较高比例的高学历人员的趋势不甚相符。中专以下学历的科研人员虽只占7、3%,但这部分人员学历太低,难以适应科研上水平的要求。从总体上看,科研人员队伍的学历结构基本上合理,但远不够理想。

3、2、2职称结构

职称结构是指科研人员中不同职称人员的比例构成及其相互关系。由表2可知,拥有高级职称的科研人员有76人,占42、7%;中级职称的科研人员有76人,占42、7%;初级职称的科研人员有26人,占14、6%。显然,高级职称人员与中级职称人员所占比例持平,略显稍高;而初级职称人员所占比例则略显偏低。这种职称结构不尽合理。从有利于科研人员队伍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考虑,高级、中级、初级职称人员的比例搭配宜为1、5:2:1,即中级职称人员所占比例稍大于高级职称人员所占比例,约为初级职称人员的2倍。

3、2、3专业结构

专业结构是指科研人员中不同专业人员的比例构成及其相互关系。由表3可知,所学专业为体育专业的科研人员共计150人,占科研人员总数的84、3%;所学专业为理工科专业的科研人员共计20人,占科研人员总数的11、2%;所学专业为文科的科研人员共计8人,占科研人员总数的4、5%。8所体科所中除湖北体科所科研人员的专业结构(比值为9:6:1)较合理外,其他均不够合理。总局体科所中虽有4名理工科专业人员和4名文科专业人员,但与其科研人员总数相比,比值显得太小。从总体上看,科研人员队伍的专业结构虽不算单一,却不够合理。

3、2、4年龄结构

年龄结构是指科研人员中不同年龄人员的比例构成及其相互关系。统计可知,处于30~50岁年龄段的科研人员占科研人员总数的65、7%,30岁以下与50岁以上的科研人员分别占科研人员总数的18、0%和16、3%。从互联网上搜索到的信息表明,国外著名的体育科研机构中,30岁以下与50岁以上的科研人员至少占科研人员总数的1/5,50岁以上的科研人员中通常有1/4的为学术骨干。与之相比,这两个年龄段的科研人员所占的比例显得稍低一些。人才群体的最佳年龄结构理论认为,随着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人才的“最佳年龄区”将向高低年龄两个方向延伸,各国将更加重视科技人才的年轻化。因而,这种年龄上的比例搭配就显得不够科学。从有利于科研人员队伍协作攻关、和谐发展的角度考虑,30岁以下、30~50岁、50岁以上这3个年龄段的科研人员较科学的比例搭配宜为3:2:1。

3、2、5性别结构

性别结构是指科研人员中男性与女性的比例构成及其相互关系。统计可知,8所体科所中男性科研人员共计113人,占科研人员总数的63、5%;女性科研人员共计65人,占科研人员总数的36、5%,超出科研人员总数的1/3。这种性别上的比例搭配比较合理,有利于科研人员之间的协调沟通、合作研究。

3、3科研人员承担课题(省部级以上)研究的状况

从表6可见,年均承担省部级以上课题最多的为总局体科所,共17项,其次为辽宁体科所,共4项,其他体科所均为2项。反映出在承担省部级以上课题的能力上,总局体科所与其他7所体科所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山东、福建等7所体科所年均承担省部级以上课题的总量为16项,不及1所原总局直属体院1年承担该级别课题的数量,说明体科所科研人员的整体科研实力相对不足。

3、48所体科所科研人员与11所高校体育院系教师的年龄、学历、职称结构比较

体育院系教师(均系体育教师)主要从事体育教学、训练与科研工作,也是体育科研人员队伍的一部分,只不过是这支队伍的非专职队伍。体科所科研人员则主要从事体育科学研究工作,是体育科研人员队伍的专职队伍。本研究试图将体科所科研人员与体育院系教师的年龄、学历、职称结构作一比较,以揭示这两个群体在队伍结构上的相似性与差异性。为此,笔者查阅了武汉体育学院、华中师大体育系、湖北大学体育学院、三峡大学体育系、江汉大学体育系、黄冈师院体育系、荆州师院体育系、襄樊学院体育系、湖北师院体育系、咸宁师专体育系、郧阳师专体育系11所高校体育院系教师的年龄、学历、职称结构,将其作为比较研究的对象。

3、4、1年龄结构比较

虽然用于比较的3个年龄段为近似年龄段,但仍具可比性。由表7可知,体科所科研人员与体育院系教师中年龄在50岁以下与55岁以下的人员均占队伍的主体,超过80%,说明中青年人员构成了这两支队伍的主体。体育院系教师中年龄在35岁以下的近50%,较体科所科研人员在近似年龄段的比例高出31、9%,与体育院系教师中硕土研究生以上学历人员的年龄分布有很大的关系。这些高学历人员大多为35岁以下的青年人,是高校体育院系近年来重点培养与引进的人才。要在体科所科研人员队伍中建设一支年轻的学术骨干队伍,就有必要加大培养与引进高学历人才的步伐。

3、4、2学历结构比较

由表8可见,体科所科研人员与体育院系教师中本科以上学历的人员均居主体地位,但在体育院系教师中有研究生学历者的比例稍高于体科所科研人员,尤其是博士研究生已达到了2、1%的比例,共有14名,而在8所体科所中仅山东体科所有1名博士研究生。这与体育院系近年来出台的优待博士研究生毕业人才的政策有很大的关系。体科所科研人员中专科以下学历的人员所占的比例要远远高于体育院系教师中同一学历层次人员所占的比例。体科所当采取有效措施,尽快提高这部分人员的学历层次,使其在科研工作中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3、4、3职称结构比较

由表9可见,中、高级职称人员在体科所科研人员与体育院系教师中均居主体地位,超过80%。稍显不同的是,体科所科研人员中高级职称人员所占比例略大于体育院系教师中同类人员所占比例,体育院系教师中中级职称人员所占比例略大于体科所科研人员中同类人员所占比例。初级职称人员在体科所科研人员与体育院系教师中所占比例大致相当,均在16%左右。

4结论与建议

(1)从总体上说,我国体科所科研人员队伍的发展状况不够理想,应从以下4个方面予以优化:在学历结构上,要加大培养与引进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人员(年龄在35岁以下)的步伐,尽快通过脱产学习或在职进修等途径提高专科以下学历人员的学历层次;在职称结构上,高级、中级、初级职称人员的比例搭配以1、5:2:1较为合理,应朝着这一目标发展;在专业结构上,科研人员所学专业应以体育专业为主,兼有少量的理工类、文科类专业;在年龄结构上,30岁以下、30~50岁、50岁以上3个年龄段的科研人员较科学的比例搭配宜为3:2:1,应向着这一方向迈进。

(2)体科所科研人员的整体科研实力相对不足,应注重与体育院校或综合性大学之间就某一学科或项目合作开展科学研究。各体科所的职责、功能虽相近似,但在科学研究上却有着不同的特色,对不同运动项目的研究各有其优势,建议体科所之间就某些项目开展合作研究,以利于形成合力优势。

(3)体科所科研人员与体育院系教师中年龄在50岁以下与55岁以下的人员均占队伍的主体,说明中青年人员构成了这两支队伍的主体。体科所科研人员与体育院系教师中本科以上学历人员及中、高级职称人员均居主体地位,但在体育院系教师中有研究生学历者的比例稍高于体科所科研人员。

【参考文献】

[1]李元伟、我国体育科技事业现状及问题[N]、中国体育报,2002-01-10(7)、

[2]马淑燕、可持续发展理论内涵的思考[J]、宁夏大学学报,1999,20(2)、

教师科研总结篇6

1、本学期,我们重点抓了省级“十五”美育课题的成果总结和结集工作

为了更好地总结我校江苏省“十五”立项课题《多方位加强普通中学美育的实验研究》的成果,为了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推动我校的校本课程建设,学校组织、落实了“传是文集”第三辑“美育文丛”的编撰及出版工作。为保证编撰工作顺利开展,学校组成了由陆琪校长、宗甄副校长为主任的编撰委员会,领导此次编撰和出版工作。教科处负责了具体的组织和落实工作。

计划中的“美育文丛”由七本书(题目暂定)构成:

《美育论丛》主编:陆琪 洪敏 约20万字

这是学校开展“美育”课题研究的成果总结。包括对学校三个“五年计划”中美育课题研究的概述;“十五”课题美育研究的开题报告、结题报告;学校在办学目标、教育教学管理中渗透美育的做法总结;教师撰写的在德育、课堂教学、环境建设中实施“美育”的论文,教师撰写的以开展审美教育为主题的教案、综合实践活动方案。

《美苑漫步》编撰:王积庆 约15万字

这是对学生开展审美教育的校本教材,分美学概述、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四个专题,共10-12讲。

《三贤诗文选读》主编:徐俊良 约15万字

这是让学生接受传统文化熏陶,养成美好心灵和人格的校本教材。

《昆山咏赞》主编:宗甄 鲁德俊 约15万字

这是让学生感受家乡历史传统、文化底蕴、美好人文环境的校本教材。

《心理健康教育案例论文集》主编:姜红珍 徐永琴 朱小英 约20万字

这是我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做法和成果的专题总结,主要包括案例、调查报告、活动方案及学术论文。

《昆中植物志》主编:徐俊良 约10万字

这是我校打造绿色校园、美化校园成果的反映。此次编撰的主要工作是充实、修改。

《美苑撷英》主编:俞菊明 殷金方

这是展示我校师生审美、创美能力及成果的画册。要求编撰者在已有的师生文学作品、摄影、书法、绘画作品中筛选或进一步征集优秀作品。

为了保证“美育”课题顺利结题以及校本课程按时开设,本文丛将在XX年暑期出版。各分册编者将在六月底拿出初稿,七月份修改并定稿,八月份印刷并出版。目前这项工作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之中。

学校对这项工作非常重视。3月9日,学校召开了全体组委会成员会议,要求各分册主编认真制定、落实编写计划,明确分工,把好质量关和时间关,如期完成编撰工作。教科处也已经多次下发通知,在教师中征集有关的研究成果,并得到了众多教师的积极响应。

此外,我们还在师生中组织了第二次美育摄影比赛;在“涵青班”青年教师中组织了美育摄影创意比赛和以美育为主题的教学比赛。

2、教科处召集教育科研工作会议

为了推动学校教育科研工作,促进教师的教育科研水平,培养学校的教育科研骨干力量,教科处向学校推荐了教育科研骨干人选,并于4月6 日召集了由他们参加的教育科研工作会议。教科处主任洪敏向与会者介绍了近几年江苏省参赛获奖论文的写作特点以及给予我们的写作启示。宗甄副校长对与会教师提出了殷切的希望:多读书、勤反思,积极投入课题研究,切实发挥带头作用。陆琪校长到会并作讲话。他指出,学校的教育科研工作始终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教师投入教育科研既是个人成长的需要,也是学校发展的需要。他要求与会者在教育科研方面确立目标、勇挑重担、多出成绩。他表示,学校将会为教育科研工作和活动提供有力的保障,并优先给予在教育科研方面取得成绩的教师外出学习交流的机会。

今后,教科处将继续组织他们学习、研究和交流,力求使他们在成为名师的道路上突破教育科研方面的瓶颈,更快地发展,为壮大学校优秀教师群体作出贡献。

3、认真编辑《昆中教育》、《昆中教研参考》等教育科研刊物

本学期,教科处编辑了《昆中教育》第44期,并对版式进行了改进;编辑了《江花》第六编第5、6期;编辑了以“美育”为主题以及以“课程改革”为主题的《昆中教研参考》第5、6、7期;编辑了《传是》“杏坛论语”版第25-26期。这些刊物已经成为昆中教师发表教育科研成果、开展学习的良好平台和园地,得到了广大教师的好评。

4、认真做好“导师制”工作,青年教师培训及教师教育科研培训工作,重视教育科研骨干的培养,为青年教师的健康成长提供条件,为教师进一步树立教科意识、改进教科方法、提高教科水平提供条件

本学期,XX届“导师制”工作将告一段落,我们按照惯例组织了14节由“徒弟”开设的汇报课,并进行了认真的总结。通过三年的师徒结对,这些青年教师的业务能力以及各个方面都有了较大的提高,其中的不少老师已经能够承担并胜任高三教学和班主任工作,还有部分教师在省级论文比赛中获奖。

本学期“涵青班”青年教师培训继续进行。为了切实提高“涵青班”青年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我们在上学期理论培训的基础上,认真组织了“3+1”比赛,即板书、演讲、美育摄影创意及学科教学比赛,进一步实现“引领思想、规范行为、提升素质、促进成长”的目标。为了使学校“美育”课题研究能够更好地与课堂教学紧密结合,我们特别要求他们在教学比赛中贯穿对学生开展美育这一主题,并专门设计了有针对性的评课表。目前,这些比赛已经全部完成,评奖工作正在进行之中。

通过一学年的培训,“涵青班”青年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和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在学生的成绩和学生的评价上,都显示出了良好的表现和发展势头。在昆山市语文教师基本功竞赛中,有3位“涵青班”青年教师获奖,其中一位还荣获了特等奖。

5、认真组织各项教育科研竞赛,力争获得较高层次的奖项。

根据上级教育科研部门的要求,教科处先后下发了有关课程改革研究成果评比、创新教育论文和个案评比、教师专业发展研究论文评选、教育技术研究论文评比的通知。在学期结束之际,我们还将下发有关省“五四杯”、省“师陶杯”等论文比赛的通知,要求教师利 用假期认真学习、及时总结教育教学心得和成果,积极参与这些赛事。

6、布置教师撰写学期专题总结

上学期,我校教师专题总结的撰写率急剧提高,而且大多数老师的专题总结符合要求、质量较高。但其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如有少数教师用工作总结代替专题总结,有的教师的专题总结字数不够,有的教师用以前的文章代替专题总结,甚至有的教师的专题总结是全文“借鉴”来的。我们将针对这些情况,在通知中重申并进一步明确要求,并提醒老师们认真对待这项工作。

7、认真执行已由学校教代会通过的《江苏省昆山中学教育科研常规工作考核条例》,从常规工作和成绩成果两个方面对教师的教育科研工作进行全面、合理的考核,教师反响良好。

教师科研总结篇7

一、前言

对于高职经管类专业而言,教学科研的过程是教师在适应时展的需求,以及学校、社会的变化之下,对课堂教学方法、教学思路进行完善和调整的过程。一个科研课题的形成要求教师对教学经验进行总结和反思,不断对教学提出自己新的意见和想法,并将这些创新的想法运用到实践当中,在实践中探寻和研究高职经管类专业的未来发展。课堂教学是教师的主要任务,也是课题研究的主要来源。

没有丰富的实践课堂经验,就无法提出自己的研究课题。只有在课堂教学的基础下,教师才能看到自己的课堂上的不足,并对优化教育方式进行思考,从而进行具有创新意识的科研活动。一个教师的能力和素养直接体现在其是否能对课堂活动进行创新,这一创新又继续对其的科研活动产生影响。一个优秀的教师能将教学、教研和科研三者很好的结合在一起,而要促进教师在课堂教学的基础上不断提高自身的科研能力,学校和教师的力量不可忽视。作为推动学校教育发展的主体,学校应该有相应的措施推动教师科研能力的发展。而就教师自身来说,也应该不断完善自己发展自己,以教学实践提升自己的科研能力。

二、学校要积极推动科研的发展

(一)转换观念,为教师营造教育科研的良好环境

学校的科研能力的发展与学校政策的推动密切相关,相关的学校领导应该重视经管类专业发展科研的重要性,为教师进行科研活动提供良好的环境,并进行一些激励措施和培训,提高教师的科研意识,奖励教师在科研活动中的自主创新。学校的相关部门可以举行一些科研竞赛,鼓励教师积极的投身于科研活动当中,积极转变传统的以教学推动教育的发展,忽视科研的力量的情况。要跟随时代的脚步,大力发展教师的科研能力,在学校内部营造良好的科研氛围,从而促进教师不断进行课堂反思和创新,并进行科研活动,提升学校的声望,促进学生的发展。

(二)健全科研机构和制度,建立有效的保障机制

高职院校的资源是有限的,有限的资源应该用到对学校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的核心和关键上,学校要为教师进行科研互动确定一系列的科研条件和保障制度。学校没有基础的科研条件就无法给教师施展自己的才华空间。一方面,学校要积极的推动经管类专业教研室的形成,选取校内科研能力较强,对科研具有热情的骨干教师作为教研室的主干力量,负责教研室的管理工作;另一方面,不断完善现存的发展科研教育的规章制度,如《教育科研奖惩制度》、《理论学习制度》等;用规范制约教师的行为,更好的推动教师进行课堂创新,实施科研活动。

(三)大力培养经管类专业型研究教师

学校不仅仅是培养学生的摇篮,同时也是教师发展能力的重要场所。一个教师能力的发展不仅仅是自身的完善还需要学校为其创造更多的发展机会。由于高职经管类专业教师的研究意识和研究能力远远低于其他本科院校或重点高校的老师,因而在基础方面就已经落后了。虽然高职院校是以培养学生专业能力为主的院校,但是校内对教师教科研能力的重视程度不可减少。学校要不断加强对相关教师的科研能力和科研思维的培育。组织相关的培训活动和与其他高校的科研互动活动。以提升教师的科研意识,大力发展专业型的教师,让教师不断认识自己的不足,提高自身的专业能力和科研能力。学校大力培养专业型教育可以从一下几个方面着手,首先,结合每一个教师的研究课题,学校可以开展教师教案的展评活动,进行教案的展评活动有利于提高教师之间的竞争和发展科研的积极性,有利于考察教师的实践能力和教学能力,评出优秀的教案对其它老师来说也是一种激励作用;其次学校可以组织教学示范课,组织教师们对省内优秀教师的课堂教学进行观摩,以发现自身教学上的不足,并结合自己的研究课题,与其他优秀教师进行交流,不断完善和改进自己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最后,学校需要定期的组织教师开展课题研究的公开课,听取其他老师的研究成果或研究思路,思考自己的不足。在公开课上也可以组织教师进行对课题研究问题进行谈论,将教师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总结归纳,并组织教师们一起交流,并解决问题。

三、教师在课堂教学的基础上进行科研优化

(一)将研究实践与课堂教学相结合

1、结合教学实践,以高职经管类专业教学中的最大问题为科研选题的契入点

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总会遇到许多问题,这些问题阻碍了经管类专业学生课堂发展,高职院校的教育科研活动离不开课堂教学实践,因此教师在进行科研选题的时候,要与自身的课堂实践经验或者所调查的课堂教学问题相结合,在发现问题以后,对此类问题进行分析和总结,考察其是否具有进行研究的实践意义和理论意义。

2、定期对研究对象进行跟踪和调查

首先,教育科研的过程是一个发现问题、进行研究并解决问题的过程。在确定研究课题以后,教师应该对研究对象进行需求分析和现状调查。而教学科研的对象一般而言都是以学生为主。在研究的过程中,学生也会在教师教学实践的过程中有一定的变化和发展,因此教师应该在研究的过程中对学生的状况再次进行分析和评估,以了解动态的研究过程中,研究对象的发展进程。教师可以运用定量或者定性的调查方法,即时跟踪学生的情况,将资料汇总,并建立资料库。教师应该在后期对资料进行相关的分析和总结,为进一步开展科研研究、改革课堂教学提供重要的依据

(二)教师在科研活动中应运用正确的科研方法

1、教育观察法

教育观察法是指研究者运用感官,或者其他的科学仪器,在自然状态下,有目的、有计划地考察和描述客观对象而获取事实资料的一种方法。教育观察法是搜集教育科学研究资料的基本方法。观察法的突出特点是“环境的自然性”。教师在运用观察法进行研究时要注意作好观察的分类和记录。教师在日常工作中对学生的教育,就可以采用此法并做记录,而不必另劈思路去做研究。

2、调查研究法

调查研究法是指通过考察具体的情况,并对资料进行分析的研究法方法。是科研过程中最常运用到的一种方法,主要有定量的调查方法,如问卷法。定性的调查方法如访谈法等。教育调查的重点是要考察现今的教育现状、分析和研究教育现状中某些方面存在的问题,从教育现象的具体表现中总结和发现规律性的东西,教育调查要结合课题的内容有目的、有计划的进行,并对调查资料进行分析、整理,得出科学的合乎逻辑的结论,我们在一些课题的研究之前,都要对课题所涉及的事实状况进行调查研究,在高职教学工作中,有许多问题都可以通过调查研究来解决,并不需要教师耗费过多的精力。

3、行动研究法

行动研究一般是指,在一定计划和步骤之下,针对教学实践中的问题,由教师或者研究人员在行动的过程中进行研究的方法。行动研究法是我们目前运用的比较普遍的一种研究方法,但要注意资料的收集、分类,并及时进行讨论反思。此外,测验研究法、实验研究法、访谈法等也都是常用的科研方法。恰当的科研方法能顺利地总结分析教学工作实践,归纳出一个科学的结论,从而实现教学、科研互相促进共同提高。

(三)举行课题研究实验班,及时进行经验总结

因为大多数教师的研究课题都是以“提升学生能力”为主要目的,因而可以选取某个班级作为研究的对象,并请骨干教师对这个班级进行课程的教学。研究人员观察教学中的问题,并对教学情况和学生的反馈情况进行归纳和总结,提出教学意见进行教学反思,以推动研究课题的顺利开展。教师在每一天的教学活动中都会产生新的问题,有时是一些旁人无法看到的“闪光点”这时,教师应该不断提高自身发现问题总结经验的能力,只有不断的对自身的经验进行积累,才能发现更好的研究课题。

四、总结

本文主要从教师和学校的角度,思考了课堂教学的基础上,高职经管类专业教育进行科研优化的重要性,总的来说,从课堂教学当中吸取经验,推动教育的科研创新不是一蹴而就的,还需要更多的研究来推动其进步和发展。

教师科研总结篇8

关键词:辽宁省;高职院校;体育师资

中图分类号:G45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32-0261-02

截至2009年底,辽宁省共设有高职院校47所。在辽宁省高职院校建立一支高水平的体育教师队伍,整合有利资源,推动教师队伍综合素质的优化改革,是高职院校改革发展中应高度重视的问题,也是高等教育改革中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对其进行深入的研究与探讨势在必行。

一 、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辽宁省高职院校体育师资性别现状

笔者通过对辽宁省高职高专28所院校体育教学部主任关于体育师资问题的调查中了解到,在264名体育教师中,有男教师207人,女教师57人。这不利于高职院校的体育课教学。

(二)辽宁省高职院校体育师资职称与学历情况

1、职称结构

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38人,两者之和占总调查人数的15、5%,与适宜比例相比约低15%。而中级职称人数较多,占总调查人数的76%以上。由此可见,辽宁省高职院校体育教师职称结构不协调状况,教授比例偏低,体育教师的职称主要以讲师和助教为主,教授、副教授偏少,职称结构有待改善,特别是提高教授的比例,使职称结构趋于合理。

2、学历结构

就现阶段情况而言,纵向来看,各个高校的教师都比较注重学历,学校在引进教师方面更加重视体育师资队伍建设,也会把学历作为首先考虑的因素之一。但是,横向比较来看,高职高专院校体育教师在向高学历方向发展上与普通本科院校有较大差距。调查显示,辽宁省高职院校教师在学历结构中以本科学历为主,162人,占所调查总人数的60%以上。目前高职院校体育教师士仅2人,硕士生也比较少见,硕博研究生的比例刚刚占调查总人数的11%。学历结构不合理,学历层次结构性矛盾还比较突出。

(三)辽宁省高职院校体育师资专业情况

体育教师专业结构是指体育教师队伍中所从事体育专项教学人数的比例,调查结果表明,辽宁省高职院校体育教师的专业结构不尽合理。甚至有些学校没有这些项目的专业教师,远远不能满足学生体育兴趣的需要。因此,培养新型项目的体育教师,拓宽体育教师的专业结构是体育教学课程改革的需要。

(四)辽宁省高职院校体育师资教学开展情况

通过调查问卷,根据被调查的26所高职院校体育教学部主任、负责人的反应,教学能力优秀的有93人,占总调查人数的35、2%,教学能力良好的有134人,占总调查人数50、8%,教学能力中等的有31人,占11、7%。总体而言,辽宁省高职院校对体育教师的教学状况较为满意,有的学校评价甚至很高,这反映了体育教师敬业的同时,也体现了体育教师教学能力和水平的提高。

(五)辽宁省高职院校体育师资科研情况

1、论文、课题

在所调查的26所高职高专院校中,近三年内,体育教师364篇(见表1、2),人均1、38篇;其中,发表在部级核心期刊中的只有22篇,占调查总数的6、0%;而发表在一般期刊中的有342篇,占调查总数的94、0%。对体育教师申请课题的调查显示,近三年内总共申请课题67项。其中,部级课题只有3项,占总数的4、5%; 市校级课题47项,占总数的70、1%。

2、科研方法运用

综合来看,对于科研方法而言,辽宁省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师青睐于经验总结法和文献资料法。用的最多的是文献资料法,占96、2%。而相对于操作难度较大,需要具体实践、计算才能够使用的科研方法如实验法、调查法、观察法等选择的人数比较少。从调查结果看,体育教师缺乏综合运用科研方法的能力,所采用的科研方法还比较单调。

二、结论

1、教师性别比例失衡,年轻教师数量占优

辽宁省高职院校体育教师男女比例在各个年龄段均表现为男教师远远多于女教师,这不利于高职院校的体育课教学;年龄结构比较合理,没有明显的年龄断层,呈年轻化趋势,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

2、体育教师的职称、学历均有待提高

辽宁省高职院校体育教师职称结构不协调,教授比例偏低,体育教师的职称主要以讲师和助教为主,教授、副教授偏少。学历结构中以本科学历为主,博士仅2人,硕士生也比较少见,学历结构不合理,学历层次结构性矛盾还比较突出。

3、教师工作量偏高,科研水平偏低

辽宁省高职院校体育教师平均授课在15节/周以上,其中课时数最高的达到每周26学时,授课量普遍偏高;科研能力偏低,主持课题少之又少,每年发表文章的也不多,科研热情低,科研能力有待提高,常用的科研方法是文献资料法和经验总结法。

三、建议

1、保持体育教师年龄、性别的平衡

各个高职院校应根据教育部实施“扩招”的实际情况增添本校体育教师的编制数量,相应的对体育教师进行“扩招”。在保证质量的情况之下,加大力度引进优秀的中青年体育教师,尤其是女体育教师,实现体育教师数量的男女平衡和体育教师与学生数量的平衡,确保师资结构的均衡。

2、协调、优化体育教师专业结构

积极引进学生喜爱的体育项目的专业教师,积极开设一些学生乐于接受的新兴运动健身项目,满足学生对体育健身项目和健身方法的多样化、娱乐化、兴趣化的需求。把握目前高职院校体育教师专业结构的断层问题,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开展学术交流,甚至是学科间的横向联合,充分利用周边院校的有利资源,尽力实现校际间的体育教师资源共享与专业互补。可以互相聘请本校所需要的专项体育教师,使各校体育教师担任校际兼职,各取所需,丰富各校的体育课程项目,吸引学生真正地参与到体育运动中来。

3、制订合理的体育教师培训计划

对教师进行思想道德和业务水平能力提高的培训是建立一支复合型师资队伍的关键。制订体育教师的培训计划,实现科学的职后培训,增加体育教师知识储备,提高体育教师实践能力,拓宽体育教师获取新型知识的渠道,安排体育教师进行业务进修、学习、参观、深造,采用多种途径提高现有体育师资的质量。

参考文献:

    【写作范文】栏目
  • 上一篇:学习网络安全(精选8篇)
  • 下一篇:妇产科科室规章制度(精选8篇)
  •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本站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