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作文网

电力工程规模划分标准(精选8篇)

时间: 2023-07-05 栏目:写作范文

电力工程规模划分标准篇1

会议指出,世界经济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复杂变化,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仍然较多。而作为全球化程度最高之一的信息产业,发展速度极快且涉及范围极广,新形势新问题层出不穷,“十二五”规划中遇到了许多开放式的课题。在信息产业“十二五”规划体系中的各项子规划中,关于数字电视的子规划很能体现出信息产业规划遇到的困惑,以及积极进行创新的努力。本文根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结合理论界已有的研究成果和实践中遇到的现实问题,探讨数字电视“十二五”期间值得关注的五个关键环节和重点领域。

一、以应用和市场为引擎,推助解决自主创新能力较弱等老问题。

会议提出,要“培育一批适应市场需要、拥有核心技术、重视创新、机制灵活的优势企业和产业”。我国数字电视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很多,产业大而不强、自主创新能力弱、标准体系建设滞后与体制问题一样,都是多年一直在讨论的大难题。“十二五”期间甚至在以后较长的一段时期,这些问题还会存在。因此,在信息产业“十二五”规划中,应首先分析已往哪些问题是因为实施力度不够而造成的,再根据新形势新任务,找出新思路和新办法。数字电视是一种技术和市场双轮驱动的产业,单靠技术创新无法解决产业发展中出现的问题,有时候,应用市场的作用甚至更大。数字内容市场和技术的变化、TFT-LCD产业发展历程等都反映出信息经济的这种内在规律,即只有符合应用市场需求的产品和技术才能生存和发展。如果数字电视要成为“三网融合”的主力,就必须前瞻性地研究和规划信息社会对数字内容的需求。数字电视作为一种准公共物品,具有典型的公益性,如何充分利用公共财政资源的支持,建立和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在社会资源和政府资源之间建立一种具有公权和私权的平衡机制,是数字电视“十二五”规划应当考虑的重点。数字电视既与普通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又是国家的重要支撑,因此,我国数字音视频技术和标准的国际化与本土化之间的协调难度,远比国内数字电视标准争论过程的部门利益协调难度更大。没有自主可控的技术创新体系,数字电视产业化的价值就无从谈起。应大力推动和实施数字电视标准和知识产权战略,才能牢牢把握数字电视产业发展的主动权,加快转变数字电视发展方式。

二、技术创新和产业化“旗舰”之间如何协同创新,成为“十二五”的棘手难题。

会议要求“切实强化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推进产学研紧密结合”。作为自主创新“旗舰”的部级数字电视实验室如何分工合作,实现协同创新,需要进一步构建战略层面的规划。2008年1月由国务院办公厅颁布的《关于鼓励数字电视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的通知中制定了明确的发展目标,包括“2015年,力争使我国数字电视产业规模和技术水平位居世界前列,成为全球最大的数字电视整机和关键件开发和生产基地,实现由电视生产大国向数字电视产业强国的转变。”如何实现数字电视产业资源的优化和整合,目前很难规划出一种完美的模式。

企事业单位作为自主创新体系主体,应积极探讨整机制造企业与内容服务企业的资源优化,但其难度远比国家数字电视实验室之间的协同创新难度大。近年来,数字电视实验室等重大工程的消息格外引人注目。例如,鉴于“陕西广电网络数字电视终端统一方案联合实验室”网企合作、技术创新的有益探索,国家广电总局2009年6月授予其“国家广电总局有线数字电视应用技术实验室”,从而使西部地区拥有了首个部级数字电视实验室。①2010年11月,“北京数字电视国家工程实验室有限公司开业典礼暨成果汇报会”在北京中关村数字电视产业园举行。它采取公司化运作,根据我国数字电视产业发展的战略需要,研究开发数字电视的共性技术及后续演进核心技术;组织推动地面数字电视国家标准在海外的推广应用;开展数字电视的知识产权管理、新技术评估和发展战略规划咨询;建立数字电视前端与发射、芯片与接收、传输与网络、测试与显示等四个研发、测试和工程化验证平台,为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支撑,促进行业技术进步。②在2010年,宣传力度很大的还有,数字电视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及其法人实体上海数字电视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8月在上海成立,它经国家发改委批准,在上海市政府支持下成立,是面向国家战略、服务中国数字电视产业的综合性、前瞻性、共享性、基础性的核心技术研发平台。③这些新建成的重大项目,北京、深圳等地已有的同类数字电视实验室、电子信息产品标准化国家工程实验室、国家数字音视频及多媒体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还有高校和企业的实验室,存在同质竞争的可能性。如果“十二五”规划提出有效的协同创新模式,从国家层面来说,数字电视的战略布局会受到深刻和长远的影响。

三、数字电视与数字家庭的发展齿唇相依,共同促进“三网融合”和社会信息化。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完善基本公共服务,创新社会管理机制”。数字电视是影响力巨大的媒体,在“完善基本公共服务”的工作中,承担着重要的历史使命。然而,我国数字电视产业的核心技术和关键设备对外依存度较高,如何建立自主可控的产业体系,是一个必须正视的难题。国家广电总局广播科学研究院院长马炬认为,“在三网融合这个大环境下,广电遇到的机遇和挑战都是空前的,必须要从思想上、行动上高度重视三网融合”。④从消费环节来看,数字电视从点到面的信息流比网络电脑从点到点的信息流,更容易产生规模效应,而且应用数字电视的技术门槛较低,老少咸宜,在现代家庭中处于信息中心和娱乐中心的地位。也就是说,在家庭生活领域的全面应用信息化和数字化的过程中,在家庭与社区、社会之间的互联互通等方面,数字电视与数字家庭的发展是齿唇相依的关系,具有很强的正相关性。数字家庭业务迅速创新和拓展,让数字电视服务不再只局限于客厅之内,这有利于数字电视产业的发展,是数字电视产业与“三网融合”、信息社会之间的新桥梁。经过近十年的发展,以数字电视显示终端为中心的数字家庭产业已经初步形成,面向“三网融合”的数字家庭智能终端的应用也日渐普及,广州等地的数字家庭示范作用效应明显,形成了广东国家数字家庭应用示范基地等典型示范。“十二五”规划的一个明显转变是从过度重视产品,向全面分析产业链各个环节、重视提升产业能力,尤其是重视数字家庭等应用和消费环节等发展思路的转变。产品质量与应用服务同时并重,以高清互动数字家庭为特色的“广联”等数字家庭组织,将继续为数字电视承担探索者的重任,佐证数字家庭能否成为数字电视产业与“三网融合”、信息社会之间的新桥梁。

四、标准在数字电视中战略地位急剧上升,着力构建全球视野的标准体系。

通观信息产业“十二五”规划及其数字电视等子规划,一个十分突出的特点是标准被重视的程度前所未有。近年来,中央领导对标准化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是前所未有的。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讲话中,总书记明确指出:“要加强重要技术标准制定的指导和协调”。2010年2月,副总理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中深刻地指出,“近年来我国产品质量、品牌、标准建设取得明显成绩,但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还有很大差距,标准建设尤为滞后。”发达国家试图利用技术标准优势将中国数字电视锁定在全球产业价值链低端。

我国数字电视关于标准问题理论探索和实践总结的成果很多,为规划“十二五”数字电视标准战略作了充分准备。核心技术决定数字电视产业的强弱,而标准带动数字电视技术走向成熟。马炬在《标准带动数字电视技术走向成熟》一文中,根据国家广电总局广播科学研究院在制定下一代有线网络技术的标准、卫星广播系统的标准的实践,探讨了数字电视标准、技术与产业良性互动的关系。2009年,广电总局广科院电视所副所长解伟在“第五届中国国际集成电路高峰论坛”上表示,广电总局领导下的手机电视行业标准CMMB的工作组成员单位已经增加到120家。全国音频、视频及多媒体系统与设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高级工程师范科峰在《标准将建立数字版权保护有章可循》(2010)一文中提出,要针对我国数字电视核心技术战略和标准体系发展统筹规划力度不够等问题,从国家战略的高度提出切实可行的思路,全面引导和推进数字标准体系的建设。数字电视标准战略要与贯彻落实中央提出的一系列重大决策和工作部署相结合,把数字电视标准化工作放到国家发展的大局中去谋划、去推进,将其作为转变数字电视产业发展方式的中心环节,以加快形成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标准作为重要突破口,才能实现数字电视强国的战略目标。

五、通过规划编制过程中的组织模式创新,为规划顺利实施奠定良好的组织基础。

电力工程规模划分标准篇2

关键词:配电网;规划;可行性研究;管理

作者简介:杜行(1985-),男,云南大理人,云南电网公司大理供电局计划发展部,助理工程师,重庆大学电气工程学院工程硕士研究生(重庆 400030)。(云南 大理 671000)

中图分类号:F2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1)36-0082-02

配电网的前期工作是指依据配电网规划开展配电网项目时所开展的可行性研究及项目核准工作。配电网规划的目的是如何根据电源发展及负荷增长情况合理地确定今后若干年某地区的电网结构,使其安全可靠又经济合理。可行性研究是指从技术经济上论证项目的建设必要性和可行性,确定项目技术方案以及主要工程量。由此可以引出,规划及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是密不可分、相辅相成的。

近几年,大理州经济发展迅猛,用电负荷大幅增长,电力供需矛盾紧张。为了完善电网结构,发展经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云南电网公司大理供电局扎实地开展配电网规划与建设工作,加大了资金的投入,配电网的建设取得了可喜的成绩。2010年,全局的各项经营指标圆满完成,全年供电量48亿kWh,供电可靠率(RS-3)为97、08%,综合线损率为12、24%,综合电压合格率90、68%。

本文旨在对配电网规划及依据配电网规划开展的项目可行性研究的管理方法进行探讨,以为今后更好地开展相关工作提供参考。

一、配电网规划所存在的问题

1、配电网现状调查分析不全面

大部分地区对配电网现状的分析不透彻,不能按照配电网规划内容要求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存在文字表述不清、基础数据收集不全、数据不准确、前后数据不对应、容载比与负载率概念混淆等问题,不能切合实际地反映出配电网存在的问题。对低压配电网的现状也没有进行深入细致分析。如:有的地区只是简单的介绍存在无功缺乏电压偏低问题,但没有具体的数值计算分析;有些地区对线路负载率及联络方式分析简单,不能反映出线路的薄弱环节等问题。

2、负荷预测及电气计算准确性不高

配电网规划中,由于历史数据不全或者部分数据不真实,导致负荷预测结果偏差大,造成变电站布点、线路路径等网架结构方案误差大;部分电气计算没有按照要求进行校验,造成规划的科学性和可行性较差。

3、设备选型不合理

在主设备选型时没有进行充分的技术分析和相关计算,片面地追求截面和容量(认为越大越好);有些地区只是简单地更换大截面导线或大容量设备,造成大量的浪费,同时未对运行中的设备进行资产全寿命周期技术分析,不能充分保证设备安全经济运行。

4、技经指导原则缺乏,投资估算准确性不高

特别对于农网项目,大理州各县经济水平及地理环境差异大,但是取费标准未结合实际情况,导致投资估算不准确。

5、效益评估简单

对改造后的网架结构没有全面、深入、科学、细致的开展计算分析,缺乏规划前后供电可靠性、供电能力提升、线损率等一些重要指标的对比。经济效益评估简单,没有进行充分的科学计算论证,只通过一些简单的电量收益进行估算,不能为投资决策提供可信的依据。

6、配网自动化建设落后

由于我国配网自动化工作起步晚,相应的技术政策、标准等较少,在规划中对具体工程、对一次设备的选择及有关技术要求上缺乏统筹规划,没有与实际情况相结合,未提出建设建议。

7、配电网与主网的建设发展不协调

主网规划对配电网规划起着导向作用,配电网规划是主网规划的基础,也是配网改造和建设的关键环节,对电网后期工作起着主导作用。大理州地处云南西部,中低压配电网建设一直处于落后状态,地区配网规划与主网规划没有统筹协调发展,造成局部地区供电半径大、损耗高、电压低、可靠性差等问题。

8、配电网与城市建设发展不协调

配电网是城市的重要基础设施之一,应纳入城市改造和建没的总体规划中。在过去的规划中,地方政府没有将城市配网规划纳入城市整体规划当中,只片面的设置相关变电站位置,甚至相关部门不提供本地区相关路网地图,客观上造成了城市配网规划与地区经济发展、城市建设规划相互脱节。因此,需要强化其重要性和权威性,使城市配电网规划工作实现常态化、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

二、可行性研究工作所存在的问题

(1)由于近几年全国范围内的电网建设投入大,导致设计资源紧张,部分设计单位设计资质低、单位规模小或者属于挂靠企业,其技术力量和人员水平不高,设计进度缓慢,对中间过程中提出的修改反应不及时。

(2)县级供电企业规划人员及项目基础管理不到位。长期以来,由于人员有限,县级供电企业的配电网规划工作人员都身兼数职,或部分企业未设置相关岗位,电网规划及可行性研究管理工作没有常态化管理。

(3)县级供电企业规划人员技术水平不高,培训力度有待加强。

(4)负荷收资分析不到位,导致部分输变电项目负荷预测不准确。

(5)10kV及以下项目库储备不足,在开展可行性研究工作时,部分项目的工程量未经过实际勘测,仅凭经验估计,导致最终工程实施阶段的设计和可行性研究设计有较大出入。

三、配电网规划及可行性研究管理的体制问题

为了建立与经济社会相适应的管理体制,南方电网公司在体制改革、农网改造、经营管理、安全生产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很大成效。但由于历史、自然条件和管理体制等原因,许多问题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

配电网规划和可行性研究工作的管理上也存在管理体制的问题。目前配电网规划中的项目库是由各县级供电企业上报汇总形成,由于历史、自然条件以及资产上划进程不同,且目前的投资主体是国家和南方电网公司,所以县级供电企业在上报规划项目及开展可行性研究工作时随意性大,未对项目进行必要的理论计算和投资分析,造成投资项目库冗余,浪费了大量人力物力开展相关工作。

四、加强配电网规划及可行性研究管理的措施

1、加强配电网规划工作的措施

(1)加强对配电网规划工作的重视,配电网规划是项目建设的时序以及投资依据。为了保证配电网项目实施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使电网投资发挥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必须重视配电网规划工作。

(2)结合本轮大理州“十二五”配电网规划评审的实际情况,完善适合大理供电局以及各县供电企业实际的配电网规划技术导则。技术导则需与规划区电网和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相适应。增加技经导则和取费标准,指导配电网规划工作的规范有序开展。

(3)结合当前进行的“一体化”改革,适时出台相应的管理办法和管控模式,考虑对县级供电企业的配电网规划工作进行评估考核,包括规划数据真实性、项目可行性、项目后评价、投入产出分析等方面的评估考核。

(4)随着智能电网的发展,配电网电力装备选型上要满足技术先进、运行安全可靠、操作维护简单、经济合理、节约能源及符合环境保护等要求。

(5)根据配网自动化及智能电网技术发展趋势。结合大理州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在一些地区适时开展智能电网试点建设,并及时总结经验推广应用。

(6)充分发挥电网规划专业技术部门的作用,对各县级供电企业进行配电网规划的技术指导,完善大理供电局计划发展部配电网计算软件的配置,各县级供电企业应在大理供电局的指导下,对本县的配电网规划及时进行滚动修编,保证配电网规划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可行性。

(7)建议对从事配电网规划的技术人员进行配电网规划原则和方法方面的技术培训。并鼓励其参加国内举办的配电网规划培训班,学习先进地区的配电网规划经验和方法,开拓规划新思路,提高规划人员的业务素质,提高配电网规划质量。

2、加强可行性研究工作的措施

(1)加强电网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设计管理,做好项目选址、地勘、负荷分析预测、建设规模、接入系统方案、投资估算、报告文稿等重要环节的管理,全面提升可行性研究设计质量。

(2)注重过程管理,在项目可行性研究设计过程中,做好中间审查和沟通工作,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使设计质量和设计进度在可控范围内,减少设计失误失准现象。

(3)加强项目必要性、经济性分析,提高配网建设项目的合理性和必要性,提高电网建设投资效益。

(4)结合当前进行的“一体化”改革,适时建立相应的管理办法和管控模式,考虑对县级供电企业的配电网项目可行性研究工作进行评估考核。

(5)充实县级供电企业规划人员,提高各级人员对电网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设计的认识,以认真、负责的态度做好辖区内电网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设计。

(6)在日常的运行维护过程中,完善电网运行数据及设备数据,方便可行性研究设计的开展。

(7)加强对相关技术人员业务和技能培训。提高规划人员的业务素质,提高电网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设计质量。

五、加强与当地政府沟通,做好配网规划

(1)城市要发展,电力需先行。在城市的发展规划中,电网规划是重要的一部分。必须把电网建设纳入城市总体规划,并形成常态机制。在编制电网建设改造规划方案中,要注意紧密结合各片区的发展规划,充分反映当地政府对电网发展的需求,做好电网与政府的衔接,保证制定的规划方案科学、合理,具备可操作性。使电网建设与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浑然一体,推动电网建设与城市规划“同步”发展。

(2)具体做法就是结合政府部门出台的地区总体规划,在中心城区控制性详规中落实变电站站址,以及在市政建设中配套电缆管网建设;在郊区新城和产业园区落实电站站址用地和电网线路通道;在风景名胜区编制架空线路入地规划,并与政府协商解决迁改中出现的问题。

(3)对于农村配电网中的未实施农网改造地区、未通电地区依据公司相关规定,优先解决有条件实施电网改造和通电的地区,不能实施的部分地区要与政府部门做好沟通协调。

六、结语

用电负荷和用电量的迅猛增长对配电网的供电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建立规范化、程序化、精细化的配电网规划和项目可行性研究管理模式,是解决配电网问题行之有效的措施,除了提供相关的软、硬件的支持,还要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为今后的电网发展规划与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另外应当结合当前中国南方电网公司提出的“一体化”管理模式和“创先争优”工作思路探索新的管理模式和方法,今后的配电网规划和项目可行性研究管理将日趋完善,为整个电网的投资、建设、运行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中国南方电网云南电网公司大理供电局、大理州“十二五”配电网规划(第一卷)[Z]、

电力工程规模划分标准篇3

关键词:水利水电规划;模糊层次分析法;A、D、HALL系统结构;分析难点

1层次分析法基本概述

层次分析法是系统分析方法的一种,英文简称AHP,该种分析方法主要模拟人的决策思维,通过将参与决策的诸多因素分出系列层次,然后按照从属关系构建结构模型,如图1所示。层次分析法的结构模型简单讲由三部分构成,层次由低到高,最低层为方案层,中间层包含准则与指标,最高层则为目标层,工作人员可依据对客观现实的判断,对每一层的各个因素给予定量判断,然后赋予权值表示重要性次序,最后依据权值的综合计算,得出每个方案的组合权值,依次对方案进行排序,选择最优方案用于水利水电工程建设。

2层次分析法在水利水电规划中的实际应用

2、1基于A、D、HALL技术形态的系统三维层次结构在水利水电规划中的应用

水利水电规划中的前期勘测、规划设计、组织施工、项目管理等衔接较为紧密的几个阶段,带有较强的层次性,其可以共同组成基于A、D、HALL技术形态的系统三维层次结构[4]。在该三维层次结构中,可以进一步细分为水利水电规划技术要点、水利水电规划知识数据库、水利水电资料合同储存管理等板块。在这一层次分析法的引导下,基于A、D、HALL技术形态的三维层次结构,可以全面统筹水利水电规划的各个步骤及具体的细化模块,因而,水利水电规划在内容上更加喜细致,其在建设运行及后续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及瑕疵,也可以经由三位层次结构数据库的调用,实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解决的目标。

2、2模糊层次分析法在水利水电规划中的应用

水利水电规划需要实现数据信息的定量统计及定性分析,而模糊层次分析法的应用,可以打破原有的规划数据信息过于孤立分散的弊端,为水利水电规划提供新的思路和途径。在模糊层次分析法的应用上,规划要素判断矩阵主要是借助于要素间的两相比照而实现。在实际的水利水电规划实践中,为提高规划方案及规划影响因素的分析评估质量,往往是在众多的规划要素中,选取权重较大的要素进行分析比较[6]。水利水电规划中,应用模糊层次分析法的方法要点如下:第一,构建水利水电规划因素归集及判断矩阵,结合本地区水利水电规划中的实际情况,如水利水电建设区域自然环境及法律法规政策、水利水电规划设计及施工企业的自身资质及实力、水利水电工程的相关合约条款等,形成判断矩阵的准则层。

3层次分析法于水利水电规划中存在的难度与优缺点

3、1难点

水利水电规划中应用层次分析法对方案综合决策,主要存在如下两方面难点:一方面,判断矩阵易出现不一致。判断矩阵的构建需要精确挑选标度值,然而水利水电规划问题各层级之间的影响要素较多,矩阵的一致性检验难度较大,若矩阵存在严重不一致将影响分析结果精准性。另一方面,计算过程复杂,计算方式应用繁琐,易造成计算结果错误。判断矩阵的正规化特征向量、最大特征根等均需通过计算获得,其中将运用到和积法、幂法、方根法等诸多的计算方式,计算复杂,繁琐的计算过程增加了结果准确难度[7]。

3、2缺点

层次分析法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其在水利水电规划应用中也表现出一定的缺点:其一,结果比较粗略。该种分析方法进行分析判断均较为粗略,不适用于方案中部分精准要求较高的问题,故而会在某种程度上降低分析精度。其二,限于后评价。所谓后评价是规划方案提出后,实现对原有方案的分析评价过程,为此层次分析只是系统评价的工具,不能对方案中问题提出具体的对策,也不能形成新的规划方案[8]。其三,分析结果具有时效性。水利水电规划将是一项长期的工作,规划方案会受到时间的影响,即评价指标处于动态变化之中,故而不同时间阶段对规划方案进行层次分析,需对其判断矩阵进行重新构建,权重也需重新计算。其四,决策结果受主观意识影响。构建层次结构模型,并对各层级因素进行评价分析过程中,很大程度上会受工作人员的主观意识决定。

3、3优点

基于以上两种层次分析法在水利水电工程的应用分析,可将该种分析方法优势特点总结如下几点:其一,实用性强。实现定性与定量综合分析是该种分析方法的突出特点,相较于传统的技术分析手段而言,该种方法不仅应用范围广,且具有较强的实际问题处理能力[9]。除此之外,建立层级结构模型,可促使决策者、决策分析者两者之间形成良好的沟通,很大程度提升了决策的有效性。其二,系统性强。层次分析法是系统分析的处理手段,分析的目标对象并非独立单一,而是通过将目标分解然后比较判断,最终运用综合思维实现决策的过程,分析对象是复杂的系统。

4结语

综上所述,层次分析法应用于水利水电规划中,对其质量的提升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其中模糊层次分析与A、D、HALL系统三维结构图的应用,更对规划方案的综合判断与评价发挥了关键效果。同时,次分析法并非完美无缺的分析方法,其虽具有应用性、系统性强,以及操作简单等优势,同时也存在一定的难点与缺陷,为此相关工作人员需全面结合实际情况,避免项目建设出现方向性错误。

参考文献:

[1]高延霞、层次分析法在水利水电规划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6(23):123~124、

[2]朱波,张辉、层次分析法在水利水电工程后评价工作中的应用[J]、水利建设与管理,2009(1):9~11、

电力工程规模划分标准篇4

【关键词】差异化规划;总体思路;重要线路;电力负荷预测

0、引言

电力系统预防灾变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电力系统本身的灾变研究,二是灾变发生后如何做出应急处理,如何才能尽快恢复电力系统,保证重要负荷的供电。本文试图从电网差异化规划的基础负荷预测方法入手,提出电网差异化规划设计的初步方案。

1、电网规划设计负荷预测方法分析

电力负荷预测分为短期、近期、中期和长期四种。一般来说,中长期负荷预测是建立电网规划设计的依据。电力负荷预测具有条件性、缺乏准确性和多方案型等特点。电力建设过早或滞后都不利于生产的发展。过早会给电力资源带来浪费,过晚不利于生产发展的正常运行。因此,在电力建设中必须建立科学的负荷预测。

1、1基于参数模型负荷预测

参数模型负荷预测方法是根据负荷与其影响因素之间的特定关系,建立起负荷的统计或数学模型。目前常用的参数模型负荷方法有:弹性系数法、密度法、单耗法、外推法、相关法、综合水平法以及自然增长法。这里主要介绍单耗法、外推法和相关法。

外推法是指电荷随着时间变化表现出的某种趋势,这里可以用一个函数来反映出电荷变化的趋势,其中为时间,是自变量,为负荷值,是因变量。通过这个方程可以获得电力规划的负荷值。在应用外推法时,需要选择合适的趋势模型。其中以图形是别法和差分法最为常用。外推法所需数据较少,但是如果负荷变动较大,容易引起较大误差。

1、2非参数模型负荷预测方法

非参数模型负荷预测方法事先不需要完整的模型结构和参数知识,也不需建立过程数学模型,适合用于多变量、非线性、时变与不确定的电力负荷预测。非参数负荷预测方法主要有:模糊预测法、灰色预测法、人工神经网络预测法、遗传规划法、专家系统法和系统动力学预测法。这里主要介绍灰色预测法与系统动力预测法。

灰色系统可以通过累加或累减生成方法将无规律的原始数据整理为规律性的生成数据,所解的微分方程时间函数为所求灰色预测模型,校验并修正模型的可信度与进度后即可依据此模型进行负荷预测。

利用系统动力学进行中长期电力负荷预测直观性好,便于使用。动力学模型实质上是一阶微分方程组,引进的变量具有经济或物理意义。它有效结合了人与计算机的优势。系统的动态跟踪由计算机完成,系统中关于经济系统的建模、观察及结果分析由人来完成,双方各自发挥其效能。

2、电网差异化规划设计

2、1总体思路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突出重点原则,建立和谐电网为目标,采取科学合理的差异化规划设计,设置高于普通线路1~2级更强的重要线路,保证各电压等级核心骨干网架,战略性供电通道,重要线路的安全运行。在各区平衡基础上,确保高危、重要用户以及灾后相关用户的安全供电。确保灾后各城市市区、县级以上居民的生活用电需求。

2、2差异化规划重要路线选取原则

重要线路选取应坚持确保网内重要线路供电,兼顾节约资源的原则。一般来说重要线路为核心骨干网、城市中心、重要电网电源以及大型水、煤送出通道。在规划重要线路时,优先选取新建线路、工资投资小线路、双回线路为重要线路,另外至少选择一条重要电源输出线路、重要330KV变电站或带有重要负荷110KV重要线路为重要线路。对于选取的电缆走线,进行负荷性质及分布情况分析,做出电网重要负荷的预测。以保电极限状态机重要负荷电荷的电力平衡为基础,进行重要电源及网络系统规划方案研究。

1)第1阶段是确定10kV特级负荷,这种特级负荷将占特级负荷的绝大多数。

2)10kV特级负荷都应接入110kV高标准站或10kV地方电源。用户接入不同的110kV高标准站或地方电源的成本不同,即线路、变电站提高设计标准的成本不同。用户接入不同变电站或电源的成本,可视为路径长度;且每个路径和节点有容量限制。通过优化, 获得所有10 kV特级负荷接入110kV高标准站和电源的总最优路径。

同样道理,优化第2阶段至第3阶段的总最短路径、第3阶段至第4阶段的最优路径等。

差异化规划还有一些其他约束条件 ,例如: ① 提高设计标准的电源容量不应小于特级负荷容量 ,并留有一定的备用; ②各提高设计标准的组件形成连通图 ,系统中可以形成若干个连通图 ,对应灾害时若干个孤岛电网 ,每个孤岛应具有黑启动电源。

差异化规划优化后 ,靠近负荷中心(尤其是靠近特级负荷)的电源应优先提高设计标准 ,因提高设计标准后送出工程的路径较短 ,且使灾害中的电网具有较强的调频、 调压能力。特级负荷适当集中 ,能极大地提高差异化规划的经济性。

电力工程规模划分标准篇5

1、全寿命周期内项目管理信息需求特点

(1)总是处于动态变化中。建设工程项目的信息有一个完整的生命周期,加之有大量不确定因素的存在,信息总是处于动态变化中。数据不断更新是决策者和用户合理安排工作计划、掌握最新资讯做出重大决策的基础。

(2)系统以及空间和时间上的不一致。一定的时间和空间信息的大型电力建设项目,与建设项目管理活动密切相关,而建设项目信息的收集、处理、传输和反馈是一个连续的闭合回路,具有明显的系统性。时空的不一致性是反映建设项目的不同阶段和不同的地点都将发生、处理大量信息的应用。

(3)作为传统电力施工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得以生存,就必须转变自身管理思维与管理模式,而信息化应用将大大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2、全寿命周期内项目管理信息需求内容

大型电力工程建设项目信息必须符合全寿命周期内全过程管理需求,并有利于项目管理的高效实施。从其发展过程来看,其项目管理信息需求的内容主要有如下几方面:

(1)综合行政信息管理的需要。为了保证服务管理信息需要为整个项目的管理活动,主要涉及到人力资源管理(劳资、党团、人事、计生、安全等),后勤服务管理(办公用品管理,物业,车辆,财务管理和行政办公管理和其他方面的信息需求。

(2)项目的实施和管理的信息需求。全方位满足了各方参与涉及工程建设管理信息需求的建设活动服务,主要涉及项目决策,设计,招投标,进度,质量,安全管理、造价、工程档案、验收、组织协调等管理环节的信息需求、数据处理与转换。

(3)项目运营管理的信息需求。为了对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以满足信息需求,主要涉及运行管理和维修管理信息的需求,如成本控制,结构监测,设备维护,电气和机械设备的管理,安全管理和经营决策的信息需求。

二、电力工程建设项目管理信息化需求模型

1、理论基础与信息系统总体结构模型

大型电力项目建设真正的信息管理,信息必须在收集,处理,存储,检索,统计,传输和数字技术的运用等环节,系统化,标准化,参与项目的各方必须建立信息交换和信息共享的平台和工具来创建和分享他们的环境和气氛,并充分利用高科技信息技术改造落后的管理理念和方法来提高信息技术项目管理和信息技术应用技能意识。

(1)管理集成项目管理目标,信息集成是集成管理的基础。从管理的角度来看,电力工程项目全寿命周期集成化管理是当前的新的管理模式,它集成管理思想的使用,与传统的管理模式相对独立的有机的整合在一起,使用一个共同的阶段,语言和规范的统一管理和综合管理信息系统,达到建设项目生命周期的目标。从实施一体化管理的角度来看,信息集成是集成管理的基础是实施集成管理的技术和手段。

(2)标准化是信息集成的基础,信息集成是实现的基本途径和方法。由于大型电力工程建设项目的各种信息重复性好等特点,相关的信息元素的标准化有助于这些信息的协调,简化、协调和优化,可以促进信息以前获得的结果和信息资源的共享,实现资源共享,以较小的代价实现更高的效率,在较短的时间内得到更快更好的发展。

(3)信息资源规划是信息资源管理的基础,是实现标准化信息的有效手段,也是信息化建设项目的战略定位。信息资源规划是指信息的收集,处理、存储、统计、分析、传输和使用的全面规划,基于信息工程方法的技术基础上,针对具体的施工过程分析和优化,数据流分析、项目的整体业务模型、功能模型和数据模型,并建立了系统的体系结构模型,信息化建设项目的信息资源管理基础标准的形成,并通过随后的数据环境的持续改进项目的信息来解决所产生的资源整合的关键技术,可实现信息共享,使数据集成不再是问题。

(4)大型电力工程项目施工方是项目使用价值的实现方,因此也是项目管理信息化建设的主导者。只有施工方制定相应信息管理标准,并要求项目参与各方严格按照执行,项目信息的标准化才能真正贯彻落实,才能真正体现工程信息化的整体优势。

2、全寿命周期内电力工程建设项目管理信息需求模型

实施项目信息标准化,建立工程建设项目信息集成模型,进而开发电力工程建设项目管理信息平台,这是改变目前项目信息化现状的最佳途径。建立集成化的项目管理信息系统,首先对项目信息进行资源规划,建立标准化的信息分类体系、对整体项目信息按照各参与方不同的需求进行模块化切割,并做好各模块化接口工作,保证共享信息在信息交流平台上无障碍流通。通过建设项目全寿命周期内信息需求分析和项目管理系统总体结构模型的制定,可构建全寿命周期内电力工程建设项目信息需求模型,该需求模型主要由通信网络平台、共享主题数据中心和全寿命周期内系统应用模块组成。在统一数据交换标准的指导下,实现全寿命周期内项目管理信息活动管理。施工方作为信息管理平台的搭建者,其项目管理信息中心是工程建设项目信息管理的网络中心、数据交换中心和应用中心。

三、管理信息化实施对策

在构建了全寿命周期内大型电力工程建设项目管理信息化需求模型后,仅仅是界定了信息化建设的需求目标,还需通过正确的技术路线和实施保障措施,来确保建设目标的真正实现。

1、信息化建设实施的技术路线

基于信息资源规划的信息化建设实施技术路线,是指在IT信息规划阶段坚持以信息资源规划为核心和导向,通过对电力工程建设项目的实际情况的需求,进行参与方的信息需求分析与数据流分析,通过对项目决策层、管理层与业务执行层信息需求的规范化描述,为信息资源的规划和使用打好基础。

2、实施控制措施

为了降低信息化建设的风险,确保信息资源规划工作和质量目标,设计了如下保障体系:

(1)组织保障管理体系。在信息化建设中,坚持的原则为:高层领导、归口管理;统一标准,互连共享;服务工程,面向市场;,公司层面建立信息资源规划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和部门信息规划工作组三层组织管理架构体系,建立和形成目标明确、组织科学、业务规范、制度健全、运作高效、服务优质的信息系统组织体系、管理体系、运行服务体系、技术标准体系和安全保障体系,确保信息系统稳定、安全和高效运行。

(2)技术保障支持体系。由信息资源规划工具、信息共享标准管理系统和信息交换与共享平台组成。信息资源规划工具,引导各部门执行统一的规范标准,形成的业务模型、功能模型和数据模型以及信息资源管理基础标准,可动态支持应用系统的建设;信息共享标准管理系统,为各应用系统建设提供标准注册、数据查询和文档下载服务,为实现信息共享、规范应用系统建设提供标准支持信息交换与共享平台,为跨部门信息化应用集中提供信息交换、资源共享、业务协同、安全保障等基础性技术服务,为建立信息共享的长效机制提供技术支撑。

(3)制度保障体系。设计一套应用系统建设管理规范、信息共享管理规范、信息化应用系统标准化工作规范、信息资源规划技术应用规划组成的制度保障体系,实现信息化建设的制度化和规范化。

(4)信息化建设的风险管理。通过风险因素识别、风险分析及风险控制对策,对信息化建设的技术路线的执行、人力组织及投资、进度、质量控制等环节进行系统的风险进行评估,并制定相应风险规避、转移和消除应急预案,降低风险发生的概率和损失。

(5)信息化建设可持续对策分析。依据PDCA理论模型,对信息化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方向进行分析,制定信息系统可持续发展战略,确保全寿命周期内项目管理信息化建设过程的延续性和目标的统一性,最终实现持续提高电力建设行业项目管理水平的目的。

(6)信息化系统应用效果评估体系。项目管理信息化的效果要通过绩效评价来衡量,通过评估体系,对系统进行反馈和优化,使之更加适应项目管理实际需求,具有更强大的可操作性。

四、结论

电力工程规模划分标准篇6

论文摘要:本文通过对前期规划、设计、招投标、施工和竣工结算阶段电力工程造价管理的理解和分析,总结了一些对有效控制工程造价的心得。

近年来,随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加速,在工程造价领域我国电力企业面临着新的形势,一是外国电力厂商将迅速地进入中国市场,在电力领域里参与竞争;二是国内电力企业也将走出国门,进入国际市场参与国际竞争;三是随着电力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将有越来越多的企业进入到电力工程施工这一领域,形成国内企业间的激烈竞争。这一切都需要我们的电力企业必须与国际接轨,改变过去那种静态的计划经济管理模式,参照国际惯例和规范来对工程实施动态的管理,促使电力企业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改善服务、优化资源配置、压缩利润空间,不断提升企业的竞争力。下面就电力工程造价管理谈谈本人的几点心得:

1加强前期规划阶段的工程造价管理

1、1确定好项目的建设规模

近几年来,电网项目呈现高电压、长距离、大容量、多回路的建设趋势,从不同程度上满足了地区经济发展和用电负荷日益增长的需要。但盲目建设和超规模建设的现象也屡有发生,我们认为一个地区的电网建设一定要与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用电负荷相适应,不能一味追求“多”和“大”,要因地制宜的建设一批适应性强的中小项目,大力推进项目改造,最大限度地利用现有资源。同时在规划时不仅要考虑建设成本,而且要考虑运行成本,也要考虑社会效益。

1、2确定好项目的建设标准

建设标准是编制、评估项目可行性研究和投资估算的重要依据。建设标准是否合理,对控制工程造价有很大影响。建设标准应根据技术进步和投资者的实际情况制订,标准订得过高,只能无谓地增加造价,浪费投资;标准订得过低,达不到先进适用、高效运行、安全可靠的技术标准,不利于技术进步。因此,现阶段大多数建设项目应采用中等适用、适当超前、安全可靠、运行经济的标准,既要考虑现时投入,又要考虑长远效益。

1、3做好项目可行性研究及投资估算

项目的决策依据是可行性研究,投资估算是确定可行性研究阶段工程总投资的限额。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必须达到初步设计的深度和细度,不仅要分析评价项目是否可行,更重要的是对多方案进行优化论证,投资估算必须准确且能满足限额设计和控制概算的要求。初步设计概算是项目投资的最高限额,必须控制在批准的可行性研究投资估算范围内。因此,决策阶段应保证投资估算的准确性。

2加强设计阶段工程造价的管理

2、1优化设计方案,充分发挥投资效益。为了充分发挥投资效益,我们应该注重设计优化工作的管理,采取全过程、全专业的优化措施。

2、2实行限额设计,加强投资控制力度。为了控制工程投资,我们要严格实行限额设计。初步设计是以确定的建设规模、建设内容、建设标准为依据,以建设投资估算为限额。施工图设计是以初步设计审定的主要工程内容为依据,以批准的概算投资额为限额。在限额设计过程中,要做到对投资分解和工程量控制,按批准的建设规模、建设内容、建设标准,将投资和主要工程量先行分解到各单项工程,然后再分到专业,实行限额设计。

2、3严格设计审查,合理确定工程投资。为了提高建设工程投资效益,保证建设工程质量,确保工程设计技术先进可靠、安全适用、经济合理,必须对初步设计实施审查。设计审查应实行分级审查、归口管理,初步设计未经批准的不得开展施工图设计、不得擅自开工、不得签定设备购置合同。

在项目设计审查中,我们要着重把握住以下几个方面:

2、3、1把握住项目规模和内容。在初步设计审查中,严格按照可研批复的项目规模、内容进行审查。对自行扩大项目建设规模,增加工程内容必须进行整改,同时坚决禁止工程项目的“搭车”和“挤占”行为。

2、3、2把握住项目水平和标准。建设项目水平和标准高低是影响工程投资重要因素之一,我们按照技术可靠、功能适度的审查原则对建设项目水平和标准进行严格控制,防止水平过高或功能过剩,杜绝无效投入。

2、3、3把握住项目投资关。初步设计概算审查是把好工程建设技术水平和投资控制的重要手段。在概算审查中,我们将重点放在工程量是否反映工程内容,有无漏项、重项,设备材料价格是否按市场价格水平合理确定,定额套用、费用计算是否准确,杜绝高估冒算。

3加强招标投标阶段工程造价的管理

招投标制度是我国基本建设管理体制中重要管理手段,也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控制工程投资的有效方法。目前,电力工程建设已全面启用了招投标办法,在实施过程中,应重点解决以下几个方面::

3、1合理界定工程直接成本

按照经贸委制定的《火电、送变电工程建设预算费用构成及计算标准》规定:建筑工程费由直接费、间接费、利润和税金组成。其中直接费分为直接工程费、其他直接费和现场经费;间接费分为企业管理费、财务费用和施工机构转移费。参照《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我们认为可以按照是否参与竞争为标准来划分工程直接成本与间接成本。将直接工程费和相应的税金视为直接成本,而将其他直接费、现场经费、企业管理费、财务费、利润和相应税金视为间接成本,将直接成本界定为成本底线。

3、2实行合理低价中标

在招标投标评标办法中,应确立合理低价中标的原则,以价格最低作为选择中标人的最低尺度。合理范围的底线设定为直接成本价,标底编制时必须给出一个直接成本价。即应给出一个上限和一个下限,上限就是标底价,而下限则是直接成本价。技术标的评审在预审阶段完成,预审合格的投标人进入最后评审,以开标后不低于直接成本价的最低报价选择中标人。

4加强施工阶段工程造价的管理

施工阶段在工程建设全过程中占大部分时间,该阶段投资管理具体而繁琐,对投资的影响度在10%左右。其管理主要是依据合同为基础,根据施工的进行,编制和审核进度款、变更价款及处理有关现场签证和索赔费用。

5加强竣工结算阶段工程造价的管理

电力工程规模划分标准篇7

【关键词】SE-DEA模型 电网规划方案 决策模式

电网规划方案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较大,因为整个电网工程作为一个地区的国民生活基本设施和高技术含量的工程,如果在设计规划的过程中没有慎重考虑则会影响当地的经济发展。由于SE-DEA 模型可以对决策进行系统性的排序和分类,可以使得整个决策内容更具有科学性和可靠性,因此在电网规划的方案决策上可以考虑将SE-DEA模型作为基础,确保了电网规划方案的可行性。

一、SE-DEA模型的简要概述

所谓SE-DEA 模型,指的就是数据包络分析,是对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的方法。其中DEA模型的经典模型主要有C2R,BC2,FG和ST四种,在经济学和数量统计学中DEA模型不仅仅可以采用线性规划的手段来判断对于一个决策的产生的对应效应是否实现了有效的目标,还可以帮助使用DEA模型的人获得许多关于决策方案的资料情况。DEA模型相对于其他的统计分析方法来说,它的使用范更广,更具有可行性。

在国际测量上,SE-DEA模型也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比如美国军队运用SE-DEA模型来测量飞行情况,医院用来检测数据的可行性分析,随着SE-DEA模型在回归函数上的重要性,还有一些戒毒所、妇产医院也开始利用SE-DEA模型来判断病人或者产妇的预期情况。C2R-DEA模型:是指数据包络方法(DEA)的非阿基米德模无穷小C2R模型。

二、SE-DEA模型的对电网效率的计算分析

(一)效率分析

在电网规划方案的设计中,通过SE-DEA模型得到了关于电网规划方案的效率分析情况。

从SE-DEA模型的效率分析上来看,SE-DEA模型能够对DEA的效率值展开有力的分析,让一些电网公司的效率有明显的区分。这种利用SE-DEA模型进行电网工程的效率的分析得到的数据值,与传统的依靠企业的营销额和营业利润的仅仅能够得到企业的盈利情况的方式不同,SE-DEA模型还能够获得标准确定的电网工程效率,直观分析了电网工程的实际运行的情况。

从图表中可以看出,在所有的被分析的企业中,芜湖电网的SE-DEA效率值最高,主要是该电网公司位于长江分流芜湖附近,水力资源相对于其他的电网企业较为发达,电网的较为密集,而且安徽作为一个工业城市,工业基础设施建设完善,人力资源丰富,减少了电网工程的成本费用。而且下游是长江三角洲地区,即我国东部沿海经济发达、人口密集的地区,对电力的需求很大,所以电网工程的需求量大,推动了整个芜湖电网的工程发展。所以在SE-DEA模型的分析中,芜湖电网的效率最高。

根据图表,可以发现营口电网、安阳电网和兰州电网的效率较小,处于被分析数据中的后三名。首要原因是这三个地方所处的地理环境都比较远(东北部、西北部、中部),人口资源和经济发展水平没有处于全国中落后的地区。安阳热力在21世纪初期,将一部分的电网工程外包出去,没有取得较高的经济效益。

通过采用SE-DEA模型对电网工程的效率分析,从客观的角度上获得了电网公司的效益规模和运转效率。

(二)SE-DEA模型对电网规划方案的综合分析

电网工程的规划方案受到了许多综合因素的影响,比如推动电网工程设计的电社会经济效益、电网的服务对象、电网工程需要的专业技术和电网专业的人力资源,还有国家对于电网工程的政策扶持和电网工程未来的发展趋势。总之,在SE-DEA模型对于电网工程的效率分析中,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给电网工程带来的影响。利用SE-DEA模型获得的结论直接关系着电网工程的决策科学性。

三、SE-DEA模型对于电网规划工程综合决策的影响

电网规划方案的综合决策采用SE-DEA模型的方法进设计考虑,使得数据表示得更为直观具体,在SE-DEA模型的效率测量中,如果发现一个地区的电网工程的SE-DEA数值偏高而其他地区的电网工程的数值低,电网工程效率高的可以将一些项目外包给效率低的电网工程,如果一个地区的电网工程的数值较低,可以在综合决策提出一些增加技术水平的措施,进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调整,促进电网工程潜能的发挥。而一些电网工程的投资者也应该加大投入,充分发挥对于电网工程的资金引导作用。

通过采用SE-DEA模型对于电网规划方案的综合性分析,说明在电网规划的方案决策中采取SE-DEA模型能够使整个电网决策方案更加准确、数据体现的更加直观,并且基于SE-DEA模型的电网规划方案使得电网工程在建设过程中避免了一些因为数值计算失误会导致的问题,提高了整个电网规划工程的准确性和实用性。

参考文献:

[1]葛少云,董静媛,王晓东,郭明星、基于模糊推理的城市中压配电网供电能力评估,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2004:14-17、

电力工程规模划分标准篇8

关键词:住宅小区 10 kV配网 配网规划 存在问题 处理办法

中图分类号:TM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6)11(a)-0016-02

电网是我国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内容,配网工程作为电力工程的关键组成部分承担着分配电力能源的责任,配网工程的科学性、合理性、安全性直接关系着整个电力工程的建设质量及电力能源的分配,下文主要就居民小区10 kV配网规划工作开展中相关的问题进行简单的归纳总结。

1 小区10 kV配电网规划的具体流程

1、1 规划前的准备工作

小区配电网规划之前的准备工作十分重要,配网组织人员首先需要对小区所在区域电网的实际运行情况进行详细的调查分析,10 kV配电网属于中压配电网,具体的规划过程中要协调好该配电网与高压配电网及低压配电网之间的关系,设计规划工作中必须严格按照国家城市电力网规划设计相关标准执行。

1、2 数据调查

数据调查是10 kV中压配电网设计规划的另一个重要步骤,电网规划中涉及到许多变化性较大的数据问题,规划人员必须要做好规划说明书等相关资料的搜集整理整理工作,以免实际的工作过程中遇到一些突发的问题影响配网工程的质量。

1、3 小区类别划分

根据小区的功能、居民的生活方式等等不同,可以将其划分为高档居民住宅区、普通居民住宅区、纯商贸区、纯工业区等等几类,小区内又可以划分为绿地、公园、住宅等等几个组成部分,不同区域对于电力能源的要求可能存在一定的区别比如绿地区的电力能源需求相对较低,住宅区则相对较高,因此,配单网规划工作中首先需要根据小区的不同情况,对其进行分类。

1、4 负荷预测

小区电网的负荷预测对于配电网的设计规划十分重要,目前来说,我国配电网负荷预测工作主要通过功能小区负荷密度指标法进行,通过该种方法预测小区的电力负荷准确度较高。

1、5 变电站选址和定容

变电站是配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工作安全性、稳定性直接决定了末端电力传输情况的好坏,设计人员在变电站选址过程中要对小区周围的地形、建筑物情况进行详细勘察分析,综合考虑整个电力系统中高压变电站及低压变电站容量问题,最终确定10 kV中压变电站设备的容量。

2 现阶段我国小区10 kV中压配电网规划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就目前来说,我国住宅小区10 kV配网规划工作之中还存在着许多问题,管理方面,工询方案制定刘华才能不完整,项目立项、评估等等体制不完善,整个工程规划过程比较混乱,为配网工程埋下安全隐患;规划过程中没有考虑到变电层运行等等问题,没有形成配网的主推接线方式;工作人员事前没有指定统一完善的配网规划及负荷预测方案,施工人员在配网建设过程中只是按照自身的经验进行,不够科学合理。网架方面,存在着严重的分段装接容量过大、用户数量过多、架空线联络不足等问题,一旦出现电路故障很有可能会导致大面积集中停电,影响了居民的正常工作及生活。基于此,配网组织人员在实际的配电网规划过程中必须要注意以下几方面问题。

3 优化小区10 kV中压配电网规划工作的策略

3、1 小区负荷指标确定

小区负荷指标确定时,可以首先划分小区配电区域,然后结合总的电力负荷指标标准划定不同区域的电力负荷指标,总体的负荷指标则主要根据小区住户的电力需求及经济情况进行确定。工业用地居民用地的负荷指标存在着很大的区别,就工业用地来说,规划人员需要对区域的工业发展情况及实际的盈利情况、电力资源使用情况等等确定负荷密度指标。居民用地负荷指标确定时则需要重点关注负荷指标和最大负荷同时系数的选取问题,规划人员首先需要对小区内部居民的生活水平进行分析调查,以此为基础分析各户居民空调、照明、冰箱等用电设备的电力资源使用情况,并结合具体的建筑面积确定居民负荷密度。

3、2 变电站选址定容问题

10 kV中压配电变压器选址时必须严格遵守国家城市电网规划设计到则以及各个城市特殊的电网规划规范进行,同时还要综合考虑小区的实际情况进行,小区的负荷密度较低时,最好使用容量较小的配电变压器,密度负荷较高时可以选用容量在800 kVA的配电变电站。随着电力行业的不断发展,未来变压器必然会朝着可靠性高、占地面积小、维修率低、自动化、标准化等等方向发展。电网规划过程中选用小容量的变压器能够缩短低压线路的长度,减少线路损耗,相对于大容量的变压器而言更加的经济;小容量变压器发生故障之后影响的供电范围较好,因此受到了电力规划人员的青睐。

为了保证电网供配电的科学性、合理性,高压配电变压器选址时必须要注意以下问题:首先电力负荷预测本身就具备很强的不确定性,高压配电变压器选址及定容时必须要考虑到这一问题,电网的规划要能够适应负荷的变化;为了尽可能减少线路损耗,变电站站址与负荷中心的位置应尽量的小,建设过程中要避免破坏周围的自然环境,站址选定之后必须经过市政规划部门的审核批准之后才能够进行建设施工;站址选择需要考虑区域一级电源及自然环境、社会环境情况,保证其与高压配电网、周边环境的协调性。

3、3 网络接线模式选择

小区10 kV配电网的接线模式选择时需要综合考虑小区的用点情况、区域分布情况,必须保证整个网络结构的合理性,接线模式选择时必须要满足配电网供电安全性、运行经济性、可拓展性等等要求,要方便配电自动化共组的开展,平衡网络的可靠性、投资的经济性、运行灵活性等等之间的关系。

3、4 开关站选择

开关站可以有效地解决高压配电变压器线路出现走廊不足、出线开关柜紧张等等问题,增加接线的灵活性,因此开关站的选择时电网规划的重要内容,城市电网开关站因该尽可能靠近负荷中心进行设置,方便电力企业线路敷设及维护管理的同时,可以有效地减少电缆的长度,这对于降低投资管理成本十分有利;此外,为了方便施工,实际的规划过程中应尽可能简化接线方式;为了便于后期的维护管理工作,开关站接线应留有一定的发展余地。

4 结语

该文主要就小区10KV配电网规划的步骤,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简单的分析,实际的配电网规划工作中,设计人员必须要重点关注小区负荷指标、变电站选址定容、开关站选择、网络接线模式选择等等问题,严格遵守相关的建设标准,尽可能提高配电网建设的质量,保证小区供电的安全性、稳定性。

参考文献

[1] 杨仕锋、浅谈小区10kV配网规划存在的问题及处理办法[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19):39、

[2] 陈惠康、浅析小区10kV配网规划存在的问题及处理办法[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23):34、

    【写作范文】栏目
  • 上一篇:春晚主持词优秀(精选2篇)
  • 下一篇:妇科工作制度(精选8篇)
  •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本站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