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作文网

保健食品储存制度(精选8篇)

时间: 2023-08-02 栏目:写作范文

保健食品储存制度篇1

1、全面落实地方储备规模,科学做好储备粮的轮换工作,严格落实成品粮油应急储备任务;

2、实现粮食收购、销售总量10万吨以上;

3、力争全行业突破百万利润;

4、确保粮食收购资格许可证办结率100%,行政执法准确率100%;

5、继续推进放心粮油工程,再创放心粮店5家。

6、投入仓储维修资金x多万元,维修改造仓容x万多吨;

7实施科学储粮。综合科学保粮率达85%以上,“三项新技术”应用比例提高5%以上。

8、推进粮油品牌建设,重点培育和扶持“__”菜油、“__”大米、“__”大米三大品牌,力争创省级、__市级粮油类名牌产品各1个。

为完成以上预期目标,明年重点要做好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加强储备粮管理。要在加强地方储备粮管理、完善制度办法、创新购销和轮换机制的同时,完成“__”储备粮扩储增量工作,使地方储备粮储备规模和品种结构更加符合当地实际,切实保障全市调控市场的需要。

二是抓好粮食购销。要认真落实国家粮食购销政策,充分发挥购销企业的主渠道作用。采取多种形式抓好粮食收购,千方百计方便农民售粮,让农民满意。要积极拓展业务渠道,扩大粮食经营品种,创新粮食购销方式,切实搞活粮食购销活动,不断增强粮食企业市场竞争力。要进一步加强与产粮地区的密切合作,搞好粮食产销衔接,切实掌控粮源,确保全市粮食供需平衡。

三是完善应急机制。要进一步细化粮食应急预案,完善粮油应急加工和供应网点体系建设和日常监管。继续完善军粮供应管理制度,充实成品粮油应急储备任务,推进应急保障机制和设施建设,提升应急保障能力。加强全社会粮食流通统计工作,组织好社会粮油供需情况动态调查,做好粮食市场监测预测和信息工作,为科学制定粮食生产、流通和消费政策措施提供依据。

一是加快项目推进。完成四甲粮库改扩建项目,确保明年夏粮收购投入使用。根据省局对危仓老库维修改造的总体安排,规划撤销18个基础设施差、无改造价值的库点,着重对1个中心库和2个粮食收储库进行升级改造,为我市粮食安全创造良好基本条件。

二是推动科技创新。要将配有机械通风、环流熏蒸和粮情测控三大储粮新技术的仓房作为储备粮储存的必要条件,并作为今后仓房改造的重要内容。同时,还要进一步探索储备稻谷的准低温储粮技术,在全行业储粮单位中积极推广运用。

三是推进数字粮食。在省局的支持下,逐步完善了电子政务平台,实现了电子政务省、市、县三级对接。明年打算推进数字业务、数字服务和电子商务等多项数字工程,提升管理服务的科学化水平。

一是广宣传善学习。充分利用媒体对《粮食流通管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进行广泛宣传,要以5月份《条例》宣传月和10月份“世界粮食日”宣传活动为契机,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扩大依法治粮的社会影响面。要进一步健全规章制度,加强业务学习,强化执法培训,规范执法程序,切实提高监督检查执法人员的政治责任感和实际工作能力。

二是强监管严执法。依法做好粮食收购资格的审核认定工作。坚持定期检查与专项检查相结合,组织开展各类监督检查活动,重点要做好储备粮油库存检查、两季粮食收购期间的市场监管、重大节日期间市场食品安全检[,!]查、军粮供应和市场粮油价格监测等工作,维护良好的粮食流通秩序。

三是优服务提效能。要把服务农民、服务企业、服务粮食消费者的理念有机融入日常的监督检查工作中去,采取教育和引导的方式,积极指导和帮助企业规范经营行为,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实现企业经营的良性竞争,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要紧抓国有粮食购销企业第四轮承包经营到期这一有利时机,加快推进国有粮食企业改革,使国有粮食企业逐步走上要素集约化、管理规范化、运作集团化的道路。

一是实施兼并重组。以“一县一企、一企多点”为原则,组建区域性的粮食购销总公司,并根据业务实际和库点分布,下设3-4个分公司。分类处置原有企业存量资产,合理安置企业职工,实现改革的稳步推进。

二是建立现代化企业制度。进一步建立健全产权明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新型企业制度,实现企业管理水平新的跃升。

三是提升企业运行质效。坚持把做大做强粮食购销公司作为主要抓手,集中人才、资金、仓储等要素,推进改革创新,形成规模效应,全面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带动农民增收能力,实现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要围绕促进科技兴粮,强化技术革新和品牌建设,引导企业加大品牌创建力度,树立名品意识,提升产品档次。

一是继续推进“放心粮油”工程。按照“巩固、完善、发展、提高”的总体思路,以监管和创建为重点,继续实施好“五放心粮店”建设,加强对放心粮店的培育、创建和监管。20__年重点在创建工作上、监管工作上、粮油配送上、优化服务上、品牌建设上再有新突破。

三是继续开展家庭农场服务。认真执行国家粮食收购政策,改善服务方式,提高服务质量,切实解决种植户在粮食收获期间遇到的困难,真正成为

保健食品储存制度篇2

(一)加强宏观调控,切实保障*粮油有效供应和市场稳定

适时适度做好粮食宏观调控工作。认真分析粮食供求形势,及时提出调控措施建议,促进粮食总量、品种、结构、供求基本平衡。加强对粮油供求形势、市场价格的监测分析,把握好销售力度和节奏,增强粮食调控的预见性、及时性和有效性。重点做好节假日和特殊时段的粮油供应工作,确保粮油货源充足、质量安全。

加强地方储备粮管理和军粮供应管理。继续坚持和完善地方储备粮目标管理责任制度,做好市级储备粮年度轮换,指导和监督有关企业均衡做好储备粮轮换工作,把握轮换节奏,积极推进储备粮轮换的公开化、透明化,使储备粮轮换更好地适应粮食宏观调控的需要。按照调控有力、高效灵活、规范运作的原则,进一步优化市、区县储备粮的布局和品种结构,完善储备粮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保障规范运作和储存安全。加强军粮供应信息化、网络化服务体系建设,坚持以兵为本、平战结合,提高军粮供应综合服务和整体保障能力,做好军粮和其他政策性粮食供应服务工作。

(二)抓好理论学习,用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党的十七大强调要“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作出《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和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第四部分“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里专门精辟阐述“确保国家粮食安全”问题,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强调了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关系党和国家工作全局,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长远发展,现实意义重大,历史意义深远。全市粮食系统各级党组织要把学习贯彻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深刻领会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的重大理论观点、重大战略思想、重大工作部署,围绕主题,把握灵魂,明确任务,狠抓落实,坚持用十七大精神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扎实做好学习实践活动整改阶段的工作落实,认真总结、科学决策,用工作成果、检验学习实践活动的成效。

(三)抓好粮食购销,切实保护种粮农民利益

贯彻国家粮食最低收购价格政策,认真做好粮食收购工作。指导和督促国有及国有控股粮食企业积极入市收购,发挥国有粮食企业主渠道作用,为全年粮食购销工作打好物质基础。各区县粮食行政管理部门要做好收购资格审核和认定工作。

继续采取有效措施,引导和鼓励各类粮食经营和加工企业积极入市收购。粮食收购中坚持以质论价,优质优价,不准压级压价,损害农民利益。根据宏观调控和市场供需形势,搞好市场信息服务,积极做好粮食销售工作,指导企业把握好销售节奏,确保粮食市场供应和价格基本稳定,切实保护粮农种粮积极性。

(四)不断完善粮食购销市场机制和各级政府的控机制

认真完善粮食行政首长负责制。按照市政府粮食行政首长负责制纳入区县域经济考核办法,认真组织好粮食行政首长负责制考核工作,在全市积极营造“重农、抓粮、保供应”的工作氛围。

积极引导和扎实推进国有粮食企业提高经济效益。引导企业强化管理,切实做好扭亏增盈工作。引导企业强化内部管理,减少不必要的开支,做到勤购快销,减少资金占用,定期进行经济活动分析,及时反馈有关情况。切实加强企业财务管理,规范企业核算,努力降低经营和管理费用,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努力抓好粮食企业扭亏增盈工作。

进一步健全粮食调控体制。加强和完善地方储备粮体系建设,创新储备粮管理机制,优化地方储备粮布局和结构,积极落实地方储备粮油增储任务。充实地方粮油储备和成品粮油应急库存。加强对粮油供求形势、市场价格变化的监测分析,增强粮食调控的预见性、及时性和有效性、正确引导粮食生产、流通,重点关注缺粮地区、受灾地区的粮油供应情况,保证人民群众的基本生活需要,确保粮油市场基本稳定。做好军粮和其他政策性粮食的供应服务工作。加强军粮供应信息化、网络化服务体系建设,坚持以兵为本、平战结合,提高军粮供应综合服务和整体保障能力。

加强粮食行政管理体系。建议政府稳定和加强粮食行政管理部门机构,落实和健全粮食行政执法、监督检查和统计调查职责,保障粮食宏观调控和行业管理需要,确保国家有关粮食方针政策的贯彻和落实,切实发挥粮食行政管理部门确保粮食安全的职能作用。

(五)依法加强市场监管

加强粮食粮食市场监测。切实加强对国内外、省内外市场的调查分析,加强对粮食生产、消费、市场、库存、质量等监测,建立粮食预警监测体系和市场信息会商机制。加强报告制度,特殊时期实行粮油价格、库存等信息一天一报制度,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向当地政府和上级部门报告并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事态蔓延。

依法加强粮食市场管理。按照《粮食流通管理条例》和我省的实施办法规定,切实履行全社会粮食流通管理职责,认真做好粮食收购企业入市资格审核工作,配合有关部门,坚决打击囤积居奇、哄抬物价等违法行为,维护好市场秩序。高度重视并查处涉粮案件,努力建立公平、公正和教育与处罚相结合的长效监督检查机制。

完善社会粮食流通统计报告制度。进一步健全粮食流通统计制度,完善粮食统计调查手段,强化全社会粮食供需平衡抽样调查。

高度重视粮食质量管理。改善检验机构的仪器设备条件,提升我市粮油产品质量监督检测的手段和水平,为开展粮食质量安全监管提供技术支持。建立粮食收获质量调查和品质测报工作的长效机制,争取专项工作经费,加大对原粮卫生和粮食加工环节的监督检查,确保粮食收购、保管、出库等环节的质量安全,确保粮油产品质量安全,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

(六)进一步推进现代粮食流通产业发展

积极推进我省市场和粮食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健全粮食市场体系。积极发展城镇粮油供应网络和农村粮食集贸市场,提升市场服务功能,大力推广电子商务等先进的交易方式和手段,发挥引导粮食购销市场价格的作用,为活跃粮食流通和政府宏观调控服务。

加快仓储设施功能提升改造。完善和提升粮食储备基础设施功能,提高粮食储藏管理技术水平,确保储粮安全积极引导多元投资主体投资各类粮食交易市场、粮食物流设施以及高科技粮油加工企业。鼓励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利用现有的仓储设施和技术力量向社会提供粮食仓储和技术服务。来源于:

(八)进一步抓好行业指导

加强粮食仓储管理和行业安全生产工作,加强粮食仓储管理制度建设,指导各地不断提高粮油仓储管理水平。加强仓储安全管理工作。促进现代绿色储粮新技术的学习、推广和应用。指导各地认真落实安全生产责任、检查、事故报告和责任追究等制度,抓好安全生产培训和宣传,完善安全生产监管机制,认真开展安全生产隐患检查和集中整治,把安全生产工作落到实处。

推进粮食信息化建设。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务信息公开条例》,积极开展电子政务建设,完善市局电子政务门户网,全面实现办公自动化。逐步实现全市粮食部门互联互通和信息资源共享,提高粮食部门的经营管理信息化水平。

积极开展爱粮节粮宣传周、世界粮食日等活动,加强对农村科学储粮重要意义的宣传、努力争取政府和有关部门的资金及政策支持,形成推动农村科学储粮的协同机制。配合有关部门搞好粮油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确保粮油食品安全。

(九)进一步加强机关自身建设

继续贯彻执行省政府行政问责等四项制度和“阳光政府”四项制度,推动落实省政府服务型四项制度。着力提高领导干部的执行力、创新力、凝聚力、落实力,强化机关工作人员责任单位、服务意识、公仆意识和依法履行职责的法治意识,进一步推动法治机关、服务机关、责任机关、效能机关和廉政机关建设。

切实加强领导干部队伍建设,认真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认真执行《党政领导干部选拨任用工作条例》、《公开选拨党政领导干部工作暂行规定》等一系列干部人事制度规定。配合完全和组织实施局机关机构改革“三定”方案,扎实做好机构编制工作,深化机关人事制度改革。建立和完善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评价制度,按中央的要求及市委的部署健全和坚持党员领导干部民主生活会制度,建立交心谈心制度,党建工作责任制度。坚持团结干事谋发展,提倡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努力营造想干事、会干事、不坏事、干成事的良好氛围。

切实加强机关党建工作。认真学习贯彻《》,牢记党的性质和宗旨。坚持“三全一课”制度,积极探索新形势下粮食系统党建工作的规律和途径,进一步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着力用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着力增强党性锻炼。广泛深入地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努力在全局上下形成团结友爱、和睦相处安定有序、充满活力的和谐氛围。抓好党员互相“八个一”活动和基层党组织活动场所建设和挂钩扶贫工作,高度重视、主动关心群众生活,深入开展“送温暖、办实事”活动,帮助职工排忧解难,推进和谐机关建设。

保健食品储存制度篇3

关键词:食品物流;构建;卫生

中图分类号:F407、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4-0-01

当今倡导健康饮食,而食品安全作为影响社会经济稳定和发展的重要因素,已经受到人们越来越广泛的关注。近期,社会上的食品安全问题层出不穷,而人们对食品行业的质量水平的要求却越来越高,控制好食品物流这个环节很大程度上也就能较好的解决食品的安全问题。除了解决食品的市场销售环节的问题之外,更要解决食品在物流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一、食品物流的内涵

(一)食品物流的定义

食品物流是专业化物流的体现。食品相对于其他产品具有特殊性,一方面,食品流通要求保鲜保质,及时送达;另一方面,食品与人身安全和健康息息相关。食品物流作为物流系统的一个分支,在物流系统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对食品物流的定义目前尚未明确界定。

(二)食品物流的特点

1、不稳定性。由于食物的生长规律,决定了食品物流的供应和采购都具有季节性特点,所以食品的采购,运输,储存,加工等环节相对不稳定。2、卫生无害。食品在其供应链上要求安全无害,保证生产流通过程中卫生、干净。3、对仓储、运输的环境条件要求较高。不同食品其运输和储存条件有着不同的要求。4、专门化的物流设备。食品存储、搬运、配送、运输、包装、加工等环节采用了特殊的物流设备。5、要有有效的食品供应链。

二、构建食品物流系统的意义

(一)现阶段我国食品物流存在的问题

1、相对落后的物流技术,物流设施传统。2、较低的保藏效率,耗费较大,影响食品的储存成本和配送成本。3、各地区食品物流发展不平衡,食品供应链构建不完善。4、在食品流通过程中对食品卫生与质量的安全控制不够,缺乏全面质量意识。5、食品生产与流通的响应度不高,缺乏有效的信息系统。

(二)食品物流系统构建的必要性

1、我国食品的生产和消费存在的不均衡性,而对食品物流的需求又是巨大的,所以我国食品物流具有较大的潜在市场。2、人们对食品的需求多样化,食品物流能打破食品供应的空间限制,同时保证食品产业的稳定发展。3、专门的食品物流系统保证了食品生产流通渠道的卫生安全和产品质量,有效的防止食品安全事故。4、食品行业构建了高效的食品供应链,是食品行业高速发展的标志,是食品行业的竞争优势的高度体现。

三、食品物流体系构建

(一)食品安全与食品物流的关系

食品物流系统从食品的供应,运输,加工,包装,储存,以及流通配送等环节,这些都与食品的卫生与安全有着密切的联系:

1、食品安全与供应。食品的原料供应是控制食品安全的首要环节,在食品采购过程中应保证食品的质量和安全,负责采购的人员应该对食品质量进行严格的控制,依照相关标准检验食品,合理控制食品安全的源头,减少后期食品安全管理的成本。

2、食品安全与运输。运输是食品物流必经环节,能平衡食品需求的空间分布。运输规划合理,节约食品的在途时间,保证食品的质量与安全。装卸过程也要保证食品的卫生安全。在运输环节应注意食品运输时的环境的变化,采用适当措施防治各种食品安全问题。

3、食品安全与食品加工。食品的生产物流主要体现在加工的等待过程与生产加工过程,加工等待过程要注意食品原料在加工等待中的储存条件以及搬运设备对食品卫生安全的影响,在加工过程中要控制原料的使用,注意食品添加剂的使用标准以及相关原料的检验标准。

4、食品安全与食品包装。食品包装本是用于保护食品,防止食品污染,保证食品的品质与安全的。但近期由于包装材料的本身导致食品的安全事故频发。内包装直接接触食品,对其包装本身的卫生与质量应有相应要求:包装材料的毒性,印刷油墨的标准,包装使用的添加剂等,如果不控制好包装质量,将会影响到食品安全;对包装管理上也应该严格控制,如包装生产日期的印刷,特殊食品应有相应特殊说明等。

5、食品安全与食品储存。食品在存储过程中应合理控制食物储存的环境,如温度、湿度、通风条件、透光程度等。还要合理的控制好储存时间,及时安排好食品的出入库,保证食品的合理流转,确保食品质量。

6、食品安全与食品配送。由于一般食品配送周期较短,食品的配送通常采用日配形式,在配送过程中应注意配送时间的控制,保证食品的卫生安全。分拣与配货也应注意不同性质的食品之间的相互影响,保证食品的食用口味与质量。

(二)食品供应链体系的构建

1、延伸食品供应链,构建食品制造与食品物流一体化。据统计,发达国家食品加工业产值与初级农产品产值比为3、4:1,而我国比例为0、8:1。在国内,食品物流只局限在初级食品原料的储运过程,食品供应链条较长。而在国外一些发达国家,食品供应链的缩短是食品物流体系的发展趋势,即从农场到餐桌,实现食品的直接配送,构建统一的加工系统和配送系统,实现食品信息的共享化,以确保食品的品质与安全。

2、构建食品物流的标准化体系。国内食品物流标准欠缺,而且食品物流的质量控制体系不完善,也缺乏高效的组织配送体系。对食品物流系统的标准化体系的完善和发展,不断强化食品物流质量控制体系的构建降低相应的物流成本,确保食品的卫生安全。

3、构建全面食品供应链的监管体系,保证食品安全。由于食品供应链监管的漏洞,食品企业责任意识淡薄,为谋求利益企业往往生产存在安全隐患的食品。企业不仅仅需要加强监管,还应该形成完备的信用体系制度,及时公开食品信息,加强企业的社会责任。

4、充分发挥供应链下游的积极影响作用。在食品物流体系的构建中,应积极发挥需求方(消费者)对食品的安全与质量的影响力,通过社会舆论来改变食品的市场秩序。

参考文献:

[1]李旭、我国食品供应链的现状及管理对策[M]、中国物流与采购,2004、11、

[2]斯樊锋、食品供应链管理[M]、物流科技,2005、10、

保健食品储存制度篇4

我市地方储备粮规模共计17,090吨,其中省级储备粮10,090吨(稻谷5,000吨、小麦5,090吨),市(县)级储备粮7,000吨(玉米5,000吨、稻谷2,000吨)。截止到2017年末,我市实际库存17,090吨,实际库存达到库存规模。为加强我市地方储备粮管理,确保储备粮安全。今年年初,按计划对我市县级储备粮全部进行了轮换,其中轮换玉米5,000吨,稻谷2,000吨。轮换结束后,我局与财政局和农发行共同对轮换的粮食进行了检查验收,我市轮换的粮食全部符合规定要求。现在我市各级地方储备粮数量真实准确,质量良好,储存安全。

一、指导思想

按照《关于加强地方储备粮管理增强全省粮食安全保障能力的是实施意见》(辽粮发2020 85号)精神,进一步强化地方储备粮的管理,夯实全市粮食市场调控和应急的物质基础,加快构建更高层次、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续的粮食安全保障体系,结合我市实际,如下实施意见:

(1)明确功能定位。地方储备是政府粮食储备的重要组成部分,用于调节区域粮食市场供求和应对局部粮食应急状况,是区域内稳市场、保应急、保安全的“第一道防线”,是地方政府应对突发事件和加强市场调控重要而有力的手段。

(2)落实规模数量。要按照省级储备为主、市县级储备为辅的原则,合理分解下达规模计划,省级储备比例原则上不得低于总量计划的50%。市、县可根据实际需要,在总量计划外增加由本级财力支持的储备规模,纳入全省地方储备规模。

(3)优化品种结构。全市小麦、稻谷等口粮品种(含成品)合计比例原则上不得低于总量计划的70%,适当建立一定数量的玉米、大豆等储备,兼顾饲料用粮需求。

(4)完善区域布局。储备区域布局以省内大中城市、市场易波动地区、灾害频发地区和缺粮地区为主。

(5)充实成品粮油储备。为保障应急供应,地方储备中应建立一定数量的成品粮油储备。鼓励有条件的地区根据需要在总量计划外增加储备量或扩大成品粮油储备覆盖范围,提高小包装成品粮油储备比例。

(6)从严实行计划管理。根据指令或调控需要,粮食和储备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单位及时下达储备收储、轮换、销售、动用等计划,并抓好计划的组织实施,及时跟踪调度执行情况,确保计划严格落实。地方储备粮管理机构对本级地方储备粮实施管理,对储备粮的数量、质量和储备安全负责。

(7)从严选定承储库点。地方储备由地方储备直属企业承储,或通过委托代储等方式由其他企业承储,原则上不允许租仓储存。地方储备承储库点必须符合国家标准和技术规范要求,具备相应仓储设施条件,其选择应当遵循有利于合理布局便于监督和降本节费的原则。

(8)从严规范经营管理。地方储备粮管理机构除组织落实地方储备收储、轮换、销售、动用等具体热舞以及国家或地方委托的政策性任务外,不得从事粮食商业经营活动;承储企业储备运营业务与企业商业经营要在人员、实物、财务、账务管理上严格分开。

(9)从严实施储备动用。市、县要研究制定地方储备分级动用方案,明确动用权限、程序、方式、触发条件等。建立健全的地方储备动用机制,确保响应迅速、调用高效。地方储备动用后原则上在12个月内完成等量补库。

(10)严格实行均衡轮换。为确保储备常储常新,各市县要合理确定各品种年度轮换比例。要统筹把握轮换时机和节奏,避免影响市场平稳运行。

(11)严格轮换架空期要求。轮换架空期原则上不超过4个月,最长不得超过6个月;承储企业不得擅自超过轮换架空期。

(12)严格轮换具体操作。地方储备粮轮换主要通过交易批发市场及相关网上交易平台公开竞价交易方式进行,也可采取直接收购、邀标竞价销售、按照协议价轮换方式进行,轮换应充分体现公开、公平、公正原则,做到全程留痕备查,相关凭证、资料至少保留6年。

(13)严格实施动态轮换。各地及地方储备粮管理机构要进一步规范成品粮油轮换管理,操作中可按照粮权明确、即出即入、库存充足的原则,对成品粮油实行动态轮换。

(14)强化仓储管理。地方储备实行专仓储存、专人保管、专账记载,做到数量、质量、品种、地点“四落实”,保证账实相符,保证保管、会计、统计账账相符。严禁虚报、瞒报地方储备数量、质量、品种,未经批准不得串换品种以及变更储存库点。

(15)强化质量管理。地方储备质量标准参照中央储备和国家相关规定执行。各地及地方储备粮管理机构要严把出入库质量安全关,严禁掺杂掺假、以次充好,严防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粮食进入地方储备,严禁库存超标粮食流入口粮市场。

(16)强化资金管理。各地及地方储备粮管理机构要对地方储备贷款实行与粮食库存增减挂钩、专户转款专用的封闭运行管理,及时收回没有储备库存对应的贷款。要知道承储企业加强利息费用补贴资金使用管理并实施动态监控。

承储企业不得骗取、挤占、截留、挪用财政补贴和贷款。

(17)精心组织指导。各地及地方储备粮管理机构要充分认识加强地方储备管理的重要意义,切实增强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加强领导、明确分工、压实责任、抓好落实。

(18)健全规章制度。各地要健全完善地方储备管理规章制度及相关配套办法,规范收储、轮换、销售、动用、资金管理等环节的操作流程并明确责任。制定完善成品粮油储备管理办法,开展动态轮换的地区应建立相关管理规定。

(19)落实资金保障。各地要加强地方储备信贷资金保障和财政补贴管理,确保及时足额拨付到位。

(20)推进信息化建设。各地要加大地方储备和承储企业管理信息化建设支持力度,逐步将地方储备信息化平台纳入全国粮食储备布局地理信息和储备库存动态监管应用系统,实现动态远程监管、粮情在线监控、信息互通共享,不断提升管理智能化水平。

(21)加强外部监管。各地要强化地方储备行政监管,粮食和储备、财政、农业发展银行等部门单位依据职能加强监督检查,适时开展联合检查,形成监管合力。实行定期库存清查和日常检查相结合,对检查发现的问题,要依法依规严肃处理。

(22)严格考核监督。各地及地方储备粮管理机构要定期总结,每年1月底前将上一年度地方储备管理有关情况报送市发展改革委。市有关部门将按照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的要求,加大地方储备管理考核制度力度,强化考核结果运用,增强各地做好地方储备管理工作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二、主要工作及成效

1、疫情期间按照市政府要求,对海城恒基粮业有限公司、海城市连怡粮油饲料经营有限公司承储的县级储备粮5000吨玉米和2000吨稻谷、海城市军粮供应站储存的我市500吨应急成品粮储进行了检查,要求承储企业既要要保证储备粮数量,又要保证储备粮质量,确保在应急条件下调得出、用得上。同时对海城恒基粮业有限公司粮食应急加工有关工作进行了落实,根据该企业实际情况,确定大米、面粉日加工量各为100吨,企业安排20名加工生产工作人员日夜值班,随时可以加工生产。

2、粮油市场价格监测。从2020年1月30日起安排专人每日到超市核查监测粮油价格情况,除对佳泰乐超市同胜店定点监测外,我们还对新隆嘉超市开发区店、佳泰乐超市开发区店进行了不定期监测,截止目前,共监测120余次,监测粮食品种有大米、小麦粉、大豆油,监测结果以图片、视频等方式报告给主管领导和上级主管部门鞍山市发改委。

3、全力完成《海城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情况粮食工作日报告单》工作。在疫情防控期间,我们担负粮食应急供应工作,为切实做好这项工作,安排专人负责,自2020年1月30日起至今,向海城市疫情防控物资保障组报送《海城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情况粮食工作日报告单》120次,工作信息5篇。

4、按照我市市级储备粮管理办法和轮换细则要求,对我市轮换的5000吨玉米进行了验收。两家玉米承储企业能够按照《关于印发海城市市级储备粮管理细则的通知》文件要求,按时按要求进行了轮换,经海城市发展和改革局、海城市财政局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辽宁省海城市支行联合审核验收。同时三家企业又对海城市军粮供应站承储的500吨应急成品粮(大米300吨,面粉200吨)进行审核验收,核查结果承储企业帐帐相符,帐实相符,质量合格。

5、认真做好粮食价格信息的收集和报送工作,一是粮食收购进度5日报,在粮食收购期间向鞍山市发改委报送粮食收购数量和平均价格。二是粮油价格周报,每周一上午11时前,在“粮油价格信息采集系统”向省发改委报送我市食用植物油的出厂价格。三是国家玉米监测点价格监测和审核,由盛利和英联两家企业每周一在国家粮食局信息网上直报玉米入库价格。四是粮食价格信息,每月向海城市人民政府网站报送一次。

6、认真做好粮食收购许可证的延续办理工作,截止2020年10月,已为15家企业完成办理粮食收购许可证的延续,新办理粮食收购许可证5家。

7、为保障2019年度秋粮收购活动的有序开展,有效维护售粮农民的根本利益,我局针对2019年度秋粮收购活动进行专项检查。2020年上半年,共检查4次,在检查中主要规范收购企业的收购行为,维护良好的市场秩序,要求收购企业按质论价进行收购,坚决杜绝 “打白条”现象,截止2020年4月末,秋粮共计收购463,000吨,其中,玉米450,000吨,稻谷13,000吨。

8、为做好粮食仓储企业安全生产工作,我们督促企业全面落实安全生产工作。同时各基层粮食企业重新落实相应机构,制定不同岗位、不同工种负责人及工组成员的岗位安全生产职责,制定了安全生产事故各项预案。并根据市安委办要求,在粮食企业安全生产大检查中,排查整治隐患1起,整改1起。目前共进行安全检查4次。

同时我们要求储粮企业全面做好安全储粮工作。储粮企业及时修缮仓储设施,维修好通风设备,解决安全储粮存在的风险和隐患。并以防治虫害为重点,随时检测粮食温度、湿度,保证粮食质量安全。

三、存在问题

1、机构改革我市的原粮食局行政职能并入发改局,导致改革后粮食流通执法工作是借用参公事业人员承担。这就造成在执法工作中存在人员身份与执法资格不符现象。

2、粮油质量检测体系建设已完成,但是目前存在着粮油检测人员配备不足现象。

四、意见建议

1、强化执法监督检查,维护市场流通秩序。一是要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各项管理制度,规范粮食流通监督检查工作规程。二是在加强执法人员培训,宣传相关法律法规的同时,指导企业规范运行。三是严格履行权力职责,依法严肃查处违反国家政策、坑害农民和消费者利益的涉粮案件,维护法律法规的严肃性,确保粮食市场的安全和稳定。

2、加强储备粮监管,确保各级储备粮质量安全。我们要在确保储备粮任务全面完成的前提下,进一步完善监管制度,规范储备粮库存管理、轮换管理和帐务管理相关细则,确保储备粮质量、数量。

保健食品储存制度篇5

一、施工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国家《食品卫生法》、《北京市建筑工地食品安全管理规定(试行)的通知》等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保证食品卫生质量符合国家有关卫生标准要求。

二、项目负责人是食品安全的第一责任人。负责在施工地食堂的食品采购、储藏、运输、加工等方面的安全。必须设置食品安全管理机构,并设专兼职的食品安全管理员。

三、在施工地设立食堂(包括临时食堂)必须在开工前向当地卫生行政管理部门申请办理卫生许可证。

四、食堂炊事人员必须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取得健康体检证及相关食品卫生知识培训合格证后方可从业。

五、食堂必须建立健全下列食品卫生管理制度并保证严格执行。

(一)食品原料采购索证、索票制度,建立相应台帐。

(二)库房管理制度和岗位责任制。

(三)食堂烹饪加工管理、餐用具清洗消毒等加工环节的各项卫生管理制度。

(四)操作规程与岗位责任制。

(五)从业人员健康检查和卫生知识培训、病患调离卫生管理制度等

六、工地食堂必须符合下列要求:

(一)必须设置独立的厨房操作间和食物储存间。具备禽肉、蔬菜分开的清洗池。

(二)食堂顶棚、墙壁、地面必须使用防霉、防潮、防水材料,墙面材料到顶并便于清洁,地面做硬化和防滑处理。制作间灶台及周边贴瓷砖,所贴瓷砖高度不小于1、5米。食物储存间内粮食存放台距离墙面和地面要大于0、2米。窗户排风口距地面2米以上。

(三)食堂必须配备必要的排风、冷藏、消毒保洁等设备设施,配备有效的防蝇、防鼠、防尘设施和符合卫生条件的垃圾处理实施并及时清运。

七、食堂加工食品必须符合下列规定:

(一)生熟分开,防止交叉感染。

(二)易腐食品冷藏。

(三)食堂禁止制作和提供凉拌菜。

(四)不得加工和使用变质、有毒、病死、毒死或死因不明的畜禽产品。

(五)禁止食用未熟透的扁豆。

(六)禁止购买、存放、使用亚硝酸盐。

(七)食品库房内不得存放有毒有害物质和不洁物。

(八)严禁采购无证照商贩经营的食品。

八、食堂使用的液化石油气,应从取得北京市燃气经营许可证的企业购买,与之签订安全供气协议并索要购气凭证,建立液化石油气安全管理工作制度,并在食堂设置安全管理人员,负责液化石油气设施和设备在使用过程中的监控,防止发生爆炸及火灾事故。

九、食堂一旦发生食品安全事故后,除采取抢救措施外,应立即向县卫生局报告并积极配合相关部门对食品安全事故的调查处理。

十、本责任书自签订之日起生效。

公司值班电话:__________

公司主管(签字):__________

项目经理(签字):__________

保健食品储存制度篇6

【关键词】粮食检验;质量检验;分析

粮食质量检验和监督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它具有一定的实践性、技术性以及政策性,以国家的相关法规、标准为依据进行质量检查、检测。伴随着我国粮食工作的不断展开,对于粮食检验工作也产生新的要求,尤其在我国加入世贸这个大环境下,我国的粮食检验工作应当重视新技术、新方法的运用,以便能够提高粮食检验的整体水平,切实满足社会对粮食质量安全的需要。

1 粮食检验工作的重要性

目前,粮食检验工作采用的方式有仪器检验、微生物检验、化学检验、物理检验以及感官检验等,它根据所检验粮食的外观形式以及内在的品质等来确定粮食的使用价值、营养价值、纯度以及该使用的加工工艺,它是粮食工作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对于粮食工作的稳定展开有着重要的意义。通过对检验获得的数据分析,可以由于指导企业进行粮食的生产、加工,进而确保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经营管理;根据粮食的内在品质来发展新的粮食加工方法,进而不断推动粮食向精加工、深加工方向发展,这样不仅能够保证优质粮食得到有效的利用,而且能够满足人们对于粮食品质的要求。通过对粮食质量的检验,可以有效的把握粮食从生产到销售各环节可能出现的质量问题,确定粮食在使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霉变情况,进而采取有效的措施予以避免,保证人们使用的粮食产品安全,确保人们的身体健康。

2 重视粮食内在品质的检验

目前,我国对粮食的要求已从传统的解决温饱向重视粮食内在质量转变,加工方式也向着精加工、深加工方向发展,这使得以往单纯的物理检验方式不能满足人们对粮食内在品质的要求。粮食的成分主要包括蛋白质、脂肪、水分以及碳水化合物等,这些成分是目前常规的检验指标;随着人们对粮食内在品质要求的提高,粮食中的微量元素以及碳水化合物含量的检验成为必不可少的项目,虽然这些成分在粮食中的含量很少,但对于人的身体健康是必不可少的;另外,不同地区和品种的粮食所含的成分也有所区别,通过对粮食各成分含量的检验,进而确定内在品质高、对人们身体健康有益的粮食品种,以便能够不断改善粮食作物的种植结构,促进农民对粮食内在品质的关注。粮食检验工作随着技术的发展也在不断变化,在工作中应当注重对粮食的各项指标的检验分析,引进新的检验方法、途径来提升检验水平,进而满足社会对于粮食内在品质的要求。

3 加强劣质粮食产品的检验力度

随着社会的发展,不可避免的要出现劣质粮食产品,如在原粮收购中出现掺假现象,这种问题的出现都是人为的结果,严重干扰了经济社会的发展,对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一定程度的危害;我国的一些粮油企业在进行粮油生产和销售时,为了获取利益最大化而用劣质产品充当优质产品出售,甚至在产品中添加国家命令禁止使用的添加剂,对人们的身体健康构成极大的危害;有的粮食生产企业只顾追求面粉的白度,在面粉中使用的增白剂甚至几倍于国家规定的最低标准;有的企业甚至将工业用料用到粮食生产中,如将柠檬黄色素加入到小米中,将工业油涂抹到大米上等。因此,在对粮食产品进行检验过程中,应当加强对劣质粮食产品的检验力度,切实避免劣质粮食产品流入市场。

3 存储粮食品质的检验

对于存储粮食品质的检验所执行的标准是由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国家粮食储备局共同制定并颁布实施的《粮油存储品质判定规则》,依据标准规定的各项指标来检验存储粮食的品质。过去对陈粮品质的检验主要关注与粮食存储的年限、大米表面的光泽度来制定相应的出售价格,由于粮油的流通体制变革,陈化粮的判断主要依据脂肪酸值以及粮食的粘度等。

3、1 储粮品质的感官检验

对于稻谷等进行感官检验的范围主要包括稻谷气味、色泽以及品尝评分等;粮食检验员通过对稻谷所散发出的气味,对稻谷表面的色泽度,以及熟化后的口感等,来确定稻谷所经过存储后的陈化程度,这种检验方式与传统的仅靠色泽和存储年限来判定陈化程度有一定区别。稻谷熟化后的口感是确定稻谷陈旧程度、质量优劣的重要指标,检验者的口感结合现代化的检验方法和技术,可以对稻谷的品质做出合理的评价。虽然这种检验方法容易受到检验者的主观因素以及周围环境等影响,但通过一定数据的统计和评定,可以认为是一种有效的检验方法,这也是目前对粮油产品进行抽查检验常用的方法。

3、2 储粮脂肪酸值的检测

稻谷中主要成分为淀粉,脂肪的含量很少,但稻谷中脂肪酸的含量却对其品质有很大的影响;稻谷在存储时容易出现霉变现象,导致稻谷的酸度增加,蒸出的米饭也丧失了香味,出现这种问题的原因就是稻谷中的脂肪发生氧化或者水解反应,所以,在储粮检验过程中可以将脂肪酸值作为粮食品质评定的重要指标。存储的稻谷主要堆放在大仓中,上层的粮食容易受到仓内湿度以及温度的影响,经过一段时间的存储后会导致稻谷表面发黄,对其脂肪酸值进行测量,结果显示普遍高于标准;而堆放在大仓中下部的稻谷,因其表面的湿度和温度都比较稳定,对其脂肪酸值测量,结果普遍会低于标注值,这时就不应当将其作为陈化稻谷处理。

3、3 储粮粘度的检测

因稻谷中主要成分为淀粉,淀粉在经过糊化过程后具有一定的粘度,而粘度值会直接影响到米饭的口感,因而对稻谷粘度的测定可以判定稻谷是否可作为陈化粮处理;稻谷存储的时间长,则测定的粘度值就会较低,蒸出的米饭适口性以及粘性会明显低于新产的稻谷。

4 结语

作为粮食质量检验人员应当认识到粮食检验的重要性,重视对粮食内在品质的检验,加强对劣质粮食产品的检验力度,引进先进的检验技术和设备,进而提升粮食检验的水平,避免不合规格的粮食产品流入市场,确保人们的身体健康。

参考文献:

[1]马涛、粮油食品检验[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9(03)、

[2]贺斌、准样品与标准物质在粮食检验工作中的对比探讨[J]、活力,2010(02)、

保健食品储存制度篇7

*年,是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和市委八届四次全会精神以及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关键一年,也是狠抓工作落实之年。

*年*粮食工作的总体要求是: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伟大旗帜,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按照中央和市委、市政府关于确保粮食安全、稳定粮食市场和做好粮食工作的要求,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牢固树立落实粮食安全观和科学发展观,把维护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粮食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制定新目标,健全和完善粮食储备、粮食市场和政策性供应保障以及预警预报四大体系,确保本市粮食安全;提出新思路,储备粮轮换引入市场机制,储备粮承储引入竞争机制;明确新要求,加强粮油市场动态监测,未雨绸缪、积极主动应对粮食供求变化趋势,提高应急状况下政府调控市场的能力;采取新措施,发挥市场配置粮食资源的基础作用,强化依法管理全社会粮食市场;取得新成效,加快粮食基础设施建设步伐,提高粮食储存、加工、交易、配送能力,促进粮食经济可持续发展;进一步推进粮食信息化建设,实现“网上粮食局”目标,提升粮食行政管理部门的公共服务水平。

根据这个总体要求,今年要围绕确保本市粮食安全和粮油市场稳定的总体目标,针对当前粮食市场出现的新情况,扎扎实实地抓好和落实以下八个方面的重点工作。

(一)认真贯彻落实*年中央1号文件有关精神,深化和推进粮食流通体制改革

一是市粮食行政管理部门要根据中央有关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总体方案,并按照国家粮食局和市政府的要求,结合本市实际,提出有关实施意见。二是郊区各区(县)粮食部门要配合农业部门建立对种粮农民的直接补贴制度,制定便于操作和监督的实施办法,确保补贴资金真正落实到种粮农民的手中,保护和调动农民种粮、售粮积极性。三是加快国有粮食企业改革步伐,指导和促进有条件的国有粮食企业与粮食加工企业和科研单位联合,组成生产、收购、加工和销售一体化的经济实体,开展粮食产业化经营。通过精深加工实现粮食转化增值,带动农民增收,实现企业增效。四是积极鼓励本市粮食经营主体到大米等主产省建立粮源基地和异地租库储存粮食,并支持主产区粮食经营主体到*建立仓储设施等。五是要深入开展粮食流通重大问题的调查研究,认真研究新情况、新问题,提高调研工作的前瞻性、指导性,提出相关措施和建议。

(二)着力推进国际大都市政府粮食储备体系建设,完善储备粮轮换机制,实行地方粮食储备法制化管理

一是要确保完成本市地方粮食储备任务。二是优化储备粮品种结构。根据本市粮食消费实际情况,地方储备粮库存的品种结构以保证口粮应急供应的稻谷(大米)、小麦为主,确保应急情况下的市场供应。三是要抓紧落实储备粮储存设施布局工作,并安排落实市外异地储存市级储备粮的工作,落实专门力量加强日常管理和质量监督。四是依法管理储备粮。根据国务院颁布施行的《中央储备粮管理条例》有关规定,会同市有关部门抓紧制定《*市储备粮管理办法》,报经市政府施行。五是完善储备粮轮换机制,确保不再出现陈化粮,控制公共财政支出。

(三)着力推进粮食预警预报体系建设,抓好《*市粮食应急预案》的落实,提高应急状况下政府调控粮食市场的能力

一是抓好《*市粮食应急预案》的贯彻落实。抓紧建立并完善粮食预警系统,形成信息收集、反馈网络,抓好预警预控,实施先兆预警,及时应对市场供求波动。二是进一步健全准确、灵敏的监测信息网络。对本市19个区、县粮食市场和9个粮食批发交易市场以及全市粮油加工、销售骨干企业进行全面监测,坚持定期上报制度,并密切关注*周边地区和粮食主产区、主销区的市场走势,跟踪国际农产品现货、期货市场行情。三是要建立粮油供求情况和市场动态分析制度,开展定量定性分析和预测工作。四是要落实粮食应急各项准备工作,建立粮食应急加工、运输、供应保障系统。发生应急情况时,在市政府统一领导下组织实施粮食应急预案,互相配合,协调行动,确保粮食有效供给,确保粮食市场和社会稳定,确保全市粮食安全。

(四)着力推进粮食市场建设,依法加强全社会粮油市场的监管

一是要采取各种措施,切实搞好本市郊区粮食收购,着力掌握粮源,同时,各区(县)粮食行政管理部门要会同工商等有关部门加强粮食收购市场管理,维护粮食流通秩序。二是加强发展粮食产销区之间的省际合作。全面提升粮食购销组织化程度,扩大市外粮源基地的数量和规模,稳定和发展产销区之间的粮食购销协作关系,通过多元化投资和技术合作等发展粮油食品工业,推动粮食产销区经济共同发展。三是健全和完善粮食批发交易市场建设,整合发展交易规模大、辐射力强、信息化程度高的粮食集散中心,进一步发挥粮食批发市场的作用;发挥良友(集团)公司等大型集团引导带动多元化粮食企业联合发展的骨干作用。四是依法加强粮食批发市场管理,指导市场的自律管理,继续以规范化、制度化和标准化管理为目标,提升本市粮食批发交易市场总体水平;对粮食批发交易市场实施分类管理,树立典型,推广先进管理经验,带动粮食批发交易市场整体发展。五是健全粮油食品安全监测网络,会同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加强粮油市场的质量监管。从源头抓起,逐步推行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标志制度,做好米、面、油、酱、醋五大类商品实行QS许可准入制工作,保证质量安全,保障市民身体健康。

(五)着力推进粮食政策性供应保障体系建设,关心困难群众生活,满足部队需要,争创全国“十佳”军粮供应站

帮困粮油供应和副食品价格补贴发放是党和政府对困难群众生活的关心,也是牵涉到千家万户切身利益的“民心工程”。一是要从方便群众出发,落实好指定帮困粮油供应网点,做到价格合理,买卖公平,使帮困对象真正得到实惠。二是要建立帮困粮油供应监督检查机制,严格执行有关规定,维护困难群众利益。三是“副补”工作要从加强管理为切入点,树立单项典型经验的示范点,推动“副补”工作整体发展;要创新突破,将有关“副补”发放政策等在“*粮食网”上公布,以最快的速度传递信息;对居民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在网上与居民沟通,继续力争做到“零投诉”。

军粮供应,是搞好部队生活的基础和前提,是关系到部队战斗力的大事,也是一项“拥军工程”。一是要适应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深化的新形势,进一步完善本市军供管理体制,开展优质服务活动,提高军粮供应管理和服务的整体水平,继续保持一流佳绩。二是要抓好粮源筹措,严格管理,落实责任制,落实检查报告制度,确保军供粮油质量。三是要实行科学化、信息化管理,应用军粮供应计算机管理程序,进一步提高现代化管理水平。四是采用连锁配送形式向部队伙食单位配送,增加供应品种范围,适应部队不断变化的后勤保障需要。五是根据国家粮食局、财政部、总后勤部颁发的《特种储备粮管理办法》有关规定,抓紧制定《*市军粮应急预案》。六是要培育树立军供样板站,推动基层军供站建设,争创全国“十佳”军粮供应站。

(六)着力推进粮食基础设施建设,促进粮食经济可持续发展

一是要根据市级储备粮库调整规划,抓紧新建集先进储存、加工方式为一体的现代化储备粮库,同时选择一部分郊区粮食仓库予以维修;重点推进良友工业园区的建设,建立粮油加工和仓储物流体系,使*成为全国粮食商流、物流中心之一。二是要推广现代化“四新技术”和“四散作业”的运用,逐步增加“糙米”的储存量。三是要会同有关部门完成国家储备粮库“上粮七库”二期工程项目的总验收工作。四是要把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发挥粮食科研所的作用,调动科研技术人员的积极性,开发科技含量高的新产品,并推广粮油质量速测技术,完成优质粳米消费鉴别项目。

(七)着力推进粮食信息化建设,实现“网上粮食局”目标,提升公共服务水平

一是要按照市政府有关政府部门网站考核的要求,不断加强网站建设。根据“便民、利民、无偿”的原则,加大“*粮食网”粮食政务信息公开的工作力度,不断扩大网上服务项目和办事项目;指导和促进区县粮食局信息化建设工作。二是要建立和完善网站的运行维护系统,确保网站正常运行。三是要强化网站组织、应用、管理和考核机制,实行长效管理,推进网站高效、可靠运作。四是将信息化建设与业务工作相结合,着手建立储备粮信息管理系统、粮食市场监测和粮食政策性业务信息管理系统;抓好市粮食局公务网平台和办公自动化平台建设,抓好粮食信息化建设长效管理,进一步提升信息化工作管理水平,以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为主导,全力推进粮食工作信息化。

保健食品储存制度篇8

一、做好粮食质量检测工作的重要意义

粮食质量检测是粮食流通的基础性工作,在粮食流通全面市场化的形势下,认真贯彻国家颁布的各项粮食质量标准,做好粮食质量检测工作,是维护粮食流通秩序、加强粮食市场宏观调控、推动粮食产业科技创新的重要技术手段,对优化粮食种植结构、增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意义重大,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实践。目前,我国粮食生产正迎来极佳的发展机遇,已连续八年实现增产。湖南农科院、福建农大等开辟的杂交稻与超级稻等品种,为我国粮食增产又增添了不竭动力。在此形势下,加强对传统品种及新品种的质量检测,直接关系到人们的饮食安全。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当前,消费者对粮食质量问题的关注度正日益提高,食品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全社会的关注,成为人民群众最关注、反映最强烈的问题之一,粮食是整个食物链的源头,其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广大消费者的身心健康,关系着国家经济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

二、粮食质量检测工作面临的新形势

1、当前粮食质量安全存在隐患。一是粮食生产方面受气候、资源、环境、技术等因素影响,特别是由于环境污染、农民用药施肥不规范、粮食储藏手段和技术水平低等,导致部分粮食农药残留、真菌毒素、重金属污染超标问题比较突出;二是粮食流通环节多、时间长,在收获、收购、储藏、运输、加工等环节受客观条件的制约,如农户马路晒粮现象、装具和运输工具对粮食的污染、防霉抑虫措施不当、加工工艺落后等都会影响粮食质量安全;三是个别粮食加工企业违法经营,在生产经营中掺杂使假、以次充好、滥用添加剂等,导致不符合卫生标准的粮油食品流入市场的现象时有发生。需要运用质量检测手段对粮食质量进行严格监管。

2、社会各界对粮食质量和卫生状况提出了新要求。粮食是食品和饲料的主要原料,其质量和卫生安全状况,直接关系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营养健康意识的增强,不仅各类食品加工行业对粮食品质提出了严格要求,而且将粮食转化为工业原料和饲料的行业也都对粮食质量提出了严格要求,需要从源头上把好粮食质量关。

3、粮食质检机构检测能力滞后、检测体系不健全制约着粮食质量检测水平的提高。一是随着粮食流通市场化进程的加快,部分粮食质检机构受体制改革的影响,或归并,或撤销,就是存在的也因仪器设备老化,维护、更新费用不足、业务经费缺乏保障等原因,造成技术人员流失,质检工作无法正常开展;新成立的质检机构也受经验、技术、设备和人员的影响,满足不了社会对粮食质检机构检测能力和水平提出的新要求。

二是粮食质量检测体系尚不完善:粮食质检机构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机制,在统一检测方法、检测手段以及能力验证、试验比对等方面有待进一步加强,粮食质量信息制度尚不健全。

三、当前粮食质量检测工作的任务

1、 开展粮食质量安全调查和品质测报,为粮食生产服务。做好粮食质量安全调查和品质测报工作,全面掌握新收获粮食质量和优质粮食品质状况,是当前粮食质量检测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制订相关政策和技术标准,直接为粮食宏观调控服务的基础性工作。对于服务“三农”,指导粮食生产结构调整,加快粮食产销衔接,提高粮食生产综合竞争力,对促进农民增收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能够起到重要作用。通过粮食质量安全调查和品质测报工作,可提高粮食生产标准化水平,引导原粮质量提高,促进粮食生产发展。为耕者谋利,为食者造福。

2、加强政策性粮食质量检测,为粮食质量监管服务。在粮食流通市场化改革不断深入的新形势下,对各级储备粮、军供粮、救灾粮等政策性粮食质量实行检测监管,严格质量把关,确保质量良好和急需时用得上,切实维护粮食市场稳定、保障军需民食、促进社会和谐。

3、进行粮食卫生指标检测,把好粮食源头质量关。对粮食生产、储存、加工等环节进行卫生指标检测,可以掌握当前原粮卫生状况及存在的问题并对粮食质量进行科学评估:在这些环节中是否对粮食使用了违禁的药品或添加剂,粮食是否受到污染或发热霉变,农药残留、重金属含量和霉菌毒素等有害物质是否超标,粮食经加工后有害物质的残留量会下降多大比例,在成品粮中有害物质的残留随时间如何变化等。通过全面认真的抽样检测,并公布权威的检测数据,可以有针对性的指导粮食生产和流通,为加强原粮卫生监管提供依据,对确保加工食品原料安全和消费者吃上放心粮油具有重要意义。

4、做好粮食质量检测与储粮技术应用结合,为绿色储粮服务。对正常储存的粮食进行质量检测,一方面可以利用检测数据对粮食质量状况进行客观评价,指导粮食收储和合理应用储粮技术,另一方面通过对不同地区、不同储存条件、不同储存方式、不同仓型、不同粮食品种储存期间品质变化规律的技术研究,根据粮食质量数据变化调整储粮技术应用实施,保证储粮质量符合绿色要求,使质量检测为优化储粮技术服务。

另外,加快机构建设,进一步提高检测能力。一是加强检测机构和网点建设,不断充实和培训高素质检化验技术人员,加大资金投入,改善检验和办公条件,提高规范化管理水平,积极申请实验室资质认定,取得向社会出具公证数据的资格;二是以精确、快速检测为重点,促进粮食检测设备和仪器更新换代,提高粮食质量检测的效率。三是粮食质量检测机构之间应有计划地开展试验比对和能力验证检测,提高检测结果的科学性、准确性。

参考文献:

[1] 张金龙、 粮食检测实验室粮食质量标准的管理[J]、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0, (23): 118、

[2] 王光华、 加强粮食质量监测体系建设 构建粮食质量安全监管的长效机制[J]、 粮食问题研究, 2010, (5): 51-53、

[3] 杨一鸣、 浅谈我国粮食质量检测仪器使用的现状及对策[J]、 科技致富向导, 2011, (14): 198、

    【写作范文】栏目
  • 上一篇:医院营销战略(精选8篇)
  • 下一篇:新高考还有专业调剂吗(精选2篇)
  •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本站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