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法:选取我院在2011年11月至2012年10月收治的88例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合并甲状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分析,并按患者住院尾号分为治疗组(44例)和对照组(44例),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
结果:对比两组患者甲亢复发率、术后出血率及甲状腺功能减退率,治疗组患者甲亢复发率(0、00%)、术后出血率(0、00%)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的(27、27%、4、55%),但治疗组患者甲状腺功能减退率(100、00%)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的(43、18%),有统计学意义(P
结论:甲状腺全切除术在治疗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合并甲状腺癌疾病的临床上效果显著,且出现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甲状腺全切除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甲状腺癌临床效果
【中图分类号】R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3)11-0132-02
甲状腺功能亢进疾病为甲状腺组织增生、产生和分泌甲状腺激素过多及功能亢进等引起的临床综合征,又被称之为甲亢[1]。较为常见的甲状腺恶性肿瘤为甲状腺癌,其主要出现在甲状腺上皮细胞中,大部分起源于滤泡上皮细胞,预后较好;在临床上较为常见的甲状腺癌为状癌。手术方法为治疗该疾病的有效措施,主要包含甲状腺次全切除术及甲状腺全切术[2]。基于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合并甲状腺癌疾病病理特点,笔者为详细了解分析甲状腺全切除治疗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合并甲状腺癌治疗效果,特选取我院在2011年11月至2012年10月收治的88例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合并甲状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分析,研究结果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选取我院在2011年11月至2012年10月收治的88例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合并甲状腺癌患者,并按患者住院尾号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患者为44例,男26例,女18例;患者年龄为24―59岁,平均年龄为41、52±1、03岁;对照组患者为44例,男25例,女19例;患者年龄为25―60岁,平均年龄为42、31±1、24岁;对比两组患者之间的年龄、性别等基本资料,均没有显著差异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行对比。
1、2方法。
1、2、1对照组患者采用甲状腺次全切术进行治疗,通过气管内插管进行麻醉。指引患者选取仰卧位,使头后仰,垫高肩部。在患者胸骨上切迹上方2横指处,沿皮纹作一弧形切口,切口两端至患者胸锁乳突肌外缘,切开皮肤、皮下组织及颈阔肌。对患者实施手术后采用无菌巾对患者切口进行保护。
1、2、2治疗组患者采用甲状腺全切术进行治疗,通过气管内插管进行麻醉。指引患者选取仰卧位,使头后仰,垫高肩部。甲状腺显露后将甲状腺悬韧带分离切断,之后对甲状腺上及下血管进行处理。切除患者甲状腺侧叶,可选取由上到下或者是从下到上,同时还可以从峡部切断处起始对甲状腺背面进行分离。最后,对切口进行止血、缝合,放置引流管等。
1、3统计学处理。本组采取SPSS18、0统计学软件研究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组间对比资料采用X2进行检验,检验结果P
2结果
治疗组患者实施手术治疗后,甲亢复发率为0、00%(0/44),术后出血率为0、00%(0/44),甲状腺功能减退率为100、00%(44/44);对照组患者实施手术治疗后,甲亢复发率为27、27%(12/44),术后出血率为4、55%(2/44),甲状腺功能减退率为43、18%(19/44)。对比两组患者甲亢复发率、术后出血率及甲状腺功能减退率,治疗组患者甲亢复发率、术后出血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的,但治疗组患者甲状腺功能减退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的,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合并甲状腺癌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威胁患者生命,甲状腺全切术为治疗该疾病的有效手段,其可以在短时间内促使患者甲状腺功能恢复正常[3]。单纯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疾病在临床上较易诊治,对其治疗的主要方法为甲状腺双叶次全切除术,保留少部分甲状腺组织,但不易对其量进行控制,同时,保留甲状腺组织量不当时,会出现甲亢复发现象,基于这种现象的出现,甲状腺全切术为治疗该疾病的首选手术。但合并甲状腺癌疾病后,其诊断率较低,通过国内外医学界人士研究显示,双侧腺叶全切除术,叶腺体、对侧腺叶次全切除术,叶腺体切除术以及叶腺体、峡部切除术等,因甲状腺癌为双侧及中心性的,同时为有效避免术后出现甲亢复发现象,因此,甲状腺全切术为治疗该疾病的有效手段[4]。通过本次研究证明,甲状腺全切术在治疗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合并甲状腺癌疾病的临床上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如采用甲状腺全切术进行治疗的治疗组患者,其甲亢复发率为0、00%(0/44),术后出血率为0、00%(0/44),甲状腺功能减退率为100、00%(44/44);但采用甲状腺次全切手术进行治疗的对照组患者,其甲亢复发率为27、27%(12/44),术后出血率为4、55%(2/44),甲状腺功能减退率为43、18%(19/44)。对比两组患者甲亢复发率、术后出血率及甲状腺功能减退率,存在显著差异性,P
参考文献
[1]李辰、探讨甲状腺全切除治疗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合并甲状腺癌的可行性与安全性[J]、当代医学,2013,17(05):1452-1453
[2]苏磊,桑剑锋,姚永忠,王雪晨、甲状腺全切除治疗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合并甲状腺癌24例[J]、实用医学杂志,2012,05(04):315-316
【关键词】甲状腺功能亢进;心理状态评估;心理护理
doi:10、3969/j、issn、1006-1959、2010、09、298文章编号:1006-1959(2010)-09-2543-02
甲状腺功能亢进简称甲亢,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所至的一组症候群,临床较为常见。患者主要表现为多食、消瘦、畏热、多汗、心悸、激动等高代谢症状,患者神经和血管兴奋增强,查体可见甲状腺肿大、眼突、手颤、颈部血管特异性杂音等阳性体征。由于病痛刺激,患者常有不同程度的心理应激,采取适当的心理干预措施在患者的治疗和护理中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现将笔者的护理经验分析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50例患者均为笔者所在科2008年1月~2010年1月收治的住院和门诊患者,并经临床确诊。其中男14例,女36例,年龄24~46岁,平均年龄35、6±5、7岁。50例患者均不是医疗行业从业人员,缺乏基本的医学知识,对甲亢的发病原因、病例特点等均缺乏了解,对病情发展及其危害十分担心,表现为不同程度的焦虑、失眠等心理应激状态。
2、心理表现及护理
2、1了解患者心理状态给予必要的关心。入院时,接待护士在入院介绍中对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了解,通过与患者及其家属交谈,了解患者的一般病情,询问患者对甲亢的了解情况,找出患者产生心理应激的具体原因,进而制定具有针对性的心理干预方案。对心理应激严重的患者,首先采取一般性安抚措施,以便降低其心理应激水平。在护理上除准确、及时的执行医嘱为她治疗外,还多与患者聊天谈心,了解患者这次发病的诱因,耐心细微地针对其惧怕心理进行护理。巡视病房时向她问寒问暖,逢年过节时从家里给她带来糕点、水果、饺子送到床头,使她觉得穿白衣服的人不但不可怕,而且很可亲。患者消除了恐惧的心理,积极配合治疗,住院时间就缩短了。
2、2针对患者的心理状态制定心理干预方案,采取心理干预措施。甲亢多发于青春女性,而这一年龄段的女性本身就具有思维缜密、多疑、敏感,心理活动频繁的特点,医护人员的言行对患者的刺激很大,而且患者住院前多通过其他渠道了解到一定的相关知识,但是这里信息中不可避免的存在一些错误信息,患者本身不具有鉴别能力,因此患者思想负担较重:如担心容貌的改变,突眼、颈部变粗是否会影响恋爱、婚姻问题;担心甲亢影响他们的及生育影响他们的后代。护士接触患者最密切,表达同情的机会也最多,患者的心里受护士言行的影响也最大,因此,护士在甲亢患者的心理护理中起着不可代替的作用。
2、3关心体贴患者。甲亢患者除少数淡漠型者外,大部分表现为神经系统兴奋性增高,精神过敏,情绪激动,甚至因为小事也吵闹不休。此时作为护士切不可冷漠、责备、更不能与其相争,而伤其自尊,使心里受挫折,导致病情恶化。而应该关心和体贴患者。过去那种认为顺应和体谅就是迁就的认识是不对的,二者是不能混淆的。对待甲亢患者采取顺应、诱导和体谅的态度会收到较好的效果。这样做会使患者焦躁的心理状态不能发生攻击行为,从而避免争吵,消除愤怒。
2、4心理护理要争取家属的配合。患者的家属与医护人员的心情是一样的,都希望患者早日痊愈,但由于对卫生知识的缺乏,往往其效果适得其反。要取得家属的积极配合,也要对其进行卫生保健和心理学教育,这样才能使心理护理更好地进行。心理护理不仅仅在医院里由护士执行,出院后家属还可以继续疏导,使患者进一步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收到更好地治疗效果。
3、讨论
随着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临床对心理因素在人的健康中的重要作用越来越重视,心理护理的重要性在各临床科室护理中都开始扮演重要角色,心理干预的理念也开始逐渐普及。心理护理的任务是使患者克服不良心理,解除身心因果关系的恶性循环,重建心理平衡,通过机体生理生化反应,使患者恢复健康。尤其甲亢是伴有躯体损害的身心疾病,心理社会因素在其发病、诊治过程及预后中均起一定作用。因此,对这50例甲亢患者在本科住院治疗时,在护理中不仅要做到满足患者的生理需求,也满足其心理社会需求,关注个体的整体性。加强心理治疗和心理护理对甲亢患者就治提高疗效,防止复发可起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且对提高患者自身的生活质量、促进身体健康有着积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刘桂荣、甲亢患者36例临床护理观察[J]、护理与临床杂志,2008,12(3):223、
[2]殷磊、护理学基础[M]、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2、
[3]尤黎明、内科护理学[M]、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405、
【关键词】甲状腺功能亢进;围手术期护理;护理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2-0618-01
甲状腺功能亢进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为了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在对患者进行对症治疗的同时还必须进行护理干预,本次研究特就甲状腺功能亢进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和护理效果进行观察和分析[1, 2]。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择30例于2012年3月至2013年9月间在我院进行甲状腺功能亢进治疗的患者,所有患者均经临床确诊,对全部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其中,女性占11例,男性占19例,年龄范围居于21至79周岁,年龄平均值为(44、6±4、5)岁。9例继发结节性甲状腺肿伴甲亢患者,16例弥漫性甲状腺肿伴甲亢患者,5例高功能腺瘤患者,主要临床症状包括皮肤潮湿、多汗、体重下降、突眼、震颤以及食欲亢进等。
1、2护理方法
1、2、1心理护理 由于受病情影响,患者交感神经过度兴奋,激动、急躁等不良情绪的发生频率较高,巨大的情绪波动不利于治疗和康复过程的顺利进行。护理人员需要加强与患者的交流和沟通,向患者讲解治疗以及病情方面的相关知识,使患者对自身病情以及治疗进展有着较为全面的掌握和了解,从而使其明确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对于改善自身病情的重要作用。患者家属在患者的康复进程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其作用不可忽视,护理人员还必须重视与家属的沟通,鼓励家属安慰和关心患者,使患者感受到来自家庭的强大支持,从而提高治疗积极性和康复信心,有利于治疗过程的顺利进行。
1、2、2药物准备 为了推动手术进行过程的顺利进行,减少甲状腺供应,于患者手术进行前3周左右指导患者正确服用碘剂的方法,每日服用3次,并逐渐增加服用滴数至每次服用15滴。碘剂会刺激患者胃肠黏膜,容易引发胃肠不适等不良反应,为了避免或者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在进行碘剂服用时需先行稀释然后服用,服用时间为饭后。对患者服药后的全身情况进行密切观察,待患者每分钟脉率低于90次且能够正常睡眠、情绪恢复正常后即可进行手术治疗。
1、2、3一般护理 为了便于切口内积血引流以及改善患者的呼吸状况,待患者麻醉苏醒且生命体征恢复平稳后取其半卧位。营造和谐温馨的病房环境,定时打扫,定时开窗通风,勤更换床单、被罩等。协助患者进行口腔护理,同时根据患者病情变化和体质情况帮助患者制定科学合理的饮食方案和饮食计划,叮嘱患者多食富含维生素、蛋白质以及热量的食物,增加饮水量,不得使用油腻、辛辣等刺激性食物,少食多餐,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根据患者病情变化和恢复情况选择不同形式的饮食,术后初期主要给予流质、半流质饮食以及软食,待患者病情趋于稳定后可给予其半固体或者固体食物。
1、2、4甲状腺危象护理 手术完成后12至36小时内发生甲亢危象的几率最高,为了及时发现该并发症,术后护理人员必须加强巡视,密切观察患者的脉率和体温,一旦出现异常需要立即给予物理降温以及吸氧治疗,同时立即告知临床医生,根据医嘱对患者进行肾上腺皮质激素以及碘化钾液治疗。
1、2、5疼痛护理 对疼痛原应以及疼痛程度进行分析和评估,告知患者引发疼痛的原因,减轻患者的恐惧和紧张心理,若患者疼痛感剧烈超出其耐受范围,则遵医嘱给予其镇痛剂进行镇痛。
1、2、6呼吸护理 术后1至2天患者容易出现窒息和呼吸不畅等不良反应,主要引发原因包括引流管堵塞、切口出血等,因此护理人员需要对引流管的通畅性和切口情况进行密切观察,若患者烦躁不安、呼吸不畅以及颈部产生压迫感等症状,护理人员需要立即通知临床医生。
1、2、7出院指导 于患者出院前向患者及其家属讲解康复过程中的各种禁忌和注意事项,同时告知患者定时定量服用甲状腺药物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叮嘱患者及时进行情绪调节,避免不良情绪对康复进程产生影响;采取有效的切口保护措施,避免对切口产生摩擦;做好防寒保暖工作,避免感冒;为了避免突眼患者发生角膜病变,告诫突眼患者术前进行抗生素眼膏的应用;叮嘱患者定期回医院复查,以便能够对甲状腺的恢复情况进行了解。
2结果
全部30例患者中,1例患者出现皮下血肿,占3、33%,2例患者出现甲状腺危象先兆,占6、67%,1例患者手足抽搐,占3、33%,并发症发生率为13、33%。对患者进行对症治疗后病情获得改善,临床症状消失,最终康复出院,没有患者死亡。
3讨论
作为自身免疫性疾病,甲状腺功能亢进主要指甲状腺激素分泌异常导致植物神经系统紊乱以及代谢亢进而引发的病症,临床上通常采用手术治疗方式或者非手术治疗方式,但是对基础代谢率高亢患者行手术治疗风险较大,积极配合术前护理以及术后护理能够推动手术过程的顺利进行,降低并发症发生率[3, 4]。
本次研究中,4例患者出现并发症,经对症治疗后,所有患者均康复出院。以上统计数据表明 ,对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行科学合理的护理干预,能够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和护理配合度,有利于推动康复进程的顺利进行,缓解和减轻患者的痛苦,使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身体素质获得有效改善和优化。
参考文献:
[1] 方晓兰、 甲状腺围手术期优质护理效果的临床对比研究[J]、 包头医学、 2013, 37(3): 172-174、
[2] 关颖、 甲状腺手术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探索[J]、 中国医药指南、 2013(8): 337-338、
摘 要:目的:研究分析甲状腺术后出血的护理措施及预防方法。方法:选取45例甲状腺术后出血患者。将45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2例)与试验组(23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治疗措施,试验组根据每例患者具体情况实施特异性个性化护理措施,治疗10周后对比两组生活质量,如评价疼痛、性生活、对药物的依赖性等指标。治疗过程中总结护理干预措施并根据不同患者病情总结预防措施。结果:对照组中有17例好转出院,1例死亡,4例无效,总有效率为77、27%,试验组中有21例好转出院,2例无效,无死亡,总有效率为91、30%。在生活质量评价中试验组各项指标均好过对照组。结论:甲状腺切除术是导致甲状腺术后出血主要原因,手术中的良好操作对术后出血的影响十分关键;术后出血患者良好的护理对于治愈疾病也有积极作用,另外对饮食、生活习惯的控制也发挥着一定作用。因此甲状腺术后的护理及预防至关重要,应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关键词:甲状腺术后出血;护理;预防
甲状腺切除术为外科常见手术。因为甲状腺结构复杂,神经血管错综复杂,由于切除术后止血不彻底、结扎线松动,或者患者的活动过多都是导致术后出血原因。若患者没有得到及时有效处理工作,出血后引起的呼吸困难乃至窒息是最严重的并发症,往往导致患者死亡。文章对甲状腺术后出血的护理与预防措施做研究分析,希望对临床有一定指导作用。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本院2008年1月~2010年12月45例甲状腺术后出血患者。其中男27例,女18例,年龄34~62岁,平均(49±3、1)岁。将45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2例)与试验组(23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史病龄以及生活环境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甲状腺乳头状腺癌3例,滤泡状癌1例,未分化癌2例,髓样癌4例,单纯想甲状腺肿13例,经药物治疗无效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18例,结节性甲状腺肿伴甲亢4例;出血时间为术后4~20 h,平均12、1 h、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2010,8(6):124、
【关键词】 甲状腺机能亢进症;他巴唑;粒细胞缺乏症
粒细胞缺乏症(粒缺)是Graves病(GD)患者应用他巴唑治疗中最严重的不良反应,如处理不当,易危及生命。本文就我院近3年来收治的5例他巴唑治疗GD患者导致的粒缺临床特点进行分析,以提高临床医生对本病的认识。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5例均为急诊入院患者;女4例,男1例;年龄22~45岁,平均年龄33岁;甲亢病史4周~3年,发现粒缺时间:4例为治疗后4~8周,服用他巴唑30 mg/d,1例为不规则治疗2年,服用他巴唑5 mg/d。
1、2 临床表现 5例患者均以发热、咽喉部疼痛而就诊,伴心悸、乏力。体温>39℃,最高达42℃,心率116~160次/min,5例患者均有扁桃体化脓。其中1例合并肺脓肿,1例合并重度肝损害。甲状腺Ⅰ度肿大2例,Ⅱ度肿大3例,良性突眼3例,无恶性突眼。
1、3 实验室检查 在他巴唑治疗前,5例患者血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数均在正常范围;4例血清游离甲状腺素(FT4)和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FT3)均不同程度升高,1例血清游离甲状腺素(FT4)和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FT3)正常,高敏促甲状腺素(sTSH)均降低。入院时查白细胞总数为(0、7~1、5)×109/L,中性粒细胞数为(0、00~0、45)×109/L,其中4例患者接受了骨髓穿刺检查,全部表现为粒系显著减少,红系及巨核系正常。血培养:1例培养出铜绿假单胞菌,4例无菌落生长。
1、4 治疗 入院后即实行保护性隔离,紫外线消毒病房,加强口腔护理和外阴清洁。应用强有力的广普抗生素抗感染,其中4例使用头孢哌酮舒巴坦(4~6) g/d联合甲硝唑0、4 g/d,1例使用泰能1、5 g/d联合丁胺卡那0、4 g/d联合甲硝唑0、4 g/d,连续使用7~14 d。应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 提高白细胞,惠尔血150~300 μg/d皮下注射,连续使用4~11 d。停用他巴唑,对甲亢症状明显者使用口服心得安控制心率,静滴氢化可的松100~200 mg/d连续3~5 d,同时加强支持治疗。
2 结果
经上述综合治疗,4例患者抢救成功。在7~11 d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恢复正常,在7~14 d内体温恢复正常。1例因严重感染出现重度肝损害死亡。在病情稳定后2例患者接受了131I治疗,1例患者行手术治疗,1例改服丙基硫氧嘧啶,随访2年血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数均在正常范围。
3 讨论
到目前为止,我国抗甲亢治疗仍以抗甲状腺药物(他巴唑)治疗为主,而粒细胞缺乏是他巴唑罕见而最严重的不良反应,文献报道其发生率为0、1%~0、3%,大多数发生在治疗的2周~2个月内,个别也有发生在治疗1年后[1]。在临床上,白细胞计数少于2、0×109/L,中性粒细胞绝对计数等于或小于0、5×109/L称为粒细胞缺乏症[2]。一旦出现粒细胞缺乏症,极易引起感染、败血症、脓毒血症,诱发甲亢危象,若诊治不及时或治疗不当,常可危及生命,是GD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Pearce等[3]在英国统计调查1981-2003年的523万例GD病患者使用抗甲状腺药物治疗患者中,部分患者出现死亡,其死亡原因49%是由粒细胞减少、缺乏所致。由于此症发生率很低,发生突然,临床上极易误诊为急性咽炎、急性扁桃体炎、肺炎、泌尿道感染等,要达到早期诊断,必须告知所有药物治疗的患者,一旦出现发热或咽痛,需立即检查白细胞计数。一旦粒细胞计数小于1、0×109/L,立即停止用药;如果粒细胞计数在(1、0~1、5)×109/L,必须密切监测粒细胞计数。本文5例均以发热、咽痛为首发症状,4例误诊为急性咽炎3~5 d、1例误诊为肺炎7 d,均为急诊入院。4例发生在用药2~8周内,1例发生在用药1年后,经抢救治疗,4例患者抢救成功,1例因严重感染出现重度肝损害死亡。
粒细胞缺乏症一旦诊断应立即停用他巴唑,给予保护性隔离,紫外线消毒病房,加强口腔、会护理,避免发生医源性感染。同时,进行综合性治疗。首先抗生素治疗,在尚未获得细菌培养结果之前,应迅速给予强有力的广普抗生素治疗,覆盖革兰氏阴性菌和革兰氏阳性菌,如第三代头孢菌素类、喹诺酮类及亚胺培南西司他丁(泰能)等,或联合一种特异性的定向抗生素,如万古霉素、甲硝唑或林可霉素,以后根椐血、尿、大便、痰、分泌物等细菌培养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再调整用药。其致病菌以革兰氏阴性杆菌多见,其次为革兰氏阳性球菌,其中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后果最为严重。在应用广谱抗生素时易发生二重感染,需注意口腔、痰、尿和粪便真菌检查。若合并霉菌感染,应加用大扶康并监测肝、肾功能变化。本文4例使用头孢哌酮舒巴坦联合甲硝唑治疗,1例重症患者直接使用泰能治疗,后因并发真菌感染加用大扶康抗真菌。4例感染得到控制,1例因感染未控制出现重度肝损害死亡。
在应用抗生素的同时积极促粒细胞增生,造血生长因子,如惠尔血等重组人粒系集落刺激因子治疗粒细胞缺乏症疗效明确。它作用于造血干细胞[4],促使粒细胞增生、分化和成熟,刺激幼稚粒细胞向中性粒细胞分化,动员骨髓中成熟中性粒细胞的释放,可使中性粒细胞迅速增多,并增强粒细胞趋化、吞噬和杀菌能力,常用剂量为每天2~5 μg /kg,皮下注射,大大缩短骨髓的康复和粒细胞恢复时间。过去粒细胞缺乏症的死亡率在50%左右,自从应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后,死亡率下降到5%以下[3]。本文5例均应用惠尔血150~300μg/d皮下注射,连续使用4~11 d,4例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恢复正常。结果表明:基因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能有效地促进粒细胞生成,对粒细胞缺乏症有良好疗效。
除了积极控制感染和升白细胞治疗外,还要注重甲亢的治疗,甲亢患者伴有高热、感染时,往往加重甲亢病情,并可能诱发甲亢危象。糖皮质激素及β受体阻滞剂,认为对甲亢起到病因治疗作用。近年来有观点认为Graves病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甲亢只是其中的一种临床表现[5],应用糖皮质激素可抑制自身免疫反应,可能对Graves病病因起到治疗作用,糖皮质激素在足量广谱抗生素基础上短期应用,不仅在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多个环节抑制甲状腺功能,还可以抑制外周组织T4向T3转化,激素还可减轻免疫反应物对粒细胞系祖细胞的抑制和减轻中毒症状,提高机体对有害物质刺激的耐受性。β受体阻滞剂可控制心率,降低心肌代谢率,可以抑制外周组织T4向T3转化,从而发挥抗甲状腺作用。本文5例患者均在抗感染和积极升白细胞的同时,加用糖皮质激素及心得安治疗。
从本文治疗中我们体会到,控制感染、积极升白细胞以及积极治疗甲亢,是治愈此类患者的成功保证。
参 考 文 献
[1] 戴为信、抗甲状腺药物治疗、中国临床医生,2005,33(10):8-10、
[2] 叶任高、内科学、人民卫生版社,2004:593、
[3] Pearce SH、Sponlaneous reporting of adverse reactions to carbimazole and propylthiouracil in the UK、Clin Endocrind (oxf),2004,61(5):589-594、
[关键词] 护理;甲亢;131碘
甲亢是自身免疫性的疾病,同时也是最常见的内分泌疾病。131碘对甲亢病的治疗效果很好,有着费用少、治疗方便、副作用小等优点,而在国外早已把131碘作为甲亢治疗的首选方式,所以现在此治疗方法被很多患者和医生所接受。本次研究选择了我院2009年2月~2010年9月所收治的120例使用131碘治疗的甲亢患者,然后对其进行了一系列的护理工作,最后取得了不错的效果,详细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120例患者中,男性43例,女性77例,,年龄在15~73岁之间,平均年龄是44岁。120例中,有74例是初次治疗,29例是复发者,还有17例是合并有糖尿病患者。
1、2方法
心理干预:因为甲亢是一种高代谢的疾病,通常患者情绪都比较易怒,所以在用131碘进行治疗的时候,患者都会有一些恐惧、担心心理,那么这种心理也势必会对疾病造成不良影响。因此我们首先要和患者建立好关系,鼓励患者说出内心的感受,然后对患者所担心的问题,进行认真解答,同时还要理解患者心情,尽量去满足患者的合理护理要求[1]。在对患者解释个人情绪所对疾病造成的影响时,要让患者知道如何对自己的情绪进行控制,同时引导患者以最好的心理状态去接受碘治疗。
碘治疗的知识教育:在对患者进行131碘治疗之前,护士要先用简单明了的语言对患者渗透碘对甲亢治疗的效果及基本原理,还有一些治疗时可能发生的反应还有注意事项等。同时还要发放知识的宣传资料,让患者对整个的治疗过程有所了解,让患者在进行碘治疗时,知道射线产生危害,从而让患者能自觉的做好防护措施。
辅助检查指导:像患者介绍常规检查和特殊检查项目的名字,以及做特殊检查的方法和目的,还要像患者交代好检查前检查后所要注意的问题,比如说在甲状腺扫描和甲状腺功能测定时,必须是在服药后定期时间内进行扫描和测定等。
饮食方面的护理[2]:对于甲亢患者,要多提供高蛋白、高热量、含维生素的食物,同时还要控制好患者的饮食,不能暴饮暴食,特别需要注意的是,禁止让患者饮用一些浓茶、咖啡类的饮品,同时还要忌烟忌酒。
在服碘之前的指导:在服碘之前的2到4周,不能服用任何带有碘的食物和药物。在用碘前的3到6天,停用一切甲状腺剂和抗甲状腺的药物。同时医护人员要协助患者及家属签订知情同意书,在服用碘的前几日,要让患者充分的休息,并且要告知患者要空腹服用碘。
服碘后的指导:在服用了碘以后,两个小时之内不能进食,避免干呕、恶心,大小便要在指定的卫生间,并用水反复冲2次。在服碘的一周内,要注意休息,一个月之内不能做过重的体力劳动,同时也要加强营养,避免感染,以防甲亢危害。在用碘的一个月内,避免因为服用含碘药物,而导致点被重吸收,对于病情较为严重的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法抗甲状腺的药物,以此来缓解症状[3]。
2 结果
在对患者进行上述护理方法以后,患者的不良反应有明显的减轻,并且满意度也颇高,详情见下表。
护理方法对比效果表
3 讨论
对用131碘治疗的甲亢患者进行护理时,要实施心理护理、知识教育、专业指导、人文护理等方法,让患者在服用131碘的同时,能了解到相关的事项,让患者清楚的明白碘治疗的原理以及效果,这样也就缓解了患者担忧、紧张、忧虑的情绪,从而也就提高了碘治疗的效果。通过本次的研究我们看以看出,在对甲亢患者进行了一系列的护理以后,患者的一些不良反应都有所减轻,而且患者对护理方法也比较满意,所以在日后的临床治疗上,一定要加强对甲亢患者的护理,这也是减少并发症的保证。
参考文献:
[1]杜广芝,闫晓云,刘宝丽、甲亢~(131)碘治疗过程中的护理方法研究[J]、社区医学杂志,2006,(21)
术前准备
检查与评估:①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诊断、分型与严重程度:不同类型的甲状腺功能亢进症麻醉与手术的方式不完全一样。②适应证的确立。③手术耐受性的确定:需要常规实施心肺功能、心电图、血电解质等检查,还需要摄片了解气管压迫情况。
药物治疗与准备:①抗甲状腺药物联合碘剂:是最常见、最安全有效的术前准备方案。常规使用抗甲状腺药物,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可以选择丙硫氧嘧啶或甲巯咪唑治疗2个月左右,当患者临床症状消失,T3和T4正常或基本正常,体重增加,心率
术中处理
术中最关键的问题是选择合适的麻醉方法与甲状腺次全切除方案。
术后处理
常规观察与处理:术后24小时需要严密监护,常规准备气管切开包、钙制剂(如葡萄糖酸钙)和注射用葡萄糖盐溶液。以防急用。
并发症的观察与处理:手术可出现一系列并发症,尤其要重视甲状腺危象和甲状腺旁腺功能减退症的及时发现与处理。见表1。
表1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及其发生率
甲状腺功能的再评估: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功能的恢复需要4~6周,因此,宜在术后4~6周检查与评估甲状腺功能。有些患者因为甲状腺切除,产生暂时性甲状腺功能减退,一般需要给予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大多数患者可以在3~4个月内恢复正常,此时,可停用甲状腺激素。假如甲状腺功能减退持续存在,则需要终身替代治疗。
随访:手术后应定期复查甲状腺功能,必要时需要行影像学检查了解残留甲状腺情况。部分患者突眼在手术以后出现或者加重,有些病人则长期处于亚临床甲状腺功能亢进或减退状态,应根据具体情况,决定是否需要采取治疗措施。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手术以后仍有复发的可能性,一般在术后5~10年出现,甚至20~30年以后才见发病。而且,复发的患者往往出现甲状腺结节,临床上需要给予重视。
讨 论
【关键词】 饮食;护理干预;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4、04、008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4-1808-02
【Abstract】Objective To study the diet nursing in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plicated with thyroid hyperthyroidism、Methods 90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plicated with thyroid hyperthyroidism in our department were analyzed and research,and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control group routine nursing measures,the observation group received diet nursing intervention,pared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ith cognitive behavior,time in hospital and patient satisfaction、Results the observation group patients in the diet and nursing intervention measures in patients with cognitive behavior,time in hospital and patient satisfaction were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by parison with significant difference(P
【Key words】 diet nursing intervention diabetes,hyperthyroidism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科收治的90例糖尿病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的患者进行分析讨论,其中男性患者48例,女性患者42例,年龄在45-89岁之间,平均年龄56、72±2、11岁。将随机分为两组,每组患者4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实施饮食及护理干预措施,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临床症状、并发症以及病程一般资料相比较无临床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临床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措施具体如下:
1、2、1、1 运动指导 适当的运动是糖尿病合并甲亢的患者提高机体抵抗力的最简单方法,运动可以提高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1]。建议中、轻度的运动方式来运动疗法如快走、慢跑、拖地、平地骑车等,注意老年人活动要适度,剧烈运动可致心脏负荷加重。
1、2、1、2 正确服用药物 指导患者及家属按时医嘱服药;控制血糖的药物、告知患者及家属服药的注意事项及药物常见的副作用,最易导致低血糖的发生,如患者出现心慌、周身大汗或者昏迷时则提示低血糖的发生,可以吃糖果或者进食增加糖的摄入[2]。治疗甲亢的药物要长期服用,不可漏服或者减量。
1、2、2 观察组患者在实施常规护理措施的基础上给予饮食及护理干预措施
1、2、2、1 热量的控制 诊断为糖尿病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的患者,首先以治疗甲亢为主,治疗糖尿病为辅。甲亢的患者需要高热量的食物,随着甲亢的逐渐控制,最终的血糖调节也比较容易。糖尿病合并甲亢的疾病属于消耗性疾病,在治疗初期对于总热量的供给也不要过于的限制,一般是早期治疗的2-3个月内,可以适当的补充维生素、蛋白质,这也能有利于血糖的控制,因此,糖尿病合并甲亢的患者的总热量要比单纯糖尿病患者总热量增加10%左右[3]。
1、2、2、2 蛋白质类的摄取 据有关资料报道,1、1%的患者糖尿病合并甲亢,有2、0%-3、6%甲亢合并糖尿病的患者。糖尿病和甲亢疾病是相互加重病情的,并且发生的并发症较多,比较复杂,因此更加的重视糖尿病合并甲亢的患者。糖尿病会导致机体代谢性紊乱,使体内的蛋白质加快分解,大量丢失,极易发生负氮平衡。因此在糖尿病合并甲亢的患者的饮食中必须保证优质蛋白质的供给。可以选择植物性蛋白中含有纤维素较多,有利于降低三酰甘油以及血脂胆固醇,能够有效的预防动脉粥样硬化发生。
1、2、2、3 碳水化合物的供应 当患者血糖值
1、2、2、4 维生素以及钙的摄取 糖尿病患者的饮食一定的限制导致体内的维生素缺乏。因此在糖尿病合并甲亢患者的饮食中必须增加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做好副食的搭配,每餐保证足够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由于糖尿病患者的肾小管滤过率增大,对磷、钙的重吸收减少而引起机体内的缺乏,导致骨和矿物质的代谢紊乱,因此对于糖尿病合并甲亢的患者饮食中要适当的补充钙以及维生素D。
1、3 数据处理 进行数据分析方法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l3、0进行统计,P
2 结 果
两组患者在住院期间的临床治疗效果比较,观察组患者实施饮食干预后的认知行为、住院时间以及患者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经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
3 讨 论
2型糖尿病合并甲亢的患者加强对患者及家属的健康教育工作,讲解糖尿病合并甲亢的相关知识,饮食的主要搭配,以及低血糖的自救方法。改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提高合理的饮食方法,降低治疗的费用,减少患者住院天数,最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能够有效的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最终使患者满意度上升。
总之,对于糖尿病合并甲亢患者实施有效的饮食干预措施是至关重要的,既能够控制血糖,又可以满足甲亢的高代谢要求。能够明显的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满意度。俗话说的好:三分治疗七分护理[5],糖尿病合并甲亢患者的主要护理工作就是帮助患者调整饮食护理干预,能够缩短患者病程,能够出院后认知能力提高,可以有效的控制疾病,提高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赵旭东、从两种评定方法的差异看糖尿病患者的依从性特点[J]、昆明医学院学护理报,2010,20(41):166-168、
[2] 张琛、糖尿病患者的护理干预[J]、中国医药指南,2011,19(3):1124-1125、
[3] 王炳坜、甲状腺切除后功能性并发症的预防[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9,3(8)1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