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作文网

杜富国事迹简介(精选4篇)

时间: 2023-08-05 栏目:写作范文

杜富国事迹 篇1

“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杜富国响应号令,在南疆扫雷行动中为了人民利益时刻冲锋在前,为了战友生命血染雷场。“不是天赋异禀,而是百炼成钢”。杜富国的英雄壮举并非与生俱来,而是靠汗水浇铸、靠实践锻造、靠血性挥就。

负重前行当牢记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要求共产党员把党和人民的利益摆在高于一切的位置上,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应当首先想到党和人民群众的整体利益。“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我们党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一旦脱离群众,就会失去生命力,作为一名党员干部若心中没有人民、没有理想信念,精神上便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

负重前行当勇于担当。“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这是我们党员干部的担当精神的最崇高的体现,体现着“在其位,谋其政”的责任精神,彰显“知其难为而为之”的无畏气概。“你退后,让我来!”这是杜富国受伤前说的一句话。当接到“查明有无诡计设置”的指令后,他以命令的口气对同组战友艾岩说。这是军人的担当精神与责任意识,更是不怕牺牲敢于主动承担危险的大无畏。

负重前行当履职尽责。作为一名党员干部,必须努力增强责任意识、作为意识,不断改善思想作风和工作态度,无论担任什么职务、工作在什么岗位上,都必须在其位谋其政,立足本职,勤业敬业,为国家、为人民谋取更多的`利益,始终以身作则,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努力向党和人民交出一份新时代的满意答卷。

作为党员干部,在新时代的航船上需自觉践行群众路线,牢记为民服务宗旨,扛重担,接重任,带着使命负重前行。

杜富国事迹简介 篇2

杜富国,贵州湄潭人,南部战区陆军某扫雷排爆大队四级军士长,在一次边境扫雷任务中为掩护战友被炸致残;先后获得“全国自强模范”“感动中国十大人物”“时代楷模”“最美奋斗者”等荣誉,被陆军评为“四有”新时代革命军人标兵,荣立一等功。2019年,被中央军委授予“排雷英雄战士”荣誉称号。

早晨6:30,杜富国准时醒来。明亮的晨光透过窗户,洒在洁白的床单上。但杜富国眼前仍是一片漆黑,他对光的感知,早在那一声巨响后就消失了。

2018年10月11日下午,在执行云南边境人工扫雷任务时,杜富国和战友艾岩发现一枚爆炸物。“你退后,让我来!”杜富国蹲下排查,突遇爆炸。生死瞬间,他用身体护住战友,倒在血泊中,永远失去了双眼和双手。

英雄壮举,感天动地。2019年5月16日,在第六次全国自强模范暨助残先进表彰大会上,同年7月31日,中央军委授予杜富国“排雷英雄战士”荣誉称号,为他佩挂英模奖章、颁发证书,合影留念。

两年多来,他以惊人的`毅力闯过一道道难关,实现了自强自立。

穿衣,叠被,刷牙,洗脸……无需旁人辅助,一切如常人般自然地进行着。

“其实,我就是一个正常人,只不过换了一种生活方式而已。”在陆军军医大学西南医院康复楼军人病房,杜富国开始了新的一天。面对记者,聊起现在的自己,他语气平静,有时说到兴奋处,也会大方地哼唱几句自己喜爱的歌。

《夜空中最亮的星》《壮志在我胸》《当个英雄》……杜富国说,他以前还喜欢过一位盲人歌手的歌,现在不喜欢了,因为他觉得,那首歌充满了假设、遗憾、伤感、叹息,还有对别人的依赖。

泰戈尔说:“世界以痛吻我,我要报之以歌。”那我们就循着杜富国经常听唱的那些歌,走进他受伤后奋斗在“另一个战场”的那些日子。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以上就是差异网为大家整理的6篇《杜富国事迹简介》,希望可以对您的写作有一定的参考作用,更多精彩的范文样本、模板格式尽在差异网。

杜富国事迹 篇3

2018年11月,云南中越边境上的坝子雷场,几十名解放军战士手拉着手高唱着军歌,齐步踏过这片曾经埋有几千颗地雷的死亡地带,用这种特殊的方式告诉乡亲们,他们脚下的这片土地安全了,在队列中本来应该有一位名叫杜富国的战士,可是此刻,他再也没有机会拉着战友的手亲眼见证这特殊的时刻。

我们把时间拉回到一个多月以前,此时的杜富国已经在边境扫雷部队中服役三年多,他出入雷场上千次,拆弹2400多枚,从一个年纪轻轻的边疆卫士逐渐成长为扫雷尖兵,这个九零后的战士甚至把自己的网名改成了“雷神”,前不久他刚刚结婚,本该好好的享受新婚以后的甜蜜生活,他却毅然告别了妻子,返回了雷区战场。

10月11号,27岁的杜富国和战友艾岩再次踏上坝子雷场。杜富国轻轻的向艾岩挥了挥手,示意他远离爆炸物,“你退后让我来”,这是杜富国在排雷现场最常说的一句话。爆炸的瞬间,杜富国下意识的倒向艾岩所在的方向,他挡住了四散的弹片和冲击波,时间被定格在了十四时三十九分。

距离爆炸点不足两米的艾岩在杜富国的保护下,只是脸部受到些擦伤,而身处爆炸中心的杜富国保护衣被冲得粉碎,棉条被烧得滋滋作响,鲜血混杂着爆炸的硝烟浸染了全身。

经过两天的抢救,杜富国终于保住了生命,然而他失去了双手和双眼。

杜富国的父亲含着泪将儿子的伤情如实地说了出来,他颤抖着哽咽着,不知道该如何来安慰自己的孩子,杜富国平静地微笑着,他让亲人们不要担心他会坚强。而他的妻子王静知道,这个男人习惯了把所有的痛苦一个人咽下去。作为妻子,她要做的就是,在丈夫的身后撑着他,照顾他,从今往后成为他的眼睛。

随着最后一片雷场的交接,曾经的死亡地带正在被乡亲们用辛勤的汗水和坚实的双手开拓成满山的田地。曾经的雷场上,一棵棵树苗正在蓬勃生长,一簇簇老山兰默默吐露着芬芳。这老山兰不就是我们的英雄之花吗?杜富国曾在日记里写道,“我见过最美的风景,就是在我扫完的雷区上面盖上房子,老百姓可以安心种地生活。”虽然他再也无法亲手触摸这片重获新生的红土地,再也无法亲眼领略这和平宁静的风景,可是在他内心深处早已装下了这最美丽的画卷。

告别婚房,走向雷场,那是军人的使命;你退后让我来,那是勇者的担当;岁月静好,那是英雄的守护;人民安宁,那是国家的誓言。

杜富国事迹 篇4

杜富国,贵州省遵义市湄潭县人,1991年11月出生,2010年12月入伍,中共党员,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南部战区陆军原云南扫雷大队四队五班战士,上士军衔。该同志坚决响应党号令,主动请缨参加边境扫雷任务,2015年7月进入云南扫雷大队后,先后进出雷场1000余次,累计排除爆炸物2400余枚,处置各类险情20多起。服役期间,荣立一等功1次,多次获嘉奖,分别被表彰为“优秀士兵”“优秀士官”。

2018年10月11日下午,杜富国和同组作业的战友艾岩在位于麻栗坡县老山西侧的坝子雷场作业时,发现一枚少部分露于地表的加重手榴弹,身为作业组长的杜富国深知这种手榴弹当量大、危险系数高,他在报告险情后接到上级“查明有无诡计设置”的指令后,对艾岩说了一句“你退后,让我来”,便小心翼翼地按照作业规程,用小刷子一点一点清除弹体周围浮土时,突然,“轰!”一声巨响,他倒在了血泊里,保全了战友,自己失去了双眼和双手。在手榴弹爆炸的瞬间,杜富国的身体向左倾斜,阻挡了扑向同组搜排战士艾岩的冲击波和弹片,避免了他身边战友遭受更大的伤害。

2018年11月20日,南部战区陆军云南扫雷大队在杜富国的病房内,举行了一场庄严的仪式:扫雷大队领导宣读了南部战区陆军为扫雷英雄杜富国记一等功的通令;2018年12月20日,杜富国被评为陆军首届“四有”新时代革命军人标兵。

    【写作范文】栏目
  • 上一篇:调动申请书(精选4篇)
  • 下一篇:组织生活会会议发言材料(精选7篇)
  •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本站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