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作文网

护理基础知识培训(精选8篇)

时间: 2023-08-07 栏目:写作范文

护理基础知识培训篇1

一、重视护士培训,努力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一)按护士规范化培训及护士在职继续教育实施方案抓好护士的“三基三严”及专科技能训练与考核工作。

1、制定了详细、可行的护理人员业务学习及“三基三严”培训计划,并按照计划实施。

1——11月份共组织全院性护理业务学习15次,共培训500多人次。组织对护理人员三基理论考试13次,考试人次312人次,平均xx分,合格率100%。

2、对两年内护士进行素质提高规范化训练。

年初护理部根据xx市《关于实施xx市年轻护士素质提高行动方案》的通知的文件精神,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制定了以“提高护士素质、改进护理服务”为主题的年轻护士素质提高行动方案,并组织实施。护理部对16名年轻护士安排了轮转计划表,制定了《年轻护士素质提高轮训手册》,2月18日召开了年轻护士素质提高行动动员大会,调动广大年轻护士的积极性,使其主动参加到活动中来。各科室指定一名总带教师,负责对轮转护士的带教计划的制定、实施、考核,并将考核情况记录在轮训手册上。护理部组织开展了一系列活动:

(1)2月25日举行了对2年内年轻护士“单独值班资格考核”。主要内容包括:基础护理技能、理论、核心制度、部分危重病人急救流程等,全院只有1人考核不合格,考核合格者安排单独值班;

(2)2月28日举行了一次2年内护理人员护理技能竞赛。

(3)与医教科联合举行了一次医患沟通情景演示。

(4)组织年轻护士开展读书沙龙等。通过这一系列活动,丰富了培训内容,提高活动成效,提高年轻护士各方面的素质。同时,4月份护理部召开了带教护师座谈会,总结、交流带教工作,进一步提高带教水平。

(二)加强人文知识的学习,提高护士的整体素养 。

4月28日邀请上海东方航空公司高级培训师来院对护理人员进行护理礼仪培训。

(三)更新专业理论知识,提高专科护理技术水平。

随着护理水平与医疗技术发展不平衡的现状,为了满足临床需求,更好的发展我院的专科特色,护理部有计划的选送护士外出至苏州、南京进修、学习培训共40余人次,以不断提高专科护理学术水平。

(四)重视岗前培训,规范基础护理操作。

11月份护理部制定了新进护理人员岗前培训计划,联合医教科,对xx、xx年新进护理人员进行了系统、规范的岗前培训,内容包括:医院文化、服务宗旨、护士行为规范及要求、医疗护理法律法规、安全意识及护理相关规章制度、消毒隔离知识等,进一步提高新进护理人员敬业精神,增强护患沟通能力,让其对护理工作中容易出现的环节有所了解,减少护理差错发生。

2、加强护理技能培训,规范基础护理操作。

由护士长、护理操作能手组成护理技能培训小组,对新进护理人员基础护理操作进行逐项培训,统一、规范基础护理操作流程,培训结束逐项考核,要求人人熟练掌握基础护理操作,使新毕业的护士能快速适应临床,更好的为患者服务,减少临床带教时间。

二、加强护理管理,提高护士长管理水平 。

一是护理部多次组织护士长参加省级、市级护理管理培训班,以进一步提高护理管理队伍素质和我院的护理管理水平。

二是加强护士长目标管理考核,月考评与年终考评相结合,科室护理质量与护士长考评挂钩等管理指标。

三是促进护士长间及科室间的学习交流,每月定期召开护士长例会,每季度召开护理质量分析会,进行护士长工作经验交流,借鉴提高护理管理水平,提高护士长的管理水平。

四是培养护理管理新力量,11月份组织了一次全院护师资格以上人员护理管理知识培训,培养护理人员参与科室护理质量管理意识,同时为医院向二级医院发展培养、储备管理人员。

三、加强护理质量过程控制,确保护理工作安全、有效。

(一)继续实行护理质量二级管理体系,尤其是开发提高护士长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又要发挥科室质控小组的质管作用,明确各自的质控点,增强全员参与质量管理的意识,提高护理质量。

(二)建立检查、考评、反馈制度,制定了《护理质量管理作业指导书》,并经常深入各科室检查、督促、考评。考评方式以现场考评护士及查看病人、查看记录、听取医生意见,发现护理工作中的问题,及时提出整改措施。

护理基础知识培训篇2

在各科室按照中医辨证施护病种和中医护理操作技术项目达到护理部要求的前提下,科室将每月中医特色护理开展情况上报护理部,经核实统计后上报院部,院部根据科室住院病人床位使用情况,按特色操作的收入予以一定比例奖励科室护理人员,调动护理人员的积极性,促进中医特色护理的开展。制定系统的培训计划护理部制定了护理部临床护士全员培训计划、科内培训计划、院内护士针推科轮转计划、外出进修学习计划等,以确保各项培训制度的落实。制定护理人员培训目标要求护理人员接受系统中医知识与技能培训,非中医护理专业护士三年内接受中医药知识和技能岗位培训时间≥100学时,中医护理培训人数达到医院护理人员总数的70%以上。各临床科室开展中医单病种≥2项,开展中医护理特色操作项目≥3项。要求中医护理操作开展项目尽量和单病种相关联。全院护士中医基本理论考核通过率达100%,中医护理操作技能考核成绩≥90分。院内培训(1)护理部理论培训。护理部基本理论和技能培训做到一线护理人员全员参与,采取“集中学习与自学相结合”的方法。集中学习后,护理部上网下载专题学习资料下发到科室,课后出思考题,由护士长督促学习、提问,使护理人员巩固所学知识。2010年上半年,院部订购本科教科书《中医护理学》[2],人手一册,开设中医护理基础理论学习班,邀请院内主任中医师、针推科主任等给护理人员进行系统的中医基础理论授课。全院临床护理人员怀着极大的热情,利用业余时间参加听课,4~6月两个月的时间共完成了38次、72学时的中医基础理论知识学习,并进行了四次阶段性的理论知识考试、一次综合性的中医理论考试。素日里,护理部每月组织1次中医护理知识专题讲座,护理部每半年对全院护理人员进行中医知识考试,对不合格人员进行补考,直至考核合格。(2)护理部技能培训。根据中医医院管理年活动检查评估细则,并结合本院实际工作情况选定了穴位注射、穴位按摩、耳穴压豆、艾条灸等共4项中医传统技术操作作为培训内容。护理部组织护士长、护理骨干外出短期培训、参观学习、观摩,护理部要求外出学习、进修回院的人员写学习体会,在护理人员中进行针对性的护理业务讲座,并制定在科室开展工作的计划。护理部定时督查,以点带面,带动其它科室中医护理操作新项目的开展。

评价指标理论水平

以本科教材《中医护理学》[2]等考试成绩为指标,技术水平以《中医护理常规技术操作规范》[3]技能考核成绩为指标,护理质量检查成绩以每季中医护理质量检查得分作为指标。提高了护士学习中医知识的兴趣系统的中医护理知识和技能的培训使全院护理人员对中医知识的学习产生了兴趣,促进了护理人员中医知识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2009年10月呼吸内科护理单元被评为全国中医特色护理优秀科室;2010年10妇产科护理单元获中华中医药学会“第二届全国护理先进集体”荣誉称号。至2010年10月全院有66人取得丽水市中医药学会和丽水市中医院联合举办的中医基础理论和技能培训合格证书,有125人3年内接受中医药知识和技能岗位培训时间≥100学时。2011年10月在浙江省中医医院“三级乙等”等级评审中我院的中医特色护理得到好评。护士的中医理论、技术操作成绩有大幅度提高,中医基础理论成绩、考核技能成绩,活动前后成绩比较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着意义(P

讨论

根据科室的实际情况带动各护理单元中医特色护理工作的开展。经过3年的系统培训,中医特色操作开展项目从4项增加到12项,开展次数从186人次到10385人次,取得如此大的进步,得益于系统的中医护理培训。促进中医护理操作技能的临床应用对护理人员进行基础理论、技能应用的系统培训,护士的中医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明显提高,为临床护理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同时大大提高了护士工作能力,增强了自信心,提高了工作积极性。加上医院给予合适的奖励机制相结合,进一步促进了中医护理技术的开展。中医护理技能如拔罐、熏洗、敷贴、耳穴压豆等方面,具有操作方便、使用器具简单、适用范围广和见效快的特点[4]。在本院住院的老年病、常见病,及需长期治疗患者的治疗中有着积极作用,病人乐于接受。由于效果明显,提高了住院病人的满意度,同时促进了中医护理技术的临床应用。

护理基础知识培训篇3

【关键词】 新护士;规范化;培训;对策

随着护理学科的发展,医学模式的转变以及人们对护理需求的不断提高,对护士的护理理论知识、操作技能及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为了让新护士尽快适应新环境,实现从学生到专业护理人员的角色转变,熟练掌握护理专业基本知识和技能,胜任临床护理工作。从2006年开始,我院对从学校走入工作岗位的新毕业护士,进行有计划、有目的、有针对性的1年内的全院轮科培训。虽然在进行培训的过程中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这些存在的问题直接影响到培训的效果。为此,笔者就存在问题及解决办法进行探讨,以期进一步完善培训管理体系,提高新护士的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进而提高临床护理质量。

1 存在问题

1、1 对规范化培训认识不足

由于临床护士人力资源的不足和病人对医疗服务要求的不断提高,新护士的轮科培训给临床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同时也增加了护士长和高年资护士的工作量,使得部分科室对培训工作的认识不足,新护士也在忙于协助完成各班护理工作,出现重使用,轻培训现象。由于缺乏足够的时间进行规范化培训,造成对培训者要求不严、考核不到位,对新护士是否达到培训要求,水平如何,没有客观真实的评价[2]。

1、2 培训内容和形式的单一

对不同学历层次的新护士培训内容一致,没有进行分层次的有针对性的培训,影响新护士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护士不能按照所接受的教育、能力、职称的不同分层次使用,客观上导致培训动力不足,护士职业生涯规划缺乏目标。培训形式较单一,主要采用上岗前的集中岗前教育和系统化的课程培训。

1、3 新护士存在的问题

1、3、1 职业素质有待提高

新护士工作热情高、精力充沛,接受新知识快,竞争意识强,但对护理专业所需的态度、价值、信念还不够成熟;由于工作经历短,心理素质和应急能力差;团队协作精神、慎独精神和工作自律性还需要在临床工作中不断培养[3]。

1、3、2 缺乏理论知识运用于临床实践的能力

新护士基础理论知识掌握不错,但工作经历短,不能结合临床实际,对病人进行病情观察、急救处理;技术操作水平与病人的需求有相当的差距。病人和家属常会担心新护士不能给予良好的治疗和护理而拒绝其临床操作,导致新护士自信心不足。

1、3、3 缺乏有效的沟通能力

新护士刚刚步入工作岗位,心理角色还未从学生转换为护士,遇事常会随心所欲、缺乏耐心、语言生硬,易造成医护沟通、护患沟通不足,给工作带来困扰[4]。

1、3、4 缺乏应用批判性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

新护士进入科室轮转,护士长一般安排新护士从事一些基础护理工作,出科理论考核和技术操作考核,只是起到复习和巩固基本技能和基本理论的作用,不能调动护士判断、思考问题的能力。

2 管理对策

2、1 新护士的规范化培训,组织落实是关键

护理部制定了护士培训登记手册,将在所轮转科室参加的培训内容详细记录。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全体护士和接受培训的新护士都应了解培训的内容和重要性,共同配合搞好这项工作。护士长更要有培育人的意识,克服工作中的困难,带领高年资护士对新护士进行本专业疾病和相关理论知识的指导培训。通过不断的培训,使他们在临床实际工作中不断地掌握更多、更新、更深的相关知识和技能,从而提高实际工作能力[5]。

2、2 新护士规范化培训系统化

新护士由护理部组织1周的岗前培训。培训内容为制度规范教育,学习医院的各项规章制度,差错事故的防范措施等,希望通过给新护士讲解医院管理体制,特别是护理管理体制帮助新护士在短时间内对医院整体环境有初步的了解,从而尽快适应新环境,增强法律意识和组织纪律性;基本专业素质和技能教育,如护士素质要求,职业道德及行为准则规范,预防医院感染意识教育,急救与复苏技术和消毒隔离知识、护士礼仪等。开设系统化培训课程,1年为1周期,课程计划3年内(3周期)完成,每隔 2 周安排1次,选择在晚上,以减少对临床护理工作的影响,要求新护士3年内必须参加100%课程学习,并有考勤记录,每节课结束后即进行理论考试,了解学习掌握情况。系列课程由高年资护士、护士长讲授,内容与临床结合。而且利用院内的信息平台,将所有课程的课件放在院内网上,方便护士学习。新护士通过课程培训,能够达到合格护士的基本工作能力要求。

2、3 全方位组织实施的全院轮科培训

新护士必须到内科、外科、妇科、儿科、急诊科、手术室进行轮科培训。由护理部制定轮科培训时间表,制定总的培训目标、学习内容及要求。各临床科室根据专科特点,制订具体的实施方案和培训内容。并在高年资护士的带领下执行操作项目、完成各班工作,使新护士比较系统地掌握护理专业必须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注重理论和操作结合,通过每日护理查房、业务学习等形式选择不同的病例,采取“以问题为基础”训练方法,由浅入深地进行提问、分析、探讨,逐步培养新护士观察、综合分析和有效地解决问题的能力。并根据学历层次、工作能力,在培训的过程中除了基础培训外,本科生应注意教学、科研能力的培养。

2、4 培训的考核评价制度

严格而又科学的考核评价方法是有效培训的保证,新护士在培训期间,各科室根据科室的特点对新护士制定具体过关操作考核项目,操作考核由新护士向所在科室的护士长或带教老师主动提出,将所有考核成绩记录在“护士在职培训登记手册”,除科室考核外,护理部成立培训小组定期对科室培训计划完成情况进行督促检查,培训结束后对新护士进行转正综合考核,对综合考核不过关者,由负责培训的科室查找原因,检讨培训落实情况并重新考核。

3 小结

新护士系统化、规范化培训是护理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重要部分,关系着护理专业人员的成长发展和整个护理队伍素质的提高。对于第1年新毕业的护士来说,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培训的重点,培训的目标实现需要对新护士进行科学的考核评价,应重视培训过程的管理,才能有效提高培训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顾建芳,黄治华,唐晓娣、护士规范化培训的现状与分析[j]、上海护理,2006,6(6):47、

[2]蔡虻,姚莉,沙红,等、新毕业护士规范化培训方法的探讨[j]、中华护理杂志,2003,38(4):290、

[3]吴欣娟,马丽莉、新护士系统化培训体系的建立及效果探讨[j]、中华护理教育,2005,2(2):54、

护理基础知识培训篇4

【关键词】ICU护士定向性培养

中国图分类号:R4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0515(2010)08-048-03

The standardization trains Nurse the ICU oriented training the effect and the appraisal

LIYunLI BinWANG Xin

(Guangdong Province Zhongshan People's Hospital, Guangdong Zhongshan, 528403)

【Abstract】Objective The standardization trains nurse to ICU to use the oriented training pattern, raises efficiency which and quality Nurse ICU trains, improves Nurse ICU faculty the insufficient clinical present situation、 MethodsContrasts January, 2007 from to use the directing plan to December, 2009 in Nurse ICU rotation to carry on the raise partially, collects it to the training program percentage participating, Targets and so on training effect as well as clinical work quality, and pare with standardized training, appraise Nurse ICU the directing raise the clinical feasibility and the effect、ResultsAccepts the directing raise pattern nurse the faculty nurses evaluating indicators and so on theory and skill examination result as well as clinical work quality inspection pares standardized training group nurse to be high、 ConclusionThe directing raise pattern may enhance ICU the specialty to train nurse to the standardization the attraction, enhances nurse's faculty to nurse ability, improves the ICU clinical nursing quality effectively、

【Key words】ICUNurseDirecting raise

ICU需要经过专门训练的护士才能保障临床护理工作的有序开展,但目前临床经过专科培训的护士严重不足,从而影响护理工作质量,加快专科护士队伍建设是保障ICU护理工作顺利发展的必要要求[1-2]。自2007年1月-2009年12月本院采用定向培养模式对ICU护士进行培训,取得较好的效果,现将方法和结果报道如下:

1、对象和方法

1、1、、对象

选择将2007年1月-2009年12月在本院内科ICU与外科ICU两个护理单元轮转的护士80名,将80名ICU护士按照轮转批次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其中试验组38名,男10名,女28名,平均(21、7±1、5)岁;学历:本科24名,大专14名;工作年限:

1、2方法

两组护士均按照医院规范轮训方案在ICU内完成为期半年的轮训;其培训方案分为两个阶段:第1阶段(1-4月)为基础理论与技能培训阶段,主要以跟班的形式参与ICU护理工作。通过定期组织理论知识学习与操作示范强化专业知识;培训结束后进行考核,考核合格者方可进入第2阶段轮训;第2阶段(5-6月)为临床实践阶段,在ICU高级护士的指导下,独立完成ICU护理工作,并对其护理质量进行评价。两组护士在第1阶段的基础理论与技能培训存在着不同,具体内容如下。

1、2、1对照组在第1阶段培训中,进行40课时的理论与45课时的技能培训,其主要内容包括循环、呼吸、消化、神经、水电解质酸碱平衡、营养等ICU各个方面的理论知识以及病人评估、基础护理技能、抢救技能、各种仪器的使用等临床基本技能。

1、2、2试验组在第1阶段培训中,进行80课时的理论与40课时的技能培训,其内容包括ICU护理理论培养:根据护理状况指数的内容从8个方面进行理论培养:基础ICU 护理; 机械通气护理;静脉内置管护理; 输液管理;心律及循环监测;药物管理;肠内营养护理;卫生护理及设备管理。临床技能培养:采用纽约大学卫生经济学中心关于综合技能汇编的12个部分护理任务,进行分类培训,包括:与病人交流; 营养; 卫生; 排泄; 药物;生命体征; 护理程序; 护送病人; 病人出入院; 各专业间的交流; 对工作人员的教育与指导; 给药。

1、3评价指标

①对参与培训的ICU护士进行基础理论与临床技能的考核,总分均为100分,单项成绩≥90分为优秀,75-90分为合格,

1、4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APS13、0评分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t检验比较两组ICU护士培训考核成绩的差异;

2结果

2、1两组ICU护士培训考核成绩比较

两组ICU护士培训考核成绩比较见表1。从表1可见,试验组护士在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技能和专科护理理论的考核成绩均高于对照组护士,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

3讨论

3、1定向性培养模式能够提高规范化培训护士对ICU专科培训的兴趣

规范化培训护士加入ICU护理团队是ICU 专科人才培养与梯队建设的最主要途径,而目前临床却面临着如何吸引并留住他们到重症护理病房任职的巨大的挑战[4]。一方面,由于我国护理基础教育阶段教育缺乏ICU相关专业的课程设置[1],新毕业护理人员缺乏对ICU基础知识与基本操作的了解,也没有获取相关知识的途径导致,因此对参与ICU 护理的工作存在畏难情绪;另一方面,现有的ICU专科护士培训方案,存在着培训周期长,培训内容设置不合理等问题,影响了培训效果,使护士在工作中常产生无助感,也对从事ICU护理工作的职业规划产生也会负面影响[5],不愿进入ICU工作。Lorin等针对医生的调查问卷也证实了这样的观点:由于ICU的工作负荷重,压力大,新毕业医生对ICU专业选择度极低[6]。因此,需要制定一个有吸引力的培训计划来吸纳新毕业护士加入ICU护理团队。

而本次研究所采用的定向培养模式,属于职业教育的一种常见模式。研究结果显示:与规范化培训的规范化护士培训方案相比,尽管试验组的部分培训内容课时数明显多于对照组,但参与度仍明显高于对照组。其主要原因在于定向培养模式具有培养目标明确,培训方式针对性强等优点,能够针对新毕业护士工作特征,制定适宜的培养方案,提高了参与ICU护理工作的兴趣,吸引其加入ICU护理队伍,有效地解了新毕业护士对ICU专业选择度极低的现状,达到建立与完善以岗位需求为导向的护理人才培养模式[7因此,定向性培训在ICU护士培训的一项新选择。

3、2、 定向性培养模式能够显著提高ICU专业水平

不同ICU培训模式对其在专业核心能力水平的影响有显著的差异[8],在本次研究中,接受定向性培养方案培训的护士,在ICU专科护理理论与技能方面能力提高明显,特别是在ICU护士的核心能力,如专科基础知识,专业技能以及临床运用能力等几个方面均较对照组有显著的提高。其原因在于,传统的ICU护士培养模式存在着局限性和片面性,在培训内容上单纯理解成动手能力或者看成知识和技能的简单叠加,没有贯彻“整体化培养”理念[9],在培训方式上对护士的引导不足,导致现有ICU护士在专业知识与技能存在缺陷;而本次研究所采用定向性培养模式更加强调了培训的全面性与针对性,一方面,根据规范化培训护士的学习特征制定培训方式,充分调动参与培训护士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使其能够主动的参与对ICU知识与技能的学习,提高培训的效率;另一方面,在培训内容上,吸收了护理状况指数的内容以及护理任务的综合技能方案的优点[10],使理论培养方案全面合理,培训内容覆盖了临床需要掌握各种基本专科知识与技能,而技能培养的针对性更强,培训的内容是根据临床需要而制定,可有效地解决临床可能遇到的各项问题,因此其培训质量较规范化培训模式有了显著的提高。

3、3定向性培养模式能够提升临床护理工作质量

本次研究显示,与接受规范化培训模式培养的护士相比,接受定向性培养方案培训的护士,在独立临床工作中,工作质量较规范化培训组显著的提高,其原因在于接受规范化培训模式培养的护士,其培训内容系统性与针对性不强,导致护士缺乏对ICU的专业知识与技能进行灵活运用的能力,不但影响培训的效果,而且导致在临床工作容易发生护理差错事故。Binnekade等也研究证实未经ICU 专业培训的护士对ICU 护理质量的存在着严重的负面影响,导致护理质量下降,护理差错发生率增加,增加了护士的职业风险[10]。而定向性培养方案的优点正在于其培训模式对临床工作的实际需要针对性强,在培训初期就重视了护士综合能力,特别是解决临床护理问题的能力培养;通过充分调动护士的潜能与积极性,从理论与技能等多个方面全面培养护士的临床综合能力,使接受培训的护士能够更有效的应对临床工作中的各种复杂情况。因此,通过本模式培养的护士,不仅在职业道德、心理素质、身体素质及团队合作的意识等方面高水平的职业素质,而且也掌握全面丰富的理论知识、扎实娴熟的操作技术、敏锐的感知观察能力和广博的人文知识等ICU护士应具备的主要能力[11],因此,能够在临床护理工作就能体现出明显的优势,保障临床工作按质按量的开展。

参考文献

[1]王欣然,李淑迦,韩斌如、 重症监护病房专科护士临床实践能力培养的认识与思考、 护理研究, 2006,20:1788-1789、

[2]Brilli RJ, Spevetz A, Branson RD, et al、 Critical care delivery in the intensive care unit: defining clinical roles and the best practice model、 Crit Care Med, 2001,29:2007-19、

[3]刘淑媛,陈永强 危重病护理专业规范化培训教程、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6

[4]Nibert AT、 New graduates a precious critical care resource、 Crit Care Nurse, 2003,23:47-50、

[5]庄一渝,严林娟,金奇红、临床发展计划在ICU护士专业培训中的实践、 中华护理杂志, 2005,40(4):299-301、

[6]Lorin S, Heffner J, Carson S、 Attitudes and perceptions of internal medicine residents regarding pulmonary and critical care subspecialty training、 Chest, 2005,127:630-6、

[7]王维利,房彤,李惠平等,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2005-2010年) 中华护理教育,2008,5(2):127

[8]成守珍,彭刚艺,刘华平等,中国16家三甲综合医院ICU护士专业核心能力现状调查与研究 现代临床护理,2008,7(8):1-3

[9]白妙春 王岩 陈海花 ,“整体化培养”理念在急诊ICU专业护士培训中的应用探讨 现代临床护理,2009,(8)9:67-70

护理基础知识培训篇5

论文摘要:目的:探讨新护士入科后的基础培训方式,以提高教学质量。方法:将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pbl)应用于l2名手术室新护士的基础教学。结果:pbl教学法能发挥新护士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解决实际问题和自主学习的能力,达到临床轮转良性循环。结论:pbl教学法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提高了新护士的参与意识,激发了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拓展了知识深度和广度,提高了思维能力。

2006年10月一2008年10月,我们对12名新护士的基础培训采用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pbl),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培训对象本组12名,男1名,女11名;年龄19-25岁;学历:本科1名,大专8名,中专3名。均为安排到手术室的聘用制新护士。按护理部的统一安排,分期分批分配到手术室工作。

1、2基础教学组组成由护士长担任教学组长,由7名临床经验丰富、素质高的主管护师担任带教老师工作,拟订规范化培训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及基础、专科教案,采用pbl教学法,使基础培训科学化、规范化。

1、3新护士岗位轮转由于新护士人科的时间、人员数量、学历不同,无法统一集中教学。所以首先安排护士进行培训前的岗位轮转,以便对手术室各岗位有初步了解,从而也使培训人员集中化。培训时,让新护士知悉每月、每周培训的总体目标和要求,使教和学达到统一、双向监控。

2结果

对新护士采用pbl教学法的基础教学,规范了操作规程,减少了老师和新护士的盲目性,缩短了基础教学和临床实践的距离,培养了护士的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经培训后有6名护士及时填补了手术岗位空缺,另外6名护士成为扩建的后备军,护理部将安排更多的护士接受手术室基础培训。

3pbl教学法

3、1制定教学计划科室教学计划的内容要求详细、具体,具有可操作性。教学计划由教学组长制定,经带教老师讨论后实施。

3、2根据计划书写教案教案是基础教师实施规范化教学的依据,内容来源于临床并服务于临床。老师以教学大纲为依据,以系统性与循序渐进为原则,将全部教学内容的各章节按关联程度划分为6个教学单元。每个单元从规章制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到专科知识、专科技能、应急预案、感染管理等层层深人。

3、3培训方法

3、3、1第1个月培训①首先轮转2周器械室,了解器械的分类保养及消毒灭菌原则,掌握基本手术器械名称、用途、打包要求及方法。对于器械的分类、打包等容易遗忘和混淆的内容采用pbl教学法。先让新护士对手术室的各种器械有一个大概的印象,让他们自己提出问题,如各种器械具体有哪些用途、如何使用及不同手术的器械包搭配原则等,让他们带着问题到手术间参观手术,观察手术过程中各种手术器械的具体作用,并组织讨论,而后再引导他们自己把手术器械的分类、用途、使用方法、器械室护士职责等知识做系统回顾,最后采用提问的方式来检验教学效果。②第3,4周人手术间做巡回护士2周。掌握巡回护士职责,外科刷手法、无菌持物钳及无菌容器的使用;穿无菌手术衣,戴无菌手套,铺无菌器械车及铺无菌巾;一般器械的传递方法;污染器械的处理等操作要点。每个专科操作先由带教老师讲解操作流程及要求并示教,大量时间由新护士自己练习。情景模拟练习使新护士的理论知识逐步向临床靠近,缩短了基础教学和临床实践的距离,护士练习后考试合格进人下个月的学习。

3、3、2第2个月培训熟练掌握妇产科及普通外科等一般腹部手术的护理配合。术前1d提问有关解剖及手术图谱,如子宫、甲状腺、阑尾的解剖特点,剖宫产术如何预防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高频电刀的操作规程,手术部位术前消毒原则等。带教老师根据术中配合情况,术后进行点评并提出要求,直至熟练掌握。

3、3、3第3个月培训掌握泌尿外科手术及术中麻醉的配合。提问有关内容如泌尿外科常用的手术体位、肾脏手术的种类及途径、肾及输尿管结石的手术适应证、术中引流管适应证,术中麻醉的配合、麻醉的并发症等。

3、3、4第4个月培训掌握微创手术的概念及腹腔镜、胸腔镜、纵隔镜、关节镜、电切镜、宫腔镜手术的配合。如用二氧化碳建立气腹的原因,电切手术中冲洗液的选择原则,腔镜手术器械的清洗保养,超声刀、氢气刀优点和使用注意事项。

3、3、5第5个月培训掌握神经外科和开胸手术的术中配合。如显微手术器械的使用与保养,颅脑外伤患者输液应遵循的原则,开颅手术中骨蜡、明胶海绵、甘露醇的作用,胸科手术配合注意事项,显微镜使用注意事项等。

3、3、6第6个月培训掌握骨科手术的手术配合。如外伤清创处理原则,开放性骨折处理原则等。基础教学组成员对半年的学习进行总结,对照教学计划强化薄弱环节。整个带教过程中随时进行提间,带教老师必须及时发现新护士在工作中存在的困难与问题,给予有效指导,同时每月进行阶段性评价。

3、4集中培训与考核考核组成员由教学组长、基础教师组成,采取每个新护士考核后教师讲评的方法,杜绝后考的学生犯同样的错误。基础教学阶段结束后,要对考核成绩进行汇总,评出单项最高项、总分最高项,评选优秀学生。根据学生的个人综合能力及基础阶段成绩,决定以后是否留用。由于新护士对手术室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了解是未知数,所以教学组成员在半年时间内采用pbl教学法,使新护士带着问题听课、练习和工作。提问是基础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带教技巧之一,评估学生所掌握的理论知识与技能情况,以利改进提高。

护理基础知识培训篇6

关键词:情景教学法;分娩期妇女保健;产科新增护士

我院每年接收大量的产妇,对于我院的新增护士而言,其产科基础知识及护理经验不足,难以胜任分娩期产妇的护理及保健工作,因此,对新增护士进行关于分娩期妇女保健的专业培训和考核很有必要。对于产科护士、助产士而言,扎实的理论知识基础、丰富的护理经验及良好的职业道德不可或缺,而优秀的教学、培训模式则是培养人才、保证教学质量的关键。传统的教学模式以教师讲授为主,实习带教课程少,学生实际操作机会不足,而这种教学模式也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且课堂氛围相对枯燥、理论与实际脱节严重[1]。情景教学法是一种新型实践教学模式,这种模式通过将学生引入特定的情景中,可起到加深学生印象、活跃课堂氛围的作用,同时也能促使学生在实践中夯实理论基础,锻炼学生的分析、协作能力[2]。为了了解情景教学法应用于分娩期妇女保健培训课程中的价值,本文特选择40名产科新增护士进行分组教学研究,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我院在2016年3月—4月间对40名产科新增护士进行分娩期妇女保健相关知识的培训和考核,所用教材为《女性生育期保健》。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40名护士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0名。实验组中有男性1名,女性19名,年龄21~27岁,平均(23、5±1、6)岁;对照组中全部为女性,年龄20~28岁,平均(23、3±1、8)岁。两组护士的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次分组教学研究经伦理学会批准后实施。1、2教学方法(1)对照组:对本组20名护士的培训采用传统的讲授教学法,由教师按照教学大纲要求制作多媒体课件,采取讲解与记录结合的形式,详细介绍女性分娩期常见的概念、护理常识等内容。实习课程中采用高年资护士带教法,新增护士应仔细观察高年资护士、助产士的操作方法和协作方式,进而掌握相关技巧,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实践部分工作(如产程指导等),培训课程结束后进行考核。(2)实验组:在本组20名护士的教学、培训过程中引入情景教学,首先创设教学情景,模拟病区环境,带护士参观产房、待产室、一般病房[3]。教学开始后,由教师讲解病房管理制度、分娩期妇女护理常识、课程基础概念,护士初步了解、掌握后,立即分配实际案例[4]。将新增护士分为4组,每组5人,分别扮演护士(2名)、助产士(1名)、产妇(1名)、家属(1名)。实施护理前,由新增护士检索资料,分组讨论,总结产妇生理、心理特征及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同时制订分娩前、分娩中及分娩后相应的护理方案及保健措施,并按照角色进行实践护理[5]。在护理过程中,教师应对每组的护理方案进行评价和指导,并纠正护理中出现的错误及不足之处,传授技巧。此外,在情景教学期间,对于“产妇”“家属”而言,其应尽量体现分娩中的突发事件、并发症情况及不配合情况;而“护士”“助产士”则应加强协作,掌握技巧,及时应对分娩中的意外事件,避免纠纷的发生。培训课程结束后统一进行考核。1、3观察指标(1)考核成绩:培训考核分为理论知识考核、操作技能考核两部分。理论知识考核采用我院自制的测评表,内容包括基础概念(如产程、产褥期的概念)、护理常识(如孕期检查、生活、饮食、用药、并发症预防等常识),满分50分;操作技能考核的内容包括模拟产程指导、与产妇沟通的技巧、协助助产士等,满分50分。考核总分=理论知识成绩+操作技能成绩,满分100分。(2)对教学质量的满意度:采用我院自制的培训满意度问卷,从讲授与课程设计(10分)、课堂互动性(10分)、知识掌握度(10分)三方面对教学质量进行评估,总分30分。将满意度分为非常满意(25~30分)、基本满意(18~24分)、不满意(<18分),满意度=非常满意+基本满意。1、4统计学方法选择SPSS13、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组间计量资料用(x±s)表示,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组间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护士的考核成绩比较(见表1)2、2两组护士对于培训课程教学质量的满意度(见表2)表2中的调查结果显示,实验组护士对于培训课程教学质量的满意度为9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0%(P<0、05)。

讨论

护理基础知识培训篇7

目的探讨急诊科内低年资护士培训中应用年级制护理继续教育模式的效果。方法收集我院2014年之后入职的36名低年资急诊科护士作为研究对象,数字随机的方式将其分为观察组(18例)与对照组(18例),对照组护士培训时应用医院常规培训法来提升护士的综合素质,观察组则应用年级制护理继续教育模式,观察对比两组护士8项技能掌握情况。结果除了基础理论、操作技能和沟通协作能力无显著差异外,其他专业操作、临床分析应变等能力观察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急诊科低年资护士培训中使用年级制护理继续教育模式能取得良好的应用效果,有利于护士综合素质的提升。

关键词:

急诊科;低年资护士培训;年级制护理继续教育模式;应用效果

0引言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急诊科护士应变能力、专业技术等诸多方面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培训方式大都较为陈旧,而年级制护理继续教育就是一种新型培训模式。本文旨在探讨急诊科内低年资护士培训中应用年级制护理继续教育模式的效果,特收集我院2014年之后入职的36名低年资急诊科护士进行了研究分析,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收集我院2014年之后入职的36名低年资急诊科护士,均为女性,年龄19~23岁,平均年龄21岁;学历分布:大专20例,本科及其以上学历16例。纳入护士采用数字随机方法将其分为观察组(18例)与对照组(18例),两组护士一般资料、学历等比较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对照组实施传统急诊科培训模式展开培训,即对新进院的护士对真空采血、建立静脉通道、输液等16项基础性操作及护理常识进行培训,护士长集中授课、演示,后期无再设培训课程;观察组使用年级制护理继续教育模式来展开培训,按照护龄设置年级授教,方法内容如下:培训内容。(1)一年级时以培养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和技术为重要目标,包括内容有用药禁忌、常规输液异常排查、环境卫生消毒、真空采血技能、安全护理注意事项等,同时还需强化护士岗位责任意识,旨在培养出拥有严谨工作态度、爱岗敬业的护理人才。(2)二年级目标逐渐从辅助治疗再深入配合抢救,开始熟悉急诊室环境、设备、急诊程序操作等,密切观察患者病情,规范护理档案书写,并慢慢强化团队协作。③再次强化急诊专业技能,能全面专业护理基础知识,并逐渐提高到能协调组织、指挥抢救的重要能力,该阶段还着重培养其沟通技能、应急预案等[1]。教学培训方式,授课老师有一名班主任和一名护士长共同担任,满足本科以上学历,10年以上丰富临床经验的要求。培训中护士长先一对一带教,再根据学习进度制定确切的教学目标,接着以目标为基础安排可行的课程,每月定期授课不少于1次,为完成阶段性学习目标可实施不限次数的小课堂、一对一再示范、分小组谈论等教学形式。考核方式,每季度授课后由班主任和带教护士长组织理论与实际双重考试,考试成绩与实际工作质量及态度来一起评定护士是否完成一学年培训目标,合格者,升级再造;不合格者留在本年级再学习。

1、3效果评定标准。培训后对两组护士均实施技能客观评价,由培训班主任与1名深资质护士长共同展开评定工作,评定技能包括基本护理理论知识掌握、基本护理操作技能、专业操作技能、临床分析及沟通应变能力等8项内容,统计每项技能掌握良好的例数,并进行统计学分析,例数越多表示对应培训模式应用效果越好。

1、4统计学方法。将数据纳入SPSS19、0统计软件中进行分析,计数资料比较采用比较,以率(%)表示,若(P<0、05)则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护士8项技能得到良好掌握的情况对比结果,基本护理理论知识、基本护理操作技能掌握程度两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另外四项技能良好掌握比例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3讨论

传统急诊科护士培训一般主要针对对象为刚毕业入职人员,教授内容多和操作技能、常规护理理论等基础性技能有关,第一护龄过去后几乎不再设培训课程。年级制护理继续教育方法不仅重视基础技能、理论的夯实,第二三年时还继续层层深入,设置专业性更强、提升护士综合能力的培训课程,有效地培养出了一批拥有扎实基本操作技能,急诊应变能力强,综合能力显著提高的护士队伍[2]。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实施不同的护理培训方法后,临床分析应变能力、专业技能、专业知识掌握、解决问题等能力观察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进一步证实了年级制护理继续教育模式有利于急诊护士综合素质提高的结论。

参考文献

[1]胡英莉,黄静雅,邱丽娜等、年级制护理继续教育在急诊科低年资护士培训中的效果[J]、护理学杂志,2013,28(21):4-6、

护理基础知识培训篇8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103名,年龄20~52岁,平均(29±35)岁;学历:本科11名,专科61名,中专31名;职称:护士13名,护师41名,主管护师42名,副主任护师7名。

1、2 方法 根据调查目的,在培训前后发放自制的社区护士综合素质知识调查表,发放问卷103份,有效问卷为103份,有效率100%。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百分比、χ2检验分析受训者培训前后的相关知识、态度和需求的变化。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2、1 不同学历社区护士培训前后综合素质认知程度比较 见表1。

3 讨论

3、1 综合素质认知水平及原因分析 本次调查结果表明,社区护士对综合素质的概念模糊,对沟通的技巧、方法知之甚少,对社区居民实施护理较困难,开展社区工作缓慢。分析原因主要有:①护士在校仅侧重于基础医学理论知识的学习,其人文社科类课程较少,导致综合素质欠缺。②社区护理经验不够丰富,工作中表现出信心不足。③重视程度的影响。目前大多医疗单位招收护士,侧重于基础护理操作技术,对护士综合素质无具体要求。

3、2 培训对提高社区护士综合素质的重要作用 目前有研究表明[3]:护理人员喜欢的学习方式依次是看书自学、短期学习班、脱产学习班、脱产进修、院内讲课等,但由于看书自学的系统性、指导性和前沿性缺乏,护理人员更能够接受短期学习班、脱产学习班等形式的培训。本次调查显示,加强培训是提高护理人员综合素质水平的有效途径。

3、3 提高社区护士综合素质水平的有效方法和途径 培训方法:①举办专题讲座培训班。内容以基础护理专业方面为基础,渐次增加独立能力的培养,不断拓展专业知识的深度和广度。此外,对每个人作为社会角色所应具有素质的培养贯穿始终,包括自信、责任心、社会适应能力、交流能力、协调及领导能力等的培养。②在职培训。根据社区护士目前不同学历、职称、业务水平,从实际出发,缺什么补什么,制订不同层次的培训计划和方案定期进行培训、考核和验收[3]。③个案经验交流学习。每月定期利用1 h时间,在科内开展小组制讨论,每个人带有明确的目标,不单纯是业务与技术的交流,还包括社区护理管理讲演与沟通技巧以及社会学知识等方面,不断充实自己,观察、总结、改进,达到丰富知识、提高工作能力的目的,促进社区护理工作的开展,来提高社区护士整体综合素质。

3、4 重视社区护士综合素质的培养 医院应把提高社区护士综合素质的培养提到日程上来,提供相关的知识、技巧及时间保证,为社区卫生服务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李晓惠,邹晓清,贝冬莲、对深圳市社区护士岗位培训及学历教育需求的调查分析[J]、中华护理杂志,2001,36(3):231-233、

[2] 席淑华,周立,贾建平,等、社区护士护理技能现状及学习需求[J]、实用护理杂志,2007,23(2):54-56、

    【写作范文】栏目
  • 上一篇:非全日制护理(精选8篇)
  • 下一篇:税收筹划论文(精选7篇)
  •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本站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