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痕迹物证交通事故处理作用
0引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不断持续高速增长,人们的收入和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车辆的不断增多,随之而来的交通事故也在成倍的增加。痕迹物证在查清交通事故事实,认定交通事故责任以及对违法者责任追究中就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1交通事故痕迹物证的概念及特点
首先物证是指以其自身属性、特征或存在状况证明案件事实的客观实在。交通事故痕迹物证属于物证的范畴,交通事故痕迹物证是指交通事故现场或从交通事故现场带走能证明交通事故真实情况的物品、物质或各种痕迹,主要包括在事故车辆、人体、现场遗留的固定物、附着物、散落物或各种痕迹。具有一般物证的客观性、特定性、间接性的特点。但是由于交通事故形成的特殊性,其痕迹物证又具有自身的特点,主要有:
1、1形成的机理较为复杂。道路交通事故往往在车辆高速运行中形成,所留下的痕迹物证也是在事发瞬间,在特定的时间、特定的交通环境中,由一定的速度、方向、作用力等相关条件综合作用的结果,形成痕迹物证的动态过程很难描述和再现。
1、2容易遭到破坏。道路交通事故现场一般是开放的现场,在交通管理人员到达现场之前,来往车辆及人员的活动、围观群众的踩踏触摸、以及在伤员抢救过程中都可能给痕迹物证造成无法弥补的破坏。一些缺乏职业道德的驾驶人更会在肇事后采取逃逸、伪造现场、隐匿罪证等手段破坏原始痕迹物证,逃避法律追究。
1、3比对认定有一定的困难。道路交通事故痕迹物证的形成过程复杂,易受破坏,给勘查工作带来不小的困难。而在事故中车辆人体的多次碰撞、碾压、翻滚、燃烧以及淹没等特殊情形使得各种痕迹物证相互混淆,给痕迹物证比对认定工作增添了很多麻烦。
2痕迹物证在交通事故中应用现状
痕迹物证的客观性特点是任何其他证据所无法比拟的,在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工作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2、1确定案件的性质道路上的伤亡事件不一定都是交通事故,还必须根据遗留在现场的实物、痕迹和人体的损伤部位确定是否为交通事故。交通事故由交通管理部门受理,治安或刑事案件的,移交公安机关治安或刑事部门处理。对于确定是道路交通事故的,交通管理部门还要查明是单方事故还是与其它交通参与者有关的事故,然后根据不同情况开展调查工作。
2、2推断车辆类型依据在事故现场遗留的轮胎花纹结构印痕、印痕宽度、印痕的数量、以及散落的油漆碎片等能够反映出肇事车的车轮数目、轮距、轴距、车轮直径、胎面宽度、车体颜色以及新旧程度等确定车辆的类型。
2、3认定车辆根据现场遗留的痕迹物证,可以认定肇事车辆、肇事逃逸的车辆。通过对车辆可疑痕迹的检验(包括车辆接触部位、新喷漆处、更换的零件),特别是车辆一般不损坏的零部件、部位更换了新的或有所变更,还要对车辆的轮胎花纹结构和轮胎磨损程度、裂纹、橡胶剥落的形态等认定肇事车辆;对破碎玻璃、标牌、字号断裂脱落遗留在现场以及其他痕迹物证可以进行检验,认定肇事车辆,又可以通过对现场车辆上遗留的手印、足迹等痕迹的检验,可以认定弃车逃逸者。
2、4为分析事故原因和责任提供依据根据交通事故现场碰撞痕迹的位置、角度、制动印痕,推断碰撞前后的速度、碰撞前后的行驶角度、各自所占路面的多少、接触部位、接触点、运动轨迹等,确定事故的原因和主要责任者。
2、5为法庭提供诉讼证据证据是与案件有关联的客观事实,办案人员是通过证据来查明案件的真实情况。证据之所以能够对案件起证明作用,在于它与案件本身之间存在某种必然联系。但是,证据具有的这种作用,并不是任何人都能够理解和认识的。例如,死者的衣服上存在的油漆痕迹,如果不通过专门的技术鉴定就不能证明它与车辆之间的联系,从而不能作为证据使用。任何一种痕迹物证,只有通过鉴定才能成为法律意义上的证据。
3当前痕迹物证在利用方面存在的问题
3、1专门人才比较缺乏。交通事故处理尤其是痕迹物证的勘验收集是一项具有较强专业技术性的工作。虽然规定事故处理民警必须经培训后持证上岗,但在实践中,由于经常性的岗位轮换,使得事故处理人才比较欠缺。一些在事故处理方面有一技之长的民警,也往往由于工作任务重,压力大而不安心这一工作。
3、2勘验设备成旧。在处理交通事故过程中,勘验设备是非常重要的,但是我国勘验设备缺乏、陈旧,这给交通事故的处理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3、3证据意识淡薄。交警在证据意识方面的问题首先体现在凭经验办案,靠主观分析较多,不善于用证据说话;其次是重视当事人口供和证人证言,忽视痕迹物证的勘验和收集;第三是对痕迹物证的勘验收集水平不能满足办案实际的需要。
4如何更好利用痕迹物证
关键词:痕迹物证 交通事故 处理 作用
0 引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 经济 不断持续高速增长,人们的收入和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车辆的不断增多,随之而来的交通事故也在成倍的增加。痕迹物证在查清交通事故事实,认定交通事故责任以及对违法者责任追究中就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1 交通事故痕迹物证的概念及特点
首先物证是指以其自身属性、特征或存在状况证明案件事实的客观实在。交通事故痕迹物证属于物证的范畴,交通事故痕迹物证是指交通事故现场或从交通事故现场带走能证明交通事故真实情况的物品、物质或各种痕迹,主要包括在事故车辆、人体、现场遗留的固定物、附着物、散落物或各种痕迹。具有一般物证的客观性、特定性、间接性的特点。但是由于交通事故形成的特殊性,其痕迹物证又具有自身的特点,主要有:
1、1 形成的机理较为复杂。道路交通事故往往在车辆高速运行中形成,所留下的痕迹物证也是在事发瞬间,在特定的时间、特定的交通环境中,由一定的速度、方向、作用力等相关条件综合作用的结果,形成痕迹物证的动态过程很难描述和再现。 1、3 比对认定有一定的困难。道路交通事故痕迹物证的形成过程复杂,易受破坏,给勘查工作带来不小的困难。而在事故中车辆人体的多次碰撞、碾压、翻滚、燃烧以及淹没等特殊情形使得各种痕迹物证相互混淆,给痕迹物证比对认定工作增添了很多麻烦。
2 痕迹物证在交通事故中应用现状
痕迹物证的客观性特点是任何其他证据所无法比拟的,在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工作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2、1 确定案件的性质 道路上的伤亡事件不一定都是交通事故,还必须根据遗留在现场的实物、痕迹和人体的损伤部位确定是否为交通事故。交通事故由交通管理部门受理,治安或刑事案件的,移交公安机关治安或刑事部门处理。对于确定是道路交通事故的,交通管理部门还要查明是单方事故还是与其它交通参与者有关的事故,然后根据不同情况开展调查工作。
2、2 推断车辆类型 依据在事故现场遗留的轮胎花纹结构印痕、印痕宽度、印痕的数量、以及散落的油漆碎片等能够反映出肇事车的车轮数目、轮距、轴距、车轮直径、胎面宽度、车体颜色以及新旧程度等确定车辆的类型。
2、3 认定车辆 根据现场遗留的痕迹物证,可以认定肇事车辆、肇事逃逸的车辆。通过对车辆可疑痕迹的检验(包括车辆接触部位、新喷漆处、更换的零件),特别是车辆一般不损坏的零部件、部位更换了新的或有所变更,还要对车辆的轮胎花纹结构和轮胎磨损程度、裂纹、橡胶剥落的形态等认定肇事车辆;对破碎玻璃、标牌、字号断裂脱落遗留在现场以及其他痕迹物证可以进行检验,认定肇事车辆,又可以通过对现场车辆上遗留的手印、足迹等痕迹的检验,可以认定弃车逃逸者。
2、4 为分析事故原因和责任提供依据 根据 交通 事故现场碰撞痕迹的位置、角度、制动印痕,推断碰撞前后的速度、碰撞前后的行驶角度、各自所占路面的多少、接触部位、接触点、运动轨迹等,确定事故的原因和主要责任者。
2、5 为法庭提供诉讼证据 证据是与案件有关联的客观事实,办案人员是通过证据来查明案件的真实情况。证据之所以能够对案件起证明作用,在于它与案件本身之间存在某种必然联系。但是,证据具有的这种作用,并不是任何人都能够理解和认识的。例如,死者的衣服上存在的油漆痕迹,如果不通过专门的技术鉴定就不能证明它与车辆之间的联系,从而不能作为证据使用。任何一种痕迹物证,只有通过鉴定才能成为 法律 意义上的证据。
3 当前痕迹物证在利用方面存在的问题
3、1 专门人才比较缺乏。交通事故处理尤其是痕迹物证的勘验收集是一项具有较强专业技术性的工作。虽然规定事故处理民警必须经培训后持证上岗,但在实践中,由于经常性的岗位轮换,使得事故处理人才比较欠缺。一些在事故处理方面有一技之长的民警,也往往由于工作任务重,压力大而不安心这一工作。
3、2 勘验设备成旧。在处理交通事故过程中,勘验设备是非常重要的,但是我国勘验设备缺乏、陈旧,这给交通事故的处理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3、3 证据意识淡薄。交警在证据意识方面的问题首先体现在凭经验办案,靠主观分析较多,不善于用证据说话;其次是重视当事人口供和证人证言,忽视痕迹物证的勘验和收集;第三是对痕迹物证的勘验收集水平不能满足办案实际的需要。
4 如何更好利用痕迹物证
自11月下旬以来,园区工委认真贯彻落实县委关于开展向沈浩同志学习的各项活动部署,并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扎实开展了“学习沈浩事迹、促进科学发展、加速园区崛起”活动。现将园区开展学习沈浩先进事迹活动情况汇报如下:
一、成立领导小组,制定活动方案
按照县委11月22日晚上会议要求,11月23日上午,园区工委召开了工委班子全体成员会议,会议传达了县委会议精神,学习了沈浩先进事迹,并对园区深入开展学习沈浩先进事迹活动进行了研究部署。
一是成立开展学习沈浩先进事迹活动领导小组。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朱大纲同志任组长,园区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吴守连同志任第一副组长,园区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韦伟同志任常务副组长,管委会其他班子成员任副组长,园区部门负责人和社区党支部书记任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韦伟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领导小组负责园区开展学习沈浩先进事迹活动的方案确定、学习活动指导、对照沈浩精神解决问题等重要工作;办公室负责开展学习沈浩先进事迹活动日常工作。
二是制定学习活动方案。园区制定了《凤阳工业园区关于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开展“学习沈浩事迹、促进科学发展、加速园区崛起”活动的方案》,并将《活动方案》及时下发给各社区和参学单位,要求各社区和参学单位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开展学习沈浩先进事迹活动。
二、广泛动员学习,做到“四个结合”
11月24日上午,园区工委召开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 )中开展“学习沈浩事迹、促进科学发展、加速园区崛起”活动动员大会,园区工委班子全体成员、管委会全体党员、各社区“两委”班子、各参学单位党支部负责人参加了动员大会。会议学习了沈浩同志先进事迹,宣读了《活动方案》,布置了开展学习沈浩先进事迹活动工作;园区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吴守连同志作了深入开展“学习沈浩事迹、促进科学发展、加速园区崛起”活动的动员报告,要求广大党员干部要认真学习沈浩的先进事迹和“六个方面”精神品质,在学习过程中,要切实做到“四个相结合”,即:与加强领导班子建设相结合、与推进发展相结合、与改善民生相结合、与促进社会和谐相结合,通过学习活动要达到“五个进一步”的目标。
动员大会后,各社区党支部组织“两委”班子成员和全体党员认真学习了沈浩先进事迹和“六个方面”精神品质,按照“四个相结合”的要求,确定了自己开展学习活动的内容;各参学单位党支部也都结合本单位实际,广泛组织党员,开展学习活动。
三、营造学习氛围,认真开展活动
园区工委、各社区“两委”班子及各参学单位党支部通过多种形式,营造学习氛围,开展学习活动。
1、制作大型展板开展宣传。园区在收费站、景观大道、合蚌路、伯牙路等主要干道制作了七幅大型展板,展板宣传的内容与园区实际相结合,展板的画面经过了精心设计,即达到了宣传的目的,又美化了园区。
2、社区多种形式开展宣传。各社区党支部、参学单位党组织通过拉横幅、出板报等方式营造出了浓郁的学习氛围;各社区党支部还组织广大党员集中学习沈浩同志先进事迹,集中收看了安徽电视台播放的报告团宣讲沈浩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
3、组织吊唁活动,感受小岗变化。园区工委组织了管委会全体党员干部、各社区“两委”班子成员、各参学单位党组织负责人赴小岗村公墓,举行吊唁沈浩同志活动;同时还带领大家参观了“大包干”纪念馆、小岗村葡萄园、小岗村glg农产品深加工高科产业园和从玉菜业基地,通过参观,大家看到了沈浩同志六年来带领小岗村民锐意改革、勇于开拓使小岗村发生的翻天覆地变化,切身感受了沈浩同志在平凡工作岗位中所做出的不平凡业绩。
四、开展讨论活动,深入走访调研
为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树立基层干部形象。各社区深入开展了“对照沈浩同志六个方面精神品质,如何当好村党支部书记”大讨论活动。大讨论活动参加人员为各农村社区“两委”班子全体成员;大讨论内容为如何让人们满意、如何做好公益事业、如何做到公开、公平、公正、如何改善社会风气。
1、开展讨论,形成共识。从11月29日至12月1日,各社区召开了“两委”班子全体成员会议,在深入学习的基础上,围绕大讨论内容,展开了充分讨论,形成了共识。
2、召开村民代表大会,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园区四个农村社区先后召开了村民代表大会,广泛征求今冬明春的各项工作意见和建议。
3、深入走访调研,进一步征求意见。园区四个农村社区党支部书记,每人选择3-5户村民进行走访调研,通过走访调研,进一步深入了解群众的需求、对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王艳君事迹
王艳君,38岁,大专文化,生活服务中心核算办事员,1998年10月参加工作。
最喜欢的一句话:把树伐倒,并不能证明你比树高。
最喜欢的一本书:《羊的门》
最喜欢做的事情:看书
事迹简介:
王艳君,生活服务中心核算办事员、女工委员。被评为公司2014年度 "巾帼标兵"、
办事员的工作比较复杂,每月要核对员工门禁记录,上报考勤,核算工资及绩效工资,以及领办公用品、报表及领导安排的其他工作等,这些她都能出色地完成。
在今年的标准化管理及标准化党支部建设工作中,又担任标准化联络员,积极配合公司完成了本单位的标准化工作及标准化党支部的建设工作。
在热网系统改造工程中,她积极配合公司做好基础数据的采集、计算工作。在工程开工后,又配合公司做好旧管件的收集、拍照存档及统计工作。
作为生活服务中心的分工会委员,她能够积极配合分工会主席做好分工会的各项工作,在公司工会组织的登山、健步走及健身操比赛等活动中,她都能够积极参加。在原物业分公司分工会开展的"扶贫帮困献爱心"活动中,她积极踊跃为帮扶对象购买了书包、文具等。
毕翠菊事迹
最喜欢的一句话:热爱生活的人,生活也爱他。
最喜欢的一本书:《狼图腾》
最喜欢做的事情:旅游、游泳
事迹简介:
毕翠菊是修缮部铆焊班一名普通女员工,多年来一直奋战在生产一线。作为一名女员工,她充分展现出一线女工的时代风采,和男员工一样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默默的奉献着。在工作中,她认真负责,任劳任怨,配合其他班组在机组大小修及生产期间,想他人之所想急他人之所急,积极主动的工作。另外兼任保管员工作,保管员工作更是任务量大而繁琐,各种钢材型号,她都一一详细的记录下来,并且逐一核对入库,出库时也严格按程序审批上报,各种账目明确清晰,严格把好材料关,成为修缮部女工的楷模。毕翠菊不但在工作中勤劳肯干,在生活中也是女工们学习的榜样,她性格温和,对待父母和公婆尤为孝顺,对女儿关爱有加,对丈夫温良娴淑,邻居和同事们提起她都赞不绝口,她是我们身边最美的女工。
刘滨事迹
刘滨,41岁,大学文化,后勤管理部粉煤灰营销中心负责人,1995年9月参加工作。
最喜欢的一句话:干一行爱一行,工作是人生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工作路上寻梦并追梦,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最喜欢的一本书:《红楼梦》
最喜欢做的事情:把开心带进工作,把快乐带进生活,共同的进步才是进步。
事迹简介:
"迎难而上促业务、创新发展做销售"是粉煤灰营销中心负责人刘滨的工作口号,提起她不论是身边同事、各类客户都会竖起大拇指,连连点赞。
2015年粉煤灰市场受到严重冲击,困难面前,她迎难而上带领粉煤灰营销中心改变策略,积极寻找粉煤灰销售的空白点、机会点、赢利点,困境中求发展、发展中求创新,超额完成中电国际粉煤灰综合利用率任务指标,为清河公司全年销售工作绘上完美收官之笔。
她巾帼不让须眉,干起工作却是男儿本色,工作日是全天24小时制,不论何时生产现场分选系统、运输车辆、检斤系统、人员倒班出现问题,不管风雨、烈日还是严寒,她都第一时间到达现场药到病除;她坚信一个人的进步不是进步,集体的进步才是进步,用耐心和爱心手把手教会建安公司女员工销售系统操作程序,组建粉煤灰销售检斤检质组,规范各类销售日、周、月报;完善、建立本部门管理标准、工作标准立下功劳。
她深研公司粉煤灰销售体系,扬长避短,采取"聚沙成塔"式营销手段,灵活运营模式,全年为公司粉煤灰各类产品销售创收一千万余元,成为周边同行业响当当的女销售。她一肩担起责任和奋进,用工作足迹树立了公司窗口形象,用青春在销售的工作岗位上不断的书写着共同的奋进之歌。
徐辉事迹
徐辉,43岁,中专文化,粉煤灰分公司运行班调度,1993年7月参加工作。
最喜欢的一句话:你若盛开,蝴蝶自来,你若精彩,天自安排。
最喜欢的一本书:《狼图腾》
最喜欢做的事情:运动与旅游。
事迹简介:
2009年,粉煤灰分公司成立伊始,徐辉是第一批应聘上岗的员工之一。一次,#9机电除尘要制浆,粉煤灰分公司的漂珠分选系统正处于停备状态,应开启启动程序。由于大家接触漂珠分选工作时间短,担心操作有误,她却胸有成竹说没问题。果然,在她镇定自若地调度下,漂珠分选系统有序地开始启动:先检查输灰浆管路上的各阀门是否为开启状态;打开补水阀门往前池蓄水池注水;联系电除尘通知其可以开始制浆;监视前池情况;一次启动灰浆泵成功!领导与同事都对她的出色表现赞不绝口,称她是运行队伍的"巾帼英雄"、
大方、直爽的徐辉不但工作突出,为人也很真诚坦率。她是一个有大局意识的人:参加公司及工会组织的各项活动非常积极,她的热情总会带动其他人,得到了领导和同事们信任和喜欢。
作为职业女性,她不但工作得心应手,照顾家庭也是面面俱到。由于双方老人均住在附近,有什么大事小情都愿意找她。婆婆最爱吃她包的饺子,说她包的饺子馅香而不腻。她自己的妈妈身体不太好,一直由她陪着去大医院医治,她成了父母和姐妹的主心骨。儿子在高中努力求学,丈夫是检修公司一名优秀的专工。好儿媳、好女儿、好母亲、好妻子,每个角色她都做到了极致。
阎颖事迹
阎颖,46岁,中专文化,会计员,生活服务中心出纳兼核算办事员,1991年8月参加工作。
最喜欢的一句话:做事不一定成功,尽力就好;生活别要求太多,开心就好。
最喜欢的一本书:《爱的教育》
最喜欢做的事情:看书
事迹简介:
阎颖于1991年工作至今,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默默的奉献,始终把单位利益放在首位,爱岗敬业,把精力全部投入到本职工作中,坚持工作第一,工作至上的原则,对同事热情周到,文明礼貌、履行岗位职责,对业务精益求精,受到领导和同志们的一致好评。
她为了适应当今餐饮业的快速发展,为了提供更优质的工作质量,通过自己不断努力专研业务和学习,该同志很快成为餐饮业的一名业务精英、骨干。
[关键词]传统雷达;ADSB技术;结合;航空管制;发展
中图分类号:V2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12-0178-01
1 前言
目前民航导航、监视系统采用雷达为主的陆基导航系统,但雷达等陆基监视设备具有受地形影响严重等固有缺陷,无法实现对特殊地形区域航路的全覆盖。随着民航事业的发展,为了获得准确可靠的飞机监视信息,对空管监视系统的精度和可靠性要求越来越高。广播式自动相关监视(ADSB)是一种新兴的空管监视技术,其核心是航空器把来自其机载导航设备和定位系统生成的数据通过地空、空空数据链发送地面或其他航空器,并将该数据用于各种用途。[1]
2 雷达与ADSB的概述
雷达(Radar),原意为“无线电探测和测距”,就是指用无线电方法对目标进行探测。雷达的基本任务有两个:发现目标存在和测量目标的参数。雷达可以有效地控制飞机的间隔,探测飞机的位置和判别飞机的类型和代码,另外,还可以为飞行员提供导航协助、不安全状态告警、仪表着陆引导等空中交通服务。[2]雷达按工作方式分,可分为:主动式、应答式、半主动式和被动式。按发射信号的形式,雷达可分为:脉冲雷达、连续波雷达、脉冲压缩雷达和编码雷达。空中交通管理中的监视雷达主要分为一次监视雷达和二次监视雷达(SSR)。
ADSB(AutomaticDependentSurveillance-Broadcast)广播式自动相关监视即航空器自动广播由机载星基导航和定位系统生成的精确定位信息,地面设备和其他航空器通过航空数据链接收此信息,卫星系统、飞机以及地基系统通过高速数据链进行空天地一体化协同监视。
国际民航组织(ICAO)将其确定为未来监视技术发展的主要方向,并正积极推进该项技术的应用。对于航空器和机场机动车辆而言,这些信息是从机载导航和定位系统获得的。ADSB的精度和数据更新率比雷达高,除位置信息外,ADSB还提供其它信息,包括速度和飞行意向等,尤其适合于山区、荒漠、边远机场等不宜建设雷达的区域,也适合于高密度机场的监视,是未来监视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发展方向。
3 常规雷达与ADSB的比较
雷达和ADSB使用的信号源和监视手段都不同,但目的都是为了“监视”空中交通活动情况。这样,未来空管监视系统包括A/C模式或S模式的二次监视雷达和ADS,一次监视雷达将逐渐消失。ADSB是ADS的一种,从效能与应用前景来讲,ADSB更为世人所关注。
①在监视精度方面,常规雷达在规定范围内工作效果良好,但会受特殊的地理条件、障碍物等限制;而ADSB有效的位置数据与雷达相比更为精确,并且可通过位置导航精度(NACp)等标准来衡量,在精度不满足精度质量因数(HFOM)或导航不确定度(NUC)时,能够主动告知。
②在监视完整性方面,常规雷达会受到反射物、目标的分析计算等直接因素的影响,并与雷达头的技术维护程度有一定间接关系;ADSB的完整性通常更为敏感,取决于GPS卫星和每个独立的机载航行系统以及机载设备的安装等情况。
③数据源格式比较,雷达数据格式为斜距、高度、方位角,雷达数据的斜距是飞机的位置与雷达接收站两点间的距离,高度是飞机飞行高度与雷达接收站高度之差,方位角的大小为90°减去飞机的位置与雷达接收站两点的连线与垂直线的夹角;ADSB数据的格式为经度、纬度、高度,ADSB报告分为基本ADSB报告和扩展ADSB报告,基本ADSB报告包括飞机标识、当前四维位置信息,扩展ADSB报告包括基本ADSB报告和当前趋势信息、速度以及预计航路趋势信息等。不同的信息组包含的附加信息不一样,因此对飞机的跟踪精度的影响也不同,ADSB报告可以包含一个或多个信息组。
4 传统雷达与ADSB技术结合使用对航空管制的影响与发展
由于在技术体制、规划性、兼容性等方面,单一依靠雷达系统或ADSB实施空中交通监视,都会存在影响空中交通服务的有效性和可靠性的问题。如何将ADSB信息与雷达数据融合应用,成为一个有益的课题。
4、1 多传感器航迹融合
系统在同一时间使用雷达和ADSB两种信息(而不是指定优先一方或另一方),提供最小位置误差的系统航迹。系统的多传感器数据融合模块(MST-MultiSensorTracker)使用动态数据精度监测以平衡ADSB和雷达数据,对一个目标的多个关联数据进行相对权重的加权计算,当某一路传感器质量下降时,系统MST将自动降低其权重,甚至必要时完全舍弃该报告。[3]融合过程可以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对各单雷达数据进行融合生成多雷达航迹,第二部分是将多雷达航迹与ADSB航迹进行融合形成系统航迹。这样既可以利用ADSB和雷达融合后的系统航迹,也可以单独利用多雷达航迹或者ADSB航迹。在监视精度要求高的飞行区域利用ADSB和多雷达融合的系统航迹,在监视精度要求不高的飞行区域可以根据需要选择是否要融入ADSB航迹信息,这样可以减少系统计算量,同时,在非雷达覆盖区域可以单独利用ADSB航迹信息。
4、2 雷达和ADSB系统航迹融合
航迹数据融合是要将各个已经相关上并且经过时空对准的本地局部ADSB和雷达航迹进行融合,生成更为精确的系统航迹。系统航迹一旦产生,MST将会把系统航迹与现有的飞行计划相关联,当航迹包含二次代码时,这种关联基于二次代码和飞行计划,航迹标牌将显示来自飞行计划的航班号,当飞行计划和来自ADSB的下行航空器数据不一致时,航迹标牌将显示告警。ADSB和雷达航迹融合的目的是将ADSB和不同雷达对同一飞机的监视数据组合起来,建立每一个飞机的系统航迹,扩大监视空域范围,增加结果数据的可靠性,而且可以进一步抑制误差、提高观测精确度。融合时ADSB和雷达数据在系统设置的更新时间获得,这样得到的系统航迹不会因为测量周期不同而不能均匀更新。
5 总结
ADSB作为一项关键技术出现,用于空中交通管制,可以在无法部署航管雷达的大陆地区和广阔的洋区为航空器提供优于雷达间隔标准的虚拟雷达管制服务,ADSB技术在时间中的运用有几大优势:①在机场地面活动区域的应用ADSB技术可以用较低成本实现对航空器的场面活动的监视;②在飞行活动繁忙的机场,场面监视雷达,几乎不可能完全覆盖的航站楼各个方向的停机位,导致“登机门到登机门”的空中交通管理预期长期难以现实,但如果采用ADSB技术,利用ADSB广播信息,对活动航空器的监视将实现空中到机场登机桥,辅助机场场面监视雷达,将实现“登机门到登机门”的空中交通管理;③同时ADSB的报文中的转弯率等信息,可以有效地帮助管制员引导机场地面活动区域内的航空器。
ADSB与传统雷达传感器一起使用,可以实现在有雷达覆盖和无雷达覆盖的管制区,无缝集成,提供给管制员统一的、完整协调的空域和飞行数据画面。传统雷达与ADSB技术结合在空管上的应用,预示着传统的空中交通监视技术即将发生重大变革。
参考文献
[1] 王惠倩、雷达、通信、导航技术在低空空域监管中的应用[J]、现代导航,2014,04:270-271、
国际国内贸易的发展促使港口货物吞吐量不断增加、进出港船舶变多、海事业务繁忙,而VTS、AIS等监控手段已无法完全地适应需求,导致各种问题的产生,主要表现为:“信息孤岛”问题,由于各业务系统间相互孤立,业务人员很难获取其他业务部门信息,如调度人员对于船舶违章处理信息的及时获取和处理等;协同化问题,由于海事信息化建设缺乏统一协调,各单位信息化建设层次不一致、起点水平多样,导致信息化建设和整体服务水平较弱,阻碍港口通航能力的可持续发展;信息问题,与海事相关的港航单位、外出作业人员、执法人员等利用自助手段查询的信息,一般不能统一,使得各单位间交通基础信息无法及时共享或对外,影响工作效率并存在大量通航安全隐患。综合上述存在的问题,当前海上交通管理中明显电子化、智能化不足,且亟需信息整合与协同管理,因此,建立海上智能交通指挥系统极具现实意义。
二、系统总体设计
海上智能交通指挥系统以畅通海上运输、保障海上安全为主线,围绕海事内部管理人员、口岸单位、相关企业、社会公众以及行政相对人等的实际需求,实现数据的有效整合、船舶的实施监管以及智能分析、决策与预警。海上智能交通指挥系统接入方式呈多样化,融合传统的Web接入方式,及适应于当前移动办公的Wap接入、短信接入、统一呼叫中心等[3]。海上智能交通指挥系统旨在实现海事各类业务数据整合、电子海图系统展现、船舶动态监管、在泊船舶核查、数据记录、查询与统计、海上预警与应急等功能,系统实施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将充分考虑到现有VTS、AIS等系统整合,在标准体系支持下,实现综合性智能指挥平台的展现。
三、系统功能构成
基于电子海图技术的海上智能交通系统,主要是对海事部门辖区内基础地理、船舶动态、航道交通、港口资源等设施,及其他相关的信息进行数字化建设,建立辖区空间属性数据库(包括码头、航道、锚地、船舶、在港业务等),实现辖区基础数据的查询显示,水域及相关专题数据的查询统计、辖区船舶动态、业务数据的快速,直观检索、应急搜救资源和搜救决策的辅助支持,从而实现港区内信息的智能统计和查询,并提供信息服务、交通指挥管理,船舶监控等功能。
1、数据整合海上智能交通指挥系统的数据整合涵盖VTS、AIS数据融合,基础数据采集、数据交换等。在VTS、AIS的数据整合中,通过VTS与AIS获取实时船舶数据,将数据通过匹配进行统一整合,以保证精确、全面、丰富的船舶数据;在基础数据采集中,作为智能交通分析的支撑,通过相关业务系统导入,方便数据查询、统计、挖掘、支持搜救工作等。主要数据来源由船舶数据、通航环境数据、靠离泊条件、水文气象等构成;在数据交换中,主要与海事的业务综合管理系统通过中间件进行数据交换,实现船舶动态信息与静态信息的获取与使用。
2、电子海图展示海上智能交通指挥系统引入电子海图,主要实现船舶以及通航要素的图形化显示,海图中的船舶功能操作以及船舶类型的划分。在船舶以及通航要素的图形化显示中,通过系统自行研发的海图引擎,实时显示辖区内海图及通航要素,实现海图放大缩小、定位、要素查询等功能,同时可控制各图层的显示和隐藏;在船舶功能操作中,用于控制船舶的状态改变,并根据当前条件决定是否允许船舶状态改变,对于不同状态下的船舶可操作的功能不同;在船舶类型区分中,对不同类型的船舶在不同的动态下以不同的显示方式进行区分,实现船舶类型、动态计划船舶、重点跟踪船舶等的有效区分。
3、动态监管与智能交通组织船舶的动态监管是对进入辖区的所有船舶在各时段各位置的所有动态进行监管。主要功能包括:船舶24h确报、动态计划申报、动态计划智能排序与分发、船舶计划动态及执行、引航员工作时间动态监管、拖轮动态监管。关于智能交通组织,主要作用在于减少人员工作量,实现数字化与电子化,智能分析AIS、VTS信息、选定船舶锚位、记录船舶锚链入水情况、动态计划排序过程、以及对特殊船舶驶入特殊区域进行智能提示。
4、船舶核查与决策支持决策支持功能基于电子海图平台与搜救资源数据库,实现海上搜救、应急指挥信息的综合模块,可快速查询、高效、准确和动态的海上施救目标定位和监控,初步实现应急反应预案的自荐启动和搜救方案的择优选择,主要包括:建立搜救资源库、预警分布、应急处置,实现数据统计功能。
四、关键技术实现
1、海上交通流分析算法
利用基于关联规则的Apriori算法能够有效实现海上交通流的分析,该算法基于事务数据库,识别出大于或等于用户所指定的最小支持度阈值的频繁项集,并在置信度大于等于用户指定的最小置信度阈值的基本原则指导下,通过应用频繁项目集产生所期望的关联规则[4]。该算法主要用于找出数据之间关系的最优规则,分析过程中以支持度和置信度作为衡量制定,判定关联规则的可靠程度与合理性。在海上智能交通指挥系统中,运用关联规则对海量历史数据进行挖掘,辅助决策。
2、电子海图技术
海上智能交通指挥系统中的电子海图显示,具备新型船舶导航功能与辅助决策功能。能够进行自动航线设计、航向航迹监测、自动存储本船航迹、历史航程重新演示、航行自动警报等。现阶段电子海图的显示规范、性能标准、数据标准等已经确立起来,便于该技术的普及与合法化。系统通过电子海图技术引用,同雷达碰壁系统、高精度定位系统、船舶通信系统等进行集成,控制船舶最优航行路径的选择[5]。
3、位置融合技术
位置级融合强调在传感器的测量点迹或观测报告、以及传感器的状态估计上进行融合,涵盖空间与时间的融合,属于跟踪级融合。在多传感器跟踪系统中,主要有集中式、分布式、混合式和多级式,对于这四种典型结构,进行信息融合的任务包括:航迹与航迹的关联或点迹—航迹互联;航迹融合或目标状态的估计等[6]。需要注意的是,数据关联是多传感器多目标跟踪中最关键最困难的部分,把来自多传感器的观测与传感器各自的观测对象联系起来,首先必须根据外推航迹和传感器误差计算确认,并用于减少可能的互连的数目,然后使用多种可能的方法之一完成关联。
关键词:痕迹检验技术;刑侦;对策
中图分类号: D92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6)10(c)-0000-00
在案件侦破工作中经常用到痕迹检验技术,是利用犯罪嫌疑人现场遗留下来的各种痕迹对犯罪嫌疑人的身份、犯罪过程及手段、犯罪嫌疑人去向等进行判断和推测的一种刑事侦查技术,广泛应用于案件的侦破工作中。为此,本文探讨了新时期如何利用痕迹检验技术提高刑侦水平。
一、痕迹检验技术概述
痕迹检验技术是公安机关在发生各种刑事案件后必须采取的一种专业技术。所谓痕迹检验就是公安机关侦查人员利用专业知识,检验犯罪分子在犯罪现场留下的各种痕迹的过程,通常所见的痕迹主要有手印、脚印、打斗、车辆、工具、枪弹等。为了帮助侦查人员尽快明确侦查方向,要求工作人员在检验痕迹过程中,不能破坏现场的各种物体,要保留现场的原样不变,才能保证得到痕迹具有一定的价值。利用做好犯罪现场的痕迹检验工作,探索形成这些痕迹的各种可能,可以进一步明确犯罪分子的动机,通过做好犯罪现场的痕迹检验也能判断犯罪分子的人数。
要想熟练应用这种技术,不但要求破案人员掌握丰富的检验理论,而且还必须善于将现场取得的各种痕迹和以前发生的类似案件进行对比,能够总结同一类型犯罪分子的共同特点,探索其中存在的规律性物质。在全部完成勘察现场任务以后,搜集现场全部对案件具有价值的信息,抓紧时间对这些信息进行研究与分类,明确当中存在的各种证据,才能帮助侦查人员尽快明确侦查方向,在最短时间内锁定犯罪嫌疑人,推导其进行违法犯罪活动的事件经过,同时可以有力支持原告的。
二、利用痕迹检验技术提高刑侦水平的具体措施
1、加强基础理论研究和学习,推进理论与实践的有效结合
当前,我国专家学者在研究犯罪现场勘侦过程中,过多关注痕迹检验技术与应用的各种做法,重视利用痕迹检验技术解决实际问题,没有认识到痕迹检验理论学习的重要性。导致勘侦人员在工作过程中积极性不高,侦查工作收到的效果不理想,有的勘侦人员还不能明确区分勘侦与检验,不能科学管理勘侦现场。所以我国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就是痕迹检验基础理论的探索,在刑事侦查过程中,将痕迹检验理论与实践结合在一起,充分发挥理论的指导作用。同时实践工作也可以推动理论的不断丰富,在刑事侦查过程中才能充分调动侦查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使痕迹检验工作在综合侦查中发挥更大的作用,确保在最短时间内破获案件。
2、加强技术开发和应用,在基层普及痕迹检技术
为了推动检验技术的快速发展,侦查机关要不断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引进先进的痕迹检验设备,出台优惠条件鼓励技术人员参与各种形式的进修与学习,保证痕迹检验技术人员能够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掌握最新的检验技术,进一步了解世界上痕迹检验技术的发展,提高应用痕迹检验技术的水平。在刑事侦查过程中,不但要求勘侦人员能够熟练应用痕迹检验技术而且也需在工作中积极主动,充分利用痕E特征与痕迹检验技术系统,认真核对与处理现场留下的各种痕迹,利用电脑系统对其进行认真分析,才能保证痕迹检验技术发挥更大的作用,才能调动勘侦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掌握先进的痕迹检验技术还需依靠基层普及工作。所以要利用各种措施培训基层刑侦工作人员,逐步提高基层刑侦工作人员的技术水平,也可以结合刑侦工作人员的绩效考核工作,将学习痕迹检验技术与实际应用效果纳入其中,鼓励基层刑侦工作人员认真学习痕迹检验技术,认真到掌握痕迹检验技术的重要性,才能在实践中不断提高痕迹检验技术的应用水平。
3、加强人才建设,提高痕迹检验人员的专业素质和能力
侦查机关更要认识到痕迹检验工作的重要性,要主动督促此项工作的开展,创造各种机关鼓励技术人员学习与培训。做到以上这些才能保证痕迹检验技术在刑事侦查案件中具有的作用越来越明显。第一,侦查机关要利用各种措施引进高素质人才,争取早日拥有一支高能力、高素质、高专业的痕迹检验人才队伍,向发达国家学习,及时引进先进痕迹检验理论与检验技术。第二,侦查机关还需将痕迹检验人员的培训工作放在重要位置,以此才能不断提高检验人员的专业能力。在应用痕迹检验技术过程中,只有保证痕迹检验人员具备深厚的专业知识与专业技术,才能更好的发挥痕迹检验技术的作用,才能调动痕迹检验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才能不断提升痕迹检验技术的实际应用水平,充分发挥其优点。在痕迹检验人员培训过程中,要重点提高痕迹检验人员的分析能力与推断能力,以各种优惠条件调动痕迹检验人员的工作热情,才能切实提高痕迹检验技术的不断提高。当前拥有优秀的刑侦人才与检验人才,其可以有力支撑痕迹检验技术的不断提高。
4、提升技术应用水平,强化检验现场管理
当前,我国科学技术得到了飞速发展,同时应用于社会各个领域当中,刑事侦查领域也不例外,采集案发现场痕迹的技术、处理痕迹技术也得到了较大提高。但不容忽视的是我国痕迹检验技术还不能与发达国家相比。所以要利用各种措施及时引进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同时迅速向基层推广,以促进案件的侦查与侦破工作,以更好的发挥痕迹检验技术在案件侦破过程中的积极作用。再有,痕迹检验现场管理在痕迹检验技术当中也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当前,我国在案件现场的勘侦工作、现场痕迹检验工作、检验程序、检验责任等方面的标准还不够明确,我国犯罪现场还没有真正实现有序管理。由于这些问题的存在阻碍着痕迹检验技术水平的发展。所以要认识到犯罪现场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侦查检验现场指挥工作要责任到人,进一步规范现场的各项工作,在做到严格管理犯罪现场的基础上还要将侦查工作与技术检验工作放在重要位置。在进行现场管理过程中还要做好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管理、技术管理、后勤管理等方面的管理工作,提高现场管理水平。
结语
总之,痕迹检验技术是有效掌握犯罪证据和破获案件的重要刑事案件破获技术,在案件的侦破工作中有着重要意义。为了保证案件的及时侦破,首先需要重视犯罪现场的痕迹检验工作的开展,要认识到提高痕迹检验技术水平的重要性,加强理论研究和学习,充分发挥痕迹检验技术在案件侦破中的作用,做好现场管理工作,掌握犯罪现场的各种证据,争取在最短时间侦破案件。
参考文献:
[1]欧罗、浅谈如何利用痕迹检验技术提高刑侦证据质量[J]、科技展望、2015(07)
[2]朱健铭,黎爽、如何发挥痕迹检验在刑事诉讼中的作用[J]、法制博览、2016(20)
[3]旦增格桑、论如何运用痕迹检验技术提高证据质量[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32)
关键词:EV-Globe平台;飞行器;三维显示;转发控制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3)04-0941-04
Aircraft Dynamic Display of Three-dimensional Trajectory System Design
YANG Wei, WANG Hong-xu
(91,550 Troops Command and Control Center, Dalian 116023, China)
Abstract: The use of geographic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3D visualization techniques, bined with distributed mass data extraction of satellite image maps, digital elevation data and vector geographic information management tools to achieve dynamic reconstruction of three-dimensional space scene on the aircraft trajectory The three-dimensional dynamic display、 System has to support the multi-dimensions of land, sea, and air, along with the time and space scene change, the situation information of the movement of all types of equipment, facilities, and other entities, the cross-linking data integration performance ability and a great convenience to the mand staff of the decision-making 、
Key words: EV-Globe platform; aircraft; 3D display; forwarding control
地理信息系统(GIS)是以采集、存储、管理、描述、分析地球表面及空间和地理分布有关的数据的信息系统[1]。它是以地理空间数据库为基础,在计算机硬、软件环境的支持下,对空间相关数据进行采集、管理、操作、分析、模拟和显示,并采用地理模型分析方法,适时提供多种空间和动态的地理信息,为地理研究、综合评价、管理、定量分析和决策服务而建立起来的一类计算机应用系统。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GIS 得到了广泛的重视和应用,目标定位与GIS的集成也已深入到各行各业特别是军事领域。它可以实现目标信息在地图上的可视化、一体化和集成化,能够在地图上实时动态地跟踪目标和显示地理方位,给用户的决策带来极大的方便,尤其是为高技术条件下的军事作战任务提供了高效、快速的决策方案。
EV-Globe是大型三维空间信息服务平台。集成了最新的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和三维软件技术,具有大范围的、海量的、多源的数据一体化管理和快速三维实时漫游功能,支持三维空间查询、分析和运算,提供全球范围的基础影像资料,能够方便快速的构建三维空间信息服务系统。EV-Globe平台具有以下功能:直观的全空间三维可视化能力、海量多元数据集成、高效的三维模型渲染与分析、三维特效功能、逼真的海水渲染效果、地图服务器端的数据动态更新切割。
1 系统设计目标
飞行器三维轨迹动态显示系统设计的目标是利用地理信息技术和三维可视化技术,将飞行器等关键对象和要素嵌入空间,结合卫星影像地图、数字高程数据和矢量地理信息,在动态构建的三维空间场景中,实现对三维轨迹显示信息的分层表现、空间表现和立体表现,以满足显示需求。
对软件设计方案和硬件的选择,在确保系统正常运行的基础上,保证系统有一定的处理能力余量;保证系统具有一定的先进性。系统设计尽可能做到操作简单、易用。采用开放式结构及成熟先进的技术和开发平台,兼顾未来的使用需求和技术发展趋势,以便系统不断扩充、完善。保证系统的可靠性,具备较强的容错能力与适应突发事件能力,具有必要的冗余设计和应急处置方案,防止因突发事件而导致数据丢失或系统丧失支持能力。
2 系统硬件组成
三维轨迹动态显示系统主要由两台数据服务器、两台态势图形工作站、两台转发控制微机以及相应的网络设备组成,设计成主备机配置。系统结构如图1所示。
2、1 数据服务器
用于存储数字高程数据、地理信息矢量数据、卫星影像信息、飞行器数据文件等,飞行器数据文件包括轨迹数据、动态模型、静态场景、测控装备参数及模型等。
2、2 态势图形工作站
用行器飞行全过程的三维综合态势显示,包含飞行航迹、速高曲线、轨迹参数、特征点事件等。
2、3 转发控制工作站
用于接收实时数据,为态势图形工作站提供控制指令和数据源。
2、4 网络设备
网络设备包括千兆交换机、网卡、网线以及配套工具等。用于完成数据服务器、转发与控制工作站和态势图形工作站之间的信息交换。
3 系统软件接口
系统外部软件接口包括操作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三维空间信息开发平台、显示服务器软件等。操作系统为系统运行提供基础支持;数据库管理系统提供数据管理服务;三维空间信息开发平台提供GIS服务和基本的三维操作服务;指挥显示服务器软件为系统实时提供飞行器位置、姿态、遥测指令等信息。系统操作系统选用Microsoft Windows7和Microsoft Windows Server2008;数据库管理系统选用Microsoft SQL Server2008;三维空间信息开发平台选用EV-Globe3、1,系统软件接口关系如图2所示。
4 系统软件设计
4、1 软件结构
软件由三维显示模块和转发控制模块两部分组成,如图3所示。其中,三维显示模块在三维地理信息平台的支持下,通过调用卫星影像数据、数据高程数据及地理信息矢量数据等数据,构建所需三维地理虚拟环境;在三维可视化技术支持下,通过驱动模型、特效等完成相关信息的可视化展示;地理信息开发平台主要为三维显示模块提供高程数据、地理信息矢量数据、卫星影像信息等。转发控制模块主要完成数据接收、数据处理、数据发送、控制命令生成与流程驱动等功能,在设计中通过UD协议通信,控制三维显示模块的场景渲染,完成态势信息综合显示,采用实时数据驱动和人工干预相结合的方式,驱动流程执行。
三维显示模块在逻辑上通过数据驱动及渲染驱动构成模块的运行机制。三维显示模块通过读取配置文件对系统进行初始化,启动UDP侦听线程和渲染线程。通过UPD侦听线程接收转发控制模块发送的数据处理结果和命令集对弹道位置状态进行更新,对场景要素进行控制等。渲染线程通过帧同步与刷新机制对飞行器、场景要素及地理信息等进行更新渲染。三维显示模块信息流程图如下。
4、2 三维显示模块功能设计
三维显示模块主要用行器飞行过程三维可视化实时显示和其它模型及关键事件的精细化动画演示。三维显示模块在EV-Globe平台的支持下,完成各种环境的虚拟显示及相关信息的可视化展示。根据需求分析,三维显示模块具体包括:飞行轨迹显示、参数曲线绘制、视角管理、地理信息管理、显示管理、动态模型管理等子模块。
1)飞行轨迹显示
飞行轨迹显示主要是根据实际测量出来的飞行器轨迹数据进行展示,使用空间轨迹和轨迹参数信息来显示实测轨迹。
空间轨迹显示主要是在三维地理空间通过绘制轨迹的方式展示飞行器实测轨迹信息。轨迹线可分为理论轨迹和实测轨迹,理论轨迹可用于对飞行器状态进行预示,同时也可用于与实测轨迹进行比较显示。
理论轨迹是根据预先装订的理论轨迹文件,在三维空间进行绘制显示。理论轨迹数据采用excel表的设计方式,方便理论数据的编辑和管理。
实测轨迹是通过UDP包接收转发控制模块处理的轨迹数据,进行实时显示。通过连续显示实时接收的数据,展示飞行器当前运动位置及运动趋势。理论轨迹和实测轨迹均具备空间数据点和投影数据点的显示模式。空间数据点模式是以空间数据点、空间图标模式绘制的空间轨迹;投影数据点模式是以投影数据点、投影图标模式绘制空间轨迹在地球表面上的投影点轨迹。飞行轨迹显示形式灵活、多样,系统支持多条轨迹同时绘制显示,轨迹上的点大小、颜色,以及轨迹的显示或隐藏,用户可设置,设置参数可存入配置文件。
2)动态模型管理
三维动态模型表现是三维显示与二维显示的主要不同点。软件设计通过加入三维动态模型,将飞行器等实体的外形、结构、动作、运动方式等进行表现,提高显示的直观性。
系统中模型对象的位置及姿态采用实时数据驱动的方式,模型的表现包括三维模型、动画、特效等要素。动画用于展示模型的运动状态,特效用于模拟如起飞、喷气等动态效果,两者结合展示关键事件,增强表现效果。
模型管理可分为模型装订、动画配置及演示、特效绑定及演示、动态模型的位置姿态驱动。模型采用专业建模软件构建,根据需求制作关键事件的动画。模型文件由系统读取并装订,在系统中通过特效编辑器绑定特效。利用工具软件创建三维模型后,生成模型文件,在三维显示模块中进行装订加载,可对模型进行添加、删除,并对模型的位置等相关属性进行编辑。用户可对系统中装订加载的模型进行动画配置,包括将动画集与模型部件进行绑定,通过动画集调用的方式对模型动作进行驱动演示。同时,通过动画调用的方式对部件进行隐藏。用户可对系统中加载的模型进行特效绑定,指定模型部件使用的特效,并可设定绑定特效的大小、位置等属性
3)参数曲线绘制
根据显示需求,三维显示模块具备高度、速度等参数时间特性信息的表现,具备理论、实测数据对比显示的表现形式。系统采用在三维空间场景叠加参数曲线窗体的方式对参数曲线进行绘制表现。为了满足多参数曲线绘制的需求,三维显示模块设计可设置多个曲线窗体进行参数绘制。
曲线的横轴为时间值,纵轴为参数值,曲线的设置包含时间 轴设置和纵轴设置两部分。时间轴参数包括起始刻度、终止刻度、刻度大小、字体等;纵轴设置包括最大值、最小值、刻度大小、理论曲线颜色、实测数据颜色、单位、系数等。用户可对曲线窗体进行管理,包括设置曲线窗体的大小、位置以及曲线窗体的显示或隐藏等。
4)视角管理
视角管理采用视角分组和视角列表的方式对视角进行组织。视角分为固定视角模式、同步视角模式等。固定视角采用固定观察者位置和视角方向,对观察目标进行静态观察;同步视角采用跟随目标移动方式,以动态的视角观察目标特写、实时动态等信息。
通过视角分组和视角列表选择视角,用户可对每一个视角进行编辑,包括视角捕获、添加视角、视角修改和视角删除等功能。由于视角参数的复杂性不利于用户以参数设置方式进行编辑,设计采用灵活的场景捕获方式,用户通过人机交互界面鼠标拖动等形式,提取视角参数捕获视角,以及进行修改编辑。用户可通过视角预览的方式对场景进行调用,检查视角是否满足需求。为了使系统便于扩展,提高准备效率,用户可对视角文件进行导入、导出,提高视角的复用性和继承性。
4、3 转发控制模块功能设计
转发控制模块主要完成数据接收、数据处理、数据发送、控制指令生成与发送等功能。同时为了适应多任务的需求及后续任务发展需要,转发控制模块具备信息可灵活调整、功能方便扩展、代码修改量少、方便任务准备等特性,任务信息的设置采用配置文件的方式设计。通过配置文件的方式对任务信息进行管理,具备多任务处理的能力。转发控制模块主要具备以下子模块:数据处理、轨迹控制、动态模型控制、视角控制、地理信息控制、显示控制、理论数据模拟飞行。
5 结束语
本文从军事任务的实际需要出发,对飞行器三维轨迹动态显示系统进行了设计。系统在三维空间场景中,通过多种表现方式对飞行器三维轨迹和其它关键要素进行实时显示。重点解决了随着空间场景变化,如何将飞行器等实体运动与陆、海、空多维度相结合,实现态势信息一体化的综合显示问题。系统的设计使得飞行器的飞行过程更加直观生动,数据准确丰富,为指挥人员的决策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
随着计算机技术特别是软件技术的不断发展,三维显示系统在军事领域的应用必将越来越广泛,将会为提高军事效益和经济效益作出更大贡献。
参考文献:
[1] 张文诗、数字地图及其应用[J]、测绘学院学报,2008,11(1):58-61、
[2] 范新南,陈鹏,谢迎鹃、组件式GIS软件MapX的应用技术研究[J]、微计算机信息,2007,19(8):9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