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作文网

脚踏实地作文(精选8篇)

时间: 2023-08-27 栏目:写作范文

脚踏实地作文篇1

仰望,星空璀璨让人心生无限憧憬。

泛舟游于赤壁之下的苏子,徐徐而潇洒地对着满面愁容的客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那一份洒脱的仰望让苏子看到了消亡中的永恒,也让他心生憧憬,踌躇满志。当米开朗基罗仰望着金碧辉煌的穹顶时,这似乎被当做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但他拥有无限的希望与信仰完成了这天人之作。仰望,常常是能给人带来慰藉与希望的。当越王勾践困于马厩时,卧薪尝胆的隐忍给了他无限的耐心,当他仰望着吴宫一角的夜空,心生无限希冀,最终三千越甲可吞吴。当徐霞客有利山川涉险,当西施在吴宫静待复国,当昭君入胡地骤起相思,当萧红望月奋笔疾书呼兰河传这一切莫不是仰望才能给予的信仰吗?失意凄寒时,仰望星空给你无尽的慰藉与希冀。

俯首,脚踏实地方能成功。

白发苍苍,节牦也脱落,流年暗换萧索,转眼成芒刺般砥砺人心。大汉朝的最威严的帝王都化作尘土,独他还在这茫茫的北海为曾经的天子效劳。使于四方不辱使命正是他脚踏实地为国效命的真实写照。当他俯首来时路时,多一份沧桑与坚韧难以言喻,他成功了,19年来的等待并未摧毁它高山般的意念,脚踏实地得敬忠职守如苏武才令人心生敬佩。当但丁穷途末路被当局者下令驱逐永远不准回佛罗伦萨,他手执鹅毛笔,并未气馁,在漫天飞舞的雪花中完成瞩世之作神曲。他们一如既往的持己执念,脚踏实地的走下去,这条路才熠熠生辉。

仰望是信仰。三生杜牧,十里扬州,前事休说。;就像扬州是杜牧的信仰是他执着而又安宁的天堂。有信仰并且还要坚持的走下去,否则便是拿破仑的雄心勃勃却惨遭滑铁卢。

脚踏实地作文篇2

脚踏实地才有机会达到理想,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关于脚踏实地的励志名言,供大家参阅!

关于脚踏实地的励志名言精选1、现实生活中,人人都有梦想,都渴望成功,都想找到一条成功的捷径。

其实,捷径就在你的身边,那就是勤于积累,脚踏实地,积极肯干。

2、即使爬到最高的山上,一次也只能脚踏实地地迈一步。

3、我们对真理所能表示的最大崇拜,就是要脚踏实地地去履行它。

—— 爱默生

4、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细流无以成江河。

5、如果不是在海市蜃楼中求胜,那就必须脚踏实地去跋涉。

6、每一发奋努力的背后,必有加倍的赏赐。

7、万丈高楼平地起。

8、水满则溢,月满则亏;

自满则败,自矜则愚。

9、凡事都要脚踏实地去做,不驰于空想,不鹜于虚声,而惟以求真的态度作踏实的工夫。

以此态度求学,则真理可明,以此态度作事,则功业可就。——李大钊

10、从此我不再仰脸看青天,不再低头看白水,只谨慎着我双双的脚步,我要一不一不踏在泥土上,打上深深的脚印!

——朱自清

11、凡事都要脚踏实地去作,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而惟以求真的态度做踏实的工作。

以此态度求学,则真理可明,以此态度做事,则功业可就。——李大钊

12、要审慎地思考,但要果断地行动;

要宽宏地谦让,但要坚定地反抗。——科尔顿

13、一个人就好像一个分数,他的实际才能好比分子,而他对自己的估价好比分母。

分母愈大则分数的值愈小。——列夫·托尔斯泰

14、成功=艰苦的劳动+正确的方法+少说空话。

——爱因斯坦

15、你若希望你的孩子总是脚踏实地,就要让他们负些责任。

——班扬

关于脚踏实地的励志名言经典1、再长的路,一步步也能走完,再短的路,不迈开双脚也无法到达。

2、人天天都学到一点东西,而往往所学到的是发现昨日学到的是错的。

--B、V

3、古往今来,能成就事业,对人类有作为的,无一不是脚踏实地攀登的结果。

——钱三强

4、台阶是一层一层筑起的,目前的现实是未来理想的基础。

只想将来,不从近处现实着手,就没有基础,就会流于幻想。——徐特立

5、一个人最怕不老实,青年人最可贵的是老实作风。

“老实”就是不自欺欺人,做到不欺骗人家容易,不欺骗自己最难。“老实作风”就是脚踏实地、不占便宜。世界上没有便宜的事,谁想占便宜谁就会吃亏。 —— 徐特立

6、最好不是在夕阳西下的时候幻想什么,而要在旭日东升的时候即投入工作。

—— 谢觉哉

7、别想一下造出大海,必须先由小河川开始。

8、在当前现实的狭隘基础上,有高尚理想,全面的计划;

在一步一步行动上,想到远大前途,脚踏实地地稳步前进,才能有所成就。 —— 徐特立

9、任何业绩的质变都来自于量变的积累。

10、当你还不能对自己说今天学到了什幺东西时,你就不要去睡觉。

——利希顿堡

11、一个人假如不脚踏实地去做,那么所希望的一切就会落空。

——摩路瓦

12、人,应当像“人”字,永远向上而又双脚踏地。

13、谁脚踏实地地生活,谁就会真心实意地去爱。

—— 伊·芭·勃朗宁

14、人生不是一种享乐,而是一桩十分沉重的工作。

15、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关于脚踏实地的励志名言推荐1、合抱之木,生于毫末;

九层之台,起于累土。

2、想,要壮志凌云;

干,要脚踏实地。——缅甸

3、一时的成功就是以多年失败为代价而取得的。

——勃朗宁

4、即使慢,驰而不息,纵会落后,纵会失败,但一定可以达到他所向的目标。

——鲁迅

5、也有一种称赞是助人为善的,这就是所谓的“鼓励性的称赞”。

许多贤臣曾以此术施于他们的君主。当称赞某人是怎样时,其实他们是在暗中指点他应当怎样。——培根

6、与有肝胆人共事,从无字句处读书。

——周恩来

7、行动是通往知识的惟一的路。

——萧伯纳

8、春天不播种,夏天就不生长,秋天就不能收割,冬天就不能品尝。

——海德

9、奖赏会带来厄运。

学术奖、品格奖、奖章,所有这些魔鬼的创造物会鼓励伪善,还会冻结一个自由心灵的自发激荡。——波德莱尔

10、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

——陶行知

11、事莫明于有效,论莫定于有证。

——王充《薄葬篇》

12、一半的真实比虚假更可怕。

——费希列宾

13、从传闻出发,人们不可能学好科学,正如从格言出发,不可能获得智慧一样。

——萧伯纳

14、凡是在理论上正确的,在实践上也必定有效。

——康德

15、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16、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

——柏拉图

17、君子之于学也,入于耳,藏于心,行之以身。

——刘向《说苑》

18、博学而不穷,笃行而不倦。

——《礼记》

19、要成就一件大事业,必须从小事做起。

——列宁

20、行动是知识最适切的果实。

脚踏实地作文篇3

高考作文的命题如何紧扣时代脉搏?高考作文的命题遵循着怎样的规律?高考作文的命题呈现出怎样的特征和趋势?探讨和解答这些问题,将有助于我们更有针对性地备考高考作文,也有助于我们在考场上更为准确和透彻地审题立意。本期栏目中,我们邀请了北京市第二十中学的三位名师,他们将围绕2010年高考北京卷作文题目“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对上述问题展开讨论。三位名师从不同的视角出发,提出了各自的不同看法。读者朋友们可以比较阅读,细心体会,从而实现对高考作文命题的宏观把握。

NO、1

兰瑞平(特级教师):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道命题

让我们先回顾一下北京高考作文题从2002年独立命题以来的足迹:“规则”(2002)、“转折”(2003)、“包容”(2004)、“说安”(2005)、“北京的符号”(2006)、 “细雨闲花”(2007)、“广口瓶装石、沙、水”(2008)、“我有一双隐形的翅膀”(2009)、“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2010)。这些题目中,佳题不少,如 “包容”“北京的符号”“我有一双隐形的翅膀”等,无不各有亮点,引领广大师生贴近时代,思考生活;而不仅仅单纯追求语言表达和写作技巧之类。

笔者认为,2010年北京卷高考作文题“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是自北京市高考独立命题以来,所拟命的具有强大的视觉冲击力和强烈的共鸣感召力,且富有高考选拔性含金量的一道高考作文题,它甚至具有里程碑和跨时代的意义和价值。

“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这个题目,足以引发任何学生展开想象和联想。但凡把“仰望星空”这个词语存神凝思的人,都会把人生信念、理想追求、未来幸福等思维中深层次的价值理念立即唤醒,并将其在“仰望”这一积极向上的张力无穷的动作中展开翅膀,飞向辽阔的星空,飞翔于广袤的苍穹,与灿烂星空中的天籁和万物融为一体,尽情享受宇宙的过去与未来的美妙,从而使人达到一种极佳的精神状态――这就是它富含的视觉冲击力的作用。而“脚踏实地”这一看起来再平常不过的词语,在它之前的那个“与”字的提挈之下,却令人们在神清气爽思绪万千与壮志飞腾之中,时时关注“大地”,时时留心“实地”,时时把自己的人生理想、远大抱负、崇高追求与现实生活,同自身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否则也就成为了脱离实际,好高骛远,抑或是纸上谈兵、水中捞月的空谈,达不到目地不说,还会作茧自缚,痛苦不堪。也正是“脚踏实地”一词提醒我们,无论何时何地,无论做什么事情,都应该而且必须面对现实,掂量准自己的分量,选择好自己的位置,把握准前进的方向,确定准行动的目标,一步一个脚印地前进,一点一点地收获,一天一天地成长。这也就是它强烈共鸣的感召力作用之所在。

考生作为每一个独立的生命个体,在特定时间、特定场合进行特定思考――“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这一富有选拔功能的命题,即能检验出每个考生关乎人生理想的温度和高度,又能验证到每个考生将如何立足现实,践行理想抱负、人生追求的思维轨迹的厚度和力度,且孰优孰劣,当溢于言表之中,一经阅读判卷,必能定夺。而这样鲜明突出的检验性,正是“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具有高考选拔含金量之所在。

以关系型复合式崭新命题形式出现的2010年北京卷的高考作文题“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以既要重视理想追求“仰望”品质,又要具有务实求真、脚踏实地的人格精神,及其突出的选拔品质,打造了北京市近年高考作文命题的一块里程碑,开创了北京市高考作文题命题内容和形式的新局面。

NO、2

白亚芳:沉稳大气中依旧限制过多的命题

孤陋寡闻的我,初闻今年北京高考作文题目“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感觉并不难写。第一反应是,人应有远大的理想,为了实现理想必须脚踏实地地努力追寻。上课后,我把这个题目立刻告诉给学生,马上有学生脱口而出说,这是温总理说过的话。回到办公室我赶快在网上搜,才知道温总理的确写过一首诗歌《仰望星空》,而温总理到北大视察,有学生写了书法作品“仰望星空”欢迎他,温总理马上回赠他“脚踏实地”书法作品。

但无论今年的作文题目有何渊源,我想最终我们还得回归文题本身。笔者以为今年这个题目比较沉稳大气。

人生本来就应该有追求有奋斗的目标,青少年时期就应该确定下自己坚定的人生理想。那些历史上的伟大人物为了追寻自己伟大的理想而奋斗的经历,曾经给一代又一代华夏子孙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屡屡震撼了炎黄子孙的内心,励志的故事也是学校以及家长们教育学生们最永恒的题材。

高中阶段的学生已经普遍有了自己的人生理想,而且人在茫茫人海中苦苦寻求自己的方向,的确经常需要抬头仰望星空,寻找精神上的动力,给自己以激励。作为高考题,确实需要给青少年一个正确的导向,而这个题目确实起到了这个作用。

在有些同学中确实也存在着这样的问题,有了自己心中的理想,却不知该如何走向自己的成功之路。在平时的学习中,好高骛远、眼高手低,很容易被一件小事改变了自己的人生与奋斗的轨迹,而不知道万丈高楼平地起,人生的高楼应该用脚踏实地来给自己挖出最坚实最稳固的地基。这个题目确实可以点醒莘莘学子,人生之路上脚踏实地的至关重要的作用。

此外,初审题,星空的含义一般会让学生想到人生的理想,但如果细细分析,《星空》的意韵其实是非常丰富的。从温总理的诗歌《仰望星空》就能够看出,温总理将仰望星空理解为追求真理、正义、博大的胸怀、永恒的炽热,大国总理的大情怀尽情流露笔端。

但根据在自己班里对学生的调查,笔者认为这道作文题也存在一些问题。

一、题目易使学生感到思维受限。

笔者所教的一个班级,41位同学全都将仰望星空理解为确立伟大的目标、远大的理想,学生的思维严重受限。学生们也认为这篇文章留给自己的思维空间太过狭小。

二、作文难以分出不同的立意层次。

与往年北京高考作文题目相比,今年的题目还有一个弱点,就是难以考出考生的不同立意层次来。高考作文题目是否应该考出不同层次的立意来,确实是值得我们思考。比如2005年北京的作文题“说安”,学生作文立意的分层十分清晰,“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说安定”“说安全”,一道题目,学生的思想境界,思维的深度、广度清晰可见,学生的思维是很能放得开的。笔者认为,这样的题目才是真正的好的作文题目。三、题材略显陈旧,学生自认不会得到高分。

笔者所教班级的一些同学认为,今年北京的高考作文题材太陈旧,从小到大老师总让谈理想,高考依旧在谈理想,因此自己的写作热情不高涨。

另外,班里的一些同学认为某些学校写过同题作文,这些写过同题作文的考生在考场上就会有更充足的时间、更丰富新颖的材料、更高远的立意来应对这道作文题目,这对别的同学来说就是一种不公平。班里的一些同学还认为,高考作文应该和社会热点保持一定的距离,笔者也认为此话不无道理。

脚踏实地作文篇4

如何合理地运用制音踏板是钢琴教学中值得探讨的问题。文章通过对制音踏板运用的原理、作用以及踏板法等进行阐述,让大家了解制音踏板在处理钢琴音乐中的作用及运用。

[关键词]

制音踏板 节奏踏板 切分踏板

钢琴有三个踏板:右踏板、左踏板和中间踏板。每个踏板的作用各不相同,针对大部分音乐院校学生所用琴均为立式钢琴的现状,本文将重点论述钢琴教学中右踏板的运用。

一、右踏板的作用和工作原理

钢琴上的三个踏板中,右边的踏板是被最常使用的,一般被称为制音踏板,或延音踏板。它的作用是松开琴弦上的所有制音器, 使琴弦产生共鸣,这样可以通过琴弦的共振泛音延长手指无法保持的声音。它的基本原理是:当右脚踩下右踏板时,压在琴弦上的制音器立即抬起,所有弹到的音会延长。当右脚抬起来,制音器又压在琴弦上,音的延长就中止。值得一提的是,使用右踏板的确能使钢琴声音延长、音量增强,但不能忽略它对音色方面的改变和作用,绝不能把制音踏板看成是强音踏板。

二、右踏板的标记

右踏板的使用术语:col pedale 。 最常见的记谱法是以“ ”或“ P、 ”表示踩下,“ ”或“ X ” 表示放掉。现在很多作曲家用 来表示右踏板的使用。

三、 右踏板的几种基本技巧

1、节奏性踏板。又称直踏板,是在手指触键的同时,踩下右踏板,它要求手的弹奏和脚的动作同步。节奏踏板大多用来突出节奏,是踏板中增加色彩作用的一种,主要用于进行曲或舞曲中,强调有特性的节奏型。如肖邦《b小调圆舞曲》OP、69 No2 ,左手第一拍弹低音的同时脚踩下去,根据音乐舞蹈性的需要,到第三拍放开。

又如舒伯特的《军队进行曲》(四手联弹),是一首很有精神的乐曲,某些小节的第一拍需更光彩一些,明亮一些,那就在这个音弹下去的同时右脚踩下去,用踏板强调拍子和节奏脉搏。

节奏踏板也适用于弹奏和弦或终止式和弦,以表现果断、有力及和弦的丰满。如莫扎特奏鸣曲K331 No12, 第一乐章的结尾处 :

2、连音踏板。也称为切分踏板。是右踏板最主要、最基本的用法。使用时,手脚的动作千万不能同上同下,而是手先弹乐音,脚后踩踏板来延续音乐,等下一拍音出现时脚再重复放开落下的动作。这样乐音与踏板间形成了一种切分节奏感。这种方法能够使演奏时的和声效果丰富饱满而又不至于浑浊,同时能够延长许多手指无法延留的音符。需特别注意的是,放踏板的时候一定要放彻底,以免将前一个和声进行的音效带入下一个和声,另外,踩下的动作要非常及时,以免出现断裂的和声效果。可以说切分踏板的使用方式,是所有踏板使用方式中最难掌握却又最常用的一种,必须有一个慢练协调和熟练的过程。

如门德尔松的《威尼斯船歌》,左手音型模仿了水波荡漾的效果,如果使用直踏板就无法体现这种意境,如图所示根据和声的变换使用切分踏板,则可以很好地将左手音乐连贯起来。

3、颤音踏板。又叫抖动踏板,顾名思义指脚在踏板上快速的、相当浅的踩动,从而既不使声音失去回声和泛音共鸣,又不至于使和声效果过于浑浊。用

表示。如肖邦《革命练习曲》中那句双手快速下行的乐句,运用抖动踏板造成一种洪流奔腾的效果。

此外,根据踩踏板深浅程度的不同,还可以使用全踏板、半踏板、四分之三、二分之一、四分之一踏板等,使钢琴产生各种各样的音色变化,从而使音乐更加完美,音色更加丰满。这对演奏者对音乐内容的正确理解及脚下的工夫深浅与灵敏的听觉要求更高了。

四、 右踏板运用的几个要点

1、根据和声变换来切换踏板。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学会准确认真地读谱,分析乐曲和声结构,踏板在每一个新的和声变化之前的一瞬间放干净,然后在下一个新的和声的瞬间精确地踩下,使和声清楚连贯。这一点说来容易,做起来却不是那么容易,而且也不能片面地理解为只能在和声变换的地方更换踏板,如吴祖强的《水草舞》的引子部分8个小节,只换了1次和声,如果也只换一次踏板的话,就会使声音获得过多的泛音而变得浑浊,这是极其错误的。

2、遵守作曲家的踏板奏法标记,认真考虑作品的演奏风格。很多时候,对乐谱上的标记,包括踏板法标记在内,有一点点不遵守,就会令音乐产生微妙然而明显的不同,从而背离作曲家的意图。但也不是只要是作曲家写的标记,都应该无条件遵守,漠视因乐器的历史发展而导致的踏板法的不适用。就拿巴赫作品来说,许多演奏家认为巴赫的那些作品诞生的年代还没有右踏板的出现,在演奏中如果使用踏板,将影响作品的原始风貌。但在巴赫创作这些乐曲的年代同样没有现代钢琴的出现,那些作品是为羽管键琴和古钢琴所创作的。可见,我们在现代钢琴上演奏巴赫的作品就已经破坏了巴赫作品的原始风貌。那怎么办?菲鲁奇奥·布索尼说过这样一段话::踏板在巴赫的钢琴作品中是需要的,在钢琴作品中使用踏板而又听不出来,才是唯一正确的方法。可以给我们一点启示吧。另外,从音乐风格来说,巴洛克时期作品、古典作品,踏板用得较少,要用得很精炼,必要处才用。而浪漫派、印象派的作品,许多音响效果是必须用踏板的,离开了踏板效果就无法表现了。

脚踏实地作文篇5

1,火车穿过山洞后的世界是什么样的?

2,南山里是不是有神仙?

3,上天有没有眼睛看到我们?

在山上干活休息时,总望着消失在山洞的火车发呆,山洞那边的世界到底是什么样的?从地图上知道山洞的那边有陕西、河南、北京,还有天安门——在村上打谷场上放电影,电影里有一个镜头,许多人在天安门广场一边哭,一边喊着万岁。我知道了北京有个天安门,很遥远很神圣。关于山洞外的世界,总有各种想象在我脑子里闪现,不,不是在脑子里,这些画面好像飞出身体,飞到山洞外面的那个世界,跟我的这个完全不一样……但想完又要脚踏实地起来干活了,农活很累,山很高也很陡,背上的高粱秆、玉米杆、羊粪很重。

村子的南边是更大的山,山里有许多著名的寺院,麦积山,仙人崖等等。不同季节看南山的颜色是不一样的,尤其喜欢雨后天晴的南山,是深蓝色的。天晴时在山坡上放牛,可以隐约看到麦积山的山形,可惜我在老家时没有去过麦积山。村里的人在四月二十八号去朝拜回来后,会讲许多关于佛和神的故事。一直好奇地想南山有没有神仙呢?放牛的时候是最寂寞的,没有人,没有同伴,牛慢吞吞地有节奏地吃草,更增添了心里的寂寞。看到一只鸟,一只蝴蝶飞过,一只马蜂飞到花上采蜜,都会兴奋好一阵子。如果能遇上一条蛇从草丛中穿过,更能兴奋好久,会成为回家吃饭时与家人聊天重要的谈资。

冬天,村里年轻人做一项游戏,也是体育活动。用一根长木棍把一小节木棍往远里打,算是一种比赛。这种游戏的名字,普通话我不知道如何说,方言我不知道如何写。这根长木棍比我还高,我试着用这根木棍够天,没有够得着,我想木棍再长一些也许能够着天空。但天到底是什么?为什么村上的人发生了悲痛事后,都在喊它,都在哭着喊老天爷。

脚踏实地作文篇6

关键词:钢琴;教学;踏板;应用;注意事项

中图分类号:J6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14-0104-01

一、踩板动作

用踏板时,必须使腿脚放松,保持身体的平衡。踩时用脚掌的前部去控制踏板;换时,应尽量使脚掌不离开踏板,千万不能用时动作过大、敲击踏板而产生噪音。同时,右脚应在用或不用时都养成习惯放右踏板上,左脚除负有踩左踏板、中踏板外,还要有支持身体平衡的任务,因此可做适度来回挪动。对比用法用踏板的效果如何,应在对比中取舍,千万不可整曲毫无顾忌地一脚踩下,如果这样便缺乏用与不用之间的对比。每天都在浑浊的踏板效果中练耳,其结果犹如慢性服毒,让音乐逐渐褪色、枯竭。

二、对比用法

如何用好踏板,不但在用与不用之间,也可在少用与多用之间,甚至在不同方法的使用之间作对比弹奏试验,这给最后效果的调整和确认建立了依据。有时为了取得整曲用踏板的感觉,最好的方法也是走对比之路,在用踏板已混乱、多寡难分伯仲的情况下,那多做不用踏板的弹奏,这对找回用踏板的感觉定会立竿见影,水到渠成。

三、分步用法

钢琴演奏用踏板就好比画一幅油画,在动手前先要用素描把轮廓画出来,然后再调颜着色。钢琴弹奏也要先把曲谱在琴上弹出来,然后再用踏板,润琴铺兴。画家在给油画着色时,总是由少到多、由浅人深,这样做的好处是一能画出层次,二是便于修改。钢琴家在用踏板时,也应该是由少到多、由浅入深,这样才能找到用踏板的最佳点。画家在着色时,总好画画停停,画画看看,甚至还要退出一定距离作立体观察。钢琴家在用踏板时也应该是用用踏板,听听效果,边用踏板,边听效果,做到胸有成竹、用脚如神。千万不能操之过急,不然踏板非但不能助一臂之力,还会所得其反,乱了音乐方寸。

四、变动的用法

钢琴演奏时,踏板世界的精彩常被遗忘在手指的黑白键里, 一旦我们按萨封诺夫的要求去长时间观察脚在踏板上的上上下下,就不难发现,脚在踏板上原来是处在一个变动的状态。如果说安东,鲁宾什坦认为钢琴不是一件乐器,而是一百件乐器的观点是正确的,那么钢琴音量也应有100个层次,踏板也就应有100个不同的微动来应对。

问题是现在没法在谱上用标记能表示出这种踏板在动作中的细微变化,事实上这种细微变化是复杂的、无时不变的过程,是无法用言语来表示的过程,当然我们也找不出确切的符号来正确标记这个变化的过程了。德国莱默尔说得好:“根据作曲家在乐谱上标出的符号运用踏板,时常会有误差,因为这些符号有时只是一种粗略的提示。”造成这个结局是现在钢琴家们用踏板,大多时间是处在一种浮动、变化和自由的踏板之中,这种变动踏板已和音乐结合到水乳相融的程度,到底应该如何踩下踏板,谱上符号只能粗略给个提示,真正的救世主是音乐,音乐才能领你去任意、自在地使用踏板。

五、想像用法

想象用踏板就是在钢琴弹奏前对踏板的使用,提前进行设计和规划,想象用踏板也就是在钢琴演奏中,用音乐的想象不断对踏板提出要求,下达指令。因此我们把想象用踏板也可叫做思考中的踏板。

德国莱默尔曾说:“踏板运用绝非可以随心所欲或不加思索!那些当琴声一片模糊时才更换踏板的演奏者,是不可能奏出优美音乐的。”

以上莱默尔所提到的不加思索的踩踏板,在我们日常的钢琴演奏会上是经常可见的,其结果是演出的热情蒙上了白茫茫的雾霭,漂亮的技巧在混浊的音响中丧失,台下听到的当然是一片惋惜声。

波兰的霍夫曼也留下名言,他说:“踏板运用中,耳朵是主宰,只有耳朵才能持有踏板的使用权。”其实霍夫曼就是把耳朵看成是我们想象用踏板的指挥中心。他也让我们明白:踏板的使用,完全靠在一种乐感、一种想象的进行中来体现它生存的自身价值。如果我们光靠谱中的踏板标记来行事,我们就会丢弃了对踏板的使用权,霍夫曼所指出的后果是不言而喻的。

脚踏实地作文篇7

关键词:跳马 分腿腾跃 生物力学

1、前言

跳马的分腿腾跃动作在体操教学中是必学项目,它跟技巧有着本质的区别,它是以一个单独的形式来体现的,而不是以某一套动作来体现,要完成动作,需要在很短暂的时间里集中身体的肌肉力量来协调变化空中的身体姿态,从而使动作舒展优美、落地精确稳定。跳马的助跑决定了是否有准确的踏板,助跑是为上板踏跳创造条件,踏板的好坏又决定了第一腾空的高度和效果,而有力的顶肩推手则是为第二腾空创造条件,第二腾空的展体动作要想做出来,第一腾空要高,要有明显的滞空,因为要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展体动作还是困难的,第二腾空则是为了落地的稳定创造条件。因此,前一阶段的错误将会对下一阶段动作的完成产生一定的影响。跳马从踏跳到落地,时间很短,而在这极短的时间内完成第一腾空、推手、第二腾空等动作,不仅需要较强的心理素质,同时也需要有良好的技术来支撑。

2、分腿腾跃动作分析

2、1 助跑

助跑是跳马最根本的动力,通过助跑,可以获得完成动作所需要的水平速度,加速度等,从而为后面的踏板起跳创造有利的条件。助跑是能否准确踏上跳板的基础,跳马助跑的距离不需要太长,董利(2001年)研究认为一般20米以内即可,助跑距离太长既容易消耗体力,做了无用的功,又容易找不到布点,造成踏板的失误。助跑控制不好,节奏乱常出现的失误动作就是不敢踏在板上,匆忙从马的一边跑过去,即使踏在板上了,后面的动作也会出现明显的走样,没有第一、二腾空,落地不稳或直接就坐在马的上面。

分腿腾跃动作助跑距离在15米左右即可,用本人75%左右的速度助跑,速度太快不容易控制,太慢又使得水平速度降低,没有一定的水平初速度,第一腾空的高度就不会有,而且过马也是很困难的。

2、2 上板

上板主要是为后面的制动性踏跳创造有力的条件,上板的要求为“低而快”,这就要求上板夹角要低、速度要快,上板开始时重心水平速度要快。杨金田、季彦霞(2009年)等通过研究得出李小鹏、陆斌的上板速度分别达到8、61m/s和8、67m/s。另外,蹬离地面后加快摆臂的同时手臂应快速向前摆,上板夹角不能太大,一般60度左右,太大容易只产生向上的速度,使得人体运动的轨迹降低,容易撞在马上面。

2、3 踏跳

上板之后的踏跳是使身体的重心在接下来的第一腾空过程中获得一个良好的往前上腾起的初速度。踏板的好坏决定着第一腾空的高度,踏板踏好了,就有了一个合理的运动方向,为第一腾空做好了起跳姿势。踏板时,双脚并拢,用脚前掌制动式的去踏,踏跳一定要快速有力,踏跳的时间一定要短,纪仲秋(2004年)在对优秀运动员踏跳时脚与板的作用时间研究中得出:优秀运动员的作用时间一般为0、1s。脚与板作用的时间越短越好,作用时间短,脚与踏板的作用力就越大,脚所受板的反作用力就越大,获得的速度就越快。

踏板给人体的反作用力,使人体就有了垂直方向的瞬时速度,踏板结束后,就有了前上方向的速度,而这个前上方向的速度使人体产生斜抛运动,这样就使得第一腾空的高度有了保证,越过跳马的基本条件就具备了。离板时两腿充分蹬直,重心越过脚的支点,上体稍往前倾。

2、4 第一腾空

跳马第一腾空的有效高度和远度,其主要是由前面的三个技术动作决定的。第一腾空远度主要受起跳时人身体重心的高度、离开踏板时身体的初速度以及离开板时身体重心运动轨迹和水平方向的夹角这三个因素有关。而一个人的身高是一定的,即重心是固定的,因此,初速度和夹角才是主要环节。

2、5 推手

推手是使身体有足够的滞空时间,为第二腾空的完成创造良好的条件。推手的时间、力量和方向会使得第二腾空的高度和远度产生变化。最佳的推手时机应是在人体重心抛物线轨迹达到最高点之前完成,这样既能充分发挥第一腾空所具有的速度,使第二腾空又高又远,又能极大地减轻推手时由于重心轨迹的突然改变而造成的力量耗损与关节损伤。特别是在重心已经下降而又利用推手重新迫使重心再次升高时,这时推手就要撑起整个人的重量,很容易造成腕关节的损伤。

化洪斌(2005年)总结跳马教学的实践强调指出最佳推手方法必须采取制动式的推手,即在第一腾空中两手就主动前伸,同时拉开肩角,推手用掌根推马,推手要积极主动、快速有力,撑马瞬间应含胸制腿,推马的同时应快速向上急振上体。错误的推手方法是双手向后扒马,手在腿的后面,这样做虽然加大了水平初速度,却减小了向上腾起的速度,这不仅造成腾空高度下降、影响跳马的美感,还会形成身体往前冲而造成落地不稳。

2、6 第二腾空

优美舒展的第二腾空是跳马这一项目的灵魂和魅力所在,可以说,在当今体操规则难度表中,如果没有第二腾空,其动作价值是可想而知的。跳马分腿腾跃的展体动作也是学习者较难掌握的内容。

第二腾空是第一腾空运动能量的积蓄和推手技术共同作用所产生的效果,也就是说,助跑、上板、踏跳、第一腾空、推手都是为第二腾空的高度和远度以及表现腾空技术来服务的。推手之后第二腾空的运动轨迹就确定了,只能靠自己内在的动力去调整。

2、7 落地

跳马的落地是一种斜抛物体下落时落地的平衡过程, 即具有一定下落水平速度和垂直速度, 在落地后的极短时间内, 经过合理的缓冲, 达到静止的过程。因此, 要使落地稳定, 就必须使身体重心在支撑面内所受到的合外力为零。

正确的落地姿势是两脚的前脚掌先着地,然后再自然地过渡到全脚掌,两脚跟并拢,两腿保持适度的紧张,两腿弯曲呈半蹲姿势,以延长落地时间和落地距离,降低身体重心,这样既减少了冲击力,又增大了稳定角。落地后上体稍前倾,两臂侧举或侧上举以保持平衡,头保持正直,眼看前下方,身体平衡后迅速站立。

3、结论

3、1 助跑时应注意节奏和步幅,步幅不要太大,太大速度就相应慢了下来,没有一定的水平初速度,过马就很困难。

3、2 上板要低而快,踏板要用脚前掌制动性踏跳,第一腾空后,手臂要积极前伸,上体前倾。

3、3 踏跳时一定要注意用脚前掌去踏跳,作用面积小了,板给脚的作用力就越大,腾空高度就会越高。

3、4 跳马的第一腾空,双臂应积极主动前伸。

3、5 推手时要注意时间、力量,推手时间不要过晚,力量要大,保证第二腾空的高度。

3、6 第二腾空是跳马的关键,推手要迅速有力,另外,推手的时机要把握好。

3、7 注重跳马的落地稳定性训练,注意屈膝缓冲。(作者单位:云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

参考文献:

脚踏实地作文篇8

当然还是会因为成绩不好而失望,当然还是会因为努力在成绩上呈现不出来而伤心,但是自己渐渐地,也相信了努力一定会有回报这样的事实。

其实生活在这个考试社会,真的很害怕那些逆袭的人,觉得他们过得远远比持之以恒地努力的人要好。所以很嫉妒他们,也很讨厌害怕他们。觉得逆袭成功的,于持之以恒努力的人来讲,是不公平的。

不过还是呀转身告诉自己,一定要脚踏实地啊。只是莫名希望时间可以过的快一点,有点期待小假期,有点、、、、、、他们说我们七月份才放假,只是好希望日子快些快些再快些,假期来了后就慢些慢些,自己要好好把握。

但是我知道,所有对未来的期待太美好的,最终都过的不太好。所以还是要好好地抓住当下,认真做好的当下的事情啦。

恩,10:00,刚刚好,收拾完,和数学君say 哈喽了。

    【写作范文】栏目
  • 上一篇:德能勤绩廉总结(精选8篇)
  • 下一篇:高中语文文学常识(精选8篇)
  •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本站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