恍惚中,外面的喧嚣声一下子被隔开了,仿佛像来到了一个世外桃源。
蜿蜒的小道,遮天的树阴,静谧的空气。
漫步着,只感觉到班驳、疏松的阳光从树阴间跳下来,暖暖地照着。树顶又仿佛撑起另一片穹苍,明明是那样沉稳,坚定,却又从树的深处,真真切切传出一片叶的轻喃,鸟的啁啾。
穿过大门,走过弯弯曲曲的小道,来到了一片绿地。
周围一下子宁静,庄重起来,连往日生龙活虎的同学们,一张张小脸也猛然安详起来,不约而同地笔直射向一个地方--
张謇故居!
庭院的中央是一座张謇的雕像:饱满的前额,睿智的`双眼,脸上清晰的纹路,下巴一小搓的胡子,一下子让我看到一个屡屡创业,饱受挫折,满怀坚定的老人。
他的身后一株傲立的松树,毅然挺立在一方土地上,与张謇交相辉映,这不正是张謇艰难创业的象征吗?
我缓缓迈着步伐向张謇故居走去,远远的就能看到:长长的紫藤从高处垂落下来,延着盘旋的石阶而上,只觉得这座宏大的建筑正从高处朝你深深压下来,又似乎猛然张开,无限量扩大包容着你。
我怀着敬畏的心情跨进张謇的故居,走在红色的地毯上,望着墙上挂着的一张张照片,端详着玻璃柜里,一件件见证历史的文物。
同学们也时而注目凝视,时而小声交流,时而低吟着标注文字,但谁也不愿打破这庄严的气氛。
我不由得心潮彭湃。
是张謇,开创了中国近代史上十个“第一”,是张謇,创办了大生,二生,三生纱厂,是张謇,开启了南通的经济贸易……
我感慨着,又叹息着……
谁也无法想象,如果,没有张謇……
静静走出张謇故居,手轻轻划开一道风的口子,让思绪与张謇的历史文明一同飞翔吧!
“天之生人也,与草木无异。若遗留一二有用事业,与草木同生,即不与草木同腐。”
我刚进大门就看到前方的照壁上,刻写了张謇的这句名言。
接着,我们先登上了张謇纪念馆大楼东侧的状元山。山顶上有一个亭子,亭子里有一口钟被取名为状元钟。有些顽皮的同学一到那儿就立刻敲起钟来,好像希望自己也能成为状元,金榜题名。顿时,我耳边回荡着“当、当、当”的钟声,这钟声十分宏亮,响彻了整个故居。
然后,我们来到了张謇纪念馆里参观。馆内被分成了四个展厅,分别是:张謇的出生成长篇、教育兴国篇、实业救国篇和社会事业篇。我们参观了实业救国这个展厅。那里详细记载了:张謇在南通一共建立了370多所学校。他创建了全国第一所戏剧学校、全国第一所医学院、全国第一所幼儿园……张謇创建了众多第一。他创建的酒厂里,精心酿造的`颐生酒,曾经还在南洋劝业会上获得金奖呢!
随着我们的脚步渐渐地向前移,从导游绘声绘色的讲解中,我仿佛身临其境,一下子穿越了时空来到了当年。在滔滔的长江边,满头白发的张謇,在保坍工程现场视察,为民造福。一提到“状元”这个词,就一定会想到吟诗作画、文弱书生,金榜题名后就享清福。但是张謇和他们不同,他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成功的创建了众多实体,并且让国家变得更加强大。通过此行让我加深了对张謇的解了。
毛主席说的对“讲到轻工业,不能忘记张謇!”的确不能忘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