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标题
心得体会的标题可以采用以下几种形式:
1)、在XX活动(或XX工作)中的心得体会
2)、关于XX活动(或XX工作)心得体会(或心得)
3)、心得体会
如果文章的内容比较丰富,篇幅较长,也可以采用双行标题的形式,大标题用一句精练的语言总结自己的主要心得,小标题是在XX活动(或X X工作)中的心得体会,例如:
从小处着眼,推陈出新
——参加班组长培训的心得
2、正文 这是心得体会的中心部分
1)、介绍在时间,什么地点,参加了什么培训,或是看了什么书,接触了什么榜样,感觉受益很深,感触很大。
2)、简要描述培训课程,描述一下那本书,或是写一下那位榜样的先进事迹。
3)、对照学习,书中的角色、精神,或是榜样的事迹,结合自身实际情况,进行一下反思,写出自己的心得体会和感想。
4)、在受启发之后,揭示主题,表明下步自己或是大家应该怎么做,必出倡议或是表表决心。
3、署名
心得体会一般应在文章结尾的右下方写上姓名,也可以在文章标题下署名,写作日期放在文章最后。
现在的孩子很幸福,因为他们面临太多的选择,电影电视、网络媒体等传媒极大地丰富了他们的感官,但是,或许这也是一些孩子的不幸,因为不少的孩子也由此忽略了认识世界本质的一个重要手段——阅读。
作为教师,我们深切的感受到教给孩子阅读刻不容缓,问题在于,大家知道要鼓励学生大量的阅读,可是学生读什么?怎么读?读懂了没有?以及课外阅读所应掌握的方法等,我们却无暇顾及,学生的阅读基本上处于一种放任自流的状态。
作为学生,由于知识层次、生活阅历等限制,他们往往无法找到适合自己的阅读篇目;盲目的浅层次的阅读加上缺乏必要的交流和指导,这种放任自流式的阅读收效必然有限,不符合语文学习的要求,看上去阅读的效果很不明显。所以,这种阅读有时候会对语文的学习产生负面作用,这也导致了现在部分老师对课外阅读的忽视。甚而至于,为了片面追求眼前的利益,有些老师强迫学生放弃课外读物,一心死练课本中的有限的几篇课文。长此以往,学生的语文能力怎么不越来越差?语文学习怎能不越来越枯燥?学生对待语文怎能不越来越厌烦?
因此,教育界提出了“振兴阅读”的口号,我们区也围绕“振兴阅读”进行了不少的活动,目的就是提高语文质量,使学生感受到语文的魅力。
因为,阅读是语文的灵魂!
阅读是人们了解社会的重要手段之一,也是人们充实自己的情感、丰富自己的阅历、磨砺自己的'精神、培养自己的智慧的重要方式。相较于实践,阅读的优势在于能够通过文字——而不用切身体验——用较短的时间就能够充分感受我们身处的世界,当然,实践是必需的,但阅读也能给我们真实的感受。
阅读对于语文教学的重要性还在于,阅读是学习语文的钥匙。
阅读能力是学生最重要的语文能力之一。阅读能力正对应着语文的性质:语文的工具性表现在它能促进个人与他人及社会的交流沟通,语文的人文性表现在它能促进个人情感道德的自我完善,这都可以通过大量的阅读来帮助实现。对学生来说,阅读能力是字、词、句、篇章能力的综合体现,通过阅读还能促进学生交际和作文能力,更重要的是,阅读能充实学生的情感世界,使学生更快地成为一个“人”。
说阅读是学习语文的“钥匙”,是因为语文学习就是学生通过文字来表达自己对外界的理解、感受与体验的。有良好的阅读能力,就表明学生对语言文字的具像化程度高,也就是说,面对同一段文字,学生能够用更短的时间读出更多的内容,当然也就能够用最简洁的文字传达出更丰富的内涵。有了这把“钥匙”,当然就能更好地打开语文的“锁”。几乎可以这样说,语文学得好的没有不爱阅读的,爱阅读的学生语文也绝对不会差
阅读能力来自于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良好的阅读习惯来自于家庭和社会的培养。幼儿时期当然是培养阅读习惯的最佳时机,但作为教师,决不能以此为借口,推诿自己培养学生阅读习惯的职责。的确,不少的孩子可能不爱阅读,在他们心目中,或许有很多事情比阅读有趣,但是,教师要提醒自己,孩子不爱读书,只是因为他们还没有找到适合自己的书而已,把适合孩子的书推荐给孩子们,是我们的责任——当然,这也需要一个过程。
其实,每个孩子都能找到自己喜爱的图书,只不过他们喜爱的图书存在一个阅读价值的问题,了解了这一点,我们只要能够把孩子从课外的放任自由阅读引导到课内的有目的性的推荐阅读就好。
我看,病因有部分存在老师的身上。幸甚,现在我们的老师们已经充分认识到这个问题,已经将课外阅读有意识的引向课内推荐阅读并进行针对性的交流指导,相信通过我们的努力,孩子们的阅读习惯会有所改善,阅读能力也能迅速提高。
透过家访我有如下体会:
实现教育公平难。虽然此刻已经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学生也有学可上,但由于种种原因,导致师资分配、教育资金投入不均衡,致使许多孩子难以享受到优质的教育服务和教育资源。家长择校、超级大班势必自然。
家庭教育严重缺失。学生陈明峰的父母常年外出务工,家里只剩年迈的爷爷奶奶维持家庭和照顾孩子。学生黄杰更是一个人留守家中。如此以来,孩子和父母交流的机会相当少,大部分时间是和爷爷奶奶一齐生活。缺乏教育、引导、交流。处于青春期的他们,性格孤僻、苦闷、冲动等不良表此刻他们身上一览无遗。类似这种家庭的学生比比皆是。
重视孩子的教育。家访中许多家长表示凡是为了孩子的教育,他们愿意尽自己的最大努力付出一切。尽管他们自身文化程度不高,但他们早已意识到知识的重要性,因此他们重视孩子教育的决心让我震撼。
家校联系应紧密。透过家访我了解到,家长对孩子在校园的学习及生活状况不是很了解,或是没有时间去了解。透过向家长介绍与校园及班主任联系的各种方式,家长表示十分乐意与校方建立密切联系,全面了解学生在校的学习及生活状况。
学生需要更多的.关爱。尤其是留守学生,父母关爱的缺失致使性格内向孤僻,一方面父母应增加与孩子沟通的机会;另一方面教师就应从学生学习生活的小细节中给予孩子更多爱,让孩子能健康快乐的成长。
总之,我们就应把家访这一活动当做与家长进行有效沟通的桥梁,使它长期畅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