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活动主题:席间有风云,吃里找真爱。
二、活动背景:
光棍节快到来了,它是大学生自创的节目,来源于11月11日这个特殊的日子,在这个新时代大学生自创的节目中,可以感受同学们对食品和对情感的表达需求,借此良机,给同学们一个自我表达情感的机会。
三、活动目的:
通过美食缔结人际关系,寻找专属自己的口味。
丰富校园生活,弘扬创新精神
四、活动对象:
__全体学生
五、活动时间:
__年11月11日
六、活动地点:
中区主干道情书传情
__食堂二楼
七、策划主办单位:
电子商务——uc组合
赞助单位:
八、活动内容(活动由为学生写信送信和舞会两个环节组成)
(1)学生写信送信:情书传情+报名
时间:11月8日-11月10日18:00
内容
1、在__主干道搭放两个帐篷,让大家就光棍节这一主题指定的对象写信,表明收信人和宿舍号。
2、工作人员与11月10日晚将信送至人手中(限制黄职范围)
3、征询是否想要参加假面舞会
(2)狂欢舞会
时间:11月11日晚19:30—22:00
内容
1、邀请在上一环节中报名的人到舞会参加活动,在入门处给每个参与者发放一个号码标签,男女各50对。
2、戴上面具蒙面入场。并根据号码找到自己的异性搭档。
3、主持人要求两人之间先相互熟悉,给15分钟的交流时间。然后请十对愿意上台的搭档进行游戏。每个游戏获胜者是2分。
4、给定一分半钟,要求男女生记住对方的名字、院系班级、手机号、qq号。
5、考察男女之间的默契度,将他们的一只脚绑在一起,看哪组最先到达终点。(可以采取淘汰制,淘汰后面n名)
6、夹糖游戏,在桌子前男生站在女生的后面,用手从女生的腋下伸过,手握筷子夹桌上盘子里的良品给男生吃,一分钟,吃最多者剩。
7、给最获胜者颁布良品铺子的良品礼物。
8、给大家讲一下良品的趣事我们的比赛,让大家发表感言
9、放舒缓的音乐,打暗灯光,让大家互相聊天,男生可以邀请女生跳舞。
九、宣传计划:
前期宣传:9月7日——9月14日
海报:
制作专门的宣传海报张贴在学校的各个宣传栏。在海报上标标明赞助商logo等。
网络、广播站等媒体宣传:
在学校广播台及英广播台以通知或者生活趣事的方式每天广播一次,在__职业技术学院的网站上发表此次活动的方案,在校报上进行文字平面宣传,在学校五十多个社团进行邀请宣传。
冠名:在活动宣传中我们将采用商家的企业名称,以达到宣传商家品牌的效果。
宣传单:
发放一定量的宣传单
中期现场宣传:11月11日
展板宣传:
展板上可贴赞助商自身1-2张海报,__的良品
信封宣传:
信封上印上商家信息以及logo、良品。
活动物品宣传:
在活动中的各种游戏工具以及彩带气球桌子椅子气球可以绘上良品的logo。
海报和横幅宣传:
在活动现场也可粘贴海报和横幅。海报上商家以良品赞助商的身份出现,并可印上公司标志物。
后期宣传:
校报、广播站、__对本次活动进行总结报道,注明本次活动由__全程赞助,同时简略介绍__的相关资料。
十、注意事项:
活动过程中注意安全,由三到四名负责人负责总协调,维持现场的秩序;活动要以愉悦为主,避免在一些游戏环节中参与者可能发生的冲突;活动结束后做好场地清理工作。
一、活动目的:
大家都知道中秋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我们要通过中秋节来更加了解中国的传统节日,用心去体验我国的传统节日中蕴涵的意义。中秋节也不失为一个与家人团聚在一起的好机会,可以与家人增进感情。
教师要围绕“独具匠心的中秋节”为主题让学生带着自己的问题引导学生走进书店、走进计算机室、走进老师的办公室、走进社区……广泛地开展阅读交流、调查分析、实践体验等综合实践活动,让他们自己去寻找答案,把各自的思维引向深处,从而进入研究者的境界。
二、活动日期:中秋节,也就是夏历八五月十五。
三、活动地点:教室、自己家里
四、活动内容:
活动一、中秋节的风俗和来历
1、知道中秋节的日期,了解中秋节的一些风俗和来历。
2、对中国的传统文化产生初步的兴趣,对屈原产生崇敬之情。
活动二、月饼
1、感受月饼的香甜。
2、体验劳动和分享的乐趣。
活动三、网上阅读
为了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可以组织学生上网浏览,查阅有关中秋节的故事和诗歌,并将自己最感兴趣的内容记录下来。
活动四、协作交流
为了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让学生相互协作,根据自己的爱好,组成相应的小组,来交流自己的发现和收获,一同来体验共同的快乐。
五、应用与深化
通过调查研究,学生了解了有关中秋节的一些知识,让学生设计自己怎样度过今年的中秋节,并通过语言或其他方式表现出来。通过对有关中秋节诗歌的搜集,鼓励学生培养善于搜集整理的能力与习惯。
六、反思与拓展
通过师生讨论交流、学生作品的展示与评比,指导学生总结研究成果,最后举行“我的中秋节最快乐”主题展示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充分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与价值,同时,教师适当引导与鼓励学生进行其他研究活动的兴趣。
期待每个学生的参与,相信我们的明天会更美好。
一、活动目的:
引导广大师生“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在学校内形成读书热潮。通过读书活动增加学生的课外阅读量,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让每一个学生都想读书、爱读书、会读书,从小养成热爱书籍,热爱读书的好习惯,促进学生个性和谐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二、活动领导小组:
组长:徐瑞风
副组长:孟晶
组员:杨雅文、申凌云、王艳芳、李文萍、刘新丽、杨桂芳
三、活动要求
(一)高度重视,提高认识,积极开展读书活动。
召开全体成员会议,学习中心校关于读书活动的文件精神,分级段开展讨论,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制订本年级段的读书活动方案。
(二)明确要求,认真落实,扎实开展读书活动。
依据我校的实际情况,分为低、中、高三个级段,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开展读书以及交流活动,体现班级特色。
1、学校统一安排,设置固定的读书时间。大阅读为每周四下午第三节课,早读为每日读书时间,保证学生的阅读时间。组织老师定期交流,探索阅读课。
2、做好阅读书目推荐工作,同时及时做好图书更换工作。低年级以绘本、看图故事为主,中高年级以历史故事和人物传记为主。与英语学科结合,尝试在4—6年级学生中间开展英文名句诵读活动。
3、各班设立图书角,把每次流动的图书做好登记,班级设立学生阅读明细,制定班级图书借阅制度。
4、学校通过广播、宣传栏、板报等多种形式向学生宣传读书的方法、读书的重要性,营造一种浓浓的读书氛围。班级设置教育园地,尝试栽种一些花草,既学知识又增添了乐趣。
5、召开一次读书动员主题班队会,让学生知道读书的益处激发学生想读书的欲望。
6、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做好读书笔记。低年级的孩子可以制作“词语卡”,注重词语积累;中、高年级则根据本班实际情况将阅读中的感受写成读书笔记或者将读书活动中读到的精彩片段、好词好句、名人名言、心得体会等方面记录下来。
7、开展形式多样的读书交流活动,体现班级特色。如:“好书推荐”、“名人名言”、“书海拾贝”、“读书感悟”、“读书心语”、“我的日记”等,或者由同学们介绍自己看过的新书、好书,交流自己在读书活动中的心得体会,也可另选择其他的方式,调动学生的读书积极性,激发学生的读书热情,在班级中形成良好的读书氛围。
8、每学期将本班读书活动情况以文字材料形式上报学校少先大队部。召开家长会,展示阅读成果,对于读书活动中表现突出的学生给予一定的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