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子不像是一条河,分更像是一口井。安静,丰富。
一丝曙光,黎明来到——新的日子又开始了。现在也许不会觉得日子过得太仓促,也许现在不会觉得“光阴似箭,日月如梭”;也许现在还不知道什么叫做内在美,打扮得另类而又疯狂,也许现在还不知道静静展示自己,只是一味地炫耀。如果细细算来——日子太少太少……也许日子真是一口井吧。更安静一点,更丰富一点。悄悄地——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过好自己的每一个日子,把握住属于自己的时间——珍惜属于自己的每一个日子——不加掩饰,毋需炫耀——日子过了就不会再回来了……
“日子过了还有呢!”——但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便不会从头开始了……
张扬和疯狂是会随着时间慢慢消失的,但安静的、丰富的内心世界,却在自己心里,永远都保存着。日子,一口井。安静,丰富。
安静,是因为摆脱了外界虚名浮利的诱惑。
丰富,是因为拥有了内在精神世界的宝藏。
每个人都有读书的最佳黄金时期。除了求学阶段,我的读书黄金期是在孩子幼年的时候。每个孩子都喜欢听父母讲故事,因为要给孩子讲故事,买儿童读物成了爸妈的头大的事。
我听的第一个故事是妈妈给我讲的《卖火柴的小女孩》。刚听过,我从母亲的声音中听出小女孩的哀的心情和痛苦的生活。
我渐渐地迷上了曹文轩的小说经典,如:《草房子》、《山羊不吃天堂草》,小说里唯美的感伤情愫曾深深吸引过我。老师让我们少看一些他的作品,但我知道《草房子》一定是他人生中见到的第一颗珍珠。
买过两年王艳娥的《林肯的故事》王艳娥的小说充满一股力量,人物类的小说更为我青睐。我还喜欢他的很多人物传记。
岁月匆匆,如指间流沙。那些读过的书新朋友来了,老朋友一样散发着熟悉的气息。
渐渐的我学会了拼音,开始看了注意版的《小猪唏哩咕噜》。就这样我走上阅读之路。
初中的日子太快,转眼就是离别。此时,无助,空虚席卷了自己。我是塞满了伤心的灵魂,只是与美匆匆而过,擦肩后没有回头。
我又一次发神,疯狂的。周围的空间在瞳孔中无限放大,思想在吐枝,倾诉,像泻下的瀑布,落下后没有回声。
我仍在空想,想在时间慢下来时找到自己,感觉不到美的刹那。别怕是笑点缀的伤别,笑温暖的.泪水。
身后拖着长长的身影,时间太瘦,指缝太粗,消逝了我的3年。却又如何地在苍老与最初两个极端里,止住了我的脚步。数着我的迷茫。
站在时间的簖桥上,斑驳的地面,却在模糊我们的记忆。身后对誓言的问号如同遗落的叶子,黄了春天,于是,我们离开,不给对方伤害自己的机会。
只是在学会心如止水,别人有的热闹,余下一个人的空,静静的回忆。
“啊,妈妈。天上的星星好多啊。”
“孩子,明天一定是晴天。”
“是吗?”抬起双眸看着母亲,倒映在我眼里的是满天的星光。
从小对阳光有一种特别的渴望,阳光灿烂的日子我就会心情好,反之就会心情烦躁。突然有一天,有这样一句话闯入我的脑海——把阳光埋进心里,就不会拥抱寒冷和黑暗。
就这样,我把阳光埋进心里……
“揉碎在浮藻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寻梦,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在阳光灿烂的日子里,我开始追求我的梦想。我坚信,人生围棋盘,梦想在彼岸。我想我可以为卒,尽管没有利器在手,行动迟缓,但我不会退缩。最终,成功眷顾了我。那飞来的“已发表”三个字,多次勾起我的嘴角。
阳光下的我,笑得很阳光,很灿烂……
初三的感觉,就像咖啡一样,浅尝虽苦,但越品越甜。是的,只要细细品味初三的点点滴滴,就觉得回味无穷。
进入初三,可想而知,我们面对的是中考的压力还有随之而来的分离,与朝夕相处的同学老师的分别。突然之间,我们好像都长大了,进入教室看到的都是忙碌的身影,同学之间学会了包容学会了微笑。偶有闲暇,同学们谈论的大多是难忘的从前,有苦有甜,多种滋味交织在一起,叫人难忘。但最难忘的还是我们之间的友情,不愉快统统的抛到了九霄云外,留下的只有甜蜜的回忆!
初中岁月,酸甜苦辣,有哭有笑,都永远的铭刻在了我的心里。
上个月的一个周六早上,爸爸说带我去杨浦公园玩。我欢呼雀跃。
我们来到杨浦公园的操场。哇!这里有各种游乐设施,比如木马,海盗船,碰碰车.很刺眼,不知道玩什么。
我们来到了“激流”,这是一个期待已久的娱乐项目。“急流”是一条有滑道的轨道,船可以在上面行驶,整个轨道呈“n”形。我们买了两张票,坐在座位上,系好安全带。船满载时,发动机启动,船一点一点地启动。一开始,我绕着一个大圆盘转,然后慢慢爬上一个高坡。在传送带的“引领”下,我们到达最高点,开始下滑,下滑过程中经过一个池塘。啊!身体像失重,心在喉咙里。砰的一声,许多水花溅了出来,弄湿了我们的衣服。这时,我的心也落了下来。然后,我们玩了空中战斗机,旋转的杯子和降落伞……我们玩得很开心。
时间过得真快。快晚上了。我们依依不舍地告别了杨浦公园,回去了。回想那天,我还是觉得很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