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曼·罗兰说: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同样的,我要说,生活中不是缺少爱,而是缺少读懂爱的心。当那一幕深深触动我心灵的最深处时,才发现:父爱就在身边。
还记得小时候,父亲会不厌其顺地在老师家楼下等我,每每见到我的“归来”,总会微笑着为我接过书包。而那个无知的我却一点都不懂得珍惜,总以为父爱是理所当然的,把书包丢给父亲后,便开始无视他的存在,对父亲一句句关心的问候,总是随随便便地应付。甚至有时会讨厌父亲的存在。
有次,您来晚了,生性暴躁的我还没有等上10分钟就开始不耐烦了,等到您来时,我便大声呵斥您,那一句句抱怨与责备就犹如一场大雨,把您淋得狼狈不堪,而您却只是低着头,开着车,仿佛这一刻我是父亲,而您却是那个幼稚,无知的孩子,低着头,在内疚,在自责。
“下雨天,在窗前,我闭上双眼”武艺的《下雨天》,不禁把我的思绪带到曾经的那个雨夜,感谢那场雨,让无知的我一次成熟,第一次读懂父爱。
那晚,大雨倾盆,父亲早早地来到楼下,将车停放在一个显眼的位置,便打起了盹。那晚,我的速度出奇的快,不知为何,了总觉得有个声音在召唤着我,快点,快点!当我飞速地跑到楼下,看到大雨,本能地跑到父亲的车窗边时,我惊呆了。透过车窗我看不见那张笑脸,取而代之的是那一条条向征衰老的皱纹及一根根刺眼的白发。那道道皱纹在父亲黝黑的脸上爬满着,那根根白发在黑发的领域放肆地侵略着。这一幕仿佛一下子触动了我心灵的最深处,父亲平时为我操劳的身影在那倾刻间浮现,苍老的脸孔,佝偻的背,霜白的鬓发,略带动蹒跚的脚步,都是为了我,为这个无知的孩子。这时的'我才明白,父亲不是永远的“蒙娜丽莎”,不会永远都对我微笑,他会累,他会痛,他有着自己的喜怒哀乐,只是父亲把自己的不快都藏得严严实实的,不让我发现,而这个雨夜,我挖掘到了父亲心底最深处的秘密。
此刻,泪水与雨水在我的脸上共同流淌,倾刻间,我觉得自己一下子长大了,我读懂了父爱,我好幸福。
生活处处都有爱,每一种爱都值得被读懂,不是每一份爱都惊天动地,但每份爱必定都感人肺腑。幸福的开始——读懂爱。
记得小时候,我最喜欢唱的歌是《世上只有妈妈好》,最常背的诗是《游子吟》。那时,我总是固执地认为:母爱一定是那样温柔细腻、无微不至的。
于是,跌倒时,我会毫不犹豫地放声大哭,等着妈妈的搀扶;遇到困难时,我会用无助的眼光看着妈妈,等待妈妈的帮助;学溜冰时,我总是希望妈妈拉着我……但每一次,我都是事与愿违。跌倒时,妈妈只会淡淡地说一句:“这有什么,自己爬起来。”遇到困难时,妈妈甚至都不会安慰我一下;溜冰,我更是独立迈开第一步的……每当这时,我总会生气地想:哼,对我这么冷酷,她一定不爱我。随着时光的流逝,这种想法在我的脑子里变得根深蒂固。于是,我开始和妈妈唱反腔:她说东,我偏说西……尽管明知道妈妈是对的。看到妈妈失望的神情,我总是装着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反正,你不爱我。
就这样,一直到了那年春节。
正月初三那天,爸爸妈妈有事必须出去。由于前一天晚上吃多了,我有点积食,只好一个人留在家里。躺在床上,我昏昏沉沉的,胃里一阵阵痉挛,真难受啊!我挣扎着起了床,倒了杯水,有一口没一口地喝着。“叮铃铃……”电话铃急促地响了,我无力地拿起话筒,里面传来妈妈的声音:“莹莹,怎么样了?”“还好。”“要多喝点水,不能吃东西。好了,你休息吧。”我懒懒地挂上电话,打开电视看了起来。大概过了一个小时左右,电话又响了起来,还是妈妈的。拿起电话,又传来妈妈关切的话语。这样的电话每隔一小时就会响起一次,电话被我拿起,放下,放下,又拿起……听着内容几乎一样的电话,我却没有厌烦,渐渐地,一股暖流传遍了我的全身,身体的不适感也慢慢消失了。
床头柜上,摆放着我和妈妈的合影,妈妈抱着我,脸上洋溢着幸福的微笑……看着看着,从小到大,妈妈对我的关爱一幕幕浮现在我的眼前:每晚睡觉前给我读童话故事,每天上学前的叮咛;送我上补习班,陪我打羽毛球,带我去旅游……,这其中都有妈妈点点滴滴的汗水啊!我跌倒了,妈妈让我自己起来,这是要我学会坚强;遇到困难,妈妈不帮我,这是要我学会独立……这也是爱啊!
我终于读懂了母爱。母爱就是你跌倒时激励的话语,母爱就是你遇到困难时鼓励的眼神,母爱就是你生病时焦急的表情……
天底下最幸福的事就是沐浴在母爱里。
世上只有妈妈好,有妈的孩子像个宝简单的旋律,却折射出众多母亲对孩子的疼爱。自古,母爱就被人们歌颂,母亲是相当容易被忽视,但又无时无刻不体现在身边的爱。只有认真感受,才能体会到其深沉、温暖。
我与母亲一向不和。
早晨,才刚刚有了意识,母亲拿扯着嗓子,三十秒就呼喊着起床了。并不时地来推一下睡眼朦胧的我。我总是在被推醒后,晕晕地应了声知道了。然后从床上坐起,母亲看着我从床上爬起,满意地点点头,然后就转身继续在家里搞出一连串劈哩啪啦的声音忙着收拾我昨晚弄乱的家而丝毫没有察觉到换了个姿势接着睡的我。等到她发觉时我多半又一次进入了梦乡。
还睡!赶紧起来早读!昨晚作业放桌子上了,自己收去。边说边把一本书甩在我枕边那是语文书。
着什么急啊,又不是你上学。我嘶哑的喉咙发出沙哑的声音,并拿走了语文书,《孙权劝学》,初我一句一句地念,眼睛却是闭上的,完全用的记忆背诵。
这时,母亲反而不再吵吵闹闹的了,无声地收拾着,连走路都是那么小心翼翼的,没有一丝声响。这是我觉得一天中最安静的时间,房间里只有我沙哑的读书声与闹钟嘀嗒嘀嗒地在走的声音,我甚至感觉不到母亲的存在。
我反而不习惯了,虽然知道这是母亲多年来的绝技,为了不吵到我而在一次次实践中练就的,但还是说了句:你贼啊你,屁大点声音都没有。然后睁开眼睛认真读书。
嘀嗒嘀嗒
二十分钟过的很快,母亲又开始大步走路了。还不忘千叮咛万嘱咐,一边整理我的衣袖,一边孜孜不倦地提醒:口罩戴了?校徽呢?上课有没有认真我虽然心中感触,但还是顶嘴道:我上课不认真会跟你讲吗?开玩笑!然后看向母亲那一张脸。
母亲有点老了,染过的黑发都遮不住那一撮没有活力的白,脸上开始有些皱纹了,镶在有些蜡黄的脸上,我不由得想起了荷花的母根,是那么枯萎而没有活力,将营养迸给了荷,自甘衰老,这是多少伟大、深沉、温暖而宽广如海的爱!
最后我还是沉着脸说:有。
我知道母亲一切地责骂与叮咛都是对我有好处的,虽然叛逆的因子让我现在无法回报还顶嘴,但依然不影响我发现她藏在我身边的爱。
从我读书记事起,总有一个熟悉的身影陪伴在身边,那个人就是我的母亲。直到现在,她还承担着接送我上学、放学的重任,对此,我早已习以为常,并未有太多感受。然而就在昨天放假时,我同学的一句话掀起了我内心巨大的波澜。
昨天国庆放假,我的母亲依旧如往常般早早地出现在班级门口等待着我。须臾,老师宣布了放学的指令。伴着满教室的喧哗,同学们纷纷涌向教室门口,我也脚步轻快地向外走去。这时,我听到身边的朱渡渠说:“我妈妈今天来接我了!”他语调高亢,显得特别激动。我不由地看向他,只见他满脸笑容,眼睛里似乎放射出光彩,我没有说话,心里却泛起了一阵阵涟漪。回想在过去的一年中,我从未见过朱渡渠的妈妈,每次放假他都是一个人背着书包径直“潇洒”而去,当时我还挺欣赏他独立的个性。可我未曾想到的是,原来他的内心竟是如此渴望多一点来自母亲的关怀与陪伴。听完他这句话,我的心怎么也平静不下来,现在才猛地意识到:原来我是如此的幸福。
我的母亲是最准时的闹钟,按时叫我起床,按时接我放学,按时送我到校。即使我说:不要送了,我自己能走。她从来都是态度坚决,定要护送,就连吃饭、穿衣这样的小事,母亲还是样样为我操持着。
几个月前的一天下午,天气并不如往常般温暖,天空一片灰暗,显得有些阴沉。我却并不太在意,依旧穿着夏季校服来到了学校。
傍晚时分,突然轰隆隆一声巨响,只见校园里的大树们如醉汉般东倒西歪,伴着沙沙的响声,操场上溅起朵朵水花。这时,我远远看见一个熟悉的身影朝着我走来,她使劲撑着一把不算大的雨伞,但那狂风暴雨也不是好惹的,仿佛使尽了力气在疯狂地嘶吼着,倾泻着。她那单薄的身影在狂风骤雨中显得很吃力,当她走到路灯下时,微弱的光芒照在她那略显憔悴的面庞上,我认出了——是妈妈。我忘了她是怎么走到我眼前的,只看到她怀里一直护着的袋子,还有她那被雨无情打湿的衣袖,她急急忙忙地叮嘱我,我只是一个劲地点头。直到感觉我并无大碍时,母亲才把手中一直拿着的袋子交给我,然后撑伞匆匆离去。望着母亲远去的背影,我霎时泪眼朦胧。
这就是我的母亲,晴天为我遮阳,雨天为我撑伞,永远给我最温暖、最贴心的守候。
母亲啊,山没有母爱高,海没有母爱深,天没有母爱广阔,谢谢您一路的陪伴,谢谢您无微不至的关怀,更谢谢您无私的爱。有您,我很幸福!
忙绿的生活,牵引着我们匆忙地奔跑,甚至无暇去顾及身边爱的存在。
已是秋末,早晚不免觉有些许凉意,此时意外得知爷爷住院了,原本尚有余温的手心也变得凉了。想来也是好久未见爷爷了,原本在脑海中的清晰头像已然变得模糊不清了。只记得他深陷的眼睛和不苟言笑的面容,如果不是提起他,我是不愿意去回想这张严峻的面孔的,毕竟我们之间没有太多的语言。
虽然不愿相见,但再见他时,却泛起一股心酸。爷爷静静地躺在病床上,眼角和额头的皱纹不再牵动,微微张开的嘴,也似乎是在呢喃的时候停下来;一点也不像病了,不过是安歇了,仿佛做完了该做的事,于是就在朦胧的月色中安心地睡去了。
我默默地站在那儿,直到他感觉到我,醒来。宽大的额头下,黑白分明的眼睛,仿佛唯独它不会老去。我看着他,给他一个淡淡的微笑,以缓解这肃穆的气氛。爷爷似乎一愣,接着略略翘起了嘴角,像是欣慰一般。
“最近在学校怎么样?”他突然问道。我下意识地知道下一句便要问我成绩了,这好像成了他多年以来不变的话题。原本的辛酸竟变得有些苦涩了。我是最不愿意说到成绩的,爷爷也是知道的,可偏偏每次相见就问,弄得我有些不愉快。
“嗯,挺好的……”我不情愿地回应着,脑子里也在想如何再回答。可出乎意料的是,爷爷竟然没再问下去,我用疑惑的眼神看他。他的眼帘垂下去,安静地合着,又像是重做了一个亲切的梦。灯的光亮在他脸上变幻着暗影,我才发现那张熟悉的脸又变回陌生,岁月的沧桑在他身上肉眼可见,使他一丝不改的严肃更生动了些。
在漫长的沉寂中,我也闭上眼睛,打开记忆中尘封的画面。爷爷其实是一个爱笑的老头,只不过对我的学习稍微严厉了些,让我不由得有些不理解。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他再也不来打扰我了,我才意识到曾经一个爱你的人离你越来越远。这并不是他愿意的,只是我遗忘了他,一天天以肉眼看不见的速度慢慢老去。他的苍老,让我害怕,更让我彷徨,我陪他走过的,毕竟太少。
爷爷对我的爱如此简单,只不过是默默地守候,只不过爱的方式不同。爱容易被理解,也容易被误会。即使我无数次地推开他,他依然义无反顾地用他的方式爱我。就像是我微笑,他也同样微笑着,把同一份爱传递过去,然后安心。很多时候,爱没有遗忘我,但我却遗忘了它的存在。
爱有时候并不能瞬间读懂,它需要经历时间,才会被你发现。大浪淘沙,最终还在你身边的,是真正爱你的人。如果你读懂了他的爱,记得感恩,别让他的爱,太孤单。
在生活中,爱是无处不在的,但是有些爱难以让我们在那一瞬间明白。但在一次次的成长中,我们终会读懂身边的爱。
奶奶是我生活中再也熟悉不过的人了。在家中时,基本都是奶奶陪伴着我。她的话语,脚步声,我总能听出是她。说实话,我并不喜欢奶奶,有时她的习惯,啰嗦的话语都使我厌恶她。(先抑)在节假日,她的身影又出现在了我的眼前,走着,动着。
每当在我写作业时,耳边便传来:快点写,写好了可以复习一下,还可以去玩!在我吃着香喷喷的饭菜时,又会传来:饭不要掉到桌子上,不要在碗里挑来挑去,只是为了找你喜欢吃的,这个习惯是不好的。在我玩时或看书时,又会说:小心些,不要玩的没数了;看书看的仔细一些,一下就看完了,懂没懂都不知道。这些一半是方言,一半是普通话的话,要是不常听的人会觉得好笑与奶奶的幽默。在我看来,这些话语不知已在我的耳边回放了多少次。也许是因为听多了,所以有时觉得奶奶特别的啰嗦。有时,奶奶也会在我心情不好时念起我就会觉得不仅仅是啰嗦,心中还有些憎恨她与厌恶她。
她的习惯,我也不知道该如何说了。每一次从田地里回来,穿着沾满泥土的鞋子,重重的踩到了干净整洁的地面上,一个个泥脚印在地面上显示了出来。而奶奶却只是看了看什么都没有做。我只好气冲冲的拿着拖把为奶奶收拾着残局。还有些剩菜剩饭,奶奶也不肯扔或倒掉,吃不完也只是一直剩着。我有时只好背着奶奶把剩菜剩饭给倒了有时,奶奶可以体谅,但有时觉得奶奶就是一根筋怎么说也没用。
在后来一件事中,我竟发现奶奶还有这样一面。在一天,去田里干活时,正好遇到了两个问路的人。奶奶一听便说:从这里往前走,然后再往路人一听,满脸疑惑。奶奶见了,便说:那我带你们去吧!反正路也不远。奶奶背着锄头,成功帮助路人找到了他们所找的地,那两个路人连忙感谢了奶奶,奶奶笑得开心极了。说实话,奶奶的腿脚并不好,她却带路带到了最后为止。那时,我突然觉得奶奶原来也是个善良的人,即使自己不太可能做到却会尽力去做。我也一下子明白了奶奶做的一些事与一些习惯为的是什么。后来,我竟发现家门口多了双拖鞋,原来是奶奶知道了她带来的麻烦。在平时,奶奶刚想踏进来又退了出去,换了鞋才进来。
我现在终于读懂了奶奶对我的爱。她的啰嗦,是因为关心与爱护我。她那些习惯,是因为希望我不要浪费一些宝贵的东西。奶奶如今还是与原来一样,但我却越来越体谅与敬佩奶奶了,也明白了奶奶的一些用意。
时间在一点点的流逝,我也渐渐长大,随着年龄的增长,我越来越深刻感受到身边的浓浓爱意,觉得自己被周围亲朋好友的爱包围着,每时每刻,爱都伴随着我,度过幸福快乐的每一天。
父爱如山,母爱如水。而我的生活中还有一个人,她一直在我身边无私地奉献着自己的一份爱,快乐着我的快乐,那就是我年迈的姥姥。
我的姥姥,个子不高,一头花白的头发,脸上总挂着慈祥的微笑。姥姥,是我最最亲爱的人之一,从小是姥姥一手把我带大的,小时候爸爸妈妈上班,我就呆在姥姥家,姥姥陪我玩耍,给我做可口的饭菜。爸爸妈妈出差,姥姥就陪我睡觉,长大后,每天放学回家总是在姥姥家吃饭…..
姥姥的爱,是说不尽道不完的,印象最深的还是那一次。
我从小就怕黑,更怕走夜路。记得有一天晚上,爸爸妈妈和朋友吃饭去了,把我留在姥姥家。吃完晚饭后,我想回家看书,可望望窗外,天好像被一批巨大的幕布遮住了,透不过一丝光亮,不时听见窗外野猫的叫声。这可怎么回家呢?姥姥刚洗完澡,头发还湿湿的,不能去。姥爷呢去老同事家做客去了,不在家。看来只能冒险去黑暗里闯一闯了!我穿好衣服,正准备和姥姥说再见,她拉住我说:“你去哪?”“我想回家看书。”我答道。“外面这么黑,,你还小,一人出门不害怕?我陪你回去!”“可是…..”我犹豫了,姥姥年纪大了,头发还没干,这样走进外面刺骨的寒风里感冒了咋办?不就是自己回个家吗?路很近,壮壮胆应该自己也行。可姥姥执意要送我,我说不过她,只好让姥姥和我一起回家。
第二天,姥姥感冒了,还发了低烧。我听说了马上赶到姥姥家。只见姥姥蜷缩在被子里,不停地用纸巾擦鼻涕。我快要哭了,赶忙给姥姥倒了一杯热水,说:“姥姥,你这都是为了我。昨天我说不让你去你还去,你看你都病成这样了….”姥姥笑着说:”我只想让你开心,只要你开心,我干什么都乐意…..”
我的好姥姥啊,这些年来,你对我照顾的无微不至,我一定会报答你的。以前我也任性,有时不听话,从今天起,我也要让你开心,只要你开心,我干什么都愿意。
“啪——”眼镜脱手而出,呈自由落体状,跌在地上,摔坏了右腿。面对猝不及防的一瞬,我不知所措……
课间休息,见同桌有副新奇的眼镜放在桌上,在好奇心驱使下,我想拿过来看看,谁知刚拿起,一只手迅速打了过来,两手相撞,眼镜飞出。看着眼镜的惨状,我内心忐忑,先是思忖着如何修:用万能胶粘,用细绳捆绑,用橡胶圈固定……但是支架折得厉害,很难修复。听说这眼镜价格不菲,我心理防线崩溃,不住地啜泣:“怎么办?怎么办?”
“男子汉,哭什么,有什么不能解决的!”一句很霸气的声音从天而降,吓了我一跳,是班长。女汉子班长看着我的惨状,不同情,反而有点讥笑的架势。听了她的话,我立刻擦干了眼泪。正在这时,听说班主任老师找我。一进办公室,老师直奔主题:听说你把同桌的眼镜弄坏了,是不是?“是我拿的时候,他用手抓,我一失手才摔坏的。”我不由地分辨。“如果不是你未经允许拿别人东西,会发生这件事?”老师严肃地说,“这次,我想让你承担百分之百的后果。”老师不容置疑地口吻,让我无法分辩半分。
联系家长后,我爸妈都来到学校,然后拿着眼镜去了眼镜店。在学校漫长的等待中,我内心如小鹿乱撞般突突跳得不停,脑补着爸妈不顾天热,放下自己的工作,一家挨一家眼镜店去寻找相似的配件,眼泪便在眼眶里走钢丝,摇摇欲坠。好容易挨到放学,满头大汗的爸妈拿着重新更换了镜架的眼镜给了同桌,还一再说“对不起,对不起。”
回到家里,我等待着暴风骤雨的降临。谁知,爸爸和颜悦色地说:“没事儿,就当是一次经历,心里长个教训就行。”妈妈也只说了一句:“你长大了,该做不该做,你自己好好想想吧。”
晚上,我辗转难眠,一天的经历像放电影般在眼前浮现,突然顿悟出:班长为什么出言不逊?还不是不想让我成为懦夫;老师为什么如此严厉?还不是不想让我遇事没有担当;父母为什么没有训斥我?还不是想让我通过自我反思越来越成熟!
一时间,我读懂了身边的爱:班长的适时提醒是爱,老师的宽严相济是爱,父母的包容大度是爱。想到此,我又泪眼盈盈,生发的感激让厚厚的心茧剥落如花。
爱,容易被理解,也容易被误会。爱,它比天还高,比海还深,呈现在我们生活的点点滴滴中,等待着我们去发现,去挖掘。“爱”是人类永恒的话题。爱的外延很广阔,有父爱、母爱、师爱、友爱,亲情如海一般广阔,友爱如玉一般纯洁。
小时候,我认为我的爸爸是一位不爱我的父亲,每当我回家晚了那么一小会儿或者考试成绩有点儿下降在或者我做错了一点小事,他就会骂我,所以我才认为他不爱我。
一个星期四的中午,我们正在上课。可是,我不知为何我的头好疼,于是,我一听见下课铃声就立马跑出了教室,我打电话给爸爸向他诉说了情况,而爸爸却斩钉截铁地说:“过一会就不疼了,你先去上课”。此时此刻,我的眼泪情不自禁地流了出来,是因为爸爸的那一句话使我的眼泪流了出来,我不想再继续听下去了,便直接挂了他的电话。
第二天上午,我头疼的很厉害,我便去打电话,我告诉爸爸我的头已经疼了一天一夜了,爸爸说:“你可以撑到下午吗?如果可以的话我就下午放学的时候来,实在不行的话,你就跟你们的老师请一天假,然后在校门口那里等我,我来带你去医院看一下。”我虽然头很疼,但是我可不想落课,因此我就跟爸爸说:“没关系,现在我的头不疼了,你就放学以后再来接我去医院看病吧。”我挂了电话。
终于等到了放学,我走出校门,便看见了一个熟悉的身影——我的爸爸!他在人群中显得那么渺小,我走到爸爸面前,他亲切地问我:“怎么样了,还疼吗?”爸爸还没等我回答,就直接把我拉到了医院门口,爸爸让我坐在椅子上,他在那里把所有的事情都解决掉了,让我进病房,爸爸在外面等我,当我从病房走出来时无意间看见了爸爸在那里流眼泪,我万万没有想到,以前的那个从不流泪的爸爸现在竟然在那里哭哭啼啼的,我走到爸爸面前看见他在那里哭,我的眼泪又忍不住地流了下来,此时,爸爸抬起头来,亲切地问;“怎么样了,那位医生怎么说的?”
爸爸不但在学习中鞭策着我,还在生活中提醒着我,处处关心着我,他不但是我的严父,还是我的慈父。他的目光传递给我的话语,在学习中,生活中随时帮助我、鼓励我。
我爱你——爸爸!
“哇,你好暖和!”
“你爸真好!”
我穿着厚厚的棉袄坐在同学中,听着他们羡慕的话语,心中既有一种幸福的感觉,又有一丝的愧疚。今早一起床,便想起昨天放学时老师的交代:今天要搞红歌会,全身都要穿校服。我往窗外一看,发现天空上的一角有一丝淡淡的霞光——晴天哦!于是只穿了两件校服就准备出门。
“今天气温低,多穿件衣服。”身后传来爸爸的声音。
“今天是晴天,不信你看外面……”我顺着窗口一指——咦,霞光什么时候藏起来了?我一脸的尴尬。
“看你犟!你什么时候赢过我的啊!”我吐了吐舌头,跑进房间,抄起一件T恤穿在了校服里面——这下可以了吧!可是——“不行!穿太薄了,把T恤换成毛衣。”爸爸一把拉住正要出门的我。
“哎呀!好烦哪!你看看时间,我马上就要迟到了!我穿着不冷!”我边往外挣,一边冲爸爸吼道。
“你再吼一声试试看!”爸爸咬着牙,瞪着眼,恶狠狠地看着我。
“我就吼了……”我不甘示弱,可是——“啪!”我一句话没说完,爸爸一巴掌径直地重重地扇了过来,我的脸顿时感到火辣辣地疼,我的眼泪夺眶而出。我使劲一挣,扯起书包,摔门而去……
风肆无忌惮地吹着,树叶被吹得像疯女人的头发一样没了型,红旗在风中烈烈作响,旗杆也左右摇晃跳起了摇摆舞——天气并没有因我们的红歌会而有所好转。舞台前坐满了学生和老师,个个虽然满是期待比赛的开始,但也抱怨连连——真冷啊!
有的家长担心孩子冻感冒,陆续送来衣服,拿到衣服的同学满脸是幸福。我想:我今天挨冻肯定是挨定了,爸爸在文集上班,怎么可能赶过来呢?再说了,今天早上出门我和他还为穿衣服吵了一架呢!
“唉!”想到这里,我长长地叹了口气,心中升起一丝的悔意。正在这时,只见老师拎着一个装有衣服的袋子向我这个方向走来,她的目光盯着我呢!是我的吗?我有些不信,但仍心存希望。老师在我的面前停下来了,一边向我递过袋子,一边说:“快拿出来穿上,你爸送来的!”真的是我的啊!我有些意外,又有些惊喜。
此刻,同学们大都在冷风中瑟瑟发抖,而我却在爸爸的爱意里倍感温暖。
奶奶藏在唠叨中的爱,像无形的空气,永远环绕在我的身边,最容易得到,也最容易被忽略。
小时候,我不太懂事,总感觉奶奶的唠叨,是世界上最烦人的声音。奶奶在家的地位就像“唐僧”,无论何时何地,她喜欢不厌其烦地唠叨不停。我,每每大饱口福,刚在沙发躺下,奶奶就端出水果坐在一旁。不久,唠叨声嗡嗡地在我耳边响起:“最近学习累不累呀?”“考试成绩怎么样啊?”诸如此类的问话,我总是惜字如金,“嗯!啊!”敷衍了事。有时,我不想听奶奶的唠叨,就会以“要做作业”“要背单词”之类的理由推脱,独自走进房间。奶奶看着我的背影,总会支支吾吾地说:“知道了,知道了,不说了”、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开始读懂奶奶的唠叨。那是一个雨天,校门口,人头攒动。我正准备冒雨跑回家,有只手把我拉住。我抬头一看,原来是奶奶。“放学那多人,你能认出我吗?”“怎么认不出?我孙女还认不出?看不清脸倒是真的,但那走路的姿势,一看就能认出来。”奶奶自豪地说。她撑着伞拉着我往家的方向走去。车辆如流水。行驶的车辆,肆意地碾轧着路面的水洼,飞溅起一串串水花。奶奶见状,连忙和我换个位置,将我护在她的内侧。她邹着眉头说:“司机,开车都不长眼睛的吗?”我的心中蓦地一动。那时的我,因为奶奶关心的话语、体贴的动作,渐渐地读懂身边的爱。
我越来越喜欢陪着奶奶,听奶奶说话,听她的期盼,听她的叮嘱。她常常说:“颖宝,你可得好好学习呀,看看现在社会竞争多么激烈呀,大学生都不容易找工作。”我每天晚上看书时,奶奶总会冲好一杯牛奶送到书桌前,微笑着说:“学习,努力就行,别那么累,累坏身子就不好了!”我刚要说话,奶奶又用手示意着:“没事,你去温习,别管我了。”我双手端着热牛奶,细细的品味着,感觉满嘴香甜。原来,我已经习惯了那份“唠叨”;原来,我已经离不开那份“唠叨”;原来,奶奶藏在“唠叨”中的爱那么近。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只有用心去读,才能读懂只言片语中蕴涵的脉脉深情,才能感受到日日夜夜流淌的爱之涓流。唠叨,是奶奶关心我的方式,那就读懂身边的爱,让这份爱延续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