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不能忘记,历史也不会忘记,那段血腥的风雨,中国人民空前的灾难,中华历史上无发抹去的伤痛。
来到了南京的纪念馆,仿佛脚下踩的,是善良的劳动人民的血和肉,那一排排青松,一棵棵石才,仿佛如一个个灵魂,哭诉着当年日军的暴行,哭诉着妻死子亡的悲痛,哭诉着血洗长江的无情。
我不由得握紧了拳头。
在馆内,一把把布满鲜血的军刀,一具具白森森的骨架,一张张真实清楚的照片,仿佛在我胸中燃烧,“不许可”三个红色的大字映入眼前,是!“不许可”!你们只把犯下的错误深深地埋藏、掩盖,不让别人知道,竟在法庭上理直气壮地说出“我无罪”你无罪?那么在你心中,什么又是罪呢?杀死中国人不是罪?那么在你眼中杀中国人就与杀猪宰羊无区别了,烧掉圆明园不是罪?占领东三省不是罪?那还有什么罪可谈,在你们眼中,烧杀抢掠已是家常便饭,可你们知不知到?
作为一个中国人那刻骨铭心的痛?看着东北三省被占领,看着长江边的男女老少在机枪的扫射下永远地睡去,看着圆明园在八国联军地手下由天堂变为一片荒地,你们认为这样很光荣,很体面?在你们眼里,中国人什么都不是?那么,同为黄种人,你在世界人民眼里,中国人都不如!我们有为国献身的硬汉子,有女人撑起半边天的好姑娘,有从小就知道爱国的好孩子,有多少人是死在你们的机枪下?
你们也许只记得你们的广岛,可是,你们给中国带来的地狱都不如的日子,你们可否记得?但是,光明始终要战胜黑暗,你们野心不死的回到了国土,到如今,挑起台网独,参拜靖国,要与中国断交,你们还认为那丧尽天良的事还没做够吗?无耻!
同学们!在海的那边有一群禽兽不如的人在盯着我们,我们要认真的学习,保卫我们的祖国,让那些野心不死的混蛋们死了心!也是对那些死在机枪下的无数的英雄们的慰记!
日月如梭,时光飞逝,转眼我已步入初中,父母正伴随着我的成长而慢慢变老,可年少的我一直没有意识到,直到那一日……
那天,是我们中学报到的第一天,一路上,我手舞足蹈,太阳也显得比平时明亮了许多,连街上的嘈杂声也似乎成为了一首首欢快的音乐,粗心的我,来上学居然都没有背书包,来到教室坐好,兴奋地观察着周围的一切,这时才想起书包的事,我连忙跑去找妈妈,要她回家帮我带书包,像往常一样,告诉妈妈要带的东西,一阵喧闹之后,母亲走了,在那时,我突然感觉到一阵空虚与不安。
面对新环境,没有了母亲,我就像一个盲人一样,我不知所措,仿佛周围都是黑色的,我哪儿都不敢去。过了一会儿,心中又满是担忧,妈妈会不会找不到我了,是不是有什么事不能来了,她会不会扔下我了,顿时,心中尽是些猜疑与胡思乱想,那十几分钟仿佛比一个世纪都要漫长,直到母亲出现在我眼中,我心中的激动之情难以言表,我只希望母亲不要走,不要让我住校,可我终究还是没有说出口,我知道,如果我告诉母亲,她会对我放心不下,会担心我在学校的生活,我努力告诉自己,不能再像个孩子一样缠着母亲了,我勉强挤出一丝微笑,看母亲离开。
晚上,和一些不认识的同学,默默地躺在床上,无边的无助与寂寞将我淹没,我努力克制自己,可泪水还是不争气地流下来。不会有人帮我盖踢掉的被子,不会有人能让我时刻依靠,越想越觉得离不开母亲。
可是,正是因为母亲为我做了这么多,她一定也累了,倦了,她嘴上不说,我心里也应该明白,我不能任性地给母亲增添烦恼,最好的方式就是学会坚强,独立,让她安心,父母不会一辈子都是我们的避风港,而我也总会长大。以前的我身在福中不知福,现在才明白,人总是失去后而懂得珍惜,我们应该从开始,去珍惜每个爱我们的人,让他们看到我们稚嫩已经褪去,由内而发的是坚强,成长。
大千世界里,有各种各样的声音。小鸟叽叽的叫声,钢琴优美的旋律,三月和风的低吟浅唱,山涧溪水的潺潺细语……但对我来说,最美最难忘的声音,就是母亲的声音。
小时候,最难忘就是月色如水的晚上,母亲抱着我,在院子里用优美的声音唱着:“月亮出来亮堂堂,打开楼门洗衣裳,洗的白白的,晒的脆脆的。”她用甜美的`嗓音深情的为我吟唱,轻轻的,像三月和风、小溪流水。院子里立刻飘满她那芳香的音韵。儿歌唱完了,明月已至中天,母亲又给我念唐诗。“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母亲那柔美的声音,带给我无尽美好的想象,也在我的心灵上,播撒下了文学的种子。
渐渐的,我长大了,母亲的声音中也渐渐的多了一丝焦急和牵挂。每天早上,母亲总是一遍遍的问:“衣服穿够了吗?被子叠了吗?袜子穿了吗?窗帘拉开了吗……”虽然这都是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但都是母亲对我的爱。母爱如水,一点一滴浸润我的生活。
当我做错事的时候,母亲的声音是严厉的。记得有一次,妈妈让我去读书,我拖拖拉拉地走进书房,只听母亲的声音传来:“走快点,别拖拖拉拉的,浪费这大好光阴,以后是补不回来的。”母亲的声音让我意识到“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母亲的声音像温暖的阳光,在我遇到失败和挫折的时候,鼓励我、支持我,让我明白“胜败乃兵家常事”,让我坚定信心,从头再来;母亲的声音像炎夏的细雨,在我骄傲自满的时候,警醒我、告诫我,让我明白“满招损谦受益”的道理,让我不骄不躁,继续努力。
母亲的声音我不能忘记,我希望这声音,能够在我的成长道路上,一直在耳边回响……
试问,是谁给了我们生命?是谁给了我们肉体?答案无疑是一个:父母!俗话说得好“可怜天下父母心”。不错的,父母为了我们既要担心这,又要担心那,怕因管我们管的松而使我们变得放肆,又怕因管我们管的严而使我们意志崩溃。
从古到今,向来父母都是偏爱孩子的,父母为了我们所以白发苍苍,父母为了我们所以未老先衰,父母为了我们所以满手茧子,父母为了我们所以有了皱纹……无情的岁月在父母身上打下了深深的烙印,但是,这是爱的记号,是我们永远无法偿还的——他们失去了青春!!!
父母之爱不能忘记,也是因为,那太深了,我们的一切都来源于父母的爱,父母的爱可以分成好多种,如:管教、表扬、鼓励、教训……可是,现在的人们,只想要满足自己好奇心的那种爱,但只有这种爱是不全面的,就像穿衣服一样,人们总会变胖,变瘦,变高,变矮……不同的体型需要不同的衣服才合身,还有些人因父母的爱换了一种形式,一件衣服,人们就不认识它了我认为这些都是不应该的,但事实上世界上又有多少人不是这样的呢?
父母之爱不能忘记,也是因为生活中,平日里,时时刻刻都有一些东西在提醒着你,每时每刻都有一些物品令你想起父母的爱。因为父母的爱太深、太浓了,从而使我们无法忘记,相信大家也深有体会。
父母之爱不能忘记,还是因为它一直滋生着,生长着。而且,它只会增加,不会减少——除非父母已经完全没有能力再给我们爱了……因为父母永远是孩子的伞,除非伞生锈了,坏了,已经没办法再用了……否则,父母一定会再给孩子一片爱,在给孩子撑起一片天的。
父母之爱不能忘记,更是因为我们不能忘记,甚至不忍心忘记。如果我们忘记了,那么,我们对得起父母给予给我们的爱吗?我们对得起我们的良心吗?父母为了我们做了那么多,花了那么多心血,是一句忘记了就可以抹平的吗?忘记了,不是理由。
所以,父母的爱我们没有理由,没有道理要忘记。没有理由,没有道理要忘记。
我们的祖国中华人民国,如今是很发达的,这些否是全国人民的劳动成果,因为大家都有一颗爱国的心,把祖国建设的这么繁荣富强。爱国是光荣的,我们应该永怀爱国之心,为祖国的建设添砖加瓦。
在生活中,我们做的事情都有可能是爱国的,比如你节约用电用水等等也都是爱国,当你行走在校园里,看见了一张纸屑,把它捡进了垃圾桶里;拾到一枚硬币交公了,这也是爱国。在学习中考试取得了好成绩,读书很努力,这些是爱国。在公路上行走,遵守交通规则,在公共场所不喧哗,不拥挤,遵守公共秩序,这更是爱国,我们只要没做坏事,做的是好事,这都是爱国。当你看有人破坏公物就及时阻止,当你看到有违反法律的事,就见义勇为,拔刀相助,这也是爱国。
有一个人,以前他家里很穷,后来他长大了就去参军了,由于在战场上屡次立功,后来当上了的军官,那是由于日本侵略者疯狂进攻他的军队,他的军队一到战场就散了,各逃各的,后来他被敌人捉住了,侵略者就威胁他,他当上了叛徒,像这样的卖国是可耻的。他的下场可以看到,所以我们应该爱国。一个国家是有千千万万的家庭组成的,我们爱自己的家庭也就是爱国,为了我们的国家我们现在必须好好读书,珍惜现在的美好时光,好好读书,读好书,专心学习,以优异的成绩去回报我们的祖国,将来更好的为祖国做贡献,为祖国添砖加瓦,我们的祖国建设的繁荣昌盛。
我们的祖国!你不爱,谁爱?所以我们要从现在开始,从我做起,用实际行动去热爱我们的祖国。
作为一个中国人,谁不想看看有许多美丽传说,极精美的,举世无双的火烧圆明园呢?那具有中国特色的精致的亭台楼阁,那奇异的花草树木,那价值连城的国宝……然而,这一切都不存在了,流下来的只是几根残缺不全的石柱孤零零地躺在那里,它们好像在向人们诉说着当年的屈辱和痛苦。许多年前,嗜血成性的英法联军,无视中华民族的尊严,盗意践踏中华国土,大肆掠夺火烧圆明园的文物和财宝,推倒火烧圆明园的亭台楼阁,毁坏了圆明园的奇花异草。为掩饰罪行,他们放火烧了圆明园。
大火烧了三天三夜,大地在颤抖,人们在哭泣,举世闻名的圆明园变成了一片废墟……
我们忘记了吗,血债要血偿,我国大秦,扫****,击匈奴,可谁知大秦的壮士是以一敌七?一统天下,书同文,车同轨是何等雄心壮志,观我国,汉朝,有人说汉武帝是穷兵默读,可又有谁知守护江山的艰难,难道坐着来等匈奴来袭?世代若如此苟且偷生不成?若无武帝的一阵好杀,哪里会有今天的江山,我大秦的壮士拉弯弓,挂人头,射天狼。武帝,纵马万里沙,打得匈奴面无血色,大唐的勇士们,一击千里,打得贼子丢盔弃甲,可现在呢?那种血的精神呢?你们还是炎黄子孙吗?你们对得起这些英雄吗;一袭盔甲的岳武穆、老骥伏枥的曹孟德、坐领江东的孙仲谋、忠心赤胆的关云长,风度翩翩的赵子龙。你们对得起这些英雄吗?我们不需要假装记得,英雄的名字,比起这千年的江山来说算不了什么,但是我们一定要记住我们民族曾经的辉煌。希望他能在不远的未来再次发光!祭奠壮士,祭奠先人,心中有就行。何必如此做作?是中华子孙的给老子记住,我们是中国人,是炎黄子孙,不是废物,现在不是以后也不是,我们留着的是先人的血,我们忘得了圆明园,忘得了四万万人的生命,那他妈别说是人了,就是做狗的资格都没有,血债要用血偿,让矮狗看着,让先人看着,我们中国还是一条龙!
惊天动地的呐喊在耳边响起,一颗颗子弹在弥漫的硝烟中从眼前呼啸而过。暑假里,我在图书馆看了部电影《残团》。这部电影深深地感动了我,震撼了我。
电影中有位武团长被日本鬼子打伤了一条腿,走路常拄着根拐杖。可他却依然请愿上战场,带着他们的团住扎在太平域。起初太平域是个安宁平和太平的地方,百姓的生活平静幸福。可是好景不长,一大群日本鬼子来了,残害我们的百姓,侵略我们的土地。为了保卫自己的家园,武团长的团和鬼子进行了一场恶战。在这场恶战中,我们的军人是那么的勇敢,那么的坚强。面对鬼子的残暴,没有人畏惧,没有人退缩。看到鬼子小队长被按在树上烫死时,影厅里的好多人都发自内心的开怀大笑。可敬的武团长在中了好几枪后依然挺直胸膛拄着拐杖屹立在鬼子的面前,直到援军来了才慢慢倒下。看到这,影厅里的人都沉默了,那是一阵阵纠心的难过。我们中国军人是用血是用肉是用身躯来抵御日寇外侵。这部影片再现1933年我国军人浴血守土保家的可歌可泣的情景。这是一段不能忘记的过去。
看完影片,我走出影厅。明亮整洁的图书馆在炎炎的夏日里很是清凉,有人在这里看书,有人在这里读报。现在的人们真是幸福。可地下长眠的革命烈士,他们的生命很年轻,他们却再也不能看到头顶的蓝天,再也不能听到鸟语,再也不能闻到花香。他们有很多愿望来不及实现。他们为了反对侵略,反抗奴役压迫,毅然投身革命,献出宝贵的生命。我们永远不能忘记他们。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我们青少年不能忘记中国军民用血肉与敌相搏的过去,不能忘记为国捐躯的英烈。我们应当珍惜今日的和平,今日的美好,今日的幸福,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回报祖国。
历史不能忘记,历史也不会忘记,那段血腥的风雨,中国人民空前的灾难,中华历史上无发抹去的伤痛。
来到了南京的纪念馆,仿佛脚下踩的,是善良的劳动人民的血和肉,那一排排青松,一棵棵石才,仿佛如一个个灵魂,哭诉着当年日军的暴行,哭诉着妻死子亡的悲痛,哭诉着血洗长江的无情。
我不由得握紧了拳头。
在馆内,一把把布满鲜血的军刀,一具具白森森的骨架,一张张真实清楚的照片,仿佛在我胸中燃烧,“不许可”三个红色的大字映入眼前,是!“不许可”!你们只把犯下的错误深深地埋藏、掩盖,不让别人知道,竟在法庭上理直气壮地说出“我无罪”你无罪?那么在你心中,什么又是罪呢?杀死中国人不是罪?那么在你眼中杀中国人就与杀猪宰羊无区别了,烧掉圆明园不是罪?占领东三省不是罪?那还有什么罪可谈,在你们眼中,烧杀抢掠已是家常便饭,可你们知不知到?作为一个中国人那刻骨铭心的痛?看着东北三省被占领,看着长江边的男女老少在机枪的扫射下永远地睡去,看着圆明园在八国联军地手下由天堂变为一片荒地,你们认为这样很光荣,很体面?在你们眼里,中国人什么都不是?那么,同为黄种人,你在世界人民眼里,中国人都不如!我们有为国献身的硬汉子,有女人撑起半边天的好姑娘,有从小就知道爱国的好孩子,有多少人是死在你们的机枪下?你们也许只记得你们的广岛,可是,你们给中国带来的地狱都不如的日子,你们可否记得?但是,光明始终要战胜黑暗,你们野心不死的回到了国土,到如今,挑起台网独,参拜靖神社,要与中国断交,你们还认为那丧尽天良的事还没做够吗?无耻!
同学们!在海的那边有一群禽兽不如的人在盯着我们,我们要认真的学习,保卫我们的祖国,让那些野心不死的混蛋们死了心!也是对那些死在机枪下的无数的英雄们的慰记!
我不能忘记,更无法忘记爷爷那慈祥的笑容,熟悉的声音,他对我的爱以及为我付出的一切。
爷爷如今已经七十多岁了,但满头却不见一根银丝,有着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和乌黑浓密的眉毛。但是几年前,爷爷却患上了哮喘,被迫将五十年的烟瘾戒掉。现如今,爷爷连正常走路都喘着粗气,这使我有些感伤,不禁忆想起爷爷伴我成长的一点一滴。
回首往事,我刚上幼儿园。
刚上幼儿园那时,爷爷身体可是倍儿棒,天天骑着大梁车接送我。而我呢?我可从来不坐车后座,总是求着爷爷将我抱上大梁,因为这样既可以目睹前方的道路,还可以抬头与爷爷面对面的谈些趣事,一路上从来不会缺少欢声笑语。这祖孙间的欢乐,我无法忘记。
忆起那年,我上了小学。
自从我上了小学,爷爷家便添了一辆摩托车,从这以后,我天天由爷爷骑摩托车接送。因为是辆踏板车,所以我可以更方便地站在前面。记得一个雪后的日子,路面上都发着亮光,爷爷载着我转弯时,车轮打了一个滑儿,我们祖孙俩儿便摔在了一起,各自爬起来,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相互打趣:我们捡了个大元宝!于是扑哧一声都大笑起来了。这份美好,我不能忘记。
如今,我已经上了初中。
上初中以后,我便学会了独立,天天骑着自行车上下学,而爷爷却走不动了。每次放学,爷爷总是拄着拐杖或坐着轮椅,守在屋檐下,盼着即将回家的我。这份守候的爱,我忘不掉。
望着那辆锈迹斑斑的大梁车,注视着那辆沾满灰尘的踏板车,心里便隐隐作痛,眼泪也不争气地流了下来。我不能忘记爷爷与我成长的那份快乐,忘不掉爷爷与我一起走过的痕迹。多想回到过去,重温那份温暖!
灯下,我饱吸着小屋里温馨的气息。我身后的母亲正织着毛衣,整个房间中弥漫着只有孩子才能感受到的母亲所带来的温情。
偶尔,我回头过头,看着妈妈手中的毛线,似乎产生了一种似曾相识的亲切感。
“妈妈,教我织毛衣吧!”“孩子,妈妈以前织毛衣是为了御寒,现在是为了解闷,妈妈希望你好好学习,不要分心,知道了吗?”“那……好吧!”妈妈看出我脸上的不快,笑着问:“孩子,你还记得自己小时候拆毛线的事吗?”
拆毛线!我突然发现毛线的亲切感,是来自儿时的那一抹温馨的回忆。依稀记得那是个寒令的冬天,故事是由一件未织完的毛衣引起的。
记得那时,床头静静地躺着那件妈妈苦织了几天,就快完成的毛衣。刚上幼儿园的我,睁着大眼睛看着熟睡着的妈妈却毫无睡意。妈妈发出轻轻的鼾声,一定累坏了。一丝小小的愧疚感忽然占据了我的心灵。我觉得我唯一能做的,就是消灭那件未织完的毛衣!这样,妈妈就不用每天织毛衣织到那么晚了。
一根,两根,三根……一根根毛线掉在地上。哈哈,它们再也不能纠缠妈妈了!毛衣被我胡乱扯着,一缕缕毛线散落开来,我感到十分快活。完事之后,竟迷迷糊糊睡着了。也记不清楚第二天是怎样被拉起来的,只记得妈妈在听到我的解释后把我紧紧地抱着,连同那毛线。
后来,听妈妈说,她织的毛衣是为了给我穿。我顿时觉得她怀里的一团团毛线,每一根都充满了母爱和温暖。
后来,我每次穿上重新织成的毛衣时都感到胸口一阵温暖。直到实在穿不下了,我才让妈妈把它拆了,但那份深情是永远拆不散的。
微笑,是多么简单的词,可是,在小学六年级时的班主任身上,我看到了“微笑”的多种意义。
微笑是鼓励。人总是会有失败,我不曾否认我小学六年级时失败过。以前,每学期都要举行一次写作比赛,可因为六年级上册因参加比赛却名落孙山,我就没勇气再去参加了。在比赛报名的几天中,我被自己搞得十分心烦,老师见我这样,仿佛一下就读懂了我的心思,慢慢走过来,伏在我身上,摸了摸我的头,轻声细语的说:“怎么了?是因为比赛吗?其实你完全可以参加的,只要你自信一点,然后多努力一点,就可以了。”我低着头,支支吾吾地说:“可是,我——我失败——过啊!”老师坐到我的前面,说:“看着我!”我慢慢抬起头,老师微笑着说:“你看,只要笑一笑,没什么大不了,失败不可怕,可怕的是你无法在失败中站起来。”老师的话,仿佛一语惊醒梦中人,那微笑仿佛是前进的动力,是的,我爬起来了,我也不会再在那条路上跌倒了,永远不会……
微笑是严厉。小学时的我和其他小学生一样,调皮,可爱,也有不少犯错。有一次,在上数学课,我和同桌讲话,正巧被路过的班主任看到了,但她却一句话也不说,走到办公室,我下课后,心想:完了,这一次完了。果然,老师交我到办公室里去,我去了,老师在安静的坐着改作业,老师说:“你先在外面等2分钟。”语气中没有带责罚的语调,这让我放了不少的心,2分钟后老是问我:“你刚才看见我在这2分钟之内干什么?”我羞愧着脸,说:“在改学生的作业。”老师满意的点了点头,说:“我2分钟可以改12本作业,这短短的时间做的可多了,如果上课不讲话就可听很多的知识,珍惜20个2分钟,但相反,那么你就不只少了这40分钟,而是一整节课的知识。”老师微笑着,但话中不缺乏严厉,使我明白:珍惜每一分钟,就会有不同的收获。
我永远也不会忘记那微笑,它提醒着我,不让我的人生走偏路,也时刻在反省自己,回顾一天,有何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