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我们班的小书虫,那称号非杨扬莫属,所以我决定以副班长的名义给予她“雏鹰奖状—阅读之星”。
她呀,读起书来不知疲倦,废寝忘食。上课读、下课读、午休读、放学回家的路上读,读、读、读,就好像她永远有读不完的书。
记得有一回,老师让我们临时考了一次试,全班同学都没有复习,大家都显得坐立不安,只有杨扬坐在那里,显得胸有成竹。考卷一发下来,我们都在心里暗暗叫苦:“怎么这么难啊!”,而杨扬坐在那儿思考了一会,就拿起笔来飞快地写了起来,而我呢,左想右想不知如何下笔。后来通过我和她交谈才知道那天考试考到的名人名言她都看过,并且牢牢地记了下来,难怪那天她写的这么快,看来我该多多向她学习啊!
还有一次我亲自采访她:“杨扬,请问你到现在已经读了多少本课外读物了?”“大概300本,”杨扬自豪地说。“哇,这么多,那你觉得你读过的书中印象最深的,帮助最大的是哪些书呢?”我十分惊讶,继续问道。“有《海底两万里》《昆虫记》《总有一天会长大》等这几本,因为这些书上有很多的好词佳句,对我写作有很大的帮助。”杨扬骄傲地说。“好的,谢谢你配合我的采访,我们下次再见!”
怎么样,我们班的小书虫杨扬是不是实至名归呀!
我们班有一个“小书虫”,她特别爱看书,她是尹萧琳。她有一头乌黑的头发、一双炯炯有神的大眼睛和一个樱桃小嘴。
有一次语文课上,老师问:“谁能说出海草不同的形态?”听到老师的问题,全班同学都沉默了,有的左手托着下巴,好像在思考;有的同桌两人在下面小声地说着话,好像在讨论;还有的目视着前方,好像在发呆。只见我们班的“小书虫”把手举得高高的,好像在说:“老师,我会!”“你来回答。”老师向她示意。她轻轻地从座位上站起来,不疾不徐地说:“海草有的像盛开的菊花,有的像海带,还有的像小姑娘的头发。”老师面带着微笑,赞赏地问:“你是怎么想到的?”她自信地回答:“因为我经常看书,积累了许多好词好句。”话音刚落,班里顿时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我也情不自禁地对她竖起了大拇指。
她特别爱看书,简直到了痴迷的程度。下课铃响了,同学们都如同离弦的箭似地冲出了教室,只有她仍坐在教室里一动不动,捧着一本书看得津津有味。有一次课间,我喊她出去做游戏,她却像没听见似的仍坐在那儿看书。不管教室里多么乱,声音多么吵,她都能安静地坐在那儿,沉浸在书的世界里。
走进她的卧室,映入你眼帘的,永远是那堆积如山的书、一张小小的学习桌和一张狭窄的单人床。
她真是我们班名副其实的“小书虫”。
一说到我们班上的“小书虫”,那么所有人的眼睛都会齐刷刷地看向我的同桌。没错,我的同桌的确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小书虫”。想了解她,就赶快听我来讲讲吧!
记得有一次音乐课,还有5分钟,我们就已经把课上完了,老师就带我们回班自习。上午的时候,老师都还没有布置作业,我们回到班都在心不在焉地看书,焦急地等待着下课铃快快打响。
“叮叮叮,叮叮叮。”下课铃终于打响了,同学们一窝蜂地离开了位置,聚在一起,说话的说话,玩耍的玩耍,仿佛每一个人都在开心地玩乐。
时间一眨眼就过去了,还有一分钟就要上课了。同学们都回到了各自的位置上,等待着老师来上课。回到位置上,我看了一眼同桌,天呐,她竟然还在看书!
这时,老师走了进来:“上课!”“起立!”同学们一起喊道。老师鞠了一躬说:“同学们好。”我们回答道:“老师您好。”可同桌却像没有听到一样,依然沉浸在她手上那本有趣的小说中。
上课时,她竟还在看书,我推了推她,说道:“上课了,别看书了,到时候被老师骂可别怪我。”她若无其事地点了点头。
上课时,老师终于发现了她,走到她身旁说:“你怎么上课还在看书,不许看了!”这时,她才回过神来,对老师说:“对不起,老师,我看得太入神了。”老师收走了她的书,叹了口气说:“下课到我办公室一趟。”
下课了,老师把书还给了她,语重心长地对她说:“下次不能再这样了,看书是好事,但也不能过度呀。”她点了点头。
你说,我们班上的小书虫是不是非我的同桌莫属呢?
我们班的小书虫——刘雨蒙可是出了大名的人了,她身材很高,头发很长,每天都爱笑,笑的时候,嘴角会起一丝甜意,可爱极了。她每天午休的时候,把书放腿子上,用带帽子的衣服挡在身上,把凳子的背弄在右边,用书包挡在左边,就像趴在桌子上睡觉一样,她生怕别人看见了,像一个小偷在做见不得人的事情,其实啊,她是在看书!
有一次,她在午休时候,和往常一样,用帽子遮着头,用衣服把身子遮住,可就在她用书包遮左边身子的时候被同学发现了,就去找老师告状,老师回来后把她的书收了,要她好好休息。她很气愤,气得直跺脚。
那天她一直很生气,嘴里念叨着:凭什么我不能看啊,我不想午休,我为什么不能看啊……下课后,她对打小报告的同学很生气,不管三七二十一,飞快地跑上了讲台,把老师桌子上的粉笔都挥到了地上,把自己的书拿了回来。当老师回来上课时,她却正在看她的书,这次她可有胆了,她竟然把书拿上来看,而且满不在乎的样子,嘴巴翘得高高地,边看书边用眼睛瞪着老师,牙齿咬得紧紧的,好像故意给老师较劲似的。这下老师生气了,结果是打电话让家长来,灰头灰脸的挨了批!
唉,这就是我们班的小书虫,应该叫她书呆子,真是无药可救啊!看书是好事,可也不能这么做呀!
一看到这个题目,你可能就会想谁是小书虫呢?我们班的同学当然都知道,这个“小书虫”就是陈一晨。
陈一晨特别爱看书。记得二年级时,我们的书架上有非常多的书。下课了,它会一个箭步冲到图书角,拿起一本书就津有味的看起来。只见他埋着头,双手端着书,无论旁边人怎么大喊大叫,他完全听不见,像个雕像一样,站在那儿一动不动。
他什么书都爱看:绘本、童话、小说、历史、科学还有英语书。不但爱看学校的书,也爱看自己的书。我经常看见他在看我,从来都没看过的书。有一次,换座位时,我低头一看,吓了一跳,哇,他的书桌里塞满了各种各样的书,都可以开一个班级小书店了。
有一次,上数学课时,老师在讲两位数乘法。只见他把头慢慢的低下来,把身子放低,偷偷的把手伸进了抽屉,鬼鬼祟祟的抽出一本课外书,开心的看起来。是不是还咯咯笑,就在这时,彭老师,一字一顿的说:“陈奕辰,你在看什么啊?说出来让大家也开心开心吧。”他的脸突然唰白,摇摇摆摆地站起来,支支吾吾的说不出话了,乐得我们哈哈大笑。他又因为上课看书被罚站了。
这就是我们班的小书虫。但是,我想劝劝你,喜欢看书,是个好习惯,但是要在搞好学习的情况下,再多多看课外书,是不是更好啊?
要说谁能获得“阅读章”,那非我们的“资深大书虫”——路宏伟了。
路宏伟一双炯炯有神的大眼睛充满了知识与智慧,一看就是读书的好料子。一张嘴巴能说会道。
记得有一次我和他约好去宇佳广场玩,谁知我到了以后,哪里有他,连他的影子都没有。我生气极了!给他打了电话,原来他又在读书,过了十多分钟,他才气喘吁吁地跑来。可再忙也不忘带他视为珍宝的书。开始游戏了,我们要玩捉迷藏,可他偏像袋鼠一般时刻带着他的宝贝――书。他拿起书边看边找,不一会儿,他就进入了书的世界,时而激动万分,时而欣喜若狂,时而感慨万千,时而伤心至极。仿佛见到白雪公主如花似玉的美貌,又好似看到了灰姑娘被继母虐待的可悲生活,还宛如见到了睡美人眼帘睁开,王子激动万分的时刻。走着走着,一丝柳条拂过他的笔尖,他定睛一看,原来只有0。001毫米就碰到柳树了。看到这情景,我不禁哈哈大笑起来。
还有一次我到他家,发现他的书房犹如书海一般,不够一万,也够八千。我打趣道:“未来的大作家,出书能免费送我几本吗?”他嘻嘻一笑:“看在你是我同桌的份上送你几本吧。”我打开窗户,他随即吟道:“柳条飞飞柔如丝,蝶艳蜂飞花恋春,吾站窗前望千里,青山绿水美如画。怎么样?这可是我自创的。”听了我自叹不如。后来,听他妈妈说,路宏伟在家一有空就读书。吃饭看,睡觉看,做作业也看,而且一看就是一整天。听了,我在心里为他竖起了大拇指。
功夫不服有心人,路宏伟的努力没有白费,他经常受到老师的表扬,取得优异的名次。成为我们班的“百科书”,还参加过很多次作文比赛,发表过很多散文、作文、小诗……
我真心推荐路宏伟,希望同学们投给他宝贵的一票,因为他真的当之无愧。
唉,你们班有特别爱看书的同学吗?有啊,这说的不就是我们班的小书虫同学李涵瑜嘛。
她身高大约135厘米,一头乌黑亮丽的长发,一双圆溜溜的大眼睛,像黑宝石一样发亮。
玲珑的小鼻子,小巧的嘴巴,还有小小的耳朵,圆圆的脸蛋儿笑起来很甜,洁白的牙齿也露了出来。
她特别喜欢读书,在学校里一有时间她就捧起书来看书。她每次都看得津津有味,废寝忘食。
有一次,中午吃饭时间,大家叫排队了要去吃饭,她还以为是幻觉,继续看书,仿佛和书里的人物已经融为一体了。我实在是怕她看得太入神了,走上前说:小瑜,别看了,先去吃饭吧。
待会再回来继续看嘛。李涵瑜好像被定住了一般,动也不动,只有那眼睛像是发现了宝藏一般,嘀溜嘀溜地转动着,盯着书本闪闪发光。
过了好一会儿,她才反应过来,对我笑了笑说:嗯嗯,等我把剩下的一小节看完就去,好不好?好吧!我无奈的点了点头,心想:我们班的小书虫可真是名不虚传啊!
过了十几分钟后,李涵瑜才把书籍专用的书签夹到书本里,抚了抚书籍的封面,依依不舍地放下书去排队吃饭。
她看书的时候就像饥饿的人看到吃的东西一样爱不释手,只要有空她就会捧起心爱的故事书读起来,哪里有书的影子,哪里就有李涵瑜的足迹。
每次当我拿起书的时候,都会想到我们班特爱看书的小书虫李涵瑜。
在我们邗江实验学校这个大家庭里,我们三十一班也是一个小家庭。在这个小家庭中,56个性格不同的同学聚在一起,其中有许多小书虫,而像班长惠诗涵一样的小书虫,可真少呢!
记得有一天中午,班长一直在看书,中午的语文作业也没写完,快上课了,她还在看。我便走了过去,轻声提醒她:“唉,惠诗涵,你中午作业还没写,下一节课是语文老师的课,她一定会检查作业,我劝你快补吧!”
可是,她却还一直在看书,一点儿也没有补作业的意思,而且竟然没回应我一声,真是奇怪。这下子,我有点生气了,提高声音对她说:“你快补作业啊!”可是,她仍旧一声不吭,我彻底爆发了,声音提高了八倍:“惠诗涵!”我叫道,引得同学们都转过头来,“我的忍耐是有限度的,我好心好意提醒你补作业,你却不理我!”可能是她用余光瞄到了这么多双眼睛盯着她,于是,她插上书签,合上书,把书塞入桌肚,开始了她的“补作业之旅”。
还有一次,惠诗涵悄悄告诉我,她家大约有几百本书,堆起来好高。可是,我不大相信,因为这么多书,得放多少书架呀!她家有那么多地方放吗?
于是我就去问她,她回我一句:“明天我让你看照片!”果然,第二天她就给我看了照片。哇!整个书架,密密麻麻的放满了书,这还不够,旁边还有一个更大的书架也放满了书。她朝我笑了笑,说:“知道了吧!”
有这么一个书虫朋友,是我的福气,因为我也慢慢变成了小书虫!其实在我们班,像这样的小书虫还有很多呢!
我们班的小书虫是小雅,她同时又是个跟屁虫,天天喜欢跟在老师后面问这问那。她长的非常漂亮,她的头发不是很长,一双圆溜溜的眼睛,闪烁着迷人的光芒,瓜子脸,一笑起来一对小酒窝像两个小圆点。
这是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我说:小雅,走吧,到操场上打篮球去。她说:不去,我要看书,你去玩吧!我说:那我去玩了。她一个人静静的坐在白腊树下看书,我观察了她很久,她一动不动,全神贯注的看着书,我故意喊了她一声,她也充耳不闻。当她看到了搞笑的剧情时,就会悄悄的笑起来,笑咪咪的表情可能就是这样练出来的吧,她最喜欢看《笑猫日记》她看得入迷时眼睛都不会眨一下,这种专注的表情让我感到很惊讶,后来我问她有那么好看吗?李诗雅告诉我:借给你一本,你去看一下就知道了。我说:谢谢!
上课时她也总会抱着书在课桌下面悄悄的看,语文老师一走下来,小雅就吓了一跳,然后装模作样拿起课本看起了书,老师走了后,她又拿起了课外书仿佛没事一样在桌下看,她看书的时候非常可爱,有时一天看不完,第二天又会继续看,连吃饭时都会看书,可是老师让她回答问题,她都能对答如流。
她不喜欢运动,只喜欢学习。平时我们没有学过的课文,她就已经会读了,每次语文老师上课都先让小雅读课文,因为有些同学不会读,我们可以趁机向她学习,这就是我们班的小书虫。
她,长着一张尖尖的瓜子脸,白皙的皮肤,又高又挺的鼻子,一双灵动的眼睛上有两弯淡淡的柳叶眉,头戴发箍,略显黄褐色的头发扎成一束马尾辫,垂在脑后。她是谁?她就是我们班的吴云霓。
她可是我们班出了名的“小书虫”――课间总少不了她看书的身影。不管周围的同学多么吵吵闹闹,她依旧是那副全神贯注的样子:手捧一本厚厚的书,那双求知若渴的眼目不转睛地盯着书本,“贪婪”地汲取着书中之精华。一页、两页,仿佛永远也停不下来……此时的她,仿佛是真正的与世隔绝了一般。
然而,你绝对想不到,这样一个文文静静的女孩,也会有疯狂的时候。
那天的一个课间,她在教室里四处“扫荡”,寻找“猎物”。
她发现一位同学看书看得正起劲,便把目标锁定在那位同学身上,凑了过去。
她掀起书本,看了看封面,说:
“这本书借我看看,可以吗?”
“不行,我还没看完呢!”
“你就借我看看嘛,我保证,很快还给你!”她信誓旦旦地说。
“坚决不行!”那位同学斩钉截铁,毫不犹豫。
既然软的不行,那就只好来硬的了!她的眼神中掠过一丝狡黠。沉默片刻,她准备发起攻击了。她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从那位同学手里一把夺过那本书,飞快地逃跑了。于是那位同学追了上去。她们来来回回在教室里“大战”了几个回合,那位同学居然还穷追不舍。
最终,那位同学体力耗尽,大口大口地喘着粗气,连连摆手,示意“投降”。
吴云霓得意地一笑,转身回到座位上,又恢复了她那文文静静,与世无争的样子。
瞧,这就是我们班的“小书虫”――吴云霓,一个爱阅读,为书而狂的女孩。
在我们班里有这么一个人,他下课时总是一个人默默坐在座位上看着一本《西游记》,他不同大家一起玩,就算是有人叫他,他也无动于衷。
瘦瘦的胳膊,不太结实的腿,鼻梁上架着一副厚厚的眼镜,一双半眯着的小眼,眼神中满是对书的热爱。上课时他无精打采,用手做成枕头,靠在上面,像是快要睡着了;吃饭时他也无精打采,每样菜都只吃一点点,还说没胃口不舒服。可他一下课就从抽屉里拿出课外书,便两眼放光,和之前真是判若两人。
“叮铃铃”随着下课铃响起,老师走出了教室,同学们都像出笼的小鸟一样欢快,有的在聊天,有的在玩游戏,而他却拿出一本课外书,津津有味地看了起来,完全不在乎外面的动静,什么也听不见似的。
还有一次上课时,他那瘦瘦的手指翻动着书页,突然他的眼睛睁大了,瞪得像铜铃一般,也许是看到了什么好玩的情节,他的嘴慢慢地咧开,可这时在上课,班里安静极了,只有他的笑声在教室中回荡。讲台上的老师怒气冲冲地盯着他,眼睛里快喷出火来了。他的同桌不断的用手推他,摇他,他则把两只眼睛眯起来,眉毛微皱,嘴里还不停地喃喃:“干嘛啊?”然后继续看书。老师的脸胀得通红,用手在他桌上使劲拍了两下,虎视眈眈地盯着他,可把他吓了一跳,手中的书倒在了桌上,他低下头,脸色比老师更难看,胀得像一块猪肝似的,害怕地搓着手,眼神因心虚而瞟来瞟去。老师皱起眉头,叹了口气:“唉,看书是好习惯,可要注意场合啊。”
这就是我们班的“小书虫”,因为他喜欢看书,又喜欢积累,因此他的水平有了很大的提升,老师都对他赞不绝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