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北京就想到了那里的万里长城,长城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和传统。
你从远处看长城,像一条长龙连绵起伏,守护着祖国山河。一座座山恋,又好像海洋中的浪花,一浪接着一浪,在阳光的照耀下闪闪发光,像给长城上添了一道金光。
长城在崇山峻岭,之间蜿蜒盘旋。长城高大坚固,是用巨石和城砖建成的城墙,顶上铺着方砖十分平整,像很宽的马路,五六匹马可以并行城墙外沿,有两米高的垛子,垛子上方有方形的燎望口和射口,供燎望口射机用。看着长城上那些数不清的条石,大约一块,有两三斤重,那时候没有火车,汽车启动机就靠着无数人民的手,一步一步的抬上这陡峭的'山林,多少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结成这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万里长城。
雄伟的万里长城是中国古代民族创造的奇迹之一,也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丰碑。
布达拉宫是一个神秘的地方,也是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之一,坐落于中国西藏自治区的首府拉萨市西北玛布日山上。布达拉宫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宫殿、城堡和寺院合成一体的宏伟瑰丽的建筑。
关于建造布达拉宫的原因,据说是西藏吐蕃王朝的松赞干布为迎娶尺尊公主和文成公主而建。布达拉宫十分宏伟壮观。它高二百余米,外观十三层,内为九层,海拔三千七百多米,占地总面积三十六万余平方米。如果站在布达拉宫前面仰望,人们看不出它到底有多高;左右环顾,也看不到它的边在哪里。有人估计,如果想数一数里边的房间,可能几天也数不完,因为房间有好几千个。如果想围着布达拉宫走一圈,可能要走好几天。
你可别以为如此宏大的布达拉宫建造得十分粗糙,它可是一件完美的艺术品:它的外表染上了美丽的红色,典雅大方又不失佛教特色;内部更是金碧辉煌,走在布达拉宫之中,随处可见佛相、壁画和精巧的家具。在宫中漫步,这种美怎能不让人折服呢布达拉宫内部的美无处不在,与佛教神秘的气息一齐弥漫在各个角落,就连一块砖头都把美展示得淋漓尽致,无论你在哪儿看,都是金碧辉煌……
关于布达拉宫,还有许多美丽的传说及未解之谜,等待着人们去解开。
秦始皇陵兵马俑位于陕西省西安市以东35公里的临潼区秦始皇陵兵马俑陪葬坑内,于公元前246年至公元前208年修建。现已发现和真人、真马大小的陶俑、陶马近8000件,有车兵、骑兵、步兵等不同的兵种,排列整齐有序,好似真的部队。因陶俑的形象各有不同、精致美丽,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
陵园布局仿秦都咸阳,分内外两城,内城周长2。5公里,外城周长6。3公里,兵马俑坑位于秦始皇陵东侧1974年被发现,现已发现四个坑面积共约2。5万平方米。
兵马俑的塑造基本上以现实生活为基础,手法细腻、明快。整理出完整的兵马俑共1000件,几乎无一雷同。人物的发饰、手饰、装束、神情就能判断出是官是兵,是步兵还是骑兵。所有的俑都能表现出秦人当时的威严与从容不迫,表现了当时的人物特征。
据说秦始皇22岁统一中国后,见骊山风光秀丽就下令在那里修建陵墓,由于陪葬不能全用活人便想出了烧制陶人,秦始皇驾崩后,秦二世胡亥怕工匠们泄露墓中秘密,暗地把工匠们全封在墓中,传说只有一个小伙子逃了出来。
秦始皇陵兵马俑显示了当时秦朝的强大更显示了古代劳动人民的巧夺天工技艺精湛,是中国的一张名片。
大家好,我是本次旅游的导游。今天,我们游览秦兵马俑。说到兵马俑,就不得不提秦始皇了。秦王嬴政,他兼并了六国,统一了中国,是中国的第一个皇帝,自称秦始皇,创造了让人叹为观止的兵马俑。
秦兵马俑,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1974年3月11日,深藏了20xx多年的兵马俑被发现了。发现时,这些兵马俑都已经支离破碎。由于修复难度太大,考古学家历经40多年,才修复成这些兵马俑。
大家看!我们现在看到的秦兵马俑,也是灰扑扑的,威风凛凛,连战马都要试图往前冲。每个兵马俑都有自己的想法:瞧!这个兵马俑,抬头仰望天空,思念自己的家乡;再看这个,收拾着自己的衣冠,好像要进攻敌人。其实,兵马俑才出土时,并不像大家看到的这样,而兵马俑的脸是红扑扑的,头发和衣服都是绿色的,鞋子黑亮黑亮的,由于在土中埋藏时间太长,一遇到氧气就被氧化了。
兵马俑一共有五个坑,共有7000多名左右的兵马俑。它们形态各异,栩栩如生。即使随便拿出两个兵马俑对比,也没有发现一丝相同。
兵马俑是人类历史的奇迹,是文明古国的见证与结晶!
长城,是中国文化遗产它代表着中国,因为只有中国的地方才有长城。即使别的国家有长城,但他不是那么壮观所以只有中国才有长城。
长城有21196.18千米,其中8851.80是主要部分。长城是在八达岭这个地方造成的,其中《孟姜女哭长城》里面的长城就是在这个地方,只不过现在的长城更漂亮美观。长城的石墙是人们用手一块块垒起来的我们能从这里看出长城世界文化遗产之一。长城这个地方非常的漂亮,他也非常的长中间是人们走的长城,两旁全部都是树木在这里既可以攀登长城又可以欣赏美丽的风景真是一举两得啊!
长城是中国世界文化遗产,它是人们造成的所以非常的珍贵。我希望长城会永远在中国流传下去,因为这是中国最有代表性的事物。
颐和园是我国之瑰宝,也是世界文化遗产之一,它凝聚着中华民族的智慧和汗水,接下来让我带你去拿美丽的颐和园看看吧!
首先我们来到了仁寿殿前,看到了那由青铜所造的“四不像”,它俗称麒麟,据说它由龙首、鹿角、马蹄、蛇麟组成,是当时人民心中的瑞兽,乃神仙之坐骑,看上去真的那么古朴新颖、祥瑞顺眼。图片接着来到了鼎鼎有名的17孔桥,17孔桥建于清乾隆15年,东接东堤,西接南湖岛,长150米。远远望去,夕阳西下,落日的余晖透过那17个孔铺在水面上,波光粼粼,美得耀眼;桥下游船如梭,真是美不胜收。
昆明湖的湖水碧绿碧绿的,如一大块碧绿的手帕。夏天一到,湖里便长满了青青的荷叶,时不时有一两朵荷花露出头来,用眼睛打量着这个世界,有的半遮半掩的,偷偷的看着,不愿抛头露面。
再看颐和园中的长廊,一间间的直通的小房子,很美丽华贵,据说这条长廊有几里长,座落在湖边与山边的山水之处,每间都有一幅极美的中国画,每一幅都不重样,而且都有一个小故事。
颐和园真不愧是我国之瑰宝。要么读书,要么旅行,身体和心灵必须有一个在路上,欢迎大家常来颐和园旅游。
丽江古城又名大研镇,它位于云南省丽江纳西族自治县大研镇。在丽江县城中,因为它四面被青山包围,很像一块碧玉大砚,所以取名为大研城,可因为“砚”与“研”同音,所以改为大研城。
他最初见于宋末元初,就是公元12世纪末到13世纪初,距今大约有800年的历史,它盛于明清。当时丽江古城已具相当的规模。它是中国历史文化遗产中唯一一个没有城墙的古城。据说是古代的丽江世袭统治者姓“木”,如果筑了城墙,就会形成“困”这个字,由此可见,纳西族是一个比较开放的民族。而丽江古城是第二批被批准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也是中国向联合国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成功的古城之一。
古城流水密布,约两平方公里的城区里,架有大大小小的桥300多座,其中最著名的是大石桥、万子桥和南门桥,其中大石桥为双孔石桥长10.6米高2.2米宽3.84米。
万子桥为单孔石桥长9米,宽4.3米,高3.4米“万子”象征子孙万千。
南门桥为单孔石桥汽油石雕龙头。
它的存在为人类城市建设史的研究,人类民族发展的研究,提供了宝贵资料,是极其珍贵的世界文化遗产。
越过长河落日,望见远处深邃眼眸,如深潭静寂,如暗涌滚动。如若呼唤着我。
到了俑坑,暗淡的光线,显得兵马俑格外的神秘,一丝丝泥土浑浑的温暖,一丝丝剑影如梭的寒意。从上俯视兵马俑。一个巨大的长方形方阵,排列整齐划一。纵观全场,兵佣神态各异,或蹲,或坐,或立;或矫首昂视,或眺望远方,或低头沉思。他们的眼眸深邃而宁静,眼前是万里江山的坚定,是守卫大秦的坚定。
那时他们所向披靡,凝视着他们坚毅且镇定的面庞,想象着他们的南征北战、浴血奋战的场景,让人情不自禁地想起在那战火纷飞的年代,他们所向披靡、奋勇杀敌的飒爽英姿。那样的震撼的美,镇人心弦。
兵马俑雕刻得细致入微。身着甲片泛着微光,发丝流动着不同寻常的影子。再次听见那声呼唤,来自的是骊山的深处。被风吹入冰寒潭水。辗转飘飘,在呢喃,在轻吟。呢喃,你看秦风雄伟,天下一统;轻吟,你望华夏五千年,悠悠历史岁月沉淀却没抹去我们的文明。
我呼唤,神州大地,华夏儿女,在岁月中,步步向前!
世界上有许多奇观,比如法国的埃菲尔铁塔,古埃及的金字塔,古罗马的竞技场,但是,我最喜欢我国陕西的兵马俑。
我第一次看见兵马俑时,不解地问解说员叔叔,兵马俑是用泥捏的吗?解说员叔叔笑着向我解释道:“兵马俑主要是由黏土做的,但含有一定的氧化硅,氧化铝和氧化铁等物质”。我恍然大悟。继续向后走去,我看见了一辆辆马车,马和车做的很仔细,仿佛让人又看到古代马车在路上行走时的景象。一幅战马的神情。而车,在门口处,有一个车夫在驾车,车顶像是一圆盘。整体看,就可以看出历史久远的味道。再继续向后走,只见一群群手拿毛和戈的士兵,我不禁睁大了眼睛。这时,叔叔说:“这是步兵兵马俑,手上的矛和个戈是古代的主要武器,所以这些兵马俑之多,也是为了让秦始皇占领阴间。”我似懂非懂的点了点头。
经过这次兵马俑之旅,我明白了中国历史的博大精深,我也要为祖国的建设出一份力,让祖国更加美好。
长城是在春秋战国时建的,也被称为万里长城。它像一条躺在中国大地上的巨龙,来的人都称赞古人的智慧和团结。也有句俗语"不到长城非好汉"。
长城是中国古代的军事防御工程,也是一道高大坚固、而且连绵不断的长垣。但是现在看到长城,大多都是明代建的,主要关口有嘉峪关、山海关、玉门关等。帮人们干了许多事情呢。
长城保留了很久从春秋战国未到清代,人们也把长城精神保留了下来。早在秦汉,就长极了,超过10,000千米,总长超过2。1万千米。长城资源主要分布在河北,北京等15个省区市。其中,河北境内长度20xx多干米,陕西境内长度1838千米。根据文物和测绘部门的全国性长城资源调查,结果明长城总长度为8851。8千米。
长城果然是世界七大奇迹之一,我们中国真是太厉害了!
苏州园林是世界文化遗产之一,历史可上溯至公元前6世纪春秋时期吴王的园囿,私家园林最早见于现存文字记载的是东晋(4世纪)般辟疆园,当时号称“吴中第一”以后历代造园兴盛,名园日多,至明代建园之风尤盛,清末时城内外有园林170多处,苏州赢得了“园林之城”的称号。
现在的苏州早已变成各大旅游爱好者,常去的地方,人也越来越多,园中的景也很受喜爱。
苏州的造园家运用独特的造园手法,在有限的空间里,通过叠山理水,栽植花木,配置园内建筑,并用大量的匾额、楹联、书画、雕刻、碑石、家具陈设和各种摆件等来反映古代哲理观念、文化意识和审美情趣,从而形成充满诗情画意的文人写意山水园林,便人“不出城廓而获山水之怡,身居闹而得林泉之越”,达到“虽由人作,宛若天开的”的艺术境地。
苏州园林是位于江苏省苏州市境内的中园古典园林的总称。来到苏州,游贤古典园林,优雅精致的景色,一定能让你深陷其中。
苏州园林世界文化遗产之一,是我认为最美的园林,不愧是苏州园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