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的我们没有避风港,只有激流搏击的少年狂气。
——题记
一路走来没有经历太多的挫折和坎坷,因为有父母为我遮风挡雨。现在已经成为了初中毕业班的一员,好像就是在一瞬间我们就长大了。
现在的我在成长的过程中,我才更多的有了自己的体验,也想和大家分享。花季的我们,人生之旅不可能永远是一帆风顺的,总要接受风雨的洗礼,收获成长的旅途中伴随这成长的感动。
曾记得,当初中的大门为我们缓缓打开,晓冉老师在门口笑着迎接我们时,天空是碧蓝碧蓝的,小鸟唱着欢乐的歌。一张张陌生的脸,一个个温和的声音,这些并没有使我们感到拘束,在新的班级里,大家都忙着拜访老朋友,结识新朋友。上课了,同学们都睁大好奇求知的眼睛,去发现初中知识殿堂的奥妙。
曾记得,初二那年,我们班运动会没有夺冠,同学们个个垂头丧气,默不作声,老师开导我们:“同学们,虽然我们在这次运动会上取得的成绩不理想,但我们拼搏了,我们尽到了最大的努力,青春没有失败,拼搏了就是胜利。”同学们拼命鼓掌。是啊,青春没有失败,相伴,成长与挫折并生。我捶打着酸痛的双腿,不知是激动地泪水,还是憧憬成功的泪水,弥漫了我的眼睛。
感谢您一路走来陪伴在我们的身边,尽管初三路上没有您的相伴。
但最美留给了我们最美的记忆沉淀:九月十六日,最特别的一天——您的生日,特别的日子,也要有特别的礼物。上学路上,看见几个同学提着生日蛋糕,顶上还刻着“姐姐老师”的字样。我们商量着第一节快下课时,给老师过生日,跑操的时候,大家都想时间过得快点。体育老师喊了声:“解散”,大家忙手忙脚的布置好座位,小心翼翼地把蛋糕放在板凳上,等着老师到来。老师踩着高跟鞋,被同学捂着眼睛,一首生日快乐歌开嗓唱来,优美动听的旋律伴随着微微的和风,飘荡在绿茵场上、蓝天下,飘荡在每个人的心中……
蓦然回首,两年的时光,转瞬即逝,正如孔子所说:“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在成长中,我们感受知识的无比魅力,感受岁月的馈赠,感受无法比拟的感动。
如果说成长是一棵大树,我就是树上羽翼渐丰的鸟儿,我要用我的双翅,飞向广阔的蓝天,去寻找成长给予的微感动。
一双双手传递后,是男孩兴奋而感激的脸……
列车上,一对父子。
午饭时间,父亲拿出一碗面,起身要去接开水,“爸爸,我去吧”,几经推劝,男孩拿起了面桶。“开水很烫的,小心点!端的时候慢点走!”“知道了,”男孩子走开了。
男孩一路小跑,穿过狭窄的过道。在连接两节车厢的走廊上,他停下了——,那里坐满了挽着裤腿,衣服打着补丁的人,一双双腿交织着,腿边挨着大包小包的行李。男孩子没有办法,只能在他们之间穿梭,时而踮脚,时而侧身,时而说句:“请让让。”
终于来到水龙头前,男孩接满水,手刚一碰面桶,就猛的缩回。没办法,他只能捏着桶檐,慢慢往回走。
到了走廊,男孩又停住了,他双腿抖动,小脚磨着地,哼一句:“请让一让”,声音小的瞬间被淹没了。
“让我帮你吧”,一个男人拽了拽了男孩,说罢他接过滚烫的面桶,又喊了一句:“那边的帮帮忙!”,男孩子瞪大了眼睛,有点不知所措。“让孩子过去!”又是一嗓子。男孩子眼前多了几个空隙,顺着空隙,他跟着面桶走过去。
沉闷的走廊活跃起来。每个人都小心翼翼的接过面,手指拖着桶底,拇指按紧边缘,说声:“拿好”。在递给别人。一个打盹的人被别人摇醒,他恼怒的睁开眼:“干什么?”但看到面桶跟男孩子,表情温跟了,微笑着接过面,再递给别人,还打趣道:“好可爱的小孩子!”面又传到另一个面前,他动了动鼻子,咽了口唾沫,把面桶往下传,手还在发抖。一双双手犹如波浪,载着“面桶”前行。
最后,男孩子抱着桶,说声:“谢谢!”转身走向座位。男孩一看见迎来的父亲,就一脸兴奋,叫着:“爸爸,你知道吗,刚才有好多叔叔帮我端呢!”
这是多年前随父亲的一次火车上的经历,直至今日,当年桶面被传递的情景依然历历在目。或许他们只是回家的民工,却给我久违的温暖。
闭上眼,我又看到了那平凡的一幕,又感受到了那份真挚朴实的感动。
在我印象中,感动似乎只是大难的携带品。然而平凡生活中,感动是否也无处不在?每天中午,路过省泰中高中部时,马路边上一排排整齐秀丽的粉笔字,走到那里总想走到这粉笔字的源头及写它的人,想看一看是谁这么有闲情逸致竟能在马路上写字。可惜,很难如愿。但“无心插柳柳成荫”,就在我快淡忘这个粉笔字的时候,我却看到了这个“奇人”。但我一看见他的那一瞬间我怔住了。他是一位残疾人,没有双腿,在他所“坐”的平板车上有一台音响,我起初以为他是卖磁带的,可看见他手上的粉笔后才知道,他就是我一直想找的“奇人”。突然,路边的树上潇洒的飘下几片深黄的叶子,这是我才觉得有些凉意。他的音响里放的不是什么流行歌曲而是黄梅戏!听了顿觉有点伤感。更令人瞠目结舌的是那位残疾人正在写到粉笔字,且字字端正,他旁边站着不少围观的人,我大致看了一下他写的内容,全部是戏词!那么多,那么长!全是手写的!旁边有人看不下去了在他的车上放了几十元钱,并随口问道:“累不累啊?写这么多!坐下歇会儿吧。”此话一出,一位老大爷推了他一下。我本以为那位残疾人会说出什么悲伤的话,或怨天尤人。可我错了。
他微笑着说:“谢谢你,但对我来说,我无时无刻不在休息,又何谈‘累’呢?你的好意我心领了,但我确实不需要休息。如果你站累了”话未说完,他艰难地往车边上做了点儿,还拍了拍车,接着说:“就坐我车上吧,别嫌脏啊!”我听了他的话后,匆匆的走了,我怕自己会忍不住哭出来我这绝不是多愁善感,也绝不是娇揉做作。只是在这个“人人为我”思想影响着我们时,竟有如此朴素的人!他虽然身体残疾,但他的心灵是美丽的。正如英国著名哲学家培根所说的“美德好比宝石,他在朴素的衬托下反而更华丽”!
我虽只用一件事来证明我的疑惑,可这足以证明,生活中的感动真的无处不在!
光阴红了樱桃,岁月绿了芭蕉,我们,毕业了。
不能免俗地,我们写起了同学录。夜晚静的好像能听见夏天的声音,温黄的台灯下,我颤抖着翻开同学录,翻开我的记忆。
第一页,是班主任的寄语。“毕业总是件伤感的事情,我不想写留言,但又不得不写。你们就像是老师的孩子啊,一定要记得,做最好的自己!”做最好的自己啊,这是我们班的班训,也是老师最衷心的叮咛和嘱托。我记得第一次考试夺魁的兴奋,和老师嘴角温柔的微笑;我记得成绩不稳定时班主任耐心的劝导,和老师认真的分析;我记得暴雨天班主任的细心安慰,因此我才没因为回不了家而哭泣……班主任带给我的微感动,在这里。
第二页,是死党的留言。“宝贝儿啊,咱俩这感情还用得着写同学录么!四年也就这么跌跌撞撞地过来了,以后常联系比啥都好。喏,骚扰热线:XXX……再肉麻一下,时光不老,你我不散!”时光不老,你我不散啊,我忘不了我们一起逃跑圈去的角落,被体育老师抓到之后的训斥;我忘不了咱俩吵架时的天翻地覆,以及冷战时的孤单;我忘不了一块熬夜学习的辛苦,还有一起杀进前十的自豪……死党带给我的微感动,在这里。
第四十六页,是校园的留影。我抚摸过这红砖白瓦,心里漾起别样的不舍。那些年的快乐的煽情的悲伤的喜悦的,都在这个大家庭里度过。我们嫌弃过操场不够高端,可我们依然在这里欢快地跑步;我们嫌弃过厕所脏乱差,但其实它被整治得不错;我们吐槽过教室光线不好,却在最后难以割舍……我的母校再怎样,也改变不了我们爱它的事实。校园带给我的微感动,在这里。
我们毕业,在这个夏天;一样的情节,不一样的人。
我们欢呼着从自己曾经以为的牢笼里解放,却恍然发现离开的是天堂。
我们都不能停在原地,地球是圆的,路是直的,总有一天我们还会相遇。
我知道,在同学录里的,不只是微感动。
夜深了,没有星月,怀着感恩的心,点亮一盏灯,点亮柔韧的生命,照亮他人,也照亮自己,燃起一堆火,燃起无私的关爱,温暖他人,也温暖自己,付出一份爱,书写生命的华章,感动他人,也感动自己。
——题记
感动是什么?它在千百年间不停地为人们诠释着,延伸着,升华着。没有感动,便没有给予他人的更多的爱,没有感动,身边就没有温暖。因为感动,我们更深刻地体会到了生命的含义。
父母与恩师,便是先例。感动使海伦。凯勒在家教教师的引导下,由顽劣变得安静,继而成为享誉世界的盲人女作家;是感动使达尔文在父亲的鼓励下,充分发挥想象的天赋,成为了进化论的倡导者。有了父母和老师,才能有我们后天的成就;因为他们,我们深深的感动。月明星稀的夜晚,些许人早已安宁地进入梦境。老师,却在昏黄的灯光下批作业,备课;父母则在忙碌的脚步中坚持工作,勤俭持家,我们已得到充分休息,而他们,却因为我们的存在,无法早早入睡。
顽强的生命,也值得人敬仰与深思。只是偶然,放学回家的我在楼道里发现一只瓢虫,小小的,只因被人翻过身来,而在那里拼命挣扎着。看着它那逐渐减缓的动作,我心想:挣扎的时间应该不短。到底是什么力量在鼓励着这只弱小的虫子奋起抵抗命运及自己的愚痴?没有别的,是爱的力量,正如人的生命,用执着的信念去把生命渲染。我被震撼,感动了。静静地挑了根小木棒,将瓢虫翻起。联想到自己,多少次小小的失败与挫折(苦痛)都足以压垮自己,不愿反抗,只懂随波逐流。我甚至比不上一只小小的虫子吗?是的,我们需要明白:
当你拥有顽强的生命,何须去惧怕环境的恶劣?
当你拥有坚忍不拔的意志,又何须去在乎岁月的挫折?克服困难,抵抗命运,我们只要努力,同样能看到希望。让我们把生命之光传递,让生命放射出无限的光辉!
关注生活(命),咀嚼生活(命)的坎坷!
收获感动,让生命成为永恒!
疲倦了,我要我安静;拥有一个可以听见蝉鸣的下午;一个完全入睡的夜晚;一个没有忧郁的梦境;一颗感动他人的心。
——后记
五月份的天,气温已经渐渐升上来了。而我的一双凉鞋需要修理才能再穿。于是,我开始留意公寓旁边的一位修鞋师傅。修鞋摊和师傅都在那里,只不过,随着太阳的移动,师傅头上的树荫渐渐移开了。正是午后的时间,师傅在毒辣辣的太阳下专心地做着手上的活计。
我把鞋摆在师傅的面前,他顺手拿起鞋看了看,又抬头看了看我,和蔼地说:“把这个活做完,我就给你修。你到那边凉快一下,一会儿来拿吧。”我没有立即离开,着意打量着师傅的脸,这是一张饱经风霜的脸,由于长久的日晒,脸几乎是酱紫色的,那灰黄的眼珠好像落了一层尘土。
阳光实在太毒辣了,我有些受不了,便不由自主地走向了树荫下,而脑海里还在勾勒关于修鞋师傅的种种艰难生活的情景。其实,关于师傅的身世,我也听一些男生议论过。幼年时一场大火让他失去了一条腿,父母去世多年,没有家小。在家里,他一个人孤孤单单,一手拄着拐,一手生火做饭;在路上,他一双粗糙的手使劲地摇着自制的三轮车,缓慢地前行;在这里,他坐在低矮的小凳子上,不停地摆弄着手中的鞋子,一整天不挪动一下位置,就像一尊会动的雕塑……“小姑娘,你的鞋修好了。”师傅的声音打断了我的思绪。我再一次来到师傅的鞋摊前,接过师傅递来的鞋子,在脚上试了试,正好。“多少钱?”我问道。“随便给,一块、五毛都行。”师傅忙着手里的活儿,头也没有抬。“那不太少了吗?我给您两块吧,我看您也不容易。”我说道。“嘿嘿!”师傅笑了,满脸的皱纹,好像一朵镌刻着人世沧桑的紫色花朵,“小姑娘,你看我可怜吗?”我一时不知该怎么回答。“人啊,这一辈子容易还是不容易,就看你怎么想了,像我,现在还能做点事儿,这不算幸福吗?”师傅平静地说着,脸上洋溢着幸福的微笑。
这件事过去很久了,他的话语却不断回响在我的耳畔,他的笑容也一直深深印在我的脑海里,给我温暖,让我感动。
初冬,悠远淡云中的'那个温暖的背影,芳香微风里那个天真的侧影;微醺阳光下那个动人的剪影,都在叙说着感动……
天空的阴霾已过,银色的光拨开密布的云,忽然飘飘然扶摇直上,变得高远而明亮。但是我却无心欣赏我正在拥挤的楼道里,与一大堆自行车较劲。每天楼道里的自行车都塞得满满的,一辆辆自行车相互挤压着,几乎让人取不出去,也推不进来。每天从自行车堆突围出来都要花将近5分钟的时间,然后窝着一肚子火心急火燎地上学。
这一天我起个大早,便看见车堆中的一个背影,那是门房阿伯的背影。他正推着我的车,努力想杀出重围。可是动作却有些笨拙,一个不稳便将旁边的自行车推倒,倒了又扶起,重复了好几次这样的动作,终于将我的自行车推出。我快步向前去,“阿伯,你这是……”门房阿伯转过头来,宽厚的笑容在他脸上快速漾开:“丫头,你的车给你搬出来了,上次看你上学急吼吼的……”
感动,是门房阿伯温暖的背影。
冬日里的风带着些许暖意,轻轻地吹拂着路人的面颊与发鬓,将山茶花的气息带到远方。眼前的山茶花一朵紧挨着一朵,簇满了整个枝丫,那粉红色好似天边的朝霞,在风中悠扬摆动。最前端的一朵山茶花,却有些格格不入,纤细的枝干是那么弱不禁风,风一吹便往一边倾斜。这时一个七八岁的小男孩蹦跳着走过来,将那朵摇摇欲坠的山茶花扶正,稚嫩的眼神中充满了关切。他弯下腰,轻声对山茶花说:“你要好好的!”稚气的话语不禁让人莞尔。
感动,是小男孩天真的侧影。
微醺的阳光,此时正像清澈的流水一般,哗啦啦漫泻于天空。公交车上我正坐在窗边,欣赏这天边的流云。这时一位不速之客打破了这份宁静,一位藏族装扮的妇女,坐在了我身旁的空位上。对于陌生人,我一向保持着适当的距离。不自觉的,我向窗边蜷缩。就在这时,她在包里掏出了一包崭新的干果递给我,脸上挂着善意的笑容,用她不太标准的普通话热情地说;“试试,好吃。”我一怔,身后窗外的阳光透过玻璃照了进来,照在她的身影上,明亮而又光洁,我内心温暖而明亮。
感动,是阳光下那动人的剪影。
漫漫人生路,感动如鲜花徐徐开放,信手拈花便清风自来……
风花雪月,流年四季。在生命旅途中,总有一些事情使我们感动。它们或微小,或庞大,却总能在一瞬间直击心灵。
浓浓年味里的微感动
每当新年临近,母亲便变得愈加忙碌。有许多衣物要晒,莲藕、土豆要洗,还要炸许多年货。整个新年,母亲的手都是略显红肿的。有一次,母亲在河边洗衣物,我因手上油腻而来洗手。手指浸人冰凉的水里,寒冷刺骨。母亲却兀自洗着。我便主动要帮母亲洗衣。母亲抬头揩了一把汗,笑了笑便拒绝了我,要我好好去学习。我望了望母亲冰凉、带有裂口的手,我硬咽了。
母亲红肿冰凉、带有裂口的手,蕴藏着最微小、最深沉的感动。
巍巍登山中的微感动
巍巍青山上,潺潺流水间。黑默黔的大地上青石苍峻。几天前,我和几个要好的伙伴约好去登桃源山。母亲等人已经坐观光电梯上了山,只剩我和同学在攀爬。山峰虽然才两千多米高,但却异常陡峭。我抬头,看到的不是顽石,不是黑夜,而是母亲担忧的目光。终于,我爬上了山,回头望望儿乎九十度的石梯,确实够险要的,我想。母亲焦急地走上前来,问我有没有事。我看着母亲眉宇中带有的几分紧张,手心间渗出的几分冷汗,把她拥于怀中。
母亲渗出冷汗的手,蕴藏着最微小、最深沉的感动。
激烈比赛中的微感动
骄阳下,随着最后一个字的吐出,我结束了比赛。回到后台,我深深地吐了一口气。等待成绩出来,我竟没有获奖。失魂落魄地回到场地,母亲迎上来,什么也没问,只是用那双粗糙的、带着热汗的手握住了我的手。望着母亲满头大汗,我什么一也说不出口。
母亲骄阳下流着热汗的手,蕴藏着最微小、最深沉的感动。
时光里辗转,远了,散了,再回头,难聚首。
但,在一个地方,永远有一个人在默默守望着你,是母亲。她的手心里,蕴藏着最微小、最深沉的感动,要你用心才能发现。
“你该干什么干什么,你别管我行不行!”那个男人一时语塞,房间里静下来。
他,我的爸爸。记忆中,他的身影多是模糊的。唯有那次,我的脚被开水烫伤,他迅速找到毛巾,用两只并不怎么宽厚的手,笨拙的帮我包扎。
长大了,我开始讨厌他的不负责任又多管闲事,讨厌他的自以为是又吊儿郎当,讨厌他的前脚答应后脚忘记。渐渐地,他成了“不靠谱”的代言词,我们之间变得陌生,交流少之又少。
上了初中,学习开始紧张,而我又选择了住校,虽每逢周末,他会兴冲冲主动接我,可我总没有话说。我以为我们会一直这样下去,不曾想,初二的暑假,一切都发生了变化。
初二暑假,报预科班成了最普通不过的事,大家都希望利用暑假好好拼一把。正在妈妈犹豫到底报不报预科班的时候,他突然自告奋勇地说“我来教吧!”眼睛仿佛闪着激动的光。妈妈答应的很爽快,我心里却窝着火,充满了不屑和疑惑:他竟要做我的老师?
就这样,我没有选择的被迫接受了这一事实。“这题应……”对面的他拿着笔认真的给我讲着题,窗外偶尔吹来一丝凉风,吹走了心中燥热,给人灌注了活力。“我没听懂,再讲一遍吧…”“这不对吧?”挑错、看他窘态仿佛是我最大乐趣。令我意外的是,他好像没了脾气,竟和我相安无事的和谐的度过了一个暑假。
我挑错挑的威风极了,可转眼到了开学,看看自己的练习册,错误百出,我很是后悔,想着手补一下基础,翻翻书,发现到处都是知识漏洞,无从下手。我曾想过再找他来帮忙,却拉不下面子,赌气似的瞪着课本,心中全是后悔。
“我来帮忙。”他又跑了过来,用手揉了揉鼻子,随手拿起一根笔,用他少有的耐心和细致,在纸上列出了知识体系,一一为我讲,如麻线团一般的思路渐渐理清了。
看着他用心用力为我讲题,一笔一划地在纸上写着、画着;看着他头上日渐稀落的头发与眼中的劳累,我突然意识到其实一切都在发生改变,其实父亲的呵护从未离开。那一瞬间,我仿佛又看到了那笨拙的手正在细细的包扎着烫伤的脚……
小小走廊,多半蒙尘,也总是习以为常的地方。有着不一样的触动,当然外婆的爱亦是如此,不一样的关怀。
外婆年近花甲了,所以路走多了也常常喘气,扶着栏杆或是墙壁。加上外婆身体肥胖,路畅远亦是对她来说确实不易。外婆的头发像麻绳,以为她总是扎个长辫子,但确实花白的。外婆有一双爱笑的眼睛,因为她待人总是乐呵呵的;外婆还有一双勤劳的手,一有空就必须找个事情忙活起来;外婆还有一个矮矮的个子,活脱脱的像小矮人。
快报名了,那晚我外婆也刚好空下事来。外婆在沙发上坐着休息,我不经意间发觉她好像又苍老了许多。我迫切的说:“明天报名,可以和我一起吗”她思考了一会儿,点了点头。“奶奶,明天报名,和我一起吧!”弟弟一声大叫,打破了我原本的计划。“我和你姐姐去报名,你让爷爷陪你去,我原先答应你姐了。”外婆哄着弟弟说。弟弟有一脸不高兴,干脆饭也不吃了。外婆便对我说:“我先给弟弟报名,马上又去你那里。”我一下感觉到,我没有希望了。报名开始时,外婆不过搪塞一下我罢了,她不会过来了。刚开始时,尽管我不听地向外面走廊上张望,但我知道不会有结果的。后来我干脆不再张望,回家后我也只字不提。
第二天上学的早晨,听爷爷不经意间的谈话,我才知道,外婆她过来了,只是在走廊外默默地看我办事的过程,有没有不妥的而已。
放学后我特意走过去,问道:“外婆你昨天报名为什么没进来?”“我那时已经去晚了,家长只能在外面等候。”她轻声说道。回去的路上,眼泪流下两颗眼泪,但我赶紧拭干了泪。外婆全程都走路,她不是不能多走吗?只为我吗?我的眼泪又来了……
后来,我会偶尔凝望教室外的走廊处,似乎那里有外婆的存在,有淡淡的暖意流进我的心里,走廊里的东西,或者太微小吧,用心才感到宝贵。
在深幽宁静的树林中,阳光透过树叶洒在地上,树影斑驳,好似一幅流动的美丽的画。瑟瑟的风卷:集着落叶发出“沙沙”的响声,提醒着人们现在已步入秋天。
公园的小路上,星星点点散步的人中,有一对老夫妻相依缓步走着,偶尔遇到相熟的人,或点点头,或微笑,或稍停片刻寒暄两句。这两位老人已年近古稀,老奶奶的双腿已经严重变形弯曲,没有办法完全支撑住自己,所以一只手拄着拐杖,另一只手被老爷爷紧紧地握着,步履蹒跚,走在公园的小路上。阳光倾洒在两位老人的身上,散发出温暖的光,尽管老人的背都已佝偻,脸上手上都已是满满褶皱,沧桑岁月刻下了深深印记,但是他们每天彼此搀扶。缓慢行走的背影早已是别人眼中最美的风景。
那个午后,曾呼风唤雨的云层散去,温柔澄净的天空净是秋天幸福的颜色。爷爷奶奶的头发早已花白,爷爷挽着奶奶的手,奶奶想必是很开心吧,你看那笑容留在脸上久久没有散去。老爷爷的另一只手里还提着一个便携式座椅,生怕老奶奶走不动了,老爷爷细心地询问老奶奶身体怎么样了,有没有什么不舒服,累不累,是否需要休息,很多年轻人都向他们投去了赞许羡慕的眼光。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这两位老人就这样携手走过了多少春秋冬夏,从青春走向暮年,褪去棱角,留下淡然,一个眼神,就足以看到鼓励和关爱。
在公园的小路上,有这样一对夫妻相互依偎,相互扶持,即使行动不便,依然大步向前,老爷爷的行为也许看似普通,但是对老奶奶来说却是她的另一片天空。寒来暑往,秋收冬藏,我们来日方长,大概就是老奶奶的心声吧!在两位老人的身上依然保留着宛如初恋般的甜蜜与幸福,希望虽然时光流逝,但他们对彼此无微不至的关心与疼爱永远不变。
阳光依旧温暖,公园里也依然每天演绎着平凡却令人感动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