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看到他们几个去做志愿者的时候,我有点儿惊讶,随之而来的就是对他们的佩服。
我们并不是很熟悉,只是平时路过的时候有偶尔碰见,虽然都没有互相聊天打招呼,但也是混了个脸熟。
所以,当看到他们参与到一个为大家服务的群体时,着实心里更生出一种敬意。
有时候,我们身边的人看似很平凡,大家都不了理彼此,只会凭第一印象,或者就是直接地以貌取人。但在了解了一些情况之后,就会有不同的看法。
这也是为什么我们都不喜欢去随意评判他人的原因。
当然这道理都懂,可还是会有意无意地在去做。这样的改正是需要一个过程的,也是一个自我提升的过程。
也许很少人可以做到完成不去评判他人,但我们也要学会的是从他人身上去看到闪光点,而不是只盯着自己所认为的偏见或者是人家的不足。
当我们学会去发现美好的时候,自己也会变得更加热爱生活,变得更加阳光。
这两天因为外出,所以写作的计划就被搁置了。
细想一下,也不是属于没有时间写,如果能够利用起那些碎片时间,那点儿计划是可以完成的。
可为什么没能做到呢?
说到底,还是内心的惰性使然。因为心里会给自己找借口,觉得外出办事了,要忙碌些,要劳累些,而且有在做事了,似乎就可以偷懒一下,给自己放松的机会。
于是,一天没写,第二天也就顺理成章地对自己没在要求,心里竟也少了一丝愧疚。
还好是嗅到了一丝颓废的味道,觉得不能任由这样的散漫下去。
一个好的习惯培养下来不容易,坚持更不容易,但是要去松懈放弃的话不算难。
这就像是推动一个车轮,刚推动起来很累,推动了之后有惯性会轻松些,但如果你要是把它停下来,那再次去推的话,就会不仅多了一份劳累,同时因为知道要费多大劲,会更加地有退缩感。
所以,在还没有懈怠之前,赶紧重新提笔,也许完成的并不完美,但也是一份在坚持的努力。
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大部分人家里的饮用水都用上了过滤器。
记得最初听到这个的时候,觉得很新鲜,听介绍就是平时的水中有杂质,有我们看得见的,也有看不见的,经过专来的过滤之后,水就更干净了,当然不能像外面店里直接买来喝的,总归来说还是有所区别的。
我本来并没有太在意,毕竟平时喝水也没有刻意去看水质。
有时也会听有人说家里的有杂质之类的,我不知道他们家是不是有装过滤水器。
后来有一阵时间在外地生活,租了个小房间,里面有自己可以做饭烧水的。
有一回喝水时,我无意就看见杯中的水里有透明的不知是像羽毛的还是什么东西,最初以为是哪里不小心飘进水杯的,后来再细观察才发现,还真的是水质中本身就有的。
这一下我才明白为什么有的人说要装滤水器了。
不过也是看条件所限,在家里可以样样刻意去讲究,可出门在外,哪能每样都要求很高呢?
所以,还是尽量地去适量就好啦。
昨晚翻看朋友圈的时候,看到了那个一直性格很爽,大大咧咧的女孩发了一条关于心情的文字。
字里行间透露出焦灼,以及一些小小的自我安抚的心态。
那一刻,有点小小的惊讶,毕竟她给我的印象一直是敢说敢做,雷厉风行的印象,而且是属于那种自己做的对就行,不在乎外人的评论,活得很洒脱真实。
忽然明白,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弱点,只是有人表现的明显些,有的人只是在遇到特定的事情时,才会有所表现。
所以,我们不要太过刻板地给他人定标签,也不要过于妄自菲薄。
有些经历是因为别人没有经历过,所以大家会说的云淡风轻,当一起面对的时候,其实就是很不一样的表现了。
这也是为什么我们不要轻易地评判他人,同时也不要去说有所谓的感同身感,其实大多时候就是冷暖自知!
一个人表现的懦弱或者强大,都有其原因,只是我们不了解而已,就不要过多地去贴标签了。
生活中难免会有消极情绪出现的时候,这时,我们大多数都是在努力地克制,并且想方设法地想要有积极的情绪来与之对抗。
结果却是并不是很理想,更有可能是适得其反。
后来看到一个方法,就是替换。就是不要刻意地去想积极地想法,而是让自己去忙碌起来做事,当你的心思被其它事情所占据时,就不知不觉地减少了消极地想法。
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常说,一个人闲下来就会胡思乱想,然后各种无聊、挑毛病。而让一个人精神抖擞的话,就是让他忙碌,当然也是有质量地忙,而非让自己觉得只是像机器一样。
道理其实都是懂得的,但真正去做的时候,还是要有一个过程。
即便如此,也总比只是一边呆想,什么都不做地妥协来得好。
一个人只有自己明白自己想要的是什么,就会主动地去改变,不能一直呆在原地等着他人的救赎,我们最应该学习的就是努力地靠自己,外力只是一个锦上添花,不必太过于苛求。
努力地做好自己能做的,就是对自己的不辜负。
虽然最近的数据不是很漂亮,一度也影响了自己的热情,同时也在适当地调节了一些进度。可我发现,即使不把时间花在这些上面,自己同样也是悄然地把它们浪费在看不见的进步上,而那些所谓的进步也是微乎与微。
在这个过程中,我突然明白了,其实这些日子以来,自己已经是无形中养成了一个习惯。就是在特定的时间里来做某一件事。而此时这件事是最能看得到成效的,并且并没有耗费很大的心力。可自己就因为它一时的变动,又开始了懈怠的理由。毕竟,这样的改变,每一年每一季度甚至个把月就可能会有,而之前自己也一直在坚持下来了。
事实证明,其实我们最应该关注的还是自己,而不能总是以外力的变化来撼动自己一些做的正确的事情。
一个人只有认真长久地打磨一项技能,那么不管是在什么样的平台上,是金子总是花发光的。而这些,对于懒散不做为的选择,那只会徒增惆怅。
有一些好的习惯,有自己觉得是正确的事,那就保持初心。
有时候,有些事情不一定要向别人去倾诉,因为他们也不一定能够帮得到你。
这个社会太过于浮躁了,很多人都把自己陷在了急功近利且渐渐冷漠的沼泽里,有时候你想着他人可以拉你一把,也许一个不小心,反而同样深陷泥潭。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烦恼,都有自己的烦心事,有些倾诉也许得了共鸣,然后两人举杯消愁,有些因为处于不同的立场,只给人无病呻吟的感觉。
没有人能凌驾他人之上,说教着什么,即使你也许有过同样的经历,但是因为种种因素背景,每个人当时当刻的心境是不同的。
同样是负能量的时候,其实也没必要太接近,想要负负得正的结果,是一种难得的机遇。
说到底,还是要学会与自我对话。
有一位一直未婚的优秀女学者,她说她最好的朋友就是自己,所以,她一直在做最好的,更好的自己,而事实上,她的确优秀的闪闪发光。不去理会世俗的眼光,她有自己充足的内心的能量。
学会成长,打造内秀功力,也是一种生存本事。
很多时候坚持一件事,中途就会出现一些阻碍或者困难,不能小看这样的时刻,因为如果没有正视与面对,很容易就会对原本辛苦坚持的事情半途而废。毕竟放弃的念头更容易被接受,仿佛那样一下子就轻松了似的。
但只有真正经历了对于所坚持的事情放弃之后的懊恼的人,才能明显一时的开心,换来的是事后的自责,有的甚至可能是长时效的。
所以,当遇到这类的情况时,学着去问一问内心,你在做这件事情的时候,基于的是自己内在的热爱,还是只不过是对于外在压力的敷衍,一旦你有了清晰地答案,就能真正地明白是否有必要去再继续坚持,是否真的不曾从这件事,即使可能是不起眼的小事情当中得到过快乐与成就感。
正是这样的一次次自我内寻,我们也学着去粗糙取精华,懂得断舍离,了解什么才是自己真正想要的。也学会去看待一件事情的多层面,不再只是单调地盯着眼前的`一面。
生活中的每一个经历,都是在教会我们成长与思考。
有时候真的百思不得其解,明明看起来更为优质,却为什么反而得不到更多的认同,甚至还会比一些看似平平无奇地还要少些认可。
可能每个人的评判标准不一。
有些在我看来可能是受益匪浅的,在他人看来却认为是搬运之类的功劳。
再回头看看那些连敷衍都有点不想浪费时间的材料,却只到不错的赞同,着实有点打击所谓的积极性。
不过再想想那一句,我们改变不了任何人,唯有可改变的是自己。
就如同老师说如果你想投一篇文章给某个平台,你自己要先去研究他们所喜欢的风格,然后再照着这个路线去创作。
而不是你自己想写就写,然后自我感觉良好,却发现根本就不入人家的眼。
其实并不是你的不够好,只不过是不适合而已,只要想通了这一点,就会觉得释然了很多。
所以,关键还是在于自己,提升自我才是我们最重要的事。
早上看到了老师正分享她看过的几本书,于是给她留言说,让她顺便说一下平时周末的自律作息安排。
问完之后,才发现,她之前已经有分享过,只是自己没去注意而已。
这一看不打紧,真心被老师的勤奋自律所打动。
一直是知道老师是位早起达人,但是能够近一年还在坚持每天早上五点多起床,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整上早晨与上午的时间,她都把时间利用的很极致,比平时上班的时候还要规律并且利用率更高。
上午她主要是做比较重要的事情,需要更专注,思考更多的事,下午则是做一些需要和他人一起互动的事,晚上更是花了一大块的时间在阅读上面。
这看起来只是简单的一个描述,但只有去做的人才知道其中的难度,更别说是要一直坚持。
原来,每个优秀的人背后都有我们不为所知地努力和付出,而我们往往只是选择我们愿意看到的高光时刻。
要想人前显贵,就要人后受罪,并不是一句空话,而是我们需要去理解且明白的。
这几天的状态明显地有些拖延,或者说是有点儿颓废。
一直以来想要坚持的计划,在某一天犹豫着暂停之后,居然一直被各种借口搪塞着,以至于一连就是好几天都没能再按原来的自律去实行。
其实道理一直都懂,就是要先学会确定目标。然后发现,目标一直是有的,也许是太过遥远,又或许是太宏观了,所以需要细化成小目标。
这个步骤也是了解的,将一件想要做的事情细化成一个个小目标,在完成之后再一个个打勾,这种形成的成就感会无形中督促自己。
可似乎就是这种什么都懂的道理,在行动起来总觉得欠缺点什么,怎么个细分法,分太细好像完成的没有难度也会半途而废,分不太细太困难也会没有斗志,如此一来,又是一次次地拖延。
有人说,那是因为你目标感不够强,内心的驱动力不够。我是认同这个看法的,可有时又明明觉得那个目标一直是不变的,说到底就是行动力不强,这应该就是我接下来要去研究且解决的重中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