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我们学校成了“灯”的.海洋,大厅中央、天桥下、走廊里……到处都被五颜六色、形状万千的灯笼所包围,原来这里正在进行着实验小学第一届元宵灯会展。
一排排、一列列、一串串琳琅满目的灯笼看得我们眼花缭乱:兔子灯、走马灯、水晶灯、绵羊灯……这儿一堆,那儿一溜,多得如天上的星星,数也数不清,吸引了很多同学驻足观赏。我对这些新奇百怪的灯笼也很好奇,总会站在那儿细细观赏。有些灯笼做得特别的精致,看得我流连忘返。瞧,这盏“宫灯”是巧手的小朋友用家里的垃圾桶改装而成的,那盏“菊花灯”是用彩色挂历纸拼接而成的,原来这一盏盏灯笼都是同学们巧用心思用废物改造而成的。
那盏“喜羊羊和灰太狼灯”,材料选得很特别,用细长木条扎成框架后,外面糊上了一张彩纸,喜羊羊的毛是用一团团雪白的棉花装饰而成的,“羊”和“狼”都做得活灵活现。我的脑海中不禁浮现出了一幅画面,喜羊羊在前面跑,灰太狼在后面追,喜羊羊突然冷了个香蕉皮让灰太狼滑了一跤,掉下了悬崖,灰太狼说:“我还会回来的。”
还有那盏“鲤鱼灯”,全身披着金黄色鱼鳞组成的盔甲,像一条在大海中自由自在游来游去的鱼儿,是大海一片明艳。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那盏“星星灯”,它的全身都是用金纸糊成的,在阳光的照耀下闪闪发光,仿佛那是一颗金色的幸运星,高高地挂在璀璨的夜空中。
一盏盏灯笼,铭刻着同学们对新一年幸福生活得憧憬,寄托着同学们对即将各奔东西忙碌的亲人深深的祝福。
除夕子时进入大年初一,进入正式的年节,从初一到十五,都算过年。
初一,祭祖,一般在子时。开门鞭炮避邪。迎喜神,老皇历写着今年喜神的方向,迎着其方向走,天亮以后去拜年,拜不过来让仆人送飞贴,有点贺年卡的意思,宋代便有。《癸辛杂识》中沈公子派人投飞帖,投到吴四丈家,吴叫其仆人喝酒,换贴。最早的春联是蜀后主孟昶发明的,“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写在桃木板上,明代以后,春联开始流行。
初二,继续拜年,媳妇回娘家,叫归宁,北方祭财神,吃元宝汤即混饨。
初三,老鼠娶亲因此不能熬夜,还要在地上撒些盐米。
初四,迎神接神的日子,一切人间神回到人间,傍晚接神。
初五,破五,照例还要吃饺子,从初一到初四有非常多禁忌,初五破除,祭祖的供品要撤,垃圾可倒,刀剪可动,稀饭可吃,商店开张大吉,迎五路财神,到此主要节日过完。
初七,人日,小孩节日,煮七种菜为羹。河南省淮阳人祖庙有盛大庙会(人祖是伏羲)祖庙会上特有的泥泥狗,形象是只猴,认为是最早的人祖。
初八,顺星,从星聚会之期,要拜星君,黄昏后点四十九盏灯,摆天地桌(院子里),灯散放各处,叫散灯,老北京一般到白云观的六神殿顺星。
初九,玉帝诞辰,祭玉皇祭天官。
十三至十七都是元宵佳节,十三在厨下点灯,一连点五夜,过十七,十八收灯,十三试灯,十四搭彩蒯,迎紫姑神,正月十五是元宵节的正日子,举行盛大的灯会,正月十五还是道教的上元节:天官赐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上元是天官生日,中元(七月十五)是地官生日,下元(十月十五)是水官生日,这一天还有非常多祈子的习俗,江苏有打妇求子的习俗,广东有偷生菜的习俗,北京可到正阳门摸门钉。
正月十八收灯,年就过完了,一切活动恢复正常。
春节快到了,到处张灯结彩,车的海洋、年货的海洋、人的海洋……让我们去看看吧:
马路上是车的海洋。马路上车水马龙,有电动车、自行车、小汽车、公交车,还有小货车和卡车…….这么多的车,一辆比一辆快,看来大家都希望快点买年货回家过年。可是,最近经常堵车,十次出门九次堵车,到处是车的海洋。
超市是年货的海洋。超市里红色的东西特别多,灯笼高高挂,春联、鞭炮,还有小兔子、小鱼的红色挂件到处都有卖,红色的衣服也很畅销。超市里的展示柜琳琅满目,年糕、糖果、巧克力,各种活蹦乱跳的鲜鱼、五颜六色的蔬果…..随你挑,随你选。
车站是人的海洋。不管是火车站,还是汽车站,到处人山人海,每个售票窗口都是一条长龙,足有百米长。侯车厅也挤满了人,每个人都是大包小包,很多人没位置坐,等叫车了,看到一大批人急不可待地往进站口挤,其他等候的人就赶紧去占空位置。唉,都是为了回家过年呀!
公园是欢乐的海洋。公园是孩子们的乐园,很多家长带着孩子来这里玩,有的孩子在玩碰碰车,有的在玩过山车,有的在玩旋转木马,有的在玩滑滑梯……很多小孩在吹泡泡,很开心地在草地上玩耍着。
家里是忙碌的海洋。爸爸忙着到单位把工作完成,妈妈忙着给大家置办过年的新衣服,爷爷奶奶忙着贴春联、操办年货,我也不例外,忙着去看新上映的《喜羊羊与灰太狼之兔年顶呱呱》,当然,我也赶着快点完成作业,轻轻松松、快快乐乐过新年。
迎新年,迎新年,大家团圆真是好!我在这里祝大家过年好!万事如意!
上周我要参加西湖区“棒伢儿”迎新年乐器比赛,三周前我就在古筝十级的曲目里挑选了我最熟练的《夜奔》参赛,并开始练习了,迎新年欢乐奏作文650字。星期五上午我提前回家了,把古筝的音校准一下。然后和妈妈小心翼翼地把琴放进袋子,再搬到车上。妈妈还给我简单化妆了一下,因为不熟练,到现场还需要请老师帮忙。
我们早早来到要比赛的浙工大附属中学,没想到大家都很积极。校门口的停车场简直是各种乐器的大聚会。我们长长的古筝刚从车里搬出来,旁边的大车里出来了架子鼓已经在打招呼了。至于小提琴,笛子和葫芦丝之类的小家伙早已经被小伙伴们轻松提进赛场了。还有一些我分不清名字的小号,长号或者单簧管、双簧管,还或者是唢呐,都不甘寂寞,你一言我一语聊起天来。
再看看参赛的小选手们,一楼的西洋乐器赛场,男生都是黑色西装或者燕尾服,女生则是漂亮的礼服,。他们都忙着在化妆或者作赛前准备。在我们民乐赛场二楼,小选手们有的穿长衫,有的穿中式长裙,还有的穿各种色彩鲜艳的表演服装,盘中式发髻。已经有两位小选手抓紧时间在练习古筝曲,看来我有对手了。我赶紧请老师帮我化了妆,乘最后的时间把手捂捂热,把曲子练熟点。我有些紧张,但还是应该能应付的。经过漫长的等待,终于轮到我了。
上场后我先鞠了一个躬,坐下来镇定一下心情,就开始了。我弹的《夜奔》是关于林冲的故事,那是表现风雪交加的夜晚,林冲被奸人所害,终于奋起反抗并投奔梁山去作好汉。曲子从缓慢到激烈,最后有响亮的结尾,这些旋律从我的脑子传到手指。我尽力不让自己弹错,全神贯注地看着琴弦,不敢看台下,终于弹完了。
心情放松下来,后面我可以坐在台下看看其他选手的作品。这次比赛对我可真是难忘的经历啊。
大年三十夜,大家都回到自己的家中与家人团聚在一起。当然我们家也不例外,我和爸爸妈妈早早的就到爷爷奶奶家团聚,就连远在北京工作的大姑爷也赶回来过年了。平时忙着学习迎接高考的二姑妈一家也回来了,一大家人聚在一起,那才叫热闹!
照例爷爷奶奶早早地把年饭煮的多多的,还说:“年饭一定要吃久点,还不能把饭吃完,这样就代表明年是个丰收年。”年饭的饭桌上摆满了菜,有腊肉。,香肠,牛肉,鸡肉,鱼……还有白酒,红酒,饮料,哇!真是无比的丰富呀!我们一边说说笑笑,谈论着今年发生的趣事,明年将有的发展与变化。在举杯祝福中,在欢声笑语中,年夜人饭终于结束了。
到了发红包的时间,这可是孩子们最喜欢的时候,爷爷奶奶穿着大红衣,坐在沙发上,笑眯眯的说“孩子们快来,发压岁钱啦!”。大姐二姐与我一起跑到爷爷奶奶面前给爷爷奶奶拜年祝他们长命百岁,然后高高兴兴接过属于自己的那份红包。一阵热闹后,大人们开始玩耍,我们三姐妹就一边看联欢晚会,一边耐心的等待12点钟的来临。这就是所谓的守岁吧!
在快乐中,时间总是过的很快,新年的钟声敲响了,我们迅速的拿上早就准备好的鞭炮,冲到楼顶。四周早就聚满了放炮的人群,天空都被染上了颜色,花的花,红的红,绿的绿,“辟辟啪啪”的炮声,“嘻嘻哈哈”的笑声,这样的情形能不令人高兴吗?
熟话说的好:爆竹声中一岁除。是呀,过了今夜我就又长了一岁,而新年是一年中最快乐的第一天,它辞旧迎新,让我们用崭新的面容去迎接新的一年的来临吧!
放寒假了,我迫不及待地让妈妈带我去普陀东港,因为那儿不但住着外公、外婆,还住着表妹,爆竹声声迎新年。
一天早上,妹妹学完电子琴回来了。奇怪的是,她还带来了四支彩珠筒鞭炮。我忙问是怎么回事。原来,回来的路上,妹妹碰到了她妈妈的同事,是那人送给妹妹的。
到了晚上,我们再三恳求舅妈让我们放鞭炮,舅妈终于同意了。但是因为这是我们第一次放鞭炮,大人们总是不放心,所以舅舅也跟了出来。
没想到窗外放鞭炮的人还真多,所以我们只好在楼梯上放鞭炮。舅舅点火的方式真怪,他抽出嘴里的香烟,用烟头上的小火点,还别说,导火线真被点着了。可是由于妹妹带来鞭炮的时候正好天下着小雨,所以鞭炮有点被淋湿了,怎么也放不响。最后一支却放响了,为此大家很奇怪。最后我们发现这东西要等一会儿才能放响,所以鞭炮没有白白浪费。虽然点火费力气,但是放出来的东西还是好看的,往上放像导弹,往上放像流星这大约就是“大难”之后的“福气”吧!四支彩珠筒放完了,我和妹妹大叫不够!我们还想放,为此舅舅不得不掏腰包了。我们又买了四个烟花,一共化了27块钱。舅舅为此“大出血”!
我们又回到了楼梯上,马上放了一个。这烟花不怎么好看,只会喷火,还差点把别的烟花点着呢!我们扫兴地点燃另一支。这支声音好大呀!把一般的声音给比下去了。接下来我再放一支,没等我们回过神来,火星就冲上了十米多高,放出来的烟花也好看至极。最后一支也很好看,令我们好不痛快。可烟花都点着、放光了,我们只好回家去欣赏别人的烟花声和欢乐声了。
在我印象中,过新年就是放烟花、贴春联、猜灯谜、买新衣、购年货、拿红包……但老师今天在黑板上写的题目是“一字迎新年”,我心想:一个字怎么能迎新年呢?
就在这个时候,陈老师问我们一个字能不能当礼物送给别人呢?问题一出来,班里顿时炸开了锅,同学们纷纷举起了手,有的同学说不可以,也有同学说可以。有一个同学说:“我可以给老人送一个‘寿’字,代表长长寿寿,寿比南山的意思。”另一个同学附和说:“‘新’也可以,‘新’代表了万象更新。”还有的同学说:“‘福’和‘寿’可以组合成‘福如东海,寿比南山’的意思。”
老师肯定了这些同学的说法,同时还给我讲了一个故事,说清朝有个皇帝名叫康熙,他的祖母在春节前过生日,他写了一个长长瘦瘦的‘福’字送给祖母当生日礼物,他的祖母很开心,因为“瘦”与“寿”谐音,这个特别的“福”字,就是希望祖母“幸福长寿”。由此看来一个字真的可以迎新年,一字值千金一点也不假呀!
春节的时候家家户户的门上都会贴上一个“福”字,不同的人对“福”也有不同的认识,有的人认为一家人在一起享受天伦之乐就是“福”,有的人认为一家人健健康康的没有疾病就是“福”,有的人认为有钱了买新房、购新车,钱包鼓鼓的就是“福”……而我认为只有国家强盛,社会和谐,人民安居乐业,才是真正的“福”!
这时,老师把大家的吉祥字贴在黑板上,首先映入我眼帘的是“和”这个字,这个字写的结构匀称,这个字代表了家和万事兴,家家团圆,而我写的吉祥字是“寿”,我希望家里的老人都能健健康康,寿比南山!
“一字迎新年”真的是太有意思了!既增长知识,又带来乐趣,真是“一举多得”呀!
新年里,人们在跳跃。新衣服,新面貌,新开始,新氛围,一切都是新的。怀着激动的心情度过我的新年。20xx年最后一天的最后几个小时,说不出的兴奋,说不出的对新的一年充满了理想和希望,说不出的无法想象的成长。我只能用“开心”来形容。这时,耳边传来一声大人的叫声:“雅柔,吃顿团圆饭吧!快点!”期待着美食,我冲到餐厅,看着桌上的美食。除了一个傻乎乎的笑容,还有什么能表达我此时的激动?吃吧!鸡腿、肉串、鸡翅、鲍鱼、鳕鱼、鱿鱼蛋……让我饱餐一顿!捧着一杯橙汁,看着圆滚滚的肚子,我觉得自己沾沾自喜!
刚吃完年夜饭,还没来得及喘口气。那些来自远方的新年贺卡、电话和电子邮件已经落在我的面前,这让我深深地感到我有着无形而宝贵的精神财富和品味,“然而,尽管中国拥有我们的友谊和友谊,天堂仍然是我们的邻居。”幸福。我沉浸在贺卡里,只听“砰”的一声——烟花。连忙拿起两盒烟花,冲到楼顶,点燃了导火索,只听到“砰砰砰”的一声,像老鼠的尾灯“唧唧”地向天空飞去,“花儿”在空中开了。关于色彩:五颜六色,五颜六色,一句话,有无数种颜色。关于形状:各种各样,有的像流星,有的像花朵……艳丽多彩!啊,满月一直挂在天上,烟花反射出的五彩缤纷的“姿态”令人眼花缭乱,然后又显出星光,像一千点荧光,闪闪烁烁,像是攀上了天界。当当当当,新年的钟声响起,熟睡的黎明明苏醒走了过来。我们大了一岁,少了些幼稚,多了些成熟。
春天的气息来了,春暖花开,春雨蒙蒙,心中的烦恼在流逝的时间里被丢弃,用崭新的心迎接新年的阳光。
大家好,我是小马和和,今天是我们金都天长小学一年级同学的综合实践活动。下面,就由我带领大家去活动现场瞧一瞧。
第一个项目,是关于书法的写“福”字。王老师给每位同学发了一张描红纸,让大家写出各自心中最美的“福”字。同学们,大家跟我一起大声地喊出“福”字的笔顺吧,点、横撇、竖、点——————真棒!我发现,大家写得都很不错,让我们大家把“福”带回家!
第二个项目,是关于美术的剪窗花。美术何老师给每位同学都发了一张红纸,让同学们充分发挥想像力,剪出漂亮的窗花。剪完后,我发现,原来有些学习好的小朋友,动手能力还有待加强哦。小马我绞尽脑汁,终于剪出了一朵美丽的窗花,得到了四颗小红星。
第三个项目,是关于语文的猜灯谜。这可是小马我的强项,我一口气就猜出了十个灯谜,得到了五颗小红星。怎么样,我厉害吧?
第四个项目,是听故事。老师先让我们听了一个关于春节的传说,接着围绕这个故事,给同学们出了如“过年一家吃什么”等相关的题目。我觉得,这个项目非常考验同学们的注意力,各位同学,我们一定要专门听讲,这样,才能取得好成绩。
最后一个项目,是包汤圆。在老奶奶做完示范后,我们就开始亲手包汤圆了。大家跟我一起做,首先把面团搓成一个圆,接着在面团的中间挖个小洞,然后在洞里填上满满的豆沙馅,最后把洞口封上,这样,一个香甜可口的汤圆就做成了。吃着自己亲手做的汤圆,那滋味怎一个“美”字了得。
同学们,今天的活动好玩吗?我可玩得很开心呢!如果你也很喜欢,就跟我们一起来hing吧!
除夕这天,我们全家起了个大早沐浴着难得的冬日阳光奔向外婆家。我的外婆家住诸暨,那里的民俗保留得比杭州好,所以年味也比杭州浓。
一到外婆家,我就看到外公放在家门口的两个大红灯笼和对联等物品。我想,正好,这是我今天的第一项年俗了。我和爸爸、表妹开始一起贴春联,我在书上看到过,春联又叫桃符,用于驱邪。我们还将大红灯笼挂上了,爸爸发现没有灯泡,出门去买,却是空手而归,外公感叹说:过年的魅力真大啊!大家都回家过年去了。
虽然我很多次在外婆家过年了,但我还是忍不住想介绍一下诸暨的年俗。其中最有特色的就数祝年福和年夜饭了。等挂好灯笼贴好对联,外婆就招呼我们上楼了,因为祝年福的仪式就要开始。我看到一张大大的圆桌上摆着一大盘肉(整块的),一整只鸡,一整条大鱼,还有一盘年糕,一块豆腐,一盘团圆果。外婆还摆了三碗饭和三杯酒。等外公点好蜡烛,外婆开始烧元宝,然后是每一下同时说一句祝福语,比如“健康长寿、学业工作顺利、开心快乐、来年发财”等。我曾经偷偷地问过妈妈:“菩萨真能听到吗?”妈妈告诉我说,这是古时候传下来的一种祭祀传统,到现在是表达对来年的祝福,是人们美好的心愿。我想,我们全家在20xx年一定会马到成功的!
再来说说外婆家的年夜饭吧!满满一大桌的菜呢。一开始,外婆总是叮嘱我们每个人先吃藕,代表“来年路路通”;鱼是必不可少的——“年年有余”嘛;最有特色的是诸暨过年菜中会有一盘“西施豆腐”,据爸爸说,中国很多城市过年是不吃豆腐的,我想可能是因为大家为了纪念四大美人之一的西施吧!而且每年的菜都要比前一年更丰盛,意味着“年年高”。你看,讲究还很多吧!
吃好了这特色的年夜饭,我还收到了来自外婆和舅舅的大红包,别提多开心了!接下来就是守岁了,你相信吗?我一直守到了新年的钟声敲响呢!真是过了一个很有特色的新年。
“咣当,咣当!”杂物在一起撞击的声音让我头昏脑胀,不得不捂住耳朵,蜷起了身子,可声音依旧在耳边回荡,火冒三丈的我从床上“嗖”的一声坐了起来,向门外走去。
看着家人忙碌的身影,我猛然意识到:哦!今天是除夕啊!于是我也放弃了午觉,开始和妈妈一起打扫起屋子。
到了晚上,妈妈开始忙碌着准备年夜饭,而我无聊的发慌,坐在沙发上玩起手机来,还不到三十分钟,“噼里啪啦!噼里啪啦!”的鞭炮声,在门外不停地响起。好奇的我向外望去,一片火红的景象出现在我的眼帘,只见黑色的天空中不断的绽放出绚丽的烟花,小朋友们也都纷纷出来一起嬉戏打闹,看烟花。就连老爸不知什么时候也溜了出去,凑起了热闹。
见此情景,我也飞奔出去跑到老爸身边,兴奋地大声对他喊道:“爸,你啥时候出来了?”鞭炮的响声让我的声音变得如此渺小,“早就出来了,你进屋吧!”爸爸喊道,不可能的事,我要去玩,”我滑着滑板行进在用红纸片铺成的路上,只见我的朋友都开始放起鞭炮,看见我来后还给了我一盒炮呢!我们造起了连响炮,先把横着放在一起,在红纸片上撒一些火药,就可以点火了。“啪,啪,啪!”我们高兴地捂着耳朵,没一会儿炮就被放完了。
我们又开始组织篮球大赛,随着裁判一声令下,我们举办的新春篮球赛开始了。一上场,我就占领了优势,运球来到球框边,三个选手都没有拦住我的进攻,正当胜利在望时,一个烟花在上空绽放,简直要亮瞎我的眼,篮球脱离了我的手,最终,我们队依然以18比13大举获胜。
将近凌晨时,天空中依然断断续续出现着绚丽的烟花和噼里啪啦的鞭炮声……我在前所未有的快乐之中,渐渐近日了梦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