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我就是一个天真烂漫的小女孩,无忧无虑地在这个世界上成长着,我的笑声总是比哭声多,似乎世界上从没有烦恼。
从我记事起,我就在家门口的空地里打转,青草地,那是我小时候的乐园,上面看橘子树、李子树,甚至还有我家种的四季蔬菜。那是城里的孩子无法体会的幸福。找蜗牛、堆城堡、种土豆,是我记忆中最美好的时光。
五岁那年,我便上了幼儿园,整天和小伙伴一起玩耍,觉得能跟小伙伴一起玩耍是一件非常快乐的事情。每天早上到学校后,要跑步,做游戏,练体操,很累但是很充实。训完后,老师还奖给我们两颗糖吃。那时候的满足感,是谁也体会不到的。
刚上小学的时候,我既兴奋又期待,充满了新鲜感。老师和蔼可亲,我拼命地享受着老师给我们的爱,徜徉在知识的海洋里,沉浸在同学的友谊中。
随着我渐渐地长大,我也有了我的烦恼。当我71岁的奶奶去世时,我猛然就有了对生命的恐惧。人为什么还不如有的动物长寿呢?我真想有一只动画片里的丁当猫,它会从大口袋中拿出一样可以让时间变慢的东西,一旦时间变慢了,我就可以不担心什么时候会死了。
当我看到街上有乞丐时,我的同情心又会发作,毫不犹豫地掏空所有的口袋,把钱给他们。为什么世界上会有那么多穷人,如果世界上没有贫富之分该有多好啊!
其实烦恼和快乐是相伴相生的,有烦恼的地方就有快乐。当妈我看多不喜欢的书的时候,我的心里是不情愿的,可是我不看又有点忐忑不安,似乎有什么事情还没完成,心里空落落。但在老妈的“强逼”下我看完了那本本,觉得非常轻松,好像卸下一份重担,快乐从心扉里溢出来。当我为一道题苦苦思索,苦求无解时,突然眼前一亮,豁然开朗,那种感觉可以用一句古诗来形容: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我的生活就是这样多姿多彩,虽然有烦恼但也有欢乐。很多时候,痛并快乐着。服从、主动、无奈、享受,构成了一支生活的交响曲,我在交响曲的旋律中慢慢地长大。
我在春天里长大,在夏天里迷茫,在秋天里成长,在冬天里成熟,我就这样慢慢长大。
春天里的我初诞生。在这儿,一切都是美好的:棒棒糖、花裙子、冰激凌、还有父母和蔼温柔的笑脸。在这儿没有什么严重的事——一切都有父母担着呢!我多么希望赖在这儿,永不长大!可时光却是那样残忍,毫不留情地把我推向夏天。
夏天里的我正迷茫。离开了父母温暖的怀抱,我不知所措。这时,一双灼热的手将我从茫然中拉了出来,那就是我的启蒙教师。在她热情如火的话语鼓励下,我不再那么害羞,逐渐活泼起来。
啊,亲爱的老师,我是多么的思念您!您教会我识字,教会我算数!只可惜我不得不与您分开,不得不长大!
秋天里的我学成长。刚换了环境的我孤身一人,我是多么渴望友谊!可是,几乎没人与我同行。当我悲伤,当我失望的时候,她朝我走来:“你好,我是婕,你是新来的吗?我们……可以做朋友吗?”女孩清脆的声音在我耳里是那样动听,我忙不迭地答应了。从此,我多了一个同伴,我们一起采花,写作业,彼此打趣。
最难忘的是有一次我们出门在外,不幸路遇恶狗。我天生惧怕犬科动物,此时更是被吓得魂不附体。我想婕一定也怕了,毕竟她也只是个小女孩。但出乎我意料的是,婕竟也勇敢地赶走了那条狗。婕转过头来,安慰我道:“一只狗而已,不怕。”可她转头的一刹那,我分明看到了她额角细密的汗珠。
亲爱的婕,虽然因为时光,我们必须分开,但我相信你我的友谊会一路与成长同行。怀揣着你的友谊,我会勇敢踏上成长征途。
冬天里的我盼成熟。那天我走在大街上,身边寒风凛冽,刮得我脸颊生疼,却也吹不走我耳边的噩耗:她去世了。她是我外公的母亲,我不知该怎样称呼她——她太老啦。可依稀的,我还记得她唤我的名字,语气轻柔如安眠曲。于是我就懂了:这个世界没那么美好。只有坦然面对“现实”这个残忍的导师,我们才能长大。
我就这样慢慢长大:幼稚在春天,迷茫在夏天,成长在秋天,成熟在冬天。
一阵秋风,缓缓吹过,泛起心中,回忆汹涌……
眼前,风雨交加……
那天,你举着伞,在我的等待下终于出现了。你左手紧紧的牵着我,右手只顾把伞帮我遮雨了。一直疑惑着,雨那么大,一把小小的雨伞,我却竟没有被淋到一滴水。
回到家才发现,你其实一直在雨中淋着,你是用健壮的身体,为我挡下了所有的风雨……
一辆自行车从我旁边驶过,与你做的那辆应如此相似。
正面临小升初的我,迎来小学的最后一届科技节,做完繁重的学习任务后,时针不偏不斜的指向了“11”。我正冥思苦想着如何应付老师布置的制作任务,你走进来说:“睡吧,这么晚了。”
万万没想到……
闹钟将我从睡梦中吵醒,暖暖的秋阳照在书桌上摆着的一辆精致的小单车模型上,我正惊讶着,你微笑着走进来:“知道你昨天还有任务,漂亮吧!”我看着你深深的黑眼圈——这一定是你昨晚连夜做的吧!无意中瞥见,你额头上那条若隐若现的皱纹。
又是一阵秋风拂过,不冷不暖,就像那天……
我与你一起出来跑步。记忆中,认为你如从前一样,会毫无压力地领着我跑过一圈又一圈。
可时间,改变了一切……
正值青春的我超过你三圈后,停下来自豪的说:“老爸,你不行了啊!”你像对我说,又像自言自语:“是啊!老了!”
……
一片枯黄的树叶缓缓飘落在我的肩上,打断了思绪,又想起你那句“是啊!老了!”心中竟有了丝恐惧。
是否有一天,你会像医院病床上的老人一样,再也不能为我打伞了,不能帮我完成制作任务了,不能陪我一起跑步了。是否有一天,年迈的你必须由我搀扶着才能在这棵树下缓缓的走过。是否有一天,连接到你的血压计的示数会缓慢下降到零,然后再也听不到你的声音了……
不,我不想这样。
但,也只能这样。
珍惜你的父爱吧,就这样,慢慢长大。
长大,对于年少轻狂的我们来说,它离我们似乎很遥远。殊不知,就在此刻,我们正慢慢长大。
有人曾说过:“青春就像花儿一样。”没错,年轻气盛的我们有着使不完的劲。一到下课时间,老师一走,原本安静得连根针掉在地上都听得见的教室一瞬间就成了热闹无比的闹市。女生们叽叽喳喳的谈论声和男生间“哥们儿”式的问候声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首青春交响曲。我们笑着闹着,把所有烦恼都扔到了脑后,却从不曾想到,青春,正慢慢的消逝。
体育课上,我们完全展现出了我们的青春活力。自由活动时,男生们跑到草坪上踢球,挥撒着自己的汗水。有时一不小心,一个跟头摔在草地上,站起来,拍拍身上的草屑,继续疯着、闹着。女生们三个一群五个一伙地聚在一起,讨论着明星趣事,时不时传来的朗朗笑声证明了她们的欢乐,也仿佛正暗示着我们青春正当年。
我记得,班上曾经流传着这样一句话:“考考考,老师的法定;分分分,学生的命根。”我们耳熟能详,更忘不了,考试前后的那一段时光。每当临近月考这样的大考时,总会有那些人,嚷嚷:“啊!要月考了!”“我这道题还做不来呢!你帮帮忙吧!”“走开!我课文还没背呢。”“不仗义啊!这都不拉兄弟一把。”……一阵鸡飞狗跳后,月考仍旧来临了。当我们走出考场时,终于松了一口气,可当对答案时,却如世界大乱一样,有的人神采飞扬的听完正确答案,又神采飞扬地收好试卷。有的人神采飞扬地拿出试卷,可听完答案,却如五雷轰顶一般,呆在了那里,仿佛自己从星星变成了石头,“轰”地掉到了地上。这映证了吾班数学老师的一句至理名言:“考前心飞扬,考后心透凉”。
就在这岁月里,我们正慢慢长大,每当自己拥用时,总是不屑一顾,可等到自己失去了,才知道它的美好。那没心没肺的笑声、打闹声,也随着时间的流逝,成为历史陈迹。
就这样,我们慢慢地长大。
岁月像一首歌,美妙动听;岁月像一幅画,五彩斑斓;岁月像一首诗,回味无穷……岁月如流星稍纵即逝,又如一位魔术师将我从一个懵懂无知的孩子,变成了一名中学生,这其间使我经历无数,有苦有甜,有酸有辣。
年幼时,我是那么单纯、阳光、自信、无忧无虑。在父母的陪伴下咿呀学语,大人们总是用宠爱的目光注视我,而我呢,总是屁颠屁颠地跟着哥哥姐姐玩耍,做一个小尾巴。每当傍晚爸爸妈妈催我回家时,我总是不乐意,他们也总是无奈地让我再尽情地玩一会儿。那时的生活是多么自由自在。
后来,我成为了一名小学生,一名光荣的少先队员,佩戴上了红领巾,而我依然是那么活泼、开朗。在老师的教导下,我开始了学习拼音,学习书写一些简单的汉字,每天有了一些作业,而我依然是那么得天真,幻想着未来的世界、生活和自己。
再后来,我上了小学三年级,作业渐渐多了,又有一门新的课程迎接我们——英语。它是那么得有趣,多彩多姿。那一个个字母,如同一个个小精灵,像一块块磁石,深深吸引了我。我渐渐喜欢上了活跃的英语课,渐渐融入了英语世界。但我渐渐内敛了,不大喜欢和别人交往、交流了。就这样,三年级的我成为了一名内向的学生。
如今,我已步入了初中,几乎终日忙碌不停,进入了知识世界,茫茫书海,找不到何处是岸。现在的我,早已没了小时候的那一份开朗,少了那一份信心。但我一直在刻苦学习,学会与更多的书交朋友,丰富自己的知识;尝试着与更多的同学交朋友,努力使自己变得开朗、坚强。
就这样,从无知的童年出发,从生活中学会了勇敢,从学习中学会了坚持。我将继续努力,继续改变自己,继续慢慢地长大。
从我第一声“哇哇”大哭来到这个世界,爸爸妈妈就用心地呵护着我,给予我一切需求的东西,给予我一定的关心与爱护,那个时候的我还只是一个不会说话的婴儿,还未明白人与人的差距,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人与人之间一切复杂的关系,当我第一声叫“爸爸妈妈”开始我便步入了我的童年,慢慢的有了自己的意识,我就这样慢慢的长大。
当我六岁时,我走入了小学学校,我抬头望着眼前的景象,一排排雄伟的教学楼屹立在眼前,一群群戴着红领巾的学生欢快的走过,一行行白鸽在天空自由自在的飞翔,我咧嘴一笑,怀着好奇、愉快的心情走进了这一片天堂。在这里,我度过了一段美好的时光,遇见了尊敬的老师,结识了知心的朋友,学习了科学文化知识,懂得了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尊重,明白了学习的好处,了解了父母和老师对我们的期望,老师们为了我们付出了她们所有的青春和汗水,只为我们能健康快乐的成长,然而我也就这样慢慢的长大。
当我十二岁时,我从小学进入了初中生活,在这里我又认识了很多新的同学,同时还可以看到很多小学的同学,有时会和她们一起玩耍,一起回味童年,有时也会结伴去看望老师,向老师诉说心声。初中的生活有很多精彩,也有很多无奈,繁重的学习压得我喘不过气来,刚入学那时候的我是一个骄傲自大、不认真学习的我,那时的我完全没有小学时那么乖巧懂事了,而是一个以自我为中心、经常犯错误的我,后来在老师和爸爸妈妈耐心教导和精心关怀下,我已慢慢的改正了自己的错误,我相信我自己一定能够重新做回一个乖巧懂事的我的,我就这样慢慢的长大。
成长是一个漫长而痛苦的过程,会有很多欢乐、很多无奈、很多挫折,在成长的路上只有不断努力、不断修正自己前进的航向,才能达到成功的彼岸,我不想长大,但是我还是这样慢慢地长大。
不知不觉间,我已从一个懵懂无知的孩子变成渐渐成熟的少年。站在镜子前,我不禁一些恍然:我就这样长大了。
从小学到初中,从幼稚到成熟。仿佛都在转眼之间。这中间,有甜有苦,有哭有笑。
一天,我打扫房间。“啪”,一本陈旧的相册落在地上。擦去封面的灰,我把它轻轻翻开。哇!这不就是我小时候的照片吗?惊喜的我看到第一张照片。照片上,爸爸牵着我的小手,我吃力的迈开小短腿,撅着小嘴,一脸不情愿的样子。
继续往后看,一张照片映入眼帘。照片中,我坐在地上号啕大哭,背上背着一个小书包。暮然间,我好像想起了什么。依稀记得是第一天上幼儿园的情景。因为猛然间离开了爸爸妈妈,我死活不进去,坐在地上大哭。任凭爸爸妈妈怎么劝说都听不进去。后来,一位阿姨走了过来,拉着我的小手说:“小弟弟,怎么哭呢?你是一个小男子汉,走,跟阿姨去玩吧!”……
我又注意到一张照片,照片上的我应该上小学了吧!我手上捧着一张奖状,爸爸把我举得高高的。我笑得那样灿烂。记得应该是二年级的时候,我参加了学校开展的书法比赛。但是我写字不是很好,有点想放弃。爸爸对我说:“既然已经决定参加,你就要为此付出努力,尽你最大努力去做好,不要放弃。”听了爸爸的话,使我受益匪浅。此后,我不在像原来那样玩耍,而是做完作业就练字。有时,竟然练到晚上。功夫不负有心人,在比赛中我获得了二等奖。后来,练字成了我的习惯,字也写得越来越端正。还有许多照片:第一次戴上红领巾,第一次写毛笔字,第一次在“六一”儿童节表演……
关上相册,不禁有许多感慨:我已从一懵懂无知的孩子,变成一个十四五岁的少年。成长是一个过程,漫长而又短暂,困哪而又轻松。
我突然想起《夏日终年》的一句话:时间一天过去,我们就这样成长。
人的一生都在长大,我自然也在慢慢长大。
七岁时,沉浸在溺爱中的我每天可是十分悠闲:早晨起床时,妈妈要先起床然后把我的衣服拿过来,再把我叫醒,帮我穿上衣服。刷牙时,妈妈帮我到了一杯温水,然后帮我挤好牙膏。吃早餐时,妈妈先试试饭烫不烫,然后再用勺子一口一口的喂我吃。
十二岁时,姑姑带着表妹王雨涵从苏州来我家玩。下午,妈妈和老姑去逛街,让我照顾小表妹。我先带她玩了一会儿就笑着问:“我们睡觉好吗?”她点点头,我便去给她和牛奶。她在床上边喝边睡,不一会儿就睡着了,我给她盖上一层被,又把她手里的奶瓶拿掉,我轻手轻脚的走出来了,又把门稍微掩上一点,我才走到客厅里写作业。一直到下午五点钟妈妈和老姑才回来。我又对妈妈说,妈妈夸我长大了,姑姑夸我懂事了。我不好意思的挠了挠头。
我的成长没有就此停止,我仍然在继续长大。
十三岁时,一次,爸爸妈妈都不在家,只有我一个人在家,刚到中午不一会儿,我的肚子便开始“咕咕”叫了起来。我来到厨房准备做蛋炒饭,我先把火打着,倒了一点油在锅里,不一会儿便热了,我正想打鸡蛋时,那油溅到我的手上,疼的我直甩手,我立马把火给灭了。
饥饿促使我进行第二次尝试,我又打着了火,我把鸡蛋在锅上轻轻磕了一下,慢慢一掰,鸡蛋缓缓流入进去,我又铲了点米饭进去,又放了葱。生姜,盐,再炒一会儿,饭慢慢变得金黄色,不一会儿便出锅了,我终于吃到饭了,我的心里甜滋滋的。
人的长大是由不断尝试得到的,如果你不坚持尝试,你就永远长不大,永远不知道长大是什么滋味。
成长如一本书,在不断探索中寻找答案:成长如一支歌,只有用心聆听,才能知道歌中的美妙;成长如一杯香淳的酒,只有细细品味才能知道其中的奥秘;其实成长中的每一段时光都是人生最美的回忆。
小时候,我们那儿很落后,全村好似一辆车也没有,每当有来往的车辆,总是跟着车屁股追,直至消失在眼前,我们就在这样的向往中度过每一天。
一天,哥哥一脸欣喜,固作神秘地说要为我们展示他的作品,然后从背后拿出一辆车。这是一辆完全由木头制作的“滑轮车”。它是用一块较大较厚的木板作车身,另一块要比较长作车盘,然后找一根木棍,三个空心小车轮和一些钉子、螺丝组装起来的。自从有了它,我们告别了那无趣烦琐的追逐生活。开始了我们新的“赛车”旅程。这匹“快马”每天带着我们穿梭于乡间小路中,从日出起便乘着它四处游玩,从山间到平地,从土坡到马路……就算是在梦中也不忘那份乐趣。
渐渐地我们都长大了,哥哥也不再做那“滑轮车”了,它也就离我越来越远了,我无数次想再次制作,却又无数次的失败。
后来,远离家乡发现无数人喜欢滑板,可我却对滑板毫无兴趣,怎么能与那心中的:滑轮车“媲美呢?
近几年我们这儿的经济条件变好了,来这儿旅游的人也就多了,骑自行车来这儿的人也不少。于是那自行车便是我的向往,因为它能长途跋涉。我便与父母约定,我考试取得好成绩便会有一辆属于自己的自行车。我为它不断奋斗,因为我想拥有它。功夫不负有心人,我做到了,我得到了那辆属于我的自行车。它有那俏皮的车头,一对不惧险阻的车轮,还有那清脆的铃声。它带着我走南闯北,到“世界各处”旅行。渐渐地,它成为了“我的二代快马”。它带我走过了那紧张的六年级。
随着时间的流逝,我们慢慢成长,但停留在心中不变的是那段美好的记忆。
时光飞逝,光阴如梭,我就这样慢慢长大了。
成长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它教会我们从懵懂走向成熟。
小学三年级,我们开启了一堂新的学科:科学。经过星期后的教学,我们逐渐适应了科学课的进度,而老师都将我们带到一个新的高度——做实验。老师要我们在家里种豆芽,我没有把这作业当回事。回家随便挑选几颗豆子就不管它了。三天过去了,同学们都上交了作业而我的豆子却没有发芽。回到家,我精心挑选了几颗成熟饱满的豆子,将它们小心翼翼地放在水中,每天还帮它换一次水。没过几天,原本成熟的豆子上长出了一根又长又美丽的芽。望着芽儿,我会心的笑了。从这次经历后,我明白成长亦是如此,要学会坚持,并能打造出一个好的天地。
“这是怎么回事?”一声厉吼,两本作业摔在我的面前。我抬眼望去,数学老师脸上布满了乌云,“你们的作业怎么是对的一样,错的也一样?”旁边的朋友低着,把红红的脸埋在衣服里。“我…我…”我支吾着,吐不出来一个字。“老师,这个作业是我抄她的,不关她的事。”她的声音细如蚊声,可我却感觉晴天霹雳一般。回想起昨天:天空阴沉沉的,仿佛要将人吞噬般,不一会儿,下起了倾盆大雨,朋友的家离学校很远,我告诉她去我家离学校很远,我告诉她去我家写作业,她是一个很诚实的人,不会抄我的作业。但是她不会做的题目我也没有教懂她,我就让她抄了我的作业。“老师,其实是我让她抄我的作业。”我抬起头,正视着老师的眼睛。“那好吧,你们俩个把刚学过的课文抄三遍。”老师说道。
成长,就要学会担当,就要学会坚持,相信,我就这样慢慢地长大,也慢慢地学会了怎样担当,怎样坚持。
不去羡慕别人的什么,因为无论再怎么羡慕,都不属于自己。
我从小到大都很知足,不会过分地对父母提要求。这是从小父亲教育的结果,也是生活环境对我的影响。
自小爸爸就教育我,知足常乐。爸爸常说,什么事都要尽力做,做到每走一步不后悔,你就很棒了!其实,知足也是一种追求。
我爸妈都很知足。他们靠自己多年来的劳动积蓄,买了房,买了车,生活很安定。他们买的房在郊区,他们买的车只能算中、低端,但他们知足,不去与其他人比。再加上我无论从学习上还是生活上都没有让他们太过于操心,所以他们觉得现在的生活十分幸福。
还有我的外公外婆,他们也很知足。有一小套房子,有着点退休工资,想干什么就干点什么,想去哪就去哪玩玩。儿女也很孝顺,经常去看看他们。他们什么都不会烦恼,偶尔拌两句嘴,也是幸福快乐的。现在他们依旧是这样幸福地安享晚年。
我自认为我还是很知足的了。小升初时,没能考上最理想的中学,我没有找父母哭闹,我只是静静地做了一下失败的总结。毕竟是自己没考上,说明或许那里并不适合我,既然不适合就没必要强求。就算至今我都依然没有后悔,不后悔没能进入最理想的中学,因为最理想的不一定就是最适合的。
我是一个有些不会爱惜东西的人,所以父母给我买的手机一般都是很便宜的,一点都不高档,但我能接受。因为我还是有自知之明的。可以打打电话、发发短信就足够了,更何况我的手机还可以上网。
只有一个懂得知足的人,才能获得真正的快乐。在父母的教育和影响下,我从知足中收获了许多快乐。学习上,知足是一种心境;生活上,知足是一种事实求是。今后我仍将沿袭这样的知足,在知足中慢慢成长,在快乐中让自己变得更加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