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去年的一次语文考试,我考了98分。当我拿到考试卷时我的心都碎了——当然这是高兴得碎了。下一节课是语文课,在老师讲卷子时一定会重点表扬我的。正是因为这样我“度分如年”。
“叮叮叮……”悦耳的上课铃声终于响了起来了。可是一节课过去了,老师什么也没说,只是还像以往样认真讲课。我什么都没有听进去,只是想着98分、98分、98分……
“叮叮叮……”放学了,可老师还是什么也没讲,这可真让我失望。可我又一想,回到了家我和爸爸妈妈说,他们一定分乐开了花!
过了好长一段时间,我终于到家了。一到家我就跑上去喊:“妈妈!妈妈……”
妈妈见我这么高兴,笑着说:“一定有好事,不然你是不会这么高兴的!”
我大声向地妈妈嚷嚷:“妈妈,我语文考了98分!”
妈妈也很高兴,中午准备了满满一桌我爱吃的莱。
之后的几天我,数学不练习了,语文课文不背了,什么事都不干。
又过了几天,语文又要考试了。我心里紧张得都要蹦出来了。
考试开始了,怎么回事?我不是这题不会就是那题不会。我正慌神呢,下课铃就无情地响了!
老师一声命令收卷,所有的组长都站了起来。
糟了!我还有好几题不会呢!正当我在思考时,组长伸出手直接把我的卷子收了上去。
“不,我还有好几题没写呢!”我差点喊出声来。这时我后悔莫急,后悔不背课文,后悔不听爸爸妈妈的话……可是这一切都迟了。
过了几天发试卷了,我只考了85分。
我手拿85分的.卷子,慢慢地挪回了家。
一进门,妈妈就问我:“语文这次考了多少分?”
“考得不好,只有85分。”我小声回答。
“85分!你天天在房间里干什么?你在玩吧!我天天叫你看书,你不看,我以为这次可以考的多好,结果只考了85分……”妈妈生气的叫道。妈妈边说我边走进房间,“砰”的一声我把门关上,开始反思。
我的心都碎了——这次是伤心的碎了,通过这两件事我知道:一个人不能取得一点点进步就不知天高地厚了,这叫,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在原来,我总是心胸不宽广,每次有了什么好东西,别人想要,哼,想都别想!我就把那些东西藏起来,有时最后连自己也找不到。
当然,那是原来的我,自从我看到一篇有教育意义的文章后,我有了很大的改变,我有大脑里有了“分享”这个词语。
这个故事是这样讲的:三个士兵打完仗后,又累又饿,他们来到一个村庄,想要点儿东西吃。村民们因刚打了仗,粮食损失不少,于是都把粮食藏起来,并告诉士兵他们收成不好。看到这儿,我不由得为士兵们愤愤不平:士兵们是为村民打了仗的呀,村民们怎么能这样?士兵们想了想,在一个装满水的大锅里放进一颗石头,并说能煮出美味的汤。咦?石头怎么能煮成汤呢?这连傻的也知道哇!村民们很好奇,我也很好奇。
士兵又说:“再加点盐和食物,味道会更好,我们和大家分享。”村民们为了尝一尝“石头汤”,一个个争先恐后拿出了食物,果然,一锅香喷喷的汤熬出来了。士兵们就邀村民们一起喝美味的“石头汤”,后来,大家度过了一个快乐的晚上。其实,这份快乐是大家把自己的东西拿出来共同分享才得到的啊!
读到这儿,我不禁为士兵的机智拍手叫好,我一边细细咀嚼这个故事,一边又陷入了沉思:士兵们告诉村民懂得分享,不也是正在警醒我吗?我一拍脑门,想想我以前那种种行为,不就是自私的表现吗?我该怎么办呢?我该怎样才能改正呢?我的脑子像火箭一样飞速运转着,直到妈妈走过来,我才想出方法。对了!我看着妈妈端过来的水果,何不从分享水果开始呢?
我端着水果大步流星地走到客厅,弟弟妹妹一看到水果就不要命,像饿狼一样扑过来,找我要水果,我立马爽快地分给他们了。我看到他们吃得津津有味,他们左手一个右手一个,狼吞虎咽,脸上全是笑容。他们非常高兴,围着我蹦啊跳啊,我心里也像吃了蜜一样甜。
啊,我终于懂得了分享。分享能带给我快乐,能带给我满足,更能带给我收获。我何不去多多分享呢?
现在想起来,分享能让人得到一颗宽广的心灵,既然这样,我们又为何要去做一个自私的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