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次,我真正体会了农民伯伯的辛苦,使我更加爱惜粮食。
去年暑假,我和爸爸妈妈到乡下探亲。到了姑姑家,姑姑非常热情地接待我们。这时,我想和爸爸四处看看,于是就出发了。这个村子挺大的,田地就占了大约十分之六。只见农民们在十分辛苦地翻土,爸爸指着姑姑门口前的田说:“那块地是姑姑的,我们帮她翻土吧!”我想:不就翻一下嘛。于是答应了。爸爸拿来两把耙,耙下面有点像梳子,以前我是在书上见过。不一会儿,我们开始翻土了,前10分钟干得很起劲,可慢慢就使不出力,爸爸满头大汗地对我说:“孩子,坚持一下!你可是小男子汉呀,加油!”我听了,使出吃奶的劲,跟爸爸一起努力,终于用两个小时把地翻好了。我一屁股就坐在凳子上,几乎直不起腰。爸爸又对我说:“看,别的农民还在撒石膏粉呢,比我们还要卖力,他们还要施肥,下雨前把沟压好,割杂草。有时还在烈日下工作……”
我听了爸爸的话,油然而生出一种对农民的敬佩。我们吃的每一碗饭,都是他们辛辛苦苦种出来的,我们有时还不吃,有时掉了许多饭粒或倒掉。想起这些,我便觉得非常惭愧。这时,我深深地体会到:“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首诗的意思了。
通过这件事,我真正懂得了《悯农》这首诗的意思,真正懂得了珍惜粮食的重要性。
那天吃完饭,我把筷子放到碗上面,可刚刚离开桌子半步,就被爸爸叫住了:“甜甜,把碗里的饭粒吃干净再走。”我看了看碗,无所谓地说道:“才两粒,没事。”爸爸说:“你先把这两粒吃完了,我就带你去一个充满‘知识’的地方。”我半信半疑地把饭粒吃掉了。
来到田野,爸爸对我说:“这就是我说的那个神秘的地方。”我失望极了,爸爸指着正在劳作的爷爷奶奶,意味深长地对我说:“你还记得《悯农》这首诗吗?这首诗写的就是你眼前的情景。我们吃的粮食都是农民伯伯用汗水换来的,先不说别人,就说说你的爷爷和奶奶,他们整天早出晚归,是多么辛苦,所以我们要尊重他们的劳动成果,不能浪费粮食。”听了这段话,我很惭愧,暗暗下决心以后不浪费粮食了。
“好了好了,不说了,快点把饭送给爷爷奶奶吧!”爸爸似乎看出了我的心思,连忙招呼我把饭给爷爷奶奶送去。来到爷爷奶奶面前时,我惊呆了:他们的鼻尖和额头上都是汗水和污渍。看着爷爷奶奶和其他紧张地劳作的人,我又一次想起了“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句诗。
每个人都有自己亲身经历的事,有些事犹如浩瀚星空中的繁星那般璀璨,犹如明亮的珍珠那般闪烁,犹如沙滩上的贝壳那般美丽。
有一年,那时正是播种的季节,我回到老家,奶奶正好去田里播种。
走到田边,小鸟正在欢快的歌唱,小溪正在快乐的奔跑,山川上的雪也融化了。奶奶拿着锄头在翻地,我好奇地问奶奶:“奶奶,为什么要翻地?”奶奶一边翻地一边说:“翻地才能播种,如果不翻地种子播在泥土上,而不是泥土里,种子吸收不到泥土中的养分,怎么会长出果实呢?”奶奶这么一说,我才恍然大悟。我立马去帮奶奶一起翻地。没过一会,我和奶奶就把半亩地翻完了。我和奶奶休息了一会,就把装着种子的袋子开封,开始了播种。
首先,我们把种子散在翻好的地,再把泥土翻过来,然后我们拿水浇到刚刚播的种子上,再把肥料散在泥土上,最后我们把泥土周边的杂草清理掉,这才大功告成。这时的我累得频频喘气,汗水早已浸湿了我的衣衫,旁边的奶奶还对我微笑着:“平时不知道播种这么辛苦吧。”
我们回到家里,奶奶炒好了菜,我大汗淋漓,但却吃得津津有味。这时我才知道,一粒粒米,是一颗颗汗水换来的。浪费粮食,等于不尊重别人的劳动成果。
在那个风和日丽的一天,让我获得终身启示:粮食是汗水换来的,来之不易,我们要学会珍惜别人的劳动成果。
金秋国庆来临,学校放假了!好高兴!回到家,第一眼就望见了家里的那些已经快剥完的玉米,那可是妈妈一个人辛辛苦苦的功劳!
我进屋放下书包,就跟妈妈装玉米了。一袋、两袋、三袋……不一会儿就把一半的玉米装完了。妈妈说:“剩下的明天再装,先把没剥皮的玉米剥完。”于是我就去帮妈妈剥玉米,才剥了七八个我就觉得很热,我想回屋去休息,不想剥了。妈妈当然看出了我的心思,她就说:“别剥了,回屋玩会儿去吧!这些我来剥。”我犹豫了一会儿,还是回屋了。
当我坐在电脑前玩电脑时,我看见妈妈在顶着太阳剥玉米,那种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顿时涌进我的心里,可我呢?长这么大了,干点活儿还嫌累。我看着妈妈,我觉得我那是不孝敬父母。我马上关了电脑,去帮妈妈剥玉米。刚坐到玉米前,妈妈就说:“你怎么又出来了?快回屋玩儿去吧。”这次我并没有回屋,我就坐在那里剥玉米,过了二十多分钟,妈妈又说让我回屋。虽然我非常累了,但是我还是坚持把那些玉米剥完。过了半个小时,玉米终于剥完了,我和妈妈高兴地一起回了屋。
通过这件事,我感悟到了一个道理:干活真的很累,农民伯伯真的很辛苦!经过我切身的劳动,我更能深刻地理解了千古名句:“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俗话说得好,“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趁这次国庆假期,我到外公家里实际体验了下,可远比想象中的累多了,别看只是收个稻谷哦。
戴上外婆的大草帽,我可神气了。一路哼着小曲,欢呼雀跃地来到了晒谷场。只见一群群被晒得金黄金黄的小娃娃们在风儿的召唤中东奔西跑。但它们始终逃不过我外公手里的九齿钉耙(谷耙)。这个谷耙可是我外公亲自制作的。小长方形木板中间有一眼,一根长木把的粗端穿进板中间的眼中固定住。一个谷耙就完成了。
现在就是撸起袖子加油干的时候了。我拿起大扫帚,学着爸爸的样子,有模有样地把稻谷往中间扫,没扫多久,我就已经累得气喘吁吁。当我蹲下来休息一小会儿时,看见外公外婆那熟练的姿势将谷子扫得服服帖帖,它们就乖乖的再也不敢溜出来乱跑了。虽然爸爸也没有收谷子的经验,但他那专注的眼神与一丝不苟的态度跟工作时一模一样,我不由羞愧得脸红了。
我顿时
在大树的摇曳下,小鸟的鸣啭中,小花小草的鼓舞里,谁还会感到这份疲惫呢?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上周四,我们真正体会到了这首诗的含义。
周四上午,我们来到富阳,在那儿收割稻谷。大家左手戴上手套,右手拿着一把锋利的镰刀,浩浩荡荡地向稻田“进军”了。哇!稻田真实一望无际啊,金灿灿的一大片,一株株一排排非常整齐。一阵风吹过,稻谷们都弯下了腰,响起了一片“沙沙”的声音。同学们都被这壮观的景象给震撼了!
正在我们兴奋不已时,收割稻谷的专家——老农们来了。他们向我们进行了耐心的示范与讲解,大家都跃跃欲试,一听到“开始”,就迫不及待地拿起镰刀开工了。我左手抓住一株水稻的上部,右手在离水稻根部最近的地方来回锯,锯一会儿,一株水稻就被我成功地收割下来了。
同学们越割越来劲,动作也越来越快了,一片光秃秃的稻田不一会儿就被我们“开辟”出来了,空地上放满了收割完的稻谷,一堆堆都整整齐齐的,像被一把大梳子梳理过一般。老师和老农们都在一旁赞不绝口,我们高兴极了!大约半小时以后,大家都感觉有些累了,大滴大滴的汗珠顺着脸颊滑了下去,动作也渐渐慢了下来,体力不支,最后只能勉强再收割几株。
这次收割水稻的过程让我明白了真的是每一粒米饭中都包含了农民们的辛苦和汗水,如果平日里我们每一个人都能够节约一点粮食,那么农民们的辛勤付出也就没有白费。
“粒粒皆辛苦。”行动起来吧!让我们节约粮食,杜绝浪费!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很久以前我就会背诵这首古诗了,但是直到现在才真正明白它的含义。
暑假的一天下午,烈日当空,我在家吹着电风扇还嫌热,外公外婆却到地里锄草。我不解地问:“干嘛这个时候锄草呢?这么热。”外公一边干活一边说:“现在锄草好,锄一棵死一棵。早晚凉快,草也不容易死啊。”真的,那些被锄掉的杂草一会儿就晒蔫了。看着他们脸上的汗水流下来,滴进泥土里,一下子就不见了,我情不自禁地想起了一句诗:“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粮食真的来之不易,我以前那么挑食,真是不应该!
光看别人干活不行,我想亲自体验一下。院子里有一小块菜地,我打算种青菜。妈妈架不住我软磨硬泡,只好同意了。先挖地,再平整,累得我腰酸腿疼;然后浇水,撒种子,弄得我像个泥猴子。青菜发芽了,每天浇水、捉虫……忙活了半个多月,终于吃到自己种的菜了!这时的我才真正体会到什么叫“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我会背的古诗很多,最喜欢的就是“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它不但让我懂得了要爱惜粮食,而且让我明白了做任何事情都是不容易的。
俗话说: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次劳动体验,我们去了青山如黛的水濂山。领悟到了这句话的深刻含义。
这天,晴空万里,正是种菜苗的好日子。我们兴高采烈的来到这里,第一个映入眼帘的就是那一片片绿油油的菜地。首先,是小巧玲龙地火龙果,他顽强的攀爬在细小的枝干上。接着,就是大白菜了,你瞧他那白胖胖的肚皮,好似一个大皮球。这些可爱的蔬菜们把菜园装点得漂漂亮亮的。
我们开始下地干活了。拿着锄头,热辣辣的太阳不停的折磨着我们。不过一会儿,就汗流浃背,腰酸背痛了。这时有许多人都放弃了,可是仍有一些同学坚持不懈的继续干活。接着许多同学的手里磨起了水泡,疼的我们哇哇叫。阿姨说:翻土要翻均匀,不能这边多,那边少。我们分工合作,我们翻土,播种,家长除草,看似简单的几个步骤,实践起来却很难。经过大家的努力,终于开辟出了一块菜地。
我们来到百香果的棚架里面。只见叶子迎风摇曳着,那是,他是多么多姿,多么可爱。一瞬间,头发上的汗,仿佛被抹去了一般。彭家里面顿时欢声笑语,这就是秋风送爽的感觉。
经过了这次汗水的洗礼,经过这次磨砺我悟出了一个道理:我们的粮食是来之不易的。他是用一滴滴汗水换来的。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首《悯农》我们从小就会背了,可是你真正理解吗?
你可能会说:“我理解,我学过农。”是的,我们在五年级的时候去学过农,烧了饭,摘过棉花,挖了白薯。但是,我们体会到的只有收获的喜悦,而并没有体会到播种、施肥、打药的艰辛,也没有在烈日下受太阳的高温暴晒。今年暑假,我去了河南农村,在那里住了一些日子后,我才理解了这首诗,理解了农民。
农民的勤劳程度大大地超出了我的想象。我原本以为农民都是吃过早饭再去干活的,但事实证明我错了。农民们早早地就起了床,连饭都顾不得吃,就下地干活去了。这时候的田里人头攒动,大家都在卖力地干活,一直到七八点钟才回家吃饭。
除了这些,农民们还要将好几桶农药或肥料装上架子车,再沿着颠簸的路把沉重的架子车拉到地里,先锄地,等到一身臭汗时,再打药、施肥,回家时已是大汗淋漓。他们每天都过着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十分辛苦。
农民们辛苦了一年又一年,养活了全世界六十多亿人。可是有些同学不理解农民伯伯的辛苦,竟然浪费、糟蹋粮食,要知道“民以食为天”。粮食是非常重要的,浪费粮食是很不应该的。同学们,让我们节约粮食,从每一顿早餐、午餐、晚餐开始。
以前,我们都学过一首诗,是《悯农》。但是,直到今天,我才真正体会到了什么叫“粒粒皆辛苦”。
今天,外婆带我下地干活—割稻。我想,割稻谷有什么难的呀,不就是抓住一把稻谷把它割下来嘛。我一定割好多好多把呢!我拿起廉刀,左手抓住一把稻谷,右手举起廉刀,用力地砍下去。“刷”天啊,这一刀下去,不仅没有把稻谷割下来,还差一点把我的手指头给割掉了。妈妈告诉我说“你那不是割稻谷,而是砍稻谷。”听了妈妈的话,我暗暗地想:每个人第一次做某件事都会不熟练,只要多练,一定能成功!
嗯,说到做到,我这就开始了“练习”。哈,真是天助我也,“稻谷士兵”中竟然有一个“孤兵”,它是那么的脆弱,轻轻一割,它就倒下了,我像举着胜利的火炬一样举着它,当时,我的内心有一种说不出的快乐!但是,这种快乐并没有维持多久,我发现,“孤兵”好割,一群一群的就很费劲了,我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总算把它给割下来了,累得满头大汗。不仅仅是我,连妈妈都割得腰酸背疼,汗流夹背。
通过这件事,我终于深深体会到了<悯农>里"粒料皆辛苦"的含义。我暗暗地想:以后,我再也不浪费粮食了。
今年的端午节,刚好老家要收麦子。一大早爷爷就先回去了,收割机把麦子收完,运出来,爷爷把麦子摊在地上晒干。
下午两点,我和奶奶回去帮助爷爷干活。麦子已经收成一大堆,光剩下装袋子了,我抢先拿起小簸箕,铲起麦子往袋里装。
开始我还觉得挺好玩的,可是,干了一会儿,就觉得有点不对劲,铲一下,弯一下腰,很不舒服。头顶上的太阳像个大火球,像是要把人晒成肉干。我感觉脸上痒痒的,眼睛也涩涩的睁不开,用手一摸,原来是汗水像无数条小溪从头发里,前额上往下流,流到眼睛里,眼睛被浸的难受,喉咙干的要冒烟。现在腰和胳膊也疼起来了。看了看,我才装了一袋半,奶奶说:“今年风调雨顺,是个丰收年,我们家的三亩地要装三十袋呢!”那么还有很多需要装,可是,我已经没有一点力气了,我的脸被晒的像三国里的关公。
这时候,我才深深的懂得粮食的来之不易,想想平时自己把吃剩的饭和馒头扔掉,现在感觉就是犯罪。怪不得李绅在《悯农》里抒发出了: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么经典的诗句,而且一直被人们传颂了一千多年。我想:今后我们一定要爱惜粮食,别小看这小小的一粒粮食,从种到收,它可是渗透了农民伯伯的心血和汗水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