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的时代,不一样的年味。今年寒假,我的所见所闻,让我感受到了新的年味。
大年三十添年货
大年三十那天,超市里人山人海,热闹非凡。大家的购物车里都装得满满当当,糖果区人挤人,都在争着抢着往袋子里装糖果,干果区有人拿不到铲子就直接用手抓。货架上的紧俏商品都被搬空了。结算区更是人山人海排起了长龙,大部人都提前准备好用手机支付来加快付款速度,自助收款这样的便捷通道也都排满了人。人们的购物车都摞满了东西,好像买东西不花钱一样。
大年初一看电影
今年的贺岁档上映了好多热闹好看的电影。大年初一给长辈们拜完年,我们就奔向了电影院。一进影院大厅,人头攒动,那场面看起来就像学校集会。手机上已经订不到任何票,我就去售票处碰碰运气。售票员告诉我,除了《新喜剧之王》还有几张票,所有的场次都售罄。怎么也得进去感受一下这热闹的气氛,我大臂一挥,我的亲友团就从人潮中冲了出来。买了票,进场都是赶集模式。一场大团圆的喜剧片看下来让我体味到浓浓的年味。
图书馆里看大海
元宵节下午,我去了网红威海图书馆。说它网红,因为它据说是中国唯一一个能看海的图书馆。一走进大厅,宁静的图书馆里也充满了节日的喜庆。猜灯谜、做元宵、捏豆面灯,一派吉祥喜庆、欢畅和谐的景象。乘着扶梯上楼,扑面而来都是知识的味道!图书种类齐全、阅读位置充裕。读者们临窗而坐,透过巨大的落地窗能够欣赏到令人心旷神怡的辽阔海景,捧一杯茗茶,摊开心仪的书籍,坐上一整天都不够。沐浴书香庆元宵,图书馆里看大海。在这里,我度过了一个快乐而有意义的元宵节。
今年寒假,我见证了不一样的春节。
我今年13岁,这是我度过的第13个春节,自从我懂事记忆起,我就感受到了春节的欢乐,每年的春节都会经历许多快乐的事,在春节时,我可以领到许多的红包,去商场购物中大奖,和小伙伴们一起做游戏,一起放烟火.今年春节,仍不例外,我过得很开心.
大年初一上午,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我们的老家~溧阳.一下车,时间己经是12点多了,我连早饭也没吃,肚子饿得咕咕叫,吵着嚷着要爸爸妈妈带我去吃肯德基,妈妈看着我的那幅馋相,便欣然同意了,于是帮我买了一个田园脆鸡堡,可是正当我想找个位置坐下来吃时,却发现里面己经没有空座位了,咦,我奇怪地问妈妈,记得以前我在溧阳时,肯德基店里的生意并不怎么好,可是现在怎么居然有这么多人在这里吃饭?妈妈笑着回答:这说明老百姓有钱了,生活观念也改变了,舍得花钱了.是啊!看来老百姓有钱了,都过上好日子啦!没有办法,我只能边啃汉堡,边陪着爸爸妈妈逛超市购物,没想到超市也是排着长长的队伍,超市里人山人海,好一幅热闹景象!我们三个人一起行动,给家人选了满满一车礼物,排了好长时间的队,才终于轮到我们买单,我们买单的时候,收银台阿姨告诉我们,我们可以凭发票去参加“钓金牛”活动,我的运气真好,竟然一下子钓到了4个金牛,看着这些美丽的小金牛,我开心极了,我将它们小心地放在我的口袋里,带着满满几大口袋的礼物,我们去给爷爷奶奶拜年,一到那儿,我发现这里的居民,家家户户门上都贴着红红的对联,门前挂着红红的大灯笼,到处是一片喜气洋洋的景象,爷爷奶奶早己给我们准备好了一桌子丰盛的午饭,在这里我们还遇到了好久没有遇到的姑姑,姑父,大伯,伯母,姐姐,弟弟们,我们一家人团聚在一起,高兴地举杯,一起庆祝这美好的新年.
今年的春节,我感受了人们的生活在一天天地进步,生活条件在逐渐地变好.这多亏了党的政策好,是改革开放让人们过上了好日子.
新年到!新年到!今年我带着好奇心跟爸爸到潮汕老家过年。火车上,爸爸说潮汕是一个平原,我们老家就在平原上的一个村子里。我一路想象着,家乡到底是什么样的呢?不知不觉,火车到站了。三叔叫来一辆车把我们送回家。一进村子,呀!这里虽然是农村,却高楼林立。车在凹凸不平的泥泞小道上行驶,我看见家家户户的门口都贴着新对联,挂着红灯笼,吊着吉祥物,屋内欢声笑语,使我感觉一种浓厚的春节气氛。
当然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年初三那天的拜年,记得我们出发前,三婶提了四个潮洲柑,每到一户人家,主人就收下两个,换上两个更甜的潮洲柑,这样换来换去,最终,提回去的还是四个潮洲柑,挺特别的,我想:“这可能代表着乡亲们之间的亲情吧!”而每到一户人家,主人们都热情地招待客人。这个拿来椅子请坐下,那个忙着请吃糖!有的还拿出自家做的家乡特产给你品尝呢!最后,主人还泡功夫茶给你喝呢。只见主人先用开水把每个茶杯烫过一次,然后把焖好茶的茶壶均匀地把茶往茶杯里倒,接着主人用双手捧着盛满香茶的茶杯恭恭敬敬地给客人品尝。
要是不小心烫着你了,还用手巾帮你擦一下,并问你有没有事,痛不痛。我一边喝茶,一边吃着家乡特产,听着爸爸和长辈们嘀滴咕咕地说着什么,不时还发出阵阵笑声,室内热闹极了。如果我也会说家乡话,就知道爸爸和长辈们说什么了,那该多好啊!啊!这次回乡下过年比任何一年的收获都多!因为我们的祖国是个温暖的大家庭,虽然每个地方都有不同的风俗习惯,但亲情却是无处不在的。简评:小作者善于观察,善于捕捉有特色的生活素材。通过描写家乡亲人之间拜年时“换柑桔”与“泡功夫茶”的独特风俗,表现了潮汕人的热情好客。
早晨,第一缕阳光从窗外照进我的心窝,使我觉得心里暖暖的。大年初一啦!过年啦!过年啦!全家嗨起来啦!今年,我第一次在泉州过年,奶奶大年初一就要带我到天后宫拜佛,这是春节第一天我看到的和听到的。
吃完早饭,我露出兴奋﹑激动的表情,带着对拜佛的遐想到了天后宫,蹦蹦跳跳进了天后宫的正门。我第一眼见到观音菩萨,她露出慈祥的表情,对每一位香客都那么友善。爸爸来到烛台前,把香点燃,小火焰急勿勿地香里钻出来,跳起欢快的舞蹈,爸爸把香迅速取出来,把小火焰吹灭,小火焰立马消失得无影无踪了,每根香都冒出一缕烟来,发出阵阵的香。
我们走到观音菩萨面前,给她拜了三个头。突然,奶奶念起了“南平地区”佛经,就像唐僧念经一样“叽里呱啦,叽里呱啦。”我疑惑极了,抓耳挠腮,心里暗暗想:“这是什么鸟语,我怎么一点儿都听不懂,我真应该学南平话。还有,有才,有才是谁?奶奶为什么一直说有才,有才?我感觉他一定是个非常历害的人物!”周围的人也纷纷瞪大眼睛,伸长耳朵听奶奶念经,我猜她们也一定非常好奇,奶奶念的经怎么跟泉州的佛经不一样呢!拜完佛,我们把香插在香炉上就回家了。
回家的路上,我挤眉弄眼地问奶奶:“奶奶,有才是谁呀?”奶奶哈哈大笑,有才是你爸爸的小名。“咋?我晕!”我说道,那你刚才说了那么多的鸟语,到底是什么意思。奶奶有点生气对我说:“佛经是很神圣的经,你要对它尊敬,不能乱说什么鸟语。我也不能解释给你听,说了就不灵了”奶奶最后还说了一句:“对我们全家都好的佛经。”
拜佛,是一件多么神奇的事情,今年我学会了拜佛,拜佛要诚心。我也体会到了奶奶是多么爱自己的子女们,以后,我一定像奶奶爱我一样爱她。
一放寒假就迎来了一年一度的春节,家家户户喜气洋洋的,红的灯笼挂了一排排;彩色艳丽的彩旗插满了小区周围;红红的对联贴满了家家户户的门前,可有一个地方我不太明白,因为每逢过春节时,那个福字就要倒着贴,我去问了妈妈,妈妈说:“福字倒着贴是去福到的谐音,也就是扶到福运到了!“哦。”我恍然大悟。
终于到了腊月25,刚起床,打开窗子感受一下新年迎来的气息。我们一家子坐车来到了商店,准备买一些过年用的年货。可这里到处挤满了人,有的给爸爸妈妈买新年礼物,有给孩子买新衣服的,还有给自己买东西的,还有给小孩儿买玩具,买花炮的,各种各样,五花八门,好热闹啊!
熬到除夕,夜幕降临了,晚上是一个精彩的阶段,我们一家人坐在一起吃着团圆饭,桌子上摆着山珍海味,当然也有最传统的饺子。我最喜欢吃妈妈特制的火车饺子了:妈妈先用花边饺子做火车头,再用一个圆柱形的面当火车鸣笛的,妈妈又做了几个长方形饺子当车身,这是我最爱吃的肉馅儿饺子。
吃完饭后我们便去放烟花,我小心翼翼地点燃导火线,抬头仰望,哇!夜空中的烟花紧随其后,像一朵朵盛开了的花朵,红的似玛瑙,绿的像翡翠,紫的像牡丹,白的如珍珠,黄的同碎金……五颜六色,千姿百态,争奇斗艳,把天空变成了美丽的空中花园。望着天空中朵朵的笑脸,我们又拍手,又跳舞,又唱歌,开心的不得了!
不知不觉到了晚上八点,我们坐在沙发上看着春晚,晚会的节目可丰富了:有相声,有小品,有魔术,有歌曲,有跳舞,有比赛……我们一家人都称赞、喝彩,有时也会身临其境:嘴里唱着,身子跳着。
我们一直看到晚会结束以后才上床睡觉,想起今天忙碌的快乐,想起明天的红包,在梦里也会情不自禁的.笑出声来。
我在家里最快乐的日子,当然要数过年。未放寒假,我也经常扳着手指头,盘算着离年还有几天。喝过松软的松丸汤,吃过大大的鸡腿,度过掸灰洗尘的扫房日,“年”就在眼前了。
转眼间,春节到了,今天可真热闹,不信,你瞧:
贴春联—喜庆吉祥
“过新年,人人笑,姐妹说声新年好。”早上,吃过甜甜的松丸后,一家人便忙开了,干吗?贴春联呗!爸爸搭凳子贴春联,我帮爸爸扶着,妈妈则在旁边蹦蹦跳跳的“指挥”不停:“歪了歪了,左边点……”我手一挥:“妈妈,不要闹啦。”没想到,爸爸这下可急了,左晃右摇:“扶好啊!我恐高!”一家人就这样热热闹闹地忙得不亦乐乎!春联贴好了,“屋满春风春满堂,门迎喜气喜迎门。”红色的边框,黑色的文字,上面还画着可爱的小牛图案;看来,今年我们家一定行大运啊!
吃年饭——和和美美
今天可热闹啦。姑姑,伯伯,哥哥,姐姐都回来了,桌子也热闹,鸡、鸭、鱼,满满当当。我可馋坏了,还没坐稳,便迫不急待地去夹菜。春节是小孩儿的天下,大人们见此也不责怪,饭桌上我们四面出击,“挑肥拣瘦。”哪管尊长爱幼。平时大人们都很忙,难得有机会聚在一起吃饭。大家交流着工作情况,说得兴起,便互相
敬酒,叔叔和伯伯的脸都红了。大家都吃得满面春光,笑声不断。连平时不苟言笑的伯伯因此也笑得合不拢嘴。
赏烟花—愉悦和美
零点的钟声敲响,新的一年开始了。院子里,爸爸点响了爆竹,这时,千家万户的爆竹几乎在同一时间猛然响起,各种烟花冲向天空,一颗颗五颜六色的礼花弹,时而飞升,时而降落,时而火箭飞射,时而天女散花,忽明忽暗,把整个天空装扮成了缤纷的鲜花世界,这真是“火树银花不夜天,烟花飞舞迎新年。”
家乡的春节,欢乐而又美丽;家乡的春节,纯朴而又难忘。看着这热闹的景象,我心中充满了希望。我相信:新的一年开始了,明天会更美好
我们又迎来了一年一度的春节,转眼间又从兔年到了龙年。春节是我们中国人最盛大的节日,家家户户喜气洋洋,挂上红红的灯笼,贴上红红的春联,家家户户都在忙。
终于到了我期盼已久的大年三十,其实今年没有大年三十,因为今年是润年,只有二十九。但是人们为了喜庆就把这天当做了大年三十。这一天没有一会儿是平静的,空气里总弥漫着一种节日的气息。晚上八点到了我们一家三口就围坐在电视机旁看着春晚,晚会的节目丰富多彩,有相声、小品、唱歌、跳舞、魔术……每一个节目都博得我们的称赞,喝彩,笑声。我们有时看着看着,口里不时地跟着哼着,手里不时地跟着舞动着。不知不觉零点的钟声敲响了,我和爸爸妈妈带好火炮准备出门。
我们来到小区的广场上,这里早已聚集了很多人,放火炮的声音如打仗一般,大地成了烟花和鞭炮声的世界。那烟花五彩缤纷,千姿百态,争奇斗艳,把新年的夜空点缀成美丽的空中花园。有许多我叫不出名烟花的出现在广阔的天空中,有的像天女散花,一簇簇,一群群地冲上天空;有的像秋菊,月季花,万紫千红,千姿百态;有的红似血,恰似红梅;有的白如玉,酷似雪莲……五光十色的礼花把天空照映得如同白昼。望着天空撒下的滴滴金雨,地面开出的朵朵银花,我们拍着手跳着,笑着……这些幸福之花开在天上,开在地上,也开在人们的心里,我们的笑脸映着火光,显得更加可爱。我们在欢声笑语中不知不觉地放完了烟花。随着‘噼噼啪啪……’的声音一路有说有笑地回了家,回到家后我们把春晚,就高高兴兴的上床睡觉了。
过年真好啊,不仅可以放鞭炮、吃年夜饭,还可以领红包、拿到压岁钱,得到朋友的祝福。我在这里也祝大家龙年快乐。
过年喽!
春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也是我国最隆重的节日。因为过春节时小孩是能得到压岁钱的,所以我很喜欢过春节。
春节前是要做准备工作的。我家的准备工作一般是在腊八节之后开始的。奶奶会带一大袋面粉、肉馅、饺子皮、香肠等好吃的东西到我家。大伯一家、姑姑一家总会不约而同地聚在我们家里,其乐融融地包饺子,吃饺子。
腊月二十九,我们会把提前准备好的对联、福字贴在大门上,以示喜庆。从那天中午开始,鞭炮声就开始此起彼伏了。我们也是一大早就穿着新衣服等待着除夕的到来。到了晚上,也就是除夕夜,鞭炮声越来越多,我们也越来越激动,总会抑制不住兴奋的心情,偷偷地买一些鞭炮来放,一直到吃年夜饭时,才会恋恋不舍地回家。
年夜饭丰盛极了。鸡、鸭、鱼、肉样样都有,虽然平时天天吃,但过年毕竟另有一番风味,我们吃得更香一些。在我们家,奶奶每年都会烧两盘鱼,一盘是清蒸的,可以当天吃的,另一盘是红烧的,则放在桌子上当“摆设”,奶奶称它为“年年有鱼”。因为它与“年年有余”谐音,所以它代表着吉祥如意,是来年丰收有剩余的好征兆。
吃完年夜饭就是我最喜欢的节目了——发红包。但在拿红包之前我们要先给长辈们磕头,磕得越多,拿的钱也就越多。虽然拿红包会把头磕痛,但是我们却不在乎,个个忙得不亦乐乎。发完压岁钱,大人们就要看《春节联欢晚会》了。我们小孩子就开始在一旁打打闹闹。
除夕夜就是在这种“噼里啪啦”里走来,又在不知不觉中“噼里啪啦”地离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