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作文网

电视新闻稿(7篇)

时间: 2023-12-21 栏目:写作范文

电视新闻稿篇1

MyfavoriteTVprogramismyfavoriteTVprogram.Ilikenews.IlikewatchingTVnews.

Newscantellmewhat'sgoingonintheworld,andletusknowalltheeventsandeventsathomeandabroadwithoutleavinghome.OnthemorningofMay1,aterribleearthquakeoccurredinSichuanProvince.Itwasbadnewsthatshockedtheworld.

ROKPresidentRohmooHyuncommittedsuicideonahill.Itwasanewsthatshockedthepeople.TVnewshasbecomeapartofmylife.

Iwatchiteverydayandenjoyit.

中文翻译:

我最喜欢的电视节目是我最喜欢的电视节目,我喜欢新闻,我喜欢看电视新闻。新闻可以告诉我世界上正在发生什么,可以让我们不出家门就知道国内外的所有事件和事件。5月1日清晨,四川省发生了一次可怕的地震,这是一个震惊世界的坏消息韩国总统卢武铉在一座小山上自杀了,那是一条震惊人民的新闻,电视新闻已经成为我生活的一部分,我每天都在看,乐此不疲。

电视新闻稿篇2

1.1扎实的岗位能力

与其他行业相比,电视台的新闻编辑必须具备扎实、专业的岗位能力,编辑人员的岗位能力包括——流畅的语言表达能力、高端的艺术审美能力、现场指挥控制能力、文辞修饰和组合能力、理性逻辑能力等等。电视台的新闻编辑会在其工作过程中遇到各种各样、行行色色的新闻题材和体裁,编辑的职能不仅仅在于对新闻事件进行评论与分析,更要求灵活巧妙、真实具体的驾驭、拼接、组合各种文字和体裁,让事件以多维立体的形式再现给大众。除此之外,新闻编辑还要具备处理视频影像和图片的能力,能够熟练的运用各种稿件处理软件对新闻画面和影像视频进行技巧修改和处理。不光要熟练画面排列、标题选取、内容提炼等基本功底,还要掌握音频录制、复制等技术能力。

1.2敏感的新闻触觉

电视台新闻编辑应该具备的三大基本能力分别为——敏感的新闻触觉力、发达的信息咨询技术和亲民的新闻姿态。其中,敏感的新闻触觉有很大部分来自于编辑的先天条件,也就是所谓的天资。敏感的信息咨询触觉就是编辑应有的对新闻咨询的价值判断和衡量。而后两者,发达的信息咨询技术的和亲民的新闻姿态等岗位素质的养成则更多的依靠于电视台新闻编辑投入职业岗位后的历练培训。每天每刻都要整理不同类型、不同内容的新闻资讯和信息,新闻编辑可谓是遨游在信息的采取、信息的检定、信息的提炼、信息的整合和信息的定稿、等信息的海洋中。每天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事件很多,如果单纯的将事件复制给观众,或者转载其他媒体人的文章,是无法满足新闻的力量性与时效性的。新闻稿件的处理也要讲究一个宁缺毋滥,以敏锐的新闻触觉发现别人发现不了的咨询,或者是将其他媒体人已经发现的咨询以标新立异的角度和漂亮的技巧重新展现出来,才可称得上是真正的新闻稿件编辑技术。

1.3新闻素养

新闻编辑必须树立新闻素养,即把受众理念放在关键的地位,坚持以受众为本的理论思想,以新闻对大众的吸引度和大众对新闻的关注度为基础,进行新闻题材的选择和新闻稿件的处理。在报道新闻稿件时,要采取与民众贴近、与生活贴近、与实际贴近的方式,报道的内容也要精选正在或者曾经、将要发生在大众身上的事。只有具备平民角度和平民眼光的新闻报道才能深入人心、影响深远,给大众一种亲切的感觉。

1.4编辑素养

第一,电视台新闻编辑不但要求具备高超的语言文字组织能力,还需要精通新闻中的画面语言,能够从大众的心理角度和思维认知出发,控制好新闻中的画面节奏感;

第二,要学会熟练的应用不同的画面转换技巧和镜头组接技巧,在渲染画面、强化画面的表现力度时,要能够熟练运用蒙太奇手法;

第三,新闻编辑必须能够熟练的操作同期声,要按照清晰、活泼、具体、形象、自然的原则进项同期声的选择和处理,以保障同期声与解说词之间联系紧密、相互协调、相互配合、相得益彰;

第四,电视台新闻编辑在处理、编排新闻稿件的内容时,要在尊重客观事实的基础上,表明自己的观点和立场,让节目具有新颖性和创新性,不能人云亦云,以提升新闻节目的受众吸引力,最大程度、最大范围的发挥出稿件的最佳传播效果。

2新闻编辑应具备卓越的协调组织能力

2.1团队配合能力

电视台新闻编辑的工作不仅仅是编辑稿件,还有整合稿件。阵营庞大、程序复杂的专题性报告等新闻节目的制作所必需的文字稿件和视频画面等任务的分工,编辑应该事先明确。一个称职专业的新闻编辑不但自身具备新闻稿件处理的技巧和能力,同时也能够协调、组织自己的记者队伍,能够对团队成员的岗位能力、职业道德、岗位特长和不足有全面充分的掌握,能够因材施教、因人而异,在分配任务时做到针对性和层次性,实现队伍人才能源的系统利用。

2.2要有当好记者的能力

电视台新闻编辑不仅需要扎实的文字功底和敏锐的新闻嗅觉,还要有当好记者的能力。在处理新闻中大量的图像视频时,只有精通、熟悉电视新闻采访的过程,才能对记者采访回来的素材进行专业的稿件处理。

在播放电视新闻时,画面和声音是持续滚动的,具有稍纵即逝的性质,大众在对画面和声音进行信息的感知与存储时,具有一定的难度。新闻编辑的工作就是针对记者拍摄的镜头画面配置准确到位的文字补充。通过动画技术、特效技术、字幕技术等后续技术对新闻画面进行语言文字的补充,实现视频影像与文字语言的完美结合,保证信息的受众性。

3新闻编辑应具有卓越的职业素质

3.1扎实的思想政治素养

在包括电视台新闻编辑在内的各行各业中,扎实的思想政治素养是其它任何素养的基础。思想政治素养最直接、最明显的控制着一个人的具体行为习惯。新闻具有时效性和力量性,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大众的人生观、世界观、道德观和对社会的态度。新闻编辑的责任重于泰山,在新闻媒体工作中必须树立高度的党性,保持新闻媒体的纯净性,坚守新闻工作的阶级性——党性。

3.2灵活的创新素养

目前新闻媒体行业竞争加剧,社会需求日渐多元,新闻媒体不得不创新稿件的编辑质量,通过各具特色的编辑手段发挥新闻咨询的魅力所在。内容创新、形式创新、运营方式创新等编辑创新已经成为目前新闻媒体提升自身竞争力的关键手段。

3.3踏实的工作作风

新闻编辑是电视台的幕后人员,承担着重要的稿件处理任务,处理稿件时既不能敷衍了事,也不能冗杂繁琐。对每句话、每个文字都要细细推敲、认真审查。

例如,在编排电视节目时,要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既要突出节目主题,又要辅之以绿叶点缀。各种表现形式交相搭配,灵活运用,吸引大众兴趣与关注的同时,给观众带来积极的人生启发。

4结论

新闻编辑在电视台新闻工作中,必须要弘扬社会主义主旋律,确保报道内容的真实性与客观性,积极引导大众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所以,要坚持以受众为本的基本原则,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正确引领,坚持新闻媒介的党性原则,为创作出大众喜闻乐见的新闻稿件不断努力。

电视新闻稿

摘要:采访是电视新闻的基础,拍摄是电视新闻的关键,因此,只有用心拍摄和采访,才能保证电视新闻的感染力和影响力,才能倍受观众的欢迎和喜欢,这就需要拍摄者必须具有良好的拍摄专业能力。本文就电视新闻采访中应注意的摄像问题进行了具体的分析。

关键词:电视新闻;采访;摄像

电视新闻采访实际上就是一个拍摄的过程,对拍摄者的技术要求特别高。这就要求电视新闻采访拍摄者不仅要具备扎实的专业能力,还要有良好的专业素质和心理素质,拍摄出优质的画面,为后期剪辑节省时间和成本,保证电视新闻节目的整体水平和质量。

一、深入新闻现场

新闻本就是瞬间的,变化速度之快令人难以想象,事件发生便会成为过去,所以新闻采访拍摄一定要切实记录场景。电视新闻采访的拍摄对新闻播报的整体质量起着关键性的作用,而摄像者则是电视新闻采访报道的决定性人物。因此,想要使新闻采访报道具有优质的质量,摄像者必须要具备良好的、明确的新闻观念,在拍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挖掘新闻现场,从而加强电视新闻的视觉和听觉冲击力。在报道重大新闻时,各个媒体机构都会极力争抢现场拍摄,这就需要拍摄具备良好的专业能力,首先要选取恰当的拍摄位置,选择全面化的拍摄角度,在保证画面质量和镜头完整的基础上,使画面更加丰富多彩,抓到独家新闻。

二、记录好现场音

三、画面的构图美

四、擅长抓住细节

电视新闻采访的拍摄主要是记录整个过程,这就要求拍摄者必须不断更新报道观念,对动作性的状态进行强化描述。在进行新闻报道时,通常拍摄的场景就只有一部分,缺乏相对应的动作场景和具体描述。但是描述其实是影响新闻采访的影响力和感染力的关键因素,所以必须加强对动作描述的高度重视。拍摄者可以尝试在拍摄过程中,加入一些拥挤镜头和场景近镜头,更容易引发观众的感受,进而更好地让观众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诱发观众对事件的深入思考。

五、改进传统拍摄

在电视新闻节目时间限制的影响下,电视新闻的采访时间都很短,并且为了保证采访的整体质量,适应时间短的特性,后期的制作通常要进行长时间的剪辑,以及镜头的切换,通常还会进行镜头补拍,这就使得会有很多瑕疵。电视新闻采访节目应该尝试改善传统的采访拍摄,采用一些不间断的拍摄方式方法,尽量避免拍摄一些空镜头,为后期制作节省更多的时间,播出完整的拍摄现场,这样不仅能够给观众一种真实感,还能保证新闻节目的整体质量。

电视新闻稿篇4

一、背景。

近期,市长黄奇帆、常务副市长马正其、副市长谭栖伟先后到忠县调研,对忠县经济社会发展作了一系列指示;我县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调整后,县委书记刘贵忠,县委副书记、代理县长熊世明在各种场合就忠县今后的发展提出了新思路、新举措、新要求。《忠县新闻》将推出“工业强县大家谈”、“工业强县民营富县进行时”两个专栏,以新闻的形式唱响“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主旋律。

二、节目形态。

“工业强县大家谈”为新闻访谈,访谈对象为工业经济领域有代表性人物,采访的地点一律不得在办公室,而应选择与访谈内容相关的地方,穿插一些工作性、生产性、图表、文件等镜头。访谈内容为现状如何、措施如何、目标如何,切忌大话、空话。每位采访对象一般设计两段同期声,之间作必要的转述、过渡。每条控制在2分钟左右。

三、任务分解。

胡军华:(访谈)发改委、经信委

(深度)海螺水泥、东方农药

袁明琼:(访谈)园区办、汝溪镇

(深度)云河集团

黎晓华:(访谈)投促办

(深度)华亚拖拉机、星博化工

熊安英:(访谈)电力保障

(深度)金龙电子、金龙船业

马英杰:(访谈)乌杨镇

(深度)天地药业、海新运业

熊浩:(访谈)忠州镇

(深度)恒达玻璃、一胜特

外宣:(访谈)质监局、东溪镇

四、稿酬及奖惩:

访谈每条40-60元,差一条扣60元;深度报道每条60-100元,差一条扣100元。

电视新闻稿篇5

电视新闻稿件常见的十个问题

电视新闻稿是配合电视新闻图像的播出,叙述新闻事实,供播音员诵读的文字稿。它与新闻图像互相配合,构成呈现在观众面前的一条条音画兼备的电视新闻。所以,电视新闻稿的写作既是一门为听而写的艺术,也是一门为看而写的艺术。

笔者因工作原因接触大量各地各级的电视新闻稿件,发现近几年电视新闻稿件的写作中出现了一些问题。就此略作分析。

1.词藻华丽实功虚做

以最通俗直接的方式传递信息,使受众以最小的代价获取最大的信息量应该是电视新闻人不懈的追求。但在现实中,有的稿件刻意堆砌华丽的词藻,稿件看似文采斐然,但和画面结合起来却显得多余,令人费解。有一篇《新年第一天:××山雪淞醉游人》的稿子,其中写到:

“雪后的××山处处银光闪烁,山峰林海变成了雪淞世界,万仞白峰,苍穹更显高远。串串雪挂沿树枝或树梢蜿蜒伸展,有的像银龙飞舞,有的似珍珠翡翠,晶莹剔透。簇簇松针宛如玉菊绽放,莲花盛开。”

这样的描述看似华丽诱人,但配在丰富多彩的电视画面上就显得多余。另一篇报道山区旅游的稿子中写道:

“如果把××山比作一本厚重的史书,那么,这五个休闲景区好比一篇篇题材各异、文笔玲珑的迷你小说,每个章节都妙趣横生,与雄健厚重的××山相映生辉。”

…………余下全文

电视新闻稿篇6

自1958年我国第一座电视台——北京电视台诞生至今,我国的电视新闻业务已经走过了近60年风雨历程。在这半个多世纪的发展过程中,电视新闻业务在各种因素的影响下几经起伏、历尽艰辛才达到今日之水平。回顾历史,电视新闻业务的发展受到了很多因素的影响,包括政治、经济、文化、思想观念和技术,等等。其中,电视技术对它的影响最为深刻持久、不容忽视。因为电视本就是现代科技的产物,与之相关的每一项业务都离不开技术力量的支撑。因而,探究技术视角下我国电视新闻业务的发展演变,梳理我国电视技术和电视新闻业务的发展脉络对其今后的发展有着相当重要的意义。

我国电视新闻业务的发展历程大致可分为初创时期、稳步发展时期、繁荣发展时期以及多媒介融合时期。论文对每个时期内的电视技术和电视新闻业务的发展进行了详细的梳理,对一些具有代表意义的发展节点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在此基础上,论文总结了电视技术对我国电视新闻业务发展演变的影响,并从中得出了二者之间的相互关系。

技术是重要的,但更重要的是我们要用科学的思想去支配先进的技术以使之更好地推动电视新闻业务发展。相信我们在认识历史的基础上,辩证地对待电视技术对电视新闻业务的影响,我国电视新闻事业在今后的发展中将会更加顺利。

电视新闻稿篇7

电视新闻“听”决定了电视新闻文字稿在撰写的过程中要力求口语化,避免书面化,如今电视新闻很多由原来的“播”新闻改为“说”新闻。人们形象的把电视比喻为“窗口”和“讲坛”,站在这一“窗口”或叫“讲坛”“讲学”的就是我们的播音员。因此,我们的电视新闻稿犹如一篇篇“篇

关键词电视新闻;文字稿;写作特色

中图分类号G222.1

文献标识码A

随着电视新闻事业的空前发展,对电视新闻文字稿写作的研究也随之越来越深入,各种实践讨论和理论方面的研究都在不断进行,而如何突出电视新闻稿的写作特色,是有关工作人员普遍关心的问题,只有不断改革,探索出更加吸引人的写作方式,才能满足现代人的需求。

一、电视新闻文字稿的写作

说道电视新闻文字稿的写作,就要具体到每一条的电视新闻,不论用哪种方式写作,都必须要注意导语、主体、背景和结尾等这几个方面的协调与统一。

1.导语

导语是电视新闻开头的第一句话或者第一段话,往往是用简单明了而又生动丰富的语言文字来概括新闻的本质内容,能够达到引起观众注意力的目的。而怎样把导语写好?写出特色?国内国外的新闻学专家和知名教授以及新闻工作者们总结和归纳了一些规律

(1)开门见山,烘托出最新鲜、最重要的新闻事实。

(2)简明扼要,突出中心。导语要精练,最精彩、最重要、最直接的呈献给观众们,并且仅突出一两个新闻事实即可,不要嗦嗦的长篇大论,当简明扼要。

(3)精意求新。导语最大的忌讳就是老套的话语,这样很多观众会决定枯燥乏味没有新意,要力求新颖独特。例如:前段时间,很多市场把马肉充当驴肉来卖,当时央视新闻主持人就是以挂驴头买马肉这新颖的又不失观众熟悉的话语开场的。因为大家都知道一个成语就是挂羊头卖狗肉,而这挂驴头卖马肉就成功的让看新闻的老百姓记住了当时的热点话题。

(4)采用具体的形象,生动活泼的语言。图文并茂的表现手法是观众喜闻乐见的一种表现形式,导语不论怎样编写,最终的目的都是想要吸引观众的注意力,因此新闻文字稿的写作一定要生动形象。

2.主体

电视新闻的主体是导语讲完之后的承接部分,这部分是电视新闻文字稿的重要部分,这部分应该围绕主体提出问题并全面展开,这才是突出电视新闻稿特色的关键所在,采用有说服力的内容说明中心意思,要与导语密切衔接,并且不能偏离新闻中心。

3.背景

电视新闻的背景是对新闻事件的说明,例如环境说明和原因说明,背景在电视新闻制作中占比例很大,揭示独特之处,点出不凡的事情,电视新闻背景材料不仅可以直接的带进,还可以穿插交叉的独特方式在通过简短的话语交代出来,形象的说是非常微妙。

4.结尾

结尾的写作不容忽视,文章有一个好的导语,自然也应该有一个好的结尾,只有前后相呼应才能写好新闻文字稿,例如当年荣获“中国新闻奖”的安徽电视台新闻《庄嫁医生刘本宽》,这篇新闻报道的是在农业的植保线上努力奋斗的女大学生刘宽本的种农先进事迹,她28岁的年纪。导语是这样描述的:……28个寒来暑往,那刚刚走出校门时的满头秀发已被无数次凄风冷雨染成缕缕银丝,朝气蓬勃的脸儿平添了几多岁月的沧桑。这个开头就是很多撰写导语的新闻文字稿编者需要学习的借鉴的。结余部分是:近年来,一些移局香港、美国等地的同窗好友和亲戚纷纷来信,劝她趁腿脚灵便到国外观光旅游。刘本宽谢绝了。绿油油的稻田,金黄黄的麦浪,28年植保生活,维系着她的不正是这绿色的希望和金黄的收获吗?这个新闻的结尾与导语相呼应,又点名了刘本宽高尚的思想境界,从而深化了主题。

二、电视新闻文字稿的特点

电视新闻是双讯道的立体传播,文字解说和画面语言都很重要,平分秋色,互相呼应和补充,两者同样占据着不可替代的地位。所以,要想写好电视新闻文字稿,就要知道它的独特特点。

1.不完整性

电视新闻的三大元素是画面、同期声和文字解说。电视新闻的文字稿就是其中的文字解说部分,三者缺一不可,同样重要。文字稿是不完整的语言,它是为配合画面、同期声而准备的,使得3者共同完成新闻报道任务。正是因为新闻稿的不完整性,才充分的体现出了美学特征,这也就是网络上流行的四个字“残缺的美”残缺也是一种美,即新闻稿需要不完整。

2.前后呼应性

新闻稿要与电视画面相呼应,要与电视上的图片相统一,要与画面的内容相呼应,切记不可首尾不符,而且电视新闻文字稿与电视画面都存在一种若即若离的辩证呼应关系。

3.抽象特征

报纸上的新闻和广播新闻对语言的要求都是要具体、形象、生动。而对新闻稿来说就不是这样,画面上的语言就已经相当丰富,而文字稿需要起到承接画面和语言的作用,需要做到与画面语言密切配合,功能上相互补充,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当代电视新闻的新风采。

三、怎样突出新闻文字稿的特色

(1)要给观众提供最鲜明、新鲜、特别和最直观的话语,让新闻文字稿变得实在化、具体化、形象化、立体化。这一点就需要记者和编辑的努力了,因为有好的题材才能有好的新闻稿,而且记者和编辑要尽量少用抽象的语言,要用大众都能够接受的,喜闻乐见的语言文字,多采用形象鲜明的与画面上的逻辑相对应的语言,用新闻事实说话,并多用写实性的语言文字。

(2)细节一定要说到位,不能含糊其词,要具体化,但是不能单调,要用具体的生动活泼的细节说明新闻事实,加深观众的印象,引起观众的回味与思索。

(3)篇幅一定要短小,因为仅仅只写一个方面的新闻突破口太小了,要多取材一些新颖的小新闻,增加新闻的丰富度,提升观众的兴趣,而且每个观众侧重关心的问题不同,编者自然要注重照顾到每个观众的口味。视频与音频的效果也是突出新闻文字稿特色的一个关键点,采用画面、图像、现场音响、字母图标、采访的视频转插来丰富语言来表达,最后加上一些为稿子特定的必要的修饰性语言,完成整条新闻。

四、结语

总之,电视新闻文字稿的写作是综合能力的考查,这就需要编写新闻文字稿的作者有很强的文化修养和文化内涵,否者很难写出让观众满意的新闻文字稿。所以,需要记者的配合,多采取新颖的题材,和真实的事迹来丰富新闻内容。独特的新闻文字稿会让观众更加重视新闻,能够增加收视率。在新闻文字稿怎样突出特色这一方面,还需要有关人士的互相探讨。

参考文献:

[1]王桂珍,王诗根。试论电视新闻文字稿的写作[J].滁州学院学报,2012,04:111-112.

[2]唐德君。电视新闻文字稿写作特色探[J].新闻前哨,2004,01:45.

    【写作范文】栏目
  • 上一篇:元旦主题活动方案(3篇)
  • 下一篇:副处长转正总结(5篇)
  •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本站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