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人员不再会因为教育水平的差异,年资的长短、个人情绪的微弱变化,影响工作中自身形象、态度、行为以及护理相关制度的执行。本研究旨在正确引导护理人员的核心价值观,扩大护理管理的内涵,推动护理管理的深化;推动护理持续稳定的发展;树立良好的护理职业价值观能提升护理形象;促进护理服务质量的提高;培养护士良好的工作价值观,提高其工作满意度;提升护理整体水平;加快护理的创新和发展。护理核心价值观是目标,具有导向功能;护理核心价值观是引力,具有凝聚功能;护理核心价值观是准则,具有约束功能;护理核心价值观是力量,具有激励功能;护理核心价值观是桥梁,具有辐射功能。核心价值观是护理文化的基石,也是价值观的核心内容。通过核心价值观的确定,可以把看不见的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变成了看的见,行的通的态度和行为;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思想境界得到升华,潜能和工作热情得到激发,使患者最终得到了实惠;护理文化管理的各个层面得到了完善和提高。
2护理专业核心价值
本研究结果显示,护理专业核心价值体系中平均期望值与权重值最高的是专业伦理,平均期望值为(4.57±0.51)分,权重值为0.26;它包括了护理道德、护理法规2个二级指标、人类尊严等7个三级指标。指标体系的内容本研究通过两轮专家咨询,从专业精神、专业伦理、专业认知、专业实践这4个方面,确定了护理专业核心价值体系的一级指标4个二级指标12个、三级指标35个。各级指标均经专家咨询和审核,变异系数<2的指标给予保留,根据专家意见修改二级指标3项、新增指标2项;修改三级指标5项,重新调整指标各等级的要求;经检验,本研究中专家意见的内部一致性α系数为0.735。通过两轮咨询,确定了护理专业核心价值体系的一级、二级、三级指标的权重系数。从研究结果可以看出,本体系的判断系数、权威系数、熟悉系数都有统计学意义,说明护理专业核心价值体系具有一定的权威性。这表明专家高度认同护理伦理,护理伦理贯穿于护理实践的始终,是护理人员进行专业实践的道德及法律“准绳”。因此“护理道德和护理法规”可作为“专业伦理”的2项二级指标,指导护士应尊重每个人的价值、权利和尊严,并依照护理法规保护患者同时保护自己。专业精神和专业实践在护理专业核心价值体系中平均期望值都为(4.43±0.51)分、权重值为0.25;专业精神中包括服务意识、专业品格和专业素质3个二级指标、12个三级指标;专业实践中包括4个二级指标、9个三级指标。专业精神包括服务意识、专业品格和专业素质。护理作为医疗行业中重要的一部分,首先作为服务行业,应具备服务行业的爱心、奉献两大服务意识。专业品格作为护理专业对护士所期望的一种气质,是影响护士专业判断行为和决策的重要因素之一。其包括慎独、保密、人文关怀。慎独则为不管在有无人监督的情况下都能完全依照严格的护理流程从事护理工作,不损害患者利益和影响患者的生命健康。保密为在对患者进行护理的过程中,对患者的病情、治疗情况予以保密。人文关怀,与Kelly等运用扎根理论研究英国护理本科生的护理专业价值观结果相一致,人文关怀已成为护理专业的精髓,是情感、理性与行动的融合,是一种爱、责任与道德理想的融合。专业实践为护理教育和临床管理者针对专业价值观的教育和培养提供理论依据和评价标准,有助于促进护理学生职业社会化的进程,提高护理专业学生及护士的专业价值观水平和职业素质。专业认知在护理专业核心价值体系中平均期望值为(4.21±0.97)分、权重值为0.24;专业认知中包括专业情感、专业形象和专业信仰3个二级指标、7个三级指标。
3小结
关键词:社区护理;德尔菲法;评价指标
【中图分类号】F239.47【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8-0043-01
作为卫生事业的重要保障,社区卫生服务能够使社区居民及时得到所需的卫生服务,能够及时有效地保障社区居民的健康状况。为了进一步提高社区服务的质量、效率和效果,是社区服务能够更好地服务于社区人民。我们对社区卫生服务站的社区护理做出了进一步深入的研究,在分析我国社区护理的实际情况的基础上,我们对国内外的相关研究资料进行借鉴,并采用德尔菲法(Delphi),建立了适合应用于社区护理的评价体系。并使用该评价体系对某市几家的社区服务中心和社区服务站针对指标适用性和可操作性进行了评价,得出了如下的报告: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在2008年10月至2010年6月期间,我们以整群抽样的方法对某市的几家社区服务中心和服务站进行了调查。
1.2方法
1.2.1评价指标体系的初步制定:研究组员在我国卫生部颁布制定的《社区护理管理的指导意见(实行)》的指导下,对国内外的相关研究资料和研究结果进行了借鉴,以目的性、客观性、导向性、科学性、可获得性为指导性原则,从五个方面(社区护理管理、人力资源、工作数量、工作质量、满意度)设计指标,并且选出38个二级指标、构成专家调查表。
1.2.2德菲尔法(Delphi)专家咨询
1.2.2.1德菲尔法(Delphi)专家咨询的来源和条件:根据该课题的研究目的和研究特点,对社区卫生管理机构、护理管理机构以及高校研究领域的30多个专家发出邀请,组成专家组,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评价。这些专家全部理论丰富,有着多年的工作经验。
1.2.2.2咨询方法:采用德菲尔法(Delphi)对专家组成员进行德菲尔法(Delphi)专家咨询,给这三十名专家发两次咨询表。第一次发三十份咨询表,第二次发二十八份。对这两个发出的咨询表,专家要对各项指标从三个方面:评价等级、判断依据、熟悉程度进行筛选,根据重要性将评价等级分为六个等级;判断依据也分为理论分析、实践经验、国内外同行研究成果四个等级;熟悉程度就要根据所熟悉的程度分为六个熟悉等级。
1.2.3社区护理评价指标体系的确定:对两轮专家咨询表的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合实际情况对各项指标的重要程度和护理评价指标进行比较。
1.2.4研究社区护理评价指标体系的实际证据:在社区护理评价指标体系进行确定后,对该市的几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和服务站进行客观的评价。
2结果
在上述的研究实践后,我们对社区护理评价指标体系得出以下研究成果。
2.1专家程度:这次研究实践给三十名专家发两次咨询表。第一次发三十份咨询表,第二次发二十八份。分别收回二十八份和二十七份回复,专家积极指数满足统计学样本数量要求,并且专家在本次研究的领域都有很高的权威,所以研究成果可信度较高。经过协调与沟通之后,专家意见逐渐趋于一致。
2.2评价指标及权重:经过专家组成员研究和考核结果的综合分析,专家一致认为五个一级指标和三十八个二级指标设置合理,但是经过多次的研究讨论后,发现,对二级指标进行了修改,在删除两个指标之后。该评价体系可以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服务站进行指标衡量。
2.3确定评价指标:经上述确立的五个一级指标和三十六个二级指标对该市的几家社区服务中心和社区服务站进行了多次客观的评价后,研究结果进一步证明,该指标体系有较高的可行性。
3讨论
在对该指标体系进行了一系列的实践证明后,我们得出结论:该指标可以很好地反应社区护理现状和管理水平,能够成为综合评价社区卫生服务质量的依据。因为居民需求具有多样性,因此,会出现居民的满意度与专家咨询结果不一样的情况。社区护理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要注意指标要有良好的客观性,同时指标的可测量性和可行性都要保持较高的水平。总而言之,该体系操作方便,实用性强,但是因为居民需求不断增加,所以要在实践中不断地完善。
参考文献
[1]赵春艳,刘薇群,胡爱忠.社区护理质量评价指标需求调查与分析.《中华全科医师杂志》,2011,12
[2]赵美环.社区护理的研究进展.《中国现代医生》,2010,19
摘要目的:探讨三级质控在糖尿病管理中的作用。方法:通过建立糖尿病护理三级质控体系,制定糖尿病患者护理质量标准,对护理人员进行糖尿病相关知识培训考核,对全院糖尿病患者护理质量进行质控与管理。结果:糖尿病护理三级质控体系建立后全院糖尿病患者护理质量明显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护理三级质控是加强全院糖尿病患者管理,提高全院糖尿病患者护理质量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糖尿病;三级质控;管理
doi:10.3969/j.issn.1672-9676.2014.10.061
糖尿病已成为继肿瘤、心血管疾病之后列第3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非传染性疾病,成为世界性公共卫生问题之一[1]。糖尿病患者易出现各种急慢性并发症或并存其他疾病而入住如心内科、肾内科、神经内科及外科等[2]。非糖尿病专科护士对糖尿病相关知识、专科操作技能掌握不够,对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教育、疾病管理不规范,存在护理安全风险。鉴于此,我院于2013年1月建立了糖尿病护理三级质控体系,加强全院糖尿病患者管理和护理质量控制,效果较好,现报道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选择2013年1~12月我院护士256人为研究对象,均为女性,年龄21~50岁。学历:中专30人,大专160人,本科66人。
1.2方法
1.2.1一级质控的组成与工作职责一级质控为护士层面:由每个科室选派1名专业知识扎实、敬业、有奉献精神,工作5年以上,护师以上职称的骨干护士组成,共18人。工作职责:(1)参加护理部组织的糖尿病理论知识、操作技能、健康教育、护理查房、危重疑难病例讨论等多种形式的学习培训,并考核合格。(2)在本科室组织糖尿病相关知识的学习培训,辅导每位护士掌握,在临床工作中进行督导纠错和质量控制。(3)在科内组织开展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4)对临床工作中不能解决的糖尿病患者现存和潜在的护理问题和护理不良事件及时上报给护士长。
1.2.2二级质控的组成与工作职责二级质控由各科护士长组成,共18人。工作职责:(1)同一级质控人员一起参加护理部组织的糖尿病相关知识培训。(2)督导科内护士糖尿病相关理论知识、操作技能的培训考核。(3)根据护理部制定的《糖尿病患者护理工作质量标准》每月检查糖尿病患者护理质量,对问题现场给予指导,帮助责任护士改进提高。(4)对科内一级质控护士反馈的问题调查落实,收集整理相关问题在每月科内护理质量反馈分析会上进行讨论分析,提出改进措施以促进糖尿病护理质量持续改进。(5)对糖尿病护理不良事件及时上报护理部,对科内不能解决的糖尿病相关护理问题及时请护理部糖尿病质控小组会诊。
1.2.3三级质控的组成与工作职责三级质控由内分泌科护士长、糖尿病专科护士组成,共4人。其中一名专科护士与内分泌科护士长兼任本科室一、二级质控人员。工作职责:(1)制定护理部糖尿病质控小组年度工作计划,包括糖尿病知识培训、护理工作质量控制、健康教育活动等,并组织实施。(2)承担全院糖尿病护理会诊,提出指导意见,解决临床护理问题。(3)每季度进行1次糖尿病护理专项质控,每个病区检查合并糖尿病患者的糖尿病专科护理落实情况,对存在的问题现场反馈指导,并有书面资料反馈到科室。(4)收集各科室检查中存在的问题在护理部每季度护士长工作会议上反馈分析讨论,据此制定各项质量标准、制度流程规范全院糖尿病护理管理,使全院糖尿病护理工作质量持续改进。
1.3评价标准将2012年1~12月未组建糖尿病三级质控组织前256名护士作为实施前,2013年1~12月实施糖尿病三级质控组织256名护士作为实施后,评价:(1)护士对糖尿病理论知识、操作技能掌握合格率。调取医院年终考试试卷糖尿病相关基础理论知识试卷考试≥90分为合格,操作技能考核手指血糖监测、胰岛素笔皮下注射、胰岛素泵操作3项每项≥90分为合格。(2)比较实施前后糖尿病患者护理质量合格情况。以《糖尿病患者护理工作质量标准》对糖尿病患者护理工作质量进行检查,实施前232例患者,实施后232例患者,每例患者检查评分≥90分为合格。(3)患者对糖尿病健康教育知识知晓掌握合格率。于实施前后发放问卷调查糖尿病患者,各100份,回收有效率100%。问卷内容包括胰岛素注射、口服药相关知识、饮食、运动、自我监测5个方面,每张问卷≥90分为合格。
1.4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3.0软件,计数资料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的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结果
2.1实施前后护士糖尿病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掌握合格情况比较(表1)
2.2实施前后糖尿病患者护理质量合格情况比较(表2)
2.3两组患者糖尿病健康教育知识知晓情况比较(表3)
3讨论
3.1全院临床护理人员糖尿病相关知识得到普及就我国糖尿病患者增长的趋势和健康教育现状而言,为数不多的糖尿病专科护士难以满足患者的需求,加上我国人事体制、服务理念及运行成本核算等问题,尚且不能配备更多的专科护士[3]。非糖尿病专科护士对糖尿病相关知识缺乏,糖尿病患者得不到安全有效的护理。因此,做好非糖尿病专科护士对糖尿病相关知识的培训是每一个护理管理者更应该重视的问题[4]。通过成立糖尿病护理三级质控组织,制定切实完善的培训计划,层层落实培训与考核,在临床护理实践中督导纠偏,使全院护士对糖尿病相关理论知识和专科操作的掌握程度明显提高。表1显示,实施前后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合格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2糖尿病护理工作质量提高通过糖尿病护理三级质控组织层层质控,对发现的问题现场纠偏指导,护士在接受检查的过程中可以积累专业知识和护理经验,必然会在以后的工作中不断改进完善,表2显示糖尿病护理工作质量明显提高(P<0.05)。
3.3广泛开展健康教育有利于糖尿病患者做好自我管理自我管理对提高慢性病患者生活质量有重要价值和意义[5],糖尿病在病情控制不佳时可引起各种急慢性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并为其带来沉重的心理和经济负担。病情控制不佳的关键原因是患者不知晓疾病相关知识,不能进行有效的自我管理。糖尿病三级质控组织对全院护士进行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培训并在全院各科开展形式多样的糖尿病健康教育活动,使更多的非糖尿病病区的糖尿病患者在住院期间掌握合理安排饮食运动,定期检查各项指标,知晓口服降糖药物及胰岛素相关知识,提高患者的认知水平,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有利于患者做好疾病自我管理,有效延缓各种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戴丽敏,方英,俞力,等.护理会诊在胰岛素泵治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护理管理杂志,2011,11(3):209-210.
[2]陆晔,谢雯俊,刘彦.糖尿病联络护士在非糖尿病病区护理风险管理中的作用[J].护理学杂志,2012,27(19):3-4.
[3]袁红娣,徐玉斓,袁爱琴,等.糖尿病教育小组的设立及效果探讨[J].中华护理杂志,2009,44(1):67-68.
[4]彭小春,周兴建.看图对话工具在非糖尿病专科护士健康教育培训中的应用[J].护理学杂志,2013,28(11):42-43.
[5]杜世正,袁长蓉.自我管理模式的研究实践进展及思考[J].中华护理杂志,2009,44(11):1048-1051.
(一)积极参与科研,认真总结经验,撰写护理学术论文。
鼓励广大护理人员拓宽眼界,提高护理学科内涵,积极开展科研。*年通过市一级的护理科研有:市人民医院的《树脂吸附与组合型人工肾的应用》、《锁穿管改良后肿瘤病人胸(腹)腔引流的应用及护理》,市保健院的《剪脐促进新生儿脐部愈合的研究》,市中医院的《留置尿管一次性尿袋更换时间的探讨》,市卫生学校附属医院的《经头静脉插管的中心静脉导管临床应用探讨》、《三浴锻炼预防小儿支气管哮喘发作的协助作用》,市卫生学校的《改良鼻饲法预防脑出血病人并发症消化道的技术推广》等七项。鼓励护理科技人员撰写论文,参加国内、省内各级学科论文交流及刊登发表,今年论文交流及刊登发表共有72篇。
(二)加强业务学习,狠抓三基三严训练。
各单位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积极组织学会学员参加省内外、市护理学会组织的短期培训班,学会与南方医科大学、市卫生局联合举办了“现代护理管理培训班”,请省级护理教授讲课,内容生动、新颖,学员反应热烈,全市共215名各级护理管理人员参加,各学院回去积极传达。达到以点带面,使我市各级护理水平得到提高,各单位也分别举办各种内容分学习班,并选派护理骨干到上级医院进修,重视在职人员业务水平的提高。每年对护理人员进行三基理论考试及25项基础护理技术操作考核,提高护士理论合技术水平,提高护士的综合素质。
(三)业务指导
1.协助护理管理工作,今年根据“医院管理年”重点抓好护理质量,如抓好护理制度建立、岗位职责落实,对护理技术规范和护理病例书写规范,特别护理、一级护理、基础护理等工作进行持续质量监控,保证护理质量巩固和发展。同时严格抓好消毒、灭菌、感染控制工作。如对市直医疗单位口腔科、内镜、人流室、供应室等重点部门感染工作监控,多次组织有关人员深入医院指导工作并提出整改意见,认真对市人民医院、阳春市人民医院、市中医院、市第三人民医院、市中西医结合医院、阳春市中医院、阳东县人民医院、滨海医院旧供应室改造图纸审核工作,论证后流程符合才能改造,持续进行监控,避免交叉感染,保证灭菌质量安全可靠。
2.协助市卫生局制定《*—2010年综合目标管理办法》中护理部分及评分细则。
3.做好护理专业自学考试临床技能考核的报名工作,协助考生顺利通过自学考试毕业工作。鼓励广东护理人员积极参加自学护理大专及成人业余护理大专、本科学习。逐步提高我市护理技术人员学历层次及专业技术水平。
(四)积极开展科普宣传工作,为加强两个文明建设,提高全民科技素质服务。
根据党中央合全国科协的指示精神,科普工作是学会的一项十分重要是工作,医疗护理工作是科学普及的主力军之一,普及护理技术是以各类科普文章、出版刊物、举办护士节活动、科普咨询活动等形式,主要有:
1.护理学会召开了“5.12”国际护士节的一系列活动,评选省优秀护理集体和优秀护士,*市妇幼保健院产房被评为省优秀护理集体,*市人民医院莫柳娟、阳春市人民医院冯小丽被评为省优秀护士。“5.12”召开市优秀护理集体和优秀护士表彰大会,全市受表彰护理集体11个,优秀护士53名。
在护理部及科主任的支持下,本病房共有在编护士19名。其中主管护士1名,护师6名,护士13名。
大学本科生1名,大专学历者5名,大专在读者3名。
2查房的组织形式
2.1护理部主任或副主任护师以上查房,每季度一次
由护理部定期组织副主任护师职称以上的人员进行高级的护理查房,起着指导和示范的作用.这种查房每三月进行一次,要求全院所有护士长参加.而护理部对三级护理查房则起着行政监督以及检查落实的作用.
2.2护士长查房,每两周一次
亦称中级查房.护士长根据病区专科特点或护理薄弱环节,有倾向性地选择病例.这种查房每两周一次,必要时可增次数.全病区半数以上护士参加.有时还要求护理部老师或其他相关人员参加.
2.3病区主管护士初级查房,每日一次
本病区病员总数50人,分两组.每组各设一名主管护士,其余均为分管护士.主管护士负责统筹安排本组的护理事务.上午对每一位病员进行评估后,开出护嘱,具体由分管护士执行.下午在完成各项常规护理工作后,主管护士带领分管护士对本组所有病员进行护理查房.
3护理查房内容
3.1全体病员的整体护理质量
由分管护士口头熟练汇报病人九知道,提出病人目前存在的护理问题(包括依据)和护理措施(包括措施落实情况).主管护士根据病情分析护理问题是否恰当正确,护理措施是否切实可行,并当场反馈护理效果。
3.2护理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常规的执行情况
要求分管护士要有熟练的操作技术,掌握操作的目的步骤,预见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应变措施.如护理体检历来是护理工作中的薄弱环节,也不为临床护士所重视,临床护士往往有抄袭医生体检记录的倾向.为了强化护理体检意识和统一规范程序,我们在三级护理查房中加入了护理体检的内容,收到了良好的临床效果.
3.3有关疾病和手术前后以及出院康复的健康教育
健康教育是医院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临床护士的基本职责之一[2]。我们要求分管护士在查房前完成各种宣教工作。护理查房时请病人复述有关疾病和手术前后以及出院康复的健康教育知识,或者演示床上翻身活动及咳嗽咳痰的正确方法等等.以检查临床健康教育的实效,达到查漏补缺的目的。
4.特色和创新
4.1打破了查房前通知病区护士分头准备资料的惯例.要求做到"平时和查房一个样",病人九知道了然于胸,相关理论知识熟练掌握.大大提高了护士的学习主动性.本病区99%的护士表示“三级护理查房是压力,更是学习专业知识的巨大动力”。
4.2实现“主任--护士长--主管护士"式的新型三级护理查房.三者各司其职,重点各有偏颇.最大限度地发挥了各级护士技术职称的作用。
4.3使临床护理工作更趋于系统化,明显提高了临床护理质量.护士通过当天“评估--下诊断--上措施--反馈"的方式,使琐碎的临床工作变得有计划性,做到忙而不乱,从而大大地降低了护理差错的发生率。本病区连续11个月未发生护理差错。
4.4将病人作为整体护理效果的反馈点,纠正了护理措施仅仅停留在书写的缺陷,有力地纠正了整体护理在具体运作中出现的不足。
5.体会
5.1有利于整体护理的深入开展
三级护理查房对整体护理工作是一个集体评价和总结提高的过程.从如何得出护理问题--如何制定护理计划--如何将护理措施落到实处等方面展开讨论.注重护理计划的动态性对整体护理的深入开展能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新晨
5.2有利于提高临床护士的专业素质
三级护理查房可促使护士加强医学基础理论和护理基础理论的学习,丰富了专业知识[1].另外在三级护理查房的过程中还能培养有关整体护理的正确思维方式,做到“活学活用勤思考”,而不是生搬硬套一些标准护理计划.从而大大地提高了临床护士的专业素质.
5.3有利于护患关系的融洽
三级护理查房尤其是主管护士的初级查房,将护患双相沟通作为一个必不可少的工作环节,以工作职责的形式明文规定下来。并且以病人对宣教知识的掌握程度为评价沟通效果的唯一标准.满足了病人的健康教育需求,使健康教育形式由单相转向双相。有效地纠正了临床“重操作轻沟通"“只有沟通形式,没有沟通实效”的不良风气,融洽了护患关系,满意率由原来的92%升高到99.5%。
综上所述,开展新型的三级护理查房,促进了护理计划落实,提高了护理质量,促进了整体护理的深入开展,激发了护士的求知欲,提高了护士的临床专业水平,提高了病人满意率,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