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作文网

季节性疾病预防知识(收集5篇)

时间: 2024-08-08 栏目:写作范文

季节性疾病预防知识篇1

【关键词】春季;呼吸道传染病;预防策略

呼吸道传染病是指人体鼻腔、气管、咽喉及支气管等受到病原体侵入后导致的感染,患者出现传染性症状,病毒可通过飞沫传播,同时可通过间接接触或者直接接触传播。目前临床较为常见呼吸道传染病主要有麻疹、脑脊膜炎、腮腺炎、水痘、风疹等,疾病一旦流行,控制难度较大,严重影响人们的工作及学习,因此探讨春季呼吸道传染病防控策略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1]。笔者对我镇近两年防控策略实施前后呼吸道传染病控制情况进行观察,具体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我镇疾病控制中心自2012年1月-2013年检查的20所单位,主要包括乡镇卫生院、中小学、乡村卫生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普查总人数为3000人,其中呼吸道传染病患者134例,其中2012年肺结核32例,流腮28例,手足口28例,2013年肺结核27例,手足口19例。

1.2方法

1.2.1强化领导能力,我镇疾病控制中心经过统计部署,抽取若干疾控人员亲自到检查单位进行督导,观察辖区内预防接种工作、防控传染病的措施实施情况。各单位需要充分认识到呼吸道传染病预防及控制工作的重要性,严禁出现麻痹、侥幸心理,加强领导人员的工作能力,不断提高疾病预防及控制的能力,同时周密部署落实预防及控制责任制,保证相关防治措施能够被良好落实。

1.2.2加强健康教育,由我镇疾控中心组织相关人员到人员密集地区对传染病的相关预防、控制措施等进行宣传,充分利用多种形式广泛开展呼吸道传染病,尽量使得人民群众了解呼吸道传染病相关知识,不断提高人们自我保护能力。将传染病疫苗使用的有效性等告知人民群众,从而做好传染病疫苗的接种工作。传染病防控部门要采取有效措施促进各个学校、医疗单位、相关托幼机构的合作力度,建立完善的疫情通报制度,同时保证各个场所的良好消毒及通风。创建传染病防控小组,不断加强对相关科室人员的培训,设置发热门诊,对医疗废物集中处理或者分类收集。开展培训时,逐级进行,扩大呼吸道传染病的宣传,对于流动人口进行重点督促,从而保证疾病防控的良好进行。

呼吸道传染病防控策略实施后,观察我镇自2013年至2014年传染病发生情况,对防控效果进行评价。

1.3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均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处理,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组间对比采用t检验,P

防控策略实施后,2013年2月至2014年2月我镇呼吸道传染病发生情况如下:肺结核10例,流腮1例,手足口2例,与防控前比较出现明显减少(P<0.05)。讨论

鼻腔、咽喉、支气管及气管等为呼吸道重要的组成部分,当受到外界病原体感染侵入时,患者可出现系列疾病,而一旦治疗不及时,患者可出现较多严重并发症,甚至出现心肌炎、脑炎等严重并发症,进而导致流感出现[2]。春冬两季为呼吸道传染病的高发季节,一旦人群较为密集区域有传染病患者,流行开来极为容易,严重威胁人们健康,因此为了保证人们的健康,远离传染病,加强呼吸道传染病控制及预防有着重要的作用。

为保证我镇春季呼吸道传染病的有效防控,我部门特意抽取相关专业人员深入到学校、乡镇卫生院等多地区进行宣传及督导,并对不同部门传染病预防控制情况进行督导,要求医疗机构创建完善领导组织,健全制度建设,同时加强院内人员疾病预防知识的培训。通过本次督导,同时发现目前我镇较多部门在传染病的防控上同时存在较多缺陷及问题,如门诊日志等级不全面、预诊分诊不规范、报告出现漏报现象,麻腮风疫苗接种率较低等,针对上述现象进行整顿后,呼吸道传染病发生率明显下降。

为了有效预防呼吸道疾病,居民需要做到以下几点:①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勤开窗户。②春冬等呼吸道传染疾病流行季节,尽量减少到拥挤、人多场所次数,外出时,尽量配戴面纱口罩[3]。③减少与传染病病菌携带者的接触,避免通过直接的身体接触而出现的病原体传染,日常工作及生活中,常洗手,清洁并消毒。④熟悉呼吸道传染病症状,若出现发热、流鼻涕等症状时,尽早到医院接受诊断、治疗,严禁擅自用药,避免疾病被耽搁。⑤根据天气变化情况适量删减或者添加衣物,严禁着凉,出现感冒。⑥尽早接种预防。⑦养成良好生活习惯,日常多喝水,早睡早起,保证充足睡眠,劳逸结合,提高自身健康。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呼吸道传染病防控措施实施后,我镇呼吸道传染病发生情况明显减少(P<0.05),因此,相关医护人员要加强呼吸道传染病监测,不断宣传,同时对于已经明确的患者,尽早报告、隔离并治疗,促进患者康复,有效防控呼吸道传染的发生。

参考文献:

[1]黄晓玉,徐斌,危国强,等.2008-2012年广西武鸣县学校法定传染病流行特征[J].职业与健康,2014,30(34):497-499.

[2]肖靓靓.2012年贵州省黔南州度学生法定报告传染病流行特征[J].职业与健康,2014,30(02):265-267.

季节性疾病预防知识篇2

幼儿园传染病防控工作方案目前,我国已进入H7N9流感高发季节,我省已有病例发生,防控形势较为严峻。而且春季还易发生水痘、腮腺炎、麻疹等传染病。为有效预防春季传染病在中小学(幼儿园)流行,保障广大师生身体健康,根据《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切实做好H7N9禽流感防控工作的紧急通知》(孝感政办电[20xx]3号)等文件精神,特就进一步做好春季学校(幼儿园)传染病防控工作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学校(幼儿园)是流行病的高危区域,各校(幼儿园)要把春季传染病预防与控制工作作为学校安全工作的重点来抓放在与教学工作同等重要的位置,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周密安排部署,层层落实责任,做到思想认识到位,组织领导到位,工作措施到位,确保不发生大的流行传染病疫情。

二、组织领导

(略)

三、工作措施

(一)高度重视春季传染病防控工作。

春季乍暖还寒,较容易感染流感、水痘、腮腺炎、麻疹等呼吸道传染病。各中小学校(幼儿园)要高度重视春季传染病防控工作,依据本校(幼儿园)工作实际,制定流行病防控工作方案、组建工作专班、细化工作任务、明确工作责任,要以对师生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高度负责的态度,切实增强传染病防控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二)进一步健全传染病防控体系。

各学校(幼儿园)要进一步健全包括宣传教育、卫生消毒、晨检与因病缺勤跟踪追查、隔离治疗、疫情报送的传染病疫情防控体系,严格落实校园内家禽家畜禁养制度。明确校长(园长)为学校传染病防控第一责任人,以及相关人员防控工作职责。要加强与卫生部门的沟通和联系,及时了解和掌握学校(幼儿园)传染病疫情信息,做到传染病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学校传染病疫情监控实行属地管理,各中小学(幼儿园)传染病疫情报送至朋兴学区和区疾控中心。平时实行随时发生随时报告制度,特殊情况视疫情严重性实行周报告或日报告制度。

(三)开展防控知识宣传教育。

中小学校(幼儿园)要在开学近期就H7N9流感等春季传染病对全体师生上一堂健康教育课,出一期卫生宣传栏,印制一份宣传单,同时通过升旗仪式、班会、家长会、告家长公开信、黑板报、校园广播等形式开展宣传教育,提高师生传染病防控意识与防控能力。

(四)搞好卫生与消毒。

中小学校(幼儿园)要在开学前后开展一次校园卫生大扫除,清除卫生死角,及时清扫校园内飞鸟粪便。定期(每月不少于1次,疫情流行期间加大消毒频率)对教室、图书室、学生寝室、食堂等公共场所要进行消毒,并保持空气流通。学生食堂要严格执行餐具卫生消毒制度、食品留样制度、物品采购索证制度以及食品加工流程(在H7N9流感高发近期人,学校(幼儿园)食堂严禁购买加工家禽及蛋类食品)。

(五)开展阳光体育运动。

各学校要认真落实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利用早操、大课间、体育课和课外活动时间,组织学生参加跑步、跳绳、球类等多种形式的户外体育锻炼,增强身体免疫力。

(六)实行责任追究。

各学校(幼儿园)要切实履行好学校传染病防控的职责,对失职渎职,迟报、漏报、瞒报信息,造成学校(幼儿园)发生传染病暴发流行,造成严重社会影响的,将依法依规严肃追究相关部门、相关人员的责任。

传染病的预防小知识春季是疾病特别是传染性疾病的多发季节,常见的传染性疾病包括:流行性感冒、麻疹、水痘、腮腺炎、风疹、猩红热等。这些传染病大多都是呼吸道传染病,可通过空气、短距离飞沫或接触呼吸道分泌物等途径传播。在人员比较密集、相对比较集中的地方,一旦出现更是比较容易传播,会对孩子的健康带来较大的影响,下面介绍一些预防春季传染病的小知识。

一、怎样预防传染病?

传染病能够在人群中流行,必须同时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这三个基本环节,切断三个基本环节中的任何一个环节,传染病的流行即可终止。

控制传染源不少传染病在开始发病以前就已经具有了传染性,当发病初期表现出传染病症状的时候,传染性最强。因此,对传染病人要尽可能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治疗、早隔离,防止传染病蔓延。患传染病的动物也是传染源,也要及时地处理。这是预防传染病的一项重要措施。

切断传播途径切断传播途径的方法,主要是讲究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消灭传播疾病的媒介生物,进行一些必要的消毒工作,等等,可以使病原体丧失感染健康人的机会。

保护易感者在传染病流行期间应该注意保护易感者,不要让易感者与传染源接触,并且进行预防接种,提高易感人群的抵抗力。对易感者本人来说,应该积极参加体育运动,锻炼身体,增强抗病能力。搞好环境和个人的卫生,消灭苍蝇、蚊子、老鼠、臭虫等传播疾病或病的动物,对于控制传染病的流行能起很大作用。

二、预防传染病具体措施

不同的传染病有不同的治疗方法,但基本的预防措施是相通的,我们只要注意以下几点,就能有效地减少疾病的发生和传播。

1.合理膳食,增加营养,要多饮水,摄入足够的维生素,宜多食些富含优质蛋白、糖类及微量元素的食物,如瘦肉、禽蛋、大枣、蜂蜜和新鲜蔬菜、水果等;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多到郊外、户外呼吸新鲜空气,每天散步、慢跑、做操、打拳等,使身体气血畅通,筋骨舒展,增强体质;

2.不到人口密集、人员混杂、空气污染的场所去;

3.勤洗手,并用流动水彻底清洗干净,包括不用污浊的毛巾擦手;

4.每天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尤其宿舍、电脑室、教室等;

5.合理安排好作息,做到生活有规律,注意不要过度疲劳,防止感冒,以免抵抗力下降;

6.注意个人卫生,不随便吐痰,打喷嚏;

7.发热或有其它不适及时就医,到医院就诊最好戴口罩,避免交叉感染,并第一时间告知教师,居家观察三天;

8.避免接触传染病人,尽量不到传染病流行疫区;

9.传染病人用过的物品及房间适当消毒,如日光下晾晒衣被,房内门把手、桌面、地面用含氯消毒剂喷洒、擦拭;

季节性疾病预防知识篇3

关键词:猪;常见疾病;防治

中图分类号:S828文献标识码:ADOI编号:10.14025/ki.jlny.2015.12.040

1猪常见疾病类型

猪常见的疾病有很多种,除了病毒性传染病、支原体性传染病、还有寄生虫病、内外科和产科疾病等。下面简单介绍几种常见猪的疾病,及其发病的特征与症状。

1.1猪瘟

猪瘟又叫烂肠瘟,是一种由黄病毒科猪瘟病毒引起的高传染性疾病。根据不同病毒毒性,猪瘟可以分为慢性、急性和紧急性。症状特征:慢性,病猪症状轻微,病况发展缓慢,轻度发热,出现贫血、便秘、腹泻等情况,食欲也较差,逐渐消瘦;急性,病猪出现高度昏沉,减食或拒食、高烧持续不退等现象,也有些猪出现痉挛等症状,病至10~20天则死亡;紧急性,发病前无任何征兆,病猪体温急速升至40℃,病情发展速度非常快,一般来说,养殖户还没来得及应对,猪就已经死亡。

1.2猪链球菌病

猪的链球菌病主要包括关节炎型、淋巴结脓肿型以及急性败血症脑膜脑炎症3种类型,致病原因主要在于猪的不同身体部位感染了链球菌。这种病一年四季都有可能发生,具有感染范围广、持续时间长的特点。猪患关节炎时,关节肿痛,行动不便,甚至不能站立;淋巴结脓肿,就是猪的淋巴结出现脓包或红肿,起初坚硬且痛,破裂后会流浓;急性败血症脑膜脑炎症主要表现为猪体温升高,突然倒地,同时猪口吐白沫、四肢乱蹬。

1.3猪寄生虫病

寄生虫病分为体内寄生虫病和体外寄生虫病,体内寄生虫包括蛔虫、绦虫、鞭虫、肺丝虫、肾线虫、结节线虫等,其中蛔虫是寄生虫最主要的类型;体外寄生虫包括螨、蚊、绳、蜱、虱等,其中螨虫是最大的危害者。寄生虫寄生在猪体,其危害是慢性的,慢慢啃噬猪的营养物质,导致猪营养不良,日渐消瘦,生长减慢,抗病力减弱,而且容易引发猪的细小病毒、乙型脑炎、附红细胞体病等其他病症。

2猪常见疾病的预防与治疗

常见的猪疾病很多,除了上述猪瘟、猪链球菌病、猪寄生虫病,还包括皮肤病、口蹄疫、猪内科疾病、猪消化系统疾病、猪呼吸道系统疾病等。春季和夏季是猪疾病高发的两个季节,春季高发的疾病主要有猪瘟和猪链球菌病,夏季则是寄生虫病,下面主要围绕这三种疾病来分析如何预防和治疗。

2.1猪瘟的预防与治疗

猪瘟具有高度传染性,一年四季都有发生,猪瘟的控制以预防为主,具体作法是对断奶后的仔猪接种疫苗,也要在春秋两季对母猪和公猪进行免疫;但如果猪群已患上猪瘟,就要加大注射量,另外,为防止疾病的扩散和感染,必要时用抗生素进行治疗,以防再一次发生感染。另一方面,平常要加强饲养管理,强化对猪场环境卫生的管理和检测,及时排污、排粪、灭鼠、灭虫,对死猪进行严格无害化处理。春季温差较大,回潮天持续时间长,应做好猪圈的卫生工作,防潮抗寒,定期用石灰水、草木灰水进行消毒,提高猪的抗病能力。

2.2猪链球菌病的预防和治疗

猪链球菌病除了春季易发,其他季节也常出现,因此为猪营造一个清洁卫生的环境,时刻加强防疫消毒工作非常重要。具体做法是实行严格的防疫管理,给每一头猪注射猪链球菌弱毒菌苗和猪链球菌病氢氧化铝胶苗等。定期对猪场进行消毒。在治疗上,效果较好的药物有:林可霉素和10毫升安痛定注射液,应根据猪的体重决定注射范围,持续3~6天;也可以混合使用链霉素和青霉素,按照病猪的体重选择合理的用药量,对猪进行肌肉注射,每天注射两次,坚持4~6天。治疗淋巴结脓肿型最简单有效的办法,就是将脓包切开,用药水把里面的脓瘤毒素全部清理干净。

2.3猪寄生虫病的预防与治疗

猪感染寄生虫病的主要原因是猪吃了感染寄生虫的水和食物,或者是猪圈中粪物长久堆积产生寄生虫,从而受到感染。所以最直接有效的预防措施就是建立有效的生物安全体系,定期做好灭虫、灭蟑、灭鼠、灭蝇等工作,严禁饲养猫狗等宠物,严防外源寄生虫的传入。喂养猪时特别要注意卫生健康,定期清除猪粪,用开水洗刷猪圈和食槽,保持其干燥和清洁。寄生虫种类繁多,因此用药要有针对性,用药要适量,如果猪已感染了寄生虫病,混合使用黄胺类药物与抗菌增效剂,或使用敌百虫、伊维菌素、左旋咪唑等药物,会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3结语

季节性疾病预防知识篇4

【中图分类号】R26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1-0506-02

春季是疾病特别是传染性疾病的多发季节。常见的传染性疾病包括: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麻疹、水痘、腮腺炎、风疹、猩红热、人禽流感、手足口病等。这些传染病大多都是呼吸道传染病,可通过空气、短距离飞沫或接触呼吸道分泌物等途径传播。因此,我们有必要对春季常见的传染病及其治疗及预防措施有所了解,而中医药对治疗、预防这些传染病有独特效果,现逐一介绍如下:

1流感(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具有很强的传染性,其发病率占传染病之首位。潜伏期1-3日,主要症状为发热、头痛、流涕、咽痛、干咳,全身肌肉、关节酸痛不适等,发热一般持续3-4天,也有表现为较重的肺炎或胃肠型流感。传染源主要是病人和隐性感染者,传染期为1周。传播途径以空气飞沫直接传播为主,也可通过被病毒污染的物品间接传播。人群对流感普遍易感。

1.1预防

接种疫苗是流感有效的方法。除了及时接种疫苗预防外,中药的防治也是一种有效的措施。中药预防流感,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指出:“不治已病治未病。”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与其用药治疗已得的病,不如平素注意调养、锻炼身体、增强体质而不得病。可是,现实生活中存在着大量“轻防重治”的现象。比如在医生方面,往往只注重治疗,忽视预防知识的宣教;在患者方面,常常不注意提高身体抵抗力以预防疾病,只等患病以后才用药治疗等等。因此,很有必要纠正轻视预防的错误倾向,并使人们懂得,药物的作用不仅限于治疗,也可用于预防。

在流感流行时期,除了注意个人卫生,避免与患者接触外,及时应用一些中药亦可达到预防的目的。下面介绍几个常用处方供大家参考使用:

食醋熏蒸:关闭门窗,以食醋按每立方米5毫升的用量,加等量水,盛于瓦钵内,放在炭火上煎煮,使醋蒸发,熏蒸室内,每日早、晚各1次。食醋熏蒸,适用于四季感冒的预防‘具体应用时也可用砂锅或搪瓷锅等,煤火及电炉均可,灵活掌握。

防感冒药香:①香薷苍术香:苍术25%,香薷25%;福粉30%,混合粉20%,加适量香料、助燃剂及色粉。适用于夏、秋季感冒的预防。②苍术艾叶香:苍术30%,艾叶10%,野30%,粘木粉20%,木粉4%,粘合剂6%。适用于冬、春季感冒的预防。将以上药物按房间或体积35--45立方米用一盘香计算,每次点燃60分钟有效。须注意点香久后,少数人有头晕、恶心、咳嗽等反应。如间歇点燃或打开通气小窗(但应防止对流)通气,则可减少反应。

药物香囊:高良姜1500克,佩兰、橘皮各500克,另加冰片165克。共研成末,均匀调和,将药粉3克量装入小布袋,挂在胸前,夜间放在枕边,便于经常接触香味,每隔7天换药粉1次。适用于四时感冒的预防。

1.2内服中草药:如在夏秋暑湿当令季节,宜清暑祛湿,药用:香薷、苍术各10克,野30克,鸭踢草20克,煎服,每日1剂,连服3一5日。在冬春风热病毒流行季节,宜清热祛风解毒,药用:银花30克,贯众20克,大青叶或板蓝根15克,荆芥穗、苏叶各10克,煎服,每日1剂,连服3--5日。对于平素体弱、易出汗、反复感冒者,宜益气固表,药用:黄芪120克,白术60克,防风20克,共研细末,每日早晚各服5克,连服一个时期,可增强体质,预防感冒。

2流脑(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称流脑,它是由脑膜炎双球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传染性较强。流脑发病初期类似感冒,流鼻涕、咳嗽、头痛、发热等。病菌进入脑脊液后,头痛加剧,嗜睡、颈部强直、有喷射样呕吐和昏迷休克等危重症状。传染源主要病人或带菌者,传播途径以空气飞沫直接传播为主,潜伏期一般为2-3天,最长的为一周。人群普遍易感,好发于小年龄段儿童。中医认为,流脑和流感以及禽流感、非典一样,属于温病的范畴,冬春两季多是温病的高发季节,这些温病一般是病毒和细菌引起,其特点是传染性强、流行性快,专家特别提醒人们要加强预防意识。

2.1预防

季节性疾病预防知识篇5

春季是肺结核、麻疹、风疹、腮腺炎等呼吸道传染病的高发季节。特别是今春以来我区部分学校结核、腮腺炎等个别呼吸道疾病时有发生,且发病较往年有所上升。为确保广大师生的身体健康,维持正常的教学秩序,杜绝聚集性病例发生,现就春季学校传染病防治工作通知如下:

一、高度重视学校传染病的防控工作

各级各类学校,医疗卫生机构必须高度重视传染病防治工作,把防控工作列为重要议事日程,切实加强管理。确定一名领导负责此项工作,明确专人具体负责对各类疫情的监测及报告,确保各项防治措施落到实处。区卫生局、区教育局将依照《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要求,加强监督检查,及时发现学校、医疗卫生单位在传染病防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督促整改,保证师生身体健康和正常的教学秩序。

二、全面落实学校传染病各项防控措施

各学校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完善晨检、因病缺课调查、学校疫情报告、学生健康体检、个人卫生检查、学校食堂卫生等制度,制定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坚持晨检制及因病缺课原因调查,及时发现病例。学校要有专人负责,对在晨检中发现的出疹、腮腺炎肿大或发热等可疑病例要立即通知家长带孩子去二级以上医院就诊,明确诊断。对确诊发病学生要动员家长对其进行家庭隔离治疗,治愈后需持二级以上医院医学诊断证明方可准许复课。二是坚持疫情报告制度。各学校要严格按照《传染病防治法》要求指定专人或兼职人员负责本单位的传染病报告工作,一旦发现传染病疫情,要按照《学校和托幼机构传染病疫情报告规范(试行)》要求在6小时内向教育局及区疾控中心报告,并积极配合区卫生局,区疾控中心做好传染病疫情的疫源追踪,密切接触者的管理及学校的消毒等工作,防止疫情的蔓延。对学校在一周内连续发病10例或聚发其他病例,立即启动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预案并及时开展各项防控工作。

三、大力开展传染病防控知识健康教育

各医疗卫生单位,各级各类学校要进一步加强传染病防控知识的宣传教育工作。通过广播、板报、发放宣传单等多种形式,向学生和家长普及卫生健康知识,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多开展户外体育活动,勤开窗通风,保持良好的室内空气环境,做到不与他人公用水杯、餐具等,特别是在疫情高发季节,尽量不去人群密集场所或空气环境差的场所。出现不明原因发热、出疹、长期咳嗽、腮腺肿大等症状应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治疗。

四、积极开展疫苗针对传染病的预防接种工作

    【写作范文】栏目
  • 上一篇:促进农民增收工作方案(收集5篇)
  • 下一篇:引发校园欺凌的原因(收集5篇)
  •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本站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