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8月至2010年3月我院收治的36例甲状腺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情况。
结果:本组36例甲状腺瘤患者经外科手术全部治愈出院,无一例患者死亡。
结论:对术后的患者主要从心理护理、饮食护理以及饮食护理等方面对患者进行有效地护理,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护理效果。
关键词:甲状腺肿瘤临床疗效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1-0215-02
甲状腺瘤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多发病,可分为良性腺瘤与恶性腺瘤两类,其中绝大多数为良性病变,少数为癌,罕见肉瘤[1]。甲状腺瘤的发病原因目前尚不明确,与年龄,性别,是否为结节性甲状腺流行区都有一定关系,病理改变为甲状腺的滤泡出现异常增生以及甲状腺。良性甲状腺瘤表现为质地柔软,恶性甲状腺瘤表现为质地坚硬[2]。良性甲状腺瘤的特点是:颈部肿块大多数是单发,生长期长,长大时有压迫症状,肿块随患者的吞咽行为而上下活动,最终可导致甲亢的产生。甲状腺瘤主要致病原因为:内分泌失调导致雌激素过高、碘摄入过量、精神压力大等等。为了提高甲状腺瘤的诊断与治疗水平,现将我院收治的36例甲状腺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总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07年8月至2010年3月我院收治的36例甲状腺瘤患者,其中,男13例,女23例,年龄25~69岁,平均年龄48.6岁。病程为10天~10年,平均病程为1.8年。36例甲状腺瘤患者均经确诊:良性甲状腺肿瘤的患者为25例(甲状腺腺瘤和甲状腺囊肿的患者分别为13例、12例),恶性甲状腺肿瘤的患者为11例(甲状腺状癌的患者为5例,滤泡癌的患者为3例,髓样癌的患者为2例,微小癌的患者为1例)。
1.2治疗方法[3]。本组36例甲状腺瘤患者以外科手术治疗为主,全部患者均施行甲状腺肿瘤切除术,本组全部的患者中行单纯肿瘤切除的为22例,一侧腺叶切除术的患者为6例,肿瘤一侧叶加峡部切除5例,甲状腺癌根治术3例。经过实验室病理学证实:腺瘤有8例,腺瘤囊性变有12例,结节性甲状腺肿伴腺瘤有5例,未分化癌有7例,甲状腺癌的有2例以及滤泡状腺癌的有3例。
1.3结果。本组36例甲状腺瘤患者经外科手术全部治愈出院,无一例患者死亡。有2例出现暂时性声嘶,经过精心治疗月有效护理,出院之前完全恢复,有1例甲状腺瘤患者经确诊为甲状腺癌之后,第二次行甲状腺肿瘤切除术。有28例甲状腺瘤患者在外科术后给予一定疗程的甲状腺素片治疗。通过对患者的随访,观察疗效,有18例行甲状腺肿瘤切除术患者生存15年以上,生存时间最长的患者为26年,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2护理
2.1护理。患者术后在一天之内要保持平卧位,避免翻身带来负面的作用,保证患者的充足睡眠[4]。密切观察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待患者的生命体征稳定之后,可以改成半卧位,头部垫起一定的角度,减轻患者的手术切口疼痛感,保持病房的卫生和空气清新,预防交叉感染。
2.2饮食护理。由于化疗药物具有很强的细胞杀死能力,不但能杀死癌细胞,对人体正常的细胞液具有杀伤力,具有一定的细胞毒性,损害人体组织器官,导致患者的免疫力下降,并且发生恶心、呕吐等消化道反应。医护人员应该给患者极大的信心,合理给予患者营养搭配的食物,主要以高蛋白、富含营养和易消化的食物为宜,禁酒禁烟,避免辛辣食物。提高患者的体抗力和免疫力[5]。
2.3心理护理。心理护理对于甲状腺瘤患者来说是十分必要和必不可少的,需贯穿整个临床护理过程。由于患者对甲状腺瘤的预防、保健和治疗等相关知识的缺乏,产生的极大恐惧与恐慌,患者抱有沉重的心理压力和经济负担。医护人员应当多于患者和家属交流,对患者和家属有疑问的时候,要及时给予解答,安抚患者的情绪,使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情。在治疗过程中争取患者的积极配合,病人出院后,要做到对病人的随访,要求患者的家属的在家中配合治疗。
2.4呼吸困难和窒息的护理。呼吸困难和窒息是行甲状腺肿瘤切除术患者最为常见、最危重的并发症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的术后康复,术后对患者的监测显得十分重要,密切监测患者的病情、麻醉后清醒时间等情况,并且及时给与对症护理措施[6]。
3讨论
甲状腺肿瘤是以颈前肿块局限于一处,颈部肿块大多数是单发,生长时间长,长大时有压迫症状,肿块随患者的吞咽行为而上下活动,最终可导致甲亢的产生。根据联合国的权威统计资料,哥伦比亚、夏威夷和冰岛的年发病率为全世界的最高国家,丹麦以0.9/10万人数为最低,日本、芬兰、瑞典等国居于中间行列。甲状腺瘤大多发生在青年女性身上几率较大。甲状腺癌是甲状腺腺瘤的恶性癌变,由几种不同生物学和病理学的癌组织组成,它们的发病时间、生长速度、转移途径和预后都明显不同。总而言之,甲状腺瘤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多发病,发病的原因较复杂,目前尚不明确,临床表现多样,甲状腺肿瘤切除术对甲状腺肿瘤患者具有明显疗效,临床医生应以简单、有效、创伤小的方式为原则,及时准确进行诊断治疗,减少患者的痛苦。
本组36例甲状腺瘤患者均施行甲状腺肿瘤切除术,36例甲状腺瘤患者经外科手术全部治愈出院,无一例患者死亡。对术后的患者主要从心理护理、饮食护理以及饮食护理等方面对患者进行有效地护理,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护理效果。
参考文献
[1]孟奇.甲状腺肿瘤患者的手术治疗[J].中外医疗,2011,30(36):49
[2]李华琼.甲状腺肿瘤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0,08(17):128-129
[3]李清元.28例甲状腺肿瘤患者外科手术治疗分析[J].亚太传统医药,2009,5(6):91-92
[4]秦艳.甲状腺肿瘤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J].求医问药(学术版),2011,09(11):517-518.
【关键词】腹腔镜甲状腺手术围手术期护理
甲状腺疾病的主要治疗措施是外科手术治疗,传统的手术颈部留有明显的手术疤痕,影响美容。为此,学者们对腹腔镜甲状腺手术进行了探讨。腹腔镜甲状腺手术首先由Huscher于1997年介绍,在最近几年得到快速发展,其好处在于充分发挥了腔镜手术远距离操作的特点,将手术切口微小化并隐藏起来,从而达到手术疤痕不外露的最佳美容效果,颈部无切口,胸部疤痕微小,部位隐藏,可被内衣掩盖,符合现代着装的审美观。我科自2007—2009年起开展腹腔镜甲状腺手术共33例,现将围手术期护理要点总结如下。
1一般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患者年龄24~55岁,平均年龄39岁,男6例,女27例,其中甲状腺滤泡性腺瘤3例,结节性甲状腺肿24例,甲状腺癌6例。其中有1例术后出现声音低沉,经使用药物治疗,休息3个月后逐渐恢复。还有1例患者出现皮下气肿,经红外线和对症处理后康复出院。
1.2手术方法本组腹腔镜甲状腺手术均经乳晕入路,气管插管全麻。先在胸骨前正中偏右或偏左2cm处作一长12mm的小切口深达筋膜浅层,用专用无损伤穿刺棒多次穿刺、分离皮下,建立置管通道及部分空间,注入CO2至6mmHg。然后在左右乳晕上缘各切一10mm和5mm的切口,经皮下疏松结缔组织向甲状腺方向分别置入套管鞘,用于插入抓持器械及超声刀。在直视下用超声刀分离皮下疏松结缔组织,可见到甲状腺,将甲状腺或结节切除,将切除的标本放在标本袋中,从中间的切口取出。术中常规送冰冻切片,将一根剪有侧孔的引流管插入甲状腺切面处,再将引流管从左侧乳晕切口引出。
2护理
2.1术前护理
2.1.1术前教育患者入院后,护士应积极热情接待病人及家属,向其介绍病区环境、医院规章制度、主管医生及主管护士,详细询问病情,及时了解病人的需要,给予关心和帮助。
2.1.2心理护理护士应具备完整的腹腔镜手术理论知识,耐心向患者讲解腹腔镜手术的特点,说明该手术的先进性、安全性和优越性;介绍以往成功的手术病例,使患者解除心理压力,消除顾虑和恐惧,以良好的身心状态接受手术。
2.1.3完善术前检查耐心向患者及家属说明术前检查的目的、意义和重要性,讲解检查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2.1.4术前患者准备术前3天训练患者头颈过伸位,指导患者进行有效的深呼吸,有效咳嗽训练,学会咳嗽时更好地保护伤口。讲解手术后早期活动的必要性,让患者掌握手术后颈部活动的技巧。术前备皮和药物过敏试验。
2.2术后护理
2.2.1体位护理全麻未清醒者应去枕平卧,头偏向一侧。麻醉清醒后,血压平稳可取半坐卧位,以利于减少颈部充血。
2.2.2生命体征观察术后每30’测量生命体征一次,共4次,血压平稳后每4小时测量一次,如有异常及时处理。
2.2.3保证充分的氧气吸入术后持续中流量吸氧,可提高氧分压,防止高碳酸血症。
2.2.4引流管的护理注意观察引流液颜色和量,妥善固定引流管,避免牵拉引起疼痛,保持引流管通畅,防止引流管扭曲、堵塞,发现特殊情况及时报告医生处理。
2.2.5术后并发症的护理术后注意观察颈部情况,是否肿胀。胸部切口有无渗血,有无皮下气肿及青紫。
2.2.6活动指导麻醉清醒后,护士应在患者身边亲切告诉之手术非常成功,嘱其注意休息,不应过多活动颈部,勿过多讲话,保持头颈部于舒适位置,在床上变换体位、起床、咳嗽时可用手托住颈部后面,以减少颈部活动,减轻病人不适。
2.2.7饮食指导先给予少量温或凉开水,无呛咳或误咽等不适,可进食流质或半流质,以后逐步过渡到普食。注意食物要温凉,细嚼慢咽,避免进食辛辣或过硬的食物,勿饮用刺激性饮料,戒烟、戒酒。
3出院指导
指导患者正确服用出院药,适当活动颈部,学会控制自我情绪,保持心情舒畅。注意保暖,预防上呼吸道感染。教会患者自查颈部情况,术后3个月回院复查。
4护理讨论
腹腔镜下甲状腺手术,护理上必须高度重视,多与患者沟通,消除患者顾虑和恐惧,保证患者以最佳的状态接受手术,确保手术顺利完成。术后密切观察病情,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做好康复指导,使患者迅速康复,让患者乐意接受腹腔镜下手术。
参考文献
【关键词】腔镜下;甲状腺手术;护理
甲状腺结节是临床的常见病、多发病,在中青年女性中发病率很高,传统的手术方式术后颈部留有疤痕,给患者带来一定的精神负担。经乳晕途径完全腔镜下甲状腺切除手术克服了颈部留有疤痕的缺点,聚美容、安全、损伤小、恢复快为一体[1],受到年轻女性的青睐。我科自2013年10月至2014年10月共完成经乳晕途径完全腔镜下甲状腺手术102例,术后3-4天出院,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我科自2013年10月至2014年10月共完成经乳晕途径完全腔镜下甲状腺手术102例,其中男11例,女91例。年龄14-51岁,平均年龄32.8±9.19。全甲状腺切除14例,甲状腺腺叶切除51例,甲状腺次全切除37例。平均住院日7.1天。
2护理
2.1手术前准备
2.1.1协助患者完善各项术前常规检查,掌握阳性指征,及时协助患者会诊。完善各项术前准备,如术前12小时禁食8小时禁水,术晨行皮肤准备,手术前为患者戴科室自作的手术帽以保护术野、预防切口感染。
2.1.2心理护理:由于腔镜下甲状腺手术开展时间短、手术例数少,患者对手术了解不足,担心手术的效果和术后恢复情况,护士每天为手术前患者播放科室制作的宣教片,介绍和讲解甲状腺疾病及腔镜手术的相关知识,介绍手术成功病例,消除患者焦虑、紧张的情绪。在日常护理工作中,关心体贴患者,及时为患者排忧解难,使患者以良好的心态配合手术。
2.1.3行术前练习,为适应手术,减少术后头痛及颈肩部不适的发生,护士指导患者在手术前3天做头后仰卧位的练习。具体方法:将枕头垫于肩下,头尽量向后仰,抬高床头5-10度,练习时间由短至长,直到能坚持1-2小时。
2.2术后护理
2.2.1术后一般护理:将病人安置在监护室,床头备气切包、气管插管等急救物品,监测各项生命体征。全麻未清醒前去枕平卧,头偏向一侧,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发生呛咳和误咽,清醒后给予半卧位。持续低流量吸氧,准确记录出入量。全麻清醒后可进少量温水,观察有无饮水呛咳及吞咽困难,若饮水顺利可进少量微温流质饮食,饮食不宜过热以免颈部手术创面血管扩张引起出血,术后24―72h饮食可由半流饮食、软食、普食逐步过度。
2.2.2引流管护理:术后一般留置1枚引流管,以便引出甲状腺残腔内积血和积液,促进切口愈合。应保持引流管通畅且处于负压状态,活动时避免过度牵拉,防止脱出。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质和量的变化,一般引流液为淡红色,术后24小时引流量为30-50毫升,以后会逐渐减少,术后2-3天可拔出引流管。如果引流量突然增多、颜色呈新鲜血性时,应立即报告医生处理。拔出引流管后应注意观察局部有无疼痛、肿胀、渗出等情况发生。
2.2.3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
2.2.3.1呼吸困难窒息:是甲状腺手术最紧急的并发症,由喉头水肿、双侧喉返神经损伤、术后出血、痰液粘稠堵塞呼吸道等原因引起[2],常发生于术后24-48小时内,患者出现进行性呼吸困难、烦躁、发绀甚至窒息。术后应密切观察患者的呼吸和血氧变化,指导患者正确咳痰,给予雾化吸入,静点化痰药物,使患者痰液易于咳出,防止发生喉头水肿。如出现呼吸困难症状应立即通知医生,查找原因紧急处理。本组患者中无此类并发症发生。
2.2.3.2神经损伤:术中神经损伤,术后可出现声音嘶哑及饮水呛咳。双侧喉返神经损伤可导致严重的呼吸困难甚至窒息。目前术中神经监测仪的应用,大大降低了喉返神经损伤的发生率。全麻清醒后护士应主动与患者交流,观察有无声音嘶哑、音调低沉等症状,如已出现声音嘶哑,可给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理疗、维生素B族药物治疗等措施,同时嘱患者少说话使声带处于休息状态,并做好心理护理,消除其紧张情绪。一般术后1~3个月可恢复正常。本组患者中有8例出现声音嘶哑,给予对症处理后均于术后3个月内恢复正常。
2.2.3.3手足抽搐:术中甲状旁腺受损可使甲状旁腺功能低下,致血钙下降,使神经肌肉应激性增高[3],术后1-3天病人会出现颜面、口周、手足针刺感及麻木感,严重者可出现手足抽搐、膈肌痉挛。术后第一日晨应监测患者血钙及甲状旁腺素的变化,根据监测到的指标指导病人补充钙剂,高钙饮食。抽搐发作时,应遵医嘱立即静脉注射10%葡萄糖酸钙。本组患者中无低钙症状出现。
2.2.3.4皮下气肿:由于co2气体注入控制不当或手术时间过长,术后可观察到颈前、胸部皮肤肿胀,皮下有捻发感和捻发音,一般不需特殊处理,向患者做好耐心的解释工作,术后2-3天可自行恢复。若纵隔气肿张力过高而影响呼吸和循环,应立即取坐位吸氧等,必要时行胸骨上窝穿刺或切开排气处理。本组患者中,无皮下气肿症状出现。
2.2.3.5皮下瘀斑、皮下积液:由于腔镜手术需在前胸及颈前分离皮瓣建立手术空间,当术中分离层面较浅时,术后皮瓣血供受到影响,可出现皮下青紫、淤斑、血清渗出,引流不畅时形成皮下积液[1]。本组患者中有2例出现胸前皮下局部青紫,术后常规1kg沙袋压迫胸前12-24小时,保持引流通畅有效,一周后恢复正常。
2.2.3.6术后出血及疼痛:术后颈部及胸部冰敷、胸带加压包扎可有效预防切口疼痛及切口渗血。术后当日胸部禁止按压,双上肢不能做外展、外旋及上举活动以减轻疼痛不适。
2.2.4康复指导:由于腔镜手术在颈部和胸部皮下分离出一个手术空间,术后颈胸创面粘连增生,患者会感觉颈部发紧不适,活动头部有僵硬感。护士术前应向患者说明此并发症的原因及可能性,手术后2-3日开始鼓励患者做轻微的颈部及上肢活动,2周后进行颈部的前后、上下、左右的伸展运动及上肢的扩胸运动和外展运动[4],每日2-3次,每次15分钟,动作幅度由小到大缓慢进行,以防止瘢痕粘连。另嘱患者定期复查甲状腺功能,根据医嘱按时服药,如有不适及时就诊。
3.护理体会:
经乳晕途径完全腔镜下甲状腺切除术具有切口小而隐避、安全、康复快等优点。手术的成功不仅需要医生精湛的腔镜技术,护士协助医生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加强术后并发症的观察护理以及术后康复指导对提高治疗效果、促进患者的康复、保证手术成功也十分重要。随着手术技术的不断提高和护理流程的进一步优化,腔镜下甲状腺切除术将越来越受到欢迎。
【参考文献】
[1]邢育霞、谢晓零、拉比古丽.经胸乳入路腔镜下甲状腺手术的围手术期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13,28(22):2056-2058.
[2]仲香兰、刘兴燕.完全经乳晕途径腔镜下甲状腺切除术围手术期护理[J].赣南医学学报,2014,34(5):818-819.
【关键词】:甲状腺功能亢进;手术;护理
【中图分类号】R58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517(2010)08-111-1
甲状腺功能亢进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正常甲状腺素分泌的反馈控制机制丧失,引起血液循环中甲状腺素异常增多而出现以全身代谢亢进为主要特征的疾病总称。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的病因迄今尚未完全阐明,由于患者血液中存在多种甲状腺抗体,可能与自体免疫异常相关,因此认为,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临床主要表现为甲状腺弥漫性肿大,突眼,心脏损害以及高代谢综合征。甲状腺大部切除术对中度以上的甲状腺功能亢进仍是最常用而且有效的治疗方法,它能使90%以上的病人获得痊愈,但尚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本文回顾性分析了18例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于2005~2009年共手术治疗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18例,男性9例,女性9例。其中中度甲状腺功能亢进10例,重度甲状腺功能亢进8例,年龄21-57岁,平均年龄31.5岁。均有典型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状,T3、T4升高,TSH降低。其中原发甲状腺功能亢进8例,继发甲状腺功能亢进8例,高功能腺瘤3例。
1.2治疗方法
术前使用抗甲状腺功能亢进药物控制症状,使T1、T2正常。术前晚给予镇静剂,保证患者睡眠充足。手术全部采用颈丛麻醉,胸骨切迹上一横指颈部弧形切口。不离断颈前肌,暴露甲状腺体,首先切断并结扎悬韧带,然后分离双重结扎甲状腺上动脉及结扎切断的中动脉,远离腺体结扎下动脉,分离气管前间隙断峡部。然后上止血钳保留后方披膜楔状切除大部分甲状腺,保留甲状腺组织5-1Og,如有出血用纹式钳止血或缝扎止血。查无出血点,同法处理对侧。残腔置胶片引流,分层缝合切口,术后48h拔引流条,5d拆线。
2结果
本组18例病例中出现切口出血1例,表现为颈部肿胀、切口渗血、呼吸稍快,经积极护理与治疗,患者顺利康复出院;发生单侧喉返神经损伤1例,表患者于术后3个月恢复正常;发生手足抽搐1例,立即遵医嘱予钙剂静脉注射,经治疗2~3d后,病例好转;18例病例无呼吸困难、窒息和甲状腺危象发生。在并发症方面,2例因甲状腺严重粘连术中出血300-400ml,各输RBC悬液200ml。1例于标本上找到1枚甲状旁腺,立即切成薄片种植到胸锁乳突肌内。无死亡病例,无甲状腺危象病例,无术中及术后窒息病例,无喉上及喉返神经损伤病例。
3讨论
在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的治疗中,选择抗甲状腺药物不能根治甲亢,多应用于青少年及轻症甲状腺功能亢进的治疗。为此我们建议,只要确诊甲状腺功能亢进,无严重器质性疾病能耐受手术患者均可手术。尤其是有以下情况患者更应手术:(1)中、重度甲状腺功能亢进长期药物治疗无效或对抗甲状腺药物产生较重的毒性反应;(2)甲状腺明显肿大及结节性甲状腺肿伴甲状腺功能亢进;(3)疑与甲状腺癌并存者;(4)青少年和儿童甲状腺功能亢进用抗甲状腺药物治疗效果差者。
不过在治疗中,术前准备在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的围手术期处理中占有重要地位,主要是服用复方碘溶液和心得安以控制BMR,以防甲状腺危象的发生。经过充分的术前准备,患者情绪稳定,体重增加,心率90次/min左右,脉压恢复正常,BMR
总之,当前手术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的方法越来越受重视,而合理、充分的术前准备,娴熟的手术技巧的发挥,术中双侧腺体适当控制保留量是减少术后并发症、降低甲状腺功能亢进复发率的关键。
参考文献
[1]石瑜,王巍松,严光亮,等.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手术治疗1954例分析[J].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2007,5(1):24-26.
[2]熊云新,石福兴.35例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手术治疗[J].广西医学,2004,26(11):1710-1712.
[3]荣凤亚,杭剑萍.胸内巨大甲状腺肿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J].当代护士,2006,11:24-25.
【关键词】护理;甲状旁腺腺瘤;腔镜手术
随着医学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腔镜手术已逐渐广泛应用于外科临床工作。2004年11月2日,我院成功进行了国内首例腔镜甲状旁腺探查、甲状旁腺腺瘤切除手术,患者已康复出院。现将我们的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患者,女,19岁,2001年2月开始无明显诱因出现双下肢跟骨疼痛,呈现持续性隐痛,无明显关节肿胀,伴有双下肢乏力及下蹲困难,行走后骨痛症状加重,但休息时症状可缓解甚至不发作,无晨僵及腹痛等不适。近3年来乏力症状逐渐加重,同时自觉髂骨疼痛,出现走路摇摆,为求进一步明确诊断收入我院。入院后完善检查,血常规示白细胞(WBC):5.99×109/L,血红蛋白(HGB):89g/L,血小板计数(PLT):288×109/L。查血钙(Ca):11.5mg/dl,血磷(P):1.4mg/dl,碱性磷酸酶(ALP):1977u/L。24h尿钙:431.6mg,尿磷:690.3mg。甲状旁腺激素(PTH):1779.0pg/ml。血清铁(SI):74(70~150)μg/dl,总铁结合力(TIBC):525μg/dl(200~400μg/dl),转铁蛋白饱和度14%(25%~35%),铁蛋白(SF):2.9ng/ml(>14.0ng/ml)。甲状腺及甲状旁腺B超示:左侧甲状腺后方实性占位(4.0cm×3.88cm×1.2cm大小),来自甲状旁腺可能性大。MIBI:甲状腺左叶中上水平异常放射性增高区,考虑为甲状旁腺腺瘤可能性大。头颅、双手、双股骨、胸腰椎显示:骨质疏松。嘱患者多饮水,低钙饮食。定期监测血钙,考虑贫血为缺铁性贫血予补铁升血,患者病情稳定,饮食、睡眠可,饮水及尿量无明显变化。患者确诊为原发性甲旁亢,有手术指征,于2004年11月2日在复合全麻下行腔镜左甲状旁腺结节切除术。术后骨骼症状消失,伤口愈合良好,痊愈出院。
1.2腔镜手术手术在复合全麻麻醉下在患者左侧、右侧锁骨下5cm、1cm切开皮肤,颈部用克氏针、巾钳等显露颈前肌群,超声刀横断颈前肌群,显露甲状腺,在左甲状腺向上掀起后见其后方有一个紫红色结节,用超声刀将包膜打开逐渐暴露肿瘤,逐渐分离其与甲状腺的粘连后将肿瘤完全暴露,约4cm×2cm×1cm大小,椭圆形,实性,从操作孔取出肿瘤。在残留甲状腺处放橡皮引流管1根,检查无出血后结束手术。手术顺利,麻醉满意,手术历时1.5h。术中出血约60ml,未输血,术后患者安返病室。
2护理要点
2.1术前护理
2.1.1心理护理术前护士与患者及家属交谈时,应耐心介绍手术方法。我院已成功开展了多例腔镜甲状腺切除手术,国内外也有较大量病例报道,但腔镜甲状旁腺手术,国内尚无相关报道,国外也少有报道。护士通过与患者交谈,发现其对此技术有一定顾虑,应配合医生进行介绍和鼓励,告知我院已开展甲状旁腺手术300余例,经验丰富;腔镜下甲状腺切除术在我院已有20多例,为此次创新打下了很好基础。通过与患者和家属的交谈打消其顾虑,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同时,对手术的优缺点也要进行相关分析,取得患者的信任,使患者对手术充满信心。通过积极的心理护理和良好的护患关系,保证手术顺利进行。
2.1.2饮食指导因为饮食直接或间接影响血钙水平,所以患者手术前应进低钙饮食,禁食牛奶,奶制品等高钙饮食,防止钙过多摄入。因高尿钙、高尿磷致多尿、多汗,需及时补充水分,以防脱水[1]。我们要求患者每日饮水3000~4000ml,也能达到促进排钙的目的[2]。在胃肠系统不受侵害的情况下,要求多饮桔汁、梅汁等酸性饮料,使尿液酸化,防止肾结石。必要时进行静脉补液。
2.1.3骨病护理本例患者有骨损害,尚无病理性骨折。护理时应注意防止骨折,告诫患者不能做剧烈运动,不能提重物、踢东西等;外出检查时坐轮椅,必要时应有陪护协助。四肢疼痛时可以给予止痛药。要加强基础护理,满足患者的需求。
2.1.4术前准备协助患者完成各项常规检查,注意有无明显手术禁忌。(1)血钙平衡的监测:定期为患者采静脉血监测血钙的变化,对可能发生甲状旁腺危象和血钙>14mg/dl的患者,可以静脉输入生理盐水或给予皮下注射降钙素或奥曲肽,以降低血钙。(2)体位训练:对于有骨损伤和颈椎疾病的患者,不要进行体位训练,防止骨折的发生。(3)术前常规备皮,必要时给予理发。(4)术前宣教:向患者解释本病表现在全身,而病根在甲状旁腺,从而说明手术的必要性。向患者介绍手术的方法及术后的注意事项,使患者有所认识并积极配合手术治疗。
2.2术后护理
2.2.1一般护理术后患者返回病房后,应严密观察患者的体温、脉搏、呼吸、血压至平稳。患者6h后改半卧位,以利于颈部创口引流。注意观察和记录引流液的颜色和量,保持引流管的通畅。观察患者有无声音嘶哑、饮水呛咳等神经损伤的症状,床边常规准备气管切开包。
2.2.2喉头水肿的观察主要是手术创伤、渗血,以及引流不畅导致的颈部水肿[3]。术后24~28h内患者如有呼吸困难、烦躁不安,甚至窒息,应立即给患者氧气吸入和相应的处理,必要时行气管切开。本患者未发生以上情况。
2.2.3血钙情况的观察甲状旁腺切除术后血钙渐降,<2mmol/L时会出现低钙表现,多为暂时性[4]。常规表现为手足麻木,唇周麻木,严重者可出现四肢抽搐。血钙值越低,症状越重[4]。因此二者应同时观察。手术当天如患者发生血低钙的症状,应及时抽静脉血查血钙。手术后第1天常规给患者查静脉血钙和PTH,留24h尿钙。同时根据血钙水平和症状,给予口服补钙或静脉补钙。我们一般不主张经静脉补钙,有抽搐症状或血钙下降过快者,可以给予10%的葡萄糖酸钙10ml缓慢静脉推注。本病例患者术中冰冻切片示:甲状旁腺腺瘤,术后病理:甲状旁腺不典型腺瘤,免疫组化:PTH(+)、P53(-),Ki-67(<1%)。术后血钙明显下降,术后第4天最低降至5.5mg/dl,患者自觉有全身麻木,无肢体抽搐,予碳酸钙600mgQid,血钙波动在6.2~6.95mg/dl,24h尿钙:9.2mg,尿磷:316.28mg,PTH:29.6~129pg/ml。经治疗后患者自觉全身麻木明显好转,走路摇摆较前明显好转。嘱患者出院后应定期门诊随诊,复查血常规及血钙、血磷、尿钙、ALP、PTH。一般手术后2周左右甲状旁腺功能开始恢复正常,补钙量逐渐减少[4]。
2.2.4骨病护理因为甲状旁腺亢进的骨病在术后也不可能短期内好转,所以要继续做好骨病护理。恢复期间应配合适当体育活动促进骨再钙化和肌力的恢复[4],同时也要嘱患者不要进行过多的体力劳动,防止骨折的发生。
2.2.5饮食护理与术前相反,术后要进高钙低磷食品,如蔬菜、水果、牛奶、豆制品等,并给适量维生素D,适当晒太阳,以帮助钙的吸收。
2.2.6手术优缺点由于腔镜手术切口小且隐蔽,在美容上有着开放手术不可比拟的优点[5]。但其缺点是此手术并非微创手术,可能出血较多。腔镜手术的条件也非常严格,要求瘤体为单个结节,最好为下级,结节大小也有要求,过大不易切除,易引起种植,过小不易发现,最小为1~3cm。因此在手术前要让患者及家属做好心理准备,如腔镜手术困难大,可能术中转开刀。
3总结
在临床工作中腔镜手术治疗方法简单,创伤小,疼痛轻,切口美观,所以我们护理工作者必须掌握腔镜手术治疗原理,才能给患者实施有效的护理工作,提高护理质量。
1王春兰,华红霞.原发性甲状旁腺机能亢进症手术前后护理.护士进修杂志,1998,13(7):40.
2白少平.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围手术期的护理.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00,17(7):375.
3蒋代凤.甲状腺次全切除术的护理.华夏医学,1998,11(4):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