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作文网

社区卫生服务情况(收集5篇)

时间: 2024-08-20 栏目:写作范文

社区卫生服务情况篇1

[关键词]社区护理;护理管理;服务制度

[中图分类号]R197.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4-4721(2011)02(b)-147-02

Investigationandanalysisofthenurse'scognitiononcommunityhealthservicecentercareservicesystem

YANGBiping,CHENMeizhu*,GUANLichan,ZHAOJuanjuan,CHENYuping

(DepartmentofTheFistAreaPhysicians,TheFistAffiliatedHospitalofGuangzhouMedicalCollege,GuangdongProvince,Guangzhou510120,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assessthenurse'scognitiononcommunityhealthservicecentercareservicesysteminGuangzhou.Methods:Thequestionnairewasdevelopedaccordingtoservicesofcommunityhealthservicecenterandrequirementofcommunitynursingservicesystem.194nursingstaffsof12communityhealthservicecentersinGuangzhouwereinvestigatedandthedatawasanalyzed,includingprivateinstitutions109personsandpublicinstitutionswere85persons.Results:Thenursesatcommunityhealthservicecenteracquiredthehighestscoreonthesecuritycaresystem,butthelowestscoreonqualitymanagementofsomerulesandregulations.Therewassignificantdifferenceontotalscorebetweennursesatpublicandprivatecommunityhealthservicecenter(P=0.00).Thepublic(23.07±0.2048)washigherthantheprivate(21.16±0.3806).Conclusion:Thehealthservicessystemofcommunityhealthcentersshouldbeenfurtherimproved.Especiallyintheprivate,theyshouldendeavortostrengthenthetrainingonthesystemandimprovethequalityofcommunitycare.

[Keywords]Communitynursing;Nursingadministration;Servicesystem

当今,医疗卫生体制的现状及其改革方向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我国把发展社区卫生服务作为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等问题和城市卫生改革的突破口。成昌慧等[1]提出:要实现卫生事业和谐、健康、快速发展,卫生改革与发展成果惠及广大人民群众,必须构建与和谐社会相适应的卫生服务制度。社区护理人员对服务制度的认知情况直接影响社区服务质量。为了解广州市社区护士对护理服务制度的认知情况,2008年1月~2009年1月,笔者对广州市12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194名护士进行了调查,现把调查结果分析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调查对象

抽取广州市12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其中民营5家,公立7家)的194名护士作为调查对象。

1.2调查方法与过程

根据《国务院关于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指导意见》和广州市政府印发的《关于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实施意见》,制定《广州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护理服务制度调查表》,调查表包基本制度、安全制度、质量管理、感染控制及其他5个方面的内容共24个条目,知道医院有该制度的得1分,不知道的得0分,总分24分。由经过培训的调查员对调查对象独立进行调查。

1.3统计学方法

将数据输入SPSS13.0统计软件,用描述性统计和两独立样本t检验的统计方法进行统计分析。

2结果

2.1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护理人员服务制度的认知情况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护理人员服务制度的认知情况见表1。

调查显示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护士对安全制度的知晓率最高,对质量管理的一些规章制度知晓率最低,护理差错、事故的上报制度在民营医院只有66.01%。其中家庭护理病历建档在民营医院只有33.94%的护士知道,而公立医院也只有48.24%的护士知道。

2.2不同性质机构的社区护士护理服务管理制度知晓状况比较

两种不同性质机构的社区护士护理服务管理制度知晓状况见表2。

被调查的194名护士中,公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护士平均得分(23.0700±0.2048)分,高于民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护士的(21.1600±0.3806)分。对两种不同性质服务中心的平均得分做t检验,P<0.05(P=0.00),说明民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公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护士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护理服务管理制度的知晓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3社区家庭病历建立情况

有42.86%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没有建立社区家庭病历,且护士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社区家庭病历的情况知晓率很低,民营医院只有33.94%,公立医院只有48.24%。对有建档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其覆盖率也只有60%左右。

3讨论

3.1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护理人员安全制度的知晓情况较好

所调查的12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194名护士,对各安全制度的知晓率最高,其中民营医院最低达96.33%,公立医院最低达97.65%。安全制度的制定和完善,为护士在护理过程中保证患者的安全提供了依据,护士知晓医院的各项安全制度,并在护理过程中遵守制度,才能为患者的安全提供保障。

3.2不同性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护士对服务制度知晓情况不同

被调查的194名社区护士中,民营机构和和公立机构的护士对护理服务管理制度的知晓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公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护士得分为(23.0700±0.2048)分,高于民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护士得分为(21.1600±0.3806)分。这可能跟广州的公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院比较早、医院的管理比较规范、政府投入资金相对较多、护理人员的归属感强、相对稳定等有关。陈华芳等[2]在调查中得出:私立社区卫生机构实现了大量的公共卫生功能,却没有得到政府补偿。建议在卫生行政部门监管下,政府应根据提供服务的质和量,以统一的标准考核,给予不同体制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开展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以相应费用补偿。

3.3健全社区家庭病历制度

社区卫生医院应健全社区家庭病历制度,使建档覆盖率接近100%。社区家庭病历建档,为流行病学的研究提供方便,也是实现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一个凭证和依据。调查中显示只有一半的社区卫生医院建立了社区家庭病历制度,对有建档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其覆盖率也只有60%左右。且护士对社区卫生医院建立社区家庭病历的情况知晓率很低,私立医院只有33.94%,公立医院也只有48.24%。社区家庭病历建档工作是社区护理中一项很重要的内容,也是一项非常繁重和艰巨的任务,需要大量人力和物力的投入及社区居民的理解和协助。现在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由于政府投入少,社区护士待遇低,社区护理人员短缺,加上工作实践能力储备不足,很难完成这一项艰巨的任务。包家明等[3]对社区护理人力资源调查发现:我国社区护士严重不足,而且整体素质和能力偏低。陈敏[4]建议采用城市大医院扶持社区卫生机构的方法,提高社区工作人员的工作实践能力,通过职称晋升、提高待遇等方法来留住和引进人才。

3.4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应加强护理质量的管理

社区卫生服务是一种经济、有效的卫生服务提供方式,它是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保健服务的基本卫生服务方式,是医疗卫生服务发展的方向[5]。质量管理是社区护理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对所出现的护理差错、事故实行登记和上报制度可以起到前车之鉴的作用。本调查显示:社区护士对质量管理的一些规章制度知晓率最低,护理差错、事故的上报制度在民营医院只有66.01%,护理技术规范只有近80%。社区护士是第一线的服务提供者,其认知和技能直接影响着社区卫生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因此应不断完善社区卫生服务的管理制度,制定社区护理技术规范,加强社区护士的培训和考核,提高服务质量,促进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成昌慧,李士雪,黄思桂,等.关于构建与和谐社会相适应的卫生服务制度的思考[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7(3):152-155.

[2]陈华芳,孙思,方鹏骞.私立社区卫生机构的公共卫生功能实现状况分析[J].医学与社会,2007,20(4):31-33.

[3]包家明,付伟,胡斌春.社区护理人力资源管理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4,20(11):61-62.

[4]陈敏.加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内涵建设,提高社区卫生的服务能力[J].中外医疗,2009,28(6):100.

社区卫生服务情况篇2

【关键词】社区服务中心;糖尿病;调查

InvestigationondiabetespatientsofLinfencommunityhealthyservicecenter

【Abstract】ObjectiveTosurveythemorbidityofdiabetespatients,thedrugstheytookandthecomplicationstheyhadamongtheout-patientsincommunityhealthyservicecenter.Methods410diabetesout-patientswhoconsultedduringJunetoSeptemberin2005weresurveyed.Results70.49percentofthepatientshadn’ttheirbloodsugarundercontrol.ConclusionTherewasariseindiabetesmorbidity,sulphonylureawasthechiefdrugamongtheused.

【Keywords】communityhealthyservicecenter;diabetes;survey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糖尿病发病率逐年上升,根据上海市社区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上海市糖尿病患病率为7.8%,因此,在社区糖尿病患者中开展健康教育,帮助糖尿病患者正确认识糖尿病,使其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和生活方式显得尤其重要。根据2005年6~9月上海市闸北区临汾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诊糖尿病患者就诊410例调查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调查对象是上海市闸北区临汾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诊就诊患者,410例糖尿病调查门诊登记,调查表,调查员审核,并且电脑统计建立数据库,进行数据录入统计分析。

2结果

2.1一般情况门诊410例糖尿病患者男132例,占32.2%;女278例,占67.8%;年龄分布60岁以下105例,占25.6%;60岁以上305例,占74.4%。

2.2血糖门诊410例血糖情况调查,空腹血糖在5.9mmol/L有60例,占14.6%;空腹血糖8.0mmol/L者124例,占30.2%;其中血糖理想控制及一般控制121例,占29.51%;控制不良289例,占70.49%。

2.3糖尿病服药情况410例中能坚持服用降糖药有345例,占84.2%;不能坚持服药有25例,占6%;仅靠饮食控制血糖,不愿接受药物治疗者40例,占9.75%。

2.4服药种类情况口服磺脲类163例;口服双胍类108例;口服α-糖苷酶抑制剂19例:联合服药磺脲类+双胍类137例;磺脲类+双胍类+α-糖苷酶抑制剂12例,磺脲类+双胍类+胰岛素7例;α-糖苷酶抑制剂+胰岛素4例;口服其他类降糖药为34例。

2.5糖尿病合并症情况糖尿病伴有高血压病196例;糖尿病伴心脑血管病变134例;糖尿病伴眼底视网膜病变42例;糖尿病伴血管神经病变31例。

3讨论随着城市人口老龄化,疾病谱发生了改变,人们医疗、预防、保健、康复的需求不断提高,社区卫生服务体系的逐步发展和健全,更多疾病特别是常见病、慢性病诊治在社区[1]。根据2002年上海市社区糖尿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闸北区现有糖尿患者至少2.1万例。故掌握社区糖尿病的基本情况以及糖尿病防治工作计划,开展社区人群健康教育,促进社区人群形成健康行为,帮助社区人群正确认识糖尿病,使糖尿病患者保持健康心理状态和生活方式,自觉培养关心健康态度,显得尤其重要,对2型糖尿病的预防刻不容缓[2]。

糖尿病发病率呈年轻化趋势,遗传因素,同一家族中几人发病,故如何对高危人群管理干扰治疗是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及治疗的关键,将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3]。

调查了解目前大多数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良者占大多数,故如何在社区开展糖尿病管理,健康教育。临汾社区老年大学授课、板报宣传、社区咨询及健康指导,宣传教育糖尿病自我监测血糖,合理膳食是控制血糖,延缓糖尿病并发症发生最有效的措施。

调查了解到,目前糖尿病患者选择的降糖药物,最常使用仍为磺脲类降糖药,在不少糖尿病患者中服药还是以单味药,不愿接受胰岛素治疗者占一定比例,有部分人对糖尿病认识不足,对糖尿病并发症知识不了解。

通过调查明确今后社区工作中,如何加强对糖尿病患者管理,提高广大社区人群自我保健意识,倡导健康保健生活方式,即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保持心理平衡。

【参考文献】

1鲍科臻,周澹明.宁波市海曙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诊病人情况调查.中国全科医学,2005,8(13):1118.

社区卫生服务情况篇3

资料与方法

调查对象:选取吉林市龙潭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抽样方法,各抽取10个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每种模式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采取自然抽样的方法各抽取500名就诊患者和50名医务人员。

调查方法:采用研究者自行设计的调查表,对调查抽取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医务人员、社区居民进行问卷调查;对抽取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负责人、医生进行专题小组访谈;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基本设备和业务用房面积进行现场考察;从统计报表、年度总结中查阅相关资料。

资料分析:问卷调查资料采用EXCEL2000建库,采用SPSS1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主要统计方法为一般描述性统计和X2检验。另外,也对一些资料直接进行总结、归纳和分析。

结果

区域社区卫生服务的网络已经形成,举办的主体呈多元化,以国有卫生服务和企业卫生服务两种模式并存:国有社区卫生服务机构21个,企业社区卫生服务机构29个,分占区域社区卫生服务网络的42%和58%。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基本建设情况:19个企业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基本建设达到标准,达标率为65.5%。5个国有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基本建设达到标准,达标率23.8%。企业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基本建设情况明显好于国有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基本设备情况:企业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诊疗设备、检测设备、中医诊疗设备达标率分别为51.7%,48.3%,51.7%,明显高于国有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基本设备达标水平,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

卫生人员状况:在执业医师、中级以上医师、中医师、全科医师、社区护士五项指标中,企业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达标率分别为:100%,82.8%,51.7%,89.7%,55.2%,明显高于国有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卫生人员的达标水平,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

社区卫生服务“六位一体”的功能得到了完善,但保健和康复工作开展的相对较比薄弱。

双向转诊情况:企业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中2005年的上转情况与国有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比较上转的比例偏低;而下转情况要高于国有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企业社区卫生服务相比,国有社区卫生服务下转比例偏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

企业对社区卫生服务投入2005年比2004年增加了166%,国有社区卫生服务没有投入。药品收入是社区卫生服务收入的主要来源。有86.2%的企业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纳入了医保。

群众对企业社区卫生服务的满意率为80.6%,明显高于对国有社区卫生服务的满意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

讨论

社区卫生服务质量高低、是否能够满足社区居民的卫生服务需求,最终应由社区居民做出评价。企业社区卫生服务以其宽敞的就医环境、齐全的诊疗设备、高素质的全科医生队伍,以及较为完善的“六位一体”功能,获得了群众较高的满意度,其形式多样的健康教育手段在城市居民中普及了基本的健康知识,这些都是大多数国有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在现有条件下所不能达到的。

企业的优势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首先,有其独特的物质基础。其业务用房、各种设备都明显好于国有医院。龙潭区企业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业务用房均是由企业提供的,且无偿使用,29个企业社区服务机构有19个业务用房面积超过了150以上。

而且,拥有较充足的社区卫生人力资源。从业的执业医师比例、中级职称以上医师比例,特别是全科医生和社区护士的数量都明显高于国有社区卫生服务,使其具备了发展社区卫生服务的人才优势。

另外,企业对社区卫生服务的管理实行了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对于保证企业社区服务对象保持相对稳定,建立双向转诊制度、合理的经济补偿机制以及社区人才培养机制发挥了重要作用,保证了社区卫生服务的可持续发展。

社区卫生服务情况篇4

一、取得的成绩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城市社区卫生工作,我市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得到加强,特别是近两年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取得一定成效。在标准化建设上主要做了以下几件事:

一是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建立起比较完善的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市里制定下发了《市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设置与建设规划》。要求市辖区200*年末规划建设完成139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县(市)末规划建设完成89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届时将提前1年多完成国家规定社区卫生服务100%覆盖的目标。

二是完善政策,保障社区卫生服务健康发展。市政府及各部门出台了一系列相关配套政策,这些政策文件明确了我市发展社区卫生服务的工作目标,规范了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设标准,确定了社区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制定了社区卫生服务工作职能及工作考核标准,为全市社区卫生服务持续发展提供政策保障。

三是加大投入,建立了稳定的社区公共卫生投入机制。200*年,共投入8594万元,用于我市社区卫生服务的发展。(其中,中央财政4704万,市级财政2630万,市、区级财政1260万)。

四是加强管理,规范开展社区卫生服务。全市成立了各级社区卫生服务管理机构;制定并了“社区卫生十不准”;统一了机构标识,健全了规章制度,加强了信息管理,完善了服务功能,树立了社区卫生服务良好形象。

二、下步打算

为加快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上步伐,主要做好以下几件事:

一是加大投入,完善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

200*年,我市将继续加大投入力度,全市预计筹集社区卫生服务和建设资金1亿3千多万元。其中,中央财政补助经费4704万元,市财政安排5012万元,包括社区公共卫生服务经费3012万元,能力建设经费万元。市县安排社区公共卫生服务经费3653万元(市级人均4元,县级人均2元)。

二是利用社区平台,积极推进医疗保险制度建设。

将符合基本医疗保险定点条件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全部纳入定点机构,并通过降低起付标准和提高报销比例等有效措施,鼓励和引导参保人员到社区看病就医。

三是强化培训,加强社区卫生人才队伍建设。

要加快岗位培训的步伐,继续开展全科医师及社区护士岗位培训,还要鼓励符合条件的临床医师通过培训、考核转为全科医师,以尽快加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技术力量。

四是落实政策,吸引优秀社区卫生服务人才和智力。

通过制定一系列吸引人才优惠政策,引进人才、留住人才,加强社区卫生服务人才队伍建设。优秀人才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工作,在职称评审、人才奖励、科技成果转化、社会保险、公积金缴存、子女入托入学、购房购车、税收等方面,享受当地的优惠(来源:文秘站)政策。

社区卫生服务情况篇5

一、组织领导

(一)领导机构

成立市社区卫生服务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对发展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指导,研究制定相关政策措施,协调解决相关问题。领导小组成员名单如下:

各镇街要成立社区卫生服务工作领导小组,由镇街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宣传科教办、社会事务办、城建办、计生办、财政分局、社保分局、医院等单位主要领导任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简称镇街社卫办),办公室主任由分管领导兼任,副主任由宣传科教办和镇街医院主要领导兼任。镇街社卫办原则上设在镇街宣传科教办,要求配备3名以上专职人员。

各镇街医院要成立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协调小组,由医院院长任组长。

(二)工作职责

1.市社卫办负责承担市社区卫生服务工作领导小组的日常工作,落实领导小组决定事项,协调和指导全市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组织实施,规划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布局,健全社区卫生服务网络,组织开展社区卫生服务从业人员岗位培训和继续教育工作,协调组织对全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内部管理、服务质量和效率等指标的考核评估。

2.镇街社卫办负责本镇街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组织协调及具体实施。

3.镇街医院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协调小组负责处理本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转型移交及医院保留机构建设成专科或综合医疗门诊的相关事项。

二、工作措施

(一)创新工作机制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是政府组建的财政全额拨款公益性事业单位,隶属于镇街政府,由镇街政府负责行政管理运作。

1.明确领导责任。市镇两级要形成领导责任制、目标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为框架的工作责任体系。镇街政府承担发展本镇街社区卫生服务的主要任务,镇街政府主要领导为主要责任人,分管领导为直接责任人。对在考核验收阶段不能达标的镇街,要通过媒体予以曝光,并在总结表彰大会上进行通报批评。对领导不到位、措施不得力的镇街,要按照有关规定追究相关领导的责任。

2.纳入考评体系。将社区卫生服务工作考核纳入《东莞市镇(街道)领导班子年度工作量化考核办法》的考评体系中,2007年度考核以组织实施、完善准备工作为主要内容,2008年度考核要与2008年下半年社区卫生服务工作考核验收结果相结合。

3.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市镇两级要分别建立由社区卫生服务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参加的联席会议制度,根据工作需要定期或不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及时通报相关工作进展情况,研究解决相关问题,详细布置下一阶段的工作。各成员单位联络员要加强与市社卫办的联系,及时处理与本单位有关的业务。

4.建立上报制度。各镇街社卫办要在每个实施阶段结束后的第一周内将该实施阶段的工作情况以书面形式上报市社卫办,市社卫办要及时汇总全市情况,并在第二周内向市领导小组报告。各镇街社卫办要第一时间将本镇街发展社区卫生服务遇到的困难或问题向镇街领导小组报告,并以书面形式上报市社卫办。

(二)形成联动格局

发展社区卫生服务需要政府牵头,部门配合,各司其职,形成市镇联动格局。

1.做好建设规划。市卫生局要抓紧制定全市社区卫生服务总体建设规划,各镇街政府要抓紧制定本镇街社区卫生服务发展建设规划,科学合理布局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网点,明确工作目标和进度要求。市镇两级要坚持“五个统一”的标准,优先改造现有医疗机构,避免重复建设。

2.加快财政投入。市财政局要抓紧制定社区卫生服务财政补助政策和财务管理办法,加快落实2007年社区卫生服务专项经费支出,做好2008年社区卫生服务专项经费预算。各镇街要加大财政投入力度,落实相关财政投入政策要求。

3.完善医保政策。市社会保障局要建立门诊医疗保障制度,尽快制定适合我市企业职工(包括新莞人)和城乡居民的门诊医疗保障政策,扩大参保覆盖面,将更多的企业职工(包括新莞人)和城乡居民纳入医疗保险参保范围;要适时将符合条件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纳入社会保险定点医疗机构范围。

4.改革人事制度。市人事局要抓紧制定社区卫生人才引进政策,制定社区卫生专业技术人员任职资格制度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人员聘用制度。

5.加强监督管理。市卫生局要加强行业管理,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从业人员及技术服务项目实行准入管理。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要加强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使用药品、医疗器械的质量监督管理,依法查处从非法渠道购进药械或使用假劣药械等行为,要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药械存放条件必须满足储存要求。各镇街要加强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行政运作管理,严禁将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办成营利性医疗机构,防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设置规模过大,协调处理好镇街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关系。

(三)加强检查督导

市社区卫生服务工作领导小组要加强对各镇街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检查督导,各成员单位要安排2-3个镇街作为挂靠检查督导对象。市社区卫生服务工作领导小组要及时向市人大、市政协汇报工作进展情况,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对社区卫生服务工作进行指导。

(四)加大宣传力度

市镇两级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互联网等媒体和召开动员大会、公益广告、派发宣传小册子、开设网上论坛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发展社区卫生服务的重要性及意义,介绍社区卫生服务功能、服务项目、服务指引等,发动全社会共同支持社区卫生服务工作,营造浓厚的工作氛围。

1.市社卫办要协助东莞日报社统一制作发展社区卫生服务的书面公益广告,在《东莞日报》和各镇街所办报纸上免费刊出;要协助东莞广播电视台统一制作发展社区卫生服务的音像公益广告,在东莞广播电视台和各镇街所办广播电视的黄金时段免费播出。

2.市社卫办要统一制作发展社区卫生服务宣传小册子,在全市各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免费派发;要及时编发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简报,第一时间通报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最新进展情况。

3.市社卫办要在市卫生局公众网和市卫生系统自动办公网上开设社区卫生服务网上论坛,各镇街政府要在本镇街政府网上开设社区卫生服务网上论坛,广泛听取群众对发展社区卫生服务的意见和建议。

4.市镇两级社卫办要安排专人负责宣传工作,主动为新闻媒体提供宣传资料和工作信息,及时回复网上论坛的提问并汇总意见和建议。

三、实施步骤

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分三个阶段实施:

(一)准备阶段(2007年10-12月)

1.成立机构。市镇两级成立社区卫生服务工作领导小组,各镇街医院成立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协调小组。

2.动员部署。市于2007年10月下旬召开全市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动员大会;各镇街于2007年10月下旬召开本镇街动员大会。

3.制定规划。各镇街要摸清本镇街卫生资源和需求以及现有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村(社区)卫生站、门诊部运作情况,确定可整合、转型或改造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医疗机构,制定本镇街社区卫生服务发展建设规划。

各镇街要于2007年10月30日前将本镇街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实施方案,领导小组成员名单,社卫办办公地址、工作人员名单、联系电话、传真号码等上报市社卫办,于2007年11月15日前将本镇街社区卫生服务发展建设规划上报市社卫办。

各有关部门要于2007年11月30日前完成相关政策文件的起草报批下发工作并送市社卫办备案。

市社区卫生服务工作领导小组要于2007年12月组织督导组对各镇街准备阶段工作进展情况进行综合测评,并将测评结果作为镇街领导班子年度工作量化考核中社区卫生服务工作考核的依据。

(二)实施阶段(2008年1-8月)

1.按规划组织建设。各镇街要严格按照本镇街社区卫生服务发展建设规划,优先整合现有的镇街医院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以及村(社区)卫生站、门诊部,转型或改造为镇街社区卫生服务机构。

2.按计划逐步推进。各镇街要严格按照全市的统一部署和本镇街社区卫生服务发展建设规划,逐步推进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设。市社卫办负责检查和督导全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建设,重点落实2-3个镇街作为示范镇街。各镇街要重点抓好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建设,并选择2-3个社区卫生服务站作为示范点。各镇街务必在2008年8月底前完成本镇街社区卫生服务发展建设规划的实施。

3.按要求抓好落实。各有关部门和各镇街要认真贯彻落实《关于加快发展我市社区卫生服务的实施意见》(东府〔2007〕96号)及配套文件,市社卫办要不定期组织对贯彻落实情况进行督查。

4.按功能逐步健全。各镇街医院要根据《东莞市社区卫生服务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目录》要求,逐步将疾病预防、健康教育、保健康复等公共卫生服务交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承担,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指导下属社区卫生服务站开展公共卫生服务项目。

市社区卫生服务工作领导小组要于2008年4月组织督导组对各镇街进行阶段性督导。

(三)考核验收阶段(2008年9-12月)

2008年9月,各镇街社区卫生服务工作领导小组组织对本镇街社区卫生服务工作进行自评,形成书面报告上报市社卫办。2008年10月,市社区卫生服务工作领导小组组织专家组对各镇街社区卫生服务工作进行全面考核验收。验收分两部分:一是对镇街组织机构建设情况、设置和布局情况、政策落实情况等进行验收;二是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功能设置情况、人员配置情况、群众满意度等进行考核验收。

    【写作范文】栏目
  • 上一篇:民政汇报(收集5篇)
  • 下一篇:甲状腺术后的护理(收集5篇)
  •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本站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