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作文网

收看感动中国观后感(精选3篇)

时间: 2023-04-16 栏目:热点作文

收看感动中国观后感(整理篇1

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肺炎,在全国范围内扩散,甚至传播至其它国家。截至2月1日,全国已确症病例逾1.1万人,死亡259例。想不到此次疫情发展如此迅猛,在1个月的时间里,就由几例发展到一万例。每天急剧增加的数据,令全国人民都痛心不已。

疾风知劲草,烈火见真金。疫情中,涌现出了一大批负重前行的“逆行者”和一个个感人至深的故事,全国各个地方,广大医学科研人员、医护工作者、防控医院的建设者、公安干警,放弃与家人团聚的机会,每天奔波巡查的基层干部以及奋战在防疫抗灾战场的其他人员冒着生命危险,战斗在抗疫前线。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组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钟南山已经84岁,在新型冠状病毒蔓延的当下,建议公众“没什么特殊情况,不要去武汉”,但他却第一时间乘坐高铁冲往武汉防疫第一线。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这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中华民族能够灭灾度难、历经坎坷而愈加兴旺发达的力量所在、根本所在。我们应该对这些人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但是,在如此危急的疫情之下,疫情期间盐水漱口防病毒、抽烟喝酒防毒、双黄莲抗病毒等各种谣言乱飞,个别地方出现了歧视武汉人等事件,这些问题都值得关注和思考。同时,由于医疗物资需求量较大,许多商家趁机坐地起价,哄抬医疗物资价格,引起市场混乱……这都是令人愤恨的行为,我们应坚决抵制。这次“战疫”,是全民“战疫”,我们每个人都应尽可能贡献自己的为量,在家隔离自己,不走亲访友,不给国家添乱,这是我们每个人都应做到的。

团结就是力量,让我们一起肩并肩,齐心协力,就一定能战胜这次疫情。坚信在春暖花开时,我们依然能够繁华与共!

观后感

收看感动中国观后感(整理篇2

他一个人就是一座山,一座可以撑起人们内心希望的山。哪里有疫情,哪里就有这座山。钟南山,这三个字,就是定心丸,就是公信力。

成长足迹

1936年10月20日,钟南山出生在南京中央医院,因为医院坐落于南京钟的南面,他父母便按照出生地的位置取名为“南山”。钟南山从小体育成绩极为出众,在学校的运动会上,他永远是焦点。1956年,正读大三的他体表北医大参加了北京高校运动会,并在运动会中摘取了400米跑的桂冠。时至今日,北医大还有几项运动由钟南山创下的无人突破的纪录。因为钟南山生活在一个医学世家,所以在父母的熏陶下,钟南山自幼刻苦学习医学,1960年毕业于北京医学院并留校任教,从此钟南山开始了自己的从医生涯,成为了一名受万人景仰的医师。

悟理笃志

“一个人能够为人类创造点东西,那他这辈子就算没白活。”父亲留给钟南山的这句话,他始终记着。老师则告诉钟南山:“人不应该单纯生活在现实中,还应生活在理想中。人如果没有理想,会将身边的看得很大,耿耿于怀;但如果有理想,身边即使有不愉快的,与自已的抱负相比,也会变得很小了。”这位老师,是钟南山在广州华南师大附中读书时的老师,他的话,钟南山铭记在心。父亲和老师的这两句话,影响了钟南山的一生。钟南山的父亲,早年留学美国,在最贫困的时代,为攻克乙型型脑炎,自己买来小白鼠进行实验研究,正是这种钻研科学的精神,影响了钟南山,令他也投身于医学研究的道路。老师的话,对于钟南山的影响也十分久远。正是因为这句话,钟南山坚持自己的理想,敢言敢医。多年来,哪怕在工作中遭人非议,遇到被人误解的时候,钟南山者始终坚持着自己的理想和信念。科研成就钟南山投身呼吸系统疾病的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50年,是推进中国呼吸病学发展迈向国际前沿的学科带头人之一。1980年,《GD微型最高呼气流速仪》项目获广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982年,《转基因因子研究》项目获广州市科技成果一等奖。1994年,《哮喘及气道高反应性》项目获中国卫生部重大科技成果三等奖。2008年,《应用siRNA策略研制预防和治疗SARS疾病特效药动物实验》项目获广东省科学技术二等奖。慢性咳嗽的病因诊断程序、发病机制及其治疗研究》项目获广州市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SARS冠状病毒灭活疫苗及相关研究》项目获广州市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2009年,《创建防治结合型全科医学人才培养模式,推动社区卫生服务可持续发展》项目获中国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抗疫战士

2003年非典疫情时,钟南山已67岁,但和年青人一样奋战于抗疫一线,他主动要求承担广东省危重SARS病人的救治工作,他说:“把重症病人都送到我这里来”;他否定了国家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衣原体病因观点,最早制定出临床诊断标准,他率先探索出防“三早三合理”防治经验;他本着实事求是的精神,主动向国外的专家学者以及新闻媒体介绍中国政府所采取的正确措施,维护了祖国的声誉。2020年新冠状病毒疫情,钟南山教授再次临危受命,出任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组长。18日傍晚,84岁的他义无反顾奔赴武汉防疫最前线。连日来,实地了解疫情、研究防控方案、参加新闻发布会……他的工作和行程安排得满满当当。他建议早发现、早隔离,他预测了疫情的大概规律,他说“这次不会像非典那么久,武汉一定能过关。”

他一个人就是一座山,一座可以撑起人们内心希望的山。哪里有疫情,哪里就有这座山。钟南山--当之无愧的无双国士。

收看感动中国观后感(整理篇3

“我是一名医生,面对疫情,救治病人是我的职责;我是一名共产党员,面对困难,挺身而出是我的责任。”清河县人民医院内一科主任张春营坚定地说。连日来,清河县人民医院198人响应号召,主动请战。在他们的“请战”申请中,总少不了“我是党员”这一坚定理由。有着近20年党龄的张春营更是身先士卒,舍弃春节期间与家人的团聚,投入到发热门诊的忙碌工作中。

2020年的春节,似乎注定就是那样的不平凡。不走亲,不聚会,不来往……这别样的节日气氛中,我们经历的其实太多。在这太多的故事、人物中,总有太多的感动,让人情不自禁地忆起魏巍《谁是最可爱的人》中的感慨:“在朝鲜的每一天,我都被一些东西感动着,我的思想感情的潮水,在放纵奔流着。”随着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蔓延,防控工作越来越艰巨,面临的问题也越来越严峻。在这没有硝烟的战场上,“我是党员,我先上”依然是最响亮的口号,最豪迈的誓言。

为什么该是“我先上”,因为“我是党员”,这个因果关系显现出的是党员的本色。作为工人阶级的先锋队,能否发挥好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群众的困难就是试金石。面对无情的“疫情”,从个人而言,谁都希望避而远之,但是,为了群众的平安,为了祖国的明天,党员干部们就应当冲锋在前,甚至将生死置之度外,给群众作出表率。就像新闻中讲的,全村30名党员喊出了“我是党员,我先上”的口号,村内126名群众被党员的奉献精神所感染,主动加入队伍,分别投入到志愿服务岗位。

无论是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和平时期,我们前行的路上都不会一帆风顺,特别是肩负民族复兴重任的党员干部,更随时都会面临千难万险。但“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队伍,正是有了这种“不怕困难”的精神,才能取得前行路上一个又一个的伟大胜利。不管是个人的人生之路,还是党和人民的事业之路,都需要披荆斩棘、勇往直前。在每一个困难面前,是迎难而上还是知难而退,“我是党员,我先上”就是人生的高境界。

高尔基说:“感到自己是人们所需要的和亲近的人——这是生活的享受,的喜悦。这是真理,不要忘记这个真理,它会给你们无限的幸福。”是呀,这些主动“请战”的党员干部,在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中,也许会付出许多意料之外的代价,甚至有被病毒感染的可能,但他们的内心是幸福的。“每天和数字赛跑、和时间赛跑、和生命赛跑……”这是另一场“飞夺泸定桥”的战斗,把安全留给别人,把危险留给自己,这其中的无限幸福,只有真正的共产党人,只有心中有他人的勇士,才能体会得到。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尽管打赢这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阻击战还困难重重,但是,有广大党员干部“我是党员,我先上”的请战承诺,有一线的科技、医务“勇士”们的不懈奋斗,有全体人民群众的共同努力,必将迎来“柳暗花明”。“我是党员,我先上”,是情怀,更是担当,唯有将自己的一切,包括生命都交给党和人民的人,在困难、危险面前才会说得出并做得到。同志们,行动吧!让“我是党员,我先上”蓄起“冲锋陷阵”的强大动力,伴随这飘扬的党旗奏响胜利的凯歌!

    【热点作文】栏目
  • 上一篇:悲伤逆流成河读后感优秀(精选5篇)
  • 下一篇:2023《感动中国》个人观后感及感悟(精选7篇)
  •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本站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