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对人类的贡献是众所周知的。鸟类还有一种特殊的作用,这就是它启发了人类的智慧,为人类探求理想的技术装置或交通工具,提供了原理和蓝图。可以说,在结构、功能、通讯等方面,鸟类是人类的老师,许多现代科学技术问题,科学家常常需要去请教鸟类。
鹰击长空,鸽翔千里,鸟类可以在空中自由飞行,这对人类是多么大的吸引和激励啊!传说,在20xx多年前,我国的著名工匠鲁班,曾研究和制造过木鸟。据历史文献记载,1900多年前,我国就有人把鸟羽绑在一起,做成翅膀,能够滑翔百步以外。400多年以前,意大利人达·芬奇根据对鸟类的观察和研究,设计了扑翼机,试图用脚蹬的动来扑动飞行。后来,经过许多科学家的试验,人们才弄清鸟类定翼滑翔的机理,认识到机翼必须像鸟翼那样前缘厚,后缘薄,构成曲面才能产生升力,再加上工业提供了轻质的金属材料和大功率发动机,终于在1903年发明了飞机,实现了几千年来人类渴望飞上天空的理想。
人类自从发明了飞机,飞上天空以后,就在不断地对飞机进行革新改造,不论是体积、载重、速度,都很快超过了鸟类。现代飞机已经比任何鸟类都飞得更快、更远、更高,尤其是近年来出现的各种飞行器,可以到星际间航行,更是鸟类所望尘莫及的。尽管这样,在某些飞行技术和飞行器的结构上,人造的飞机仍然不如鸟类那么完善而且精致,更不要说消耗能源方面了。例如,金鸻可以连续在海洋上空飞行4000多公里,而体重只减少60克,如果飞机能用这种效率飞行,那将会节省许多燃料。
鸟类的翅膀具有许多特殊功能和结构,使得它们不仅善于飞行,而且会表演许多“特技”,这些特技还是目前人类的技术难以达到的。小小的蜂鸟是鸟中的“直升机”,它既可以垂直起落,又可以退着飞。在吮吸花蜜时,它不像蜜蜂那样停落在花上,而是悬停于空中。这是多么巧妙的飞行啊。制造具有蜂鸟飞行特性的垂直起落飞机,已经成为许多飞机设计师梦寐以求的愿望。
鹰的眼睛是异常敏锐的。翱翔在两三千米高空的雄鹰,两眼扫视地面,它能够从许多相对运动着的景物中发现兔子、老鼠,并且敏捷地俯冲而下,一举捕获。鹰眼还具有对运动目标敏感、调节迅速等特点,它能准确无误地识别目标。现代电子光学技术的发展,使我们有可能研究一种类似鹰眼的系统,帮助飞行员识别地面目标,同时可以控制导弹。
童年发生的事情很多,它们像天上的星星,像树林里那数不清的树叶,像草地上的小草一样,这些事情记录了我成长的点点滴滴,让我明白了很多做人的道理。在这些事情当中,有一件事情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就是养小鸟。
记得那是一个星期六的中午,天气晴朗,我和妈妈回家的路上。走到了门口,我看见楼梯上有一只受伤的小鸟,只见它奄奄一息,看到我们更是恐惧,正在那里进行无力的挣扎。我先对妈妈说:“妈妈,这只小鸟是受伤的,我们把这只小鸟事带回家养几天,等小鸟的伤完全康复的时候,再把它放走,妈吗?”妈妈点点头,然后,我们把它抱起来,放在一个笼子里,精心喂养它。前两天,小鸟一口也不吃、不喝,又过了两天,小鸟开始吃小米了,好像是饿了,也可能是熟悉了,又过了一天,我看见小鸟想回家了,于是,我就对妈妈说:“妈妈,小鸟想回家了,我们放它走吧。”妈妈又点点头,最后我依依不舍的放它走了。我看它那康复翅膀,我想,这当中也有我的功劳。看着小鸟在天空中自由的飞翔,我的内心感到无比的高兴。
这一次养小鸟让我明白了要保护小动物,在今后的学习中要爱护小动物,我们要防止小动物的灭亡,要共同保护地球。
从前,在一个美丽茂盛的大森林里生活着许多活泼可爱又机灵的动物,大家都和睦相处、互帮互爱。森林里有一棵高大茂密的香樟树,树上有一个舒适漂亮的鸟巢,鸟巢里面住着鸟妈妈和小鸟可可。
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鸟妈妈很早就起来了,也叫小鸟可可早点起来,因为今天鸟妈妈就要教小鸟可可如何独自寻找食物。
鸟妈妈带着小鸟可可飞呀飞呀,小鸟见到外面的世界这么大,花儿像它们微笑,小草像它们招手。多么美丽的世界啊!小鸟可可自然的唱起了歌:”叽叽喳喳!叽叽喳喳!”
飞着飞着,它们就飞到了一个小树林里,突然“咻”的一声,一颗小石头朝着小鸟可可飞过来了。鸟妈妈不顾一切安危一下子扑到小鸟可可前面,挡住了那块石头。鸟妈妈倒了下去,小鸟可可悲痛地叫着:“妈妈!妈妈!快起来啊!”
就在这时,一个小姑娘走了过来,看到一只小鸟倒在地上,二话不说,就把这只小鸟送到了动物医院。动物医院的阿姨对小鸟可可说:“不要担心,我会治好你妈妈的!”动物医院的阿姨给鸟妈妈消炎药,打了一针,包扎了伤口,鸟妈妈便醒过来了。小鸟可可高兴极了,对这个小姑娘说:“谢谢你,你真是个好人!”小姑娘回答:“不用谢,动物本身就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好朋友帮助好朋友是应该的!”
“ji‘erji’er~”正在奋笔疾书的我,耳边突然听到了这样的声音,隔着窗户一看,原来是一只麻雀落在了窗台上。
浅褐色的羽毛,黑色的喙,圆锥状的体形,无不令人觉得,它们是如此的平凡,形不惊人、貌不压人、声不迷人,它们不会盘旋,他们不会翱翔,它们没有孔雀亮丽的羽毛,也没有雄鹰惊人的速度……
它们总是在那些低矮的树枝上落下,除了飞翔,它们总是不停的跳,仿佛大地是被烤过的火炭。而它们的飞,也算不上飞,就像是射出的'箭,“呼”的一声窜到别处。
人们觉得它太过普通,在生活中几乎不去注意,然而麻雀们却从来没有感到过自卑,它们过着自己的生活,在风里欢快的追逐,在雪里坚强的成长,它们不像孤傲的大雁,总是在冬天来临时逃离到温暖的地方,它们在季节的变迁中自信的生存着,追求者蓝天,追求者自由。
它们就像是活在世界上的有生命力的标点,落在树枝上,是逗号,落在窗台上,是句号,落在墙上,是感叹号,落在电线杆上,是省略号……
它们装扮着我们的生活,它们维持着食物链,也许它们渺小,也许它们普通,也许因为我们太过熟悉他们,而在生活中渐渐淡忘了它们,或者不再重视——1958年,人们将麻雀列为四害之一,掏窝、捕打,放鞭炮,轰赶得它们既无处藏身,最后累得坠地而死。一年以后,各地陆续发现园林植物出现虫灾。人们还大规模地使用农药,使得麻雀大面积地减少,有些地区甚至到了绝种的程度。这都是我们对和我们生活如此之久的麻雀所做的残忍的事。
麻雀真的是害鸟吗?不,麻雀的确能从人们那儿抢走很多的粮食,但它们对有害昆虫的控制也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特别是鳞翅目害虫。
还记得在读屠格列夫的《麻雀》时,我的心灵受到了强烈的震撼,小小的麻雀因为爱,而好比畏惧的面对猎狗,这种精神不是我们因该学习的吗??或许在人类的社会,早就没有了麻雀的那种善良和坚忍吧!虽然它们经常被人所害,却从不飞远,总是生活在我们身边。
“ji‘er~”我回过神来,目送着这只可爱的“逗号”消失在我的视线里。
星期天中午,我和爸爸正在睡午觉。
忽然,一阵“布谷、布谷”的小鸟叫声吵醒了我,是怎么回事情呀?开始,我以为是爸爸的手机闹铃响了,爸爸总是喜欢把手机的声音设成小鸟的声音。可是不对呀,我到外面一看,哈,原来是一只小鸟不知道怎么飞到客厅来了,现在飞来飞去的出不去了。我连忙叫醒爸爸拿来一张网捉小鸟,小鸟飞累了,爸爸一下子就把小鸟给捉住了,爸爸说,这是布谷鸟。
布谷鸟的身体比鸽子小一点,羽毛是灰色的,肚子上布满了横斑。脚上只有四个脚指,两个向前,两个向后,还有一个脚指头不知道长在什么地方了,尖尖的嘴巴,两个小黑豆一样的眼睛圆圆的,很害怕的样子望着我们。
我们正在观察猜测它的时候,爷爷回来了,他看到我手里拿着鸟连忙问:“孙子,你手里拿的什么东西呀?”
我说:“是布谷鸟。”
爷爷说:“快把它放了吧,它对我们是有益的鸟哟!”
我一脸疑惑的说:“它只是会‘布谷、布谷’的叫,能有什么好处呢?”
爷爷说:“它告诉我们地里的庄稼好了,让我们快点去收麦子,快要丰收了!”
我听了以后,虽然舍不得,还是把布谷鸟放了,希望它能快点去告诉人们应该收麦子了。
我多么希望布谷鸟不忙的时候能回来看我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