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了,我正式成为清河镇明德小学五年级一班的一名学生。也开始了中午在校吃饭的生活。
开学快两周了,在这一段时间里发现了一些严重的了浪费现象。我们学校目前中午将近有400多名师生在食堂吃饭,食堂的工作人员分别在水池各放了3个泔水桶,每天午饭过后,这3个桶中就装得满满的,用三轮车运到外面。我问了运送的大伯,他说一个桶装满一次足足有18斤吧,一天起码要浪费80多斤!那一个月、一年要浪费多少粮食啊?
学校里如此,社会上更是如此。在一些饭店,不论大事小事,人们习惯大操大办,摆排场,讲阔气,很多的时候,整肉、整鸡、整鱼未动一筷就扔了;宴席上,啤酒、白酒,胡乱地灌,拼命地呕;吃剩的饭渣随便地倒入垃圾桶,白花花的米饭成了垃圾……这些现象,无一不让人为之震撼,为之痛心!
亲爱的同学们,你们平时节约粮食吗?节约粮食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你知道粮食从种植到收割有多么不易吗?古人不是诗曰:“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只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吗?这首诗则告诉我们:粮食来之不易,全是靠我们的长辈们冒着酷暑严寒辛辛苦苦种出来的!。
同学们,让我们从自己做起!手拉手互相监督,共同节约粮食吧!
古诗说得好:“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和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首诗告诉我们要珍惜粮食,说到珍惜粮食,我倒是要提起一个小故事。
那是一个炎热的中午,我在拿着一本书津津有味的看着。“佳儒,来吃饭了”,妈妈温柔地说。于是,我放下书跑到餐厅去吃饭。“怎么又是豆子炒肉啊?”我不高兴地问。妈妈说:“怎么了,你不是最喜欢吃这道菜吗?”我猛摇头,生气的说:“现在不喜欢了!”但是,最后还是我低下头吃了起来。过了一会儿,我吃到一半的时候,我偷偷把剩下的饭倒了,去房里看书,“易佳儒,你给我过来!”妈妈大发雷霆地说。我莫名其妙地走了过去。“这是什么?”我看了看垃圾桶,对妈妈说:“不就是半碗饭吗?不至于吧?”“你看农民伯伯在炎热的天气下都要去打谷子,你浪费不仅仅的是半碗饭,浪费的是农民伯伯的艰辛!”妈妈对我说。听了妈妈的话,我脸上火辣辣的。从此,我再也没有浪费过饭了,而且把饭吃得干干净净。
从古至今,勤俭粮食是我们中华民族得以生生不息的根源之一。作为新世纪的我们更应该节约粮食。为那些营养不良,忍饥挨饿的人们想想。当想到倒掉这些食物,想想辛苦的农民伯伯,所以我们一定要爱惜粮食。
烈日炎炎,火辣辣的太阳烤着大地。小明正悠闲自在地坐在柔软的沙发上看动画片,一边吃着香甜可口的零食,一边享受着空调清凉的风。“开饭了,开饭了,儿子快过来吃饭,叫上你爸爸。”小明依依不舍地放下遥控,叫上爸爸,坐在餐桌旁吃饭。小明刚朝餐桌扫一眼,就皱起眉头来,“啊,又是这些菜,我没胃口!”小明不由自主地抬起头看电视。他真是人在心不在啊!
快半个小时了,小明还是撅着嘴,一粒米一粒米地吃着,他再也不想吃了,拿起碗正想把剩下的饭倒到门外去,爸爸妈妈连忙过来阻拦。“小明,你这样实在太浪费了!”爸爸严厉地说道。“不嘛,我要吃薯片了嘛!”这时,一旁的妈妈语重心长地说道:“小明,你看门外,农民伯伯正冒着酷暑在插秧呢。插秧后,还需要辛勤耕种。他们不论严寒酷暑、刮风下雨,为了大家,为了自已,从早忙到晚,一点都不歇着。”小明很快领悟了,一本正经地说:“我记得老师给我们教了一首诗《锄禾》,我今天真正体会了这首诗的含义。”“是啊,农民伯伯用汗水,用辛勤劳动换来了我们的粮食,我们一定要好好珍惜啊!”
还没等妈妈说完,小明难为情地跑到餐桌前,津津有味地吃着饭,爸爸妈妈见了都笑了,夸小明真的长大啦!从此,小明不掉一粒饭,还当起了大家的监督员哪!
一天中午,明明因为吃零食吃得太多,吃不下米饭了。他正准备倒掉米饭时时,爸爸妈妈急忙阻止。
妈妈说:“明明,千万别倒掉,要珍惜粮食。”明明歪着小脑袋,不解地问:“为什么?”妈妈说:“因为米饭来之不易啊!你想想,如果我们每人每天浪费200粒米,那全世界有60多亿人,总共会浪费120xx多亿粒米;再按20xx粒米一斤计算,那么每天有6亿斤米浪费了;接着按1年有365天计算,共有2190亿斤米浪费耶!”明明吃惊地大叫:“啊!这么多浪费了!不过,也没有关系呀,可以给猫狗吃嘛!反正可以种啊!”
爸爸虽然很生气,但想到明明年幼无知。便象妈妈一样和蔼地说:“明明,别以为种粮食很简单哦。当春天来临时,大地依然冷得像冬天一样,可他们还要下水插秧……”刚说到这,明明马上接嘴:“那该多冷啊!”爸爸高兴地说:“是啊!当炎热的夏天到时,大家热得不想出去时,可农民还在田里施肥除虫,毒辣的阳光……”爸爸刚刚说到这,明明又接着爸爸的话说:“照得他们中暑了!”虽然和爸爸的话不一样,但他体会到了劳动的可贵。
明明听了爸爸哈哈哈话,低下头,若有所思地说:“爸爸妈妈,我错了,我不该浪费粮食。可我零食吃饱了,实在吃不下了,放到下一餐吃,行吗?”
爸爸妈妈听了,摸着明明的头,脸上露出一丝快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