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大诗人杜甫说过: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阅读不仅开阔了我的视野,还拓宽了我的知识面,让我的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每天回到家,我会以最快的速度把作业写完,然后来到我的书房,找一本我最喜欢的书看,上至世界历史,下至童话故事,每读完一本书,就会让我领悟到一个道理。了解了世界的历史,我知道了战争的残酷,人与人之间要和平相处,不能发动战争,童话故事也让我知道了一些道理,如《丑小鸭》让我知道要在逆境中坚持自我。《皇帝的新装》我知道了,敢说真话的人最可贵。
不仅如此,读书还能丰富我的知识,有一次,爸爸带我们出去玩,我晕车十分严重,我忽然灵光一闪,想起了书中说将生姜片用创可贴贴在手腕,用风油精涂抹在太阳穴上,这两种方法都能治晕车,我向妈妈要风油精,然后滴在我的太阳穴上,按摩了一下,过了一会儿,感觉好多了,不呕吐了,妈妈问我:你在哪里学的呀?我笑着回答,我从书上看的呗。
阅读是一种享受,在你烦躁时能让你的心平静下来,阅读也是一种乐趣,我经常看书,看得痴痴的笑。
读书会让你变得更加强大,会让你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
生活是一面镜子,你笑它也笑,你哭它也哭。可是一些人的生活却像刚出生的婴儿,总是又哭又闹,阳光灿烂的日子总是少之又少。其实,影响生活质量的并不是生活本身,而是自己面对生活的心态。
生活中的快乐往往是由心态决定的。记得看过这样一个故事:从前,有一位老人总是自称自己是镇上最富有的人。一天,这话传到当地的税务稽查员耳朵里,于是这位稽查员便去找到了老人:听说您是这个镇上最富有的人?是啊。那您一定有万贯钱财了啊!啊?我没有这些。老人笑容满面地回答。那您一定有许多贮藏的粮食吧!我也没有。老人依旧笑着回答。那您有什么?稽查员问道。我有一个健康的身体,一个爱我的妻子,两个事业有成的儿子,他们都很孝顺,还有一对可爱的孙女,这些难道不是最珍贵的财富吗?老人一脸笑容地回答。稽查员听了十分感动,他说:是啊,您是世界上最富有的人,而且拥有着不用纳税的财富。的确,这位老人的生活并不能算的上是大富大贵,可他心中盛放幸福的杯子却很小,很容易便将其填满,而内心有了幸福感之后,生活中的困扰自然会逃之不及了。
态度是快乐的源泉。虽然中国的足球不咋地,可是我却特别欣赏中国足球队的这样一句标语:态度决定一切。这句话用英文写在球衣上,以此来激励球员。其实这句话更是一种生活的法则。镜由心生,每个人心中自会有一把衡量快乐的杯子,态度和心态便是杯子的具体表现。其实,幸福其实很简单,你只要将杯子的体积缩小一些便行了。
放下也是一种能力,生活中不如意事十有八九,摆正了心态麻烦事依旧会来。当我们无法微笑面对时,便须学会坦然地放下。小事讲风度,大事讲原则这句话便是对放下的最好注释。烦恼事来了,我们可以视而不见,任你外边敲锣打鼓,我自屋中闭门苦读。
这便是生活,人不可能完全做到六根清净,但生活要多姿多彩才有味。还是那句话,生活是一面镜子,你笑他也笑,你哭他也哭!
中小学是阅读的黄金时期,孩子在这个时期,有时间、有精力、有兴致进行大量的阅读;这些阅读,会为他们一生的幸福奠基。大学时阅读的最后的阵地,过了一阵时期,再安心阅读、大规模阅读,已经没有那样的条件和心境。
大家不要以为阅读就是孩子的事情,实际上,很多好书父母和孩子一起阅读效果会完全不一样。因为,只有共同的阅读才能拥有共同的语言、共同的生活密码。父子之间、母子之间,整个家庭的语言有了书中的人物、书中的故事、书中的故事、书中的理念,那样的生活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共同生活;亲子间才不是一个屋檐下的陌生人。所以,在孩子小的时候,我竭力鼓励亲子共读共享;让孩子感到阅读和吃饭、穿衣一样比不可少,他们就不会对阅读产生排斥、厌恶情绪了。
阅读滋养底气,思考带来灵气,实践造就才气。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是古代知识分子的一种人生境界,也是我们今天培养、造就孩子的重要途径。孩子不读书,不继承前人的优秀文化传统,不可能凭空创建自己的知识体系;孩子不走进自然,不参与社会实践也不可能学以致用、拥有过硬的本领。
一个精神世界丰富的人一定是大量阅读的人。人的阅读兴趣、阅读习惯是从小培养的。就像高尔基说的,一个喜欢读书的人看到书就像一个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一样。
教科书读的好的孩子,需要大量的课外阅读来补充、完善、提升他们的知识、技能和境界;教科书读得不好的孩子同样需要大量的课外阅读来改善、扭转自己的不利局面。既不爱读教科书,有不爱读课外书的孩子,必然是个愚昧无知的孩子;既爱读教科书,有爱读课外书的孩子,必然是个发展潜力巨大的孩子;只读教科书,不读课外书的孩子,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会暴露自身的缺陷和漏洞。
所以,我要说,大量的课外阅读对每个孩子都是必不可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