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我觉得手中的笔十分沉重,就像钢笔里有一罐铅,这是怎么回事?
以前我总以为名人在家里很幸福,受过良好的教育。可米开朗琪罗就不一样了!母亲早逝,父亲十分暴躁,对一个孩子来说多可悲呀。
米开朗琪罗进入学校一心一意练素描,父亲叔叔都看不起他,经常打他。后来哥哥又加入多明派,这使米开朗琪罗十分害怕。
长大后他成名了雕塑了许多作品。他为尤利乌斯二世造陵墓,他为这骄傲的构思而激动。可尤里乌斯二世又让他重建圣彼得大寺,米开朗琪罗被累倒了,他整天工作只能睡几个小时,几乎不吃不喝,这样工作直到去世。
他一生有许多敌人,也有许多朋友,这些朋友很关心他。工作使他忘记一切,使他重病使他绝望使他觉得自己马上就要去世,他太累了。
但他对艺术的追求是不变的,这使他成为了一位伟大的艺术家。我不知道你们的理想是什么,但我明白一个人要有自己的理想,要向米开朗琪罗那样执着就会没什么做不到的。
近日,用多个茶余饭后的时间读完了罗曼·罗兰先生所著的巨人三传之一《米开朗琪罗传》。书是傅雷先生所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的。书为插图珍重藏本,书中除了传记原文以外,还附有米氏相关作品彩色插图一百五十余幅。实为一书中精品。读罢此书,心中感慨万千。
无论是傅雷先生传神的翻译,还是罗曼·罗兰先生对大师生平详实的了解与精神世界深刻的领会,对大师生平经历的全面再现,这都是令人赞叹的。在书中,我们看到的是一个活的生命。在这里米开朗琪罗是真实的,平易的,但他又确是超凡脱俗的。他那无以伦比的艺术天赋和创造力全部献给了艺术,他追求艺术真善美之表现力的执着与忠诚更是感人。是的,米开朗琪罗是无愧于那个时代,无愧于巨人的称号的,他威临着那个时代。
文艺复兴时代是一个大潮涌动,天才辈出,伟人云集的时代。米开朗琪罗,达芬奇,拉斐尔,但丁…一个个令人敬畏,需得仰视可观的名字闪闪发光。他们站在那里,就如人世间的一座座高山,而米开朗琪罗就是其中的一座。
米开朗琪罗生于意大利的佛罗伦萨,那文艺复兴的发源地。在那个时代,那个城市里,他是人们狂热的对象。他也爱他们,但是他对他们很严酷。他那豪迈雄伟的天才藐视他们小组的艺术,矫饰的艺术精神,平凡的写实主义。他是一个精神的贵族,是一个为天才所拘囚的人。他所拥的的天才的力量把他完全的征服了。那是一种骇人的生命,猛烈的爆发,使他太弱的肉体与灵魂有所不能承担。这是罗兰先生对他的描写。
对于这个伟大的外形的大创造家,同时又是有信仰的人,在他的眼里,一个美的躯体是神明般的,是蒙着肉的外衣的神的显示。米氏作为一个伟大的艺术创造者,他一生创造了许多令世人惊叹的传世杰作。但是他认为自已只是把上帝赋于自已的创造力发挥出来而已,是他在接近神时的创造。那创造美妙外形的创造家受人们的尊敬,那么那创造了有血有肉,活生生的生命的创造者,那创造了创造家的造物主岂不更令人们敬仰。他说:好的画,迫近神而和神结合,它只是神的完美的抄本,神的画笔的阴影,神的音乐,神的旋律。因此一个画家成为伟大与巧妙的大师还是不够的。我想他的生活应当是纯洁的、神圣的,使神明的精神得以统治他的思想。
米开朗琪罗,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最重要的艺术家之一,他把他的生命无私地献给了艺术事业,直到一年之中二月的一个星期五,约下午五时,又正值落日时分,这位艺术巨匠轰然倒下,他告别了人世,神秘步入和平天国。
他一生的价值用肉眼是无法识别的,当然无论借助什么仪器也都是无法察觉的。他的成就是千代万代艺术青年对他的敬仰,他的人格信念是他对艺术的狂热与对自由的无比眷顾和渴望,及至真诚的追求。他有自己独特的秉性:全神贯注地塑造《大卫像》,仰着头精心刻画天花板和穹顶上的壁画,直到夕阳西下。这一切的一切,靠的就是信念与他对艺术的热爱,正如他晚年的诗一般:“幸福的灵魂,在他那儿,时光不再流逝!”
米开朗琪罗是富丽堂皇的,却又是痛苦绝望的。社会的混乱使他担忧,艺术界的坎坷让他“剪不断,理还乱”,使他前进的脚步欲出又止,正如他说的,“有英雄的才能,却没有英雄的意志,有强烈的激情,却没有这样的愿望”。是社会的压力与无数人致命的欺骗使他步入绝境,但他没有失去希望,他依然乐观生活。
回首自身,我们何尝没有经历过苦难,又何尝没有步入过挫折呢?但又有多少人选择继续坚持下去,并且更为乐观,更为自信地活下去呢?米开朗琪罗身为艺术家,并不说明他与众不同,他的一切都与平常人一样,只不过他或许有一个比常人更为纯净,更有思想的灵魂。他对艺术事业的热爱与眷恋是他在困难中唯一的精神支柱与营养,使他不是为了金钱而活,而是为了理想的事业而活。就算他受尽欺骗,也不会痛心疾首,因为社会无论多残酷,只能消灭他所有的物质财富与一些微乎其微的地位,却永远无法打败他不屈的信念与高尚的节操,正如海明威所说,“你可以消灭他,可就是打不败他”。他的生命只能与艺术融为一体,而却没有一个人能销毁艺术,这正如没有一个可以毁灭生活一样,因为这是一种精神,一种无穷的力量。
我想像在一座宫殿深处,米开朗琪罗仰着头刻画的模样,我想,他的默默奉献、他的不屈信念,使他能仰天长啸。
我不曾亲眼看见过米开朗琪罗的作品,这很遗憾。但我见过拍摄的照片,我已经很满足了!
我细细品味斟酌照片中的细节,是那么无暇。那么纯洁,让观赏者不由地称赞作者。这种感觉是我对米开朗琪罗产生了好感,并对其留下了艺术思想唯美的印象。
读过了罗蔓。罗兰写的《米开朗琪罗传》之后,我对米开朗琪罗又有了别样的认识。
他,是一个极其矛盾的悲剧人物。他虽然思想唯美,艺术创造无与伦比,对于艺术有主见,有独到的想法而且对于美好的爱情也是虔诚的,但他却在生活上十分软弱无能,是个生活的弱者。当危难来临的时候,他通常是以逃避,烦躁,甚至绝望来解决,从来没有一丝乐观的精神支撑。
我赞叹米开朗琪罗在艺术上的造诣,但我却不得不说他在生活中,尤其是面对危难时的表现太懦弱,太胆怯了。
总之,“人无完人”。我要学习米开朗琪罗在艺术追求上的尽善尽美,同时也要懂得乐观地面对生活,面对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