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我梦回北宋,见到了仰慕已久的苏东坡,与他一起度过了坎坷的一天。
此时的苏东坡被关在阴森森的监狱里,一起乌台诗案把他搞得衰老了几分,真是尘满面,鬓如霜。
原来,苏轼写了几首讽刺朝廷的诗句,不料触怒了朝廷,被抓住了把柄。他们二话不说就把苏轼抓了起来,还要对他严加审问呢!我咬牙切齿地握紧拳头,恨不得把朝廷里的人揍得屁滚尿流、满地找牙。我愤怒地说:哼,这个昏庸的皇帝,滥用贪官、诬陷忠良、残杀无辜!谁知苏东坡平静的说道:没事!
我疑惑地问道:你确定?
没事!
我追问到底:真的吗?
真没事,不就是遇到了一个难越的坎嘛,越过去就没事了。
隅中时分(指早上九时至十一时),案件开始审理。只见一群人浩浩荡荡地走来,龙椅上坐着皇帝宋神宗。原来是朝廷的人来了
苏轼嘲讽朝廷,有造反之心,罪该万死。一个狱史念起了起诉公文,一个大臣念起了死套路:把罪证献上。紧接着,一个仆人拿来了几张纸,上面写的全是嘲讽朝廷的诗文。
人证、物证俱全,苏东坡看来是危在旦夕了,怎么会这样?那些诗真的是苏东坡写的么?但那些纸上分明是他的姓名,白纸黑字铁证如山。我怀疑自己是不是看走眼了,还是出现了幻觉?
我真替苏东坡着急,现在的苏东坡是刀刃下的一只肥羊,无力反抗。
此时的苏东坡呢?依然满不在乎地说:这不过是一道特高的坎,只要越过去就完事了,不用替我我担心。
那位念过死套路的大官正要下令砍头,突然有另外一位大官站出来说出救命之语:且慢,此罪不足以赐死,请陛下三思而行!
呼,好险哪!苏东坡的性命总算是保住了。
差一点你就要死了呢。
苏东坡又是那句话:没事。
人生总有几个难越的坎,但我们要坚信苏东坡的那句诗: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苏东坡的联语,极具讽剌意味地画出了应事老道这一势利眼的形象。但从另一个角度又分明可以看出,苏东坡正是凭着自己的满腹才华,一步步博得了应事的尊敬。这则小故事告诉我们:显示自己的真正价值,要靠真才实学。真才实学,才是一个人最美的外貌。
综观历史,类似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战国时期的晏子,长不及六尺,貌不及常人,出使楚国时曾遭到楚王讥笑。晏子凭着自己的才智,妙语连珠,针锋相对,终于轰得了楚王的敬重,维护了自己的人格,也捍卫了国家的尊严。
苏轼,一身布衣,终被应事奉为上宾;姜子,长不足六尺,却身相齐国,名显诸侯。他们,是凭着自己的才识实现了自我价值。而有些衣着鲜亮,姿容美丽之人却被人们嗤之以鼻,原因何在?
某市举行选美比赛,参赛佳丽们的确称得上是花容月貌。但令人惊愕的是,在回答文化测试时,竟有佳丽连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也不清楚,思索良久,称曰火柴。呜呼!可悲可叹!面时此情此景,我不禁想起了金玉其外,败絮其中这一成语,用它来形容这班佳丽,确是恰如其分。可见,仅凭外貌的出色,或许会森得人们的一时注目,但这种注目是短命的。只有拥有了真才实学,才能真正显示出自己的价值,才会得到人们真正的长久的草敬。
一粒珍珠,即使是装在一个简陋的木匣里,也掩不住它璀璨的光华;而一块顽石,无论它拥有怎样华丽的外包装,终不会得到人们的青睐。同样的,一个具有真才实学的人,即使他衣着简朴,相貌平常,开始时也许不为人所注意,但当他的才识一旦得以显示,平凡的外表就丝毫不能遮掩他内在的魅力;相反的.那些华冠丽服、花容月貌,但腹内原来是草莽的人,开始时或许会使人们在感官上获得一时的满足,一旦真相大白,只会落得贻笑大方。
作为中学生的我们,要使自己也得到社会的承认,受世人的羊重,就必须学好文化知识,用知识来武装自己的头脑,靠真才实学去赢得请上坐、敬香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