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家有禅语说:“无挂碍者无恐怖”,我们背着大大小小的包袱行走在漫长的人生路上,会感到疲倦。学会放下,成为一名“无挂碍者”,我们会享受到那独有的从容,宁静。
放下是一种人生态度,更是一种精神超然的境界。灯红酒绿的世界会遮蔽我们那颗简单的心,人变得拥有无穷无尽的欲望,渴望获得所有美好的食物。然而人的执着有时会成为痛苦的源泉,因为执着于追求不属于你的事物,追求你所不能及的美好。懂得放下,不仅可以还原你人生那朴素的舒适与坦然,更会引导你走进一个新的精神家园,不再受种种的牵绊而失去那本该挂在脸上的笑靥。这时候,你便可以面向大海,感受属于你的春暖花开。
然而放下并不意味着无所顾忌,肆无忌惮,也不是毫无约束。生活中有许多事仍需要我们坚持,难道在实现梦想的旅途中遇到挫折就轻易放下我们的梦想吗?我们所放下的是物质所给予的约束,是扰乱心绪的杂事,是放下我们可以放下的那些令自己更从容的名与利,生与死。庄子虽然身处陋巷,依然活得逍遥,他拒绝做官甘愿曳尾于涂,他鼓盆而歌甘愿不被人理解。庄子放下了自己种种的烦恼,回到自己心中的原点,但是他并没有胡作非为,放下的只是约束他追随自己理想的外在的东西。
毕淑敏的一句话令我印象深刻:“执着是人之本性,而放下却是人之智慧。”
是的,放下不是一件简单的事,但我们的身边依然有许多人懂得放下而获得一片广阔的天地。犬儒派哲学家第欧根尼便是在放下人生中许多的事情后,建造了自己的心灵家园。犹记得第欧根尼在一个烂筐子里,大帝走在他面前,而他却说:“不要挡住我的阳光。”,第欧根尼的阳光,是自由,物质的.贫困他早已看淡,他的心一丝不挂,有的只是自己心中的追求。放下了一切无关的事物,才有了追随阳光的第欧根尼,有了精神富有的第欧根尼。
在生命广阔的原野上,我们也要学会放下。我曾经以为所有的事情都要紧紧地抓住;我曾经以为做任何的事情都要苦苦地坚持下去,我曾经以为执着是成功的唯一途径。其实学会放下,得到的也许是更多的硕果,通往的也许是一条更宽阔的大道。释迦牟尼在菩提树下静坐四十九天,放下烦恼,终修成正果,虽然我们无法像释迦牟尼般静坐这么多天,但在生活中,放开对一些事情的执着吧。
学会放下,拥有更多的宁静,享受更多的从容。
我常常感慨:人生如风,岁月如歌,当轻风拂过,歌声远逝,留给我们的是永恒的思考,在人生的道路中,究竟该怎样前行,卸下顾虑的包袱,我们会走得更轻松,更稳当。
每个人都渴望实现自身的理想与价值,成就一番自己的事业,那么在创造自己的事业征途中,请卸下顾虑的包袱,大胆前行,相信你会创造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每个人在实现自己理想的路途中都会遇到一些不顺心,在遇到拦路虎时都会有所顾虑,但只要我们毅然将所有顾虑甩掉,便可以越过这些障碍,成功突破。
在不懈努力下,我们会感到,离成功越来越近了,而随之而来的麻烦也越来越多。羡慕、嫉妒、忌恨会接踵而来。人生路上,不要有所顾虑,只须认真干好每一件事,相信,你一定可以实现自身价值,望尽属于自己的天涯路。人生的路途虽然坎坷,虽然崎岖,但我们坚决不能放弃前行,即便道路布满荆棘,我们被绊得满身是血,我们也不能有所顾虑,卸下顾虑,毅然前行,就能领略“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美景。
大鹏展翅飞翔,扶摇直上,鹏程万里,毫无顾虑。生活中,我们不必有太多的顾虑。带着它,我们只能谨小慎微,畏缩不前,放开它,我们才能满怀自信,活得精彩。“宠辱不惊,静观天上云卷云舒;去留无意,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卸下顾虑的包袱,努力前进吧!这样会走得更远
茫茫人海,芸芸众生,万千生灵都不过俗人俗事,终免不了这”顾虑“二字,当命运把我们送到俗世中时,种种顾虑踵然而至。
历史的年轮不断驶过,顾虑却从未走远。
放下顾虑,保持前进的步伐
有个人,他22岁起参选州议员,落选。此后30年,他6次竞选,6次落选,直到52岁,当选美国第十六任总统。他叫林肯,放下心中的一切阻力与顾虑,坚信上帝的延迟,并不是上帝的拒绝,最终成就不凡。
面对事情时,很多人都会顾虑重重,担心自己做不到或者做不好。其实,可以这样想:我们无法办到的事情,有时别人也不一定能办得到。有时看起来很难的事情,我们可能比别人做得还要好。这样一想,内心就会宽慰很多。事实上,凡事都可以想办法解决。在困难面前,不要顾虑,先抛开困扰自己的杂念,直接去行动,就会发现,也许事情并没我们想象的那么难。
王尔德说:人与月亮间的距离并不遥远,因为人与人心灵之间的距离更遥远。
放下顾虑,拉近心灵的距离
有一次摩拉在一条小道上走着,那是一条偏僻的小道。太阳下山了,黑夜降临了,他忽然感到害怕,因为来了一群人。他想:”这些人一定是-徒、盗贼,周围没人,就我自己。怎么办?“于是他翻过附近的一道墙,发现自己来到了一个墓地。那儿有一个新掘的坟,他就爬了进去,让自己稍稍地冷静下来。
他闭上眼睛,等着那批人过去,然后可以回家。但那批人也看见有人越过墙头,他们不禁疑惑:”这是怎么回事?有人躲在那里干什么见不得人的事吗?“于是他们全都越过了墙头。
现在摩拉肯定了:”我是对的,我的推测是对的,他们是危险人物,现在毫无办法,只好装死。“于是他就装死。但那些人围在坟墓的四周,看着里面。他们说:”你在干什么?你为什么呆在这里?“
摩拉睁开双眼,看看他们,然后他肯定不会有什么危险。他笑了,说:”看,这是个问题,一个非常具有哲学意义的问题。你们问我为什么在这里,我还想问你们为什么在这里呢,我在这里是因为你们,你们在这里又是因为我。“
你顾虑别人,别人顾虑你,彼此互相猜疑,你的整个生活将乱成一团。改正这种胡乱顾虑的毛病,生活中如果你放下顾虑,无牵无挂,别人也会分享你的快乐。
一个行走的路人,某天蓦然回首:呀!原来自己已走出好远了。这是告诉我们,只要踏上路,就不要担心路的遥远了。很多事情都无须顾虑太多,放不下顾虑,就会失去观赏美景的机会,错过一份美好的回忆。
放下顾虑,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放下顾虑,你才会发现,生活的简单,快乐。
”今天高考!“看到刚买的报纸,阿布才想起来今天高考。回想起自己当年的高考,阿布很感慨。那次高考,他考上城里的大学,走出贫困的家乡。如今的他,已经有一份收入可观、稳定的工作。现在阿布最大的愿望是存钱付房子的首期,把父母接到城里住。可住在农村的父母最大的愿望是他赶快找个老婆,生个孩子。
高考期间交通管制,阿布坐的公交车终于在堵堵停停中开到了单位。他打开电脑,正准备开始工作,发现邮箱有一封未读邮件,打开邮箱,发件人的姓名让他颤了一下,打开邮件,就短短几个字”当年的你顾虑太多“。
是小青的邮件,那个阿布让她深深失望的女孩。这封邮件勾出阿布脑中许多关于小青的记忆:她圆圆的脸、她喜欢吃棒棒糖、她喜欢逛校园……原本,阿布以为这些已经忘得干干净净,现在才发现这一切只是被他深埋在记忆的`最底层。
关于小青的记忆像汹涌的浪涛一样拍打着阿布的大脑,让他一早上都晕乎乎。中午,他找了个理由请假回家。坐在公交车上,阿布开始回想他与小青在大学的相识与相知。
阿布和小青都写得一手好字,一进校就被班主任安排抄笔记,出板报。军训十五天,除了军训,他俩都待在一起,小青话很多,总是有许多问题,”你家在哪呀“、”你高考多少分“、”为什么选择这所学校“……在高中当班长的阿布在她面前总是词穷。
十五天的军训结束了,他俩也打下了良好的关系基础。阿布和小青喜欢在晚饭后一起逛校园。班上的人爱调侃他俩,每次阿布都很害羞,反而小青很大方地说”是好朋友啦“,阿布听到这话后心里一寒。阿布靠上家教挣生活费。每次领到家教费后,他都会买十根棒棒糖给小青,小青开心得不得了。他俩的这种关系一直维持到大三。一天,他俩在学校散步完,阿布送小青回寝室,到门口时小青突然冒出一句”喜欢我吗?“阿布想都不用想,狠狠的点点头,”那我们在一起吧“,小青接着说,但他沉默了。这以后小青再也不和阿布一起吃饭和散步。阿布也没有去挽回他俩的关系,因为还要忙着挣钱,毕业后还有学费贷款等着还。
毕业聚餐那天,阿布趁着酒劲把小青拉到一旁,解释当初他没有答应一起,是因为”我家里太穷,负担很重,我怕负担不起你的爱。“小青听后只哭着回了句”你真的想太多了“。
阿布回到住处,这一路的时间不够他回想与小青的一切。是的,四年,怎么可能在短短的一天之内想完。他头疼得厉害,倒在床上,耳边响着李玖哲的《想太多》,虽然内容大相径庭,但那句”是我想太多“像锤子一样,一锤一锤地敲打着他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