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锋,这是一个光荣的名字,他是一个一生都做着各种好事的人。人们常说“雷锋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他那乐于奉献、学习螺丝钉、艰苦奋斗的精神,让所有人都对他心怀敬意。我们班也有活雷锋,他(她)的行动很好地体现了雷锋“做好事不留名”的精神。
我们班的讲台上,放着一瓶供我们大家洗手的洗手液,几乎每天都有同学用那么一丢丢,时间长了,便用光了。可在用光后的'一天早上,桌上的洗手液竟神奇地又满了。班里立刻炸开了锅,有的说:“一定是高老师把新洗手液带来了。”有的说:“应该是某个同学很早地把洗手液放到了讲台上了吧?”还有的说:“很有可能是它自己又一次升满了!”……各种各样的想法像瀑布一样从同学们的嘴里流出来,教室里顿时乱成了一锅粥,无论班干部怎么制止都安静不下来。
当高老师发现这件事后,也很想知道到底是谁把新的洗手液放在了讲台上。于是乎,就问我们:“是谁带来的洗手液?”没有一个人举手,也没有一个人作声,安静得连每个人的呼吸声也听得清清楚楚。高老师又问了一遍,可是仍然没有人举手。有的同学开始好奇:到底是谁做了好事还不说出来呢?底下开始响起细细碎碎的讲话声。高老师见没有人回答,便没有继续问下去,而同学们的好奇心还没有罢休,每个人都在想:到底是哪个“活雷锋”做的呢?这个问题让我们困扰了很长时间,终于我们班的“活雷锋”——方睿泽被我们找到了!
生活中,处处都有做“活雷锋”的机会。我们要学习雷锋,乐于奉献,与大家一起,互帮互助,团结友爱!
雷锋,他是一个爱憎分明的人,一个助人为乐的人,是我们祖国人民的好儿子,也是我们学习的好榜样。雷锋从小家境贫寒,万恶的旧社会逼得雷锋家破人亡,他不满七岁时就成了一个孤儿。雷锋记住了妈妈临死前的嘱咐:要长大成人,要记住亲人们都是怎么死的!童年的苦难在他那幼小的心田里播下了痛恨旧社会的种子。
我从小时候起,就把雷锋作为学习榜样。公交车上的一次次让座,积极为公益事业捐款,主动帮助迷路的小孩……一件件小事都兑现了最后的一句“谢谢”,而这简简单单的'两个字,却能使我其乐无穷。落实到了每个班级中,更落实到了同学们的心上。
星期天下午,我在我家楼下玩,看见一个小朋友手中拿着糖,一边拆开包装纸,一边将糖放入口中,随手扔下包装纸。“小朋友,不要乱扔垃圾!”我听见有人说话,便转过身去,哦,是位老爷爷啊。“小朋友,看你长的挺乖,可怎么随手扔垃圾啊!”说着,他弯下腰,拾起了那个小朋友刚才扔下的糖纸,并扔进了垃圾箱里。我看到这里,想起学雷锋并不是人手一本《雷锋日记》,或是在黑板上画一个硕大的逼真的雷锋素描,而是要去行动起来。
我在街边的椅子上坐了一会儿,便向家走去。走了几步,我发现有人随手扔下了香蕉皮,我想了下那一位白发苍苍的老爷爷。这时老师的话在我的耳朵回响“我们要靠实际行动去帮助别人……”,我迅速拾起了香蕉皮,扔到了垃圾箱。虽然我做了一件很微不足道的事,但是我希望能像那位老爷爷一样从点滴做起,感染更多的人。
三月是一个春光明媚、生机勃勃的季节,三月更是一个讲文明、树新风,让雷锋精神吹遍校园每一个角落的季节。但是,“学雷锋”不仅限于3月5日,而是生活中的点点滴滴。
同学们,快来加入这“学雷锋,树新风”的活动中来吧!雷锋在我们前面,许许多多的楷模都在我们前面,让我们去追赶他们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