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云南蒙自离滇越铁路不远的山峦中,有一个坐落在石岩上的小村庄,这里的彝族人民亲切地把她叫做‘查尼皮。如果你是一位匆匆行路的过客,这样的村落一定不会引起你的驻足,因为在云贵高原上,这种依山而建的村子实在太多。可谁曾想到,就是这沉默于大山中的小山村,当年曾发生过轰轰烈烈的革命事迹。查尼皮就是这样一个被历史选中的村落,中共云南省第一次党员代表大会在这里召开。
一进入查尼皮村,我们就感到这里的庄严肃穆的气氛,层林雾霭环绕之中。在这里,一间极简陋、普通的茅草屋不断迎来一批又一批远道而来接受教育的党的儿女们,并用它那朴实无华的容颜将前来参观的人们引到了数十年前的血雨腥风之中。
在查尼皮村,我们逐一参观了云南省一大会召开会址小茅草屋。小屋前面的一草一木及草屋内的器具(摆设的党旗、马灯、黑板、石磨、桌凳等等)都按旧时的样子修复,看着简单、朴素的四壁和器具,和处于深山中的草屋,可以想象到那时每位-的艰苦和那坚定的信念,无一不给每个党员以强烈的震撼。但遗憾的是由于陈列馆的装修,我们没能进去参观到每位抗战英雄英姿和事迹。
此次活动让我们认识了这个深藏在崇山峻岭中的静谧小山村,它以云南省一大在此召开的特殊的经历和对党在云南的发展壮大奠定坚实基础的地位和作用而载入云南省党史史册。查尼皮让人想认识它,是因为它是云南省第一次代表大会会址。但这个偏辟的山村在中共云南党有着如此辉煌的地位,并不是历史的馈赠,而是在它丰厚的党建根基上形成的。提高了广大党员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增强了广大党员继续解放思想、开拓创新、立足基层干事创业的高度认识。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来临之际,为营造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浓厚氛围,9月25日上午,美里湖中心幼儿园党支部组织全体党员开展参观红色教育基地感受革命奋斗历程主题教育活动——参观铁路大厂厂史馆,了解山东铁路建设、发展历史,感受铁路工人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开启一场红色之旅,接受历史和党性教育。
在红色教育基地,全体党员在讲解员的带领下认真参观了陈列在教育基地的珍贵资料。每到一处,大家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观看展板、实物、认真聆听讲解员的讲解,追随前辈奋斗的足迹,通过一张张图片、一件件实物,一个个故事,详细了解了济南铁路大厂百余年的成长历程。
支部党员们边听边看,看得仔细、听得认真、学得深刻,在思想和精神上接受了一次深刻的洗礼,深受鼓舞和震撼。这次的参观学习让党员们更加深刻地感受到老一辈党员的革命精神和今天美好生活的来之不易。
活动结束后,党员们纷纷表示要以党章为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积极履行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的神圣使命,强党性、守初心,坚定理想信念,深化为民服务,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不断提高自身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争做一名合格的党员。
为继承和发扬党的光荣传统,增强广大党员的凝聚力和工作积极性,坚定思想政治信念,争做合格党员。上周六,我校党支部组织全体党员奔赴第一届中共婺源县委、县政府所在地——洙坑,参观红色教育基地,缅怀革命先烈,体验红色精神,接受党性和革命传统再教育。我的体会主要有:一、要加强学习,提高能力,要把这次学习作为新起点,要学有所用,最重要的是在工作中加强自我学习,自我教育。提高学以致用和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能力,坚持在干中学,学中干,真正做到学以致用,融会贯通,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坚忍不拔,奋发向上的良好精神状态投入今后的工作中。洙坑的红色精神是由艰苦奋斗等一系列精神构成的。具体内容就是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这些,不仅是一种迎难而上、勇往直前、以苦为乐、埋头苦干的奋斗精神,更是一种勇于创造、敢为人先的拼搏进取精神。它不但是我们共产党人的传家宝,而且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二、要立足岗位实际,不断开拓创新。作为基层的一名教师,要结合自己岗位的实际,以身作则,努力工作,坚持和发扬时代需要的艰苦创业的。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共产党人面临的困难很多,不仅要面对艰难的国际国内形势、还同时要面对相当困乏的物质生活,但就是在这样艰苦的环境及形势下,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及围绕在他们周边的共产党人,首先想到的是如何让老百姓早日当家作主,过上美好生活,以及如何早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同时怀揣乐观向上、自力更生的拼搏精神,在极端困苦的环境下去改变环境、改变中华民族的命运。正是因为共产党人怀着实现国家和民族伟大复兴的崇高理想,所以才能坚定信念、前赴后继,在如此困难的环境下,依然义无反顾,投身于国家和人民的解放事业中。而在今天这样优越的环境中,我们更应该体会到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更应该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努力做好本职工作。并在工作生活中不断以更高的标准来严格要求自己、磨砺自己,继续传承和发扬艰苦奋斗、知难而上、奋勇前行的精神,让人生无悔。同时也认识到在当今这样快速发展的社会过程中,我们更需要以红色精神来引领社会发展的主流思潮,以此塑造健康、积极向上的价值取向,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继承、发扬我们的红色精神。
6月29日,中国石油**分公司党委及各支部党员,在党委书记**的带领下参观了酒海井革命烈士纪念碑和新圩阻击战陈列馆。
在白书记的带领下,在酒海井红军烈士纪念碑前,我们重温了入党誓词,聆听了革命事迹,瞻仰了新圩阻击战陈列馆中的红军遗物。此行让我们了解了那一段红色的记忆。1934年11月27日至30日,为保证中央军委纵队和红军主力顺利通过灌阳、抢渡湘江,突破敌人第四道封锁线,阻击来自灌阳县城方面的敌军,中央军委炮兵营、红五师第14、15团及红六师第18团先后受命在灌阳的新圩至排埠江一带布防,阻击数倍于自己的敌人。红军将士浴血奋战了4天3夜,战斗打得十分惨烈。新圩阻击战为红军主力过湘江赢得了宝贵时间,但有近3000名红军指战员,永远长眠在这片热土上。新圩阻击战是红军长征中抢渡湘江最为关键的战役,是湘江战役中第一大阻击战,是红军入桂第一仗,是打得最艰苦、最悲壮的一次战斗。
在烈士纪念碑和阻击战陈列遗址,现场感受老一辈革命家和先烈们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和峥嵘岁月里奋斗的艰辛不易,我的灵魂一次次受到冲击和洗礼,理想信念也进一步坚定。在本次教育活动中,听到了红军长征和湘江战役的许多感人故事,感触很深,深切体会到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应有的责任担当和为民情怀。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时刻牢记党的历史,秉承老一辈革命家们为实现共产主义理想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发扬革命先烈为争取胜利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优良作风,用实际行动缅怀革命先烈,用具体行动诠释对党的绝对忠诚,时刻不忘共产党人的初心,牢记作为一名石油人的使命,用实际工作业绩回馈社会,回馈人民。
20xx年7月4日-7月11日,本人参加了我院组织的赴井冈山接受红色革命传统教育活动。井冈山被誉为中国革命的摇篮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奠基石,回顾党的历史,我们不能忘记井冈山,1927年,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这里亲手开创了中国革命第一个农村根据地,点燃了中国革命的星星之火,井冈山被载入中国革命的光辉史册,因此我院开展的红色之旅思想教育活动有着深刻的教育意义,对此次井冈之行也有着深刻的体会。
井冈山是我党创立的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是见证中国历史伟大转折的一座不朽丰碑,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为中国革命开辟了新的道路,在这里,中国共产党员擎起了独立领导中国革命的第一面旗帜,开创了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从井冈山开始,星星之火燃遍神州大地。
当汽车在井冈山下蜿蜒的公路行驶时,《十送红军》、《请茶歌》、《三湾来了毛委员》这些耳熟能详、脍炙人口的红歌就在车厢里荡漾,我凝视窗外不语,任由充溢着激情、柔情和深情的优美旋律,钩沉起曾经青春和激扬,也最为英雄主义和和秋风细雨般缠绵的浪漫遐想。
以前都是从书本上了解一些井冈山斗争的历史,这次上山才具体地知道了井冈山根据地是在许多山峰中的五块大小不等的平地上建立的,与山下通过五个哨口的小路相连,秋收起义失败后,毛泽东率领部队的七百人上井冈山开始了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政权的新民主主义道路,井冈山根据地人数最多时达万人,由于战斗频繁,敌人封锁,衣食住行极为困难,红军医院伤员最多时达八百多人,而医生仅有2人,另外有几个懂中医草药的,许多器械用毛竹制成,手术刀用梭镖代替,个别领导负伤,只发一包盐来洗伤口,算是特别照顾,困难之大,斗争艰苦,今天想起来真有些难以置信,然而先辈们具有坚定的政治方向,实事求是,开拓创新,艰苦奋斗,不怕牺牲的精神,使中国革命沿着井冈山开辟的道路,取得最后的胜利。我非常感慨,心中的红色井冈,是燎原星火、红旗漫卷、杜鹃花开;是红五星、红土地、红缨枪;是打土豪、分田地,欢声一片;是我自岿然不动、风展红旗如画和战地黄花分外香的英雄气概、理想追求、信念和信仰。
井冈山之行虽然短暂,但井冈山给我们的震撼是井冈山之前无法想象和无法感觉到的,特别是对江泽民同志概括的井冈山精神内涵: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实事求是,勇闯新路,依靠群众,勇于胜利,有了深刻的理解,也使我们体会到革命胜利来之不易,是许多革命前辈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加倍珍惜。
灰色的关墙算不上高大,关门正中上书娄山关三字也绝无想象中的气势。但当我立于关口,俯瞰众山,才能体会-笔下雄关漫道的真意。黔北的山,海拔不高,但险峻异常,错落有致的绝壁间,蜿蜒盘旋着一条国道,穿关口而过,链接川黔两省,古人有诗写到大楼高压万峰巅,鸟道才容一线穿可谓切实。就连毫无军事理论知识的我,看到这样的地形,也读懂该地的易守难攻,和战略上的重要意义。就在80多年前,共产党领导的中央红军曾两次攻克娄山关,这座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雄关鉴证了中央红军的涅磐重生,鉴证了中国革命波澜壮阔的二万五千里长征。
1935年年初,中央红军血洒湘江,在围追堵截之下,强渡乌江,占领遵义,在一败再败,前途渺茫的氛围中,这次被大多数党史专家认定为中国共产党历最重要的一次会议,在这座黔北重镇召开了。会议整整开了三天,没有鲜花和掌声,虽然会场是当时遵义城的宅子,国民党二十五军第二师师长柏辉章的私邸,但参会的二十余人,心情却万分沉重。整个会议围绕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的原因以及被迫长征以来军事指挥上的错误进行了激烈讨论,会议决议否定了以博古、李德为主的错误军事领导,进行了党和军委主要领导同志的更换,事实上确立了毛泽东同志的领导地位。听完讲解员耐心细致的讲解,我走到会议旧址旁的广场上,端望着这座黑白色调,精巧别致的官邸,回味着这段荡气回肠的往事,我仿佛能够听见会场上,-真诚坦荡的自我批评,-详实全面、有理有据的反报告,以及彭德怀那饱含愤怒的湖南口音崽卖爷田不心疼,我深刻领会到了这次绝处逢生的会议所传导的精神实事求是。是的!没有句句是真理,只有步步实事求是。
走进遵义会议陈列馆,站在多媒体沙盘之上,看着红色箭头所勾画出的壮丽往事来回穿插,四渡赤水,详攻贵阳,剑指昆明,虚晃一枪,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翻雪山,过草地,三军过后尽开颜。这段所有共产党人耳熟能详长征史,用实践证明了遵义会议决议的正确,你可以把临危受命、力揽狂澜、扭转乾坤等等词汇都用在-身上,正如陈列馆里的背景音乐四渡赤水出奇兵,毛主席用兵真如神所唱的,毛主席有足够的理由接受这样的歌颂。但我们应该深入思考,用兵真如神依靠的是什么,是什么带领共产党人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我认为正是事实求是精神。1956年,-在八大预备回忆第二次全体会议上讲话:我是犯过错误的,比如打败仗,长征时候打土城是我指挥的,茅台那次打仗也是我指挥的。-一生打过四次败仗,其中两次发生在被他自认为得意之笔的四渡赤水期间。没有丝毫的掩饰,败仗就是败仗,没有这种对大小战斗实事求是,几近严苛的总结与分析,哪有整个战役用兵如神的神来之笔。苟坝会议旧址外,走在那条的真理小道上,对于实事求是的理解愈发深刻,当年红军指战员正是以这种精神作为指导,在一次又一次转危为安,转败为胜,转坎坷为通途的努力奋斗中,熔炼出最顽强不息最灿烂夺目的生命力。
短暂而又充实的教育活动让我收获颇丰,回望党史,我们党不仅有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的从容与豪迈,更有三年不饮湘江水,十年不食湘江鱼的悲壮与苦难。一部艰辛的奋斗史,记录了一代又一代朴实的共产党人,坚持实事求是,勇于实践探索的伟大实践,而今,党中央吹响了决战贫困的集结号,两个百年梦想近在咫尺,越是在这关键时候,实事求是就显得愈发重要,作为一名基层党员,我一定要把遵义会议精神带回去,带到工作中,按照总书记努力作坚持实事求是的表率要求,撸起袖子,俯下身子,以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走好共产党人新的长征路!
20xx年6月19日至20日,在鄂托克旗关工委的精心安排下,我们阿尔巴斯苏木关工委两名常务副主任与全旗的同行们一道赴红色革命教育基地─鄂托克前旗城川、三段地等革命老区进行参观学习。虽然只有短短两天的日程安排,我们精神饱满地参加了本次教育活动。
炽热的革命情怀和搞好苏木关心下一代工作的强烈信心、责任感鼓舞着我们,沿途所见所闻,所感所悟激励着我们。
我和阿.朝都是鄂托克旗人,从小就听说过乌兰夫,高司令等革命前辈以及马良成,顾寿山等革命先烈的故事,这次有机会去实地考察学习,重温了革命历史,瞻仰了习仲勋、王震、乌兰夫等革命前辈的丰功伟绩。
通过本次教育活动,学到了很多,收获也很多,充分领悟到红色基因的精神和真谛。下面我们就浅谈一下参加本次学习活动的一些心得和体会。
一是要给后代传承学习革命先辈坚定理想、对党的事业无比忠诚的革命精神。社会主义江山来之不易,就像马良成、顾寿山等无数革命先烈用自己的生命和鲜血换来,是来之不易的。当我们站在他们的纪念碑前怀念他们的英雄事迹时感到悲喜交集。悲的是他们没有亲眼看到新中国成立的那一天,全国各族人民在党的领导下翻身做主。喜的是他们为党的事业,为鄂托克旗各族人民的解放事业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受到了人民的尊重和爱戴。所以我们要传承他们的遗愿,对党的事业无比忠诚。在实践中把这一理想和信念落实到我们关工工作上,努力培养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时代新人,确保革命先辈用鲜血和生命打下的社会主义江山千秋万代永不变色。
二是要给后代传承学习革命先辈不怕困难,顽强拼搏的革命精神。中国革命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开展的,广大人民在党的领导下,不畏艰难团结一致,以百折不挠的革命精神战胜了难以想象的困难,取得了中国革命的胜利。学习革命先辈们的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革命精神,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不畏艰难勇于开拓,善于创新,努力培养出时代新人。
三是要给后代传承学习革命先辈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我们党是靠艰苦奋斗起家的,也是靠艰苦奋斗发展壮大,成就伟业的。没有艰苦奋斗、就没有我们的今天,历史和现实一再表明,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民族,是难以自立自强的;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国家,是难以发展进步的;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政党,是难以兴旺发达的。因此我们必须学习革命先辈们的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树立为党和人民长期艰苦奋斗的思想,保持旺盛的革命意志和坚韧的革命品格,努力培养出代代传承的勤俭节约,艰苦奋斗,坚决反对铺张浪费的时代新人。